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教学资源 > 教学计划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2.1《感受我们的呼吸》 教案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2.1《感受我们的呼吸》 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2.1《感受我们的呼吸》教案

课题

感受我们的呼吸

单元

二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四年级

学习

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呼吸是人体的重要活动,呼吸的过程是气体交换的过程,氧气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2.鼻腔、口腔、气管肺等器官共同参与呼吸活动。

科学探究目标:

1.开展呼吸体验活动,感受呼吸时身体各部分的变化。

2.进行人体呼吸的模拟实验,了解呼吸器官在呼吸过程中的协同合作。

科学态度目标:

1.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在体验活动中,保证研究的真实性。

2.在体验活动与模拟实验中,乐于参与集体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氧气和二氧化碳与人体生命活动的联系。

重点

呼吸是人体的重要活动,呼吸的过程是气体交换的过程,氧气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难点

进行人体呼吸的模拟实验,了解呼吸器官在呼吸过程中的协同合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新课聚焦

想一想这两个小朋友,现在最想做的是什么?

我们为什么要呼吸?

是因为我们不能在水中呼吸,所以必须将头探出水面才可以。

其实,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我们都在呼吸。不间断的呼吸成为我们的重要活动。这是为什么?

思考:有哪些器官参与了呼吸?

播放视频《认识呼吸器官》

呼吸是生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人与高等动物用肺呼吸,低等动物靠皮肤呼吸,植物通过表面的组织进行气体交换。

人体呼吸时主要参与的器官:肺、气管和膈肌。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气管是气体流通的通道,而膈肌是帮助呼吸的肌肉,吸气时收缩,呼气时舒张。

出示课题:感受我们的呼吸。(板书课题)

呼吸

观看视频

通过观察两个小朋友的活动,指向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呼吸。

展示“人体器官示意图”。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人体的哪些器官参与了呼吸。

2.科学探索

探索一:感受我们的呼吸过程。

1.呼吸的过程

实验步骤:

(1)把双手放在肋部,感受吸气和呼气时胸部的变化。

(2)双手放在腹部,感受吸气和呼气时腹腔的变化。

提示: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

实验分析:

(1)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

(2)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此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实验结论:

吸气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呼气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2.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作用

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这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球上,除了人需要氧气以外,其他动物也需要氧气才能生存,就连河里和海里的鱼也离不开水中的氧气。人和动物从空气中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还有一个特殊的本领,它们能够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这样,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会越来越多,氧气也不会用完。

探索二:模拟人体呼吸的实验

实验材料:小气球、橡皮筋、吸管、小塑料瓶

播放视频《模拟人体呼吸的实验》

实验步骤:

(1)手放在小塑料瓶外壁,按压外壁观察里面气球气管有什么变化。

(2)松开手,观察里面气球又有什么变化。

实验分析:

手按压小塑料瓶外壁时,里面气体被压缩去挤压气球,气球内的气体顺着吸管排出;松开手后,小塑料瓶内的气体扩展,在气压作用下,外面的气体引着吸管进入气球内。

实验结论:

手按压塑料瓶外壁模拟呼气,手松开后模拟吸气。

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内容。

认真听讲

准备实验材料

观看视频

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内容。

感受呼吸时胸腔的变化。通过学生观察图片,进行呼吸体验,逐步了解呼吸过程,并将呼吸过程中的原有认知与真实体验进行对比,修正自己的认知,并通过呼吸实验强化呼吸时:吸气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呼气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了解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作用。

通过模拟人体呼吸的实验,更加形象直观的观察到了人体在吸气时各部分器官是如何工作的。

通过让学生操作呼吸模拟器,帮助学生在原有的认识上建构对呼吸器官参与呼吸作用的科学认识,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呼吸的兴趣和欲望。

3.科学研讨

研讨一:参与呼吸的器官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人体的呼吸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呼吸器官的共同特点是壁薄、面积大、湿润、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分布。每个呼吸器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是空气进入人体内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1)鼻腔里有纤毛和黏液,对吸入的空气有过滤、加温、加湿作用。

(2)咽、喉能让气体进入气管。

(3)气管是圆筒形的管道,上接咽、喉,下段分为左、右支气管。

(4)左、右支气管伸入肺,并在肺里分成许多更细的支气管。

(5)肺里密布着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经过肺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然后排出体外。

(6)膈肌是胸腔与腹腔之间的肌肉,可以帮助呼吸,在吸气时收缩,呼气时舒张。

研讨二:关于呼吸,你还想了解哪些事情?

(1)

呼吸为什么有时快,有时慢?

(2)

不同的人呼吸的速度一样吗?

(3)

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通过学习,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们能够用语言简要的描述相关的器官以及它们的作用。

思考关于呼吸的的问题。

通过对呼吸器官的作用进行思考,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拓展提高

科学零记录

植物呼吸也需要氧气:

人和动物都必须呼吸,否则就会死亡,植物也不例外。植物每天也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

碳。不同的是,白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吸入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大量的氧气。这时候,虽然它们也呼出二氧化碳,但是排放的氧气是呼出的二氧化碳的几十倍。可是到了晚上,植物继续呼吸,在吸入氧气的同时,会排出二氧化碳,所以卧室尽量不要放绿色开花植物,以免晚上与我们争夺氧气。

拓宽知识面,能够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了解科学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

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练习题

课后作业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呼吸是人体的重要活动,呼吸的过程是气体交换的过程,氧气对于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鼻腔、口腔、气管、肺等器官共同参与呼吸活动;我们进行了人体呼吸的模拟实验,了解呼吸器官在呼吸过程中的协同合作。

思考小结内容,巩固学习知识。

板书

2.1

感受我们的呼吸

板书设计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aoxue/10/274171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