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件参赛总结
初麻中心学校课件比赛总结
在全国大力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大奖赛的安排下,同时响应县教育局电教中心一年一度的多媒体课件比赛,更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件制作水平,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高度重视,积极开展多媒体与教学相结合,在学校主要领导的重视下,我校于4月26日上午提前着手布置安排准备,在全学区展开课件比赛,此次课件比赛要求自愿参赛,各自完成,统一定时间到中心参赛。
经过几天时间的准备,我校于5月9日下午在教学楼办公室集体进行课件比赛,此次比赛在校共有35名教师(其中支教教师7名),参赛教师7名,占20%。赛前加样校长主持,尹继德校长作了讲话,电教员宣读了第二十一届全国教育信息化大奖赛指南及比赛要求,随后比赛在紧张而又在和谐的气氛中开始,参赛的教师一一展示精心制作的课件,认真对待,认真讲解制作过程和对教学设计思路的分析。他们在短短的时间里,能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需要,本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原则,制作出了内容充实、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教学课件,体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也集中表现了我校教师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能力的明显提高。同时也给在座的其他老师上了一堂生动的制作课和教学设计课。最后中心学校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以及下发的指南,按4%的比例筛选,经过进行认真评比,共评出两个课件获奖,分别是马德祥的《再见了,亲人》,沙志莲的《桂林山水》。学校将评选出的课件与5月19日报送县教育局电教中心参选。另外,我校的拉项老师竞选藏文课件《乌龟从天上掉下来》,因各种原因且只有1件藏文课件无法在本校评比,因此直上接交县教育局电教中心处理(推荐参加其他地方评比)。在此次课件制作比赛中,教师们不仅在制作课件的技上有所长进,而且在学校里形成了教师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良好氛围。
这次课件制作比赛,是对教师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的一次检阅,也有力地促进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技艺的提高。当然,通过对教师参赛作品的评比,也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够引起所有教师的高度重视。
1、课件的制作技艺水平还有待提高。部分参赛教师对于音频、视频的插入或链接及图片的剪切等还显得有些生疏。
2、对课件的思想性把握还有待加强。课件中必须要融入制作者自己的教育理念或教育思想,不能是纯粹地为了制作课件而作课件。
3、要重视课件制作中的艺术性,将美育的精神渗透其中,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受到美的教育、美的熏陶。
4、要注重比赛的一些基本规则。有的教师不会通过网络发送自己的作品,作品未署名或有错别字出现。还有极个别教师从网上下载的课件不经修改,原封不动的上传。
初麻乡中心学校
2017年5月18日
第二篇:参赛课件设计说明
参赛课件设计说明
松原市宁江区实验小学
齐窦窦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在设计课件时,力求激趣、直观解决本文中的重难点,创造高效课堂。所以,在长春版教材第一册第十一板块《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教学设计时,让学生直观感受小动物的特点、以及脚印的不同。借助课件让学生走进课文,感受冬天里的小动物在雪地上的脚印的特点。由于低年级义识字为主,所以我用课件展示本课中所要求认识的字及字音,以便让学生更直观的识记生字。课件中为课文进行了配音朗读,让学生更容易听清字音,了解课文。另外,在课件中又加入其它小动物的图片,提高了学生的课外积累能力。
课件采取动画形式,有自动播放和链接,配乐朗读,操作简便,实用性强,适合低年级孩子学习,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篇:参赛总结
参赛总结
(一)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标定
首先,从进考场前开始说起:先去熟悉我们考试的实验室以及在比赛中所用到的仪器和设备。(比较考试的仪器、设备和我们在学校里使用的仪器设备有什么不同,根据我们的经验去思考,实在不懂就问老师,了解它怎么使用,从比较中得到那边的更好,从而选择好的使用)
在进考场抽签完毕之前,我应该提前拆开自己所带仪器的包装,并检查是否有损坏,有损坏的启用备用。
在抽签完毕进到考场后有10分钟准备时间,利用这10分钟进行仪器的摆放和烧杯、移液管的润洗以及滴定管、容量瓶捡漏。
监考老师说开始试验后,立即看试卷考试的内容把相关数值默记下来(草酸钠称量多少、双氧水称量多少),迅速把准备好的烧杯和三角瓶端到称量室,称草酸钠时应该看堆头大小并利用心里估算判断数值(在称量的时候先少后多再少,这样有利于我们心里估算)。
草酸钠在烧杯里同步溶解,同时利用同步溶解的时间做双氧水的滴定。滴定至溶液呈浅粉色,保持30s不褪即可。
做完双氧水滴定了,这时草酸钠已完全溶解。就可以开始容量转移,这个过程需要我们有熟练的移液管转移操作(尽量做到烧杯的溶液能多的转移到容量瓶里,可以分多次少量加水到容量瓶)。容量瓶的定容,尽量保持所有的瓶能做到切线高度与刻度线一致。
草酸钠滴定时注意,待第一滴时的颜色基本褪去时,才能滴加第二滴,第二滴、第三滴同第一滴一样操作。近终点(滴加到颜色褪去很慢时)加热至65℃(三角瓶液面有水蒸气冒起也就是有点烫手的感觉时即可),继续滴定到溶液呈粉红色保持30s。这个滴加过程是先慢、再快、后慢。最后需要数据好,再滴定时要控制好最后一滴的量。
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标定需要训练的项目:
1.加强草酸钠和双氧水的称量练习2.加强移液管的练习3.加强临近终点、滴定终点的判断练习4.加强对时间观念,反复练习完整实验
(二)仪器分析操作
掌握对仪器的调零和稀释倍数的运用,能熟练设定参数进行测量。主要核心有:对任选四种标准试剂溶液(水杨酸、1,10-菲啰啉、磺基水杨酸、苯甲酸、维生素C、山梨酸、硝酸盐氮、糖精钠)能准确的判断。
分配好移液管的使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不用蒸馏水,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要用蒸馏水稀释,多润洗几遍。
上机在测标曲的时候,每换一个浓度时多润洗几遍,尽量不要去擦比色皿的外壁,倒掉一个比色皿里的溶液时,比色皿口会有水珠可以倒臵在试纸上吸干。
在测样品时,样品之间不用润洗直接测。(因为3个样品的吸光度本来是一样的,由于我们的操作导致3个吸光度有差异,所以不用润洗可以减小误差)
这个试验就是要反复练习,熟能生巧。
(三)理论知识
最好是能理解性记忆,反复记忆,反复考试,反复改正。
李磊
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2017年12月30日
第四篇:参赛总结
参赛总结
作为大一的新生,我们成怀着美好的憧憬来到大学,同样的,我们也是拥着美好的希冀来参加第十届超图杯GIS大赛。时光荏苒,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在组员的精心合作,密切配合之下迎来了交图的时刻。回首在制作作品的一个月时间里,有艰辛有苦涩,有感动有欣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深切地懂得了合作与支持,共同奋斗的日子也增进了队员之间的情感。现在一切都接近了尾声,但超图大赛带给我们的精神并没有结束。在往后的日子里,我们会更加努力,通力合作,不断地为GIS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我们小组完成A组桌面制图的过程中有遇到过困难,也有过欣喜的时刻。在这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学会了团结协作,学会了创新,学会了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掌握了更多的知识,而且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大大提高,自学能力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通过此次GIS技能大赛,我们对SuperMap Deskpro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也培养了我们对GIS的浓厚兴趣,这将使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受益匪浅。
感谢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在大赛中我们真正的运用了所学的专业知识。同时要感谢我们的辅导员对我们的督促与鼓励,感谢同学们的鼓励和支持,在制图过程中是他们一次次的给我们动力和压力,才使得我们的作品顺利完成。
2012年4月10日
第五篇:参赛总结
参赛总结
本次第五届海峡两岸口译大赛华南区区赛五月十一日在福州师范大学举行。在比赛之前,带队老师和参赛选手进行了为期一个月左右的培训,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由于比赛形式新颖,而且又有特定的时间,所以要找到合适的训练材料是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老师和同学们找了各个领域感觉合适的材料做了大量的练习,积累了一定的词汇。
本次比赛参赛选手水平参差不齐,选手有来自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福州大学、广西大学以及一些独立学院等。他们当中大部分是口译专业的研究生或者口译专业的大三的学生,其中不乏一些留学归来的和一些比赛经验丰富的选手。她们语言基础扎实,口译技巧娴熟。与他们相比我们才是二年级的学生,才上过一年的口译课程,而且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而且学校提供的培训设备和时间非常有限,缺乏比赛经验。我们又是所有选手当中学习口译时间最短和年龄最小的。在与其他选手交流的过程中,她们都讶异于我们只是二年级的学生。除却专业表现,在台风和比赛技巧各方面来说我们比别人稍逊一筹,毕竟还是太嫩了。
比赛分为gist interpreting 和 conference interpreting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考察选手听懂录音内容以后用自己的话概括讲出来,要求选手具备良好的信息筛选能力和概括能力。第二部分主要考察选手在听录音内容时做笔记和表述能力,力求做到不遗漏任何信息。在第一个环节当中,我们吃了大亏,因为根据当初举办方发过来的比赛通知上面说的是让选手观看视频文件,但是在赛前会议时主办方突然把视频文件换成了音频文件,而且在比赛时听到的录音比当初主办方提供的样题的录音语速有所加快。除此之外,主办方之前没有给出明确的评分标准,没有说明白这一部分是要怎样去做,因此在培训过程当中并没有很好的训练我们的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所以在台上就只能随机应变,下来之后一看到比赛情况我们就恍然大悟了。但是也因为这些原因使我们无缘下一轮的比赛。
总的来说,本次比赛给我们学院的选手和老师都积累了具有参考意义的实战和指导经验,是一次很好的体验。在选手的角度来说,学院还是应该加强培训的投入,加长培训的时间并加上适当台上表现指导,比如说再做口译时语速的快慢和感情的投入等等。多创造机会给更多想要在这方面发展的同学机会去成长。在老师的角度来说,学院应该在各方面尽力配合老师的各项培训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