首页 > 文库大全 > 教学资源 > 教学试卷

最新中小学体育教师招聘理论考试试题

最新中小学体育教师招聘理论考试试题



中小学体育教师理论考试试题与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

共30分)

1.把以

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叫田赛。

2.运动量:指人体在身体练习中所完成的。

3.小学体操教学内容,包括基本体操、、、低单杠等。

4.跑的教材共分为四大项,即、、、。

5.跳跃是小学的重要教材内容之一。分为一般性跳跃、跳高、跳远等。其中跳高的过杆姿势有、、。

6.传统体育教学提倡“三基教学”,它们是:、、。

7.体育课的类型是根据体育教学任务而划分的课的种类。小学体育课的类型一般分为

与。

8.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一节体育课可分为、三个部分。

9.体育课的分组教学,一般分为            和

两种形式。

10.练习密度是指一堂课中,学生

与的比例。

11.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包括

两种。

12.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

为主要手段、以学习

为基本内容,以增进中小学生

为主要目的地必修课程。其功能与价值是。

二、选择题(每题1.5分

共30分)

1.三级跳远技术中的第二跳,又叫做:跨步跳

2.新课程评价强调,应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3.从教学改革的角度看,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是:学习方式的转变

4.体育教学计划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文件,是教师进行教学不可缺少的依据。包括: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

5.有8个篮球队参加单淘汰比赛,共有:7场

6.基本体操的镜面示范是:.面对练习者做反方向的动作

8.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可分为三个阶段,它们是()D.初步形成、技能巩固、熟练技巧

9.在田径场地上,计算100米跑的距离是从()D.起跑线的后沿至终点线的前沿

10.根据动作的技术结构,可把体操中的技巧动作分为平衡动作和()C.翻腾动作

11.肩肘倒立——前滚成蹲立动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后倒肩时,同时举腿、翻臀

12.肺活量体重指数是指()A.肺活量÷体重

13.铅球投掷圈的直径是()B.2.135米

14.下列不属于体育课课中常规的是()D.器材的整理和归还

15.新课程强化评价的()功能B.激励

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路:学生前后重叠成一行叫路

B.列:学生左右并列成一排叫列

C.翼:指队伍的两端

D.基准学生:每一排的排头称为基准学生。

18.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是()C.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奠定基础

20.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是

领域目标的内容之一。D.社会适应

三、判断题(每题1分

共10分)

1.学生身体的匀称度是通过身高标准体重来评价的。

()

2.体育教学中的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对抗性的球类游戏()

3.学生彼此之间左右相距的间隙叫距离。

()

4.跑一般分为起跑、途中跑、终点冲刺三部分。

()

5.跳高技术分为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四部分。

()

6.体育课的结构是指一堂课的教材内容安排和教学组织、教法步骤的合理顺序,以及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

7.球类比赛的淘汰制分为单淘汰和双淘汰两种;循环制分为单循环、双循环和分组循环三种。()

8.有8个队参加单循环比赛,则比赛场次为26场。()

9.课堂常规是教师和学生上课时所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包括课前、课中、课后常规。()

10.在实施《标准》时,五个学习领域目标在每节体育课上都要有所体现。()

四、简答题(每题5分

共20分)

1.简述前滚翻动作要领。

2.简述小学体育教学的一般性原则。

3.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五、论述题(10分)

一、填空题:1.远度

高度

2.生理负荷量

3.技巧支撑跳跃

4.快速跑

耐久跑

接力跑

障碍跑

5.跨越式

俯卧式

背越式

6.基本知识基本技术

基本技能

7.室内课(理论课)

室外课(实践课)

8.准备

基本结束

9.分组不轮换分组轮换

10.学生练习时间实际上课总时间

11.生理负荷

心理负荷

12.身体练习

体育知识技能健康健身和育人

二、选择题:C

C

C

A

A

C

B

D

D

C

D

A

B

D

B

B

D

C

D

B

三、判断题:

×

×

×

×

四、简答题

1.蹲撑,两手扶地,同时屈臂、低头、两脚蹬地、提臀收腹,团身向前滚动,前滚时,后脑、肩、臀部依次着地,然后抱小腿团身成蹲撑。

2.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自觉积极性原则;直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巩固提高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3.思想教育寓于严密的组织教学之中;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发挥集体作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抓住典型事例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

五、论述题:参与自愿的原则;

全面发展原则;锻炼适量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经常性原则。

1.参与自愿的原则。①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要进行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对学生身体发展有何重要作用。②培养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③加强纪律教育。④指导学生把自己的需要和实际结合起来。2.全面发展原则。①在锻炼内容的选择上应考虑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②要避免长时间地做静力性的锻炼,拔河举重物在低年级不宜采用或严格规定重量和时间。③全面发展的原则,不是限制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而是要注意不能单纯从兴趣出发,不考虑身体的全面发展。3.锻炼适量原则。①根据儿童年龄,对各年段的学生有不同要求,科学地安排锻炼计划,有一个有利于发展学生身体的运动负荷。②注意锻炼中的自我感觉和生理指标测定,把学生的自我感觉和生理测定结合起来,同时,要把学生运动负荷与调整体育锻炼内容以及对锻炼的要求结合起来。4.循序渐进原则。①学生每次锻炼都要遵循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做好准备活动,量由小到大,强度由弱到强,再使负荷逐渐下降,做好放松。②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遵循生长发育规律,按照学生实际,制定体育锻炼计划。5.经常性原则。①把体育锻炼列入每天日程表中,形成习惯。②在锻炼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时间上都要认真考虑,引导学生乐于参加锻炼,并积极进行体育锻炼。

小学生体育锻炼应遵循哪些原则?联系你的工作实际,说一说如何贯彻这些原则。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