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教学资源 > 课件

北京市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实施方案

北京市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实施方案



第一篇:北京市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实施方案

首届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

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千秋大业,教育为先。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促进首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进一步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按照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要求,为在2020年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公平、优质、创新、开放的首都教育和先进的学习型城市,实现进入以教育和人才培养为优势的现代化国家城市行列的战略目标,在第二届北京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系列赛事中特举办首届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通过本项赛事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教师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能力,发现并奖励优秀教师和优质课件,挖掘和扶持优秀教学创意,为首都中小学教师搭建学习技能和交流技术的平台,促进北京市中小学教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北京市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更优秀的、符合北京市经济建设需要的创新人才。

二、举办单位

(一)主办单位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教育工会

(二)协办单位

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北京市教育技术设备中心

北京市各区县教育委员会

(三)承办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

三、组织方案

(一)组织方式

1.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工会领导及首都师范大学领导组成大赛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和协调赛事整体工作。

2.由市教委基础教育二处处长、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领导、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等单位领导及专家组成大赛组委会,相关人员组成大赛办公室,负责赛事各项工作的制定及实施。

3.由相关专家组成大赛评判委员会和仲裁委员会。

4.由各区县教委和区县信息中心成立各区县初赛分委会,北京市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组织有关人员成立初赛组委会。

(二)报名方式和参赛人员 1.报名办法

各区县初赛分委会组织本区县中小学校报名,报名时各参赛教师以光盘的形式提交课件,并填写参赛作品报名表与光盘一并上交。各区县初赛分委会在指定日期前将参赛选手名单报初赛组委会,初赛组委会在指定日期前报大赛组委会,大赛组委会在大赛指定报名系统中统一输入报名信息。

2.参赛人员

参赛对象为北京市十七个区县(含燕山),行政辖区内中小学校在岗在编的正式教师。

(三)竞赛形式

比赛分小学、中学两个组别进行,各组比赛分为初赛、决赛二个阶段。

1.初赛

初赛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区县初赛分委会组织各区县赛前培训及参赛报名,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审,按给定名额评出入围作品;第二阶段由初赛组委会对入围作品进行评审,最终选出作品进入决赛。

2.决赛

决赛包括课件制作技能测试和现场答辩两部分。进入决赛的参赛选手先进行课件制作技能测试,测试内容仅包括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等常用软件的使用(30分钟),测试成绩占总成绩的10%;现场答辩包括课件设计思想、制作方式介绍,得分占总成绩的30%;专家提问应答得分占总成绩的60%。各部分得分累加构成决赛成绩。

(三)参赛作品要求

1.参赛课件须为依据现行教材讲授一节课(45-50分钟)的教学课件,不限制作软件和制作工具,建议使用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等常用软件,不限风格形式,由组委会统一制定评判标准。

2.参赛课件分小学、中学两个小组评审。小学组作品仅包括语文、数学、科学、音乐四门课程的课件。中学组作品仅包括英语、历史、语文、数学、物理、通用技术六门课程的课件。

3.以往参加同类比赛获区县及以上级别奖项的作品不得参加本次比赛。4.作者为北京市中小学教师,作者人数不超过3人,且须注明第一作者。5.参赛选手需同意参赛作品可用于非商业目的的网络共享。

四、奖励办法

(一)由大赛主办单位向各组获得决赛第一至三名选手颁发奖杯、荣誉证书等奖项;及相应奖项向获第四至十名选手颁发奖牌、荣誉证书等奖项;向进入决赛的十一至三十名选手颁发荣誉证书等奖项。

(二)决赛中取得第一名的选手,择优推荐进入“北京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

系列赛事获奖选手申报“首都劳动奖章”候选名单。

(三)由市教育工会对入围决赛的其它选手颁发荣誉证书等奖项。

(四)对组织比赛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颁发特殊贡献奖、优秀组织奖、优秀工作人员奖、优秀信息员奖和优秀裁判员奖等。

五、时间安排

6月10日前初赛分赛区组委会将入围选手名单、全部报名选手名单及全部作品交初赛组委会。

6月24日前初赛组委会将进入决赛的选手名单、全部选手名单及全部作品交大赛组委会。

10月中旬举办决赛,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六、评分指标

七、竞赛办公室联系方式

办公室成员及联系方式:徐克强68901370-219范兴云68901046王立新68902770

第二篇: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方案

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方案

南平市盲聋哑学校教务处

为进一步推进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的应用,进一步带动我校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提高教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于本学期举行学校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制定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为大力提高现代教育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益,有效提升教师课件制作能力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力,进一步利用好信息技术教育资源,促进教学资源库的共建共享。

二、比赛时间:

2014年6月 25日 上午

三、比赛地点:

教师办公室

四、参赛对象:

学校50岁以下的教师

五、比赛内容:

本次大赛采取统一规定题目,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现场制作课件。

六、比赛规则

(1)参赛作品应采用以下软件,不限风格形式,课件内容必须为作者现场制作,抄袭、拷贝别人作品的以零分计。

(2)教务处提供制作课件所需教材。

(3)课件素材不能网络下载,制作现场不得使用任何自带存储设备(包括手机)。

(5)在自己的办公室内2个半小时内完成多媒体课件制作,提交的作品必须完整,确保正确运行。选手需将所有要提交的文件放到一个文件夹中,并以“姓名”的方式命名。

七、竞赛使用软件

(1)操作系统:Windows xp。

(2)课件制作软件:PowerPoint

(3)图形、图像制作软件: Photshop,(4)音频制作软件: Windows录音机。

八、比赛设立的奖项

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

Windows画图。特别组织奖:官辉

第三篇: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方案

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的应用,进一步带动我校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提高教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经学校研究决定,于本学期举行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制定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为大力提高现代教育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益,有效提升教师课件制作能力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力,进一步利用好信息技术教育资源,促进教学资源库的共建共享。

二、比赛时间: 2012年月日

三、比赛地点:学校电子备课室

四、参赛对象:

五、具体安排:

月 日将各教研组在本学科任选本学期一课题将比赛题目交回教导处(同一教研组成员所选课题不得相同)。

月 日统一在学校电子备课室参加制作参赛作品。

六、比赛评委:

七、评奖方法:

学校将以参赛教师总数的10%、20%、30%、30%的比例评出一、二、三等奖和参赛奖,并对成绩优秀的教研组整体奖励。一等奖课件选送参加出校课件大赛。

参加比赛的课件都将作为优秀课件由学校存档供校内教学资源

共享使用获奖作品在校园网上公开展示。

八、比赛评分细则:

九、课件制作规则:

1、由教师需提前准备本课教学设计及课件制作所需素材;

2、课件必须是本人亲自设计制作,不得由他人代替;

4、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渗透课改理念,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5、将参赛的课件制作完成后以课题+自己的姓名为文件名保存(如:《掌声》-某某某)。在课件的首页幻灯片请注明年级、课题、姓名等(如:三年级上 第8课《 》设计者:某某某)。

6、课件制作要求使用office2007 Powerpoint演示文稿及以上版本。

7、评为一等奖的课件由教师自己在多媒体室演示。

第四篇: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方案及评分标准

关市小学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评分标准

参赛教师:参赛作品学科及名称:年月日

评分人签名:

关市小学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方案

为大力推进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和交流多媒体课件制作经验和体会,加强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增强教师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能力,提高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水平,推动我校学科整合的深入开展。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的安排,将举行校部分教师多媒体课件比赛活动。

一、比赛宗旨:公平、公正、交流、学习。

二、参赛对象:40岁(含)以下教师必须参加,40岁以上自愿参加。(比赛分为两组:40岁以下老师一组,40岁以上老师一组)

三、比赛时间:第6周准备,第七周开始

四、比赛地点:学校远程接收室

五、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要求:

多媒体课件:是指基于计算机技术,将图、文、声、像等媒体表现方式有机地结合,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教学软件,课件包括的素材有文本、图片、动画、音频等,指定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参赛作品教师姓名命名。

多媒体课件制作要求:

1、教学定位:教学目标与学习对象明确。

2、科学性和规范性:内容准确,无科学性错误,语言文字和符号规范。

3、组织结构:符合教学内容内在逻辑体系,体现认知规律。

4、媒体选择:针对内容恰当选择和使用图像、音频、动画等媒体表现形式。

5、界面:整体风格统一、符合科学与年级特点、色彩协调,布局合理、层次清晰、简洁美观,可控性、交互性强,界面直观、友好,符合联想方式。

6、参赛作品要求自己制作,不得抄袭、剽窃。

7、参赛作品所用到的图、文、声、像等资源可以从所给的素材库里选择。

五、评奖方法

本次竞赛采取课堂教学评优和课件制作展示一并集中评比的方式,由学校成立评审组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产生一、二等奖。获奖教师将获得相应奖品一份,获奖作品比例为参赛作品总数的50%产生。

关市小学教导处

2012年3月9日

第五篇: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观摩心得体会

六盘水市教育局凉都小学教研联席会英语专业委员会第四届教研活动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观摩心得体会

六枝特区十小

姜付英

通过这次观摩活动,我对制作课件有了新的认识,制作课件既要讲究精美又要讲究实用。舞台上选手们精彩的讲解,熟练的操作,渊博的知识,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下面,就本次观摩活动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次此活动的突出特点

技术水平高:课件制作是一项十分麻烦的工作,费时费力,并且需要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而选手们仅仅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就完成了构思与制作,反正我是远远做不到的。此次课件比赛过程中,大多数老师都能够使用flash软件,如5号选手设计制作的At the zoo ,6号选手设计制作的Weather, 还有19号选手设计制作的Whose dog is it ?有的选手课件软件制作精心设计出了符合“教学大纲”要求,适应课堂教学需要的课件,如4号选手设计制作的At the zoo、8号和10号选手设计制作的Weather等。有的选手课件制作精美、演示生动,充分展示了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的特点和优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3号,13号和14号等。

二、课件制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这次比赛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一些选手的课件虽然在幻灯片中插入了视频和音频文件,致使课件无法正常运行,影响了课件的评选。

二是部分选手的课件仍然使用演示文稿制作,设计粗糙,效果较差,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应有的作用,课件仅替代了板书。

三是部分选手制作的课件只追求外观美,忽视了课件的可操作性,自已创意的东西太少,引用的素材太多,冲淡了课件的使用效果,有些课件太大而且通用不强,有些课件对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重,难点没有什么作用。

四是课件制作的解说展示混乱,有的选手把课件的解说理解成演示整个教学过程;其次是部分选手理解成说课;再次就是一小部分选手用全英文解说,表达不是太流利清晰而影响发挥。

三、对今后课件制作的几点建议

1、件制课件需要细心和耐心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不喜欢一次出现大段的文字,而喜欢逐句地呈现,以顺应人的认知习惯和教师的授课节奏。

2、设计教学课件,要注意精选教学内容

有好剧本,才能拍出好的电影来,同样,也只有好有教学内容,才设计制作出优秀的教学课件,因而,在设计制作课件时,一定要精选教学内容,针对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部分来设计课件,通过课件的演示,使教学中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内容,通过课件的视听效果,展示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3、制作课件切忌素材堆积

设计制作课件,要结合教学内容,如专家杨敏老师说的那样,要充分发挥自已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恰当运用课件素材,为突出教学重难点知识发挥作用,切莫为了讲求课件的华丽,而使用大量的素材,从而造成素材的堆积,这样的课件绝对不是好课件。

总之,这次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活动,在领导的重视下,通过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圆满结束了,希望广大教师,要继续努力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在以后的比赛活动中设计制作出更多、更好的课件,争取赛出更好的成绩。

2017年5月12日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