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中班美术课教案《有趣的线条》及教学反思
《中班美术课教案3篇《有趣的线条》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美术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教案一
【设计意图】
玩橡皮泥是孩子的乐趣,每次看到孩子们玩橡皮泥时,他们会把橡皮泥做成长短不同,形状不同的线条.看来孩子们对线条很感兴趣,但并不知道线条具体有哪些.本次活动主要是想让幼儿认识不同的线条,从认识的基础上去感受线条,创造和想象线条,让他们在这个活动中,能够很快乐的学到知识,激励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活动目标】
1、能够认识和感受不同的线条[直线(长和短),折线,波浪线,弹簧线]
2、可以用形象的线条表现出“声音”音乐
3、能够大胆的创造和想象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声音录音磁带一份(滴水声,开门声,电钻声,大黄蜂飞的声音.....),录音机一个,不同形状的线条(拟人化的直线-长和短,折线,波浪线,弹簧线),大白纸一张,画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1')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呀?”(电线)
“那电线是什么样的?”(长长的,直直的)
“那长长的,直直的线条像什么呢?”(铅笔,毛线,铁丝,头发,尺子,棍子,梳子的齿,衣服上的纹路,数字“1”,桌子角,下雨的线条,光线,水龙头里流出的水,妈妈细长的手指,筷子,棒棒糖的棒子,吸管......)
二,引入主题:认识线条(15')
“刚才小朋友们真不错,想到了这么多,可是啊,刚才小朋友说的时候,长长的直线宝宝偷偷的告诉我,它说啊,小朋友都在说他,现在特别的想见见小朋友,你们欢迎它吗?”(欢迎)
1,出示长直线
(直线条和小朋友问好)“小朋友,你们真能干,说了这么多的和我一样的东西,呵呵!我好开心,你们知道我叫什么吗?”(直线......)
“你们说的很对,我的名字就叫直线,我是直直的.可是我还有一个弟弟,为了区分我俩啊,我又叫长直线,你们想认识我的弟弟和其他的朋友吗?”(想)
2,出示短直线
“我的身体短短的,和哥哥一样也是直直的,你们知道我叫什么吗?”(启发幼儿思考,说出短直线)
“那我像什么呢?”(男孩的头发,草,小水滴,眉毛,睫毛......)
“小朋友真不错,哎呀!波浪线姐姐它想和小朋友认认识了”
3,出示波浪线
“小朋友我是柔柔的,弯弯曲曲的,你们能给我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吗?”(启发幼儿看着线条说出它的特征)我呀就叫波浪线
“那你们觉得我像谁呢?”(河流,蛇,弯曲的头发,蚯蚓,吃西瓜咬的印子......)
“我固执的哥哥要出来了,你们看,它来了”
4,出示折线
“嘿嘿,我是固执的哥哥,长的很想波浪线,可是我比妹妹坚强,我的名字和妹妹的不一样,我叫折线,我尖尖的,很固执.该说说我像谁了吧.”(字母W,老虎的牙齿,锯齿,屋顶......)
“好啦,我要去玩了,又有一个线条要和你们见面了.小朋友再见!”
5,出示弹簧线
“我跳,我跳,我跳跳,HI!小朋友我是弹簧线,我想小圈圈一样,你们都说了我的哥哥姐姐们像谁,那那我像谁呢?”(电话线,弹簧,龙卷风,假头发......)
“我们一下子啊,认识了这么的线条,你们高兴吗?你们能告诉老师它们长什么样吗?”(说出各个线条的特征)
三,找线条(巩固各种线条在孩子们脑中的印象,学会观察.引导幼儿在生活中找)(7')
四,感受线条(10')
1,用躯体或动作表示不同线条的特征
2,听声音画线条
五,活动结束(2')
“小朋友们,我们现在到线条王国去,我们手拉手不分开,一个牵一个去线条王国,好吗?”(好)
“走咯!线条宝宝手拉手,走到哪里不分手”
延伸活动:在生活中找出不同的线条
教案二
【活动目标】
1、学习线条画,知道线条画的一些特征和表现手法。
2、学画流畅的长线条,提高幼儿借想象和创造的能力。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装饰画面的能力。
【活动准备】花蝴蝶的图片,黑色水彩笔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花蝴蝶,讲述故事:春天来了,有一只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它听说小朋友们提别喜欢它,于是它悄悄的飞来了,看到黑板上有一张白白的纸,它就在纸上一直绕,然后变出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老师边讲,边画出蝴蝶飞行的路线,然后画除一幅图。)
二、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白纸上的路线图。
1、看看花蝴蝶在白纸上留下了什么?
2、这幅图其实就是花蝴蝶留下的线路图,请小朋友们看一看,它是从哪飞到哪的?请小朋友抬起手跟老师一起画!
三、引导幼儿想象,看看画出的大小不一样的圆圈像什么?能变成什么样的图案?鼓励幼儿说出不一样的东西。
四、教师示范一遍,用线描画的装饰手法进行装饰,并鼓励幼儿创造出更多的线条和图案。(老师觉得这个图特别像一顶小帽子,那么我们就把它装饰成一顶漂亮的小帽子吧!请小朋友们认真看,老师是这么画的?)教师示范出花纹,比如:波浪线,横线,竖线。
五、幼儿自己操作,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活动结束:集体欣赏作品,进行评价活动。将画的好的作品贴到黑板上,让幼儿自己讲述。
教案三
【活动背景】
我班是新生班,幼儿年龄及发展水平不均衡,尤其在绘画方面,幼儿基础水平差,不会画,不敢画。通过本次活动,初步培养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并能大胆,自由作画,充分发挥想象力,将自己的思维和想法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体验绘画的乐趣。
【活动目标】
1、体会手的运动方向的变化带来的线条变化,学习有控制的地用笔。
2、尝试用笔在纸上画各种线条,练习用不同的线条表现对事物的感受。
3、激发幼儿大胆创作,感受绘画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激发幼儿用线条大胆表现对事物的感受。
【活动准备】
每人一尺毛线记号笔水彩笔作业纸白板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甩线条
用游戏引入:
1、手指游戏
2、毛线跳舞
(1)教师用毛线甩出各种线条,幼儿观察并感受手的运动带来的线条的变化。
(2)幼儿用手指书空画一画。
(3)幼儿和老师一起甩毛线。
(4)师小结:线条随手的运动而变化。
二、基本部分——画线条、变线条
1、教师出示“神笔”在纸上画各种线条,幼儿比较后说说不同的线条像什么,给人的感受是什么?
2、请幼儿拿出“神笔”在纸上随意画线条,体会手、笔、纸之间的关系。注意指导幼儿的握笔姿势及坐姿。
3、幼儿对笔和纸有所熟悉之后,引导幼儿用不同的线条表现对事物的感受。
4、鼓励幼儿发明创造新的线条表现各种物像。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增加创作的乐趣。
三、结束部分——说线条
请几名幼儿展示作品,谈自己的想法,大家评价,看谁画的线条种类多,肯定与众不同的有趣线条。
四、延伸活动——体游“会跳舞的毛线”
教师甩毛线,幼儿扮“毛线”在我的指挥下“跳舞”。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允许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自由的画,激发幼儿创作愿望,体验到了绘画的乐趣,较好地完成了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并尝试了绘画教学的新思路——教师乐教,幼儿乐学。本活动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中班美术课教案3篇《有趣的线条》含反思这篇文章共8298字。
第二篇:幼儿园中班美术课教案《有趣的乌龟》及教学反思
中班美术课教案《有趣的乌龟》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欣赏课件,感受画面布局的重要性,复习画乌龟,鼓励幼儿合理地布局画面,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美术课《有趣的乌龟》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复习画乌龟,鼓励幼儿合理地布局画面。
2.通过欣赏课件,感受画面布局的重要性。
3.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制作《可爱的乌龟》
2.乌龟手偶。
3.画纸、勾线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出示乌龟手偶。
“今天,我请了我们的好朋友来,你们知道是谁吗?”
“乌龟不高兴了,它迷路了,你们知道它住在哪里吗?”
2.展示课件,帮助幼儿感知乌龟“住”不同的地方,画面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1)出示海水图,听听乌龟说了什么?(“谢谢你们给我找了一个家,可是我应该住在哪里呢?”)
(2)让乌龟分别住在右上角、左上角、画面中下部,请幼儿说说乌龟住在这里好不好?为什么?听听乌龟是怎么说的。(“不好不好,我的头、脚都在水外面了;不好不好,我住在草堆里不舒服”)
(3)让乌龟住在画面中间,听听乌龟怎么说?(“太好了,我最喜欢在水中间游来游去的了。)
(4)出示一个小乌龟在中间,听听它怎么说?(“这么大的海,就我一个人住?我很孤单哦!”)请幼儿想想办法?
(5)增添许多个小乌龟(画面较饱满),听听乌龟怎么说?(“太好了,这样我就不会孤单了。”)
(6)出示一个小乌龟,一个大乌龟,感受知画面。
3.请幼儿也来给乌龟安一个家。
(1)提出要求:先想好是给大乌龟安家还是给小乌龟安家,给1个还是给几个乌龟安家,安在哪个地方,乌龟最高兴呢?
(2)幼儿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提醒幼儿照顾乌龟的感受(即合理布局画面)
(3)作品展示。
幼儿互相欣赏、介绍作品,感受画面布局的美。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本文扩展阅读:乌龟广义上指龟鳖目的统称,狭义上指龟科下的物种。乌龟(Chinemys reevesii)别称金龟、草龟、泥龟和山龟等。拉丁学名:Mauremys reevesii(Gray, 1831)。cites附录等级:Ⅲ,保护等级:无。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于爬行纲、龟鳖目、龟科,是常见的龟鳖目动物之一。是现存古老的爬行动物。
第三篇:幼儿园中班美术课教案《有趣的靴子》及教学反思
中班美术课教案《有趣的靴子》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激发幼儿的美的情趣,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幼儿靴子的造型特点展开联想,设计出形态各异的鞋型画,鼓励幼儿运用多种线条绘画靴子的想象画,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美术课《有趣的靴子》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促进幼儿靴子的造型特点展开联想,设计出形态各异的鞋型画。
2.激发幼儿的美的情趣,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3.鼓励幼儿运用多种线条绘画靴子的想象画。
4.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5.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
1.不同大小的纸张若干。
2.轻音乐《摇篮曲》。
3.自制转盘《靴子》、图片《靴子》。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图片靴子,引导幼儿认识靴子的构造。
1.教师:小朋友们,老师这里有一双靴子,我们来看看。(出示图片《靴子》)
2.教师:谁来说一说靴子长的什么样子的?
3.教师总结:靴子是由靴口、脚背、脚后跟、脚底组成的。
(二)引导幼儿探索不同方向的靴子带来的不同特征以及想象。
1.教师通过转动靴子的不同方向,与幼儿讨论靴子的遐想。(出示转盘《靴子》)教师:我把靴子转一转,谁来猜一猜,它像什么呢?
2.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大胆讲述自己想象的事物。
3.教师总结:孩子们的想法真有趣,我们把想法都画在美丽的画纸上吧!
(三)幼儿大胆创作,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1.教师与幼儿讨论绘画靴子的组成,并正确掌握绘画靴子的构造。
教师:你觉得画靴子的时候先画靴子的哪个部位?
2.教师鼓励幼儿大胆绘画想象中的靴子,并来回指导。
(四)教师与幼儿欣赏作品,并作相应的评析。
1.教师将幼儿作品粘贴在KT板上,供幼儿欣赏及评析。
教师:小画家们,变好了吗?谁先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把鞋子变成了?幼儿用完整的话介绍。
活动延伸:
1.将幼儿作品的展板布置在教室中,提高幼儿生活中的创造力以及自信心。
2.教师提供多种生活中的物品,请幼儿发挥想象。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本文扩展阅读:靴子是帮子略呈筒状高到踝子骨以上的鞋。相传靴的发明者为战国时代著名军事家孙膑,为纪念孙膑,旧时鞋匠们便奉他为制鞋业的始祖,设牌位,挂画像供奉。
第四篇:幼儿园教案-中班美术课案《线描想象》
幼儿园教案-中班美术课案《线描想象》
活动前评析
本班孩子比较喜欢美术,尤其美术班的小朋友,他们已经开始初步接触线描画,但只上了一两次课。因为报美术班的孩子很多,所以我估计本次课的设计多数孩子能够接受。但孩子们的想象力到底有多丰富,能否变出哪些形象,自己心中没底。活动目标
1.学习线描画,知道线描画的一些特征和表现手法,体验不同 材料达到的不同的绘画效果。
2.学画流畅的长线条,提高幼儿借形想象和创造的能力。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装饰画面的能力。活动准备
粗细记号笔、油画棒、素描纸、色卡纸、花蝴蝶标本一个、三副范画以及绘画垫子等。活动过程实录
《线描想象》活动记录
一、故事导入,示范画出线路图。
师:今天王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 《会画画儿的蝴蝶》。春天来了,草绿了,花开了。有一只美丽的花蝴蝶每天在花丛 中飞来飞去,忙着传播花粉。
有一天,花蝴蝶听说省七幼中一班的小朋友特别喜欢画画儿,而 且画得都很棒,它也想过来看一看。于是,它悄悄地飞来了。它飞 呀飞呀,飞呀飞呀,看到黑板上有一张雪白雪白的纸,它在纸上绕呀 绕呀,转呀转呀,饶呀饶呀,变出了一副美丽的图画。
这副图画其实就是花蝴蝶留下的线路图。这是一条长长的、优美的曲线。小朋友们看一看,它是从哪儿飞到哪儿的?请小朋友拿出食指跟老师在空中画一画。
二、引导幼儿想象,看一看分割出的形状大小不一的小格子象什 么?能够变出什么样的图案?鼓励幼儿说出各式各样不同的东西。
师:花蝴蝶留下了美丽的线路图,请小朋友们想一想,该怎样让它变得更漂亮?看一看这些分出来的小格子象什么?能够变出什么样的图案? 幼1:这儿象鱼;
幼2:那儿象树叶;
幼3:这儿是土地,可以种上树;
幼4:那儿也可以变出气球(他指上面小朋友说象鱼的那儿); 幼5:那儿象个大奶瓶; 师:加上奶嘴就更象了;
。。。。
幼儿七嘴八舌,还有的幼儿说出了苹果、房子等。
三、教师示范一部分,用线描画的装饰手法进行装饰,注意突出 黑、白、灰的关系,并鼓励幼儿创造出更多的线条和图案。
师:王老师觉得这儿象个小帽子,我们就把它装饰成漂亮的小帽子吧。请小朋友认真看王老师是怎样装饰的?教师示范画出花纹(波浪线、横线和竖线)。师:请小朋友想一想,下面该是黑色块儿还是白色块儿?给幼儿渗透黑、白、灰的装饰手法,将小帽子进行部分装饰;
师:我们再把这儿变成鱼吧。然后示范画出鱼的样子。幼:有小朋友把鱼鳞说成了鱼皮;
师:老师画的这些波浪线是鱼鳞,跟老师说鱼鳞; 师:小帽子和鱼漂亮吗?
幼:漂亮。师:一会儿请小朋友好好动脑筋想一想,看看还能想出哪些线条?还能变出哪些图案?争取画的比老师的还要漂亮。好不好? 幼:好!
四、出示三副作品,让幼儿找出它们的不同,体验使用不同材料达到的不同的绘画效果。
五、让幼儿自愿选择绘画工具,给幼儿提要求进行绘画。
六、教师巡视幼儿,观察指导,并随时点评。教师指导语:
1、空的地方再让花蝴蝶飞一下。
2、看看能不能变出大鲨鱼来?
3、能不能变出其他小动物来?小刺猬、猫、狗等。
4、不能变出的地方可以画一些小点儿或线条进行装饰。
5、你想变出什么?气球有了,那再变个别的吧!好吗?
6、看看哪些地方涂黑?哪些地方留白?哪些地方是灰色块儿?
7、比一比看谁画出的线条和图案多?
七、集体欣赏作品,进行评价活动。将画的好的作品贴到黑板上,让幼儿自己讲述。赵月璇:画了一个花姑娘和几条鱼。她画的花姑娘的头发非常漂亮,有斜线和波浪线,还有小点装饰,而且排列很整齐、很美观。
何炳轩:他画了一把扇子、一个向日葵、还有几条鱼。而且使用了很多线条,并有黑白灰的表现手法,只是有些地方不太细致。
戢昂:他画出了树叶、章鱼、小刺猬、向日葵、猪八戒等。画出的东西较多,而且讲的也比较有趣。他的线条有些简单稚拙,但很美。虽然没有使用黑白灰的表现手法。
张艺璇:她画出了几条小鱼和几个美人鱼,有姐姐、有妹妹、还有他们的孩子。她的线条比较优美、流畅。。。。
《线描想象》课后分析总结
我之所以设计这节课,是因为我比较喜欢美术,而且深切体会到美术可以有效地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我们班也初步接触了线描画,尤其美术班的小朋友,已渗透黑白灰的表现手法。对于这节课,我觉得孩子们能够接受,而且课程设计也能够把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装饰画面的能力表现出来。
在这节课中,我认为最难的地方是让孩子们画出流畅的线路图,它直接关系着后面的绘画效果。为了达到目的,我用故事引入,让幼儿拿笔画时模仿花蝴蝶自由飞的样子。而且在幼儿画画儿时,提醒他们胆子要大、拿笔要稳、线条要流畅、画面要布满。幼儿的绘画效果多数还可以,画面不满的又指导幼儿进行了补充。其次,在这节课中,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地方是根据分割出的小格子进行想象,看一看可以变出什么东西来?这些东西要用线描画的手法进行装饰。比一比看谁创造出线条和图案多?而且装饰的还要漂亮。这主要是提高幼儿借形想象和创造的能力。我认为,这样的设计给幼儿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因为每人画出的线路图都不一样,分割出的小格子自然也不一样,那变化出来的图案肯定也会千奇百怪。要变化出图案,这必须在幼儿充分的观察和想象的前提下进行。为了降低难度,我要求幼儿可以添画出一部分,目的是让图案更象。在这一环节中,我主要采取了启发提问和示范引导的方式。提问主要是让幼儿尽量说出不一样的东西,根据形状想到更多的图案;老师部分示范,是为了引起幼儿的绘画情绪和欲望,并渗透一些装饰技能和技巧。因为是美术课,我认为应该教一些技巧性的东西,如黑白灰的表现手法。
再有,我认为在给幼儿提供材料时,尽量丰富一些,并让幼儿自由选择。因为是绘画课,主要看作品效果,使用不同的材料会产生不同的绘画效果。所以我出示了三副不同的作品,虽然都是线描画,但产生的效果不一样。目的是让幼儿开阔眼界,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的喜好去选择绘画工具,也能避免因为材料的单一而使画面产生单调感。
另外,在幼儿绘画过程中,老师的指导也很关键,要针对不同的幼儿运用不同的方式。我一般是这样做的:想好了敢画的幼儿尽量不要去打扰他;不敢动笔的幼儿要用语言去鼓励他;画面很空的幼儿要提醒和帮助他;变不出东西的幼儿用语言去启发他;有出奇创新的幼儿要当场表扬他。另外还要注意个体差异,争取让每个小朋友都能开心地去画,并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这次课中,我觉得有些地方指导的过于急噪,语言有些地方也过多。
在最后的评价环节中,我主张先让幼儿解说,再让幼儿互评,然后老师指出优缺点。这一环节我一般在课后,因为时间有限,课上只展示部分作品就可。这节课评价幼儿的创新表现,我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图案;二是线条;三是黑白灰的色块表现。图案的多少和新奇作为这次创新活动的重点。而且我认为:画出的东西很多,但粗糙、不细致,也不算好的美术作品,只能说明孩子的想象和创造力较好,但是孩子的装饰技能也可以说美术功底较差;画出的东西虽然很少,但图案新奇,而且线条运用得当,装饰美观,这也说明孩子的创新能力和美术功底较好,也算好的作品;有些作品,想出的东西和线条都很少,创新能力就只能算一般了。在这次课中,幼儿的作品整体效果不错,画出的东西很多,每人最少三个,有连体鱼、美人鱼、热带鱼、扇贝、乌贼、春姑娘、花姑娘、带帽子的小人、房子、刺猬、葫芦、向日葵、树叶、大鲨鱼、喷气热气球、飞盘、毛毛虫、花、草等;使用的线条也比较丰富,有横线、竖线、波浪线、锯齿线、电话线、斜线、弧线等,而且有些线条排列组合运用的很好;黑白灰技能的表现,多数幼儿能够领会,并能运用,尤其美术班的小朋友,没有上过的幼儿一般光是用线条表现的,即使有,也一般是部分有,证明幼儿还没有掌握。总之,我觉的这节课,已经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
这节课,我有下面问题不太清楚,请大家讨论。这节课到底该从哪些方面评价幼儿的创新能力?我从三方面评价和评价的方法和结果到底对不对?请大家帮助指正。谢谢!
本次活动很成功。教师能够根据本班孩子实际水平设计课案,课案内容新颖,有难度、有深度,幼儿能够接受。充分展示了孩子们的绘画能力和想象力,明显感到本班的美术功底优势于其他班级。
第五篇:幼儿园中班美术课教案《梅花》及教学反思
中班美术课教案《梅花》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体验点画的快乐,学习用手指点画梅花,培养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美术课《梅花》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点画梅花。
2.体验点画的快乐。
3.培养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活动准备:
梅花,范画,颜料,白纸。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并初步了解梅花结构特征。
(1)小朋友最喜欢花了,因为每一朵花都是那么漂亮,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美丽的梅花。(出示梅花图)小朋友,看看梅花什么样子的?(红色的,五个花瓣,树枝是弯弯曲曲的,枝上还有没有完全开放的花骨朵。)
(2)老师想把这美丽的梅花保存下来,可我不想画,那可怎么办呢?老师啊,用手指点画了一幅梅花图。小朋友想不想看?(看点画图,幼儿说一说老师是怎么做的?)小朋友们是不是也想做啊?(幼儿:“是。”)那我们今天一起做一幅美丽的梅花图!
二、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1)老师示范每一个步骤并进行详细介绍,幼儿要看好老师是怎么做的(教师示范做一朵梅花)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吧!
(2)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结束成果展示。
教学反思:
幼儿每次完成的作品,我都一一把它们布置在走廊内,引导幼儿观察、分析,评价每个幼儿的绘画特点,让幼儿形象、直观的欣赏作品。
本文扩展阅读:梅原产中国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无论作观赏或果树均有许多品种。许多类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观赏,还可以栽为盆花,制作梅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