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经历一些事情后所得到的一种感悟和领悟。通过记录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借鉴他人的经验,规划自己的未来,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一
热播电视剧《山海情》中,有宁夏闽宁镇群众在福建专家指导下用菌草种植蘑菇脱贫致富的情节。从福建推广到宁夏,从中国推广至全球100多个国家,菌草背后究竟有怎样的秘密?《山海情》剧中名为凌一农的农技专家原型是林占熺,此前,10月29日,林占熺教授在人民日报撰文详细科普了菌草。
以草代木解决“菌林矛盾”世界难题
在国际上,菌草的英文名字就是汉语拼音“juncao”,因为菌草技术是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技术。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上香菇、木耳、灵芝等食用菌和药用菌人工栽培基本都以木材为原料,在我国每年仅栽培香菇一项就要砍伐阔叶林1000万立方米以上,由此产生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和“菌林矛盾”。为了保护珍贵的森林资源,同时寻找到一条能让老百姓脱贫致富的菌业可持续发展新路,我国开始了“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研究。1986年,终于成功培育出可做栽培食药用菌培养基的草本植物——菌草,并逐渐摸索出一套运用菌草栽培食药用菌和生产菌物饲料、菌物肥料的综合技术。
菌草技术有效解决了“菌林矛盾”这一世界难题。在菌草技术研发之初,利用分布广泛的芒萁、类芦、斑茅、五节芒等野草作为培养料栽培食药用菌。之后,经过30多年系统选育,已经筛选出高产优质菌草草种49种,可栽培58种食药用菌。菌草栽培食药用菌周期短、效益高。菌草种植后3~6个月就可采收,3吨鲜草可以产1吨鲜平菇,成本比用木屑低10%~20%,而且栽培出来的食用菌营养丰富、品质好、风味佳,药用菌有效药用成分含量高。
综合利用发展菌草循环产业
从最初的栽培食药用菌,拓展到菌草饲料、菌草菌物饲料、菌草菌物肥料和生物质能源与材料开发等领域,围绕“植物—菌物—动物”三物循环生产,我国开展了系列的研究与推广应用。
菌草生长快、产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可直接用作牛羊猪鹅鹿兔及鱼类等的饲料,经发酵可生产优质高蛋白饲料,解决畜牧业发展中饲料紧缺问题。
菌草在生物质能源与材料开发中也有用武之地。以草代煤发电,每公斤巨菌草热值为3580大卡,碳排放与燃煤相比大大减少。菌草也可用于生产乙醇、生物柴油,是可再生能源。
今天,菌草技术已在31个省区市506个县推广应用,并传播到全球100多个国家,为我国脱贫攻坚和国际减贫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2024年5月,菌草技术被列为“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重点推进项目向全球推广。
改善生态成为生态治理的先锋植物
菌草技术为保护生态环境而发明,巨菌草、绿洲1号等优良品种作为生态治理的先锋植物,生长快、生物量大,而且根系发达,保水保土、防沙固沙效果好,适应性强,无生物侵害性。
其中巨菌草富含内生固氮菌,可在坡地、沙地、盐碱地、贫瘠土地上快速生长。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布和沙漠实验基地,2024年种植的巨菌草收割后,其根系至今已9年,仍有良好的固沙作用。种植巨菌草和绿洲1号后,沙地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58.97%和197.43%。经研究,巨菌草等品种还有吸附重金属、改良盐碱地等功能,可有效改良土壤、净化水质。
目前,我国已在沿黄河9个省份40多个县市建立示范基地或产业园区,形成了黄河上中下游不同类型生态脆弱地区菌草生态治理的系列关键技术和多种产业发展模式,为建设黄河千里菌草生态安全屏障和菌草新型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菌草技术仍在不断创新发展之中。
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二
5月22日注定是值得铭记的日子。“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与世长辞下午1点07分袁隆平院土因器官衰竭去世。
这个消息仿佛是一个惊雷炸开,要知道。上午这个消息被放出后又被及时辟谣大家情绪激昂的的涌上微博,追着无良营销号大力讨伐,一度让账号黑了头像并发文道歉,他是可爱的90后,是被敬重的袁爷爷,是还在海南顶着大太阳下田的饭碗守护神,这样的袁老怎么可能去世?等中午吃完饭这个话题再度刷起来,再点进去却是官方的讣告,一句“他撑着等我们中午吃饱饭后才走”更是令人潸然泪下。我这才从震惊中惊醒,那个撑起一片天的老人,真的走了,就像西沉就不会升起,划过天幕就不会再回来,我们无法抵御浪潮,但会永远记得灯塔。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把饭碗牢牢地把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经历过饿殍遍地的年代,这是袁老最初的梦想,纵观他这的一生,无不是在践行这一伟大理想,从一株寻找了三年的野生水稻开始,自己孤勇的踏上挑战权威的道路,遭遇过质疑,遭遇过嘲笑,也遭遇过试验田一夕之间被割走的打击,然而并不能阻止袁隆平前行的脚步,这-走就是几十年,是一-心想着别人,一心为别人做事,一心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制种、育种,养育天下苍生。他用占全球8%的耕地养活了占全球22%的人口,面对是否会再次发生饥荒,这位老人,能坚定的摇摇头,说:“不可能了,中国不会再饿死人了。”我们并不曾经历过那样的年代,我们出生在一个吃喝富足的年代,饿死人似乎离我们很遥远,细细数来却也不过几十载,我们曾在教科书里看见他,曾在颁奖仪式上看见他,作为一代科学家,他的成果已经撒在了大地上,让每一碗中国人吃的饭里,都有他的恩惠,袁老谦虚礼让的品质,永不停歇的热爱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面。世间.
大成者,无不拥有着坚定朴素的信念,展示出最淳朴的爱国主义情怀,蕴含着钢铁般的意志,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苦,一路披荆斩棘,不达目的不罢休。老一辈科学家,往往把自身的兴趣志向,与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命运前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他们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不管是精神还是意志品格,袁老都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榜样,不管愿不愿意,那些如同日月星辰般的人物终究会老去,离开,不管愿不愿意,以前在前辈身后的一-代又一代终会被推向前,感恩前辈扛起天地,时代更迭时,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这两个梦是需要我们这一代人上场了,愿不负前辈那一句“希望你们比我们更强!
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三
今年是五四运动_周年。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举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安排这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目的是重温100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加深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的认识。”只有深刻揭示五四运动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深远影响,深入揭示新时代发扬五四精神的意义和要求,深刻把握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的发展规律,才能使五四精神成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
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如一道闪电照亮了历史的天空,而其隆隆的雷声,则穿越一个世纪的沧桑,仍然在人们心中激起巨大回响。这一场伟大的爱国革命运动,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高高擎起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这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冲决了禁锢思想的罗网,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
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来认识和把握。”真正弄清楚为什么五四运动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具有如此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弄清楚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成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指导思想,弄清楚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担负起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弄清楚为什么社会主义能够在中国落地生根并不断完善发展,我们就能以史为鉴、以史为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回首五四百年,让我们鼓荡青春的激情。“青年最要紧的精神,是要与命运奋斗。”今天,时代的鼓点更加激越。回首看,五四百年来的历史浩荡前行;立足当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波澜壮阔;再向前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重任在肩。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面对活力无限的“流动中国”,面向民族复兴的壮阔征途,当代青年建功立业的舞台无比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无比光明,更需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不负韶华,不辱使命。
文档为doc格式
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四
20__年5月27日,我有幸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高平市师德师风先进事迹报告会”专题讲座。此次师德师风先进事迹报告会讲座分别有高平特教学校杜艳梅老师,河西中学焦香花老师,东方红小学靳书妍老师作了详细的报告。她们通过自身切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中的小故事,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师德师风先进事迹报告会。这些优秀的教师都忠于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教书育人当中,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的奉献自己的一切。
通过学习,我深深动的作为一名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教师,应以博大的胸怀,诲人不倦的精神,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格魄力去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去照亮学生的心灵。而要育好人,唯一的途径就是师爱。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只有让师爱扎根于育人的土壤中,用心去和学生交流,用爱去和学生沟通。因此,我们对学生要真诚相待,真心关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真情去感染他们,用师爱去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这三位老师就是用他们的真心,真爱去感染每一位学生,去关爱每一位学生。可见她们的付出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完善自己。要提高自身素质,首先必须自觉坚持学习和参加业务培训,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其次还要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吸取他们的精华,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在教学中还要认真备好每节课,仔细的批改每一次作业,认真辅导每一个学生。只有真心付出,才能得到回报。
通过这次学习,我决心以这些优秀的教师为榜样,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工作,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以饱满的热情和和蔼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把工作做好,要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称号。
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五
代代优秀青年为祖国富强、为民族振兴而作出的贡献,包含着一代代热血青年为踏循革命足迹、征服坎坷路途而付出的血与汗。鲁迅先生曾经这样说过:“从有着古老历史的中州,传来了青年的声音,仿佛预告这古国将要复活。我们一定有悠久的将来,而且一定是光明的将来。”鲁迅先生所指的“将来”,正是那些在暗夜里不畏艰难、匍匐前进、寻找着光明未来的革命青年,他们用生命结束了战争,带来了和平。
古老萌动了青春,进步窒息了腐朽。经过多年历史的洗礼后,在国际、社会形势错综复杂的今天,这一面青春的旗帜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它正为建设祖国的宏伟蓝图勾画出最亮丽的色彩!因为,在今天,许许多多优秀青年的心中仍然深藏着一个精神、坚持着一份信念、铸炼成一种魂魄。
优秀青年的心中深藏着一个热爱祖国的精神。正如鱼儿离不开水一般,青年对赋予了他们生命的祖国魂牵梦萦;正如桑梓之地的崇拜者一般,青年把祖国视作他们生命的全部。还记得季羡林先生所译的《沙恭达罗》吗?书中有这样一首诗:“你无论走得多么远,也不会走出我的心,正如黄昏时刻的树影,拖得再长也离不开树根。”青年对祖国的爱、对祖国的眷念,在今天,转化成为了他们演绎一幕又一幕惊天动地改革神话的精神动力!
优秀青年的心中坚持着一份信念,一份不畏艰辛、勇于挑战的坚强信念。从历史的记载中,青年看到,真正的挑战不是来自于他们智慧的不足,因为中华民族被誉为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之一,中华民族创造出来的辉煌文明仍令世人羡慕不已;真正的挑战也不是来自于东西方文明的冲突,因为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华夏文明从来不畏惧任何外来文明的冲击。青年知道,真正的挑战来自于他们内心的深处,来自于信念的贫瘠和匮乏。因此,青年的内心深处始终坚持着一份信念,这份信念使他们变得无比的高大和坚强,使他们斗志昂扬,使他们在祖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发挥出惊人的力量。
优秀青年的心中已铸炼成一种魂魄,一种燃烧激情、力争上游的魂魄。花美美在外表,人美美在内心。所谓“内心”,就是指一个人的魂魄。还记得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那一句话:“你是在冒烟还是在燃烧?”。冒烟是指欠缺激情、随波逐流的魂魄;燃烧却是燃放激情、热情不改的魂魄。青年选择了,选择了为满足祖国的需要而全心全意无私地奉献所有。青年铸炼成的这种魂魄是积极的、向上的、充满热情的,是他们巨大创造力的动力源泉。
当青春赞歌谱成的那一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青春无悔,我们生命无悔!
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六
2024年的春节,是不寻常的。
不知是哪一天,手机上却传来一阵阵噩耗。——出事了!原来早在前些日子,在一处贩卖野生动物的地方,不明动物所携带的病毒不小心流传出来。这个病毒像被中了魔咒一样难以控制,被人们一传十、十传百的翻倍增加,导致世界各地都有感染的人群。
时间一天天过去,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人数直线上升、成倍增长,人们紧张、恐慌,国家启动了一级响应。
这时,口罩成为了全人类最大的救星。医用口罩、n95、n99等各式各样的口罩横空出世,连妈妈也都在各种渠道疯狂抢购。哎,想不到口罩居然输给了五粮液、大重九,直接升级成了新年的“红包”!紧接着,板蓝根、双黄莲口服液等又成为了人们的新宠,那些三更半夜穿着睡衣、戴着口罩排队在药店门口买口罩的人比比皆是。
这样的春节,格外峻冷。幸好,手机新闻的推送、电视里的直播让人们感受一阵阵暖流。因为,她在行动,我的祖国在行动!当机立断——全城封锁,全程排查。所有的城市按照国家的要求紧张而有序地开展工作,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了。而最让我感动的是:十天时间,国家完成了一项伟大的建筑、创造了不可思议的奇迹——火神山医院拔地而起。紧接着,雷神山医院也快速峻工,各种各样的奇迹陆陆续续以神一样的速度出现,让患者们再也不怕无院可收。这难道不是中国国力强大的体现吗?身为中国人,我此刻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元宵节来了,我们全家静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着没有观众的元宵晚会。而在疫区,医生、护士穿梭在各个医院、各个临时治疗点,他们不怕生命危险,争分夺秒地抢救患者。长时间的佩戴口罩让他们本就憔悴的脸颊勒出了一道道痕迹;长时间的佩戴手套被无数汗水泡得雪白而且皱巴巴的;长时间的工作让他们累得体力不支,晕倒在医院的长廊;长时间的接触患者导致自己也被感染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长时间的……家里静悄悄的,只听见爸爸、妈妈和我的抽噎声,眼泪早已不自觉地浸出了眼眶,模糊了我们的双眼却更洗净了我们的心灵。
目前,手机上的数据每天每时每分都在更新,新增确诊在减少、疑似在减少、死亡在减少、治愈在增加。我们的心中燃起熊熊烈火,那是中国必胜的火,是希望之火!
加油,中国!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没有哨烟的战争,打赢这场攻坚战!
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七
在潘虎看来,送快递本身就能熟能生巧,配送路线的优化、沟通能力的提升、问题处理能力的强化,都是在一单单的配送实战中得以提升。身边的同事们还总结了一套“潘虎工作法”:首先,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潘虎常说,快递员是一个桥梁,每天接触不同人、不同用户,用户爽了,自己才更有效率,才有成就感;其次,还要坚持“勤学苦练”,快递员看似简单实则不容易,配送技能和服务质量是长时间锤炼后的结果;最后要“耐心走心”,想用户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换位思考,把“耐心走心”变成一种平常心。
潘虎每次配送,在规划好路线、最高效按时完成送达任务以外,总是非常耐心地为用户多做一点,代客户处理售后、为客户扔垃圾、协助废旧快递盒回收等,深得用户的信任。
送快递5年,风吹雨淋、电商大促前后的异常忙碌、送货途中的各种难题,这些都构不成潘虎服务好每一位用户的绊脚石,遇到困难,他总是迎难而上,是一个积极向上的行动派,还是一位细节控。
当用户的包裹多到一次性拿不走,潘虎会主动找胶带把包裹裹在一起,方便用户直接拎走。潘虎还会每天随身带一块干净的毛巾,包裹上有灰尘马上擦掉,这些有心的小细节,时常获得用户的点赞。
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八
潘虎的微信昵称是“火”,他希望自己像一把火,温暖身边的人。日常工作中,潘虎不像一名快递员,更像一个社区管家,帮助客户找丢失的钥匙、钱包,代购急需物品等,在路上遇到其他同行快递车熄火,二话不说拿出随身工具帮忙“点火”,遇到突发疾病的老人,也第一时间伸手援助。不仅如此,他还参与社区孤寡老人帮扶活动,资助贵州3名贫困儿童上学。
在苏宁物流快递员群体中,像潘虎一样热情赤诚的人还有很多。跳河砸窗救人获得央视及社会各界点赞的上海驾驶员翟秋云;大爱无疆,捐献骨髓、资助贫困学生的女快递员支桂红;将服务做到极致,脚踏实地一单一单跑出好服务、好口碑,获得“南京青年英才”、“南京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王仲林。
疫情期间,苏宁物流快递员逆行一线,大放异彩。在南京,以潘虎为代表的快递小哥主动放弃春节休息时间,第一时间组建了“苏宁快递青年突击队”,仓储、售后……120人的队伍保障南京民生物资的及时配送。在武汉,30余名苏宁物流青年快递司机组成的抗疫保供队伍,连续奋战70多天,将救援物资第一时间分发到各个医院。在广州、西安、上海、北京、成都等全国各个城市,数万名快递员或坚守一线或率先返岗,为全国的抗疫保供和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这群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火箭哥。满天星汇聚一团火,他们热情、赤诚、勤劳、勇敢,用永不停歇的双腿证明自己的实力,用一颗真诚服务之心创造价值,无论是平时还是疫情最严重时期,他们都坚持为千家万户送去便利,守护每一座城市的美好生活。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