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退休教师工作总结
退休教师工作总结篇一
20__年文化厅离退休干部工作处在厅党组的直接领导下和省委老干部局的指导帮助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国、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的要求,以落实好老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为主线,进一步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继续做好“双高期”老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求真务实,狠抓落实。圆满完成年度工作任务,不断开创老干部工作的新局面。
一、加强支部建设,老干部政治待遇得到较好落实
1、进一步加强党支部建设。扎实抓好中组发(2006)12号文件提出的各项制度和措施的落实。坚持组织生活制度,建设学习型的支部,发挥党员骨干作用,做好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积极为党支部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在骨干配备上,以担任联络员的方式协助支部开展工作。高度重视、集中力量做好离退休党员十七大的学习宣传工作,按照厅党组的统一部署,组织收看十七大召开的盛况,参加学习动员报告会。
根据老年支部的特点,在老同志自学的基础上,组织多次的座谈、参观考察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老同志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十七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举措,切实把老同志的思想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
2、落实重大节日走访慰问工作。做好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走访慰问老干部工作。“两节”期间,厅领导、厅机关各处室负责人、厅直属单位党政领导共登门走访慰问老同志、著名的老专家学者1100多名,召开“迎新春老干部工作座谈会(或通报会)”20多场次,发放各种福利120多万元,慰问品(慰问金)约20多万元,困难补助金1.5万元。
3、积极组织各类学习、培训。全年组织听报告等30多场次,及时传达中央、省里有关文件精神。做好老干部文件阅读工作,4月份组织厅属单位3名老干支部书记参加省委老干部局举办的支部书记骨干培训班;8月份在马尾举办一期省直文化系统老干部暑期读书班,50多位老同志参加,读书班听取了宋厅长文化工作通报,医学专家的保健知识讲座,高小强的国家经济形势分析,参观马尾文化设施等,深受老同志的欢迎。
4、认真组织考察调研活动。5月份组织厅机关离休干部赴浙江健康休养;退休干部赴三明等地进行文化考察活动;11月份结合十七大的学习组织老干支部党员赴永泰、晋江、石狮参观新农村建设、文化基础设建设,亲身体验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文化和城乡居民生活所发生的巨变。通过学习考察,老同志更加深理解了十七大的报告,对加快“海西”建设,推动文化强省建设更充满了信心。
5、为老干部提供精神食粮。年初为机关离退休干部订阅报刊《中国老年报》、《福建老年报》每人1份,并及时发放到每位老同志手中。活动室订有20多种报刊杂志,保证老同志随时阅读、学习。为使老同志老有所学,还积极支持老干部上老年大学学习,其学费一律给予实报实销。
6、认真做好老干部信访工作。共接待老同志来信来访30多人(件)次,做到事事有调查,件件有回音,及时地化解了各种矛盾,确保老干部队伍的和谐与稳定。
二、强化服务管理,老干部生活待遇得到有效保障
1、“两费”落实到位。上半年重点做好厅属单位工改后老同志工资的兑现,及时了解各单位情况,积极协调工改后工资兑现存在的问题,督促落实。今年8月份省直单位统一发放津补贴,一方面我们及时传达上级有关精神,另一方面针对厅机关老干部规范津补贴后生活待遇存在的问题,能认真听取和反映老同志的意见和建议,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请示上级业务部门,借鉴兄弟单位的做法,提出自己的工作建议,供领导参考,经多次协调最终予以落实。
2、关心异地安置老干部。进一步加强对异地安置老同志的关心,经常电话联系,及时为他们办理医药费、福利费等。
3、管理服务进一步加强。一年来,共为文化系统老干部报销医药费17.8万元,发放医药费节余奖励基金2.4万多元;申请并发放离休干部及无工作遗属特困补助款6千多元,;看望生病住院老干部200多人次,派车520多车次.;为文化系统5位离休干部无工作遗属办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组织厅机关离退休干部一年一度的健康体检等。
三、积极搭建平台,老干部精神风貌得到充分展示
1、组织参加文艺汇演。精心组织和选送厅属4个单位、10个文艺节目,参加省老干局举办的“省直单位老干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和香港回归10周年文艺汇演”,并荣获“优秀演出奖”,和“优秀组织奖”。
2、举办“喜迎十七大、颂歌献给党”专场文艺展演。为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经过近半年的精心筹备,于10月中旬成功举办省直文化系统老同志“喜迎十七大 颂歌献给党”文艺展演活动,老同志用载歌载舞的形式烘托出喜迎十七大的喜庆气氛,抒发了他们对党的无限热爱,为文化建设做出新贡献的强烈愿望。省委老干部局领导,省涉老单位领导、文化厅领导以及文化系统老同志600多人,一同观
篇2:退休教师年度工作总结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仁们:
我多么想永远与你们同舟共济,为振兴林集的教育事业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而岁月不饶人呀!我年岁已大,智力、体力不从心,只能告老还家了……
此时此刻,我感慨万千,激动不已。我从而冠之年到耳顺之秋,在教育园地里耕耘近四十载。校园这方净土使我接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到人文情怀的温暖,呼吸到自由芬芳的空气,更使我享有智慧之光、仁爱之美。四十年来,我守身如玉,不被金迷,终生从教;四十年来,走在学校的每个角落,我都能感受到一份纯真、一份闲适、一份淡雅、一份宁静;四十年来,我深刻地感觉到这里没有尘世的喧嚣,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尔虞我诈,没有阿谀奉承,更没有凶险和罪恶;四十年来,我始终热爱校园这片纯净的芳草地,因为这里时时处处都流淌着一份真情,一份友情,一份真爱。在我步入中年年代时,父母年迈,长子要娶亲成家,次子要学艺谋生,女儿上师范,每件事都需要上万元的费用。对我月薪只有一百二十多元的教师来说,上万元简直就是天文数字,这样的重负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当时,我真的感觉到自己是在苦海中囚渡,在烈日下煎熬,在暴雨中狂奔,真可谓人到中年,艰之难之。是我的同仁、亲戚、朋友们向我伸出援助之手,帮我克服了重重困难,使我心想事成,一步步走出了困境。今天,我倍感友情、亲情、乡情的珍贵,在此,我虔诚地向过去和在与我在一起工作过的同仁、领导道一声谢谢,并致以崇高的.敬礼!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胜旧人。现在我已是桑榆之年,衣褐还乡。绝大部分同仁正是少壮之时,如日出之朝阳,正在朝气蓬勃,兴旺发达时期。我真诚地希望你们趁年轻时为自己的理想不停地努力,认真对待属于自己的每一个时刻,在人生的道路上留下一个个坚实的脚印,以待自己生命的太阳西沉时,能为自己曾创造了一段辉煌的人生而感到自豪。希望你们更加受岗敬业,关爱学生。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就有了“建国君民,教学为生,国将兴,必而重傅”的思想。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时代,我们对自己要充满自信心。对待我们的学生一定要真诚相待,因为教师的真诚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金钥匙,它将激发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它具有直接的感染力。动之以情,深于父母,晓之以理,细如春雨,让学生置身于温暖的大家庭,从而产生积极向上的内驱力,在成长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将来无论他们走到那里,都会永远怀念小学生活,想念小学的老师。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进一步刻苦钻研,严谨治学,勇于创新,奋力进取,切记一日为师,终身为范。教书育人,必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教育改革的洪流中,教师必须要千方百计地让我们的学生用知识改变人生,用知识创造美好的未来,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和义务。
最后更希望年轻的同仁们能够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甘于财富上的清贫,精神上的富有!愿你们昂起倔强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胸膛,燃起那颗炽热的心,为振兴党的教育事业而勇于探索,默默奉献。愿你们付出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向前,向前,向着光明的未来前进!
一书数语终为别,人生聚散本无常。偶然聚合,便匆匆分离,虽然遗憾,但未必悲伤;命运难期,愧无嘉言赠行,足资见助,但愿他日重逢,耿耿此心依旧!
篇3:退休教师总结
一、退休时的选择
我今年74岁,退休13周年,退休时儿、媳都说:爸爸好好休息吧,享享清福吧!社会上的许多老朋友也都劝我:退休了,子女条件都不错,就彻底休息吧,安度晚年,又不缺这几个钱。情况确实也是这样,儿子搞建筑,公司经营得红红火火,女婿一家也是富足幸福,对两位老人又十分孝顺。按理说确实可以轻轻松松安度晚年了。
但是,学校的领导跟我说:再干两年吧,做了一辈子教师,忍心一下子彻底离开学校吗?学校的许多老师,包括许多学生、学生家长也都这样劝我。
我当时也犹豫,我热爱学生,我热爱教育事业,我觉得自己身体还可以。而且,在和桥中学的几年和教师们、学生们相处的很和谐,感到很温暖、很舒适。而且和学生们在一起感动很快乐,这么多年,和桥中学的学生宿舍就像我的家一样,那些学生就像我的孩子一样,能为学校做些事,为学生们做些事,我感到很快乐,所以我选择留用,继续发挥余热。
二、工作定位
1、对宿舍管理的认识
有人说管理宿舍就是看宿舍,很机械,很单调。但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宿舍管理是学校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学生在舍的管理当做学校德育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而且学校领导都非常关心和重视,必须以创建文明宿舍为抓手,把学生在宿舍的生活和学习凝聚到这个中心上来,要通过严格的管理要求和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从而促进优良学风和校风的形成。因此,我始终把宿舍管理当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来做。
2、对师生关系的认识
现在的年轻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地位、条件都很优越,生活自理能力差,衣食住行的依赖性强,住校生活很难适应,面对这些处在转型期的学生,我尽量主动去适应他们,去了解他们,用我的爱心去关心学生,服务学生。特别是那些后进生,更有多关心,尽量让学生有家的温暖。
如高三(6)的蒋超同学,父母双残,心里有包袱,很自卑,学习没有劲,我单独与他进行细致耐心的谈心,举一些有为青年的事例给他听,并和班主任、政教处商量适当给他一些助学金,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逐步确立自强、自立的信念。对他的一些小小的进步,经常进行表扬、鼓励,让他慢慢走出了阴影,明确了目标,最后考取了本科。高三(2)的张署同学,思想上有情绪,学习成绩有退步,我买点菜专门请他吃饭,解开他的心结,最后也考取了本科。高三(5)班周源同学,学习基础比较差,学习态度不够好,父母、爷爷奶奶来校看望他时反映他节假日在家很少学习,我多次和他谈心,发现他有进步,和班主任商量在班内好好表扬、鼓励他,最后考取了本一。高三(10)班的钱桢、王万里同学平时学习不认真,上进心不强,经常迟到,不按时起身,我从关心生活上入手,进行思想开导,目标教育,后来进步明显。高三(10)班唐涛,家长常年在上海,很少回家,家庭教育缺失,养成了不少不良习惯,纪律观念淡薄,爱吃零食,意志消沉,学习成绩不断下降。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我主动接近他,以一个“父亲”的角色和他拉家常,一个阶段后,他和我渐渐亲近起来,主动和我讲心里话,我便逐步在生活和学习上对他提点要求,提出一些奋斗目标,慢慢地他在学习上有了热情,各方面都自觉起来,班主任都欣喜地说他变了,进步很大。到了高三以后,成绩更是直线上升,后来顺利地考上了大学。在去大学报到之前,他还专程来校和我道别。
朱华松老师班上有一位同学崔某某,患有慢性肾炎,他住院治疗并休学,家长十分为难。因为家庭经济很不好,住院和休学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他们四处打听,确定了一个最经济的中医治疗方案,学生一边吃药一边上课,开始时他们每天在家煎好药后送到学生宿舍,往返要二十多里地,非常麻烦。我知道这件事后,主动承担了这个任务,一天煎二次药,连续煎了28天。另外,我还经常替他熬点粥、做一点有营养的菜给他吃。在我的悉心照料下,学生终于恢复了健康。学生与家长对我非常感激。薛同心老师班上一位学生陈某某,身体不好,在宿舍里,我连续10多天每天烧了赤豆粥端给他吃。
晚上经常有学生突然发病,我都能护送他们到医院治疗,为他们垫付医疗费。遇到刮风下雨,我 都会把学生晾晒的衣服、被子及时收好,让学生安心上课??十多年来,我一直把学生宿舍当做自己的家,也努力让它成为学生的家。我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学生也把我当做他们的亲人。我别无所求,我愿意把我的所有爱心都献给学生。
三、人性化的管理
1、把小错误和大目标联系起来
每位学生身上总会有点小错误,如起身迟、床铺不整理、垃圾未倒或者相互之间有点摩擦等等,我从不一味地批评,或者到老师那里告状。总是耐心与他们谈心,指出不足,提出改进的意见。尽量不告知老师和家长,这样学生一般容易接受,再启发诱导学生做好事、改缺点。他们做了好事我请班主任在班会课表扬他们,在宿舍的橱窗里贴光荣榜,学生有进步就表扬,尽量少批评,绝不嫌弃后进学生,加上生活上的关心,自然而然的学生就亲近我,在管理上也听我的话。
2、不以师长自居,高高在上
在管理工作中,学生不理解的,我一般不要求学生去做。我会细心地跟学生讲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去做,学生理解了完成得就好。我始终把宿舍管理工作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来做。力求做细致、做耐心的思想工作,经常和学生个别谈心,有时召开整个宿舍的座谈会。把十几年来的`亲身感受讲给他们听。譬如某某同学以前在校读书、住校什么情况,现在什么样的前程等等,分析给他们听。从而激发他们发奋学习的热情,去争创光辉灿烂的明天。
3、加强夜间巡视
在工作上,我精益求精,每天晚上做好夜间巡视。我自己调整好自己的作息规律,利用白天补觉,晚上10:30起到早上5:00之间基本上要在学生宿舍巡视5次左右,无论夏天还是冬天,天天如此。因为一方面要防备晚上有学生生病。例如:毛建荣班上有位学生蒋晖,晚上12:20突发急性胃出血,我在巡视中发现后,立即送医院。张志强老师班上一位学生陈某某,晚上3点多钟在宿舍摔伤,头骨破裂,十分危险,我立即叫车把他送医院。邵震山主任班上学生潘某某晚上梦游,从二楼跳下,我发现后也是立即帮助送医。
另一方面,晚间巡视能有效控制学生违纪现象的发生。一旦发现苗头性的问题,也能及时制止。而且我经常改变巡视的时间,不让学生掌握到我的规律。晚间的巡视和创建文明宿舍的工作相结合,比较好的营造了整洁、和谐、文明的宿舍环境。
4、身教重于言教
模范的行动是无声的命令。我始终牢记自己作为教师的职责,做到为人师表。我也相信,付出总有回报。所以学生对我很钦佩,与我也很亲近。下雪天,我扫雪,学生抢着帮我扫,我在校园内拔草,学生帮我拔,我扫树叶,学生帮我扫树叶,和学生在一起我就觉得浑身是劲,很开心,很愉快,心态也年轻。
以上是我退休生活的点滴体会,很肤浅,但是我也很珍惜。我愿化作雨露,浇灌滋润学生的心灵。无愧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谢谢!
篇4:退休教师总结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仁们:
对于“退休”这一词语,我今天才真的领悟其意思,所谓“退休”就是意味人已老,要走下三尺讲台,退出学校大门,离开朝夕相处的领导、同事和天真活泼的同学们,回家休息,安度晚年。我多么想永远与你们同船共济,然而岁月不饶人呀!我年岁已大,智力、体力不从心,只能告老还家了?
此时此刻,我感慨万千,激动不已。我从桃李年华到耳顺之秋,在教育园地里耕耘三十四载余七个月。校园这方净土使我接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到人文情怀的热和,呼吸到自由芳香的空气,更使我享有聪明之光、仁爱之美。三十四年来,我守身如玉,不被金迷,终生从教;三十四年来,走在学校的每个角落,我都能感受到一份纯真、一份闲适、一份淡雅、一份宁静;三十四年来,我深刻地感觉到这里没有尘世的喧嚣,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尔虞我诈,没有阿谀奉承,更没有凶险和罪恶;三十四年来,我始终热爱校园这片纯净的.芳草地,由于这里时时处处都流淌着一份真情,一份友情,一份真爱。
我的教学生涯经历了三所学校渔渡小学、后京小学和现在的仰义二小,记得刚踏上讲台时,月薪只有21元,对我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一家子的家庭来说,这样的重负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当时,我真的感觉到自己是在苦海中囚渡,在烈日下煎熬,在暴雨中狂奔,真可谓人到中年,艰之难之。是我的同仁、亲戚、朋友们向我伸出援助之手,帮我克服了重重困难,使我心想事成,一步步走出了困境。今天,我倍感友情、亲情、乡情的珍贵,在此,我虔诚地向过往和在与我在一起工作过的同仁、领导道一声谢谢,并致以崇高的敬礼!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胜旧人。现在我已是桑榆之年,衣褐还乡。大部分同仁正是少壮之时,如日出之朝阳,正在朝气蓬勃,兴旺发达时期。我真诚地祝愿你们趁年轻时为自己的理想不停地努力,认真对待属于自己的每一个时刻,在人生的道路上留下一个个坚实的脚印,以待自己生命的太阳西沉时,能为自己曾创造了一段辉煌的人生而感到自豪。祝愿你们更加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对待我们的学生一定要真诚相待,由于教师的真诚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金钥匙,它将激发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它具有直接的感染力。动之以情,深于父母,晓之以理,细如春雨,让学生置身于热和的大家庭,从而产生积极向上的内驱力,在成长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将来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会永远怀念小学生活,想念小学的老师。祝愿你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进一步刻苦钻研,严谨治学,勇于创新,奋力进取,切记一日为师,终身为范。教书育人,必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教育改革的洪流中,教师必须要千方百计地让我们的学生用知识改变人生,用知识创造美好的未来,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和义务。
最后更祝愿年轻的同仁们能够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甘于财富上的清贫,精神上的富有!祝愿你们昂起倔强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胸膛,燃起那颗炽热的心,为振兴党的教育事业而勇于探索,默默奉献。愿你们付出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向前,向前,向着光明的未来前进!
一书数语终为别,人生聚散本无常。偶然聚合,便匆匆分离,固然遗憾,但未必悲伤;命运难期,愧无嘉言赠行,足资见助,希看他日重逢,耿耿此心依旧!
最后,再次衷心感谢一直以来给予我关怀和帮助的校领导,感谢一直以来帮助和支持我的同仁们。感谢大家!
篇5:退休教师总结
为了落实县教育关于春节慰问帮扶困难教师及离退休老教师活动的通知,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认真做好春节前走访慰问离退休教师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学校自接到县教育局《凤凰县教育局关于开展慰问帮扶困难教师及离退休老教师活动的通知》文件后,我校把慰问离退休教师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学校校长、书记及工会主席等主要领导认真学习此文件内容。
通过学习,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在春节前走访慰问离退休教师,对于发扬我党关心爱护老干部的光荣传统,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校长孙建明,书记戴施桥亲自组织参加慰问活动,真正把困难教师及离退休老同志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决好,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学校的温暖,把领导的温暖关怀送到每个离退休教师家中。
二、节前团拜,倍显温情
xx一中工会一改过去传统春节慰问形式,邀请全体离退休教师欢聚一堂,举行春节团拜会。整个慰问活动显得更加温暖,更有家气息。20xx年1月13日,校长孙建明、书记戴施桥、副校长滕明锋、工会主席宋延洪等校级领导及工会委员参加了春节团拜会。向他们送上了学校的关怀,给每位退休教师发放600元的春节慰问金,并送上教育局工会赠送的精美挂历。使每一位老师都体会到组织的温暖和上级领导的关心,并祝他们过上一个愉快而祥和的春节。全体退休教师欢聚一堂,喜笑言开,相互问候,相互了解,重温在校情结,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三、相互了解,增进感情
团拜会中,我校领导向各位离退休教师介绍了我校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规划,真诚的希望他们对我校的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同时,也欢迎他们回校指导和检查工作。并勉励离退休教师积极养老,科学养老,鼓励家庭子女尽心尽孝,使离退休教师健康长寿,欢度晚年。通过慰问交谈,离退休教师对凤凰一中的发展和建设充满了信心。学校和离退休教师之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相互之间增进了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