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期来,岔庙中心小学以市、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构建和谐校园为主旋律,以抓实抓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健康安全为保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认真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全面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夯实管理过程,使岔庙小教教学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有明显提高。现将一学期来的工作作如下小结:
一、疫情防控工作
1.成立防控工作领导组织,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责任,突出工作重点,强化部门配合,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完善应急处置方案,形成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
2.完善疫情信息检测报告网络,实行“疫情监测日报”制度,及时准确掌握全校各班疫情动态,迅速而科学地处置校园内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疫情防控工作指定专人每日汇总全镇学校的疫情数据,及时按照上级要求对师生进行排查上报,至今无一日遗漏。开学后,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方案。按照上级要求,安排了《岔庙中心小学晨午检检查表》、《岔庙中心小学班级消毒通风登记表》,《学生因病缺课登记表》、《学生因病缺课汇总表》、《岔庙中心小学留观室使用登记表》《学生健康卡》等疫情防控系列表格。每日掌握教职员工及学生健康情况,对学生及教职员工的晨、午检工作进行记录,每天对因病缺课学生进行登记汇总,填写《学生因病缺课汇总表》、《未到校师生登记表》《未到校师生统计表》、《因病缺课学生追踪表》对因病缺课学生返校证明进行查验登记
3.建立校园消毒制度,明确消毒人员责任,确保教室、食堂、宿舍等公共场所加强通风换气,每天上下午两次消毒,普及新冠肺炎的防控知识,提高全校师生的自我防控意识。
二、打造一支师过硬的师资队伍。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一学期来,岔庙中心小学大力弘扬热心爱教,廉洁从教,优质施教,依法执教的优良教风,全体教职工能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坚持以德修身、以德治教、以德育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各学校能努力营造人人敬业爱岗,个个乐于奉献的良好环境。各校能充分利用校会、校务会、政治学习时间加强教师的道德品质教育,规范教师教育行为,唤醒他们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增强他们的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中心小学能特别注重师德教育,把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作为师德的根本,热爱学生作为师德的核心,模范行为作为师德的关键。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各学校都能拿出充足的时间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涟水县小学教学管理基本要求》、《涟水县小学教师教学“七认真”基本要求》、《涟水县小学各科作业规范化要求》,使每位教师明确要求、解读要求、执行要求深入分析教材特点,让每位教师明确本门学科的教学目标,准确把握教学方向。
(2)深化量化考核。
本学期,我镇根据上级政策和实际情况进一步修改完善绩效工资考核指导意见,各校能根据教职工的工作态度、工作总量和工作实绩量化为考核指标,科学评估每位教师的工作绩效,按照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进行发放。绩效工资的考核发放重点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工作人员倾斜。
三、培养一支合格的接班人
1.优化育人环境。我们提出要让一草一木一墙一砖都能说话,能育人。为此,我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能及时更新室内外板报,板报的内容丰富,既有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的内容,又有安全、健康方面的内容,既有课内知识方面的内容,又有课外知识的补充,从而起到宣传人生目的,启发学生自我教育,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深受全体师生的喜爱,得到来访的老师、领导的一致称赞。
2.坚守德育阵地。我镇各校始终秉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主题班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德育基地、集体活动等形式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道德养成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认真上好班会课、思想品德课、语文课及其他学科。将德育内容渗透于相关课程之中,努力做到“润物细无声”。尤其中心小学充分利用好队会课狠抓学生的养成教育,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八礼四仪》,定期向学生推送优秀歌曲影视、科学家或英雄模范。半学期来,有计划地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道德养成和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民主小学定期召开校会,主题班会、队会,坚持每周一升国旗制度,利用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安全、纪律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爱祖国,爱集体的热情和增长了安全意识。一学期来,学校无一违法乱纪行为。
3.德育活动丰富多彩。各校能集思广益开展丰富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本学期,中心小学先后开展了“美丽校园我行动”“小手拉大手,安全一起走”“同心携手,共创文明城”签字仪式、“啄木鸟”行动系列活动、入队仪式、爱心资助等活动;纪集小学开展优秀古诗文诵读比赛、拔河比赛、跳绳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为学生搭建了展示的平台,又让学生从中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四、绷紧一根教学质量生命线。
1.向教学常规要质量。
本学期,学校加强了教学常规工作检查与督促力度,形成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抓的良好局面。严格规范了教师的从教行为,确保上好、上满四十分钟课,向课堂教育要效益,向教学辅导要成绩,关注学困生及留守学生的成长,从而为学生的成长,知识水平的提高做好铺垫。教务处每月至少一次对备课、作业、试卷、听课笔记等进行检查。同时我们对于教学“七认真”工作中确实存在问题的教师,每次检查后都及时进行了交流,交流后我们还进行了复查。学校每个月进行月考1次,考前周密安排,试卷流水批阅,考后认真总结,奖惩当月兑现,教学质量跟评优评先挂钩,激发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2.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重视提高课堂效率,深化课堂教学研究,努力构建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各校能完善随机听课、跟踪听课制度。在教学中注重反思,关注成长,在反思教学行为的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升教学水平,同时能就教学现象、教学问题作出独立思考,提出创新性见解。学校实行“巡课”制度。由校长室、教务处、教科室联合查岗巡课,及时纠正和了解了教师授课情况。巡课的目的是强化课堂常规管理,督促教师重视并切实落实好平时的课堂教学。具体做到:提早进教室,做好上课一切准备;规范课堂常规,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向课堂40 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效率,留有充足的课堂练习时间,准时下课不拖堂。教务处每天进行课堂常规检查,涵盖课前准备、课堂纪律、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学生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等方面,规范教师教学行为。
五、坚定一条科研兴校教研路。
我镇始终遵循教育科研“关注学生、亲近教师、走进课堂、成长师生”的原则,进一步突出“有效教学研究”这一主题,以教育科研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为中心,扎实做好教研工作。
1.开学前,根据疫情的实际情况,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合理制订各学科线上教学计划,并按照计划在家有条不紊进行。开学后,为了促进教师的课堂技能提升,中心小学45周岁以下老师每人执教一节校内研讨课,通过活动的开展,有效促进了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升。
2.加强教师外出交流学习,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及联盟体教研活动,开拓了视野,转变了观念,与其它学校建立了联系,与其他同行建立了友谊。同时我校还承办了一期的联盟体语文一日研活动,通过前期的校内评比,磨课,使得孙素芹,王吉瑞两位老师的课堂得到与会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
六、构筑一道牢固的安全防护墙
学校坚持“安全第一、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重在教育”的方针,积极创建“平安校园”。
1.签订各种安全责任状,规章制度健全。开学初各学校与相关教职工签订了《班级安全管理责任状》《门卫安全管理责任状》《一岗双责责任书》《安全教育家长责任书》等。并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完善了安全工作制度、卫生管理制度、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等。同时,各校还根据实际开展了紧急疏散演练、疫情防控演练、校车安全演练、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七、课后延时服务工作
1.为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延时服务工作指导意见》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小学生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立即召开学校班子成员会议,组织相关人员认真研究,切实领会通知精神,在充分征求家长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学校的实施方案。我校在校学生人数571人,共有551人参与课后延时服务,参与课后延时服务率达94.5%,星期一至星期五的16:30-17:30(放学后)。
2.主要举措:
1.学校组成由徐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从任课,教室安排、卫生、安全等方面进行全盘的考虑,让课后延时服务有序的进行。
2.各个班级优先安排任课教师进行服务,编排延时服务安排表。
3.制定延时服务领导值班表,每天按时检查,做好记录,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4.制定《岔庙中心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工作经费管理细则》,严格遵守上级要求,合理安排经费,由学校成立的家长委员会负责安排收费、保管并发放相关费用。
3.家长反馈意见:
家长愿意参加的是有老师进行辅导看护的课后延时服务。有时间可以完成作业,极大地缓解了家长的后顾之忧,都愿意积极参与。
在工作中我们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个别同志大局意识不强,有碍工作的顺利开展等,对取得的成绩在今后的工作我们将继续发扬,对存在的不足,我们不会回避,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去克服,以使今后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