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能
摘要:国家实施“双减”政策,是一次教育观念的大变革,要求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教育理念的更新,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那么如何能既为学生减负又能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能呢?从把握教材特性,突破教学重难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学生完成作业兴趣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双减;教学重难点;小组学习;作业设计
一、把握教材特性,突破教学重难点
小学语文教材知识点是根据学段的不同,其掌握要求是循序渐进,逐渐 提高的。例如在阅读教学上,低年段重朗读,学语感;中年段重感悟,学积累; 高年段重理解,学运用。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只有读透教材,抓住教学重难点才能更好地制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那么怎样把握教学重难点呢?
1、结合单元训练,确定重难点
教材每个单元设有导语,在单元导语中明确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和学习重点,这也是本单元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具体读写训练目标。在教学中,我们应在领悟编者意图,明确单元重点训练项目的基础上,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侧重地训练和提高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
2、精心设计研学问题,突破重难点
课堂教学以研学问题为学习导向,最终达成学习目标。研学问题承载着整个课堂教学任务,研学问题的设计要精准,要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为中心,抓准教学任务的关键处,在关键处设问。教师可以根据单元和课文训练重点设计研学问题,因为教材的课后习题一般与单元训练重点相照应,所以有部分的课后习题可以直接作为研学问题。但是教师要充分考虑学情,预设学生解决该研学问题的难易程度和方法,再进行设计和调整。
二、合作探究学习,绽放创新思维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能通过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进行互补知识,重组知识。这样的合作学习方式,能扩展学生学习的空间,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参与度,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能。组建合作小组一般遵循异质分组的原则,就是把不同学习水平和性格特点的 学生均衡地分配到各小组,使组内学生能够做到学习优势互补,并且能够保证每个小组资源均衡,使优秀学生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让后进生获得更大的帮助。为了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必要规范学习流程。个人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使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三、优化作业设计,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双减”首先减的是学生的作业量,优化作业设计,能有效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1、以中等学生为作业设计的把控依据
作业设计要使作业目标与课程、单元、课时的教学要求与评价目标相一致。在此基础上进行学情分析,以中等水平学生为对象,分析他们的能力水平,去确定作业的难度;完成作业的时间接反应作业量,调查中等水平学生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去确定作业量。
2、弹性布置基础性作业,减少机械性重复
基础字词、朗读背诵、单元作文等都是语文实际教学中学生必须完成并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但这些基础性作业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实际,作弹性处理,做到避免机械性重复,高效达成作业设定的目标。如为了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就布置把生词抄一次再听写一次。这样的基础性作业也可以根据学生堂上听写的情况作弹性处理:堂听全对,免下一次的抄写生词,只需要完成听写。又例如单元作文,如果初稿写得好的学生不需要完成修正稿。这样奖励性布置作业,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作业的功能,既减少了作业总量,又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使学生由“要我做作业”转变为“我想做作业”。
3、设计分层作业菜单,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一个教学要点对应的书面作业,可以分层进阶,即根据基础与能力发展,根据课文教学重难点,设计成基础题、提升题、拓展题,为学生提供可自愿选择完成的作业菜单,让学生拥有选择作业的机会和权利。但是怎样才能让学生自愿选择完成较高难度的作业呢?结合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积分制度,根据不同层次作业进行个人加分,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以“讲民间故事”这一项作业为例,设计了三个层次作业供学生选择:第一层次是基础题:给家人讲一个民间故事,注意说清楚故事情节;第二层次要求讲的时候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第三层次再提高要求,还要讲出自己读后的感受。回校后,让学习小组内进行检查和反馈,落实加分和表扬。学生有了成就感,就有了争取完成高层次作业的动力。
4、重视批改与反馈,强化作业效能
布置与反馈是作业的两面。坚持有效批改与反馈,是巩固作业效果的重要环 节。教师要根据作业类型和学生完成情况,灵活采取教师批改与小组互改、集体评改、个别面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作业批改。批改后,教师及时反馈作业情况,对共性问题进行全班答疑;对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另外,教师在反馈作业情况时,要坚持正面激励,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