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教学资源 > 课件

高二世界气候类型课件

高二世界气候类型课件



第一篇:高二世界气候类型课件

高二世界气候类型课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世界气候类型和名称

2、能够在地图上指出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3、能够分析各种气候形成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看地图,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各种气候类型,并说出他们的分布地区,提高学生的能力

2.联系以前的气压带风带和降水,以小组为单位,个小组选择气候类型分析其成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气候类型的分布,知道不同纬度气候不同,甚至同一纬度不同位置气候类型也不相同,因此学生在分析问题时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通过回忆以前的知识解释新的知识,使学生明白知识具有联系性,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

〈教学重点〉

1.气候的类型

2.气候的分布

3.气候的成因

〈教学难点〉

气候的成因分析

〈教学用具〉

以PPT为主

〈教学过程〉

一、天气和气候

二、气温的变化

1.变化规律

(1)气温的日变化: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14是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2)气温的年变化:与北半球为例陆地上最高值在七月,海洋上在八月;陆地上最低值出现在一月,海洋上出现在二月。

2.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1)一般来说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大致与纬线平行

(2)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北半球弯曲明显

(3)世界最低温分布在南极地区,最高温出现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心

(4)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温度高,海洋温度低;冬季相反

(5)山地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升高 100米,气温约下降0.60C

(6)一月和七月海陆等温线的凸向(不分南北半球)

3.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1)纬度位置的影响:太阳辐射量从赤道向两级递减。纬度低获得太阳辐射多,温度高;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温度低。

(2)海陆差异的影响: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因此,夏季陆地温度高于海洋,冬季低于海洋。且陆地冬夏温差大,海洋冬夏温差小。

(3)地势高低的影响:气温随海拔的升高降低。

(4)洋流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所以有暖流经过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寒流降温减湿,所以有寒流经过的地方等温线向低微凸出。

(5)人为原因:城市的热岛效应和全球变暖

4.等温线的判读

(1)等温线密集,说明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说明气温差别小。

(2)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受纬度影响;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说明气温受海洋影响显著。

(3)等温线为闭合曲线,中间气温高为盆地和低地;中间气温低为高原和山地。

(4)等温线弯曲分布规律: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等温线凸向高纬;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等温线凸向低纬。

三、世界降水的分布

1.主要降水类型

(1)对流雨: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遇冷凝结形成降雨。赤道地区温度高对流强烈,多对流雨。

(2)地形雨:湿润气流遇到山坡,沿山坡爬升,在上升中遇冷凝结形成降雨。在迎风坡产生地形雨。

(3)锋面雨:冷暖气团相遇,暖气团遇冷凝结,形成降雨北纬60度多锋面雨。

2.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1)赤道附近降水多

(2)两级地区降水少

(3)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

(4)中纬度地带,内陆降水少

3.降水的季节变化及分布地区

(1)全年多雨型:分布在赤道附近

(2)全年少雨型:分布在两极和干旱地区

(3)夏季多雨型:南北纬300到550的大陆东岸

(4)冬季多雨型:南北纬300到400的大陆西岸

(5)常年湿润型:南北纬400到600的大陆东岸

四、气候的分布、成因及特点

五、气候类型的判读

第二篇: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教案

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教案

热带与亚热带的气候类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记住世界主要热带、亚热带气候类型的名称

(2)能在地图上说出热带、亚热带气候的分布规律和主要分布地区(3)记住各种热带、亚热带气候的气候特征

2、能力目标:

学会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正确分析某一气候类型的特点。

3、情感目标:

认识到气候与环境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重难点

各种热带、亚热带气候的分布及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二)、热带气候类型

1、介绍热带的位置(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广大区域)

2、热带雨林气候

a、出示热带雨林气候的气温曲线与月降水量柱状图

b、通过看图教学生总结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

全年高温多雨

c、出示热带雨林气候的世界分布图

d、通过看世界的气候类型分布图来总结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区域

赤道附近:(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期中以亚马孙平原雨林气候面积最为广阔,并介绍“地球之肺”。

e、看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景观图加深对热带雨林气候特点的印象。

3、用以上的方法讲解热带地区的其他几种气候类型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4、总结热带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与分布地区

5、重点比较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的异同

(三)、亚热带气候类型

1、讲解亚热带的划分

属于温带,是温带地区的低纬度地区。不像热地区那么炎热,没有温带地区那么长的冬季,所以科学家们把这个地区划分为亚热带。

2、亚热带季风与湿润气候

a、出示亚热带季风与湿润气候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和世界分布图。b、看图同学自行总结亚热带季风与湿润气候的特征与分布地区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分布:中国东南部、美国东南部、巴西东南部、阿根廷澳大利亚的沿海。c、看亚热带季风与湿润气候景观图巩固特点

d、说明亚热带季风与湿润气候对人类生活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

3、用以上的方法学习地中海气候

说明地中海气候是世界上唯一的冬雨型(注意南北半球的不同图表表示方法)

四、课堂练习

五、课后作业

第三篇:世界气候类型评课稿

《 世界气候类型》评课稿

授课时间:2014年12月8日 授教班级:七年级(2)班 授课教师:白羡萍

授教课题:《世界气候类型》 评课内容:

本周有幸听了白羡萍老师对人教版地理科第四章第一节《世界气候类型》的执教过程,教学前白老师精心准备了多媒体课件、设计了教学环节,在师生互动中完成了教学内容,达到了教学目标。总的看来,本节课算是一堂成功的公开课,我对本节课教学过程的看法如下:

教学中的优点:

(1)、教学目标切合学生实际,整个教学过程设计精巧,环环紧扣,教师思路清晰,环节间过度自然。

(2)、在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并把信息技术作为内容、方法与手段融合在学科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了教学过程整体优化,基本达到了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整合理念。

(3)、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学生发言积极,整个课堂活跃,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得到较充分发挥。

(5)、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内容能与学生身边的现象结合起来,既达成了教学目标,又解决了实际生活气象问题,又解决了现实生活现象。

(6)、讲练结合,相得益彰。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将课后的练习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当堂过手;还有对当堂所学知识当堂进行练习。

(7)、教学内容容量适当,短时高效,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基本上学会了识别天气预报常用的符号,看懂天气预报图,能正确区分天气、气候的概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课堂中注重知识点的掌握,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体现较少。作为青年教师,在教学能力上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以上仅为个人看法,如有不当之处,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第四篇:世界气候类型判读教案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判读简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判断气候类型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学会判读不同的气候类型图

3、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重难点】气候类型的判读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比较法、归纳总结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珠海气候舒适宜人,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们不少人前来定居。世界气候形形色色,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丰富多彩的世界气候,学会判定不同的气候类型。请大家欣赏几幅图片。

二、根据气温降水量图判读气候类型

(一)、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合作探究1】

第一步:判读气温曲线图,区别南半球和北半球

第二步:判读气温曲线图,区分气候类型所处的热量带 第三步:判读降水柱状图、区分同一热量带的不同气候类型

(二)、易混淆气候类型的判别: 【自主探究1】(1)、区别热带季风和热带草原气候(2)、区别温带季风和温带大陆气候 【教师小结】板书展示

【承接】常见的气候统计图表有:气温降水统计表、各月气温降水坐标图(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气温降水玫瑰图等等,无论何种类型,只要掌握气候类型判断的“三步曲”的技巧,此类问题都可迎刃而解。【典例分析】(见学案)【高考链接】(2014年上海地理20)(见学案)

【承接】常见的气候类型判读除了利用统计图表以外,有时需要根据地理位置判读。这里需要我们结合上一节课所学的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来进行。

三、利用气候模式图判断气候类型

【自主探究2】 完成地带性气候分布模式图(见学案)

【合作探究2】 请判读右图所示的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题目见学案)由此归纳根据模式图判读气候类型的步骤是什么?

【教师总结】①依据纬度位置,判断南、北半球和温度带;②依据经度位置,判断位于大陆的东部和西部还是内部(熟悉世界海陆分布);③用地理坐标定位法,在模式图中确定类型。

【承接】有关气候的试题是地理高考试卷中的“钟情点”,其解题的关键是气候类型的判断。

【高考链接】(2013年江苏地理 13)(见学案)

【承接】气候类型多种多样,加之影响气候的因素复杂,同一种气候类型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气温和降水量。因此大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 2

四、头脑风暴:你还知道其他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吗? 【高考链接】(2015年浙江文综)(见学案)

【教师总结】气候类型的判读还可以根据该地区景观图判读,也可以通过分析气候类型形成原因来推测气候类型。方式多种多样,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加以综合使用。

五、课后作业

1、【变式训练】(2014年浙江文综 10)(见学案)

2、【迁移应用】请自己选取气候统计资料,设计一条有关气候判读知识的题目。

六、板书

一、数据图表

1、以“温”定球

2、以“温”定带

3、以“水”定型

二、模式图

1、以纬度定带

2、以经度定海陆位置

3、模式图中定类型

三、其他判别法:

景观图、气候成因判别法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判读

/ 2

第五篇: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复习教案)

世界的气候(复习课)

复习目标:

1.知道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能读气温曲线图,会阅读等温线图,能用地图说明世界年气温分布状况。2.知道降水的季节变化和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状况;

●会读降水量柱状图、等降水量线图,能用地图说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状况。

3.知道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并会简单描述某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教学重难点:

学会读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会分析气候特点,判断气候类型。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课前播放《地理修炼手册》,大家觉得刚才这首歌的旋律熟悉吗?(生答:青春修炼手册)没错,这首歌就是根据TFboys的《青春修炼手册》改编的《地理修炼手册》。那复习课中,我们怎么用有限的时间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看老师给大家总结的《地理修炼手册》。第一步:夯实基础

第二步:提高能力

1、提高读图能力

2、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3、提高解题技巧

第三步:学以致用

(承转)接下来,我们就根据《地理修炼手册》的要求开启我们的复习修炼之旅。首先我们先来看本节课的复习目标。

一、互阅作业

学生就近俩俩结对,组内互阅,完毕后交还本人,作出标记。

二、自学互帮(内容与方法)自学主题一:气温

自学要求:组长组织,俩俩结对合作,完成知识要点填空。1.气候的两个要素: 和。

2.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 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 月最高,月最低。南半球大陆上 月最低,月最高。海洋比陆地推迟一个月。3.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①等温线大致和纬线平行,南北半球的等温线较平直的是 半球,原因海洋面积广阔; ②世界气温由低纬度(赤道)地区向高纬度(两极)地区逐渐降低。影响气温分布的重要因素是(纬度or海陆or地形);

③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不同;

a.夏季气温,陆 海 ;b.冬季气温,陆 海。

④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4.最炎热的大陆是,最寒冷的大陆是。要求大声朗读填空,完成后暂停。自学主题二:降水

自学要求:组长组织,俩俩结对合作,完成知识要点填空。1.降水形成的条件:

空气中含有足够的 和 ;

空气温度 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2.①降水的三种主要类型:、、。地形雨迎风坡降水,背风坡降水。

②世界“雨极”是,其降水类型属于。3.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四多四少): ①赤道附近降水,两极地区降水 ;

②在中纬度(相当于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内陆地区降水。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的东岸降水,大陆的西岸降水。④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背风坡降水。要求大声朗读填空,完成后暂停。自学主题三: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自学要求:组长组织,俩俩结对互相提背回顾。

要求大声朗读结对背诵,完成后暂停。

(承转)同学们的基础知识掌握得如何?我们通过一道中考题来检测一下。【链接中考】

读“中国四城市气温和降水季节分配”图,完成以下两小题。

1.四个城市共同的气候特点是()

A.夏季炎热少雨 B.冬季寒冷多雨 C.全年温和湿润 D.雨热同期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A地 B.年降水量最大的是B地 C.冬季气温最低的是C地 D.图中D地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

【考点呼叫转移】

在1-9九个数字键中选择一个,它会带你打开一道神奇的题目。注意:你的选择会有不同题目哟 【学以致用】

周老师(该班班主任,附照片)是个热爱生活的人,她喜欢赏各种美景,吃各种美食,这个暑假,她计划出去游玩,希望同学们给她推荐一些地方。提示:你可以这样描述你的推荐理由:

Top1 推荐地的特色(可任选奇观、民居、小动物、植物景观等)Top2 此地的气候类型是什么?有怎样的气候特点?

Top3 给周老师的穿着和随身携带物品(如防晒霜、雨具等)提供些建议。Top4 其他你想对周老师说的话。请小组合作写在展示板上。

三、课堂练习

1、读“亚洲部分地区气候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气候类型名称①

(2)分析①②两种气候的相同点气候特点上,夏季都是

(3)分析比较③④两种气候在气候特点上的相同和不同点相同点

;不同点:③有明显的,④是。

对应练习:下图表示四个地点的气温和降水状况, ① _________________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气候。④ ______________气候。

2、读下列四幅表示四地区气温和降水量月份分配图,完成第1~3题。

1.四地区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 2.关于四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四地区都位于东半球

B.四地区都位于西半球

C.四地区都位于南半球

D.四地区都位于北半球

教学反思

本节是复习课,复习的内容有气温、降水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三节,设计了三个自学主题,要求学生在课前自主完成三个主题,在课堂上互相批阅,俩俩合作,互相提背。在世界主要气候类型部分播放制作的微课带着同学们回顾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和气候特征,在此基础上互相提背。但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热情度低,参与度一般,尤其是后面链接中考部分,要求学生互相讨论两分钟,再选派代表讲题,学生闷不吭声,没有展示的欲望,请一位同学起来讲述,也是差强人意。

不足之处:1.对课堂的预设太高,对学生的错误讲解不到位。

2.板图讲解乞拉朋齐降水类型时,作图效果不太好,需多画、多练。3.各主题之间的承转过度不自然,教师语言不丰富。4.选题有一定难度,学生反应不过来。

精彩之处:导入很自然,并加进复习地理课的方法。

在复习课中,微课起到的作用很大,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回顾知识。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