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制作优秀的微视频课件
如何制作优秀微视频课件
大足区龙石中学 李扬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十分钟以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视音频。这些知识点,它是一个非常碎片化的知识点、考点或作业题、考试真题、模拟题的一种微视频,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
一、微课制作流程:
选题—教案编写—制作课件—教学实施与拍摄—后期制作—教学反思
二、选题标准
微课的选题是微课制作最关键的一环,良好的选题可以事半功倍的进行讲解、录制,不好的选题同样可以使得微课变得平凡乃至平庸。
1.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一节微课一般讲授一个知识点,对于这个知识点的选择,关乎知识结构的设计,对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用来制作微课,是一个较好的选择,较为符合微课制作的初衷:教学资源分享,为学生(教师)解惑,启发教学。
2.要适合用多媒体表达
微课作为一种媒体,内容的设计要适合使用多媒体特性,对于不适合使用多媒体表达的内容,制作的结果也许是徒劳的,因为也许使用黑板教学或进行活动实践的教学效果更佳。同时也会使教学过程平庸无奇,令观看者失去学习欲望。因而微课选题要适合使用多媒体表达,适合加入丰富的图形图像、多姿的动画、声色兼有的视频。
三、教学设计要求
微课虽然只有短短的数分钟,但是也需要进行良好的教学设计,良好的微课应该是井然有序的,杂乱无章而随意的微课是与微课理念背道相驰的。
1.适合教学对象
不同学科学段的微课对应不同知识能力的学生,微课不但应有学科学段的分别,同时还要有同一学科学段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诸如同一个数学知识点,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传授的方法乃至内容应该有有差异,进行个别化教学,这也是符合我们微课理念的。2.符合认知过程
良好的微课设计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不能跳跃式发展,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认知方式是大有差异的,对于低年龄儿童,具体(多图、动画、视频)的知识对于他们更易于接受,对于中学儿童,认知方式已经发展为更易于接受抽象的知识,可以给予学生想象思考的空间,诸如高中语文,可以更多的情景陶冶,而对于低年级儿童,情景陶冶也许就会分散注意力。“停顿”对于低年级学生是不太需要的,而对于高年级学生,适当的“停顿”是非常必要的,此时的学生进行知识灌输显然是低效的,进行知识的自我思考才是高效有建设性的。
如果学习的对象是教师,则由于记忆能力下降,可能需要多次的重复,才能牢记。同时由于观念的固化,接受新事物有一定缓冲过程,在陈述内容、观点时,转折应适当圆滑、缓慢。
3.微课教学效果
能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具有针对性地解惑、启惑,能调动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上下一致,左右协调,PPT的上半页与下半页内容数量差不多,不出现头重脚轻,不要出现一边重一边轻的现象,左半页与右半页协调。翻页动画可以有数种,但是不能太多,2-5种翻页效果是合适的。审美不疲劳,不要出现连续的好几张都全部是图片或者全部是文字。
四、录制与剪修 1.录制要点
①录制背景最好是白色或是浅色,不要出现其它杂物。
②声音大小合理,摄像头不朦胧,摄像角度最好从正面。
③如果不习惯,可以让一个学生坐在对面,就好像是给他辅导一样。
④不要录制课堂教学,原因看第一章。
⑤对幼儿园或小学低年级的可以与学生一起录制视频放入PPT。
⑥特殊人群如教授聋哑学生则可以采用特殊的录制方式。
⑦录制时调整电脑分辩率1024*768,颜色位数为16位。2.后期制作原则
(1)时间不超过5分钟,超过5分钟不能通过初审。(2)如果声音太小或太大,可以适当调整。
(3)视频尺寸为:640*480或320*240,视频格式为:FLV、MP4,音频最好采用MP3格式。
微课的作用为“解惑”而非“授业”,它用于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网络在线课后辅导,不能代替课堂的新知识教学。优秀的微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利用好碎片时间,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教师解放出来。
第二篇:微课件制作
《微课件制作》学习心得
powerpoint是目前最常用的演示设计工具,由于它多媒体的功能强大而又简单易学,所以很多教师都以powerpoint为工具制作课件。powerpoint内置丰富的动画、过渡效果和多种声音效果,并有强大的超级链接功能,可以直接调用外部众多文件,能够满足一般教学要求。
但ppt课件制作时存在一些误区,例如演示文稿的内容结构层次不清晰、幻灯片中加入很多与课程内容无关的图片和动画、选用了不恰当的模板和色彩搭配等等,以致很多学生起初觉得多媒体授课很花哨,但不久后就失去了兴趣。
结合ppt课件自身的特点和已有的制作经验,总结了几点心得体会。
一、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制作课件的能力。
学生在一节课的有意注意时间是有限的,善于运用无意注意规律以及充分利用两种注意的转换规律,则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比较轻松的掌握所学知识,而声音、视频、flash动画等形式的变换和合理使用都可以极大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提高学习效率。
二、认真钻研教材,作好制作前的充分准备 课件制作的前期准备工作通常情况下是实际制作所花时间的几倍。因为前期工作包括了教学设计、编写脚本和素材的搜集。教学设计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件的成功与否。编写脚本则主要是将教学设计编写成思路清晰、流程精炼的“剧本”。而这两者也是真正意义上上课教师的智慧体现。课件中所使用的素材质量也非常重要,它可以极大的影响学生对新知的认识从而影响到教学效果。
三、突出教学重难点,有效呈现教学内容
在具体到制作每一张幻灯片时,我们更加要考虑到适用、适量和适当原则。当然充分利用先进的软硬件技术,利用声、光、动画等听觉和视觉效果设计多媒体课件,会使之更加生动。可是很多老师制作课件的时候,喜欢把手头搜集的图片、动画、声音等,不管与课程内容有没有关系,是不是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统统堆砌在课件之中,课件毕竟是为教学服务的,过多、过于花哨的多媒体素材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是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一个过程,任何类型的多媒体课件在这个过程中都只是一个辅助手段。ppt使教师能够把一堂课的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把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原理和过程用多媒体素材形象、直观地演示出来。但课件不是一节课的全部,整个课程仍要以教师为主导,所以,我们不必把课件做得面面俱到,更不能把应该由学生思考的问题那么轻易地展示出来,我们所要做的事情是通过课件的展示来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究与思考,促进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第三篇:如何制作微课视频 - 副本
如何制作微课视频?
制作微课视频主要有三大步骤:1.制作课件;2.编写微课脚本;3.录制微课视频。
一、制作课件
在制作微课视频前,首先要制作课件,比较常用的是PPT。课件是为了呈现故事的内容以及引导学生如何阅读。那么微课中的故事素材如何选取呢?推荐大家找一些英语绘本故事,比如,《牛津英语阅读树》绘本系列,《丽声妙想》英文绘本系列,《Eric Carl 世界经典英文故事》系列等等,这些绘本故事,内容有趣,色彩鲜艳,人物丰富,语言简单易懂,很适合小学生阅读。当然,还有其他许多绘本故事,老师们可以自行选择。选取好故事素材后,大家可以将绘本图片拍下来,处理后插入PPT中。(看what a bad dog课件)接下来,教师应在微课中引导学生如何阅读这个故事:可以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加深印象;可以对故事中的难懂的生词和句子进行点拨,降低阅读的难度;也可以带领学生阅读,体会其中的情感和寓意。(二、编写微课脚本)
将这些步骤和思路呈现在PPT中,并将讲解的内容写下来,这就形成了微课的脚本。
三、录制微课视频
录制微课视频的软件较多,我给大家推荐一款:Camtasia Studio(C S)是一款强大的视频制作工具,是最专业的屏幕录制及编辑软件,包含了屏幕录像、视频编辑、视频录音配音、视频发布等一系列的强大功能。
下面我将从软件安装和使用两个方面来向老师们做简单介绍。
(一)软件安装:
特别提醒一下:软件安装前请务必关闭电脑的网络!因为是试用版,如果不关闭网络会导致安装失败。这个安装的程序我会在教研活动后放到网盘里供大家下载。双击安装程序,就是exe结尾的这个绿色图案的文件,选择英语,点击ok开始安装,安装时基本上只要点击next就可以了,这里要输入序列号,序列号在安装软件的文件夹里有,复制进去就可以了。然后就完成了。安装后再打开安装程序所在的文件夹,找到host.exe文件,双击后看到修复完成提示就可以了。安装过程还是比较简单的。使用期结束后,老师们只要将软件卸载后重新安装,就可以继续使用了。
(二)软件使用:
首先我们要对软件的操作界面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我在这里就介绍一下几个常用功能,这几个功能如果操作熟练,那么一节微课视频也就可以制作成功了。
大家请看这个界面,上方有三个功能,record the screen录制屏幕;import media导入媒体;produce and share生成与分享。下面还有几个功能:第一个clip bin对已经录制好的源文件进行剪辑;第二个是library库,系统自带的一些主题背景及音乐;第三个callouts标注,对视频内容进行标注,包括在视频中加入文字、符号等;第四个是缩放,对画面大小进行缩放处理;第五个是audio声音,是处理视频中的声音及导入的音频文件,可实现声音的增强及降低、淡入淡出、静音等功能。第六个是transitions转场,就是视频动画切换效果。选择合适的切换效果,可以使画面过渡自然。这是演示区,可以看到视频的呈现效果。最下面是视频编辑区。制作视频的整个过程分为这几个步骤:1.录制屏幕;2.导入刚刚录制的视频及素材文件;3.编辑视频;4.编辑音频;5.切换效果设置;6.保存并生成文件。
(三)操作过程:
1.首先右击电脑屏幕右下角声音按钮,选择“录音设备”,选择“麦克风”,建议使用外接耳麦和鼠标,效果会更好。试音时看到旁边的声波有明显的高低变化,说明可以正常录音了。
2.开始录视频,打开CS录屏软件,点击左上角的record the screen“录制屏幕”,出现这样的操作界面,选择full screen全屏,也可以选择custom,输入自己需要的尺寸,音频显示的是Audio on,旁边有声波变化;web camera on,摄像头打开,就可以将自己的头像录进视频中;点击record键,屏幕会出现倒数三秒准备,就开始录屏了。
3.录屏时,画面与讲解的声音应尽量同步,一次性完成录制。如果在录制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有说错了,不需要关闭程序,只要继续接着重新录,等后面编辑视频时,将不需要的部分剪切掉就可以了。录制完成后点击stop或F10键,再点击save and edit保存并编辑。
4.下面开始编辑视频:点击上方的Import media,导入媒体,打开刚刚保存的视频源文件,右击add to Timeline at playhead添加到时间轴播放,点击空格键开始播放刚刚录好的视频文件。想要将不需要的视频剪切掉,应先点击所要编辑的对象,变成蓝色,说明选中,将进度指示线拖到需要删除的位置,点击上面的split即分割按钮,右击delete删除。再把后面的部分拖到最前面。
5.如果要在微课视频中播放原声的音频,可以这样操作:增加一个轨道,track2,import the media,导入mp3音频文件,添加到轨道上来,拖到你所需要它播放的时间段的位置,与对应的视频画面同步。(视频里如果有电脑麦克风录进去的很小的声音,最好把声音去掉,否则声音很不清楚,可以用静音silence按钮,将声音去掉。)6.下面开始编辑音频,比如你觉得录制的声音有点小,那就先把不需要编辑的音频锁定,点击上面的Audio键,处理声音,可以音量变大volume up, 音量变小volume down,声音进入时可以选择渐进fade in, 最后就要结束时声音可以选择渐出fade out。
7.这样,视频和音频已基本完成,如果想在微课讲解时加入轻柔的背景音乐,import media导入声音文件,添加的背景音乐比较长,将多余的删掉,声音偏大的话,也可以将音量变小。
8.我在做微课视频时还加入了片头和片尾,可以这样插入。导入片头,想要在片头后面加入切换效果,使过渡更自然,应将片头拖到视频轨道上,点击Transitions就是转场,拖到两个画面之间。只有在两个画面或视频之间才能插入切换效果。
9.最后,生成文件,点击produce and share生成和分享,选择MP4格式,1080p,数值越大,清晰度越高。也可生成多种视频格式,满足不同要求。输入文件名,保存。
做片头:
1.从library里选择一种主题(theme),右击选择add to Timeline at playhead,添加到轨道上来。
2.点击callouts标注,点击下拉箭头,选择这个大写的T,在方框里输入文字,调整字体、文字大小、文字颜色,在演示区调整字体的位置。3.在编辑区调整字体显示的位置和时间长短。
4.添加音乐:点击library从系统的库里选择音乐,或者导入媒体,添加音乐。可以添加渐入和渐出的效果,使过渡更自然。
5.如果要单独再添加一行文字,增加一个轨道,不要选中之前的对象,变成灰色。点击标注,点击T,用刚刚同样的方法再添加一些文字内容。
第四篇:微视频的简单制作
借助微视频 展示微课堂
一些优秀的微课我们通常会将它保存下来,我们以前大都采用记笔记的方法将他保存到纸质载体上来。如今,随着信息技术在校园内的越来越普遍应用,我们已经可以将这些优秀的课通过视频录制的方法将它以微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来。以便能够更加直观地去学习这些优秀的微课案例。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谈谈微视频的制作。
一、微视频制作的要求
1、无知识性错误,是微视频录制的底线性要求,知识性错误包括讲解错误(不规范)或者是书写错误(不规范)。
2、视频学习需要学生观看,只有界面简洁、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相符合的微视频,才更有利于学生学习。
3、微视频学习只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并非是教学过程的全部。制作者要抓住“知识点”这一最基础的部分,而不要试图解决学生学习的全部问题。
二、微视频制作易出现的问题
1.内容过多。有的教师在制作微视频时,将课堂上40分钟要讲解的内容压缩成15分钟内的视频讲解。
2.节奏过快。教师急着赶进度,学生思维跟不上教师讲解的节奏,影响学习效果。3.太过正式。微视频的讲解强调教师语言亲和、和蔼,是一对一辅导或者指导的风格。
4.呈现不清。一是内容呈现不清楚,屏幕上内容过多,学生看不清楚;二是呈现
的思路不清,教学步骤应一步步地呈现,而不能瞬间呈现几个步骤,造成思维的跳跃。
5.讲解不明。一是讲述的冗余信息多,不利于学生抓住学习要点;二是录制声音过小,学生听起来费力。
6.分散注意。视频的制作,一切要从有利于学生知识学习的角度来考虑,避免可能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因素。
三、微视频制作的原则
1.知识点明确。制作微视频时,尽可能细化各知识点,短小精悍,讲解清楚,让学生循序渐进掌握每个知识点。
2.即时反馈原则。在学习微视频的过程中或一个微视频学完之后,要让学生完成与该知识点相关的进阶作业,监测和矫正学生学习的情况。
3.指导而非教导。教师在微视频中讲解学习内容时,其身份是“学生身边的指导者”,语言要生动、有亲和力。
4.留有余地的原则。一方面,教师要给学生的思考留有余地;另一方面,教师要给自己在课堂讨论上留有余地。
5.考虑学科特点。数学,重在展示思路;英语和语文,重在语法讲解、词汇识记;理化生,重在实验演示、原理讲解以及绘图、图片;体音美书法,演示与讲解相结合。
6.积极反应原则。可以设计“满十进一”的程序,让学生处于挑战自我的积极学习状态。
7.关注整体的原则。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还必须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可能受到的其他影响。
四、视频制作的简单方法。
(一)、采用视频录制软件进行录制
采用这种方式拍摄微课,需要用到的工具主要包括:电脑、耳麦(稍微注意一下,耳麦和耳机是有区别,耳麦不单可以听,还应带有麦克风)、视频录制软件(在这里我们以常用的Youcam软件来举例)、教学内容呈现界面,被拍摄对象主要是可以在电脑屏幕上显示出来的界面,例如四年级课程当中的电子邮箱的申请和收发邮件、演示文稿的制作、简单的画图操作,以及其他一些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软件界面。
下面以“录屏软件录制PPT演示界面”为例来进行说明:(1)制作准备:电脑、耳麦(附带话筒)、视频录像软件CyberLink YouCam和我们常用的office。
(2)录制对象:ppt演示界面(3)制作方法:
第一步,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搜集相关的媒体资料,如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等。
第二步,在电脑屏幕上同时打开视频录制软件CyberLink YouCam和教学PPT,执教者带好耳麦,调整好话筒的位置和音量,并调整好PPT界面和录屏界面的位置后,单击“捕捉”按钮,开始录制,(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录制软件的界面。)执教者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可以配合标记工具或其他多媒体软件或素材,尽量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
第三步,对录制完成后的教学视频进行必要的处理和美化。(4)示例: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ppt演示文稿教学的视频录制示例。
(二)、视频设备拍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便携式录像机、手机、DV机、数码像机、视频摄像头等工具已经进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尤其是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须品,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用手机进行拍照、录像等,我们也同样可以运用手机来进行微视频的制作。我们可以拍摄的对象包括:课堂、白纸、黑板、游戏活动、表演、幻灯片、交互电子白板等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下面挑选几种典型的微课制作类型进行介绍。手机/DV+白纸
(1)工具:可进行视频摄像的手机、一打白纸、几只不同颜色的笔、相关主题的教案
(2)对象:纸笔结合演算、书写的可视化教学过程
(3)制作过程:第一步,针对微课主题,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形成教案;第二步,用笔在白纸上展现出教学过程,可以是画图、书写、标记等行为,在他人的帮助下,用手机将教学过程拍摄下来。尽量保证语音清晰、画面稳定、演算过程逻辑性强,解答或教授过程明了易懂。第三步,可以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这里我们可以利用现在应用得比较广泛的《会声会影》来进行编辑和美化。(4)样例: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视频制作的示例。DV录像机+黑板演示
(1)制作准备:DV录像机、黑板、粉笔、其他教学演示工具(2)录制对象:整个微课教学实施过程
(3)制作过程:
第一步,针对微课主题,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形成教案;第二步,利用黑板展开教学过程,利用便携式录像机将整个过程拍摄下来;第三步,对视频进行简单的后期制作,可以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示例了。
(三)、传统课件类
具备一定多媒体课件制作技能的执教者可以利用Flash等软件制作多媒体交互式课件,课件的格式可以是.swf或.flv等,这种方式制作的课件具有视频一样的教学功能。这样同样能够有效的呈现某个教学问题,有时所起到的作用比真正意义上的视频效果还要好。
(四)、其他方式
其他符合微课内涵和要求的类型,不拘泥于形式,鼓励创新。
最后,要指出的是,微视频的制作必须融入到微课堂本身去,为微课堂服务,才能将它的作用发挥的更好,才能让课堂更加生动,有创造力。我今天所讲的内容就到这儿,讲得不当的地方,还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五篇:微视频制作要求
微视频制作要求:
1,微视频时间在10分钟左右;
2,微视频需要有教师的解说,解说声音要清晰无杂音;
3,微视频需要经过一定的剪辑,去除录制过程中的错误及多余部分;
4,微视频的发布格式为MP4格式;
5,视频画面的边角必须始终标注“学校名称+姓名”,最后视频文件命名为“用户名+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