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教师工作总结:时间都去哪了
大学教师工作总结:时间都去哪了
怀着对教育的梦想,XX年的8月我捧着一颗火热的心踏上了神圣的工作岗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这2年多的时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做老师的艰辛和快乐,我知道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付出辛劳,我愿意把自己的青春倾注于我所钟爱的教育事业上,倾注于每一个学生身上。
从XX年至今,我带过360名学生,现管理12级本科生161人,14级本科生165人,共计326人。经历了横向以年级为单位到纵向以专业为单位的跨度。同时肩负接管本科与专升本两个不同层次学生的重任。现将本人两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个人修养方面
第一,笃实好学,加强理论业务学习。首先,积极进行理论学习。自己平时利用书籍、报刊、网络等各种载体浏览国际、国内重要时政新闻,关注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高校发展的相关新闻,同时阅读哲学、历史等社科方面书籍,努力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修养与理论水平,指导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其次,努力提高业务水平。XX年8月,我参加了辽宁省教育厅思想政治工作处开办的高校辅导员岗前培训。培训的时光,虽已如沙滩上的脚印随着潮水的冲刷渐渐模糊,但在这次培训中,通过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的优秀教师,以及曲建武等资深辅导员的授课,使我系统学习了学生工作中一些成熟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并能借助更权威的理论全面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动态。
第二,立德树人,注重师德建设。韩愈在《师说》中写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传道”是第一要务,这个“传道”就是“立德”。在对学生教育培养过程中,我注重把德育作为出发点,“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同时,孔子的话“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一再提醒我,正人先正己,树人先立德。为人师表者身教胜于言传,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为此,我一直要求自己“身正为范”,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以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关怀的心温暖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严于律己,崇学尚德,率先垂范,以德立身,以身立教。
第三,爱岗敬业,培养责任意识。爱岗敬业是教师处理好个人与职业关系的准尺,是执着于“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源动力。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新观念,将心灵归于本土,淡泊名利,廉洁从教,潜心帮扶学生,把学生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对学生的爱镶在举手投足间、嵌在一颦一笑中,让学生时刻倍感信任与鼓舞,同时也正是在爱岗敬业中,成就了我身为教师的幸福感和自豪感,在平凡的岗位中领悟到从师的乐趣。激励我继续沿承“学高为师”这亘古不变的真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潜心研究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专业知识;在新生入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就业指导中创新教学模式,大胆尝试教学改革,进行角色互换,推崇适度引进现代教学技术,与时俱进,完成育人任务。
二、日常工作方面
第一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与专升本过招,见招拆招。刚入职,我就接手12级机械专业专升本学生的日常管理。专升本学生虽也是新生,但多半是本校生源,甚至是有工作经历的,人生阅历比我丰富,比较复杂,管理起来并不容易。为帮助他们尽快熟知校园,了解我院的教学管理,进入角色,为此,我专门为该专业配备了“联络员”,要求他们放低姿态,充分发挥服务职能。为了加强班级同学的凝聚力,我勇于尝试、大胆创新,将新生见面会变为气氛更为轻松的茶话会,增进同学之间的熟悉度和班级团结的温暖感;同时在不动摇我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权力大尺度下放,以调动学生们“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培养主人翁的情怀,民主协商、沟通谦让,共同管理班级。此项创新性的探索在保证学生课时出勤、奖助学金的评比等工作中卓见成效;此外,为了树立专升本学生的自信心,结合他们自身动手能力强的特点,我大力宣传并动员他们踊跃参加机械设计大赛,希望借此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自信心,多名同学在省级比赛中取得成绩,其中有一人还成功申请国家专利;同时,我还不忘号召他们积极参加团学活动,班上多名同学就在运动会上斩获佳绩。通过管理专升本学生,我明白了用真心对待学生,学生是能感受得到的,他们往往会投桃报李。
2.与新生对话,妙趣横生。我担任了12级、14级新生的辅导员。共三个专业,人数不多使管理起来并不困难,但新生毕竟是新人,对什么都充满好奇,需要引导与教育。开学之初,我便召开了第一次班会,选出了军训负责人,解读了什么是“大学生”。军训期间,我不时去操场,下宿舍看望大家,争取缓解他们离家千里的孤寂与军训训练的辛苦。90后的孩子们敢说,与他们对话,需要智慧,妙趣横生,什么都问我就什么都答,年龄的相当让我们没有隔阂。军训后,我又召开了一次班会,选举了班干部,制定了班级管理条例,有时会下课堂抽查他们的上课出勤。与新生对话,我明白了,作为辅导员,要用低姿态与学生交流,这样学生才能说出心底的话。
第二篇
筚路蓝缕,精耕细作
.就业工作。毕业生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找工作或者考研,在思想上给予指导,在精神上给予鼓励,都是非常必要的。开班会和学生交流,鼓励班上基础好、成绩优的学生考研;动员学生积极报考公务员,结合自己考公务员的经历,与他们交流沟通;号召学生多考取资格证书,为自己的就业增加砝码。利用晚上的时间,下宿舍了解学生们现在的思想状态,排解他们的压力,疏通他们的困惑,个别学生进行一对一交谈,及时为他们进行就业情的心理开导。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加强与毕业生的沟通与交流,第一时间传达相关就业信息。截止于XX年12月,12级专升本就业率高达95.7%,38名毕业生中一人考取选调生,一人考取大学生村官,5人签入国有企业。
2.医保工作。做好医保工作不仅需要细心,而且要有耐心,关系到每一位同学的切身利益,容不得半点马虎。本学期的医保工作已经告一段落,在导生的协助下,目前还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3.催缴欠费工作。进行催缴欠费工作中,按年级分别开会,然后个别找谈话了解情况,加强对特殊学生的关爱,做好针对特困生的“奖、助、补”资助工作,让每一名贫困生都能完成学业。除了家庭有重大变故的学生,其他都能按时上交学费。我院的拖欠费金额均已清零。
4.学风建设工作。努力抓好三个阵地:①课堂阵地。严把考勤和课堂纪律关,勤与科任老师联系,及时把学生的成绩单递交给任课教师,帮助老师有的放矢的关注后进生,课上从后往前点名,严抓濒临学籍处分的学生;深入课堂随时抽查上课情况,及时统计公示考勤,对缺勤次数较多的学生决不姑息,及时进行教育、帮扶并予以纪律处分。②宿舍阵地。每周不定期走访学生寝室,加强寝室卫生管理,排查安全隐患,开展星级寝室评比等形式多样的寝室文化活动,用健康向上的文化占领宿舍阵地,把寝室建设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成为学风建设的重要窗口。③考场阵地。大力肃清考风考纪和加强考场诚信教育,把考风建设和学生公德教育、诚信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年级大会教育引导学生,签署考试诚信倡诺书,坚决杜绝考试作弊。两年来,所负责的364名学生中,无压科人数占比高达80%,其中,光电121班,虽多半学生是迫于升学压力服从调剂,但截止于大二学年无一人降级。
5.大学生征兵入伍工作。结合我院工科院系特点,大力宣传大学生征兵入伍的相关政策,并动员学生踊跃报名,尤其是针对一些自我约束力差、生活懒散,在网络中迷失自我、玩物丧志的学生,以及过于依赖父母,不自立的学生。可借助在部队的历练,加强自我管理。12级137名男生中已有两人入伍。
6.团学活动。成功承办“辽宁省首届大学生法治论辩赛(锦州赛区)”分赛,指导并带领我校代表队取得第三名的骄人成绩。
第三篇:顺藤摸瓜,慢慢上手
党建工作。参与XX年度辽宁省高校党建理论研究课题新形势下端正大学生入党动机的机制研究,撰写论文《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成因分析》,并成功发表于辽工大学报社科版。XX年独立承办我校第49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从拟定教学计划到证书打印、结业典礼,均做到事必躬亲;其中的小组讨论环节、实践党课环节、影片观摩环节均有全程纪实,并要求学员将自主学习的结果、影片观摩的观后感,以思想汇报的形式递交学生党支部并存档;同时为保证专题讲座环节的听课质量,划分座次表,严格落实考勤制度。学生党员组织发展工作力求做到程序化、透明化,从源头上抵制怀揣功利投机、盲目从众、爱慕虚荣等入党动机的学生加入党组织;并加强培养联系人的跟踪负责制,及时了解发展对象的思想动态予以指导;充分落实群众座谈会的功效性,彻底杜绝隐藏在赞同票后的人情票、关系票。学生组织发展材料的准备审核,事无巨细,就连一个标点符号也不会想当然的轻易放过,内容格式上均不厌其烦,反复更正。
第二篇:时间都去哪了
“时间都去哪了”
今天,听到媳妇放了一首“时间去哪了”音乐,心里莫名的感伤.“父母之为子,则必为之计生远”,我们从牙牙学语,走过少不更事;从叛经逆道,走向重任在肩;从父母时刻的担心,慢慢走进父母的世界,也开始学会了牵挂。
中国的父母为了儿女,是最不计成本和回报的,倾其一生,只为儿女能生活得更好点。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久,父母一直默默守望着自己的心,期盼着我们。也许这个年纪的我们,不管是思想还是生活,总感觉父母没法理解,总抱怨他们能给自己的支持太少。自己为了工作,家庭,朋友,和父母交流的并不多,几天打个电话,也是几句寒暄,并无信任的交流。也许自己在外面过得好不好,父母很想和我们分担,即使他们的能力有限,因为父母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不会背叛我们的人。为了工作,开始试着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记得刚考上大学,街坊邻居开玩笑说,孩子大学毕业了就不会回来了,看你们俩咋办!父母笑着没吱声。我知道他们心里是高兴的,几年来,也许他们并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咋样,可他们更不希望我再去经受他们所经受的苦难。可那时我却感到很害怕,害怕将来自己会离家千里,再也无法看到父母的四季。可现实还是很无情,担心成了现实,而且为了工作,能回家比自己所预想的还要难。父母还是愿意心甘情愿的等我回家,可他们已经老了,真的老了。他们的苦难太多,在几十年的等待中,似乎忽略了时间,一切感觉又是那么快,快得让人无所适从,快得让自己抓不住根。也许直到有一天,他们会忘记自己的等待
和期盼,也许他们的记忆终归会枯萎,也许他们会被时间遗忘,也许他们会丢掉自己全部的时间……
为人父母的我,更能够深刻的感受到歌中所表达的那种浓烈情感,歌中描写的情景简单、温馨,并且那么真实。成为父母后世界里就仅剩孩子的喜怒哀乐,完全放弃了自己原有的生活,生活的重心开始转移,“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父母老了,眼花了,却还是觉得没能好好的看看孩子,尽管儿女一直成长在他们的目光里,这是一种怎样的依恋啊!
时间都去哪儿了,很多事情都一去不复返。珍惜这个词,总被高调的歌颂,提醒我们踏踏实实的将它付诸于行动。有这样一则广告:孩子经常给年老的父亲邮寄东西,可是父亲接收快递的时候从未表现出开心,直到孩子回家,站在家门口,说一句:“爸,我回来了。”老人却开心的笑了。
陪伴,是最好的关爱,不要让爱等待,也不要让等待成为遗憾,更不要让你的爱成为父母的奢望!
第三篇:时间都去哪了
时间都去哪了?
今年马年春晚,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歌曲打动无数人,这首歌蕴涵的亲情、怀旧、记忆,戳中无数人的泪点。把人们的情感展现的淋漓尽致。真挚而平实的歌词刺痛人们心灵深处。时间都去哪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河师大一名大学生称,春节晚会上听这首歌时还没听出些什么,只看见母亲眼中的泪花在闪动,元宵晚会再次听时,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些场景,就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感受】别让爱迟到
河师大一名同学说告诉本报大学生记者,听完这首歌有一种心酸和感动,这首歌反映出父母对孩子深沉的爱,不管孩子在多大,在他们眼里,我们永远都是孩子。“听这首歌时,脑子浮现出父母头发渐渐的白了,脸上的皱纹逐渐增多了,这首歌道出了天下父母的无言大爱,让自己真的体会到了父母的伟大。突然一下子觉得时间过的可快,不够用了,还有那么多未完成的事情,想带父亲旅游„„”。“听完这首歌我的最大感受是,应该多陪陪父母,一句公益广告说的好,别让等待成为遗憾。”新乡医学院的同学告诉记者说,自己特别喜欢老舍的一句话,并且把它记在心里。他曾说过,“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去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他告诉记者,领悟这句话,我们对父母的爱永远都不会迟到。
【回忆】父母、我、家
●小时候以为爱理所应当现在才真正感悟
在记者采访中,大多数同学都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一些故事。杨福朝是河师大一名大二的学生,他告诉记者,自己很小的时候,一个冬天的夜里,大约凌晨一点多,自己烧到39度,爸爸穿了一件大风衣把自己抱在怀里,冒着大雪,徒步走了几十里地去给我看病。他告诉记者,春晚听这首歌时,脑子里浮现出小时候发生的事情,这些事情清晰可见,历历在目。记得每次家里有好东西吃时,父母总是不舍得吃,把这些好吃的硬塞到自己的碗里,当时感觉这是理所当人的事,父母疼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听完这首歌,发现当时母亲对自己的爱。现在,进入大学了,陪父母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们一天天成熟,父母却一天天老去,这首歌深深刺痛了作为儿女们的心。
【反省】向美好的旧时光道歉
●新的一年 新的开始
“我的青春像鸟一样不会来”,河师大一名大三的同学告诉记者,这句歌词是她听完这首歌的另一个感受,尤其是那句“还没好好感受年轻都已经老了”。以前感到很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干啥,现在新的一学期,新的一年,新的开始,好好把握这一年的时间多学习、看书,让自己成长一点,每天进步一点点,好好学习专业课,考一些对自己以后工作有用的证。“感觉各方面都做的好才能够更好地在社会上立足,这也是对父母最大的回报”。刘芳芳是今年刚考过研的一名大四的学生,因为英语成绩没考好,与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失之交臂,她听完这
首歌,除了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外,她告诉记者,考研失利了,并不代表永远的失败。新的一年,新的开始,应该努力去创造一些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并且好好利用它们,做好时间规划。今年没考上,吸取经验,下一年还继续考。
●一首歌,唱出每个人想说的@关小乔:唱的我都流了二行眼泪下来,我父母坐在我的旁边只是偷偷地擦试眼泪,这首歌唱的是天下游子在外打拼却不能时常陪在父母身边的真实写照。爱不是只靠嘴上说,更不是深藏心底,而是通过行动去实现和维护爱。
@Ansel何乃龙:时间都去哪儿了触碰到了人性最柔软的地方,子欲养而亲不待,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忽略了人世间最重要的东西。常回家看看。
@“我才是絮影”:《时间都去哪儿了》,是这个春节最揪人心的歌,再次听,依旧泪奔,养儿养女,最终为了让孩子放飞。
@桂花之劫:心狠狠揪了一下,时间都去哪了,还没年轻就老了,时间都去哪了,还没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我庆幸我父母健健康康,儿孙双全。我庆幸我能陪我在父母身边,即使什么不做,这也是幸福!
记者寄语:也许我们还很年轻,也我们有足够的青春可以挥霍,也我们曾无数次发誓绝不虚度光阴,也许我们计划今天做的事早已成为明天。这些年,我们可以无忧无虑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些年我们我们可以漫无目的的生活着,这些年我们可以不担忧未来的事。可是,当有一天我们不再年轻,有了自己的家庭,为人父母了,当你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时光岁月,你是问心无愧?还是悔恨交加?还是感慨一句:“时间都去哪了?我们还没好好感受年轻都已经老了。”
实习记者于洋洋字数1832
第四篇:时间都去哪了
时间都去哪了
“门前老树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爱交给他,只为那一声爸妈......”
时间都去哪了?
坐在床上,无聊的翻看爸爸保存的旧相册,一阵风,吹到了这一页。那时的我看上去也不过二三年级,骑在老爸的脖子上,开心的大笑着。那时的老爸脸上到处是神采奕奕,与我有默契的“配合”着。向下一张看去,那是我小学的期末卷。哇,双百!老爸在这张相片下写了一行字,尽管很小,但我还是看到了:
“宝贝,感谢你让父亲如此骄傲!”
我不禁感到鼻头一酸,眼泪不争气的流下来。
任风吹着我的发,我的脸......“啪”又一页相片被风吹过,停留在我的眼前。那是什么?那是现在的我与爸爸么?那是初三上学期的期末成绩对么?向下看,当然依旧有一行小字:
“我的女儿,何时再让爸爸感到骄傲无比与从前一样呢?” 我哭了,哭的更狠了!
原来的我骑在老爸的脖子上,是那么的矮那么的小,笑的那么“狂妄”。现在的我,充其量比老爸矮一头,已经不能再骑在老爸的脖子上了,再也不能了!
我长大了,从幼小无知的孩子蜕变成了知书达理的姑娘,从短发齐肩到长发及腰。而爸爸呢,皱纹清晰了,身子消瘦了,那时的神采奕奕也被时光消磨了。
我从床上下来,拿出了纸,记下了这样一段话:
一世繁华,实是浮华,时间都去哪了?我也想问自己,时间都去哪了?为何想不起来了?
我趴在桌子上,哭了,哭的很狠!
“吱啦”我的门开了,一双温暖而宽大的手落在我的肩上,我想是爸爸妈妈听到哭声来看看我吧,于是我抬起头叫了声“爸爸,妈妈”我细细的看着这两位生我养我的人,又哭了。
妈妈手忙脚乱,不知道怎么劝我,当然也更不知道我为什么哭,而爸爸什么都没说,拿起我桌上记得那段话,看过后点点头,拽着妈妈出去了。
时间都去哪了?刚刚站在我面前的父母怎么有了皱纹?原来无所不能的父亲为何消瘦了?我不难过,这不算什么,可是为什么眼泪会流我也不懂。
亲情,比爱情来得坚贞,比友谊来的长久!
又是一年,他们又老了一岁,我又长大了一岁,终是明白了,他们是用青春换我的成长!
我擦干了眼泪,轻轻地唤了一声“爸爸,妈妈......”
“ 时间都去哪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时间都去哪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我又哭了。
时间都去哪了?
北辛中学9.1班张童
时间都去哪了?
四季,在眼眸中轮回;时光,在手指间流逝。一转身,又是一个季节告别。
——题记
不知不觉,春天的脚步已临近。那些曾以为念念不忘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过程中被遗忘。窗外景色一直更换,看天空云卷云舒,花开花落几番晴,潮起潮落,时间都去哪了?
昔色流年,冷月堪寒。支一地碎影,踏满地残红。却道是,持花只看流年,弄影又触浮生。却只能感叹,流年浮生,聚散两匆匆„„
曾几何时,在我们心目中永远年轻的父母染上了白发,额前又多了几道皱纹;也不知何时,望着父母的背影,却发现他们已不如从前那么的伟岸,却还是用他们瘦弱的肩膀为我们撑起一片天。时光让我们成长,却又让父母变老。望着父母日渐衰老的面容,好想问一句:时间都去哪了?
记不清,哪一年,哪一月,哪一个雨季,伴着心的彷徨,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挥挥手,与儿时作别。还未看清前路的泥泞,便被岁月无情的推上了成长的风口浪尖。从此,一路漂泊,跌跌撞撞,仓促间,用懵懂的眼神迷茫地打量整个世界,总以为很精彩,却知,也很无奈。幽深几许?犹如,别人能看见你的疤,却始终感受不到你的痛。
时间都去哪了?
站在季节的端口,守望一座城。覆手寂寞,忧伤是一缕风,遗忘在淡淡的流年。流年已逝,岁月斑驳了记忆。曾经华丽的光景,如今已是沧桑一片。
“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一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时间都去哪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育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时间都去哪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落花散尽,风轻云淡。时光的纸笺上刻下的不都是沧桑,还有岁月沉淀的那份静美。
纤指轻弹,时间都去哪了?
第五篇:时间都去哪了
学校:海区第十二中学班级:初一三班作者:白勇涛
题目:“时间都去哪了”(材料作文)指导教师:杨威 电话: ***
时间都去哪了
一提时间都去哪了,回忆如潮水般涌出,那些快乐的,悲伤的记忆一一呈现,像连续播放的幻灯片一样铺展在眼前,心里也会莫名的冒出时间都去哪了的想法。
妈妈今天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我呆在屋里玩电脑,玩了一会,去卫生间,手刚碰了门把手,就听见她坐在沙发上自言自语:“头发怎么掉的越来越严重了。”这一句话,听得我把手缩了回来,躺在床上,心疼了好久。我知道熬夜这种东西有多不好,我明明知道的,可我宁愿抱着电视,抱着电脑,也不愿意把自己衣服洗了,而妈妈总是在上完班之后看着我们吃完饭之后才会开始洗衣服。这样的生活,不熬夜,不操劳怎么行呢?妈妈无条件的接受了这一切仿佛是使命般的,每当我说起这件事,妈妈总是说:“没事,这算什么,麻烦的还在后头呢。”
我知道她这句话故作轻松的话隐藏了多少不堪,我更看到了她内心的疲倦与雷打不动的爱,那双妈妈的手,不再是牵着我小时候过马路的那双手了,她真正经历了的远比我想象的要多得多。
记得小时候的妈妈爱笑,现在的妈妈做得更多的一件事是叹息,每一次听到她的叹息,仿佛是来自远古世界的呼唤,将我从沉睡中惊醒,我努力告诉自己,这声叹息,已经告诉了我太多太多,我一定会将它从妈
妈的生命中抹去。
还有一次,妈妈的那一次落泪,仅仅因为我不争气,数学的不及格。
不为会丢人现眼,只是因为我的不上进。那一次妈妈眼角的泪水再一次
浮现在我的眼前。
我曾经多次发誓,不能再让妈妈熬夜了,不能再让妈妈给我洗衣服了,妈妈太累了,可我玩起电脑看上了电视,却又把誓言忘记了。
直到看见妈妈的两鬓银丝,看见妈妈不断脱落的头发,我才醒悟到,时间都去哪了,是该为妈妈分担一些的时候了,否则就真的后悔莫及了。
一年三班
白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