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教学资源 > 教学计划

舞蹈班教学计划拟稿

舞蹈班教学计划拟稿



第一篇:舞蹈班教学计划拟稿

舞蹈班教学计划(上)学期总目标: 技能、知识培养目标:

1.训练少儿身体各个部位的灵活性、柔韧性、协调性; 2.训练少儿的舞蹈想象力、创造力; 3.提高少儿的表演能力; 4.让少儿掌握中国舞的基本脚位; 学习常规培养目标: 1.培养少儿的音乐节拍感; 2.培养少儿舞蹈的方向感; 3.培养少儿的模仿能力; 社会认知培养目标:

让少儿可以独立完成舞蹈组合及成品舞蹈,并进行表演。学期计划 第一周: 教学目标:

学习《打花巴掌》组合,让少儿掌握节拍的快慢变化,在舞蹈中熟练应用节拍; 活动主题:

学习《打花巴掌》组合;进行身体各个部位的柔韧性练习; 教学概述:

在舞蹈组合中,通过动作、音乐与儿歌的配合,提高少儿的节拍感。第二周: 教学目标:

学习《小熊舞》组合,学习中进行手眼配合练习,提高表演能力; 活动主题:

学习《小熊舞》组合;进行身体各个部位的柔韧性练习; 教学概述:

《小熊舞》组合主要是锻炼少儿在舞蹈中的手眼配合能力,同时模仿动物形态,从而培养少儿的模仿力和表现力。第三周: 教学目标:

学习《小蝌蚪变青蛙》组合,练习少儿的手脚协调能力; 活动主题:

学习《小蝌蚪变青蛙》组合;进行身体各个部位的柔韧性练习; 教学概述:

《小蝌蚪变青蛙》组合是一个表演性的组合,通过表演锻炼少儿手脚配合的协调性。第四周: 教学目标: 学习《飞吧,小蜜蜂》组合,学习中锻炼少儿手腕的提、压; 活动主题:

学习《飞吧,小蜜蜂》组合;进行身体各个部位的柔韧性练习; 教学概述:

《飞吧,小蜜蜂》组合是一个蒙族风格的简单组合,练习中让少儿初步掌握蒙族舞蹈中手臂的动作,主要对手腕的提、压进行练习。第五周: 教学目标:

学习《我的小小手》组合,学习中进一步加强对舞蹈手位的掌握; 活动主题:

学习《我的小小手》组合;进行身体各个部位的柔韧性练习; 教学概述:

《我的小小手》组合主要训练少儿对舞蹈手位的掌握,上学期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手位,本节周主要是通过更丰富的手臂动作加深少儿对手位的记忆。第六周: 教学目标:

学习《我是小画家》组合,训练少儿的表演能力; 活动主题:

学习《我是小画家》组合;进行身体各个部位的柔韧性练习; 教学概述:

《我是小画家》组合通过儿歌及音乐的配合,训练少儿的表演能力和模仿力。第七周: 教学目标:

巩固所学组合,从而进行身体各个部位的柔韧性练习; 活动主题: 复习巩固所学组合; 教学概述:

进一步规范所学的组合,加强对身体柔韧性的练习。第八周: 教学目标:

学习《小蝌蚪变青蛙》组合,通过练习让少儿掌握三个基本脚位,并加以应用; 活动主题:

学习《小蝌蚪变青蛙》组合;进行身体各个部位的柔韧性练习; 教学概述:

《小蝌蚪变青蛙》组合首先让少儿掌握中国舞的基本脚位,其次要求少儿对小青蛙的形态进行模仿,加以表演,提高少儿的表演能力。第九周: 教学目标: 学习《吐泡泡的小鱼》组合,简单了解傣族舞蹈,学习鱼形手和傣族舞蹈其他简单的手型; 活动主题:

学习《吐泡泡的小鱼》组合;进行身体各个部位的柔韧性练习; 教学概述:

《吐泡泡的小鱼》训练少儿初步掌握傣族舞蹈的手型、臂型及节奏,动作时眼神要与之配合。第十周: 教学目标:

学习《小鸡啄米》组合,训练少儿的手脚配合能力,模仿能力; 活动主题:

学习《小鸡啄米》组合;进行身体各个部位的柔韧性练习; 教学概述:

《小鸡啄米》组合通过少儿想象小鸡形象,配合音乐进行舞蹈。在练习中发挥少儿的想象力,加强少儿模仿能力;练习少儿手脚协调配合的能力。第十一周: 教学目标:

学习《燕儿飞》组合,训练手臂的灵活性和控制力,进一步练习蒙族舞蹈中提、压腕的动作,以及手腕的柔韧性; 活动主题:

学习《燕儿飞》组合,进行身体各个部位的柔韧性练习; 教学概述:

《燕儿飞》组合运用少儿熟悉儿歌为素材,通过手臂的上下运动锻炼少儿手臂的灵活性,加强掌握舞蹈中提、压腕的动作。第十二周: 教学目标:

学习《蹦蹦兔》组合,练习少儿的表演能力和模仿能力; 活动主题:

学习《蹦蹦兔》组合,进行身体各个部位的柔韧性练习; 教学概述:

《蹦蹦兔》是一个小的表演性组合,主要训练少儿的表演能力以及对动物形象的模仿能力。第十三周: 教学目标:

学习《小鸭嘎嘎》组合,简单了解苗族舞蹈,进一步练习少儿的表演能力; 活动主题:

学习《小鸭嘎嘎》组合;进行身体各个部位的柔韧性练习; 教学概述:

《小鸭嘎嘎》组合是让少儿简单了解苗族舞蹈,通过对动物形象的捕捉从而进行表演,增强少儿表演能力,要求少儿动作时要有较强的表现力。第十四周: 教学目标:

巩固所学组合,进行身体各个部位的柔韧性练习; 活动主题: 复习巩固所学组合 教学概述:

进一步规范完成的组合,巩固所学知识,要求能够独立完成。舞蹈班教学计划(下)学期总目标: 技能、知识培养目标:

1.训练少儿身体各个部位的灵活性、柔韧性、协调性; 2.训练少儿的舞蹈想象力、创造力; 3.提高少儿的表演能力; 4.让少儿掌握中国舞的基本脚位; 学习常规培养目标: 1.培养少儿的音乐节拍感; 2.培养少儿舞蹈的方向感; 3.培养少儿的模仿能力; 社会认知培养目标:

让少儿可以独立完成舞蹈组合及成品舞蹈,并进行表演。日 期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内 容

第一周 把身体训练成有表现力的工具,动作协调,对动作,音乐,节奏等的感知更敏锐。基本功练习(1)地面压腿

第二周 培养丰富的感情,想象力,观察力。1 基本功训练(地面压腿)(2)双吸腿 第三周 把身体训练成有表现力的工具,动作协调,对动作,音乐,节奏等的感知更敏锐。1 基本功训练(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

第四周 培养创造力,即兴表演能力以及艺术欣赏力和鉴别力。1 基本功训练(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

第五周 培养丰富的感情,想象力,观察力。1 基本功训练(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2 训练组合《踏浪》 3 小碎步练习4神秘的深林

第六周 培养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共同合作的能力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和柔韧性 1 基本功训练(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2 训练组合《踏浪》 3 小碎步练习4神秘的深林

第七周 培养丰富的感情,想象力,观察力 1 基本功训练(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2 训练组合《踏浪》 3 小碎步练习4 神秘的深林 5 每当走过老师窗前 第八周 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和柔韧性培养丰富的感情,想象力,观察力。1 基本功训练(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2 训练组合《踏浪》 3 小碎步练习4 神秘的深林 5 每当走过老师窗前

第九周 培养丰富的感情,想象力,观察力。协调性和柔韧性 1 基本功训练(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2 训练组合《踏浪》 3 小碎步练习4 神秘的深林 5 每当走过老师窗前

第十周 培养丰富的感情,想象力,观察力。协调性和柔韧性 1 基本功训练(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2 训练组合《踏浪》 3 小碎步练习4 神秘的深林 5 每当走过老师窗前

第十一周 培养丰富的感情,想象力,观察力。协调性和柔韧性 1 基本功训练(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2 训练组合《踏浪》 3 小碎步练习4 神秘的深林 5 每当走过老师窗前

第十二周 培养创造力,即兴表演能力以及艺术欣赏力和鉴力 1 基本功训练(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2 训练组合《踏浪》 3 小碎步练习4 神秘的深林 5 每当走过老师窗前 6春天在那里

第十三周 培养创造力,即兴表演能力以及艺术欣赏力和鉴力 1 基本功训练(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2 训练组合《踏浪》 3 小碎步练习4 神秘的深林 5 每当走过老师窗前 6春天在那里

第十四周 培养创造力,即兴表演能力以及艺术欣赏力和鉴力 1 基本功训练(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2 训练组合《踏浪》 3 小碎步练习4 神秘的深林 5 每当走过老师窗前 6春天在那里

第十五周 培养创造力,即兴表演能力以及艺术欣赏力和鉴力 1 基本功训练(地面压腿)(2)双吸腿(3)勾绷脚练习2 训练组合《踏浪》 3 小碎步练习4 神秘的深林 5 每当走过老师窗前 6春天在那里 7 小鸟小鸟

第二篇:202_舞蹈班教学计划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但是,这个人体动作,必须是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以下是202_舞蹈班教学计划,欢迎阅读。

202_舞蹈班教学计划

1一、指导思想

为提高学生的舞蹈方面的素养,培养对舞蹈学习的兴趣。培养孩子们正确的形体姿态和良好的气质,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乐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在舞蹈中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活动目标

1、掌握扎实的基本功。

2、培养学生的舞蹈素养,提高审美能力。

三、活动措施

1、报名工作由各班主任发动乡村少年宫舞蹈小组宣传工作,让学生自由报名,让具有舞蹈爱好的学生作为学员。

2、管理工作为能更好地完成舞蹈兴趣活动的学习目标,老师必须做到耐心辅导,全面关心爱护学生。

四、活动安排

进行形体及基本功训练。

三月份:

1、吸收新队员,并确定适合人选。

2、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手臂的意识组合。

3、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脚的意识训练

组合:大腿、小腿、膝盖、脚背。

四月份:

1、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肩和胸腰的开度练习。

2、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跳跃意识组合。

五月份:

1、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腿及脊椎的规范意识组合。

2、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上体活动练习、下旁腰练习、六月份:

1、复习小组合。

2、脚的意识及规范组合。

七月份:

1、基本脚型:勾脚、绷脚、勾绷脚。

2、脚的灵活性与节奏配合。

3、基本脚位:正步、丁字步、小八字步、大八字步、踏步

九月份:基本功的练习

1、竖叉和横叉的练习

2、腰部的练习

3、肩部的练习

4、脚的练习

5、胯部的练习

十月份:舞蹈的学习

十一月份:舞蹈的学习

十二月份:蒙古舞蹈的舞蹈组合一月份:汉族舞蹈的学习

202_舞蹈班教学计划

2一、指导思想:

民族舞蹈是儿童喜欢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既可以陶冶孩子的心灵,又能让他们在表现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满足,还能让孩子们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和文化。少儿民族舞蹈非常符合孩子们爱动、爱跳的特点,也很符合孩子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心理特点。孩子们在动作、节奏、娱乐中提高了模仿能力,加深了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舞蹈动作是无声的语言,孩子们常常依靠丰富的想象和心灵的感悟去表现这些动作的内涵。而这些动作又能激发、启迪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开拓创造性的思路。

舞蹈通过调动人体动作、表情、姿态、情感内心体验等多种心理和生理机能,为孩子们提供和构筑了童心的审美欣赏与审美创造空间。少儿民族舞蹈以它独到的寓教于乐的方式,可以潜移默化,使孩子们习惯于热爱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可通过舞蹈的具体形象来认识缤纷的世界,认识真善美,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追求美的能力。为了帮助孩子很好地借助舞蹈表现自己,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促使他们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我们开设民族舞蹈活动小组,并选取了一系列的内容,希望通过活动,调动学生对舞蹈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表现技能,促进儿童身心愉快的发展。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1、舞蹈教学是促进少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

一。舞蹈教育形象、生动活泼、感染力强,是孩子十分喜爱、易于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教育适合少儿的发育成长,使之更好地掌握身体,便于有表情地、创造性地使用动作语言,以表达丰富的内心世界。

2、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舞蹈身体运动的一般规律,各种动作的名称要领和实际感受。从整体上训练学生,克服身体的自然状态。发展舞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训练学生动作时所需的软度,力度,开度。培养学生舞蹈动作与情感表达的一致性。

三、活动形式:

1、教师采取示范讲解动作,逐个辅导的方法。

2、学生个人练习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3、采用学生互帮,好学生示范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水平。

4、活动间可加入小游戏,寓教于乐,提高学习效率。

5、引导学生观看舞蹈录像带,帮助学生寻找舞蹈感觉。

四、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

1、学习基本手位(包括手型)和脚位(勾绷脚地面练习)。

2、基本步伐、眼部训练

第二阶段 藏族舞蹈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

1、上肢基础训练。

2、下肢基础训练。

3、颤踏动律训练。

第三阶段 蒙族舞蹈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

1、手型训练。

2、基本动作:硬腕、柔肩、硬肩耸肩等。

3、脚位训练。

4、基本舞步:平步、踏踮步、马步。

5、舞步组合创编。

6、学习《草原英雄小姐妹》。

第四阶段 白族舞蹈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

1、基本舞步训练。

2、学习白族舞蹈《啊咧咧》。

第五阶段 民族舞创编

1、复习所学的各民族基本动作。

2、用《最炫民族风》来伴奏进行创编。

第六阶段 彝族舞蹈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

1、基本舞步训练。

2、教学《七月火把节》。

3、教学叠脚舞。(1—8脚)

202_舞蹈班教学计划

3一、指导思想:

以成立“乡村少年宫”为契机,实现校内外资源的有效结合,培养孩子们的学习爱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为进一步提高农村未成年人的整体素质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二、教学目的:

1.增强对舞蹈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节奏;

2.掌握舞蹈方位、力度、感觉;

3.发展学生的柔韧性和协调性,树立学生大胆表现个性;

4.增进学生的灵活性的形体,培养学生群体的合作精神;

5.培养学生的舞台表现能力,增进他们的表现欲;

三、基本功训练:

1.把杆练习:压腿(前、旁、后),踢腿(前、旁、后)、控腿、腰的训练等;

2.中间动作:大踢腿(前、旁、后)、大跳、转的技巧、舞姿训练等;

3.舞蹈技巧训练:翻、转等训练。

四、时间安排:

每周二、三、四下午第三节课

五、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周:在低年级吸收新队员,并确定适合人选。热身组合。

第二周: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手臂的意识组合。

第三周: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脚的意识训练组合——大腿、小腿、膝盖、脚背。

第四周: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肩和胸腰的开度练习。

第五周: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跳跃意识组合。

第六周: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腿及脊椎的规范意识组合。

第七周: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上体活动练习:下旁腰练习、涮腰练习。第八周: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软度与腹肌的开发性训练。

第九周:学习舞蹈《玩具畅想》。

第十周:学习舞蹈《玩具畅想》。

第十一周:基本脚型:勾脚、绷脚、勾绷脚。

第十二周:脚的灵活性与节奏配合。

第十三周:基本脚位:正步、丁字步、小八字步、大八字步、踏步、弓箭步、虚步。

第十四周:手臂的基本姿态:单山膀、双山膀、顺风旗、双托掌、山膀按掌、斜托掌、冲掌、提襟。

第十五周:手臂的基本动作:单手动作(撩掌、盖掌、切掌、分掌、穿掌端掌、摊掌)。

第十六周:学习舞蹈《天竺少女》,参加校庆元旦汇报演出。

第三篇:舞蹈班教学计划

202_年朱马小学舞蹈兴趣班教学计划

一、教学任务:

1、增强对舞蹈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节奏。通过舞蹈表演培训使学生认识、了解舞蹈

2、掌握舞蹈方位、力度、感觉。

3、发展学生的柔韧性和协调性,树立学生大胆表现的个性。

4、增进学生的灵活的形体,培养学生群体的合作精神。

5、培养学生舞台表现能力,增进他们的表现欲。

6、使学生们对舞蹈表演产生浓厚的兴趣,善于用肢体语言表现自己最美丽的一面。

3、通过舞蹈特长培训使孩子们的形体得到良好的发展,使学生们在舞蹈训练中感受舞蹈的乐趣,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

4、了解我国不同民族舞蹈和外国个别特色舞蹈,在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感受舞台表演使孩子们的特长得到充分展示。通过各种民族音乐学习表演各种民族舞蹈。

二、基训:

1、练习:压腿(前、旁、后),踢腿(前、旁、后),控腿,腰的训练

2、中间动作:大踢腿(前旁后)、大跳,倒踢紫金冠,转的技巧,舞姿训练。

3、舞蹈技巧训练:身、跳、翻、转等训练。

三、民族民间舞、成品舞蹈

1、学习广场舞、汉族舞、等。教学内容

第一阶段:基本内容

1、认识舞蹈

2、舞蹈的基本功训练

第二阶段:兴趣培养、分类舞蹈的基本动作体验。

民族舞部分:汉民间舞蹈 第三阶段:完整舞蹈小组合的学习

1、民族舞蹈

2、形体舞蹈 第四阶段:展示

四、教学计划 九月份:基本内容: 认识舞蹈、了解舞蹈、站立的姿势、优美的体态 正、旁、后压腿、行进中的正、旁踢腿 把杆上的后踢腿、地面上的踢腿组合 把杆上的开肩练习、下叉(竖叉、横叉)跪立的空腰、跪立的下小腰平躺的反手撑腰、直立的涮腰练习

十月份:兴趣培养、分类舞蹈的基本动作和组合

汉民间舞蹈的基本动作。一年级小学生学习舞蹈(欢聚一堂)十一月份:完整舞蹈的学习(小苹果)(火火中国风)分解舞蹈动作的学习

编排舞蹈动作的顺序进行训练 完整舞蹈的训练,配乐舞蹈训练 体能的练习、舞蹈的巩固 十二月份----一月份:舞蹈的展示 巩固舞蹈,进行展示。

202_年9月

舞蹈班教学计划

高里街道朱马小学

202_年9月

第四篇:舞蹈班教学计划

202_年双峰中学舞蹈兴趣班教学计划

任教老师:李霞

一·教学目标

1、增强对舞蹈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节奏。通过舞蹈表演培训使学生认识、了解舞蹈掌握舞蹈方位、力度、感觉。发展学生的柔韧性和协调性,树立学生大胆表现的个性。

2、增进学生的灵活的形体,培养学生群体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舞台表现能力,增进他们的表现欲。使学生们对舞蹈表演产生浓厚的兴趣,善于用肢体语言表现自己最美丽的一面。

3、通过舞蹈特长培训使孩子们的形体得到良好的发展,使学生们在舞蹈训练中感受舞蹈的乐趣,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

4、了解我国不同民族舞蹈和外国个别特色舞蹈,在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感受舞台表演使孩子们的特长得到充分展示。通过各种民族音乐学习表演各种民族舞蹈。

二、基训:

1、练习:压腿(前、旁、后),踢腿(前、旁、后),控腿,腰的训练

2、中间动作:转的技巧,舞姿训练。

3、舞蹈技巧训练:身、跳、转等训练。

三、民族民间舞、成品舞蹈 教学内容

第一阶段:基本内容

1、认识舞蹈

2、舞蹈的基本功训练

第二阶段:兴趣培养、分类舞蹈的基本动作体验。民族舞部分:汉民间舞蹈 第三阶段:完整舞蹈小组合的学习

1、民族舞蹈

2、形体舞蹈

3、第四阶段:展示

四、教学计划 十月份:基本内容:

1、认识舞蹈、了解舞蹈、站立的姿势、优美的体态

2、正、旁、后压腿、行进中的正、旁踢腿

3、把杆上的后踢腿、地面上的踢腿组合

4、把杆上的开肩练习、下叉(竖叉、横叉)

5、跪立的空腰、跪立的下小腰

6、平躺的反手撑腰、直立的涮腰练习

十一月份:兴趣培养、分类舞蹈的基本动作和组合

1、汉民间舞蹈的基本动作。小学生学习舞蹈(花木兰)

2、五月份:完整舞蹈的学习(小苹果)(巾帼小英雄)

3、分解舞蹈动作的学习

4、编排舞蹈动作的顺序进行训练

5、完整舞蹈的训练,配乐舞蹈训练

6、体能的练习、舞蹈的巩固 十二月份:舞蹈的展示 巩固舞蹈,进行展示。

202_年9月

第五篇:寒假舞蹈班教学计划

勐永镇乡村少年宫寒假舞蹈班教学计划 指导教师:查飞飞

一、指导思想: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对舞蹈学习的兴趣,为舞蹈爱好者进行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提高舞蹈专业素质,使其达到学习舞蹈的初步要求──具有健美、灵活的体态。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较广泛的舞蹈知识并兼备音乐与舞蹈的艺术表现力。使学生具有较规范、扎实的基本功及技术技巧。为各种活动的参与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训练目标:

1、培养孩子的优美体态和对艺术的审美能力。

2、训练扎实的基本功如:腰、腿、胯的软度及开度

3、培养孩子听音乐时能找到节拍,动作节拍准确,跳舞有自娱感。

4、培养孩子载歌载舞的习惯和舞蹈时愉快的心态。

5、培养孩子的表现欲望和基本的舞台感觉。

三、训练要求:

通过舞蹈训练使学员学会有关舞蹈的技能,掌握一些舞台艺术表演的方法,会表演一些富有情趣的舞蹈小品,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炼情感,增强技艺,提高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力、表现力、想象力和创作力,努力为校园文化增添光彩,并为创建学校特色添砖加瓦。

四、学生基本情况

今天是乡村少年宫寒假舞蹈班第一天开班的日子。本次参加舞蹈队的学生共有20人。他们来自中心完小、城子完小。学生们都没有没有接受过舞蹈训练,大部分学生连压腿、下叉等动作完成都不是很好。由于学员的年龄和基本条件的不同,所以不能要求一律,不能操之过急,软度和开度要在个人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因此舞蹈队根据学生情况来进行训练。

五、训练时间:

训练时间202_年1月26——2月4日 共10天

六、训练内容:

一、舞蹈素质训练

1、头的训练:前、后、左、右倾头、头颈的转动

2、肩的训练。压肩、环动、松肩、、3、胸的训练:含胸、展胸、仰胸。

4、腰部训练:弯腰、疗腰、涮腰。

5、手位练习:

6、下肢训练:

(1).脚踝部、勾脚、绷、拒脚、向内旋、向外族(2).腿膝部:吸伸、环动、踢、搬、控腿(3).够部:横、竖叉、压叉(4)、髋部训练(5)、腿部训练

7、脚部训练(1)蹲:(2)擦地:(3)绷脚

8、学生形体训练

基本芭蕾形体加手位(配乐为“天空之城”)

二、民族民间舞基本动作组合 傣族基本姿态 儿童舞蹈常用动作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