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工作总结 > 医院工作总结

卫生室工作制度大全

卫生室工作制度大全



计划免疫工作制度

1、预防接种的工作人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的科学态度,掌握免疫程序、制品性质、接种方法、途径和禁忌证以及反应的观察、处理方法,以确保工作质量。

2、接种前详细询问病史,凡有禁忌证者一律不得接种。3、接种对象、部位、方法、剂量、次数、间隔时间应严格按有关说明或上级主管部门规定执行。

4、接种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实行一人一针一管。

5、生物制品的运输和保存应按说明执行,凡不符合要求的生物制品一律不准使用。安瓿启开后应按规定在允许的期限内用完。6、做好登记、统计、总结工作,备疾控部门核查。

妇幼保健工作制度

1、认真学习贯彻《母婴保健法》等妇幼保健法律法规。

2、有专人负责妇幼保健工作,掌握本村妇幼工作基本情况,在乡级卫生院的指导下开展保健业务。

3、开展孕产妇系统管理。做好早孕摸底、建卡、登记,对疑似高危孕产妇及时转送乡级管理。动员住院分娩,负责产后访视工作。

4、开展儿童系统管理。做好儿童保健建卡、登记及高危儿初筛和转诊。

5、做好妇女、儿童疾病防治工作。配合乡级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儿童体格检查,做到资料准确,登记齐全。

6、做好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及时收集、汇总、上报各类信息。

7、按时参加乡级妇幼工作例会,汇报工作,接受培训和业务指导,按时完成上级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

8、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向孕产妇及儿童家长宣传妇幼保健科普知识,指导群众开展家庭自我保健。

9、做好妇幼卫生项目工作,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10、按时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妇幼保健工作。

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1、定期深入组、户开展健康咨询,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等宣传资料,进行疾病防治知识宣传;

2、定期开展本村居民健康知识讲座(健康教育课堂);

3、开展村健康教育固定宣传栏建设,定期更换宣传内容;

4、结合卫生主题宣传日,实施专项健康教育活动;

5、针对急、慢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主要场所对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6、开展不同人群健康教育调研和监测,推进健康教育计划的实施和评价工作;

7、开展卫生法律法规和有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

医疗文书书写制度

一、门诊病历,门诊病人要做好门诊病历书写,其内容有:

1、一般记录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藉贯、工作单位或地址。2、病史记录包括主诉简要病历、体检、诊断治疗、签名。二、处方:

1、门诊病人应凭处方取药。

2、完整处方应包括处方头(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及处方内容(剂型浓度、药名规格、剂量用法、药价、签全名)

3、处方如有涂改,医生应在涂改处签名。

三、门诊日记,门诊病人就诊后,应及时做好门诊登记,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是否传染病,病人去向、签名。

四、门诊人次每月要进行汇总并报告卫生院。

五、及时准备地做好法定传染病填报。

药品管理制度

1、认真执行《药品管理法》及配套法规。加强药品管理,为医疗保健提供有效、安全、数量不少于50种的基本药物。

2、明确药物保管分工,妥善保管特殊药物,药品放置定点定位,存放有序。

3、药品必须从乡镇医院采购,并建有药品入库验收登记簿,及时进行药品质量检查,消除变质、过期、失效药品。

4、凭处方发药。发药时要实行复核、查对,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5、坚持合理用药,因病施治,处方书写规范,不开大处方、人情方,注意配伍禁忌,开处方要签全名。

6、按处方定期进行药销,做到药账相符。

7、一次性使用无菌器械,使用后统一销毁并有记录。

医疗安全制度

一、医务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应有的医疗技术水平。

二、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认真执行技术操作规范,定期对医疗安全进行自查。

三、认真执行《药品管理法》,切实加强药品管理,严格按规定用药。

四、严格执行护理工作的“三查七对”制度及院感的有关规定。

五、及时对急危重患者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抢救治疗,并做好适时转诊的相关工作。

六、对医疗设备、电源等要定期检查维修,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七、严禁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工作。

八、村卫生室应在经审批卫生许可的范围内行医,不得超范围开展诊疗活动。

九、加强医患沟通,妥善处理医疗纠纷,预防医疗事故发生。

医疗废物处理制度

1、按相关规定对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暂存,及时登记、转运。

2、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医疗废物不得取出。

3、医务人员出诊后,应将医疗废物带回,不得留在出诊地

点与生活垃圾混放。

4、医疗废物按类别分置于专用的包装物或密闭的容器内。

5、医疗垃圾转运时要进行交接登记。登记内容包括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以及经办人签字等。登记资料至少保存三年。

6、收集医疗废物的容器或收集袋要有统一标识,锐利废物

按规定分别放入密闭、防刺、防渗容器或收集袋内。

7、使用专用运送工具,将分类分装的医疗废物按规定时

间、路线,运送到指定的暂存场所,不得渗漏、遗撒,污染环境。医疗废物暂存时间不超过2天。

8、医疗废物如有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发生,应按

相应规范紧急采取处理措施,并及时上报医院有关部门。

传染病报告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规范》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全面做好村卫生室传染病报告工作。

2、村卫生室为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村卫生室医务人员为疫情责任报告人。

3、建立门诊日志、传染病登记本等相关登记并按照规范认真填写。

4、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1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卫生院报告。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5、医务人员应定期参加传染病防治知识和相关法规的学习、培训。

6、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传染病流调、随访、疫点处理及密切接触者隔离等工作。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