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工作总结 > 医院工作总结

乡镇环境卫生整治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总结(5篇可选)

乡镇环境卫生整治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总结(5篇可选)



第一篇:乡镇环境卫生整治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总结

乡镇环境卫生整治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总结

根据县政府关于重点工作的要求,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纳入今年重点工作中,为了给村民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宜居环境,根据县委、政府关于环境卫生整治的工作部署,我镇高度重视,以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为契机,大力宣传发动群众,狠抓环境卫生整治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现做以下工作总结。

一是调查摸底,全面开展巡查工作

镇政府组织镇干部对全镇11个村开展环境卫生巡查工作,深入到村小组、农户的房前屋后,污水沟等地详细查看,并召开镇村工作会议及时将巡查情况进行反馈,要求各村下大力气,彻底解决历史遗留垃圾及卫生死角。镇长同志多次带队深入辖区内的11行政村进行全面巡查,并对建筑生活垃圾进行责任分解,及时安排人员进行处理。

二是广泛宣传,营造浓厚工作氛围

近期来,镇将城乡环境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有机融入到各项工作日程中,在各类会议上均对环境卫生整治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进行强调部署,各村委会也纷纷召开村小组长及村民代表会议进行宣传发动,提高村民群众意识。同时,广泛利用微信、广播等多种方式开展宣传,将整治工作进行到底,将卫生意识深入到心。

三是全面行动,深入开展整治工作

根据县相关部门的工作要求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考核验收工作部署会议要求,我镇采取“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制度,并开展不定期抽查。各村根据县、镇两级的巡查反馈情况,广泛发动群众投工投劳,掀起环境卫生整治大行动的高潮。今年以来,我镇共发动群众2360人次,投入资金约3000元,利用拖拉机120辆次,手扶车126辆次,清理卫生死角186处,清理垃圾约30吨。在全镇环境卫生整治过程中,涌现出一批热心公共事业的好群众。召集志愿者约30名,积极投入到环境卫生整治大行动中。广大群众深受感染,自觉行动,为创造一个文明、洁净的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下一步,我镇将进一步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力度,创立长效机制,制定村规民约,成立保洁员队伍,边整治边宣传,形成常态化效应。重点清理卫生死角和历史遗留垃圾,并积极宣传倡导垃圾分类处理,坚决落实县委、县政府各项部署,全员行动,全民参与,把环境卫生整治大行动进行到底。

第二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总结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总结

根据《xx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按照省、市、县城乡环境治理相关要求,龙马镇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各级干部、发动全镇群众,开展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治理效果,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党政重视

1、建立机构。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副科级以上两位领导为副组长,其余党委委员、村(社区)支书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镇上成立了办公室,每村2名保洁员、每社1名保洁员,负责全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日常工作。

2、加大投入。2011年以来,各级财政投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经费235万元,一事一议投入资金155万元。做到了每10户有1个垃圾池,每村1个垃圾回收点,有毒有害垃圾存入回收点,一辆垃圾运输车,每户有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筐,户户有垃圾凼。

3、落实责任。

①有制度。制定工作标准,建立会议、协调会商、巡查、监督整改、考核评比、保洁员管理等制度,健全部门协作联运机制。

②有责任。各村(社区)、镇及各部门落实党政一把手负责制,镇级部门落实专职分管领导和人员。镇上制定考核办法,每年与各村(社区)、镇级各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纳入全年工作目标考核。

二、认真治理

1、搞好宣传。

①全镇每季度召开1次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专题会议,各村(社区)半年召开1次村(居)民大会,专题讲解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意义、目的及村民应尽的义务、承担的责任。同时利用学校加大对学生卫生知识和环境治理特别是垃圾分类减量知识的宣传教育,利用小手牵大手共同参与治理。

②充分利用广播、led、专栏、标语、手机短信、宣传资料、宣传车等形式,重点宣传《xx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网格化管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村民自治,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文明卫生意识和参与意识。

2、定期开展大扫除。镇机关干部及镇级各部门每月集中开展1次大扫除活动,对本单位、本辖区内的环境卫生进行清理。各村(社区)每季度组织村民开展大扫除,对房前屋后、田间地头、道路沟渠开展一次拉网式的清理,确保不留陈年垃圾,2011年以来先后进行9次。

3、村(社区)配备的2名专职保洁人员,社配备的1名专职保洁人员,定时收集清运本辖区内垃圾,并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确保了垃圾日产日清。同时,发挥村(社区)可回收垃圾点的作用,定时不定时回收可回收垃圾,方便了群众。

4、签订目标责任书。镇与村(社区)、各单位签订农村环境治理责任书,村(社区)与村(居)民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和村民公约,并与保洁员签订了责任书。

5、搞好检查评比。建立了镇对村(社区)、村(社区)对社、社对户及保洁人员的考核评比机制。镇对村(社区)每月考评,村(社区)对社天天检查、每月考评,社对户每月考评,做到了镇村社都有评比公示栏。

三、取得成效

通过几年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农村的卫生面貌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卫生意识明显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取得明显成效,全年农村生活垃圾转运量每日仅1吨左右,沟渠河渠亮了,房前屋后整洁了。

第三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总结

**县**镇人民政府

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工作总结

今年3月以来,为了全面加强全镇环境卫生管理,加强垃圾污染治理,完善垃圾处理体系,宣传健康环保理念,倡导文明卫生生活习惯,着力整治城乡人居环境脏乱差、生活垃圾乱扔乱倒、乱堆乱弃、存量垃圾治理滞后等突出问题,逐步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加快康养**镇、盐泉新都建设步伐,在全镇掀起了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新高潮,且收到了实实在在的的效果,实现了人居环境干净整洁、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一、工作开展情况

我镇幅员面积42平方公里,辖6村1居委,共计60个社(居民小组),总人口2.8万人,其中农村有57个社,常住人口1.32万人。辖区内卧龙河及其支流共计10公里,龙溪河及其支流8公里。有养殖企业5家,其它各类企业129家,涉及严重污染企业3家,结合我镇实际情况,我镇从以下方面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工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此项工作作为今年的重中之重工作来研究、部署和落实。一是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人大主席为副组长,其他党政班子、相关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集中整治领导小组。二是以环境污染和行业类别,落实了相应的治理责任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镇政府领导负责所联系村(居),或分管联系的镇辖企事 业单位,驻村干部负责包村(居),村干部负责包社,社干部负责包户,形成层层抓,层层落实的工作机制。三是成立了以驻村领导为督导组长、驻村干部为成员的7个工作督导组,负责督导检查对所驻村(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二)制定方案、召开动员大会

镇政府拟定下发了《**镇“康养**镇·清洁家园”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工作方案》(垫**镇府发【2017】71号),具体指导和实施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以及清洁庭院创建工作。各村(居)随即也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4月11日,在镇大会场集中召开了村(居)村、社干部、镇辖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政府职工参加的动员大会。在4月12-15日各村(居)委,以社为单位,陆续召开了户长、村民会议。镇辖各企事业单位在4月18日之前也陆续召开了职工大会,组织学习、宣传、动员。各村(居)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行了广泛宣传、教育、引导,提高了村民、居民环境卫生意识,自觉养成爱清洁、讲卫生良好习惯,养成将垃圾分类处置,规范投放生活垃圾入桶入箱习性。全镇村(居)开展陈年存量垃圾清理和设施设备需求调查,在4月底全面启动了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工作。

(三)强化措施、完善设施设备

镇政府对全镇设施设备需求进行了调查,同时争取资金,增添设施、新增设备。一是在迎宾路新修1个公厕,同时对原工贸市场公厕进行了疏通、整修。二是加强场镇污水管网建设。新建1条水厂背面污水管网和市政园林局建设的5条污水管网,同时对川汉路迎宾大道段、商贸路、幸福院 入口道路处、垫六中背面等污水管网进行了清理、疏通、整修。在6月中旬,市政园林局在我镇启动了ᄑ标段5处场镇污水管网建设项目。三是联系市政园林局新增了垃圾箱53个、垃圾桶405个、修建放置垃圾箱体地坪53个。

(四)加大经费投入、提供资金保障

镇政府今年预计投入财政资金约135万元用于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及市政设施建设工作。其中集镇保洁投入18万元、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投入20万元、河道清漂投入20万元、垃圾转运投入5万元、公厕修建投入27万元、污水管网修建、维修投入45万元。

(五)加强宣传、形式多样

镇政府高度重视宣传发动工作,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宣传动员。一是采用标语及标识标牌宣传。在场镇重要地段、各村(居)委办公室周边悬挂宣传横幅共计85幅,保证了每个路口、每个单位门口都有宣传标语,每个村(居)最少有5幅标语。二是制作宣传册、发放宣传单。镇环保办统一负责印制了宣传单1万余份,分发到场镇居民、门市、经营摊点业主,沿河两岸、沿路两边村民。同时各村、社区分别召开村支两委会、村民小组组长会、户长会、村民代表大会和院坝会,发放宣传资料。三是充分利用广播、宣传车、宣传专栏进行宣传。镇市政办利用治安巡逻车在场镇巡逻宣传,各村利用村广播在每天重点时段进行播放宣传,同时利用板报、专栏进行宣传教育。四是各村(居)委与居民、农户签定门前“四包”责任书。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五是采取活动载体,营造宣传声势。各企事业单位组织 职工开展爱清洁、讲卫生创优评比活动,垫六中、五一小、斜滩学校、各幼儿园坚持每天放学时花10分钟左右时间对中小学生、幼儿园里的小孩子进行如何讲卫生、保清洁相关环保专题课。通过“小手牵大手”,各中小学班主任对沿路、沿河中小学生回去给家长做好宣传引导教育工作,各中小学校还制定了对班主任、各中小学生不讲环境卫生奖励惩办法。在4月下旬,政府组织了一次由各单位职工、村社干部、村(居)民代表参与的捡拾垃圾行动。

通过采取多种形式活动宣传,在我镇形成了全民行动、全民参与环境治理、个个爱清洁、讲卫生的浓烈氛围。

(六)整合人员、建立队伍

镇政府整合人力资源,在充分保障工作经费的情况下,建立了4支踏实能干的工作队伍。一是建立了6人的场镇市政管理队伍,对场镇摆摊设点、占道经营、车辆停放、乱贴乱画、乱堆乱放、环境卫生等问题进行整治。二是建立了10人的场镇环卫队伍,负责集镇的清扫、保洁及垃圾转运工作。三是按照1个社1个保洁员、1个村1个垃圾转运员的原则,建立了63人的农村环卫队伍,负责农村的清扫、保洁及垃圾转运工作。四是建立了8人的河道清漂队伍,对**镇辖区内共计18公里的河面漂浮垃圾及河岸裸露垃圾进行清理。

(七)积极作为、开展行动

镇政府自召开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动员大会后,各村(居)自行召开相关工作会,部署、安排工作,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对省道、县道、乡道、村道、社道进行清扫、除草并对边沟进行清掏、清淤;对垃圾箱、垃圾桶表面进行清 洁,垃圾桶垃圾加以转运,放置地坪进行打扫;对河、塘、库、堰、沟、渠水面进行清漂工作,两侧进行保洁,悬挂垃圾加以清除;对居民小区、农家小院进行大扫除。自开展“康养**县·清洁家园”活动以来,累计动员3000余名干部群众,清理公路累计约460公里,清理河道累计约60公里,清理出垃圾约1000吨,砍伐河道倒伏竹子、林木2000余棵,治理成效显著。

(八)严督查考核、实施责任倒查

镇上成立了以镇纪委书记任组长,其他相关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督察检查小组,对各村(居)委、各企事业单位工作进展情况每周督查检查一次,并将督察检查情况在全镇书面通报或上报行业主管部门,到目前发通报2次,给行业部门发函2件。各驻村督导组每周下村社督促指导,镇环境治理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治理推进会。凡对工作不力、懈怠推诿的单位和个人,将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坚决查处。对治理工作推动不力的2个村的村干部进行了约谈,且全镇书面通报。同时,将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各村(居)综合目标考核和驻村工作考核,并严格兑现奖惩。为了形成环境卫生治理长效机制,镇政府拟定下发了《**镇2017年农村环境卫生治理考核办法》文件,并严格按照文件,对村(居)实行月考核、季兑现、年奖惩工作机制,目前已经考核兑现了全年工作经费。

二、存在的问题

(一)治理工作开始时间短、开展时间长、干部群众思想意识转变难

一是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是今年3月底开始,时间短,群众随地丢垃圾、房前屋后、沿河沿路倒垃圾等陋习没有完全转变。二是工作开始至今,每个月都在进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任务重、持续时间长,部分村社干部出现了厌倦、懈怠情绪,干部的劲头和工作热情有所减弱,表现在干部深入各社检查督促减少了,个别地方还出现垃圾未及时清运的现象。

(二)财政压力大、环卫设备不足

一是今年预计投入的135万元中,能争取到上级补助资金较少,近半的资金需要乡镇自筹,这就我镇本就薄弱的财政压力很大。二是环卫设备缺少,尤其是农村环卫,保洁人员的环卫背心、清扫、转运等工具都有待购买。河道清漂无专用设备设施及安全防护设施。

(三)工作效果靠突击、长效机制落实难

一是现在的环境卫生整治效果虽好,但是主要是靠检查前突击整治达成的,平常保洁不得力。二是虽然建立起了“康养**镇·清洁家园”的长效管理机制,但村社落实起来还有不到位的地方,表现在平时保洁不到位,一些保洁人员不稳定,保洁难度较大。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宣传工作

镇政府将继续加大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宣传力度,要求各村(居)在村务公开栏上公示本村的村规民约、门前四 包及各项规章制度。一是多渠道强化宣传,建立宣传标语、条幅、广播等环保宣传,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在全镇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二是加强公众环境法制观念培养。加强农户门前庭院、街道背街小巷环境卫生治理监督的工作。

(二)加强环境卫生治理

镇政府将进一步加强村(居)环境保洁、垃圾收集清运等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清除卫生死角,清理村(居)民房前屋后及庭院卫生,加强卫生死角的清理,切实解决农村卫生治理问题,提升、美化村容村貌。

(三)积极争取各方支持

镇政府将继续加强社会各界资源整合,推进“康养**镇·清洁家园”长效工作开展,采取“县上争取一部分、镇上解决一部分、社会支持一部分、群众自筹一部分”经费解决途径。主动加强与有关单位的沟通联系,争取社会各界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努力推动“康养**县·清洁家园”工作上新台阶。

第四篇:乡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考评办法

灵鹫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责任考核制度

一、考核原则

考核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奖惩逗硬的原则,对各村生活垃圾治理进行分类考核排位。

二、考核内容

1、乡部门协助搞好场镇管理;

2、乡部门联系街道、责任区及住户有无白色垃圾、灰尘带、袋装垃圾是否定时投放;

3、环境卫生:乡全域范围内有无积存陈年生活垃圾,主要道路、河道、沟渠及村民房前屋后有无明显生活垃圾;

4、设施设备:农户是否配备旧筐、旧桶、编织袋等自备户用垃圾收集容器,村垃圾坑数量是否满足要求,设施设备是否完好,运行是否良好,垃圾清运车是否配齐;

5、保洁队伍:保洁人员是否配齐,是否履职尽责,是否有统一标识,保洁人员工资是否发放到位;

6、村级是否建有废旧品回收点;

7、村规民约是否健全,是否公示上墙,是否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

三、考核方式

采取明查暗访、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实行群众打分,评议,考核小组根据考核的情况对照考核评分进行量化加减分制。

四、评分办法

考核总分100分,其中,明查70分,暗访30分。明查以 每周集中整治为依据,实行现场打分。

考核扣分办法:

1、部门未认真组织参与联系的路段整治活动,每次扣10分;

2、所管路面不干净、路面、绿化带整治未达标,每次扣2分;

3、所管路段有灰尘带,每次扣1分;

4、所管路段有污水直排,每次扣1分;

5、所管路段有乱扔果皮、乱丢乱倒生活垃圾、乱堆乱放建筑垃圾现象,每次扣1分;

6、环卫设施不整洁,每次扣1分;

7、生活垃圾袋,定点定时投放未达要求,每次扣1分;

8、所管辖区主要道路、河道、沟渠及村民房前屋后有积存陈年生活垃圾,每次扣1分;

9、所管辖区内农户未配备旧筐、旧桶、编织袋等自备户用垃圾收集容器,每次扣1分;

10、所管辖区内保洁人员未及时收集收运生活垃圾,每次扣1分;

11、辖区内未建有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点,未对村民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知识培训的,每次扣1分;

12、未制定村规民约的,每次扣1分;

13、对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宣传不到位的,每次扣1分。

二〇一五年一月十四日

第五篇: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总结

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县按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要求,以“建立和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健全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水平和运行质量”为目标,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大力推进农村环卫市场化工作,实行全域“第三方”治理。

一、工作成效

*年底,通过政府公开招标,投入资金*万,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进*波普环境服务有限公司、*省华赣劲旅生态环保有限公司两家环卫企业,负责全县农村范围的清扫保洁、垃圾收集转运等工作。该项目覆盖全县*个乡镇(场、管委会)、*个行政村(居委会)、*个村民小组,农村人口*人,达到了农村范围全覆盖的目标。今年以来,已清运农村生活垃圾*万吨。

(一)清扫保洁和垃圾收集转运方面

两家环卫企业接管全县*个乡镇(场、管委会)环卫工作以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成效得到明显提高。一是在设施配备方面,投入了必要的垃圾桶、压缩车等设备,实行“桶车对接”,对露天垃圾池进行了全面取缔,彻底改变了以往农村简易的垃圾收集转运模式,有效提高了作业效率和作业标准;二是在作业内容方面,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提出的“两全”(全域化治理、全天候保洁)要求为目标,开展了相应的保洁员培训,建立了完善的督查考评体系,通过规范保洁员、清运员工作标准和工作时间,确保实现全域化治理、全天候保洁的工作目标;三是在作业标准方面,明确了首先打造集镇环境,通过冲洗主次道路、人行道,落实洗扫工作,形成集镇卫生示范引领的作用,而后辐射村组,严格落实普扫、洒水、保洁、清运等工作,确保卫生治理水平有明显提升。目前全县各乡镇(场、管委会)整体环境卫生水平得到了改善,尤其是集镇环境得到明显提升。

(三)终端建设方面

于*年*月通过招商引资形式,引进了*伟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全额投资约*亿元建设我县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项目采用“建设—运营—拥有”的合作模式,特许经营权期限为*年。项目建设地址位于*县干洲镇黄溪村(*县垃圾填埋场北侧),用地面积约*亩,总建设处理规模为*吨/日。项目分两期建设,目前先投资建设一期工程(约*亿元),建设*条*吨/日垃圾焚烧处理线,配置*台*MW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年发电量*万度(上网电量*万度),年垃圾处理量*万吨。今年以来,已稳定运行*小时,焚烧垃圾*吨,上网发电*万千瓦时。

二、存在问题

一是主体责任意识有所淡化。

有的乡镇认为现在环卫由县里统筹实行了外包,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有县城管局在管,乡镇主体责任意识有所淡化,环卫市场化工作是对农村公共区域的清扫保洁而言的,农户个人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物品堆放等“门前三包”制度还是要乡镇、村组去督促和落实。

二是企业工作动力后劲不足。

环卫企业运行一段时间后存在松懈心理,工作势头和干劲不足,抓得紧,工作就卖力些,一旦监管层面稍有松懈,工作也就不那么认真了,工作成效没有进场初期效果明显。

三、下步工作

一是对企业严格监管考核。

组建县、乡两级督查专班,严格按照考核内容、标准和方式,确保通过严格的监管考核,促进企业方面认真履责,把环卫市场化工作成效体现出来。

二是发动群众广泛参与。

广大人民群众是环境卫生的最大参与者和最终受益者,是农村环卫市场化工作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大力宣传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中,自觉打扫房前屋后卫生,清理杂乱堆放,打通环卫市场化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三是加强考核压实责任。

继续以资金保障、机制建设、宣传发动、督查评比和实际效果为重点,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镇建设五年行动,加强督导考核,压实乡镇主体责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及时发现问题、反馈情况,对问题跟踪问效、建立台账、销号管理。将考核结果作为对乡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年终高质量发展考核评分的重要依据。将督查考核作为推进工作的有效抓手,确保长效机制逐步健全。

四是督促乡镇加强收费工作。

根据服务合同,环卫市场化后,人均服务单价将不低于*元/人/年,县乡两级每年承担服务费约*万,财政压力相对较大。根据省、市、县相关文件精神,我办将督促乡镇加大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费收费工作力度,以收费的形式来增强农村居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同时有效缓解财政压力。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