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赛课评语
1、(1)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知识由浅入深:谆谆诱导,创设情景:引发学生思维,促进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分析例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好体现新课程的“三 维目标”;(2)教学过程逻辑性较强,教学思路严谨,作为一名新教师来说教学基本功较 扎实;(3)建议:
①可以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讨论,适当控制教学节奏;②创设的例可以增加一些难度,更好训练学生的思维;③备课要考虑多种因素,上课要灵活(遇到例,可以让学生讨论)。
2、(1)引课能跟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发学生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2)能创设例情景,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促进师生互动,但应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动手、动脑,训练基本技能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教学设计思路较清晰,教学目标能体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4)这是一节整合课,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实现师生互动,成果分享,培养 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在这一点上老师还应加强;(5)较成功的一节课。
3、(1)能利用网络优势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2)教学设计思路清晰,但实施呈现传统化,如能创设例情景,但没有引发同 学讨论思维,课堂氛围不够浓厚,教学效果不佳;(3)应注意培养学生分析资料(问题)和总结归纳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4、(1)应教会学生如何容易处理数据,如何从数据中发现结论(规律);(2)本节课实际上不需要利用网络教学,只需要引用多媒体课件就足矣;(3)应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新教师的缺点),注意控制课堂节 奏、语言节奏)(4)课堂教学方式较传统,希望年轻教师要大胆探索、大胆改革。
5、(1)能通过创设例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能利用课件直观解决教学中的“难点”;(3)能通过听、说、读、写训练学生学习外语的基本技能;(4)教学思路较清晰,教学效果尚可,但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特别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充分体现 学生的主体性;(5)能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录音→录像片段)→资料库
6、(1)能利用课前演讲及课文资源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2)能利用例、练习引发学生思考、发言,促进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 动性;(3)应大胆引导学生讨论,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4)教学基本技能及教学艺术(表现力等)有待培养、提高;(5)教学设计思路基本合理,但应从“三维目标”的实现加以完善、补充,另 注意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合理运用。
7、(1)教学基本功尚可,能利用对话,播放录音,观看录像片断、图片等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听、说、读、写);(2)教学方式较传统化,特别是课堂的语言氛围有待改进(教师汉语较多),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环节有待加强(应让学生主动、思考、讨论),还有过早归考点内容;(3)本节课使用了较先进的教学手段(网络教学),但效果并不比其它教学效果明显(多媒体、语音室),能否算整合课?
8、(1)能按常规教学思路落实好听、说、读、写等技能的训练;2)能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资料,使学生直观感受学习内容;(3)能利用网络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信息的能力,以及分享成果,获得成功喜悦的情感、态度,并促进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效率;(4)建议:在现代化教学中,还应注意充分发挥教师的语言,肢体动作等情感艺术,加强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9、(1)本节课的一大亮点:学生主持分组抢答活动,促进生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采用激励式评价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溶入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2)能合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直观感受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知识(“亲身”体验);(3)教学设计能大胆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力求达到“三维”目标的要求,教学过程课堂氛围生动,活跃轻松(教师的表情亲近感)教学效果总体良好;(4)体会:利用例贯穿于英语教学中,确实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及掌握学习英语的基本技能。
10、(1)能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2)能拓宽课本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3)能创设思维,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发表个人观点;4)教学设计较传统,虽然达到培养学生听、说、读等技能,但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影响教学效果;(5)教学的艺术性有待加强(如讲课的“激情”)。
11、(1)教学设计思路总体上较清晰,能通过创设例情景,学生探究实验及“活动”等促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引发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分析讨论数据处理,培养学生分析例的能力等以实现“三维教学目标”;(2)教学语言需进一步简炼,节奏感需进一步增强,课堂把握能力、组织能力需进一步重炼。
12、(1)能创设例情景,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能通过物理学史的教学,引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3)能自然介绍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并直接应用到课堂教学中;(4)能利用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的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分析数据的能力;(5)建议:注意语速、节奏以及过渡性语言(数学的逻辑);让学生充足的时间发表意见;(6)课堂容量较大;(7)注意板书;(8)小游戏→亲身体验(与实际相结合)→调查研究→研究性学习课题
13、(1)能利用课件展示示意图、实验过程进行直观教学,较好突破教学中的一些难点;(2)能利用点拔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的效果;(3)教学设计思路较清晰,能系统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并能与考纲中的考点紧密联系,针对性较强;(4)建议: ①板书;②引导学生做笔记;③教学节奏感的控制(“激情”);④注意答案播放时机的控制;⑤多“靠近”学生,加强交流沟通,提高教学效果。
14、(1)授课“激情”不足,节奏感不强,导致课堂氛围不够活跃;(2)教学方式较传统,应利用例引发同学思考、讨论,活跃同学思维,提高课 堂教学效果。
15、(1)能借助多媒体播放电视片段,使学生“身临其境”为学习理解课文打开“方便之门”;(2)能利用例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但应留较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并引发讨论、鼓励学生主动发言,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3)教学设计思路尚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注意通过过渡语言的把握,教学节奏的控制以及师生互动的促进来展现教学设计,以达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4)注意板书,并教会学生如何做笔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6、(1)教学设计思路清晰,且课堂教学实施较好,基本达到教学目的;(2)本节课最大特点就是以例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思维,注意过程体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养成良好的讨论氛围,体现合作、探究、互动、评价的课堂模式,达到“三维目标”的要求;(3)倘若更好把握语言的节奏、情感,鼓励更多同学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互动性,则是一节很成功的课;(4)板书
第一篇:听课评语汇总
听课评语汇总 1.课前准备充分,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创造了良好 的语言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重难点突出,板书清晰有条理。教学步骤设计合理,由 浅入深,循序渐进。
3.教师基本功扎实,知识讲解准确,教学设计合理,始终以学 生为主体,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讨论,上台交流展示等形式,师生配合默契,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4.教师教态自然,语调亲切,并不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推进了 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5.教师准确的把握了设疑的方向,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 学生进入积极的的思维状态。6.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效果好,语言清晰,能注重学法指导,培 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设计富有启发性。
7.教学环节设计安排清晰明了,过渡自然。
化学授课教师沈庆杰(34 岁、女、班主任)课题内容 蛋白质的性质 小,无激情;板书规范,有设计;引课温故知新,学生到黑板书写有错误教师纠错及时,重点知识强化到 位,训练巩固一般,问题设置质量不高,学生调动好,分组学生讨论时教师要求明确,教师点拨到位,学 生动笔练较少,学生齐声回答机会较多,给学生反思、反馈、整理、巩固的时间充足,知识迁移、拓展的 恰到好处,与高考链接的习题略少。教学环节流畅,新课改理念理解到位,是一堂传统教学与新课改相结 合的化学课,给听课者留下较深印象,最大亮点:知识迁移、拓展的恰到好处。总体评价:较好 知识迁移、拓展的恰到好处 总体评价 总体评价:
知识迁移 生物授课教师李国有(非班主任)课题内容——基因工程。语言表达自然流畅,教态自然,:课题内容 基因工程。
生物授课教师李国有(30 岁、男、非班主任)课题内容 :
基因工程 具有亲和力,有激情,有幽默感;板书规范,有设计;以趣引课新颖但时间太长,学生分组讨论时教师要 求不明确,但教师点拨到位,学生动笔练、动口说、动脑思考的训练较多,重点知识强化到位,训练巩固 一般,黑板上教师自制的教具具有特点,富有创意,效果明显,教师语境创设非常好,学生调动好,教师 及时指出学生易错点、易混点,并加以辨析,训练量略少点。最大亮点:有幽默感、语境创设非常好。总 有幽默感、语境创设非常好。
有幽默感 体评价:
体评价:较好 物理授课教师孙学东(班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课题内容——功率。语言表达自然 :课题内容 功率。
物理授课教师孙学东(37 岁、男、班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课题内容 :
功率 流畅,声音抑扬顿挫,有激情;板书规范,有设计,板图书写有功底;引课富有时代气息,教师口技相当 好,学习目标明确,给出功率的公式后,分四种情况加以讨论,重点知识强化到位,训练巩固及时,问题 设置有质量,思路清晰,学生调动好,学生到黑板书写有错误教师纠错及时,并及时点明错误的原因,学 生分组讨论时教师要求明确,教师点拨到位,学生动笔练较多,学生齐声回答机会较少,给学生自主、质 疑、合作、探究、总结、反思、反馈、整理、巩固的时间充足,知识迁移、拓展的恰到好处,与高考链接 的习题略少。本节小结语言干练,重点突出,紧扣主题,要求明确。教学环节流畅,新课改理念理解到位,是一堂优秀的符合新课改理念的示范课。最大亮点:教学基本功扎实,有激情,思路清晰,问题设置有质 教学基本功扎实,有激情,思路清晰,教学基本功扎实 总体评价:
量,学生调动好。总体评价:特别好 学生调动好 总体评价 东港二中:
东港二中:我于 2011.4.27—28 日在东港二中听了语文、物理、政治、外语、历史、生物、化学、数学、地理共计九节课,总体感觉二中领导重视,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素质较高;校园环境整洁,学校教学设施 完备,办公环境好,有重点高中气势,教师敬业,水平较高,普通话普遍好于我校;学生开放,见识较广,思维敏捷,下课交流活跃,自由自在,语言表达能力强;上课教师青年与中年结合,男教师居多,教师潜 力较大;语言表达准确、生动、形象、有激情;板书规范、有条理、有设计、重点突出;教态自然、大方、有亲和力;教学目标准确,重点突出;新课导入能以旧导新,产生悬念,以趣引新;教师主导作用较好,学生调动好,教师点拨及时;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训练到位;课堂传统讲授方法多些,与高考紧 密相连,实用性强。
物理授课教师张喜宝(班主任)课题内容——运动学中的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首先师生 :课题内容 运动学中的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
物理授课教师张喜宝(38 岁、男、班主任)课题内容 :
运动学中的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 复习回忆运动学的基本公式和四个基本量,提问学生老师书写,然后马上训练,边练边寻找方法,寻找答 题技巧和规律,试着用另外方法解题,并进行对比;用另外的多道例题让学生训练寻找同一种方法。教师 语言表达流畅,声音洪亮,板书书写规范、有设计;师生双边活动一般,学生能力较强;教师点评及时到 位。最大亮点:注重强化学生的解题方法。总体评价:较好 注重强化学生的解题方法。
体评价:
注重强化学生的解题方法 生物授课教师吕春雨(非班主任)课题内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运用发问式引 :课题内容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生物授课教师吕春雨(30 岁、男、非班主任)课题内容 :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课方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有悬念、紧扣主题、引人入胜。运用视频把拉马克的进化学说与达尔文的进 化理论进行对比,得出物竞天择的进化理论。教师语言表达自然流畅,声音抑扬顿挫,有激情;板书规范,有设计,教师点拨到位,学生动笔练较少,学生齐声回答机会较多,给学生自主、质疑、合作、探究、总 结、反思、反馈、整理、巩固的时间充足,与高考链接的习题略少。本节小结语言干练,重点突出,紧扣 主题,要求明确。最大亮点:教师有激情、幽默,运用对比的教学方法。总体评价:较好 教师有激情、幽默,运用对比的教学方法 总体评价 总体评价:
教师有激情 化学授课教师王春芳(非班主任)课题内容——弱电解质的电离。引课是班长用化学用语 :课题内容 弱电解质的电离。
化学授课教师王春芳(33 岁、女、非班主任)课题内容 :
弱电解质的电离 致欢迎辞,别具一格,有创意,既礼貌欢迎各位听课老师又紧扣本节课主题。通过电解质、非电解质、强 电解质、弱电解质四个概念复习、训练,重点讲授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师自身素质较高,教态好,语 言表达略快,但是吐字清楚流利,板书非常规范,少见板书书写如此好的化学教师。化学用语表达准确,师生间双边互动、生生间互动较好。知识迁移、拓展到位。训练题的难易度适中,课堂节奏掌控较好。最 大亮点:板书规范、漂亮,化学用语表达准确。总体评价:非常好 总体评价:
总体评价 数学授课教师齐立平(班主任)课题内容——变角求值。
通过 sinx+conx=1/5 :课题内容 变角求值。
数学授课教师齐立平(32 岁、男、班主任)课题内容 :
变角求值(0,∏〕 x∈ 求 sinx,这样一道题来复习导入,让学生思考、练习、教师引导、归纳,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解 题,学生质疑,因为解题中存在错误,师生共同归纳变角求值的规律。教师语言表达自然流畅,声音抑扬 顿挫,有激情;板书规范,有设计,但是书写的字太小,教师点拨到位,学生动笔训练较充分,学生齐声 回答机会较多,思路清晰,紧扣高考,实战性较强,师生双边互动较好。最大亮点:学生自己编题考学生,学生自己编题考学生,学生自己编题考学生 说明学生掌握了该知识点,居高临下,明白命题人的意图 总体评价 总体评价:
说明学生掌握了该知识点,居高临下,明白命题人的意图。总体评价:非常好 东港三中:我于 2011.4.28—29 日在我校听了语文、物理、地理、外语、化学、历史、数学、政治、生 东港三中 物共计九节课,校长相当重视,为此专门召开会议,各项工作有专人负责,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鼎力支 持,全程跟踪,同组教师积极参与,热情交流,上课教师认真准备,学生主动配合;校园环境整洁,焕然 一新,博得与会领导、老师交口称赞,都说三中变化太大了;学生有朝气,秩序井然;上课教师尽心尽力,以实际行动展示了我校教师精神风貌,证明了我校教师的实力,汇报了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暴露了我校 学生的学习能力低下。
物理授课教师周玉璟(班主任、备课组长)课题内容——动能 动能定理。优点:教师教 :课题内容 物理授课教师周玉璟(35 岁、女、班主任、备课组长)课题内容 :
动能 动能定理。
态自然、大方、具有亲和力,语言表达准确、生动、形象;板书规范、有条理、有设计;重点突出;教师 掌控课堂能力强,教师点拨及时,及时正面评价学生;学生积极主动配合;商榷之处:声音略小,缺少激 情,学生自主探究、质疑、合作、归纳、评价少点,物镜创设一般,训练量略少点。总体评价:较好 总体评价:
总体评价 化学授课教师刘凤娓(:课题内容 阿伏伽德罗常数。
化学授课教师刘凤娓(30 岁、女)课题内容 :课题内容——阿伏伽德罗常数。优点:教师教态自然、大方、具有 阿伏伽德罗常数 亲和力,非常自信,语言表达准确、生动、形象;板书有设计;重点知识突出;教师掌控课堂能力强,教 师点拨及时,及时正面评价学生;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师互动非常好,学生自主探究、质疑、合作、归纳、评价非常好,训练及时,是一堂标准的新课改的课。商榷之处:语速略快,板书一般。总体评价:
总体评价:
总体评价 特别好 数学授课教师牛媛媛(:课题内容 函数的零点。
数学授课教师牛媛媛(33 岁、女、:课题内容)课题内容——函数的零点。优点:教师教态自然、高雅、具有亲 函数的零点 和力,非常自信,语言表达准确、生动、形象;板书规范、书写优美、有设计;引课与实际生活和高考紧 密相连,重点知识突出,知识迁移、拓展到位;教师掌控课堂能力强,教师点拨及时,及时正面评价学生; 师生互动非常好,紧扣高考。商榷之处:语言略显罗嗦,课堂显得沉闷,生生互动应加强。总体评价:非 总体评价:
总体评价 常好 生物授课教师汪艳(备课组长)课题内容——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优点:教师教态自然、:课题内容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生物授课教师汪艳(37 岁、女、备课组长)课题内容 :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大方,语言表达生动;板书规范、书写优美、有设计;引课引人入胜富有教育意义,重点知识突出,用对 比教学方法;驾驭教材能力强,把教材讲透,讲明白。教师点拨及时,及时正面评价学生;师生互动非常 好。商榷之处:语言略显罗嗦,学生反思、整理、记忆、落实应该加强,生生互动应加强,应加大训练量。
总体评价:
总体评价:较好 二、三所高中综合评价 把每一所学校上课的九名教师综合比较分析,可以用下列语言来描述:
一中:教师专业功底扎实,学生科学素养较好,文明素养特高。
二中:教师综合能力较强,学生科学素养特好,文明素养较高。
三中:教师新课改执行快,学生科学素养平常,文明素养较高。
三、反思与体会
(一)本次活动我校选出的教师相对来说比较优秀,因为高三未参加。如此优秀的教师,在试讲时没有 一个人一次性过关,都是经过组里人员、教务处、孙校长多方意见汇总改进之后,再试讲 2—3 遍才达到比 较完美程度的,可见备课质量的提高是无止境的,也是伸缩性极大的一项工程。一个中等水平的教师,只 要肯下功夫,同样能备出高质量的课。之所以不能保证课堂有效,源于教师本身职业勤奋后面的应付、懈 怠。恕不知,这种应付所产生的学生成绩不高,能力不强的一系列后果是教师真正疲惫和身心交瘁的根源,因此教师自身爱业、敬业、乐业心理的形成是保证有效课堂实施的根本所在。教师只有把自己变成学习型、钻研型、科研型的人才,真正把教育看做一项愉快事业去做而非只为生存谋饭碗的话,备课才能精益求精,教学才会成为艺术。加强集备,提高集备质量,集思广益,扬长补短,不断反思,也是保证备课质量的重 要途径。有些组的集备依然忽视教法优化的研讨,是一种错误。同时教师的谦虚好学,兼收并蓄很重要。
旁观者清,很多问题别人指出来之后,有的教师不听、不记、不悟,还按自己的老一套去做,结果课未上 好,有失多方颜面。
(二)教师在教学形式上还是拘泥于教师与学生间的一问一答,或者疑难处的讨论和讨论完的汇报展示,好点的教师能让学生质疑,让学生自编题目,自己作答,再就没有更能激发智慧碰撞的更有效、更开放、更民主的教学方式了。教师在课改方面理论水平的欠缺和实践探索层面的不积极,是主要原因。
(三)我校 的课改由于孙校长鼎力推动,全体领导班子和教师的齐心合作,已初见成效,三所学校,我校的上课质量 受到交口称赞,但最艰难的一步很难迈出,就是教师的引领点拨功力欠佳,原因在于教师自身素质的全面 提升还未达到一定高度。尤其是教师知识面窄,语言贫乏,理科教师不注重人文素养的积淀培养,文科教 师不注重自然科学的了解、学习,忽视相关学科知识的探究,严重阻碍了课改进程,成为制约提高教学成 果的最大瓶颈。学生的动,源于教师的放,学生的活,源于教师的导,学生的好,源于教师的高。没有高 水平的师傅,就很难有高水平的弟子。教师不应只是片面的追求转变教学方式,忽视对教材内容的挖掘、感悟和宣讲。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在深挖课本知识的同时,结合课本延伸出去,把优良的教学方式与 课本内涵真正融合起来,使学生既掌握了基础,也提高了能力,打造优质幸福课堂。这是很多教师目前没 有做到的。可喜的是,九位上课教师在这方面已经成功地先向前迈出了一步,他们会成为各组的旗帜。
(四)教师上课的切入点很重要,每课知识都是浩瀚无边的,从哪入手,重、难点如何确立准确,怎么能 将知识通俗化、条理化、规律化,让学生易懂、易会,从而达到由会生趣、由会生情、由会生爱的程度,需要每个教师重视和培养训练自己的悟性的。
(五)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不可忽视,记忆的规律告诉我们:形象的事物总是先被人记住和理解。
(六)教师的语言激情和声调、普通话水平、教态的高雅和亲和力,教师板书的独具匠心都是课堂增效的 催化剂。
(七)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应更全面和细致,比如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应分点,注意逻辑推理,文字简练,主 题明确,语言正确等等,这方面我校教师有差距。
(八)对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评价,形式单一,语言贫乏,或者不加评价,直接让坐下。
(九)再高的课堂效率如果没有巩固和反复做后盾照样会事倍功半,所以课下巩固的方式方法的研讨并不 比备课、讲课份量轻,而这一点全东港地区是否有好典型予以借鉴
第二篇:第二届语文赛课评语
第二届“桃李杯”语文赛课个人评课
1、授课教师:郭雪宁 授课课题:《鱼游到纸上》
评 语:教师基本功扎实,是一节一很有特色的语文课,语文味很浓,语言饱满富有特色。注重培养学生在读文中悟情,学法渗透自然,评价具有指导性和针对性。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具有引领性,教师在课堂上的状态和角色意识定位准确,尽管学生表现不尽人意,相信在教师的努力下,会渐入佳境。
2、授课教师:马玫 授课课题:《识字4》
评 语:教师教态自然大方,语言朴实具有亲和力,很受孩子喜欢,教师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且方法巧妙,比如在教师范读课文后请学生对教师读文进行评价,实际是对学生读文提出要求及训练,使学生自然接受,乐于接受。比较注重激发低段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检测生字时运用多种方法。但本节课对教材解读不深,重难点的预设和处理均不到位。
3、授课教师:刘霞 授课课题:《夏夜多美》
评 语:教师板书规范,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但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欠合理,教学设计过于呆板,未梳理出本课的主线,应在“夏夜多美”的“美”字上下足功夫,“什么美,怎样美,为什么美?”教师的表现也过于拘谨,没有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时间安排上不合理,造成未完成教学内容。
4、授课教师:刘娟 授课课题:《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评 语:教师板书有进步,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及归纳的能力,对于这样一篇内容简单,易于被学生理解的文章,应重在通过品词悟情的过程中引发学生深度的思考。但在执教过程中,教师无激情,面面俱到但无起伏,教学设计陈旧,课堂气氛沉闷,教师没有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机会,多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来完成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虽然将重点句子词语都理了出来,但都是教师的作品,朗读指导不到位,有赶课的感觉,无联系生活实际的课外拓展。
5、授课教师:王冰涵 授课课题:《上下结构》 评 语:教师能够准确把握写字课型的基本教法,在执教过程中能够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写字兴趣,比如课前热身、唱写字歌、欣赏作品,摆一摆等,教学,以观察—归纳书写要领—练写—评价—再练写为主要方法进行教学,训练扎实但方法单一,未能够梳理出上下结构的不同字型的写法特点。作为写字课,教师的板书示范性不强,大小不一,摆一摆字体未及时纠正,课堂评价略显单薄且专业性不强。
6、授课教师:田金梅 授课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评 语:教师能够重视学生品词品句能力培养,但学生读的太少,老师引导过多,学生自主体悟机会太少,教师对文本的理解过于肤浅,在教学过程中没能很好地处理教材,教法陈旧。
7、授课教师:罗海燕 授课课题:童年趣事
评 语:本节课能够紧紧抓住题眼“趣”字展开,教学重难点突出,教与学活动安排合理,写作训练有层次,教师指导有针对性,能够扎实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比如片断训练、提炼内容、关于立题。但对于这样一个师生都很熟悉的话题,教师的语言、体态及与学生的交流还不够,更应具有“趣”感,教师在进行详略方法指导时,所凭借的教学内容与训练没有相关关联,有些牵强。
8、授课教师:张翠萍
授课课题:《刷子李》
评 语:教师语言精炼,情绪饱满,能够吸引学生,师生之间交流自然和谐,具有小学高段课堂交流氛围,板书美观。但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很好把握略读课文的教法,学生能力的培养有但不扎实,低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9、授课教师:赵宁 授课课题:《我想对***说》
评 语:对于中段年级的习作指导,教师对教材及学段要求定位不准,导致预设不够合理,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习作指导的具体方法,过于浅表,对学生的要求与训练目的不明确。比如教师所出示的习作要求与后面的指导不衔接,无片断训练、语言训练、关于内容提炼等,关键一处下水文的切入是否恰当值得商榷,本课下水文引导学生思维单一,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局限于教师既定的框架中,不够多元。
10、授课教师:姚雪英 授课课题:《跨越百年的美丽》
评 语:对于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教师预设合理,能够依据本班学生情况做到以读悟情,学生表现极佳,平时扎实的学生能力培养和语文知识的积累可见一斑。但在执教过程中,教师状态不佳,课前准备不足,对教材内容不熟,“背”教案,与学生交流不真诚,缺失课堂中最应具有的本真。
11、授课教师:刘爱华
授课课题:《扁鹊治病》
评 语:教师有激情,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间交流自然,尽管教师的表达不够规范,但能够得到学生的基本认可,达到了有效沟通的目的。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比较恰当,教学设计合理。建议今后教师要加强基本功,力求做到语言规范,解读教材到位,在怎样“促教、促学、促思”上下功夫。
12、授课教师:许凤霞 授课课题:四个太阳
评 语:教学设计新颖,教师语言富有童趣,与学生交流融洽,在教学过程中 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合理想象能力,整节课设计巧妙,自然流畅,一气呵成,充满童趣的语言与真情交流无不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扎实。
13、授课教师:金晓燕 授课课题:《桥》
评 语:教师对文本解读到位,能根据文本恰当处理教材,教学环节设计自然流畅,重难点把握准确,教师语言极富感染力,学生充满激情的语言情境中入文品读,本节课充分体现以读悟情、以情感人。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未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对学生关注不够,比如重点词句的梳理上,没有给学生充分感悟、发现的机会,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14、授课教师:郭宇昕 授课课题:《乡下人家》 评 语:教师教学思路清晰,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表达能力的培养及习作方法的指导,但对于中高年级教法过于肤浅,泛泛而过,教师激情不够,评价平淡不饱满。
15、授课教师:杨霞 授课课题:《渔歌子》
评 语:教学设计层次清晰,教师教态自然,范读到位,语调适中。但对于诗词这样体裁的教学,在品悟诗词意境上、如何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上还需进一步研究。
16、授课教师:高俊英
授课课题:《她是我的朋友》
评 语:教师对教材研读到位,教师能够依据文本进行写作方法的有机渗透,对语文教学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度把握较准,学法指导自然渗透学生能力培养。比如在体悟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抓文本的重点词句的理解,人物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的文字表现力,尤其是练写的设计较为精彩,师注重朗读指导,教师情感饱满,过渡自然,但学生的状态不佳,小组合作流于形式。
17、授课教师:董晶 授课课题:《和田的维吾尔族》
评 语:教学设计层次清晰,教师能够把握略读课文的基本教法,重难点把握较准,课件制作较为贴切实用,学生学习状态好,思维活跃,学习达成率高。但教师对教案不熟,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不自然,教师的语言表达功底较弱,不够准确,精炼,与学生形成对比,未有表达方法的指导,未能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品悟文本。
18、授课教师:朱爱华 授课课题:《绝招》 评 语:教师语言规范简炼,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语调适中,能够与学生有效沟通,但预设与生成处理不当,在教案的预设上,教师有抓住文本的三个主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但在教学过程中师对略读课文的教法把握不准。
19、授课教师:马晓乐
授课课题:《22*牧场之国》
评 语:教师本人的基本素质较好,教态自然亲切。但对教材的挖掘不深,把握不准。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在结构上很有特点,全文是总到分,每一个段落又是分到总,是一篇很好的习作指导范文,在课堂上没有这方面的学法指导。阅读教学的第一要素是读,通过指导小学生进行理解性阅读、积累性阅读、有体验地读、传情达意地读、有兴趣地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老师在教学中读的引导浅、读的方式少,引导时没有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建议阅读课引导学生合作解决问题,读懂课文。今后要多研读教材,多向同组教师请教,根据年级学情找准处理教材。20、授课教师:崔敏
授课课题:《23三个儿子》
评 语:教师教态有亲和力,粉笔字有进步,本课上的比较扎实,对词语的解读形式多样:换词法、演示法、举例法,使学生乐于学习,记忆深刻。但教学环节的安排上有些太满,使得每个环节都不够深入。过渡语、评价语也比较生硬、匮乏。今后要注意丰厚自己的积累,是语文课堂美丽生动。
21、授课教师:李玲 授课课题:《29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评 语:教师教态亲切,范读有进步。但心理素质较弱,一紧张就忘记了教案流程。对教材的处理有些呆板,基本上在串讲课文,其实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抓住主要词句的理解有感情朗读课文既可,朗读感悟指导的也有些欠缺。今后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与训练,多培养学生的语感。
22、授课教师:刘娇娇 授课课题:《8*各具特色的民居》
评 语:此节课已经有了阅读教学的模式,导课采用课件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了各种特色民居,使学生一目了然且紧扣文章主题,教学环节也缓缓相扣,把学习、质疑、解疑的权利交给了学生,该班的合作学习进行有序。但教学时间的安排前进后松,预设内容没有进行完,还应该结合当地民情拓展思维,进行写作训练。今后加强课堂收放的能力,教学情绪随问而变的能力。
23、授课教师:刘娇娇
授课课题:《8*各具特色的民居》 评 语:此节课已经有了阅读教学的模式,导课采用课件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了各种特色民居,使学生一目了然且紧扣文章主题,教学环节也缓缓相扣,把学习、质疑、解疑的权利交给了学生,该班的合作学习进行有序。但教学时间的安排前进后松,预设内容没有进行完,还应该结合当地民情拓展思维,进行写作训练。今后加强课堂收放的能力,教学情绪随问而变的能力。
24、授课教师:彭诗雪 授课课题:《词语大检阅》 评 语:教师教学语言精炼,教态充满阳光,教学过程能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创设了轻松、愉悦、和谐的实践氛围,学生参与热情高,主动探究欲望强。只是形式还缺少些新意,课时重点不很突出,同时对四年级一句话的口语练习要求太低,听与复述的训练应该加强。
25、授课教师:高敏 授课课题:《28小伙伴》
评 语:教师很有精神,板书书写有一定的进步。但心理素质教弱,上场为忘教案。教学过程没有关注学生的学情,没有考虑到单元训练重点:强化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完全可以围绕“小伙伴”来引导学生谈、读、演、议,诱发学生的生活体验,把道理内化为孩子的感情需要。对一年级孩子来说读懂一篇课文,老师还缺乏方法的指导、朗读的引导。
26、授课教师:丁文静: 授课课题:《春天的脚步》
评
语:教学目标的确定具体体现在三维方面模糊,阶段性目标指向不明确;教学环节中显然教师的评价语过于单一,且没有针对性、导向性与激励性,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因为目标指向不明确,因此不清“怎么教”,学生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显得沉闷,没有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建议认真研读阶段性目标,理清“教什么”及“为什么教”;教学设计要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前提下,精心设计深入浅出的梯度教学。再者评价应以鼓励为主,并力图使评价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此外,发展多元化的学习方式,科学地组织教学,着力于创设积极的课堂气氛,以规范的具体的教学目标为导向,引领一个准确、健康、积极的课堂。
27、授课教师:何翠林 授课课题:《9和田的维吾尔》
评
语:教师语言简练明了,教学环节清晰。学生学习得充分,读得充分。利用了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略读教学的尺度把握不准确,教师“牵”着走的现象多,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体现不够;教学中教师对于课件的创作不够严谨,在多媒体的选择上欠妥;课堂上,读得不充分,没有给学生足够自学的空间与时间,以至于积淀太多,生成太少,学生理解显然浮于表面,表达得也零乱,缺乏条理。应紧紧把握略读教学的尺度,立足于学生进行教学设计,此外课件作为学生直观感知具有重要作用,应精心设计,严谨制作;“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要多给学生读的机会,28、授课教师:曹静 授课课题:《画家和牧童》
评
语:教学中在理解词意上通过直观的展示,使学生更易于掌握,板书设计能把握住文章中心。但在后鼻音的指导上方法不够准确,教学形式较为刻板,多为问答式,学生朗读的语调也不够准确。因此今后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处理教材。把新课改理念渗透到教学方法上,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平时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
第三篇:赛课材料
Traveling around the world
Egypt
Egypt is an ancient country with a long history.It is in Africa.There are so many pyramids in Egypt.The Great Pyramid is very famous and it is also called Khufu Pyramid.How ancient builders built them without any modern machines? No one can answer the question exactly.It is a place worth visiting.New Zealand
New Zealand is a young country.It lies in the South Pacific Ocean.New Zealand has a rich and fascinating history.The Maori(毛利人)have lived here for about one thousand years.New Zealand has a population of only 4 million.It is one of the world’s least crowded countries.There is no noise and no polluted air.There are green mountains, beautiful coastlines and a nice temperature climate.It is really a heaven for people to relax.China
China is a very large beautiful country with a long history.There are so many places of interest in it.If you visit China, you must climb the Great Wall.It is one of the symbols1 of Chinese nation.The Palace Museum is very famous, and it is one of the world’s biggest palaces.In China, almost every city has its own stories and unique scenery.For example, the City of Lanzhou is also called “Golden City” and there are the famous Old Silk Road and the Yellow River Iron Bridge.Qufu is the hometown of Confucius(孔子).Gulin is “the most beautiful landscape on earth.”
Holland
Holland is a small beautiful country in Europe.Amsterdam is the capital city of Holland.TulipsinHollandarevery famous.When it is in early spring, millions of tulips bloom throughout the country and it is the world-known Tulip Time Festival.The festival lasts seven days and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largest festivals in Holland.Holland is also famous for windmills.Every year, hundreds of windmills welcome visitor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In Holland, the bicycle is a popular transportation.You can see many beautiful bikeways there.That’s a good idea to protect environment.America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is a large country in the world.There are so many beautiful and amazing places to visit.First, let’s visit Disneyland.I am sure you will enjoy it very much.Universal Studios Hollywood(好莱坞环球影城)is very famous in America.It is the world’s largest working film and television studio.It is in Los Angles.You can see scenes in the famous Hollywood films.When you play in the parks, you can “live” in these films.At last you can visit the Grand Canyon(科罗拉多大峡谷).It is one of the seven nature wonders of the world.If you visit these places yourselves, I’m sure you’ll never forget them
写作话题:
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将在北京组织一次由各国学生参加的夏令营活动,假若你是本次活动的组织者,请在开幕式上向外国学生多角度介绍我国首都-----北京。
第四篇:赛课指南
附件1
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信息 技术应用能力竞赛活动
指
南
2018年7月
目
录
一、组织工作
二、参赛人员范围
三、项目设置及相关要求
(一)项目设置
(二)项目说明、要求及评选指标 1.交互式教学设备公开课竞赛 2.教育技术论文竞赛 3.教师网络学习空间竞赛 4.教师微课竞赛 5.创客教学案例竞赛
四、参赛办法
(一)参赛流程
(二)报送及评审
五、联系方式
(一)大赛办公室联系方式
(二)单项赛事联系方式
一、组织工作
主办单位:甘肃省教育厅 承办单位:甘肃省电化教育中心
二、参赛人员范围
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研究人员、教育管理者。
三、项目设置及相关要求
(一)项目设置
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竞赛活动(以下简称“活动”)按小学组、中学组、学前组(按照作品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划分)设置项目。
1.小学、中学组:交互式教学设备公开课竞赛、教育技术论文竞赛、教师网络学习空间竞赛、教师微课竞赛、创客教学案例竞赛。
2.学前组:交互式教学设备公开课竞赛、教育技术论文竞赛、教师微课竞赛。
3.综合组:包含教育教学研究人员、教育管理者,5项竞赛均可参加。
(二)竞赛项目分类说明、要求及评审指标
1.交互式教学设备公开课竞赛:交互式教学设备公开课是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一体机、电子书包等信息技术设备和教学资源,解决学科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优化课堂教学的课堂教学案例、开展翻转课堂、探究学习等课堂教学案例(以下简称“课例”)。课例应反映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入融合,实现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和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技术支持下的新方法、新模式的教学应用。
(1)课例要求
必须是课程内容教学设计的实施,要注重教学整体策略,包括教师的示范、演示、提示、指导、讨论等,同时也要注重个人、小组等开展的基于交互式教学设备的交互、探究、展示、评价等活动,要体现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
注:部分教师参赛积极性较高,却忽略了征集课例的要求,所报课例不符合本活动的要求,未使用电子白板、互动电视或其他交互式媒体,仅是投影屏幕+PPT演示型教学,这类课例将不会入选、获奖。课例的评审注重新媒体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和方法,注重学科与技术的深度融合,而不仅是熟练应用技术。
具体考量指标涵盖以下几方面:
——教学目标符合新课程标准,明确完整,可操作、可检测,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学设计要素完整,结构严谨,重难点突出,活动恰当,技术应用要体现出优势;教学反思中的技术应用成效归因分析明确,问题挖掘准确,改进设想具体。
——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新媒体环境下学与教方式的转变;能够采取多种策略组织教学,教学环节合理、自然、流畅;教学中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与经历,符合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能够将新媒体新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认知的工具;有效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促进师生、生生深层次互动,共享课堂;恰当巧妙运用技术手段和工具,组织多种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对学科的科学认识;具有有价值的实践创新行为,体现出技术在教学中的独特优势。
——教态亲切、自然,语言准确、清晰、生动,书写规范,教学设备操作娴熟;专业知识扎实,能够准确把握学科的基本特征实施教学。
——实现教学目标,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相应提高、获得发展;课堂教学氛围和谐、民主、向上,学生的情感、行动和思维参与积极、活跃。
(2)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要求
教学设计:贯彻新课程标准理念,明确教学目标,注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把握学科教学特点,体现师生共同成长;要对所选教材的内容和要求(包括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习者进行分析,阐述基于交互技术的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明示教学中所用资源(硬件环境、教学平台、学习工具或软件);教学实施过程中要体现基于交互式教学设备或智能教学环境创新的学与教策略和方法,体现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要注意包括应用新技术前后教学效果的比较,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关键问题、教学资源的应用、对互动课堂过程和结果的思考等。
课件资源:教学课例中使用到的课件及资源须上传到活动平台中,多个课件资源打包上传。上传利用电子白板软件制作的教学课件。
(3)录制视频课例要求: ——必须是完整的一个标准课时的课堂实录。
——为保证录像效果,拍摄交互式设备屏幕上的图像时,建议用数据线或录屏软件专门采集,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双机位或多机位。在录像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学习活动的拍摄。用摄像机附带麦克风或专用麦克风采集声音。录制完成后,要对上课录像和交互产品图像进行编辑,恰当展示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教学内容。
——每个视频文件的片头应为蓝底白字,时长3秒,包含“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竞赛活动”字样及学科、年级、教材版本、课题、教师姓名、单位名称等信息(示例图详见活动专题网站)。
——教学录像要保证图像清晰,能够清楚地呈现师生活动和交互产品画面;画面无抖动、无倾斜、无变形;白平衡准确,曝光适当;声音清楚无杂音。
——课例以flv格式上传,总大小建议不超过700MB。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课件等以zip压缩包的形式上传。(各表模板请在大赛网站下载)。
2.教育技术论文竞赛:教师通过对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应用过程中的实践、思考,在总结、提炼其中的经验、感悟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的梳理和探究,撰写相关论文参加竞赛。
(1)选题可从以下方面考虑:
——基于新的信息技术、数字教育资源服务的教育教学模式、教学实践,培养提升教师和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
——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与新型学习理论的构建,体现脑科学、学习科学、深度学习、具身认知、新型混合学习等研究新进展;——“一师一课”、微课、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课等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应用、共享与服务研究;
——“三个课堂”(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和“同步课堂”的应用研究;
——网络教育新型发展形态、变革路径及趋势研究,尤其是网络学习空间、“互联网+”、网络教研的创新应用;
——以人工智能、AR/VR、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智能引领教育变革,创新教与学方式,开展学习分析、个性化服务、教学评价、人机交互、群体协作与沟通、创客教育等方面的研究;
——教育产品支撑下的教育教学应用研究。
——教育信息化助力教育精准扶贫,提升教育公平的研究; ——基于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等,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泛在学习环境,及“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教育体系的研究;
——以教育信息化提升教育决策科学化,促进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研究。
(2)征文要求:
文章要有明确的观点和具体的内容,能突出重点,围绕一个中心展开论述,能反映学术和实践创新。文章应包含题目、摘要(200字以上)、关键词(3-5个)、正文、参考文献、文中引等。不要在论文里写作者署名及工作单位等联系方式(范文请在大赛专题网站查阅、下载)。
3.教师网络学习空间竞赛:竞赛目的是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所提交的竞赛空间应能充分发挥网络学习空间在课程资源建设、师生教学互动和学科网络研修中的作用,具有特色主题。
(1)参赛要求:教师网络学习空间竞赛分为教师空间和教研员空间。教师或教研员应依托甘肃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www.feisuxs 大赛QQ群:669587536 联系地址:兰州市南滨河东路571号教育大厦
(二)单项赛事联系方式
1.交互式教学设备公开课:宋蕾 0931-8721895 2.教育技术论文:宋蕾 0931-8721895 3.网络学习空间:吕姝丽 0931-8827226 4.教师微课:吕
玲 0931-8724209 5.创客教学案例:刘克龙 0931-8823637
第五篇:赛课教案
《云的观测》教 学 设 计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云量的多少,把天气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知道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2、用图示法说明云的种类,能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3、在对云的研究中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在课外认真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云的观察。教学重点: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教学难点:
能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不同形状的云的图片、直径约30CM的圆片、白纸。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今天是个什么样的天气呢?生答:……
教师:很好,大家都知道今天是什么天气,那么天空中有什么东西出现呢? 生答:云
二、观察云
1、师: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一些关于云的图片。看后问:漂亮吗?那么今天让我们来了解更漂亮的云,我们一起走进《云的观测>。板书:云的观测
教师:云是怎样形成的呢? 你能不能猜测一下? 指名学生回答。(出示课件小结云的组成)
教师: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对云量的观察,那么,根据云量的多少我们能不能知道不同的天气状况是怎么来划分的呢?
师介绍方法:出示圆片,把天空当成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师先教如何填充圆,用虚线图,生图)
2、学以致用:学生根据理解判断云的类型。(课件出示云的图片)
3、生看书自学,一起总结云的特点 板书:
三、对云的分类
看图片再一起归纳成表格。
学以致用:出示课件云的图片,(看云时不能直视太阳)学生判断云的类型。最后提问:现在你能说说气象学家是根据什么对云进行分类的吗? 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说明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四、了解天气谚语,丰富学生生活常识。
五、师生小结。
学生说一说本节课对云的观测的收获,教师提示坚持记录天气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