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高中文言文学习方法
1、主动预习
对于语文课来讲,预习相当重要,特别是古文学习,如果你能在预习阶段就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将文章中出现的重要语法知识归纳出来,学会主动学习,便可以达到以下四个目标:
(1)大致了解:对课文或下一课所学的内容及层次有大致的了解;
(2)巩固梳理:巩围复习旧知识,理解新知识,能把新旧知识进行粗层次的有机联系;
(4)课后练习:了解课文后面的练习,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要做记号,等老师授课时注意听讲或提出。预习实际上是听课前在思想上、心理上及知识上的准备。
2、专心上课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上好课、听好课是学习各门功课的重要途径。课堂学习是一顼艰苦的脑力劳动,只有讲究策略,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行之有效的课堂学习策略主要有:
(1)抓住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跟紧老师的步伐,学会抓思路而不是死记硬背;
(2)抓住关键点:抓住关键内容,抓关键词,而不是将所有课件上的内容照搬到笔记上;书必须学会圈点勾画。
(3)活跃思考:积极思维,学思结合;
(4)课上时间:珍惜课上学习时间,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5)注意课堂小结: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只有在课堂上达到对老师所讲内容的最基本的消化吸收,才有可能为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巩固打好基础。
3、及时复习
复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语文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语文复习必须要主动,可以运用以下几种具体方法:(1)系统整理(2)独立作业(3)分析错误(4)系统小结。
篇2:高中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高中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高中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文言文是高中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学好文言文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对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如何学习文言文呢?下面介绍几种学习方法:
一、学习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特殊句式。其中,文言实词又包括五个方面:①古今异义。语言是演变的,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有些词汇古今没有什么变化;有些词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还有些词在演变的过程中词义出现了扩大、缩小、转移、感情色彩变化、名称说法改变的现象,成为了古今异义词。②一词多义。一词多义的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把握一词多义,需要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③偏义复词。偏义复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语素合成,而用意却偏在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的复词。④通假字。包括通用、假借和古今字。其基本规律是“同音代替”。在学习过程中,当我们用一个实词的常见义项不能合理地解释,而恰恰又能找到一个形近或音同的词可以合情合理地解释时,这个字便是通假字。辨别通加字不重要,关键是能合理的解释,使上下文文意贯通。⑤词类活用。包括:名词活用作状语;名词活用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和为动用法。文言特殊句式也可分为五大类: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疑问句。其中倒装句又可分为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掌握词类活用和文言特殊句式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文章。
二、了解运用文言文翻译方法。文言文翻译一般以“信、达、雅”作为翻译的原则。信,就是要求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意思,也就是不“走样”。“达”,就是要求译文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没有语病。“雅”,就是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比较考究,文笔优美。就高中生而言,一般只要求做到前两点即可。
文言文翻译方法一般有直译、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文言文翻译还可具体的采用“六字”翻译法,即“留、对、换、补、删、调”的翻译方法。①留:保留一些不必译和不能译的词语。文言文中国名、年号、人名、物名、地名、职称、器具以及古今同义的词语等等,可照录不翻译。例如: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这里除了“予”“除”之外,都可保留。②对:即对译。按照原文的字数、词序和句式,逐词逐句的翻译。例如:断其喉,尽其肉,乃去。(蒲松龄《狼》)对译为:“咬断了它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才离开。”③换:遇到古今异义不同的词或现代汉语中已不用的词,可以用现代汉语说法去置换古代的说法。例如:将兵与备并力逆操。(《赤壁之战》)这里,“将”可换成“率领”,“并”可换成“合”,“逆”可换成“应战”。④补:文言文中多省略,在翻译时要将原文省略的内容补出来,使句意完整。例如:子曰:“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 )至则( )行矣。(《论语》二章)“使子路反见之”前省略了“子”,“至”前省略了“子路”,“行”前省略了“隐者”,这些翻译时都要补出。⑤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例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译为“沛公的侍卫樊哙”这里,“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⑥调:就是调换语序,把某些特殊句式调换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应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
三、把握运用文言文阅读技巧,理解文章内容。
1、学习文言文要树立语境意识,运用“以文解文、以事解文、以理解文”的方法较准确地理解文章。①“以文解文”,即根据古人行文的特点,根据词所处的位置,在语境中较科学的理解词语的含义。学习中可借助语法结构分析来推断词义,例如:“烟涛微茫信难求”一句中,“难求”为谓语,而“信”修饰了“难求”,做状语,状语一般由副词充当,结合语境就可以推断出“信”是“实在”的意思了。也可以借助整齐的句式来推断词义:古人行为往往有对称性的.特点,在相似的语言环境中,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可由此求得正确解释。例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箭”与“奔”相对,都作宾语,可判断它是名词,意为“奔马”。还可以借助上下文中,对应的事、人等等进行理解。②“以事解文”,这里的“事”指的是有关事实背景。学习时,可通过对课下注释的阅读,对此进行了解。③“以理解文”,既考虑情理、事理的因素合理理解。例如:可通过体会文章人物性格,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感情态度,所叙述的事件,所表达的情感等等理解文章。
2、学习文言文要树立古文文体意识,通过把握文体特征,快速把握文章内涵。古文的文体大致有:记(包括:①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②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③杂记: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④记……事:是古代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⑤笔记:古代以记事为主的篇幅短小,内容丰富的文体。例如:《梦溪笔谈》。)原(古代探源究理的议论文体。例如:《原君》(黄宗羲))辨(是古代明辨是非的议论文体)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例如:《马说》《师说》)论(古代析理推论的议论文体。例如:《六国论》)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疏:是臣下向皇帝分条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又称奏章、奏议。表: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的文体。策:科举考试问之于策而令应举者作答被称之为策问的文体。讽谏:古代用比喻暗示一类的方式委婉规劝别人接受下级意见的文体。)序、跋(赠序:古代文体之一,是为赠别而写的。例如:《送东阳马生序》)史传(一般先介绍某人的生平、性格、经历,然后记叙具体事件,最后记述其人的结局、影响或后人对其的评价等等。)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的根据文言文的文体特征,快速获取文章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四、在读懂文言文,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及时总结文言知识点,总结阅读技巧,提高文言文学习能力。学生可以按照文言基础知识将课文知识点归类,同时按照文体特点总结阅读技巧,做到举一反三,从而达到会学文言文,学会文言文的效果。
文言文承载着中国悠久的文化,科学的学习方法将为我们的学习插上飞翔的翅膀,让我们快乐地遨游在历史的天空,体味细腻、真诚、优美,领会博大、深沉与宽广!
篇3:高中文言文学习方法与技巧
高中文言文诵读方法
文言文难就难在全是之乎者也,诘屈聱牙,其实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是一脉相承的只要找到恰当的方法,就一定能学好文言文,这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诵读,不仅能领略文言文的至善至美,更能帮助同学们提升文言文理解运用水平。
第一步,借助注释,粗读课文。
预习时完成粗读任务。粗读的首要任务是疏通文字,然后在此基础上感知课文,从整体上初步把握课文结构。结合注释,根据上下文读两三遍,对课文内容应该能了解六七成了。粗读中要画出疑难词句,以备在课堂上提交讨论。
第二步,质疑、解难、细读课文。
通过课内细读,要能准确地正音、正形、断句,要解决粗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要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要增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第三步,深入领会,精读课文。
精读时要力求读出语气、语调和节奏。通过精读,更深入地感悟、理解作品,体会文章的情感,把握文章的特色。
第四步,鉴赏评价,熟读课文。
这一步主要靠同学们在课后主动进行。要熟读成诵,要强化文言字词的学习效果,深化对课文内容、结构的理解。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诵读时要做到:眼观其义,口读其声,耳听其言,脑思其义,把眼、口、耳、脑都动员起来。
篇4:高中文言文学习方法与技巧
高中文言文记忆方法
文言文背诵一定是很多学生的痛点,有的人背诵有问题是学习态度不端正,而有的人就是记忆方法上出了问题,因此要及时纠正,那么,怎么样高效的背诵文言文呢?
1、理解记忆法
高中阶段背文言文,就不能再死记硬背了,因为高中需要背诵的文言文较多,而且内容较深,如果还像此前一样靠着死记硬背,不仅背诵的效率低下,而且即使背诵完也会很快就忘记了。
所以,背诵首先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要知道文言文表达的中心思想,知道文章的结构,知道每一句话是什么意思,这样,我们就可以用翻译后的现代文来复述,直到理解透了,然后在尝试背诵,这样就能大大提升记忆效率,而且,背下来的内容不容易忘记。
2、关键词记忆法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背古诗的时候,如果卡壳了,别人只需要提醒一个字,就能马上就能想到下一句,其实,文言文记忆,也需要这样的关键词,比如: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有这样一段“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我们只需要记忆“苦”、“劳”、“饿”、“空乏”、“拂乱”等词语,然后把这些词串起来,这样就能慢慢背诵熟练了。根据这个思路,把关键字词串联起来就很好背诵了。
3、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就是把自己想象成作者,或者是课文中某一个人物甚至某一个物品,然后按照课文的描写顺序展开联想。文章通常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先将框架弄清楚,然后在一步步细化,比如《滕王阁序》,洋洋洒洒一大篇该如何背诵呢?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文章的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1):概写洪洲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第二部分(2—3):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
第三部分(4—5):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
第四部分(6—7):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这样,我们就可以想象当时的场景进行背诵了,这样就会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4、跳跃记忆法
很多时候,我们记得古文中的第一句、第三句就是忘记了第二句,这个时候我们不要急着看课本,而是继续背诵第三句、第四句……,直到全部背完,然后把跳过的部分再一一进行背诵,使前后连贯起来。这样做的好处是更有针对性,有利于提升背诵课文的速度。
篇5:高中文言文的有效学习方法
课前预习,除了结合脚注疏通文意之外,还应当进行详细的圈点勾画,结合语境,反复揣摩,找出自己暂时还无法理解的东西,对那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一定要加倍注意。当然,有条件的话,还应当搜集相关的资料,以备不时之需。在预习的时候,千万别忘记了反复诵读课文,要尽可能读出作者的语气、轻重和感情,要流利通畅、声情并茂。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将不懂的地方制作成问题卡片,以便上课时及时与老师交流或互动。上课时带着问题专心听讲,认真做好笔记,并及时发表自己的观点,尤其是自己尚未弄懂而老师又忽略了的地方,一定要“打破沙锅问到底”,切忌浅尝辄止,不懂装懂!课后复习尤为重要,通过复习,不仅可以巩固学习成果,而且还可以加深理解,触类旁通,培养自己的迁移能力。因此,同学们一定不要贪图省事儿,要是上课听听就了事,那么,你就有可能像“猴子掰包谷”一样──丢了包谷摘桃子,丢了桃子搬西瓜,丢了西瓜追兔子,丢了兔子空手回──到头来,自己什么也得不到!
高中文言文的有效学习方法:学习文言文,要学会学习
有的同学认为,学习文言文不外乎翻译课文,因此,上课时抱着参考书不放,就像落水的人抱着一根救命的稻草,视若宝贝,敬若神明,一切唯参考书是听!殊不知,这些人误把拐杖当双腿,丢了拐杖则寸步难行!他们上课时一般不怎么爱听老师的讲解,更不会动脑筋去思考问题,满以为参考书上什么都有,根本用不着操这份闲心。哪知长此以往,对参考书形成的依赖就像一颗定时的炸弹,随时都有可能要了自己学习的生命!──他们一翻开参考书,就什么都懂,可谓一目了然;但是,一旦关上参考书,他们就像一个失去拐杖而又不会走路的孩子,收获的是一脸的茫然!因此,我们要科学的使用参考书,只有在万不得已时才借用一下,因为,它至多是一根备用的拐杖,千万别把它当成“双脚”,路得靠自己一步一步的走,任何投机取巧都只能是徒劳和枉然!
篇6:高中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有哪些
1.文言文从词的层面上看,应该从常用实词、常用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或古今同义)等几个方面进行学习。具体点讲,就是从常用实词的一词多义,常用虚词的多种用法,词类活用中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以及名词、动词、形容词之间的转化活用现象,古今相同字形的词语在意义上的差别等几个方面进行学习。
2.文言文从字的层面上看,应该做到读得准、写得出,即能准确把握字音和字形,特别要注意对通假字的学习。
3.文言文从句子的层面上看,应该把握几种特殊的文言文句式,包括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和判断句等。具体点讲,就是把握省略句中的主语、谓语、宾语以及介词的省略,倒装句中的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和状语的后置,被动句中的“于”字表被动、“见”字表被动、“为”字(或为…所…结构)表被动、“被”字表被动以及没有被动标志的被动现象,判断句的几种常见格式(如…者,…也。又如用“为、乃、即”等表示的判断句)。
4.文言文从文学文化常识层面上看,应留心作家、作品和作者所处时代等文学常识,注意积累古代科举、历法、计时、节日、姓氏称谓和官职升迁等方面的文化常识。
篇7:高中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有哪些
1、课前预习
高一语文文言文的学习除了要结合脚注,疏通文意之外,还要进行详细的圈点勾画。文言文中有很多和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这些地方也是需要加倍注意的地方。当然,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应该搜集相关的资料,在预习的时候,一定要诵读课文,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这样才能在上课的时候,和老师及时的交流和互动。
2、课后复习
很多高一的学生还没有养成课后复习的习惯,但其实课后复习不仅可以巩固学习成果,还可以加深理解,培养自己的迁移能力。所以,高一的学生们,不要懒惰,不要以为上课听老师讲讲文言文就算了,你还要在课后努力复习哟!
3、了解句式和翻译
高中文言文在语序、省略和句子格式等方面和现代汉语都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想要学好高一文言文,就要先了解并掌握这些文言文知识,可以先从各种特殊句式和文言文基本结构入手。
4、要会学习
有的高一学生认为,学习文言文就是翻译课文。所以在上课的时候不怎么爱听老师的讲解,也不怎么爱动脑筋去思考问题,认为参考书上都有,不用自己钻研。但其实这种情况就是高一学生太过依赖参考书了,参考书可以使用,但是要科学的使用,不要一切唯参考书是听。路要靠自己走,文言文的学习也要考自己努力,投机取巧只能是徒劳和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