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教学资源 > 学校管理

“双减”作业设计初中生物优秀作业设计案例

“双减”作业设计初中生物优秀作业设计案例



“双减”背景下的实践课外作业设计

《细菌和真菌》单元作业设计

学科

生物

作业类型

课外实践作业

年级

八年级

单元作业设计文本依据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是有关细菌和真菌形态结

构与人类生活关系,以及人类对他们的利用的内容,由于细菌和真菌很微小,用肉眼根本看不见,在课上我们历经了对微生物的培养,认识了微生物的结构形态,也知道了微生物对人类有利也有害,并且在生活中还能充分利用微生物为我们服务,高科技的生物技术孩子们做不到,但是在生活中找到微生物,利用微生物做我们常见的食品这是孩子们喜来乐见,兴趣很大的事情,但是孩子们并不是一手齐,他们存在差异

因此本次作业设计是分梯度进行的。

单元作业设计课标依据

课标前言中提出,期望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好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生物课标的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

导探究性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

单元作业设计学情依据

八年级学生对生物有着一定的兴趣,但本单元微生物我们用肉眼看不见也摸不着,仅依靠教师的口述

和课本的图片学生的认识是很有限的,又不具有说服

力,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很高,而学生还缺乏动手实践的机会,需要进行观察、实践和表达交流方面的培养

和提高。

单元作业设计意图

1.提高学生作业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切实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

2.培养学生收集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信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创新性,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锻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作业内容

1.观察与思考:寻找生活中的发霉实物

2.模仿实验:酵母菌发酵

3.实践活动:制作酸奶

4.总结性作业:单元思维导图

一、观察与思考

设计理论依据

初中生物新课程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标准中还明确提出: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

究,勤于动手。本次作业属于前置性作业,并且是针

对基础较差学生的。

设计意图

1.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收集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信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3.锻炼其他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业内容

回到家在父母的帮助下找到细菌真菌快速繁殖的场所,也可以在父母的帮助下制造发霉的食物和物品并收集拍照。

师在课堂学习中使用,并提出问题:细菌和真菌的生存环境是什么样的?,作业展示

作业评价与

处理

学生提交过程性照片,课堂中师生对照片展开评价。

作业统计分析

八年级两个班共计

人,20

个学困生全部完成任务都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或者父母的帮助找到了发霉的物体,一部分学生还自觉向教师请教,为什么这些物

体上会长“毛”?这些“毛”是什么?

二、模仿实验

设计理论依据

生物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依赖模仿和实践。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是学生学习生物的重要方式。”本次作业设计重点是模仿演示

实验,自己动手做实验,面向的是基础中等的学生。

设计意图

1.通过模仿演示实验,寻找探究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2.在模仿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期待解决问题

3.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沟通,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和意见。

作业内容

模仿演示实验:酵母菌发酵

作业展示

作业处理与评价

教师在第五节《人们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课上播放他们的制作录像,师生评价制作过程,提出更合理的建议,师同时提出问题,为本节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突破难点重点。

1.某某为什么要高温消毒玻璃瓶?

2.为什么用温水将酵母化开?

3.为什么要放入白糖?

4.为什么要放在温暖的环境?

5.气球变大了,里面的气体是什么气体呢?如何验证?

作业统计

分析

本次作业六十人有

人完成,由于针对的是中等学

生,所以完成度是很好的。

三、实践活动

设计理论依据

生物新课标提出:“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本次作业“酸

奶的制作”

是继上次作业的延续和补充,主要针对喜欢动手,乐于探究的学生设计的活动,理论联系实际

在动手实践中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设计意图

1.通过对他们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对比,品尝。这

样让他们在玩中学,做中学。体会科学的探究需要正确的表达,需要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2.发现差距,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3.冲击中考考点,无形中降低学习难度。

作业内容

实践性作业:制作酸奶

要求:成功的分享经验,不成功的分析原因。,作业展示

1.教师针对性评价:学生通过生物兴趣微信群或者单

发给教师制作视频或照片,教师针对学生的困惑和疑

问以及存在的问题给与指导和评价。

作业处理与评价

2.酸奶成品课堂供大家品尝、对比,进行讨论和反思

作业统计分析

本次实践作业有百分之四十的学生完成,其中制

作成功的有

人,失败的14

人,在课堂上反思失败之处并分享了成功经验。

四、总结性作业。

设计理论依据

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化的思维记忆方法,可以很好训练记忆、归纳能力。通过导图发散式的把大脑思维过程表现出来,通过归纳整理的过程不断的审视思考不足之处,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归纳整理能力。全体学生都根据自己的所学和理解建

立自己的知识框架,各有所获和所思。

设计意图

巩固本单元知识点和突破重点细菌、真菌结构图

作业内容

根据本章学习的内容,构建单元思维导图,理顺各知

识点。

作业展示

作业处理

成立评价小组,按照评价标准,给出分数并提出

意见和建议。优秀思维导图以班级为单位上墙展览,组织学生观看引导学生自主评价并总结经验,为自己的下次单元思维导图做准备。

作业统计分析

八年级

人全部完成,30

名女同学完成较好,评价小组打分都在80

分以上,男同学完成情况不是很好,特别是学困生完成的不理想,但他们能做,说明他们

就进步了,值得表扬。

单元作业设计反思

生物学科是一门自然学科,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关注了社会热点和生活实践;课堂上我们完成了知识的学习,而课外作业是课堂的延续,更是对所学知识的检验。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和课外实践,我觉得我们做到了既不增加学生和教师的负担,同时又培养了

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如果每个单元

都如此设计,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因为学生本身对生物就有一定的兴趣,相信他们对生物会更感兴趣,会有更多的创造性、创新性的作品出现在我们面前,因为我相信孩子们的潜力是无限的。当然在操作的过程中,我感觉对孩子们的作业评价还有待提高,需要更多方式和方法对他们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处理。相信自己,也相信孩子们未来可

期。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