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教学资源 > 学校管理

2022中小学学生分层作业管理制度范本

2022中小学学生分层作业管理制度范本



2022中小学学生分层作业管理制度范本(详细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五项管理实施办法》的精神,加强并优化学校作业管理,探索减负增效新举措,科学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我校作业管理制度。

一、工作原则‍

(一)立德树人,全面发展。

从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出发,科学合理设计和布置作业,要坚持“学生为本”,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二)依据课标,促进教学。

作业的设计与评价,要基于课程标准,立足课堂和学生实际,以改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为出发点,作业的设计和编写要精益求精。要坚持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建立尊重学生认知规律、个体差异、循序渐进的科学评价体系。

(三)多元设计,尊重差异。

作业设计要克服书面作业的局限性,关注多维学习目标,鼓励学生探索创新,体现新的育人理念和课堂教学改革思想,提倡研究作业的多样化,编制适合学生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不同形式的作业。

(四)淡化比较,减负增效。

作业评价要淡化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充分发挥作业的诊断和改进功能。既要关注学生作业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作业态度、作业习惯和作业过程,发挥好作业多方面的教育功能,减轻因作业带来的过重课业负担。

二、组织领导

组长:XXXX

副组长:各年级蹲点行政

组员:XXXXXX各教研组长及班主任

三、具体实施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和上级的要求,各学科的作业本配备、书写及批改要求如下:各科课堂作业类别及作业量

学科

年级

作业量

语文

一年级

(上学期)拼音本、拟人书写本、造句8次

(下学期)拟人书写本、造句16次

二年级

(上学期)拟人书写本、写话8次,造句8次

(下学期)拟人书写本、写话8次,小练笔8次

三~六年级

能力测试、拟人书写本、大作文8篇(精批)、小作文8篇

数学

三~六年级一、二年级练习本45次

学法加练习本两周5次,一学期练习册35次,练习本10次。

英语

三~六年级

练习册一课一练

家庭作业类别及批改要求

科目

语文

三至六年级:听写默写、背诵、小练笔

特色作业:调查报告、读书笔记商标设计(收集)诗歌配画、贺卡(格言、未来的XX等)制作、各种特色的练笔(仿写、续写、改写、扩写、创编等)、质料搜集或与家长亲子的活动等

有布置必批改

数学

三-六年级:练习册、校本作业等

有错必改,有错逼纠、教科书也要检查、核对答案、重视二次批改

英语

一到六年级:练习册、校本作业等

有布置必批改

(一)作业时量要求

1、一二年级一般不留课外书面作业,以实践作业为主;

2、三-六年级学生的课外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一个小时;

3、禁止布置惩罚性作业

(二)常规作业的书写及格式要求

1、作业本封面:在指定位置认真写好班别、姓名、学号。

2、书写质量要求:要切实抓好学生的书写质量,要求字体端正、横平竖直,笔笔有力,字宇分明、卷面整洁。

3、书写用笔要求:一、二年级用铅笔;三—六年级用黑色的签字笔或钢笔。

(三)分层布置作业要求

1.实施作业分层。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精选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启发性的习题,要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激活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增加学生对作业的选择性,书面作业分层布置,有学生自主选择相应的层级作业。作业层级主要分基础层和拓展层两类,供学生自主选择(但不建议教师人为地给学生分三六九等),使各层级学生都有收获。

2.丰富作业形式。提倡布置阶段性、探究性、实践性作业。作业形式应结合学科特点、学生学习水平、年龄特征和兴趣等,增强作业形式的灵活性。供选择的作业类型参考:当堂练习巩固型作业(课堂完成)、适量抄写记忆型作业、复习型作业、预习型作业、拓展型作业、创新型作业、阅读写作型作业、综合实践型作业、实验操作型作业、小组合作型作业、个性化型作业等。

3.加强设计研讨。各教研组把作业研讨纳入校本教研的内容,开展“校本作业”、“特色作业”等的研讨,指导各自学科的作业规范,评选优秀的作业典型将以推广。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教师要先试做,要在充分掌握作业难易程度、所需时间、规范格式、容易出错的地方和适宜的学生群体基础上,做到作业量适中、科学有效、针对性强。

4.杜绝作业偏差。教师不得要求学生家长自行下载打印作业,不得布置学生用手机完成作业,不得布置要求家长批改作业。杜绝给学生布置机械型、重复型、难度过大的作业,严禁布置惩罚性作业。

5.无书面作业日探索我校每周一次的无书面作业日,实施“快乐周一”无书面作业日,倡导老师们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鼓励家长和学生多走近大自然、走进社会。

(四)教师试做作业要求

“教师先行作业”,就是要求教师布置给学生做的作业,自己先做一遍,目的在于达到“纠错”、“控量”、“提质”、“练功”四大基本目标,主观上保证作业有效质量,减少学生大量时间“冤枉浪费”的现象,合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学校明确将其列为“轻负担、高质量”教学改革的奠基工程。

1、实施基本原则

①人人参与原则:我们总体要求每一位一线学科教师先行作业,不因年龄、职称、职务等因素而松懈。

②协同发展原则:教师先行作业要求先独立、后交流、再统一;不可复印替代,严禁相互抄袭。

③组长负责原则:教师先行作业结果由教研组长或指定负责人统筹,明确标准,形成学生作业。

2、实施程序

①筛选

凡是要求学生做的作业,教师必须先做一遍,让教师在试做过程中了解作业的难易程度、所需时间、容易出错的地方和适宜的学生群体,从中找出适合学生的作业类型,比进行分层布置。

②整合杜绝随意布置作业的行为,避免将各种练习册、复习资料不加选择地作为作业使用,确保作业难度与课程标准要求一致且数量适当,提高作业的针对性。

③创新

在常规作业的基础上,利用集体备课,将作业优化,丰富作业形式,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

(五)常规作业的批改要求1、所设置的作业教师必须做到全批全改。

2、教师的批改态度必须认真负责,正确使用批改符号,逐小题批改,不能出现一次作业只打一个大“√”的现象。批改要及时,尽量当天批完,不无故拖延(包括二次批改)。鼓励“堂批”、“面批面改”。3、布置的作业教师要先做:每次作业应写上题序,批改时前有等级后有日期,不得让学生代替教师批改。

4、批改用语。批改用语要以表扬激励为主,要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适当提出存在的问题,禁止使用挖苦讽刺的批语。评语字迹工整清楚,语言简明流畅,富有童趣且用字规范,用词准确。

5、批改作文要有眉批、旁批和总评。统一使用规范的作文修改符号。可适当组织同组互评,同组互评后,教师必须要进行二次批改,对文章的质量和评改人的评改是否准确合理地作出审定。6、作业批改后,要让学生及时更正,养成发现错误即时更正的好习惯。学生更正后,教师要及时做好“二次批改”,仍有错的,再进行“三次批改”,直至学生把错题做好为止。

(六)作业讲评教师批改作业时要注意认真记录学生错得比较多的题目,然后作深入分析,找出错的原因。

对作业中的共性错误,必须及时进行集体讲评;对个别错误,要及时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个别面评。

(七)查阅:教务处每学期期初、每月底、期末分别进行常规普查和不定期常规抽查。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