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坑镇中心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总结
202_-202_学年度第一学期
东坑镇中心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校校本培训工作能认真落实区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能按计划组织进行且富有特色。本学期校本培训工作以提升教师整体素质,自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掌握现代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坚持从实际出发,统筹安排、分类指导、按需施教、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原则,进一步明确目标,强化管理,确保该项工作正常开展,收到一定成效。现将这一学期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更新理念,明确目标。
我校将教师校本培训工作列为学校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充分认识到全面实施教师校本培训是更新教师知识结构,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举措。为了更好地落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校本培训三至五年工作思路,在开学初特制定《东坑镇中心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工作计划》,在计划中规定培训内容及形式,落实措施保障,明确校本培训目标。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师校本培训,并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确保教师校本培训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二、狠抓常规,注重落实。
为了更好地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必须参与校本教研,以语文组、数学组、综合组教研组为单位,按照计划的教研时间进行培训。教研组组织教师集中培训首先做到了“三定”和“三查”: 即在每次培训前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人,培训时查出勤、查记录、查反思,从制度上保证了培训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同时各教研组根据教师们对学习内容的需要,在开学初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有针对性的安排培训内容,确保内容是教师们需要的能在教学中产生实效的东西,避免了吃力不讨好的现象,确保内容的实效性。为了加大教学常规管理,教导处进行随堂听课,不定时检查教师的备课、上课和作业批改情况,同时要求各教研组长经常深入各班听课,评课,参与各备课组的教学研讨活动。本学期已组织教学常规检查3次,并将检查结果在教师例会进行通报,有利地促进了常规教学各项制度的实施。
三、强化管理,创新模式。
教师校本培训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永恒主题,同时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强化管理,确保措施到位十分关键。本学期突出以下培训重点 :
一是突出对班主任工作的培训。班级是组成学校的重要细胞,班主任工作成败直接关系到学校工作的成败,一所好的学校必定有一支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为了全面提高班主任老师的素质,争创省级名校,结合教育局相关工作安排,我们选取3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参与区级培训学习,很多教师在会后还写下学习心得,感悟学习内容。
二是突出对新课程内容的培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教师的自身素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认真扎实地学好新课改理论,提高对新课改的认识,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改变教学行为。课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为此,我们今年对教师们进行了大量的新课程培训。
三是突出对全国远程教育研修培训。为了让教师能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本学期我校组织多名教师参加了远程教育研修学习,初步建立起以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传播技术为依托,以远程教育为主体的开放性教师学习网络,为教师继续教育创造一个终身学习和跨越时空学习的环境。培训老师在网络里就教育教学问题相互交流,相互研讨。教师能够及时完成研修作业,积极开展反思和总结,发表文章多篇。
四是突出对普通话培训,为了创造教师终身学习的环境,创建学习型校园,提升教师素质,我们在全校教师中开展了普通话培训学习,学校还订购了大量的学习书籍及光盘充实教师学习资料,要求全体40岁以下教师努力达到二甲水平。
五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灵活培训形式。
“走出去,请进来” 使教师吸收新的信息,开阔眼界,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本学期,除依照上级有关规定选派教师参加班主任培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培训外,我校还承办了综合实践课程研讨活动、让教师多接触、多学习,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全国、省、市区各级各类观摩、培训等教研活动,使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本学期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领导和老
师们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今后我们将始终抓住创新这一主旋律,扎实有效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争取更好成绩。
202_.01.05
第二篇:东坑镇中心小学教师培训中长期规划
东坑镇中心小学教师培训中长期规划
(202_——202_)
为了促进我校教师牢固确立终身学习观念,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根据国家、省、市、县的要求及相关规定,结合我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相关要求。同时也为了全面扎实的推进我校新课程的实施,努力提高教师实施素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东坑镇中心小学教师培训规划。
一、指导思想:从我校教师队伍素质现状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出发,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改革,优化组合,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致力于培养和构建一支“师德高尚、爱校敬业、真诚奉献、严谨治学、业务精湛、教风优良、团结协作、廉洁从教”的师资队伍,为学校全面实现现代化,实现办学品位的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新跨越提供师资保障。
二、总体要求: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面向全体教师,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适应课程改革要求并学有所精、符合我校特色的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以革新培训模式和内容为抓手,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与能力,为其成为具有创造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的新型教师创造条件。
三、主要目标: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师德高尚,敬业
爱生,廉洁从教,为人师表;教育能力、教学及教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适应教育发展、课程改革的需要,做人民满意教师。
四、培训形式
1、校本培训与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及各级组织的继续教育、学
历进修相结合;
2、校本培训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保证新课程有效实施;
3、学校集中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
4、学习、研究与应用相结合;
5、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学校优先为学习意识强并积极参加
各类学习和相关活动的教师提供外出培训的机会,并就学校具体情况积极为教师创建外出学习机会。)
6、校本培训与教研活动相结合;
7、提倡并鼓励教师通过网络自学;
8、通过学校各级各类课题实验的开展促进教师学习和提高。
五、具体措施:
1、抓师德教育,建树师表形象。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坚持把师德建设作为塑造教育良好形象的重要内容来抓,按照邓小平“三个代表”教育思想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发展观要求,以《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据,以活动为载体,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心理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认真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工作,认真抓师德建设工作。在全校开展以“三爱”(爱家庭、爱学校、爱祖国)、“三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三让”(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为主要内容的师德教育。通过召开思想汇报会和座谈会、树立典型、请优秀教师作辅导讲座、进行师德师风问卷调查、加强考核等方法和途径,促使教师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的良好形象,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依法从教,廉洁从教。
2、抓素质提高、提升业务水平。一是强化新课程培训,以学校为主阵地,开展好校本培训工作,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组织教师开展自学,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等。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学习讨论、研讨交流,检查考核学习情况,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进教师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加强学科培训,通研教材、吃透教材、解读课标、探索教法。学校应采用示范教学、集中研讨、反思自修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二是实施青年教师培养和“青蓝工程”。继续做好新老教师拜师结对培养工作,签订培养协议,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取长补短。积极试行结对双方教育教学工作实绩“捆绑”考核,力争“青蓝工程”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3、教育教学能力及信息技术培训。以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在全体教师中开展各项通用基本功、学
科教学基本功和综合能力基本功训练;开展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教学技能培训;开展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的培训;结合中青年教师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使每个教师掌握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
4、教育科研能力培训。教育教研能力是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要逐步树立教研意识,把培训和教育科研紧密结合,围绕新课程的实施,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学方法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训。要注重教师教学科研意识的培养,根据本校、教师本人实际,针对当前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确定研究课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引导教师从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提高教育科研的专业技能水平,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5、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通过学习学科创新的基本理论、基本要求,研究如何把学科创新的基本理论和创新课堂的基本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完善教师的课堂教学并探索开展学科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和策略,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积极探索新形式下德育工作的内容,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更新传统的德育观念,改革德育内容和方法,探索新的德育评价体系。努力提升校长和班主任的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更新管理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在管理上大胆创新,不断提高管理的效能,推进管理工作的现代化。
六、抓措施落实,确保培训效果。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学校教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该小组负责制定培训计划,负责计划的实施、检查、督促工作。
东坑镇中心小学教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刘德岗
副组长:曹世明、畅磊
组员:付永旺、臧威、殷海艳、武国慧、刘智
(2)实行全员培训。牢固树立学校发展以教师为本的观念,关心和支持教师参加培训,由校办公室、教研处和相关部门组织实施,按照新课程改革和新形势下不同岗位的职务要求,对教师实施校本培训。
(3)优化培训内容。坚持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和谐统一的原则,结合校情从师德修养、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现代教育观念、课程改革理念、课堂教学能力及教学基本功、班主任岗位、现代教育技术等各方面开展校本培训。
(4)完善评估体系。成立教师教育教学技能评估小组,通过“看、听、测、评”等手段,对教师学习过程、学习成果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并通过上交学习心得、学习笔记,召开读书沙龙等形式对学习效果进行客观评价,评价结果记入教师个人档案,作为聘任、评优、晋升和年底奖励性绩效工资的重要依据。
七、培训方式。以学校为阵地,以教师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注重培训的自主性、实践性和实效性。本着有利于教师的自学活动,学习成为教师浓厚兴趣。
1、自主学习:教师自学,写读书笔记,学校应推荐书目,组织教师认真读书学习、交流研讨。让读书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学习成为教师浓厚兴趣。
2、专题讲座:结合教育热点和教学实际,针对学校共性“问题”,聘请专家学者,搞专题讲座。
3、小组讨论:以教研组、年级组为单位,定期研讨学习体会、研讨教学体会、研讨课堂教学评价、研讨教学管理等。
4、教学观摩:学校内部教师之间,校际之间分层次、多形式组织教学观摩。
5、名师指导:聘请本校、外校、外地的名优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专家等听课、评课,进行教学研究指导。
6、网络自学:学校为教师提供网络知识学习的培训,并定期根据学校情况和教育教学的大环境指定研究内容、主题,要求教师通过网络查阅、浏览、学习相关知识,逐渐建设学校网络交流平台,鼓励广大教师通过学校提供的交流平台和网络提供的相关平台进行交流、探讨、展示活动。
东坑镇中心小学
202_年2月25日
第三篇:中心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校培训工作能认真落实区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能按计划组织进行且富有特色。本校本培训工作以提升教师整体素质,自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掌握现代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坚持从实际出发,统筹安排、分类指导、按需施教、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原则,进一步明确目标,强化管理,确保该项工作正常开展,收到一定成效。现将这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更新理念,明确目标。
我校将教师培训工作列为学校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充分认识到全面实施教师培训是更新教师知识结构,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举措。为了更好地落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校本培训三至五年工作思路,在开学初特制定我校教师培训工作计划,在计划中规定培训内容及形式,落实措施保障,明确校本培训目标。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并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确保教师培训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二、狠抓常规,注重落实。
为了更好地开展培训工作,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必须参加,以学校为单位,为了整体提高全体教师的基本功,我校于本学年着重于训练教师的基本功,以进行集中研讨和培训为主。在每次培训前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人,培训时查出勤、查记录、查反思,从制度上保证了培训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同时各教研组根据教师们对学习内容的需要,在开学初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有针对性的安排培训内容,确保内容是教师们需要的能在教学中产生实效的东西,避免了吃力不讨好的现象,确保内容的实效性。为了加大教学常规管理,学校行政具体指导。教导处进行随堂听课,不定时检查教师的备课、上课和作业批改情况,同时要求各教研组长经常深入各班听课,评课,参与各备课组的教学研讨活动。
三、强化管理,创新模式。
教师培训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永恒主题,同时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强化管理,确保措施到位十分关键。本突出以下培训重点:
一是突出对新课程内容的培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教师的自身素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认真扎实地学好新课改理论,提高对新课改的认识,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改变教学行为。课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为此,我们这个学期对青年教师们进行了大量的新课程培训,学习新课标,进行教材解读。
二突出教师师德的培训。为了整体提高我校教师的素质,本学年我们着重培训教师的师德,学习师德的各种理论的同时,要求全体教师多多学习各种法律,通过一学年的学习,全体教师整体的师德有了一个较好的提高。
三是加强新课程理念的学习:
组织教师开展新课程、新理念的培训,学校积极创造机会让老师出去学习参观,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
此外,根据年初指定的规划,开展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的全员培训,通过培训,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把握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得最新动态,适应新课程标准得要求,本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领导和老师们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今后我们将始终抓住创新这一主旋律,扎实有效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争取更好成绩。
第四篇:中心小学教师普通话培训工作总结
中心小学教师普通话培训工作总结
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全校的教师的普通话的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教师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能较为自然地使用普通话,且发音的标准大大提高了,在学校中讲普通话,运用普通话已经成为一种风气,真正达到了学校预期的培训效果,培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提高了推普意识
我校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学习讨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使全体教职员工进一步明确了“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意义,从而增强了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了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水平。由于我们的宣传教育工作到位,广大教职工对“推普”工作的认识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能积极参与 “推普”工作,对我们提出的规范要求,也能够积极配合。
二、积极开展了宣传活动
我校充分利用国旗下演讲、校园网、宣传橱窗、展板等渠道开展了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大了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力度。在校内悬挂了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标语,在各个班级、校园各处都张贴了推普标语,让说普通话的意识深入到学校每个人的心里,进一步营造了浓厚的推普氛围。
三、加强了教师普通话培训
学校非常重视教师的普通话培训工作。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普通话培训,对教师提出了具体学习要求,督促教师主动练习,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通过培训,全校教师的普通话的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教师们在日常生活中能较为自然地使用普通话,且发音的标准大大提高了,在学校中讲普通话、运用普通话已经成为一种风气,真正达到了学校预期的培训效果。
四、落实了规章制度
为了保证学习的效果,我们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包括学习制度、出勤制度、奖惩制度等。每次普通话培训学习都要进行考勤,不得无故请假;学习要作好笔记,联系自身实际制定学习目标;严格执行教师普通话持证上岗制度。我校正式教师全部参加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均达到规定的水平,聘用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也均达到要求。虽然通过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有个别教师对学用普通话还没能真正重视起来,学习的力度还不够大。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扬长补短,突出特色,不断积累经验,努力提高培训质量!
第五篇:中心小学教师多媒体制作培训工作总结
京蒙小学教师多媒体教学培训活动总结
一、培训目的
在新时代学校发展和课程改革中,为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手段能适应教育现代化,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我校根据学校办学目标及教师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按照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课堂教学方法等方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培训活动,以提升教师的师德品位,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营造教师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按照本学期我校教师校本培训方案的要求,对全校教师的多媒体基础知识进行了培训,以提高广大教师应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技能。
二、培训过程
为了适应新的教育教学形势,我校对全体教职工进行多媒体教学培训,主讲教师由本校教师刘艳青担任。培训安排在202_年6月4—5日,分组调课进行全员培训。参加培训的老师本着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目的,积极参加这次学校组织的培训,以自己的行动去实践新课程理念下学习型教师的倡导。
三、培训成果
通过本次培训老师对PowerPoint基础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师们在课件制作方面不再盲目了,敢于自己能手制作一些简单的课件,一些有基础的老师更是大胆地尝试制作高水平的多媒体作品,并参与了平时的辅导工作,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校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定能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存在不足
1、有些教师在制作课件的目的上不明确,制作的课件没有解决课题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制作的课件有的浮于形式。
2、有一些教师没有自己动手制作课件而是从网上下载的课件,还有一些教师请人帮着制作课件,这样就违背了学校举行校本培训的初衷。
京蒙小学 202_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