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工作总结 > 医院工作总结

部编初中历史七上期中常考点

部编初中历史七上期中常考点



部编初中历史七上期中常考点(1—12课)

一、易错易混

1、元谋人“知道使用火”,北京人“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2、半坡居民种植粟,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但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并不是河姆渡遗址。

3、原始农业耕种方式:由“刀耕火种”到耒耜翻土。

4、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5、周代的贵族等级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只是对贵族的划分,不包括平民和奴隶。

6、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或“铭文”,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

7、春秋时期的特征概括为: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其根源是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或生产力的发展。(如: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8、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都江堰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10、秦始皇监察官员的叫御史大夫,汉武帝设置刺史,也是监察官员。

11、秦的货币叫“圆形方孔半两钱”,汉武帝时叫“五铢钱”。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2、秦朝投降的对象是:刘邦。

13、秦末的农民起义是:陈胜吴广起义,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是:黄巾起义。

二、之“最”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2、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

3、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4、最早发现北京人遗址是在1921年。

5、第一个发现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是中国学者裴文中(1929年)

6、穿孔骨针是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缝纫工具。

7、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农耕时代的原始居民是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

8、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是河姆渡人的干栏式房屋。

9、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是河姆渡遗址的木结构水井。

10、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出土于河姆渡遗址。

11、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12、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

13、稻、粟和黍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

14、长江流域是世界最早栽培人工稻的起源地,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15、祖国境内最早的远古居民:元谋人

16、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河姆渡居民

17、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半坡居民

18、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炎帝和黄帝

19、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20、禹建立的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

21、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2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3、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

24、春秋诸侯争霸中,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

25、战国七雄是齐、楚、秦、燕、赵、魏、韩(东西南北到中间)。

26、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影响最大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

27、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28、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

29、战国时期修建的最大型的水利工程是由李冰父子主建的都江堰

30、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秦朝

31、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32、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

33、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开始于秦朝

34、“秦皇汉武”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

35、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陈胜、吴广起义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