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教学资源 > 教学计划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小老鼠打电话》(大全五篇)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小老鼠打电话》(大全五篇)



第一篇:幼儿园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小老鼠打电话》

《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小老鼠打电话》》这是优秀的大班音乐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诙谐幽默,能唱准附点音符、休止符处的歌词。

2.尝试用动作、表情、声音等方式大胆表现歌曲。

3.体验与同伴共同表现、游戏的乐趣。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小老鼠、小花猫的头饰,CD《小老鼠打电话》,图谱一幅,电话机一部。

活动过程

1.以谈话的方式引入。

(1)引导语:小朋友,你们打过电话吗?怎么样打电话?让幼儿说说自己打电话的经验,比如要翻找电话号码等。

(2)练习有节奏地打电话和接电话。

(3)引导语:小朋友会打电话,那你知道小老鼠会不会打电话呢?今天啊,有一只老鼠自己在家,感觉好无聊啊,他也想打电话邀他的朋友到家里玩,它会请谁来到它家呢?小朋友们猜猜看。(幼儿猜想)下面,认真听老师唱首歌你们就知道了。歌曲的名字叫《小老鼠打电话》(幼儿跟念)。

2.学习唱歌。

(1)老师边弹边有感情地唱歌。

歌曲的名字叫什么?你听到了什么?谁打电话?小老鼠请了的朋友是谁?你们说小老鼠本来是像邀请猫吗?为什么它会把猫叫来呢?

(2)帮幼儿理解“电话本”“过家家”等。

(3)幼儿再次听一遍音乐,边看着图谱,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问:①小老鼠为什么会打错电话?它打的是什么号码?②小老鼠打电话的时候它眼睛看哪儿?(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小老鼠打电话时是怎么样的心情?③当它看到来的朋友是猫时,小老鼠又是怎么样的?让我们来学一学小老鼠害怕的样子吧。④小朋友帮小老鼠想想:怎么样打电话才能叫来自己的朋友?

(4)教幼儿有节奏地念歌词,重点念好对白部分。

引导幼儿唱好小老鼠和猫的音色的不同,增强趣味性。

(5)教幼儿唱一遍歌曲。

(6)看着图谱念歌词。

(7)放CD,让幼儿用好听的声音来唱歌,在唱歌时,注意用诙谐的声音来唱,并唱好角色的对话。

3.带领幼儿完整演唱歌曲。提醒幼儿注意有节奏地演唱,并在演唱时要有适当的语气、表情。

4.活动延伸:

小老鼠为什么会招来猫?我们小朋友做事时能像小老鼠一样粗心吗?为什么?

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小老鼠打电话》这篇文章共2323字。

第二篇:幼儿园大班音乐《小老鼠打电话》教学设计

幼儿园大班音乐《小老鼠打电话》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小老鼠打电话》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音乐旋律,掌握∣1.2 3 4∣ 566∣的拖长音节奏以及∣53 0∣42 0∣2 32∣1-∣的空拍节奏。

2、能尝试用动作、表情、声音等方式表现小老鼠打错电话前后愉快、害怕的心里变化。

3、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情趣,体验与同伴共同表演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音乐旋律,掌握∣1.2 3 4∣ 56 6∣的拖长音节奏以及∣53 0∣42 0∣2 32∣1-∣的空拍节奏。

难点:能尝试用动作、表情、声音等方式表现小老鼠打错电话前后愉快、害怕的心里变化。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打电话的生活经验

物质准备:自制猫的家、真实电话两部、小老鼠和猫的头饰若干、自制电话本一个

活动过程:

1.创设“猫和老鼠”的'游戏情境,进行发声练习,激发活动兴趣。出示图片“猫和老鼠”并提问:你们看谁来了?它们的叫声是什么样的?套用歌曲第三句旋律和节奏,难点前置,练习空拍和拖长音。∣1.2 3 4∣ 56 6∣∣53 0∣42 0∣2 32∣1-∣

喵喵喵喵喵喵喵吱吱吱吱吱吱吱吱

2.创设“小老鼠打电话”情景剧,两位教师分角色示范演唱,引导幼儿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旋律,理解并学唱歌曲。

(1)两位教师扮演猫和老鼠,情景剧示范演唱,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诙谐幽默。

提问:这是一首什么样的歌曲?歌曲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2)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帮助幼儿理解歌词,掌握拖长音和空拍节奏。

提问:小老鼠打电话要干什么?什么叫做过家家?小老鼠手里拿着什么打电话?它看了几次电话本?电话号码是多少?它是怎样打电话的?小老鼠是怎样邀请朋友的?邀请朋友的时候心情怎样?引导幼儿用欢快的情绪表现歌曲内容,唱准拖长音和空拍节奏。

(3)教师再次示范演唱,教师扮演的猫从房子中出现,引导幼儿感受歌曲情节的转变,体验小老鼠从喜悦到害怕的心里变化。

提问:小老鼠把电话打给了谁?猫说了什么?猫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小老鼠现在是什么心情?害怕又后悔的小老鼠说了什么?声音和表情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引导幼儿学习小老鼠害怕时颤音的演唱方式。

3.幼儿完整演唱,用欢快、跳跃以及紧张、害怕的声音表现老鼠前后心理变化。

提问:小老鼠打电话找朋友的时候心情怎样?可以用什么样的声音表现老鼠的快乐?打错电话之后老鼠是什么心情?声音和动作有什么变化?

4.角色扮演游戏,进一步感受歌曲跌宕起伏的情节,体验游戏的快乐,懂得要做一个认真仔细的人。

(1)幼儿扮演老鼠,教师扮演猫,引导幼儿用小老鼠害怕和关门的动作表现歌曲间奏∣243 243∣ 11 1∣x—∣。

提问:猫要来了,小老鼠感觉怎么样?小老鼠该怎么办呢?鼓励幼儿有不同的动作表情表示害怕和关门的动作。

(2)两名幼儿与教师一同扮演猫,其他幼儿扮演老鼠,玩游戏。引导幼儿在∣ 1313 13∣55 3∣4545 43∣22 2∣间奏处表现小老鼠害怕的样子并及时演唱歌词“朋友怎么会是他”。

(3)教师小结:小老鼠打电话的时候因为粗心拨错了电话号码,找来了猫。如果我们在生活中打错电话,也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困扰和麻烦,甚至产生严重的后果。所以希望小朋友们不要打错电话,做一个认真仔细的孩子。

第三篇:教案《小老鼠打电话》

音乐活动《小老鼠打电话》

活动地点:步云中心幼儿园 活动时间:202_.05.07 班级:中班 执教:李丽

活动目标:

1、能借助图谱理解、记忆歌词。

2、初步学会演唱歌曲,并能有节奏的说唱打电话的对话。

3、感知歌曲诙谐的风格,体验歌唱的乐趣。活动准备:

物质:图谱、猫的头饰、音乐《小老鼠打电话》、播放器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引出小老鼠,激发幼儿兴趣。

1.猜谜:今天,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两撇小胡子,尖嘴小牙齿。贼头又贼脑,喜欢偷吃油。是谁呀?

2.继续猜想:今天,小老鼠自己一个人在家玩,真没意思,小朋友猜一猜小老鼠会做什么?

3.出示小老鼠打电话的图片,引出歌曲。

师:瞧,小老鼠想打电话,他是怎么打电话的?我们一起听首歌就知道啦。

二、播放歌曲,引导幼儿仔细倾听,欣赏歌曲。1.播放歌曲。

2.提问:这首歌好听吗?你记得歌曲里唱了什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谱)

3.结合图谱再次欣赏歌曲。

三、利用图谱,引导幼儿学习歌词。

1.提问:小老鼠为什么要打电话? 它拨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2.学习打电话的对白。

师:电话打出去了,小老鼠会说什么呢? 接电话的朋友又会怎么回答呢?一起来听听。3.幼儿模仿打电话

4.小结:小老鼠打电话真有礼貌,我们平时打电话也应该这样先说“喂,你好”今天小朋友扮演有礼貌的小老鼠,把掌声送给自己吧。

四、引导幼儿学习第二段歌曲。1.情境表演。

师:小老鼠在家等了一会儿,朋友终于来啦。(听开门“吱”———“喵”——-“嘭”的声音)

师:会是谁呢?还听到了什么声音?

师:“吱”——“嘭”是什么声音?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呢? 2.集体模仿开门、猫叫、关门的场景,表现老鼠失望、害怕的样子。

师:我们一起用动作和声音来模仿老鼠给猫开门的场景吧。3.播放音乐,结合图谱学习歌词:朋友怎么会是他?原来号码打错了。

师:小朋友听一听,小老鼠的朋友怎么会是猫呢?

4.小结:哎呀,原来是号码打错了,真是只粗心的小老鼠。我们在生活中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细心,不能和小老鼠一样粗心大意。

五、引导幼儿学习演唱歌曲。

1.播放歌曲,幼儿完整欣赏歌曲。2.结合图片,师幼一起演唱歌曲。

六、活动延伸。

玩法:教师扮演猫,幼儿扮演老鼠,一起演唱歌曲中唱的部分,当听到“喵”一声,‘小猫“跑进老鼠家里捉老鼠,小老鼠赶紧躲到凳子后面藏起来。

第四篇:《小老鼠打电话》教案

中班艺术活动:小老鼠打电话(音乐)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诙谐幽默。

2、尝试用动作、表情、声音等方式大胆表现歌曲。

3、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电话一部、电话本一个、电话号码、头饰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老师与小朋友一起做《打电话》的游戏。

二、情境导入

教师出示电话、电话本,以儿歌的形式,激发幼儿学习歌曲的兴趣。师:请小朋友仔细听一听,儿歌里谁在打电话?电话号码是多少? 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三、学唱歌曲

(一)、学唱歌曲前半部分

1、清唱歌曲。(幼儿欣赏)

2、幼儿随节奏说歌词,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3、幼儿跟随音乐,学唱歌曲。(幼儿小点声,老师大点声。)

4、幼儿自己听音乐,练习演唱歌曲。

5、幼儿听音乐,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二)、学唱歌曲后半部分

1、师:小老鼠到底给谁请来了呢?(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以肢体语言,引出歌曲后半部分。

2、幼儿学唱歌曲后半部分,引导幼儿表现小老鼠害怕的样子。

四、幼儿有表情完整地演唱歌曲。

五、游戏

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游戏。

第五篇:中班音乐《小老鼠打电话》教案

中班音乐《小老鼠打电话》教案

苏联儿童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曾经说:“艺术课程与技术课程的原则区别,就在于任何一个真正的艺术作品都要有道德因素和美的因素。”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鲜明的音乐形象能主动地反映和影响人的思想感情,它不是以说教论理的方式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是以音乐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来影响儿童,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从而产生相应的行为力量。所以音乐教育是对儿童进行德育的最佳方式之一。活动在《幼儿园里朋友多》这一主题中开展,旨在让幼儿通过活动,体验帮助别人的愉悦,感受与同伴共处的快乐。

中班阶段幼儿对于音乐的表现欲望和能力正在增强,表现在他们对歌唱活动的兴趣大大加强了,特别是对富有戏剧色彩的、生动活泼、情绪热烈的歌曲很是喜欢。本次活动的选材正式迎合了幼儿的这一年龄特点。教学目标:

1.借助游戏情景理解歌曲内容,初步学唱歌曲。

2.感受歌曲欢快、有趣的特点,体验帮助朋友的快乐。创作感悟:

以幼儿兴趣为基础。兴趣是幼儿学习最好的老师。如何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选择幼儿所喜欢的歌曲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小老鼠打电话》这首歌曲节奏明快,易于掌握;歌曲内容简单易懂,贴近幼儿生活;情节轻松活泼、幽默有趣,较易激发幼儿的学习激情。中班幼儿对于有趣的动物形象仍然充满着兴趣,歌曲中的小老鼠正是孩子们所喜闻乐见的。活动密切联系幼儿生活并回归到生活。教师有一些总结性的语言,为幼儿梳理生活经验,如“运用有节奏的语言,能帮助你记住难记的数字”。又如拓展性的提问“还有什么电话号码我们不能随便打……”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能增进幼儿对于生活经验的积累。同时活动更大的寓意在于增进孩子对于朋友的关爱之情。教学目标:

1.借助游戏情景理解歌曲内容,初步学唱歌曲。

2.感受歌曲欢快、有趣的特点,体验帮助朋友的快乐。活动主题:

幼儿园里朋友多(源自上海市学前教育教师参考用书《学习活动》(中班)P167)

教学重点:初步学唱歌曲,体验帮助朋友的快乐。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把握。

材料准备:大电话本、小老鼠、大花猫手偶、钢琴各一 教学过程:

一、律动:小手小脚

1、出示节奏卡

主要提问:卡片上的小手小脚告诉你什么秘密?

2、听音乐玩节奏(新授歌曲的背景音乐)

师:我们一起听着音乐,看着路牌去散步。(设计意图:熟悉歌曲旋律)

二、新授歌曲

(一)情景导入,引发兴趣

(出示小老鼠手偶)“诶,又到了星期天,我一个人在家,好孤单呀,诶!”

主要提问:

1、小老鼠为什么不高兴?

2、你能帮他想一个快乐起来的好办法吗?

(设计意图:幼儿生活经验回顾,激发幼儿帮助与关爱的情感。)

(二)理解歌曲内容

1、歌曲第一段

主要提问:(1)小老鼠用了什么好办法?

(2)要打电话给朋友,首先要知道什么呀?

(3)小老鼠打了一个什么电话号码?(翻开“电话本”验证:54 32 678)小结:这么多的数字小老鼠都能记住,原来他是用了快快慢慢地有节奏念的办法记牢。

2、语言节奏:

(1)教师以小老鼠身份示范电话语言。

主要提问:电话接通了,小老鼠会对朋友说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

朋友又会怎么回答小老鼠呢?

3、集体演唱第一段。

师:我们帮助小老鼠一起给他的朋友打电话吧,一定要看好电话本,电话号码别拨错。(设计意图:引发幼儿回忆歌词)

4、学唱歌曲第二段 师:叮咚,门铃响了,当小老鼠高高兴兴地打开门一看,惊呆了,门口站着的是只大花猫。

主要提问:大花猫如果进了老鼠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教师演唱歌曲第二段

小结:原来小老鼠没有看清电话号码是谁的就拨了。(拓展提问:我们生活中哪些电话号码也不能随便拨呀?)

5、幼儿完整演唱

师: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小老鼠打电话》,我们一起帮小老鼠打电话。

6、尝试改编

师:小老鼠没有找到朋友,还是很孤独,我们再帮小老鼠找找其他的朋友好吗?(翻阅《电话本》尝试数字部分的改编)

7、尝试改编8个数字的电话号码

师:我也想到小老鼠家去做客,小老鼠的电话本上有我的号码吗?

三、延伸

1、尝试改编手机号码

师:如果老师不在家,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在音乐区去试一试怎么打手机号码,还可以帮助小老鼠找其他的朋友。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