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院实习生总结报告
【篇一】
在药房的一周过得很忙碌很充实,每天早上穿梭于各个药柜之间,抓药、称药、装药,下午稍比早上空闲点,我就会一个个抽屉去看每味药,嗅一嗅它们各自独特的气味,回忆课本上关于它们的“简介”。
记得来中药房的第一天,看到熟悉的药材名,闻到浓浓的药香,我就喜欢上这里了。我的带教老师是李晓玲老师,她很耐心地教我如何使用药戥,怎么看药戥上面的刻度。她告诉我每个药戥有两个称量范围,分为头毫和后毫,头毫的称量范围为0至50克,而后毫的范围为50至250克,所以每个药戥最多只能称250克,超过就得分多次称取。并且药戥的拿法也是有讲究的,姿势不对容易使药杆断。接下来她就让我试着和她一起抓药,很温柔的和我说:“如果不知道药在哪,就问我。”一张处方,她从第一味药正着往下抓,我从最后一味药倒上去抓,不过刚开始我才称好一味药,老师已经抓好前面所有药了。我有点沮丧,老师安慰我说:“没事,刚开始慢慢来,不求速度,只要抓准量就好。”一周下来,我从刚开始老师抓一副药我称出一味药的沮丧到现在慢慢跟上老师的速度,我感到很开心,很有成就感。除此之外,我还学会了辨识药材,如:川芎像蝴蝶片,防风像蚯蚓头,槟榔犹如大理石纹等。
我很喜欢药房这种充实的日子,一周的时间太短了,我想最后自选周的时候我还会回到这里,置身于药香中感受中药的魅力。
【篇二】
在儿科三周的实习期就这样结束了,彷佛距离第一天刚到儿科报道就在几日前。那时候的我真的很紧张!只因还未到儿科就听说了儿科教秘的严厉,只怕自己在每周二开小讲课的时候要是被提问到不会怎么办!该来的总归是要面对的。在第一次的小讲课里,叶薇老师就对我进行了摸底考核。在那些问题我含糊支吾的答不上来时候,我以为我要完蛋了。其实是我想太多,原来叶薇老师是在为我制定之后的学习计划呢!由于我的基础不扎实,特地给我安排了一个规培学姐让我跟着她一同学习,还给我制定了每周的学习任务。
三周时间里,让我从一个问现病史都问不清楚的状态变成现在的可以整个系统清楚的问下来。门诊病例改了又改,终于大致把门诊病例书写的误区给纠正过来了。最后的辩证需严谨,辨是这个病的时候心中要有数,如果是确诊要符合哪些条件,如果是排它要排除哪些因素,方方条条不可大概。不然很容易发生漏诊,甚至误诊!真的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让我懂得在以后的行医路上心中需拉起一根弦。很感谢叶薇老师的悉心教导和学姐的耐心讲解。受宜颇多,永挂心头!
【篇三】
结束了实习的第五站,心电图室。来得匆忙,走得也快。在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因为突然的科室调整来到了心电图室,虽然在诊断学里学习了心电图相关的内容也做了如何接心电图的相关训练,但是一直没有运用到过这方面的知识,对于我来说心电图是非常抽象而且难以理解的。
进入科室后周娟姐给我用机关枪似连绵不绝的语速讲述了科室的大体概况并且演示了一遍仪器使用的操作方法后,还没有回过神来便开始了我的心电图之旅。起初开始做心电图的过程是手忙脚乱的,经常将线缠绕得让自己根本不方便去做,慢慢的找到了技巧,让导联线不会把我困住,可是还是会对屏幕上跳动的线条感到困惑。因为在这方面知识的匮乏,以至于做出了正常的心电图我都要喊姐姐来看看是不是我做的不对,在没有病人的时候赶紧翻书恶补了一番。在两周的学习后,我收获得到的收获便是能够看懂一张心电图是否为正常的心电图,异常的心电图会去注意p波是否高尖,p-r间期是否延长,是否出现颤动波,是否有出现st段的改变以及每一个相同的波形之间的距离,尽管学习得还不够全面,但让我对心电图有了新的认识。
此外,在心电图的苦差事便是去“送外卖”了,第一天下午在规培小姐姐的带领下去做床边心电图,路上遇到同学都会笑说“你来送外卖啦”。在第二天孤立无援的时候,自己一个人走向了“送外卖”的路。确实做床边心电图是一个技术活也是一个体力活,通常都是些高龄的病人且有的还是被动体位的病人,一些老人家瘦骨嶙峋,导联都无法吸附在身体上,一个人的时候不仅自己要一只手将导联牢牢的按在病人的身体上还要一只手去操作心电图机,一趟下来十个病人便要花去两个小时的时间,衣衫也都是湿透透的。
在医技科室里感受到了更多的是机器带来的便捷和精细,对于医生的诊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在短时间的检查里能够便于医生的下一步治疗。
【篇四】
还没来得及说再见便要离开科室了,但记忆是永久存在的。冰冷的检查室(机器的环境维护和保养)、帅帅的老乡师兄、热情活泼的桑老师、细心教导的陈老师,一切都还历历在目。
刚到科室时便与往常一般先办理转科手续,随后陈老师便带着我转了转各个检查室,分别是dr室、ct室、mri室等,还特别强调了防辐射意识跟mri的安全隐患。印象深刻的是科室里各位老师的分工很明确,需要时互帮互助,这样的团队精神让人倍感亲切与温暖。
随即迎来的是一张张既熟悉又陌生的片子,颈椎的、腰椎的、颅脑的等等,而此刻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不懂。理论知识再好,久而不练定是荒废。老师见我一脸迷茫,细心且耐心了给我讲起了片子。偶尔下班以后还会听他讲起他的学医经历,他说:“路要怎么走在于自己,而他所能做的就是让我们少走弯路,今天你多学一点,明天病人就好的快一点”。治病救人是医生的使命也是责任,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在影像方面又该怎么做?
一、需正确的选择病人所需的检查项目。如病人今日咳嗽、咳痰,则首选dr检查其肺部是否炎症感染,而ct检查用于鉴别诊断或进一步诊断。二、申请检查单需简要描述重点病史。如摔倒哪个部位先着地、摔伤时间等等这些重要的病史信息,这样一来,便有利于影像科医生更快、更准确的判断。三、掌握各个影像的特点及诊断。在医院,时间就是生命,读懂影像知识,掌握患者的生理及病理因素,及时诊断,及时用药。
两周的生活接近尾声了,同时也迎来了首届“8.19医师节”,陈老师将自己的节目安排在了最后一个,说道“等我写完报告再去”,舞台上的他热情奔放,电脑前的他一丝不苟,这就是医生。
铺路者的路尽管艰辛,但初心不变,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铺路者。
【篇五】
不知不觉在icu已经呆了两周了,虽然时间短暂,但是还是学到了很多知识。
icu虽然只有五张床五个病人,但是每个病人的病情都很复杂且多变。每天早上陈伟科主任查房的时候都会分析病人目前的病情,然后给出下一步的诊疗思路。因为有我们这些实习生在,陈伟科主任都会以一个病人目前症状来教我们临床该如何诊断。这两周查房中我学到了少尿、出血、发热、休克等临床诊疗思路。就拿少尿来说,如果遇到少尿的患者,我们应该从肾脏入手,分为肾前性(低血压、各种原因休克等)、肾后性(结石、梗阻、尿潴留等)、肾性(肾小球、肾小管等)来考虑,逐一排除,这样不会遗漏任何一个病因。陈伟科主任还告诉我们当你临床中对病人的诊疗毫无思路的时候就要回归原始,从各个系统开始逐一思考。
在icu我还学会了抽血气和看血气分析。我的带教吴莹辉老师先是口头和我讲解抽血气的步骤,然后让我第二天早点来试着抽血气,他在一旁指导我。第一次抽,我有点紧张,针扎进去后,不敢进得太深,深怕穿破了血管,老是小心翼翼,一点一点往里进,进到血管后我感受到老师所说的针进入动脉后的搏动感。慢慢的再往里进,我就看到了血涌进针管。抽好后用棉签压住进针口,拔针,将针尖迅速插入橡皮帽,然后拿去做血气分析。这次血气抽成功后我有些小兴奋,更有很多感触,很多东西是需要自己动手体验后才会知道应该注意哪些细节。
虽然现在我学的还是很少,还不曾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但我相信随着慢慢的积累,我一定可以掌握的更多,总有一天会建立属于我自己的思维模式。
【篇六】
第一天到外科报到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充满忐忑的,在学校的时候我解剖学的就不好,临床实训操作也不大熟练,轮转到一个需要动手的科室,担心自己可能会有很多事情做不好。外科最常做的事就是换药,还记得第一次换药的时候手都在发抖,学姐站在我旁边告诉我不用紧张,倒碘伏的时候手要抬高一点,不要碰到无菌的区域,消毒的范围要一遍比一遍小,最开始消毒的范围要大一点,就这样在学姐的指导之下顺利结束了第一次换药。换完药之后学姐和我说,换药虽然只是简单的操作,但是也要让病人有一种信任感,速度要快一点,不然年龄大的老人家容易感冒,内心深有感触,原来换个药也有这么多学问。
在外科的日子里,大大小小的手术也跟了不少。第一次去看的是甲状腺的手术,切下来的肿瘤有个鹅蛋那么大,装进标本袋之后用手摸了一下,触感很微妙,原来这就是肿瘤;
第二次看的是腹腔镜下的胃癌根治术,整个手术的过程都能在显示屏上看的清清楚楚,手术过程中谢主任边和我们讲解解剖的结构,以前在书上看图不容易理解,看到实物之后就显得很直观;
第三次看的是直肠癌的根治术,原本患者的肠镜显示肿物距肛门3-8cm,决定行miles手术,没有办法保留肛门,但在实际手术过程中考虑患者81岁高龄且结合直肠指检判断肿物距离肛门大于5cm决定改为hatmann手术,保留肛门降低了术后感染的风险,且病理结果远近端切缘均未见癌累及,这使我意识到作为医生不能单纯依靠辅助检查手段,而应结合患者实际体征作出诊断。在看了几台手术之后,带教老师和我说我也可以上台,虽然只是拉勾、吸血、剪线的简单操作,但是在手术过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筋膜、血管、神经等等,进一步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印象,收获颇丰。
无论是换药还是手术,无菌观念和原则都尤为重要,第一次上台的时候前臂的袖子不小心碰到了主刀医生的背后,心想糟了糟了肯定会被护士骂,大概是护士姐姐看到我一脸“恐惧”,所以并没有责备我,而是叫我赶紧下台换一件手术衣,之后语重心长地教育我,手术过程的无菌操作是对病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心里默默记下,不敢再犯。
谢主任在手术的时候常说外科医生的手要巧,没有人天生有一双巧手,只有不断练习才熟能生巧。从换药到戴手套,从动作缓慢到麻利,多次的实际操作才能带来长进。虽然以后从事外科的可能性不大,但这四周学习到了很多,将是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
第二篇:实习生总结报告
2013总结报告
回首一三年,我自信满怀;回首一三年,我壮志在胸;回首一三年,我从起点开始成长。
13年1月我进入贵公司实习,搭上了中心创业期快速发展的顺风车。进入中心我实实在在的感觉到了中心是一个管理规范,流程细化,文化包容的一个大文化创业产业集中营。我笑了因为相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我是幸运的,我会为我的选择而奋斗。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我先后为公司制图和撰写会议纪要。在平时的工作中,不管是领导还是同事都对我照顾有加,在此我想说:谢谢大家,谢谢大家不厌其烦的帮助和指教。正是有了大家热心的帮助,才有了我又快又好的成长。正是有了大家的包容和理解才使我很快的适应了新的环境,融入了新的集体。我处在这么一个优越的大环境中,不严格要求那就是虚度,不用心学习那就是荒废,所以我经常勉励自己要多看多学,多思考,将知识在现场消化,将理论在实践中吸收。
以下就对我的工作做一个简短的总结:1月初到单位开始了我正式的职业生涯。初入设计行业一切从做图开始,所以一定要将设计流程熟悉,才能在绘图时候有更好的领悟:包括项目需求,分别组成团队(包括文案、艺术总监、商务、项目策划、评审等)。刚开始会觉得自己是新手,比较胆怯,现在意识到自己就是团队的一份子,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李老师和四位老师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有影响到我的工作态度,他们会因为自己的性格提出很有力的观点,他们学习之迅速是非常棒的,工作节奏也是很快的。我明白到,对于设计师来说,速度和质量都是要的!
不光是学习制作图片,运用软件,我还承担起帮助团队记录会议纪要,这些都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为今后步入社会增加许多经验,各位老师对于老子文化的独到理解、出口成章的流畅表述,深厚的文化层次让我很佩服。
随着工作的深入,我基本上能接触到4位老师的主体工作,每个人的创意、策划、设计、推广等等。这些环节就像人体的经脉一样,各行其道,为主体设计服务。
因为在学校,老师不止一次对我们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强调技能的重要性。软件的熟悉运用,会是我将来工作的重心,能够在实习中锻炼自己这方面的技能,我觉得十分幸运。在当今社会形势下,学历不能作为评价一个人的唯一标准,而当今设计更加注重人的技能与能力,这一个月的深入学习软件给我我很大的锻炼。
后面的日子,我做的工作就相对比较杂而多。工作多一点,也会充实点。岳野带着我工作,他教会了我很多事情,工作中应该注意的事情,作为一名设计师应有的技能,还有软件操作,设计思维等等。这周最深刻的感受是,学习每一样的时候一定要“精”,而我也是这个中心专业基础最薄弱的人,从零开始是一种态度吧,这个其实只是我那天总结各位老师的ppt突然想到的。我从小就接受过很长时间的绘画教育,但然后学习四年的艺术设计创作,方向是不同的,但技术上是从零学起的;我现在希望的是能把自己对于设计的理解、专业的把握用数字艺术技术的手段和设计方式整合起来,并探索新的视觉可能。要慢慢进入项目,这要从零做起,有很多知识经验还不够,还是要从零做起。
还有一点在工作中我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在一段时间之后对之前的工作进行一个简短的总结。通过这个小小的总结我每次都可以发现或多或少的问题,有哪些是自己在以后续多加注意的,有哪些问题的处理其实还有更好的办法等等。做完总结之后总是能感觉到自己的头脑一下子开阔了好多。
总之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学会了许多,同时也深知现在所掌握的知识远远不够,所以在新的一年里我会一如既往的认真工作用心学习。摆正心态,任劳任怨,用自己多一点勤奋去换取自己多一点点的快乐,使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可以努力工作,快乐生活,向前迈出更坚实的步伐,为公司为项目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同时希望公司在新的一年里蒸蒸日上,迈向更大的辉煌!
勤劳的蜜蜂有糖吃
第三篇:2010实习生总结报告
2010年总结报告---XXX
又是一年末,又是一年始,这正烈的西风,这给力的白雪,无不表明这又是一个丰年,一个瑞雪眷顾下的丰年。
回首一零年,我自信满怀;回首一零年,我壮志在胸;回首一零年,我从起点开始成长。
10年3月我进入公司,搭上了公司快速发展的顺风车。进入公司我实实在在的感觉到了XX是一个管理规范,流程细化,文化包容的一个大公司。我笑了因为相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我是幸运的,XX选择了我,我也选择了XX,我会为我的选择而奋斗。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我先后在公司的北京项目部和武汉项目部工作,均担任质检员一职。在平时的工作中,不管是领导还是同事都对我照顾有加,在此我想说:谢谢大家,谢谢大家不厌其烦的帮助和指教。正是有了大家热心的帮助,才有了我又快又好的成长。正是有了大家的包容和理解才使我很快的适应了新的环境,融入了新的集体。我处在这么一个优越的大环境中,不严格要求那就是虚度,不用心学习那就是荒废,所以我经常勉励自己要多看多学,多思考,将知识在现场消化,将理论在实践中吸收。
以下就对我的工作做一个简短的总结:
四月初到团结湖项目开始了我正式的职业生涯。初入装饰一切从看图开始,在我到工地之前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些要领,因装饰要的是美观要的是细节,所以一定要将图纸读熟,才能在现场更好的领悟。
我通过将施工图纸和实际施工现场对照,使我很快熟悉了装饰作业的几种基本施工单项,包括隔墙,吊顶,饰面砖的粘贴等等。后面随着工程的深入我慢慢的熟悉了几种常见装饰作业的基本流程,以及用到的材料,比如轻钢龙骨隔墙常规用到的为75竖骨,天地龙骨,38主骨,以及9.5厚的纸面石膏板等等。
但是现场就是现场和理论还是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一则因为书上讲到的许多都是老的工艺,随着时代的进步环保理念的加强,装饰中许多不合乎理念的东西都有一些变化,比如说轻钢龙骨吊顶按理论来说应该设置反向支撑,并且吊杆要焊接在用涨栓固定的角钢之上,二则随着现在规模化装修的盛行,抛弃了一些不适合快速生产的做法。不懂就要问遇到不懂得就问同事问工人。在平时跟工人的交流我学到了许多经验性的东西,还有一些常识性的但是如果不仔细思考是很不容易被发现的。
还有一点在现场我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在一段时间之后对之前的工作进行一个简短的总结。通过这个小小的总结我每次都可以发现或多或少的问题,有哪些是自己在以后续多加注意的,有哪些问题的处理其实还有更好的办法等等。做完总结之后总是能感觉到自己的头脑一下子开阔了好多。
总之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学会了许多,同时也深知现在所掌握的知识远远不够,所以在新的一年里我会一如既往的认真工作用心学习。摆正心态,任劳任怨,用自己多一点勤奋去换取自己多一点点的快乐,使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可以努力工作,快乐生活,向前迈出更坚实的步伐,为公司为项目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同时希望公司在新的一年里蒸蒸日上,迈向更大的辉煌!
第四篇:实习生计划总结报告
实习生邓伟熙二零一三年七月二十九号 计划总结报告
在出发到北京实习的前一天,我在香港已经得了重感冒。虽然身体不舒服,我觉得我一定要来北京一趟,因为这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去体验祖国首都的文化,还有北新建材这间国企的工作文化。可惜的是,在实习的第一个星期,我就因为感冒加上水土不服,导致得了肠胃炎,不能上班。我觉得很不好意思,其实我十分希望可以尽快回到我的工作岗位上,完成我的实习内容,但是这阵子,我的肚子不听话,每天我也只能吃小米粥,等待康复。我要特别感谢公司给我的健康莫大的包容,还有公司里老师,同事们对我的关心,就像一家人般的,使我在北京感到温暖。我特别感谢企业代表黄先生在这个星期对我的各种。他带人生路不熟的我去看了两次医生,也十分照顾我的饮食,非常的感谢!
在这次实习中,我负责的部门是众合商务部,这正符合我在香港修读的本科,工商管理学。工商管理学和众合商务的范围很广泛,我希望可以在物流和建筑材料的供应链管理上有所得着和贡献。因为,我觉得我们的祖国地大脉博,加上在最近十多年商贸的急速发展,南北之间、省与省之间或者是大城市之间的商贸物流实在举足轻重。北新是一间建材大企业,所以它一定有一套独有,专门的方法,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快的时间,把合适的材料运送到建筑地方。众合商务部主要负责产品订单的接收以及其相关的处理程序。产品订单是建材产品生产、运输、销售中最重要的步骤。在处理产品订单的过程中,我需要与客户必要的沟通联络,还涉及货源查询、货品提取、运输规划和客户账户查询等的销售流程。指导我工作的是制定计划这一系列流程的北京地区销售经理小素姐。在她的指导下,我开始熟悉订单的各个项目条款,能够独立处理简单的订单。
平常我主要的工作就是负责输入和整理订单编号模版、开发票、打印通用
库存交易(GST)、复核不同建筑材料的订单里的规格和单价,例如石膏板有很多产品的规格:双防板、耐水板和耐火板。而石膏板的尺寸又主要分为:(一)12米长度乘以2.4米阔度乘以1.2米高度乘以3米厚度、(二)12米长度乘以2.4米阔度乘以0.95米高度乘以3米厚度、(三)7.5米长度乘以0.5米阔度乘以0.6米高度乘以3米厚度和(四)5米长度乘以 0.5米阔度乘以0.5米高度乘以3米厚度等等。因为我们商务部需要以最快的速度满足客户的需要,所以我需要认识个种石膏板、龙骨和岩矿棉的区别。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建筑材料的知识,也慢慢记住了不同建筑材料、不同发货地址的编号。例如涿州石膏板的编号是S23,而涿州龙骨库的编号是Q73。我亦掌握了有关监控GPS车辆行驶路线及配送仓库货物的操作。在这一系列的工作中,我和负责华北地区订单的一班同事们建立了良好的默契,和他们合作无间,且与他们成为了十分要好的朋友,建立了在北京属于自己的人际关系网。
除了编号、建筑材料的个种认识以外,我还学习操作北新建材综和商务部的内联网记录系统(ERP System)。这个系统的应用性很广泛,例如可以开客户订单、解除客户订单冷结状态、查询客户的销售合同资料等等。我学会了根据委托或自提的运输方式,还有根据发票的类型:普通发票或是增值税发票,去存入相应的资料库里。此外,因为我主要负责的是北京和涿州的订单,我认识了很多在涿州著名的建材公司,他们都是北新建材的合作伙伴,譬如鑫德利、北京大视野、恒信信恒等等。其实,综合商务部里总共分为三个部门:客户一部负责涿州地区、客户二部负责华东地区、还有客户三部负责中南部地区。每个分部在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订单,所以综合商务部每天的业务都是非常繁忙,而我每天的实习体验也是非常的充实。
除了在北新建材企业的日常工作外,在华菁会的悉心安排下,我们一班实习生还在周末的参访活动中到访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更参观了神舟航天中心。特
别是参观神舟航天中心使我印象特别深刻,因为在今年的六月,内地社会最热门的新闻一定是神舟十号的成功发射。神十共载三名航天员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分别进行无人和有人的交会对接,成功对接后三名太空员入驻天宫一号。在航天中心中,实习生们都亲身体会到祖国太空工程技术的日臻成熟及发射工作的普遍。活动内容实在十分丰富,使我们这个月的实习旅程更添精彩。
第五篇:教育实习生总结报告
带着这样的目标和骄傲,我开始了我的教师实习之旅,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教学理论一点点转化为教学实践,模拟教学变为真正面对面的教学,尽管生涩、但在慢慢的成熟之中,让我的教学过程变得丰富充实起来。刚开始实习,根据学校要求,在指导老师的建议下,我听了8节课,听老师讲课主要是让我在听的过程中多学点教学经验,以便更好地运用到实际教学之中。之后是进入正式的课堂教学,一直在给七(7)班学生上语文课,直到实习生涯的结束。
现在,再回顾我的任课老师的授课方式,我从中吸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发现了每个老师都会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或许这就是“教无定论”的真正含义。我深深佩服老师在课堂上的应对自如,课堂内外相结合,他通过讲述他身边的故事和例子,加上幽默风趣的语言,虽然没有多媒体的帮衬,但课堂气氛却依然是如此的活跃。
现就个人实习后的情况和感受作如下回顾与总结。
一、教学工作
安顺市第六中学给我安排的是七(2)班的语文课。在上课过程中,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有时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吵闹,有些学生几乎是抢着回答问题的,我想这主要是学生的好奇心和刚上初一童稚未泯的使然。上课的时候,我尽量把音量放到最大,充满激情,多运用肢体语言,有时还附带一些幽默的课堂语言和与课文有所联系的课外知识,这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比如,《论语》是要重点讲的课文,我在给学生讲《论语》(十则)的时候,就给学生所了这样的一个故事:清朝时有个文学家叫毕沅,他在陕西当过巡抚。一天,他到庙里去住宿,看见一位小和尚在念经,于是就问他:“小师父,请问一部《法华经》共有多少个‘阿弥陀佛’?”小和尚说:“回大人,我是个蠢人,不知道这个。大人是天上文曲星,聪明得很,一定知道一部《论语》有多少个‘子曰’吧?”毕沅也答不出。因为“子曰”实在太多了,谁也没有统计过。我用这个故事来说明孔子的言论之多,不想有个学生下去动手查了查,说有201个左右。在对“士不可以不弘毅”中的“士”做解释的时候,我就顺便对古代贵族分类以及贵族和平民的差别做了简单分析,学生也饶有兴趣。在后来的教学活动中,也证明了这些方法是可行的。这样,在学到知识点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总得来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
在批改学生周记和作文的时候,我也对他们的写作方法做了简要评述。即使写得不好的作文,我也经常鼓励他们,要么是书面整洁,要么是字体漂亮,要么是修辞得体,要么是感情真挚实事求是......总之,对于写的好的作文,固然要指出好在哪里,但是不好的作文,要强调改正缺点的重要性,也得给他们寻找亮点,以资鼓励。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追求进步的意识。
教学实习中,总的来说,我能认真备课,所设计的教案规范准确。课堂教学中,教学效果好,教学内容能当堂消化、巩固,教学重点突出,明确,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课外辅导耐心细致,批改作业仔细认真,还经常请武老师指出缺点和不足,以不断地提升自己。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上一堂课容易,但要想上一堂精彩的课很难!需要下很大的工夫。在教学之前,我都认真听了指导老师的课。从中我也学到了很多教学方法和技巧!同时我都准备好每次课的详细教案和课件资料,并全部交给指导老师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