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工作总结 > 乡镇工作总结

乡镇“人口流动,健康同行”活动总结

乡镇“人口流动,健康同行”活动总结



第一篇:乡镇“人口流动,健康同行”活动总结

乡镇“人口流动,健康同行”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服务流动人口,大力开展开展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健康素养教育促进活动。旨在构建和谐社会,提高流动人口卫生健康幸福指数。广平乡在五一来临之际,开展了以“人口流动·健康同行”为主题的关怀关爱系列活动。

一是开展流动人口计生政策宣传活动。积极组织卫计专干开展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政策宣传教育活动,根据流动人口特点,采取发放计生宣传资料、宣传妇女健康生育知识、发放计生药具及接受流动人口政策咨询等形式,围绕计划生育政策、法律法规及流动人口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二是宣传流入人口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广平乡积极动员专干,深入辖区新增流动人口区,广泛发动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参加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从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人口缺陷。

三是开展留守儿童慰问活动。对辖区流动人口特别困难家庭进行调查,对留守儿童进行关爱活动。为构建和谐计生,快乐家园创造了有利条件。

通过开展“人口流动,健康同行”宣传活动,提升了流动人口健康素养和卫生意识,体现了对流动人口计生的人性化服务,使流动人口享受到了均等化的服务,营造了一种关爱流动人口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二篇:健康同行[范文模版]

幸福与健康同行

为贯彻汪洋书记关于实施党内关爱工程、党员创业工程和党建创新工程等“三大工程”的指示精神,落实省委“永远和人民群众在一起”的要求,按照省的统一布置,团区委决定于今年“6•30扶贫济困日”开始,连续三年联合区卫生局开展“幸福广东•健康同行”——医疗卫生志愿者扶贫济困健康直通车行动,组织广大青年医疗卫生工作者以志愿服务形式,积极投身我县扶贫济困工作,实施党内关爱工程,为全区贫困村的贫困群众和全区因病致贫的生活困难党员送医、送药、送健康,切实提高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和贫困党员的健康水平,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为建设幸福发挥积极作用。

202_年6月30日,团区委组织市中心人民医院、镇卫生院两级青年医疗卫生志愿示范服务队,到镇村开展医疗卫生志愿服务活动。

本次活动以集中义诊和走村入户的形式开展,市中心人民医院和镇卫生院各派出内科、外科、骨科、眼科等农村医疗急需专科医生4名,护理人员、药剂师各1名以上。活动中,服务队医护人员志愿者热情地为老人量血压,做体检;为患病且生活困难的群众赠送“爱心药箱”,并指导他们如何使用各种药物及相关注意事项;受服务的群众对活动的开展、医护人员的志愿服务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纷纷表示感受

到了党的温暖和关怀,村82岁的老人沈国华说:“就是共产党好,真正关心我们这些老百姓的健康和生活。”

202_年1月6日,团区委干部以及区卫生局有关领导同志,再次组织青年医疗志愿者分成三支队来到调旧村、龙腾村及调石村向贫困群众提供门诊、预防疾病知识宣传及发放爱心药包等志愿服务活动。活动现场人头涌动,气氛热烈,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据悉,区青年医疗卫生志愿者扶贫济困健康直通车行动于6月29日启动,主要组织技术精湛、乐于奉献的医护人员成立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各贫困村开展“做一次体检、送一批爱心药品、送一次健康知识、帮扶一批卫生站、联系一批困难群众”的“五个一”志愿服务活动,让困难群众受实惠、让党员干部受教育。下一步工作中,团区委将继续深化活动的内涵,定期组织服务队走进基层,走进千家万户,让更多的群众免费接受医疗卫生服务,为建设幸福做贡献。

第三篇:人口流动监测领导小组

民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成立国家三类地区人口流动及其影响因素

监测调查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有关乡镇,县直有关部门、单位:

202_年国家在全国10个省的37个县(团)开展三类(生态脆弱类、边境类型、少数民族类)地区人口流动及其影响因素监测调查工作,这是国务院授权国家人口计生委对当前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人口流动迁移、留守家庭人员生存状况等特点进行的一次全面细致的综合性调查,我县16个部门和4乡镇的4个村被国家确定为生态脆弱区监测调查样本点,具体实施入户调查、信息采集、微机录入和上报报表等工作。为做好此项工作,县上成立国家三类地区人口流动及其影响因素监测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如下:

组长:马述涛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陈建民县人口局局长

成员:王淑萍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叶军县委农办副主任

赵永康县公安局副局长

李万江县人社局副局长

刘明县水务局副局长

朱岩芳县卫生局副局长

王玉琴县统计局副局长

郭涛县环保局副局长

孙栋德县商务局副局长

曾祥英县气象局副局长

闫向庆县民宗局副局长

任培中县教育局工委主任

许淑兰县国土局纪检书记

杨淑玲县民政局纪工委书记

高立斌县林业局工委主任

张润德东坝镇人大主席

孔德生收成乡人大主席

陈国民泉山镇副镇长

杨海梅昌宁乡副乡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人口局,陈建民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实施调查项目工作的指导、资料的收集、信息录入及汇总上报等工作。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第四篇:中国人口流动现状

中国人口流动现状:部分变成移民部分

更加流动

http://.cn2010年02月12日23:33瞭望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董振国邓华宁

近日,《瞭望》新闻周刊在调查新形势下我国流动人口变化趋势时发现,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结构的“倒逼”压力下,我国流动人口在流动性、流动方向和结构上发生很大变化:人口流动从东向西、从南向北、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发生深刻转向,一部分趋稳融入城市,另一部分更趋流动。作为流动人口主体的农民工群体,可转移青壮劳动力正在被吸纳殆尽,30岁以下农村劳动力尤为偏紧,结构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这些新变化和新趋势对于流动人口管理提出了新课题。流动性分化趋势显著

本刊记者在一些流动人口输出、输入省市采访时了解到,当前流动人口的利益诉求正在发生变化,表现在流动性上呈两极分化态势,部分就业和收入稳固的群体,移民化倾向明显,出现“流动人口不流动现象”。另一部分收入水平较低且不稳定的群体,呈现加速流动趋势。农民工是流动人口主体,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开始注重家庭成员的团聚。接受本刊采访时,山东省公安厅户政管理处处长张广桐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涂永森等认为,现在农民工正从以前男劳动力外出“独闯”,逐渐演变成现在夫妻二人同时外出务工以及携子女外出流动的形式,农民工“家庭化”的趋势明显。另-方面,农民工居住形态的稳定性也在不断提高。据浙江省的统计数据显示,农民工中居住在出租房屋和单位内部宿舍的比例逐年增加,并且已经占到农民工总数的86.37%。

部分流动人口开始追求融入当地,长期生活在一个城市,并开始购房安家。这些群体除了大学生、白领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外,也有一些事业发展较为成功的农民工。各地情况显示,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稳定居住的持续时间逐年增加,“移民”倾向渐趋明显,相当一部分已经成为事实“移民”。上海市近些年流动人口中,大约有10%左右的人口会在城市逐步沉淀下来,稳定居住在城市中。

而另一部分呈现加速流动趋势。江苏省苏州市公安局户政处处长黄清向本刊记者介绍,苏州市每半年就有50%以上的打工者流动走,暂住半年以下的54%,半年到一年的31%。广东省公安厅治安管理局户政处处长黄成龙介绍,广东省出租屋内的外来人口几乎一年之内发生一次流动。深圳市宝安区民治派出所所长陈小彪告诉本刊记者,其辖区流动人口流动更快,每季度就有30%流动走了,当地企业富士康公司由于员工基数很大,有时候短期内就有上万人进出。

据多个城市人口管理部门介绍,流动性强的群体大多集中在制造业发达地区,在一些企业打工的农民工流动性大,他们也不愿在城市安家落户。尤其是,简单加工企业工人流动性极快,上岗和离职转换速度非常快,许多农民工都抱着随时走人的想法。

新型“双向流动”

长期以来,我国流动人口主要聚集在东部沿海一些大城市、加工制造业产业聚集区,珠三角地区尤为密集。近两年,流动人口在全国流向呈现三个趋势,一是开始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分散;二是在东部沿海地区,开始由珠三角向长三角,再向京津等北方地区流动;三是在一些省区内,流动人口开始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分散。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成贵分析,目前,我国流动人口的主体仍是农民工,而制造业和建筑业仍然是农民工的主要就业领域,这种流动人口构成格局,决定了流动人口大的流向受产业布局影响很大。

去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珠三角地区人力资源需求下降。据广东省劳动部门调查,当地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向相对落后的地区转移,不少原来在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不断转向全国其他地区。

而作为农民工输出基地的安徽、湖南、江西、四川等地的经济发展较快,也成了农民工的有力吸纳地,农民工流向将呈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中西部地区就地就近转移逐步加快。农业部和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近几年,广东、福建等传统流入大省的比重有所下降。而在中西部地区、东部其他省份和境外就业的比重都有所上升。

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农民工就近就地转移加快。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务工的农民工比例有所下降,而在地级市和县级市务工的农民工所占比例上升。本刊记者在山东的滨州、菏泽、江苏宿迁、淮安等地采访时了解到,202_年底以来,外出农民工纷纷回乡就业。一是原先东南沿海部分企业倒闭停业,再是本地区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企业新增加较多,用工猛增。而且这些新投资企业工资待遇较高,一些农民工算账,到外省就业成本较高,不如在当地就业。

农民工回乡创业步伐开始加快,新型双向流动正在形成。

结构矛盾凸显

本刊记者在一些劳动力输出大省了解到,近些年,各地不断加强劳动力转移力度,许多地方农村可转移的劳动力已大部分实现非农就业,转移潜力已经很小。因而,我国流动人口总体数量将保持稳定。但由于农民工群体文化水平偏低,一些较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足,流动人口供需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一些地方的“民工荒”现象加剧。

据一些劳动力输出大省介绍,经过近30年的持续转移,越来越多的地区农村青年剩余劳动力正在被吸纳殆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表明,30岁以下农村劳动力有近80%已转移到非农产业。30岁以下的农村劳动力供求明显偏紧。

广西是广东省第二大劳动力输出省区,涂永森介绍说,全区80%的外出农民工在广东就业,现在劳动部门到各地组织农村劳动力输出,举办招聘会参加的人越来越少,各地反映农村青年出去得都差不多了,剩余的人已很少。“最近,广东一家世界500强企业请求我们帮他们招人,给出了相当优惠的条件:月薪1500~202_元,还包吃包住,光一天的伙食费就有21元,而且农民工可签长期合同。我们在全省发布了信息,还在《南国早报》登了广告,计划招8000人,但报名的只有300多人。近几年,农村可新增转移的劳动力一直维持在六七十万,现在应该到顶点了。”

本刊记者在沿海地区调查发现,接受过职业培训、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供给严重不足。从202_年开始,劳动力市场出现了熟练技术工人供不应求的现象。202_年以后沿海地区开始出现“民工荒”现象,202_年以后“民工荒”现象开始蔓延到内陆一些地区。在今年经济逐渐回暖后,东部沿海地区“民工荒”更加突出,而且呈现“普工荒”与“技工荒”并存局面。

在山东省威海市,服装、电子企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竞争激烈,个别企业甚至把招工广告贴至同行企业的门口。为稳定职工队伍,不使熟练工人外流,许多企业不得不提高工资待遇。威海市一家大型服装企业202_年末的工资比202_年同期平均提高了近200元,但满意的熟练工人仍然有缺口。□

第五篇:乡镇世界人口日宣传活动总结

乡镇世界人口日宣传活动总结(范文)

今年7月11日是第26个世界人口日,根据徐州市计生委的要求,马陵山镇结合季度服务进行了精心组织和部署,广泛开展了以“弘扬婚育新风,共创健康幸福生活”,为主题的宣传、咨询和服务活动。通过本次活动,呼吁全社会关注提高家庭自身发展能力,促进家庭和谐幸福,提升家庭健康、教育、文明等各项素质,满足个体、家庭的物质情感需求与社会和谐发展需求。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精心组织 扎实安排

马陵山对“7.11”世界人口日宣传活动高度重视,成立了7月11日世界人口日宣传活动领导小组,对活动开展进行了专题安排,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7.11”世界人口日宣传活动安排意见,在活动经费、车辆安排、人员抽调等方面提供了保障,确保了活动正常开展。此外,我镇计生办还召开会议,进行了部署和分工,由计生办负责组织集中宣传活动。利用宣传栏、标语、宣传板等形式营造氛围;利用各级人口学校等宣传服务阵地,广泛宣传“一法三规一条例”、晚婚晚育、关爱女孩、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等知识。

二、主题鲜明,特色突出

结合计划生育工作的特点,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宣传计生事业取得的辉煌成绩、人口计生法律法规、奖励优惠政策及生殖保健知识,发放各类人口计生宣传品,开展法律法规、奖励优惠政策、生殖健康知识的解答和咨询;积极开展免费义诊、查孕查病查环优质服务活动,免费发放避孕药品、药具和生殖健康用品。

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1.在马陵山镇悬挂过街横幅标语。

2.是设立了咨询台。镇计生办和计划生育服务站设立优生优育、生殖健康、计生政策、人口政策、药具咨询等多类咨询台,工作人员热情接待前来咨询的群众,回答她们有关生殖保健、知情选择等方面的问题。

3.为了丰富宣传手段,满足工作和群众需求,我镇组织编印了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系列宣传资料,向群众发放了计划生育宣传折页。向群众宣传的主要内容有:《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青春期保健》、《孕产期保健》、《避孕期保健》及办理《生育证》的程序、申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程序等。

在此次宣传活动中,悬挂横幅标语2条、设立咨询台1处,发放宣传折页及宣传品数百份,接待咨询群众300多人次。这一活动宣传了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农村计划生育小康工程规定的各种优惠政策,宣传了婚育新风、宣传了关爱女孩等,深得群众的称赞。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gongzuo/9/266641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