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Dreamweaver视频上机实验指导系列课件实习报告
新疆农业大学实习报告实习课程名称(课号): Dreamweaver视频上机实验指导系列课件 50例 学 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 业、班 级: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022班 指 导 教 师: 鲍建波 张胜光 报 告 人 : 张潮学号: 024631239时 间: XX年3月6日—XX年4月30日实习主要内容: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中小型网络的安装与调试主要收获与体会:XX年3月,我来到克拉玛依市天勤电子实习工作。转眼间,2个月的实习期即将过去,回想自己这段时间的经历与收获,我深深的感到在我今后的发展,天勤电子给予我的是一笔多么宝贵的人生财富!公司给我的工作定位是从事技术部基础工作以及销售工作,同时我还承担了公司网络的维护等基础工作,从学校的理论知识到过去两个月的实践工作,其中的角色转变离不开公司各级领导以及同事们的帮助和指导。技术方面,通过和公司其他技术人员的学习与交流,使我现在能够独立处理计算机出现的软硬件故障,同时在实践过程中我还学会了网络的安装以及调试技能,这些是在书本上所不能学到的,对于我今后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帮助。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种活动,包括保龄球、乒乓球等各项文艺活动。经过过去两个月的实习,我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在未来的日子,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继续学习,不断提升理论素养。在信息时代,学习是不断地汲取新信息,获得事业进步的动力。作为一名年轻同志更应该把学习作为保持工作积极性的重要途径。走上工作岗位后,我积极响应公司号召,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学习理论、业务知识和社会知识,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用精良的业务知识提升能力,以广博的社会知识拓展视野。
二、努力实践,自觉进行角色转化。“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实现理论自身的价值,也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使理论得以检验。同样,一个人的价值也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人的品质,彰现人的意志。从学校走向社会,首要面临的问题便是角色转换的问题。从一个学生转化为一个单位人,在思想的层面上,必须认识到二者的社会角色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时代只是单纯的学习知识,而社会实践则意味着继续学习,并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学生时代可以自己选择交往的对象,而在社会则更多地被他人所选择。种种的差异。不胜枚举。但仅仅在思想的层面上认识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而是必须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潜心体会,并自觉的进行这种角色的转换。
三、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两个月的实习期很快过去了,是开端也是结束。展现在自己面前的是一片任自己驰骋的沃土,也分明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学习,深入实践,不断提升自我,努力创造业绩,继续为中心创造更多的价值。指导教师批阅意见:该同学自3月开始实习以来,工作认真负责、勤学好问、能够与同事和睦相处,对其工作表示肯定,望今后走上工作岗位能够继续发挥其优点及特长。成绩评定:优秀 指导教师签字:鲍建波 XX年4月25日备注:
第二篇:上机实习指导
研究生《文检课》上机实习指导(1)
学号 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一、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网址(210.45.97.5)→ 电子资源 → CBM →新版SinoMed
http://10.31.3.24(点用户登录→IP登录);;或直接输入网址(10.31.3.24)→
CBM(点用户登录→IP登录)。检索中的问题请查看“帮助”。
(一)基本检索(自由词检索、字段限制检索、逻辑运算符、通配符)
1.检索“肾衰的治疗”(提示:逻辑算符前后要空格,空格、括弧、通配符都必须在半角状态下输入。写出“肾衰”的同义词:
写出检索式及检索结果(在检索史中查看检索式):
2.在标题中检索“肾衰的治疗”文献 写出检索式及检索结果:
3.在“标题”中分别检索下列词,比较检索结果。
幽门螺旋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幽门%菌 超广谱%酰%酶
4.检索“安医大胡志教授近五年来所发表的论文”
提示:①检索入口先选“作者”,精确检索,输入作者名 → 再选“地址”,输入安徽医科大学,→ 选“二次检索” 同时限定年代范围2006-2010,或
②分别进行字段检索后,点击检索史,再进行逻辑运算。检索式:
5.检索“安医大胡志教授近五年来作为第一作者所发表的论文”
提示:从标题栏“作者检索”入口;或者用下拉菜单“第一作者”字段名 检索式:
6.检索“徐叔云《药理实验方法学》被引用 情况(提示:限定“参考文献”字段)检索式及检索结果:
7.检索“安徽医科大学作者发表的国家资助课题”的文献 检索式:
8.检索“糖尿病治疗的安徽省资助课题”的文献 检索式:
9.改变显示格式(提示:系统设3种显示格式--题录格式、文摘格式、详细格式,默认为题录格式)
a:写出“题录格式”包含的字段名及其缩写(参照教材P25,36):
b:写出“文摘格式”包含的字段名(参照教材P25,36):
10.检索结果输出:
以文摘格式、按期刊排序方式保存该题检索结果,并按期刊进行结果分析。分别用“胰岛and移植”和“胰岛细胞移植”检索相关文献,比较检索结 果查准率和查全率
胰岛and移植
命中文献数
胰岛细胞移植
命中文献数
(二)主题检索
1. 检索“肾衰的治疗”的有关文献
写出“肾衰”的中英文主题词/副主题词及中图分类号:
中文主题词: 英文主题词: 中图分类号: 写出主题检索式:
2. 检索“阿司匹林诱发哮喘”的有关文献
中文主题词: 英文主题词: 中图分类号:
中文主题词: 英文主题词: 中图分类号:
检索式:
(三)期刊检索
检索有关“药理的中文期刊共有多少种”?写出其中一种期刊的主办编辑单位、CN和ISSN
(四)分类检索
查找“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文献 检索式:
二、中文全文数据库:网址:图书馆(210.45.97.5)→ 电子资源
(一)中国知网 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在篇名中检索“腹腔镜治疗卵巢疾病”的文献。浏览其中一篇文献参考文献、引证文献、共引文献、同被引文献等。
(2)查看检索历史,写出检索式:
(3)检索《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年第01期的文献
(4)期刊导航:眼科期刊共收录多少种();本专业核心期刊共收录多少种()。
2.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检索“安徽医科大学发表的有关褪黑素”的博士论文 检索式:
(2)安徽医科大学魏伟教授为导师的优秀硕士论文 检索式:
(3)检索有关“糖尿病与基因”的学位论文(提示:可用跨库检索)3.查阅 中国年鉴、工具书和翻译助手 4.“中国引文数据库”检索(www.feisuxs/或利用google搜索“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
1.查询与本专业(或本学科)有关的系统综述专业组名称;
提示:
→
下拉菜单可浏览系统综述专业组或点击
→。
2.检索癌症(cancer,tumor、neoplasms)免疫治疗(immunotherapy)的相关文献,写出检索式和检索结果;
3.利用“Pubmed”数据库中的“Systematic Review”栏目检索高血压治疗的系统综述文献,写出检索式、查看详细检索式和检索结果。
提示:点击PubMed Tools
栏下 →在输入框中输入检索式hypertension AND(treatment OR therapy)→ 点击“go”。
检索结果: 检索式:
查看详细检索式:
二、生物信息学数据库检索:
1.检索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简称BDNF)cDNA(数据库中缩写形式为cds)全长序列,并应用NCBI的BLAST程序进行同源性类比。
提示:选择 Nucleotide数据库,在检索框内输入“bdnf Complete cds“点击的标题→→点击
→点击
→点击命中文献
获得结果:Blast检索结果彩色图谱显示,Blast检索结果类似性积分显示,Blast检索结果序列对排显示。
2.利用OMIM检索Vitiligo(白癜风)的易感基因定位于4号染色体长臂上的文献。要求写出基因图谱位点(Gene map locus)。
提示:选择OMIM数据库→点击Limits→在Chromosome(s)选项中勾选“4”→输入框中输词“Vitiligo” → 点击Go,选择条目点击可得到完整的报告。
三、免费医学资源全文检索:
1.Free medical journals(http://freemedicaljournals.com)查找发表在“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2004 V.279(1)223-230的全文。
2.Highwire(http://highwire.stanford.edu)查找发表在“Hypertension”2004 V.43(5)983-987全文。
3.BioMed Central(BMC)(http://www.feisuxs/ 查询与本专业或本学科相关的期刊,写出三种。
5.PubMed Central(PMC)检索,写出Respiratory Research 全文收录起止年限,并浏览该刊 2001年第二卷第4期
提示:点击最底栏
→PubMed Central→点击→直接输入刊名。
→选择
第三篇:上机实习报告格式
文献检索实习报告(参考格式)
课程名称:文献检索日期:
学院:班号:姓名:学号:
实验名称:电子图书等资源检索。
实验目的:掌握图书资源如何检索和利用,熟悉人名录或机构名录的检索。实验内容:
1、用CALIS检索你们自己任课教师的编著发表情况。
2、用超星检索自己所在专业的某一方面的图书出版情况,并采集某一本书的一段文字,一个图。(以超星为例)
(1).登陆四川理工学院图书馆主页。
(2).找到电子资源,点击进入图书馆电子资源界面。
(3).找到热门资源中的“超星数字图书馆”,并点击“本地”,进
入超星数字图书馆。
(4).找到“浏览器”,点击并下载超星星浏览器。
(5).下载好“超星星浏览器”后就可以浏览图书了。
(6).例如查
3、利用物竞化学品数据库检索某一具体化学物质的相关数据。
4、用万方数据库检索我国某一位院士/科学家/某学科领域著名学者的名录。
实习报告要求:用自己姓名作为文件名称,将作业发送给各班指定的同学。
第四篇:c语言上机实验指导
第三部分 上机实验指导
实验一 C语言的运行环境和运行过程
一、实验实训目的及要求
1、C++语言的运行环境,了解所用的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会独立使用该系统。
2、了解在该系统上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C++程序。
3、通过运行简单的C++程序,初步了解C++源程序的特点。
二、实验内容
1、C++的启动以及工作环境介绍。
2、在Visual C++环境中运行C++语言源程序
三、实验实训指导
Visual C++提供了一个集源程序编辑、代码编译与调试于一体的开发环境,这个环境称为集成开发环境,对于集成开发环境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程序设计的效率。开发环境是程序员同Visual C++的交互界面,通过它程序员可以访问C++源代码编辑器、资源编辑器,使用内部调试器,并且可以创建工程文件。Microsoft Visual C++是多个产品的集成。Visual C++从本质上讲是一个windows应用程序。Visual C++有两个版本,对于每一个版本,都有对应的文档:
(1)专业版本,它包括一个更高级的优化编译器,更广泛的文档,并能设计基于DOS的应用程序。
(2)标准版本,其费用较低,没有那么高级的编译器,文档较少,且不能设计基于DOS的应用程序。
用鼠标单击“开始”、“程序”、“Microsoft Visual Studio 6.0”、“Microsoft Visual C++ 6.0”,然后打开一个工程文件,就会显示如图1.5.1所示的窗口,图中标出了窗口中各组成部分的名称,而且显示了已装入Graph工程文件的Visual C++ 6.0的开发环境,这是在建立了工程文件之后的结果。
菜单栏
1.File菜单 2.Edit菜单 3.View菜单 4.Insert菜单 5.Project菜单 6.Build菜单 7.Tools菜单
如下图 编辑C++源程序
[例]一个C++源程序。#include
int a,b;
a=5;
b=7;
int c=add(a,b);
cout<<”a+b=”< return x+y;} 四、实验实训思考题 1、输入并运行例题中程序,熟悉调试C程序的的方法与步骤。 2、写出一个C程序的构成。 实验二 C语言的基础知识 一、实验实训目的及要求 1、掌握C++语言数据类型,熟悉如何定义一个整型、字符型、实型变量,以及对它们赋值的方法,了解以上类型数据输出时所用的格式转换符。 2、学会使用C++的有关算术运算符,以及包含这些运算符的表达式,特别是自加(++)和自减(--)运算符的使用。 3、进一步熟悉C++程序的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的过程。 二、实验实训内容 1、输入程序,运行出结果。 mian(){ char c1 , c2; c1=97;c2=98; cout< 2、分析下程序,写出运行结果,再输入计算机运行,将得到的结果与你分析得到的结果比较对照。 main(){ int i , j , m , n;i=8;j=10; m=++i;n=j++; cout< 三、实验实训指导 1、在此基础上 1)将第二行改为: int c1, c2; 再使之运行。 3)再将第三行改为: c1=300;c2=400; 再使之运行,分析其运行结果。 在该程序中,说明了字符型数据在特定情况下可作为整型数据处理,整型数据有时也可以作为字符型数据处理。 2、此程序主要考查自加、自减运算符以及复合运算符的用法。 四、实验实训思考题 1、“=”和“==”有什么区别? 2、“&”和“&&”、“|”和“||”有什么区别? 实验三 简单的C++程序设计 一、实验实训目的及要求 1.理解C++语言程序的顺序结构 2.掌握常用的C++语言语句,熟练应用赋值、输入、输出语句。 二、实验实训内容 1、按格式要求输入/输出数据 #include “iostream.h” main(){ int a,b;flost x,y;char c1,c2;cin>>a>>b;cin>>x>>y;cin>>c1>>&c2; cout< 2、输入三角形三边长,求三角形面积。 #include “math.h” main(){ float a,b,c,s,area;cin>>a>>b>>c;s=1.0/2*(a+b+c); area=sqrt(s*(s-a)*(s-b)*(s-c));cout< 3、已知圆半径,圆柱高,求圆周长,圆柱体积。 main(){ float r,h,l,v,pi;pi=3.1415926;cin>>r>>h;l=2*pi*r;v=pi*r*r*h;cout< 4、输入一个摄氏温度,要求输出华氏温度。公式为f=5/9*c+32.main(){ float c,f;cin>>c; f=5.0/9*c+32;cout< 三、实验实训指导 1、第一题运行程序,必须按如下方式在键盘上输入数据 a=3,b=7 ↙ 8.5,71.82 ↙ a A ↙ 2、修改输出格式控制符,观察输出结果的变化。 四、实验实训思考题 1、已知圆半径r=1.5,圆柱高h=3, 求圆周长,圆面积,圆球表面积,圆球体积,圆柱体积。 2、输入一个华氏温度,要求输出摄氏温度。公式为c=5/9*(f-32)。 实验四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一、实验实训目的及要求 1、了解C语句表示逻辑量的方法(以0代表“假”以1代表“真”); 2、学会正确使用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 3、熟练掌握if语句和switch语句。 二、实验实训内容 编写程序完成下列题目: 1、已知三个数a,b,c,找出最大值放于max中。 2、输入某学生的成绩,经处理后给出学生的等级,等级分类如下: 90分以上(包括90): A 80至90分(包括80):B 70至80分(包括70):C 60至70分(包括60):D 60分以下:E 3、有一函数: x1x 1x10 y=2x-1 3x-11 x10 用scanf函数输入x的值(分别为x<1,1~10,10三种情况),求y值。 三、实验实训指导 1、分析:由已知可得在变量定义时定义四个变量a,b,c和max,a,b,c是任意输入的三个数,max是用来存放结果最大值的。第一次比较a和b,把大数存入max中,因a,b都可能是大值,所以用if语句中if——else 形式。第二次比较max和c,把最大数存入max中,用if语句的第一种形式if形式。Max即为a,b,c中的最大值。 #include “iostream.h” main(){ int a,b,c,max; /*定义四个整型变量*/ cin>>a>>b>>c;if(a>=b) max=a; /*a>=b*/ else max=b; /*amax) max=c; /*c是最大值*/ cout<<“max=”< 若输入下列数据,分析程序的执行顺序并写出运行结果 (1)a=1,b=2,c=3 (2)a=2,b=1,c=3 (3)a=3,b=2,c=1 (4)a=3,b=1,c=2 (5)a=3,b=3,c=2 (6)a=2,b=1,c=2 2、方法一:(用if嵌套`)分析: 由题意知如果某学生成绩在90分以上,等级为A;否则,如果成绩大于80分,等级为B;否则,如果成绩大于70分,等级为C;否则,如果成绩大于60分为D;否则,如果成绩小于60分,等级为E;但当我们输入成绩时也可能输错,出现小于0或大于100,这时也要做处理,输出出错信息。因此,再用if嵌套前,应先判断输入的成绩是否在0~100之间。 #include“iostream.h” main(){ int score; char grade; cout<<“nplease input a student score:”; cin>>score; if(score>100||score<0) cout<<“ninput error!”; else { if(score>=90) grade='A'; else { if(score>=80) grade='B'; else {if(score>=70) grade='C'; else { if(score>=60)grade='D';else grade='E'; } } } cout<<“nthe student grade:”< } } 输入测试数据,调试程序。测试数据要覆盖所有路径,注意临界值,例如此题中得100分,60分,0分以及小于0和大于100的数据。方法二:用switch语句 分析: switch 语句是用于处理多分支的语句。注意,case后的表达式必须是一个常量表达式,所以在以用switch语句之前,必须把0~100之间的成绩分别化成相关的常量。所有A(除100以外),B,C,D类的成绩的共同特点是十位数相同,此外都是E类。则由此可得把score除十取整,化为相应的常数。 #include“iostream.h” main(){ int g,s;char ch; cout<<“ninput a student grade:”;cin>>g;s=g/10; if(s<0||s>10) cout<<“ninput error!”;else { switch(s) { case 10: case 9: ch='A';break; case 8: ch='B';break; case 7: ch='C';break; case 6: ch='D';break; default: ch='E'; } cout<<“nthe student scort:”< } } 输入测试数据,同方法一一样调试程序并写出结果。 3、分析:y是一个分段表达式。要根据x的不同区间来计算y的值。所以应使用If语句。 main(){ int x,y; cout<<”please input x :”;cin>>x;if(x<1){ y=x; cout<< “y=”< else if(x<10){ y=2*x-1; cout<<“y=”< else { y=3*x-11; cout<<“y=”< } 四、实验实训思考题 c语言如何表示“真”与“假”?系统如何判断一个量的“真”与“假”? 实验五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一、实验实训目的及要求 熟练掌握while、do—while和for三种循环语句的应用。 二、实验实训内容 编写程序,完成下列题目: 1、求5! 2、求和s=1!+2!+3! 3、求和s=1!+3!+5! 4、求和s= 3+33+333 5、有一数列:2/1,3/2,5/3,8/5,„求出这个数列的前10项之和。 6、打印500以内的“水仙花数”。“水仙花数”是一个三位数,其各位数立方和等于该数本身。 7、一个数如果恰好等于它的因子之和,这个数就称为完数。求100之内的所有完数。 三、实验实训指导 1、程序清单: main(){ int n,t;n=1;t=1; while(t<=5){ n=n*t;t=t+1;} cout< 2、程序清单: main(){ int n,s=0,t=1; for(n=1;n<=3;n++){ t=t*n;s=s+t;} cout< 3、程序清单: main(){ int s=0,t,i,j; for(i=1;i<=3;i++){ t=1; for(j=1;j<=2*i-1;j++)t=t*j;s=s+t;} cout< 4、程序清单: main(){ int s=0,t=3,i;for(i=1;i<=3;i++){ s=s+t;t=10*t+3;} cout< 5、程序清单: main(){ int n,t,; float a=2,b=1,s=0;for(n=1;n<=10;n++){ s=s+a/b;t=a;a=a+b;b=t;} cout< 6、程序清单: main(){ int i,j,k,n; for(n=100;n<=500;n++){ i=n/100;j=n/10-i*10;k=n%10; if(n= =i*i*i+j*j*j+k*k*k)cout< 7、程序清单: main(){ int n,s,j; for(n=1;n<=100;n++){ s=0; for(j=1;j 四、实验实训思考题 求Sn=a+aa+aaa+„+aa„a 之值,其中a是一个数字。例如:2+22+222+2222+22222(此时n=5), n由键盘输入(分别用while和for编程)。 实验六 函数 一、实验实训目的及要求 1、掌握C语言函数的定义方法、函数的声明及函数的调用方法。 2、了解主调函数和被调函数之间的参数传递方式。 二、实验实训内容 1、写一个判断素数的函数,在主函数输入一个整数,输出是否素数的信息。 2、写一函数,是给定的一个二位数组(4×4)转置,即行列互换。 3、写两个函数,分别求两个正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用主函数调用这两个函数并输出结果。两个正数由键盘输入。 4、写一函数,用“起泡法”对输入的10个字符按由小到大顺序排序。 三、实验实训指导 1、程序清单: mian(){ int number; cout<< “请输入一个正整数:n”;cin>>number;if(prime(number)) cout<< “n %d是素数.”< cout<<“n %d不是素数.”< int prime(number)/*此函数用于判别素数*/ int number;{ int flag=1,n; for(n=2;n 判断素数的算法,我们在以前学习循环的时候已经学过了,在这里只是把这个算法用函数的形式表示出来。这里我们要注意函数的 定义、声明的方法和格式。 2、程序清单: /*矩阵的转置*/ #define N 4 int array[N][N];convert(array)int array[4][4];{ int i,j,t; for(i=0;i t=array[i][j]; array[i][j]=array[j][i];array[j][i]=t;} } main(){ int i,j; cout<< “输入数组元素:n”;for(i=0;i for(j=0;j cout< conver(array); cout<< “转置数组是:n”;for(i=0;i for(j=0;j cout< 本例题用数组作为函数参数,大家要注意数组作为函数参数时的用法。 3、程序清单: #include “stdio.h” hcf(u,v)int u,v;{ int a,b,t,r;if(u>v){ t=u;u=v;v=t;} a=u;b=v; while((r=b%a)!=0){ b=a;a=r;} return(a);} lcd(u,v,h)int u,v,h;{ return(u*v/h);} main(){ int u,v,h,l;cin>>u>>v;h=hcf(u,v); cout<<“H.C.F=%dn”< cout<<“L.C.D=%dn”< 这是一个十分典型的算法,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分析、学习。 4、程序清单: /*起泡法排序*/ #define N 10 char str[N];main(){ int i,flag; for(flag=1;flag = =1;){ cout<< “n输入字符串,长度为10:n”;cin>>str; if(strlen(str)>N) cout<<“超过长度,请重输!”;else flag = 0;} sort(str); cout<< “n排序结果:”;for(i=0;i sort(str)char str[N];{ int i,j;char t; for(j=1;j for(i=0;(i t=str[i]; str[i]=str[i+1];str[i+1]=t;} } 四、实验实训思考题 编写一个程序,包括主函数和如下子函数。 (1)输入10个无序的整数; (2)用起泡方法从大到小排序;(3)要求输入一个整数,用折半查找法找出该数,若存在,在主函数中输出其所处的位置,否则,插入适当位置。 分析:input函数完成10个整数的录入。sort函数完成起泡法排序,search函数完成输入数的查找。 实验七 指针 一、实验实训目的及要求 1.掌握指针变量的定义与引用。 2.熟练使用函数指针、数组指针、字符串指针编写应用程序。 二、实验实训内容 1、写一函数,求一个字符串的长度。 2、编写一个函数,将数组中n个数按反序存放。 3、设一个函数,调用它时,每次实现不同的功能:(1)求两个数之和;(2)求两个数之差;(3)求两个数之积。 三、实验实训指导 1、分析: (1)本部分习题要求全部用指针完成; (2)在main函数中输入字符串,并输出其长度; (3)本题不能使用strlen()函数; 方法说明: 在主函数中定义一个指向字符串的指针变量pstr,并将输入的字符串的首地址赋值给pstr,然后调用求字符串长度的函数strlenth(char*p),得到字符串的长度。在函数strlenth(char *p)中,判断*p是否为’ 0’,如果不为’ 0’,则进行len++的操作,直到遇到’ 0’ 为止。然后返回len值。 求字符串长度的函数strlenth(char *p)算法如下: (1)定义int len=0; (2)当*p!=’ 0’ 时,重复执行(2.1)(2.2),否则算法终止。 len=len+1 p++(3)return(len) 2、分析: (1)在主函数中输入10个数,并输出排好序的数。 (2)编写函数invert()将10个数按反序存放。 3、分析: (1)在主函数中输入2个数a,b,并输出a,b的和、差和乘积。 (2)分别编写函数add()、sub()、mul()计算两个数的和、差、积。(3)编写函数process(),分别调用函数add()、sub()、mul()。 四、实验实训思考题 实现指针移动的几种方法。 实验八 一维数组 一、实验实训目的及要求 1、掌握一维数组的定义、赋值和输入输出的方法; 2、掌握字符数组的使用; 3、掌握与数组有关的算法(例如排序算法)。 二、实验实训内容 1、在键盘上输入N个整数,试编制程序使该数组中的数按照从大到小的次序排列。 2、青年歌手参加歌曲大奖赛,有10个评委对她的进行打分,试编程求这位选手的平均得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 3、输入一串字符,计算其中空格的个数。 三、实验实训指导 1、分析:C++中数组长度必须是确定大小,即指定N的值。排序的方法有多种,我们取出其中两种作为参考。 方法一:起泡排序 从第一个数开始依次对相邻两数进行比较,如次序对则不做任何操作;如次序不对则使这两个数交换位置。第一遍的(N-1)次比 较后,最大的数已放在最后,第二遍只需考虑(N-1)个数,以此类推直到第(N-1)遍比较后就可以完成排序。 源程序如下: #define N 10 #include“iostream.h” main(){ int a[N],i,j,temp; cout<<“please input %d numbersn”< for(i=0;i if(a[j]>a[j+1]){ temp=a[j];a[j]=a[j+1];a[j+1]=temp;} } cout<<“the array after sort:n”;for(i=0;i 首先找出值最小的数,然后把这个数与第一个数交换,这样值最小的数就放到了第一个位置;然后,在从剩下的数中找值最小的,把它和第二个数互换,使得第二小的数放在第二个位置上。以此类推,直到所有的值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止。 #include“iostream.h” #define N 10 main(){ int a[N],i,j,r,temp; cout<<“please input %d numbersn”< for(i=0;i for(j=i+1;j temp=a[r];a[r]=a[i];a[i]=temp;} } cout<<“the array after sort:n”;for(i=0;i main(){int i,j,min; float temp,ave=0;float a[11]; cout<<“n输入评委所打的分数:n”;for(i=1;i<=10;i++) cin>>a[i];for(i=1;i<=9;i++){ min=i; for(j=i+1;j<=10;j++)if(a[min]>a[j]){ min=j;temp=a[i];a[i]=a[min];a[min]=temp;} } for(i=2;i<=9;i++)/*注意i值的变化范围*/ ave=ave+a[i]; cout<<“选手所得最后分数:”< 3、程序清单: #include for(i=0;i cout<<“空格数为:”< 四、实验实训思考题 已有一个已排好序的数组,今输入一个数,要求按原来排序的规律将它插入数组中。 实验九 二维数组 一、实验实训目的及要求 1、掌握二维数组的定义、赋值和输入输出的方法; 2、掌握字符数组的使用; 3、掌握与数组有关的算法(例如排序算法)。 二、实验实训内容 1、有一个3×4的矩阵,要求输出其中值最大的元素的值,以及它的行号和列号。 2、打印以下图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求矩阵下三角形元素之和。 三、实验实训指导 1、程序清单: #define M 3 #define N 4 main(){ int max,i,j,r,c; static int a[M][N]={{123,94,-10,218},{3,9,10,-83},{45,16,44,-99}};max=a[0][0];for(i=0;i cout<< “max=”<< max<<” row =”< 2、程序清单: main(){ char a[5]={' * ' , ' * ' , ' * ' , ' * ' , ' * '};int i,j,k; char space=' '; for(i=0;i<5;i++)/*输出5行*/ { cout<<“n”;/* 输出每行前先换行* / cout<<“ ”;/* 每行前面留5个空格 */ for(j=1;j<=i;j++) cout< cout< 3、程序清单: #define N 6 main(){ int i,j,sum=0;int a[N][N]={0};cout<<“input 5×5 data:n”;for(i=1;i for(i=1;i cout< 四、实验实训思考题 求一个3×3矩阵对角线元素之和。 实验十 结构体和共用体程序设计 一、实验实训目的及要求 1、掌握结构体类型和结构体变量的定义。 2、掌握结构类型变量的定义和使用; 3、掌握链表的概念,初步学会对链表进行操作; 4、掌握共用体的概念和使用。 二、实验实训内容 1、有五个学生,每个学生的数据包括学号,姓名,三门课的成绩,从键盘输入五个学生的数据,要求打印出每个学生的平均成绩,以及最高分的学生的数据(包括学号,姓名,三门课的成绩,平均分数)。 2、三个人围成一圈,从第一个人开始顺序报号1,2,3。凡报到“ 3” 者退出圈子,找出最后流在圈子中的人原来的序号。 3、建立一个链表,每个结点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年龄。输入一个年龄,如果链表中的结点所包含的年龄等于此年龄,则将此 结点删去。 三、实验实训指导 用一个函数输入五个学生的数据;用一个函数求总平均分;用函数找出最高分学生数据,总平均分和最高分的学生的数据都在主函 数中输出。 四、实验实训思考题 用链表实现排序。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上机指导 实验一熟悉C程序的运行环境和运行一个C程序的方法 一、实验目的1.熟悉C语言编程环境创天中文版VC++6.0,掌握运行一个C程序的基本步骤,包括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 2.了解在该系统上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C程序。 3.通过运行简单的C程序,初步了解C源程序的特点。 二、实验内容 1.建立自己的文件夹 在磁盘上新建一个文件夹,用于存放C程序,如C:liming 2.调用编辑程序 在屏幕上显示一个短句“Hello World!”。输入以下程序,并进行编译和运行。源程序 #include int main(void) { printf(“Hello World!n”); return 0; } 运行结果 Hello World! 具体操作步骤见《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第1页-第4页。 3.编程题1 在屏幕上显示一个短句“What is a computer?” 4.编程题2 改写下列程序,求1-100中能被6整除的所有整数的和,并在编程环境中验证该程序的运行结果。 #include int main(void) { int i, sum=0; for(i=1;i<=100;i++) if(i%2= = 0)sum=sum+i; printf(“%d”, sum); return 0; } 应了解所用的系统是用什么命令进行编译和连接运行的。编译和连接后所得到的目标程序的后缀是什么形式的?第五篇: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上机指导(实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