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教学资源 > 课件

小学数学正数和负数教学课件(5篇)

小学数学正数和负数教学课件(5篇)



第一篇:小学数学正数和负数教学课件

课题:1.1正数和负数

【学习目标】1.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

2.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并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3.初步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学习重点】:两种意义相反的量

【学习难点】:正确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导与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 什么数?

3、滨州市某一天的最高温度是零上5℃,最低温度是零下5℃.怎样表示这两个温度?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

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 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 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 来表示,如上面的—

3、—

8、—47.2)活动 :

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 用正负数表示.3、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4、练习:

1)、读出下列各数,指出其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2,0.6,+13,0,—3.1415,200,—754200,2)、任意写出5个正数:_____________;任意写出5个负数:____________.

3)、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支取2万元应 记作_____,-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

三:展示点拨,质疑问难

1.正数与负数的概念;2.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练习巩固: 1)、一个月内,小明发体重增加2公斤,小华体重减少1公斤,小强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2)、已知下列各数:51−,432−,3.14,+3065,0,-239.

则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零下15℃,表示为_________,比O℃低4℃的温度是_________.

4)地图上标有甲地海拔高度30米,乙地海拔高度为20米,丙地海拔高度为-5 米,其中最高处为_______地,最低处为_______地. 5)“甲比乙大-3岁”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盘点收获,拓展提升

1、由于实际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因此产生了正数与负数.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就是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一个实际 存在的数量,如0℃.

五.达标测试,巩固提高

(共10)

1.如果向东为正,那么-50m表示的意义是„„„„„„„„„()

A.向东行进50m

C.向北行进50m

B.向南行进50m

D.向西行进50m

2.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B.O是最小的正数

C.0是最大的负数

D.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给出下列各数:-3,0,+5,213−,+3.1,21−,2004,+2008.

其中是负数的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4.写出比O小4的数,比4小2的数,比-4小2的数.

5.如果海平面的高度为0米,一潜水艇在海水下40米处航行,一条鲨鱼在潜水艇上方10米处游动,试用正负数分别表示潜水艇和鲨鱼的高度.

六、作业布置

1、阅读下节教材,提出你发现的有价值或困惑的问题,填写在下节“师生随笔”中;

2、课本习题1.1 第1、2、4、5题.七、自我反思

学生在学习本节知识点时的难点在于对负数的意义的理解.本知识点完全不同于 以往知识,可以借助生活常识加深学生对负数的理解.

第二篇:七年级数学《正数和负数》课件(本站推荐)

一、教学目标

1、在了解相反意义量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正负数的概念和学习正负数的意义。

2、使学生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明确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学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正负数的概念

难点:负数的概念

三、教具

投影片、实物投影仪

四、教学内容

(一)引入

师:我们知道,为了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产生了1,2,3,4……这些数,我们把它叫做什么数?

生:自然数

师:为了表示“没有”,又引入了一个什么数?

生:自然数0

师:当测量和计算的结果不是整数时,又引进了什么数?

生:分数(小数)

师:可见数的概念是随着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发展的。请同学们想一想,在现实生活中是否还存在着别类型的数呢?如吐鲁番盆地最低处低于海平面155米,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高出海平面8848.13米,我市某天最高气温是零上8摄氏度。

请学生用数表示这些量,遭遇表示困难。

师:为了能表示这些量,我们需要引入一种新数这就是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板书:

1、1正数与负数]

(二)新课教学

1、相反意义的量

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比如:(投影片显示)

(1)汽车向东行驶2.5千米和向西行驶1.5千米;

(2)气温从零上6摄氏度下降到零下6摄氏度;

(3)风筝上升10米或下降5米。

引导学生明确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特征:(1)有两个量(2)有相反的意义

请学生举出一些相反意义的量的实例。

教师归结:相反意义中的一些常用词有:盈利与亏损,存入与支出,增加与减少,运进与运出,上升与下降等。

2、正数与负数

师: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能表示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如何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

由师生讨论后得出:我们把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的,用“+”(读作正)号来表示,同时把另一种与它相反意义的量规定为负的,用“-”(读作负)号来表示。

师:例如,如果零上6℃记作+6℃(读作正6摄氏度),那么零下6℃记作-6℃(读作负6摄氏度),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表示(1)、(2)两题。

生:(1)如果向东行驶2.5千米记作+2.5千米(读作正2.5千米),那么向西行驶1.5千米记作-1.5千米(读作负1.5千米);(2)如果上升10米记作+10米(读作正10米),那么下降5米记作-5米(读作负5米)。

师:像+6,+10,+2.5等前面放有“+”号的数叫做正数,像-6,-5,-1.5等前面放有“-”号的数叫做负数。正号可以省略不写,如+5可以写成5,但负数的负号能省略不写吗?

生:(讨论后得出)不能。

师:(以温度计为例)温度计中的0不是表示没有温度,它通常表示水结成冰时的温度,是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点,因此得出: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三)、练习

1、学生完成课本第4页练习1,2,32、补充练习

(1)在-2,+2.5,0,-0.35,11中,正数是,负数是;

(2)如果向东为正,那么走-50米表示什么意思?如果向南为正,那么走-50米又表示什么意思?

(3)欧洲人以地面一层记为0,那么1楼、2楼、3楼……就表示为0,1,2……那么地下第二层表示为。

(四)小结

1、引入负数可以简明的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对于相反意义的量,如果其中一种量用正数表示,那么另一种量可以用负数表示。

2、在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时,把哪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3、要特别注意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建立正负数概念后,当考虑一个数时,一定要考虑它的符号,这与小学里学过的数有很大的区别。

(五)作业

见作业1.1节作业。

第三篇:正数和负数

1.1 正数和负数

教学目标

1.了解正数和负数是怎样产生的;

2.了解什么是正数和负数;

3.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4.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体会其中 的符号化方法.评论(1)2学情分析

•本节课学习正数和负数的初步知识.评论(1)3重点难点

1.感受负数引入的必要性;

2.初步使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评论(0)活动1【导入】引入新知 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哪位同学知道这些图片介绍的是什么内容?

评论(0)活动2【讲授】例题

(1)天气预报北京冬季里某天的温度为―3℃~3℃,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这一天北京的温差是多少?

(2)某年,我国花生产量比上一年增长1.8%,油菜籽产量比上一年增长-2.7%.“增长-2.7%”表示什么意思?(3)夏新同学通过捡、卖废品,既保护了环境,又积攒了零花钱.下表是他某个月的部分收支情况:

评论(0)活动3【活动】理解概念

像3,2,0.5……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像-3,-0.5,-2,-2.7%这样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号,例如,+3,+2,+0.5,…就是3,2,0.5,….一个数前面的“+”、“-”号叫做它的符号. 评论(0)活动4【活动】思考

0是正数么?是负数么?

评论(0)活动5【练习】例题示范

例1 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 kg,小华体重减少1 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答:这个月小明体重增长2 kg,小华增长-1 kg,小强体重增长0 kg.例2 某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法国减少2.4%,英国减少3.5%,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加7.5%.写出这些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答:六个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是:美国-6.4%,德国1.3%,法国-2.4%,英国-3.5%,意大利0.2%,中国7.5%.评论(0)活动6【练习】思考

从上面的例题中看到增长 -1就是减少1,那么增长 -6.4%是什么意思呢?什么情况下增长率是0?减少 -1又是什么意思呢? 评论(0)活动7【练习】思考

哪些同学能再举些生活中存在的有关正数、负数的例子,并且指定其他同学将例子中的相关数据的意义给与解释呢?

评论(0)活动8【练习】思考

哪些同学能再举些生活中存在的有关正数、负数的例子,并且指定其他同学将例子中的相关数据的意义给与解释呢?

评论(0)活动9【导入】练习

1.2010年我国全年平均降水量比上年增加108.7 mm,2009年比上年减少81.5 mm,2008年比上年增加53.5 mm,用正数和负数表示这三年我国全年平均降水量比上年的增长量.2.如果把一个物体向右移动1 m记作移动+1 m,那么这个物体又移动了-1米是什么意思?如何描述这时物体的位置? 评论(0)活动10【活动】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

2.你是如何理解数0的?

3.你能举例说明引入负数的好处吗?

第四篇: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

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

本节是小学所学算术数之后数的范围的第一次扩充,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本节的重点是通过熟悉的实例引入负数的概念,使学生明确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能正确识别负数、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本节的难点。教学中要特别强调“0”的特殊身份,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分界点。教学中应多结合实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

第五篇: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

正数和负数教学反思

甜水学校 王萍

对于初一新生来说,本节课的语言方面感到很吃力,因为之前他们学的数学都是藏文版,现在他们既要克服语言的障碍,又要理解题意。本节课是我在学生对温度有一定的认识,对负数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地读,写负数.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感受正,负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创造精神将随新课程的实施而得到充分的发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做了适当的调整,并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已有的生活经验来拓展新课程的内涵.在课堂上,我努力使自己从知识的传授者,拥有者转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从实际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呈现学生的原认知,由此深入展开对问题的探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记录数据,请同学们来记录下面三组数据.要求记录时做到准确,简捷,快速”这样开放性的活动,以实际生活的真实情境为研究素材,呈现出了几种不同的记录结果,透视出学生的原认知状态,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新问题的研究,既让学生充分感受了研究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又能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实施有效的教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教学中,运用了多种活动方式.从天气预报中听一听;在存折上认一认;根据各地的气温读一读;在实际生活中举例说一说……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动手做,而且动脑思考问题,再通过交流就能使学生掌握重要的数学的思想和具体的学习方法,这样的数学活动实效性就明显.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可以多举一些和学生现实生活有关又经常接触到的生活实例,加深他们的印象,让学生更能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