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教学资源 > 教学试卷

软件测试工程师考试大纲

软件测试工程师考试大纲



第一篇:软件测试工程师考试大纲

全国信息技术水平考试考试大纲

全国信息技术水平考试

软件测试工程师考试大纲

【内容结构及基本要求】

本考试共涉及软件测试概述、软件测试基础、软件测试标准、白盒测试技术、黑盒测试

技术、性能测试技术、测试案例分析、测试前沿技术等八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软件测试概述

1、软件测试的起源及发展

2、软件测试的现状及前景

3、软件测试工程师应具备的素质

第二部分软件测试基础

1、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软件生命周期;软件测试的定义;软件缺陷;软件测试的目的;

软件测试的原则;

2、软件测试的类型:按照开发阶段划分;按照测试实施组织划分;按照测试技术划分;按

照测试内容划分;

3、软件测试过程的模型:V模型;W模型;H模型;X模型;前置测试模型;

4、软件质量保证:软件质量保证的定义;软件质量保证的工作内容;软件质量保证的工作

过程;软件质量保证与软件测试的区别;

第三部分软件测试标准

1、软件质量与评价:软件质量与度量;软件质量模型;软件质量评价;

2、软件测试标准:国内外软件测试标准概述;软件测试通用标准;军用软件测试标准;信

息系统安全评估标准;

3、软件测试标准的行业应用;

第四部分白盒测试技术

1、白盒测试概述:词法分析与语法分析;静态错误分析;程序插桩技术;

2、静态测试:代码检查法;静态结构分析法;静态质量度量法;

3、动态测试技术:逻辑覆盖法;基本路径测试法;

4、白盒测试综合策略:最少测试用例数的计算;测试覆盖准则;

第五部分黑盒测试技术

1、黑盒测试概述:黑盒测试的概念;黑盒测试的特点;黑盒测试的应用;

2、功能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场景法;因果图法;正交实验

法;判定表法;其他方法;测试方法综合使用策略;

3、黑河测试用例的组织和编写:编写测试用例的意义;如何编写有效的测试用例;测试用

例的编写原则;测试用例的构成;测试用例的编写策略;

4、QTP自动化工具的使用:QTP概述;QTP的工作原理及适用范围;QTP窗口结构;QTP

工作流程;录制测试脚本;增强测试脚本;执行并分析测试脚本;

第六部分性能测试技术

1、性能测试概述:软件性能与性能测试;性能测试的目的;性能测试的常用术语;

2、性能测试的分类:主要类型;其他类型;

3、性能测试的策略及实施流程:应用在客户端的性能测试;应用在网络的性能测试;应用

在服务器端的性能测试;性能测试的实施流程;

4、性能测试实战技术:简介性能测试的常用工具;结合LoadRunner实施性能测试;开发

测试脚本;执行测试;分析测试结果;

第七部分测试案例分析

1、功能测试案例分析:“122接处警”系统简介;前期分析;用例设计方法的分析;测试用

例编写策略的具体应用;

2、白盒测试案例分析:静态测试;覆盖率测试;

3、性能测试案例分析: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案例分析;工作流引擎的案例分析;

第八部分测试前沿技术

1、敏捷测试技术:敏捷方法的特征;敏捷方法的质量;敏捷测试的引入;敏捷测试用例设

计;敏捷测试的弱点;

2、测试驱动开发(TDD):TDD的优势;TDD的原理;TDD的过程;TDD的原则;TDD的测试技术;TDD测试案例;

全国信息技术水平考试管理中心

第二篇:软件工程师考试大纲(定稿)

软件设计师考试大纲

一、考试说明

1.考试要求:

(1)掌握数据表示、算术和逻辑运算;

(2)掌握相关的应用数学、离散数学的基础知识;

(3)掌握计算机体系结构以及各主要部件的性能和基本工作原理;

(4)掌握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了解编译程序的基本知识;

(5)熟练掌握常用数据结构和常用算法;

(6)熟悉数据库、网络和多媒体的基础知识;

(7)掌握C程序设计语言,以及C++、Java、Visual、Basic、Visual C++中的一种程序设计语言;

(熟悉软件工程、软件过程改进和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的基础知识;

(9)熟悉掌握软件设计的方法和技术;

(10)掌握常用信息技术标准、安全性,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

(11)了解信息化、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

(12)正确阅读和理解计算机领域的英文资料。

2.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能根据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和软件工程的要求,按照系统总体设计规格说明书进行软件设计,编写程序设计规格说明书等相应的文档,组织和指导程序员编写、调试程序,并对软件进行优化和集成测试,开发出符合系统总体设计要求的高质量软件;具有工程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3.本考试设置的科目包括:

(1)计算机与软件工程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

(2)软件设计,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

二、考试范围

考试科目1:计算机与软件工程知识

1. 计算机科学基础

1.1 数制及其转换

• 二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等常用制数制及其相互转换

1.2 数据的表示

• 数的表示(原码、反码、补码、移码表示,整数和实数的机内表示,精度和溢出)• 非数值表示(字符和汉字表示、声音表示、图像表示)

• 校验方法和校验码(奇偶校验码、海明校验码、循环冗余校验码)

1.3 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 计算机中的二进制数运算方法

• 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和逻辑表达式的化简

1.4 数学基础知识

• 命题逻辑、谓词逻辑、形式逻辑的基础知识

• 常用数值计算(误差、矩阵和行列式、近似求解方程、插值、数值积分)

• 排列组合、概率论应用、应用统计(数据的统计分析)

• 运算基本方法(预测与决策、线性规划、网络图、模拟)

1.5 常用数据结构

• 数组(静态数组、动态数组)、线性表、链表(单向链表、双向链表、循环链表)、队列、栈、树(二叉树、查找树、平衡树、线索树、线索树、堆)、图等的定义、存储和操作• Hash(存储地址计算,冲突处理)

1.6 常用算法

• 排序算法、查找算法、数值计算方法、字符串处理方法、数据压缩算法、递归算法、图的相关算法

• 算法与数据结构的关系、算法效率、算法设计、算法描述(流程图、伪代码、决策表)、算法的复杂性

2. 计算机系统知识

2.1 硬件知识

2.1.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体系结构分类及特性

• CPU和存储器的组成、性能和基本工作原理

• 常用I/O设备、通信设备的性能,以及基本工作原理

• I/O接口的功能、类型和特性

• I/O控制方式(中断系统、DMA、I/O处理机方式)

• CISC/RISC,流水线操作,多处理机,并行处理

2.1.2 存储系统

• 主存-Cache存储系统的工作原理

• 虚拟存储器基本工作原理,多级存储体系的性能价格

• RAID类型和特性

2.1.3 安全性、可靠性与系统性能评测基础知识

• 诊断与容错

• 系统可靠性分析评价

• 计算机系统性能评测方式

2.2 软件知识

2.2.1 操作系统知识

• 操作系统的内核(中断控制)、进程、线程概念

• 处理机管理(状态转换、共享与互斥、分时轮转、抢占、死锁)

• 存储管理(主存保护、动态连接分配、分段、分页、虚存)

• 设备管理(I/O控制、假脱机)

• 文件管理(文件目录、文件组织、存取方法、存取控制、恢复处理)

• 作业管理(作业调度、作业控制语言(JCL)、多道程序设计)

• 汉字处理,多媒体处理,人机界面

• 网络操作系统和嵌入式操作系统基础知识

• 操作系统的配置

2.2.2 程序设计语言和语言处理程序的知识

• 汇编、编译、解释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工作原理

•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成分:数据、运算、控制和传输,过程(函数)调用

• 各类程序设计语言主要特点和适用情况

2.3 计算机网络知识

• 网络体系结构(网络拓扑、OSI/RM、基本的网络协议)

• 传输介质、传输技术、传输方法、传输控制

• 常用网络设备和各类通信设备

• Client/Server结构、Browser/Server结构

• LAN拓扑,存取控制,LAN的组网,LAN间连接,LAN-WAN连接

• 因特网基础知识以及应用

• 网络软件

• 网络管理

• 网络性能分析

2.4 数据库知识

•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特征

• 数据库模型(概念模式、外模式、内模式)

• 数据模型,ER图,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

• 数据操作(集合运算和关系运算)

• 数据库语言(SQL)

• 数据库的控制功能(并发控制、恢复、安全性、完整性)

• 数据仓库和分布式数据库基础知识

2.5 多媒体知识

• 多媒体系统基础知识,多媒体设备的性能特性,常用多媒体文件格式

• 简单图形的绘制,图像文件的处理方法

• 音频和视频信息的应用

• 多媒体应用开发过程

2.6 系统性能知识

• 性能指标(响应时间、吞吐量、周转时间)和性能设计

• 性能测试和性能评估

• 可靠性指标及计算、可靠性设计

• 可靠性测试和可靠性评估

2.7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信息管理、数据处理、辅助设计、自动控制、科学计算、人工智能等基础知识

• 远程通信服务基础知识

• 常用应用系统

3. 系统开发和运行知识

3.1 软件工程、软件过程改进和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知识

• 软件工程知识

•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

• 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基础知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等)及其常用管理工具

• 主要的软件开发方法(生命周期法、原型法、面向对象法、CASE)

• 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知识

• 软件过程改进知识

• 软件质量管理知识

• 软件开发过程评估、软件能力成熟评估基础知识

3.2 系统分析基础知识

• 系统分析的目的和任务

•结构化分析方法(数据流图(DFD)、数据字典(DD)、实体关系图(ERD)、描述加工处理的结构化语言)

• 统一建模语言(UML)

• 系统规格说明书

3.3 系统设计知识

• 系统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 结构化设计方法和工具(系统流程图、HIPO图、控制流程图)

•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总体布局、设计原则、模块结构设计、数据存储设计、系统配置方案)• 系统详细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用户界面设计、处理过程设计)

• 系统设计说明书

3.4 系统实施知识

• 系统实施的主要任务

• 结构化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可视化程序设计

• 程序设计风格

• 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

• 系统测试的目的、类型,系统测试方法(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灰盒测试)

• 测试设计和管理(错误曲线、错误排除、收敛、注入故障、测试用例设计、系统测试报告)• 系统转换基础知识

3.5 系统运行和维护知识

• 系统运行管理基础知识

• 系统维护基础知识

• 系统评价基础知识

3.6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

• 面向对象开发概念(类、对象、属性、封装性、继承性、多态性、对象之间的引用)•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优越性以及有效领域

• 面向对象设计方法(体系结构、类的设计、用户接口设计)

• 面向对象实现方法(选择程序设计语言、类的实现、方法的实现、用户接口的实现、准备测试数据)

•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如C++、Java、Visual、Bsasic、Visual C++)的基本机制• 面向对象数据库、分布式对象的概念

4. 安全性知识

• 安全性基本概念

• 防治计算机病毒、防范计算机犯罪

• 存取控制、防闯入、安全管理措施

• 加密与解密机制

•风险分析、风险类型、抗风险措施和内部控制

5. 标准化知识

• 标准化意识、标准化的发展、标准制订过程

• 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基本知识

• 代码标准、文件格式标准、安全标准、软件开发规范和文档标准知识

• 标准化机构

6. 信息化基础知识

• 信息化意识

• 全球信息化趋势、国家信息化战略、企业信息化战略和策略

• 有关的法律、法规

• 远程教育、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基础知识

•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基础知识

7. 计算机专业英语

• 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基本词汇

• 能正确阅读和理解计算机领域的英文资料

考试科目2:软件设计

1. 外部设计

1.1 理解系统需求说明

1.2 系统开发的准备

• 选择开发方法、准备开发环境、制订开发计划

1.3 设计系统功能

• 选择系统结构,设计各子系统的功能和接口,设计安全性策略、需求和实现方法,制订详细的工作流和数据流

1.4 设计数据模型

• 设计ER模型、数据模型

1.5 编写外部设计文档

• 系统配置图、各子系统关系图、系统流程图、系统功能说明书、输入输出规格说明、数据规格说明、用户手册框架

• 设计系统测试要求

1.6 设计评审

2. 内部设计

2.1 设计软件结构

•按构件分解,确定构件功能规格以及构件之间的接口

• 采用中间件和工具

2.2 设计输入输出

• 屏幕界面设计、设计输入输出检查方法和检查信息

2.3 设计物理数据

• 分析数据特性,确定逻辑数据组织方式、存储介质,设计记录格式和处理方式• 将逻辑数据结构换成物理数据结构,计算容量,进行优化

2.4 构件的创建和重用

• 创建、重用构件的概念

• 使用子程序库或类库

2.5 编写内部设计文档

• 构件划分图、构件间的接口、构件处理说明、屏幕设计文档、报表设计文档、文件设计文档、数据库设计文档

2.6 设计评审

3.程序设计

3.1 模块划分(原则、方法、标准)

3.2 编写程序设计文档

• 模块规格说明书(功能和接口说明、程序处理逻辑的描述、输入输出数据格式的描述)• 测试要求说明书(测试类型和目标、测试用例、测试方法)

3.3 程序设计评审

4.系统实施

4.1 配置计算机系统及其环境

4.2 选择合适的程序设计语言

4.3 掌握C程序设计语言,以及C++、Java、Visual、Basic、Visual C++中任一种程序设计语言,以便能指导程序员进行编程和测试,并进行必要的优化

4.4 系统测试

• 指导程序员进行模块测试,并进行验收

• 准备系统集成测试环境和测试工具

• 准备测试数据

• 写出测试报告

5.软件工程

• 软件生存期模型(瀑布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和软件成本模型

• 定义软件需求(系统化的目标、配置、功能、性能和约束)

• 描述软件需求的方法(功能层次模型、数据流模型、控制流模型、面向数据的模型、面向对象的模型等)

• 定义软件需求的方法(结构化分析方法、面向对象分析方法)

• 软件设计(分析与集成、逐步求精、抽象、信息隐蔽)

• 软件设计方法(结构化设计方法、Jackson方法、Warnier方法、面向对象设计方法)• 程序设计(结构化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 软件测试的原则与方法

• 软件质量(软件质量特性、软件质量控制)

• 软件过程评估基本方法、软件能力成熟度评估基本方法

• 软件开发环境和开发工具(分析工具、设计工具、编程工具、测试工具、维护工具、CASE)• 软件工程发展趋势(面向构件,统一建模语言(UML))

•软件过程改进模型和方法

第三篇:2011年计算机四级软件测试工程师考试大纲

2011年计算机四级软件测试工程师考试大纲

◆ 基本要求:

1.熟悉软件质量、软件测试及软件质量保证的基础知识;

2.掌握代码检查、走查与评审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3.掌握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的测试用例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4.掌握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5.了解系统测试、性能测试和可靠性测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6.了解面向对象软件和WEB应用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7.掌握软件测试过程管理的基本知识和管理方法;

8.熟悉软件测试的标准和文档;

9.掌握QESuite软件测试过程管理平台和QESat/C++软件分析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 考试内容:

一、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

1.软件质量的概念。

2.软件测试的目标和原则。

3.软件测试的心理学。

4.软件测试的经济学。

5.软件质量保证。

二、软件测试的类型及其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地位

1.软件开发阶段。

2.规划阶段的测试。

3.设计阶段的测试。

4.编码阶段的测试。

5.验收和维护阶段的测试。

三、代码检查、走查与评审

1.桌面检查。

2.代码走查。

3.代码检查。

4.同行评审。

四、覆盖率(白盒)测试

1.覆盖率测试。

2.逻辑结构的覆盖率测试。

3.路径覆盖率测试。

4.数据流测试。

5.程序变异测试。

6.基于覆盖的测试用例选择。

五、功能(黑盒)测试

1.边界值测试。

2.等价类测试。

3.基于因果图的测试。

4.基于决策表的测试。

5.基于状态图的测试。

6.基于场景的测试。

7.比较测试。

六、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

1.单元测试的目标和模型。

2.单元测试策略。

3.单元测试分析。

4.单元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原则。

5.集成测试基本概念。

6.集成测试策略。

7.集成测试分析。

8.集成测试用例设计原则。

七、系统测试

1.系统测试概念。

2.系统测试方法。

3.系统测试的实施。

八、软件性能测试和可靠性测试

1.软件性能的概念。

2.性能测试的执行。

3.软件可靠性的概念。

4.可靠性预计。

5.可靠性分析方法。

6.软件可靠性测试的执行。

第四篇:华为软件测试工程师学习大纲

华为软件测试工程师学习大纲

报读该专业的学生都包就业,安排在深圳软件园600家软件企业担任华为软件测试工程师职位。入学即签包就业合同,保底年薪3万--6万(工作首年年薪)。我们是深圳软件园600家软件企业指定软件工程师培养单位。

报名QQ: 1710980329 报名电话:0755-26690690 手机:***

一、软件测试的原理

软件工程:软件的含义、软件开发过程的特性、软件生命周期模型、软

件管理过程软件质量和质量保证:软件质量就是客户的满意度、质量的概念、软件质量的内涵、质量管理体系、SQA、SCM、SEPG

软件测试概念:软件危机、软件测试产生的背景,软件缺陷是什么、软

件测试职业发展,软件测试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技能、软件测试基本概念、软件测试的目的、软件测试的重要性、软件测试的原则、软件开发与软件测试

软件测试依据和规范:软件质量标准、软件测试规范、界面规范、编码

规范、CMM和ISO9001思想结构体系、CMM VS ISO

二、软件测试的技术

软件测试技术概述:软件测试的基本方法,黑盒测试、白盒测试、静态

测试、动态测试、测试策略

软件测试流程:软件测试流程、通用测试文档模板、软件测试的分类、软件包的质量特性

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什么是单元测试、单元测试的目标和任务、单元测

试方法、调试与评估、什么是集成测试、集成测试目标和任务、集成测试的模式与方法

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什么是系统测试,系统测试的目标和任务,系统

测试方法,系统测试中工具的应用、什么是验收测试、验收测试的目标、验收测试的过程和主要内容、产品规格说明书的验证

特定类型的软件测试:面向对象软件的测试、面向对象软件的特点、面

向对象测试的层次与数据流、面向对象的单元测试、面向对象的集成测试、基于应用服务器的测试、应用服务器的分类和特征、基于Web服务器应用的测试、基于数据库应用服务器的测试、基于J2EE平台的测试、软件本地化测试:什么是软件本地化、软件本地化的翻译问题、软件本地化测试的技术问题、本地化测试的重点

三、软件测试的实践

测试环境的部署:测试环境的重要性、测试环境的各要素、建立测试实

验室、测试环境的维护和管理

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测试用例来源、测试需求提取、测试用例设计、白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逻辑覆盖法/基本路径测试法、黑盒测试用例设

计方法、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因果图法/错误推测法 /功能图法、测试用例的组织和跟踪、使用实际项目实践

报告所发现的软件缺陷: 软件缺陷的描述、软件缺陷相关的信息、软件缺陷的处理和跟踪

软件测试和质量分析报告:软件产品的质量度量、评估系统测试的覆盖程度、软件缺陷分析方法、基于缺陷分析的产品质量评估、软件质量的可靠性评估、软件可靠性模型、可靠性评估过程

软件测试自动化:测试自动化的内涵、测试工具的分类和选择、测试工具的主流产品介绍、IBM-Rational产品的整体解决方案、Mercury

Interactive产品的整体解决方案,测试管理工具TD实操演示及指导、功能测试工具Robot实操演示及指导、脚本语言perl实操演示及指导、性能测试工具LR

网络基础知识:协议概念、常见的网络协议及层次、TCP/IP协议、Arp协议等报文分析、常见的网元设备及工作原理、常用的网络操作相关命令、客户机服务器模型、抓包工具使用

数据库简介及SQL语句:数据库系统概念、数据管理的发展阶段、数据库系统的特点、SQL概述、SQL数据定义功能、SQL数据查询功能、SQL数据修改功能、嵌入式SQL

Linux操作系统简介及常用命令:Linux系统介绍、Linux系统历史及发展、Linux系统特点、Linux系统安装与配置、Linux系统命令的使用方式、文件及目录操作命令、文件压缩命令、联机帮助命令、进程管理的命令

四、软件测试管理

组织和管理测试团队:基于ISO的测试管理体系构成、测试团队的地位和责任、测试团队的构成、测试团队的管理和发展

软件测试项目管理:软件测试项目管理的概述、软件测试项目的组织、软件测试项目的过程管理、软件测试项目的资源管理、测试项目的进度管理、测试项目的风险管理、测试项目的质量和配置管理、软件测试文档的管理

理解CMM:KPA简介、CMM的五个等级及关键过程域、CMM实例简介、CMM的发展、CMMI2级详细讲解

五、软件测试人员面临的机会和挑战

软件测试职位在IT行业的现状

软件测试职位到底是干什么?

软件测试行业的背景

软件测试人员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软件测试工程师需掌握的技术技能大纲

软件测试人员后期的发展机会和挑战

附录(基础技能版,本内容为华为公司指定培训内容):

一、基础技能方面:

Unix/Linux操作系统:

1、熟悉UNIX环境

2、掌握UNIX常用命令

3、了解并掌握Vi的一些常用命令

4、了解基本的shell

Informix:

1、熟悉并掌握informix常用命令

2、掌握SQL相关的一些知识

Oracle:

1、掌握Oracle的基本操作

2、掌握在unix/Linux系统下安装Oracle数据库

二、网络基础知识

1、熟悉TCP/IP、HTTP、UDP协议

2、掌握常用的网络命令

3、抓包工具的熟悉与学习

三、测试理论

1、软件及其开发过程

2、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3、质量保证与策略

4、测试依据与规范

5、单元测试

6、集成测试与系统测试

7、验收测试

8、基于应用服务器的测试

9、测试计划的制定、用例的设计与执行、缺陷的跟踪

四、模拟项目练习

1、理解需求,设计测试用例、测试用例评审

2、测试执行

3、提单规范

有关模拟项目的需求、用例模板、测试版本。

第五篇:软件测试大纲

企业级软件测试

课程目标

本课程主要为测试规划,测试执行和结果报告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过程。同时增加大家对测试的了解和共享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以期共同提高。

1.通过实训教学内容的设计,了解软件测试理论、种类、方法。

2.了解有关软件测试项目管理,缺陷管理,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报告等方法

授课对象

项目经理测试工程师质量保证人员

课程大纲

第一章 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第二章 测试计划

1.1软件测试的定义与目标2.1测试系统体系结构

1.2测试流程2.2测试用例设计

1.3软件测试的原则2.3测试小组构成1.4软件测试类型

第三章 测试过程第四章项目作业评审

3.1单体测试4.1自动化测试概述

3.2集成测试4.2测试需求分析

3.3确认测试4.3测试计划

3.4系统测试4.4测试设计与开发

3.5验收测试4.5系统测试

4.6快速测试技术和方法

4.7其他专用测试

4.8自动化测试软件

第五章测试过程管理

5.1缺陷管理,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报告

5.2经验集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