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热爱学生、做最好的自己范文
热爱学生、做最好的自己
武汉市英格实验中学 王一鸣
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然而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加困难。据报载:全国劳模、北师大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这种圣洁的爱是教师培桃育李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情友谊,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书育人就实现了其根本功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信赖感,进而转化为一种很强的人格力量,去激励、鞭策学生。
作为教师首先就是要遵守职业道德。所谓师德,是教师应有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青少年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之一。从实践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对其学生产生一辈子的影响。
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热爱学生”是教师对学生感情的崇高境界。“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动力之源。
(一)热爱学生、严格要求
热爱学生是教育教学有效开展的前提,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才能主动关心学生、接受学生,热情主动的引导和帮助学生,从而把知识信息传授给学生。热爱学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教师热爱学生能够沟通师生之间的思想,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能够使学生产生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并转化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爱学生,不等于纵容放任学生,教师必须严格地要求学生,只爱不严不是真爱。教师必须把爱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辩证地统一起来,但严格要求学生也要讲究科学和艺术,要做到严而有格,即严格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严而有爱,即严格必须适当,有分寸;严而有恒,即对学生的要求必须始终如一,坚持不懈;严而有方,即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必须有办
法,促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确确实实地执行。
(二)尊重学生、平等相待
尊重学生,平等相待是教师道德中调节师生关系以求达到教书育人目的的重要原则之一。尊重学生包含着对学生个体存在价值和上进愿望的肯定,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体、尊重学生的自信心和尊重学生的劳动。可以说尊重学生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础。“平等相待”是指教师在处理自己与学生关系时,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努力做到对学生以诚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在处理学生与学生关系时,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到“爱无差等”,对学生的人格、个性、情感要一视同仁。
(三)信任学生、增强自律
在教育教学中,随着学生独立性和自觉性的发展,学生的自信心也相应增强,他们渴望得到信任。为此,教师必须以深厚的感情,高度的责任感和对学生的无比信任去教育学生,才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同时,教师要增强自律,善于自我克制,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任何情况下都沉着冷静,不意气用事。
(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明确指出:“我们深信教师应以身作则。”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就是用自己的行动作出表率,为人师表就是用自己的言行作出榜样。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古代教育家就已经注意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重要作用。青少年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学生心灵上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甚至影响其终身。教师只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完善的人格呈现在学生面前,才能真正确立自己的角色地位,发挥自己的教育效能。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既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教师完成教育工作必须具备的高尚品德。
教师对待学生的感情只有升华到“爱”的高度,才能对学生的教育行为步入“无私”的境界。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身心的巨大感染力,常常直接来源于教师
对学生的热爱。这种爱可以启动学生的心灵,消除师生间的隔阂和误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感受到来自教师和教育集体的温暖。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带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更为全面的爱,因此这种爱又是导引和发展学生高尚社会性情感的重要基础。作为社会不能要求每一个教师都能达到“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境地,但应支持和奖励教师向这一崇高的目标迈进。因此,在此构建“热爱学生、严格要求,尊重学生、平等相待,信任学生、增强自律,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道德规范就涵盖了教师在“热爱学生、诲人不倦”这一道德层次上应当遵守的规范和要求,具有构建的合理性。
第二篇:做最好的自己学生作文
做最好的自己
假如拥有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你会做什么?——美国《幸福》杂志就此问题收获了以下答案:居于高位的国家高管大多选择平凡的再来一次;平民百姓则希望这次机会能助自己走上人生巅峰;更有成为植物,选择变成女人、狗等等的答案,不计其数。
显而易见的是,他们之中没有人愿意做现在的自己。然而,在我看来,做好现在的自己,感受生活的真谛,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那么什么才是做好现在的自己呢?这绝不是安于现状的庸庸碌碌,更不是自私唯我的世界观取向。做好现在的自己,是在自己的位置上,在本身所能力及的地方,享受现在的生活,是努力在当下提升自己,丰富自身,将属于自己的事业、信仰做到极致;是科学家不去仰望世俗的称赞与荣耀;是政府官员不去贪图安乐与富贵;是平民百姓不去追逐奢华和荣光。正如汪国真所说:”如果你是鱼,就不要仰望天空;如果你是鸟,就不要迷恋海洋。”要相信,做好现在的自己同样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
就有这样一个女士,她是一名普通的医者,日夜奋战在救死扶伤的第一战线。她叫廖满嫦,平凡执着的她却获”全球百大思想者倡导者”一栏中”可与超级大国相比”的称号。
是什么让她得此殊荣?我想是她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是她日日夜夜的辛勤。她从未想过成为一个伟人,在她心中,她自己只是一个医者,做好救死扶伤的工作就是做好现在的自己!所以廖满嫦不骄不躁,心无杂念。正如《劝学》中那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没错,正是她的专心一致,坚守梦想,才成就了”倡导者”榜单上那个荣耀的名字!
可能有人也会疑问,人不是应该追求成功,开启多元多彩人生的吗?真的只有尝试过,梦想过,渴望过的人才能懂得生活,才能有所成就吗?我不那么认为,人往高处走自然没错,但如果一味追求自己内心的欢愉安逸,轻易放弃,只会得不偿失。过多的目标会令我们迷失方向,过盛的追求会让我们丧失心智与力量。所以与其满心抱负与渴望,不如安静下来,专注于一生中的一份事业,一个目标,为此去提升,去努力,去创造,去做好现在的自己!
那么让科学家做好自己的科研项目;让官员去做好人民的公仆;让平民去做好岗位的点滴;让我们专心做好现在的自己,去感受生活的真谛。
第三篇:做最好的自己学生演讲
文章标题:做最好的自己学生演讲
一天清早,一个园丁走进花园,竟然发现一大片的花草树木都奄奄一息,了无生气。惊讶之余,他问榕树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榕树说它不想活下去了,因为他无法像松树那样高大雄伟。松树也沮丧地告诉园丁它想自我了断,因为他不像苹果树那样,能结出可口的果子。但是一旁的苹果树也在抱怨,说他自己不能像槐树一样,浑
身散发着芳香。最后,园丁来到花园的一角,看到一株不起眼的小花,只见它生机盎然,一身绿意。“你为什么在如此消沉的环境中仍能昂首挺立着?”园丁好奇地问。不起眼的小花快乐地回答:“我知道自己不过是株小花,但我决定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一朵最好的小花,于是,我也就很快乐啊!”
是啊,同学们,要做就做最好的自己,快乐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创造,其实,只要你用心发现,你也能从自己的生活中发现许多快乐。比如,看一页书,攻克了一道难题,考试取得了理想的成绩,甚至帮爸爸妈妈洗几个碗做一些家务,都能给你带来快乐!就说现在,天气很冷,站着也许会累,可是只要我们想,我们又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或者说,这么冷,我又可以培养自己顽强的意志了,那么,你肯定能从这些你原本认为枯燥的事情中,找到快乐的。
同学们,期末考试马上就要来临了,让我们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快乐的学习,快乐的生活,用最优异的成绩,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学生演讲》来源于feisuxs,欢迎阅读做最好的自己学生演讲。
第四篇: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做幸福的老师——聆听冯恩洪讲座有感
冯恩洪,曾先后担任上海培光中学副校长、上海建平中学校长兼上海建平(集团)学校总校长,现任上海东方世纪学校总校长。冯校长致力于中国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他的人的社会化和人的个性化和谐发展的理论和建平模式,在中国教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3月11日,他应邀来到灵川县人民会堂进行讲座。我有幸聆听了他的讲座,第一次听他的讲座,就深深地为他儒雅的风度以及深厚的学养所折服。上午,他做了题为《做最好的自己,做幸福的老师》专题讲座,他那些高屋建瓴的思维体系以及触及灵魂的谈吐言辞很适时地给予了我们切实的帮助与抚慰。
冯教授给我们分析了“教育家”和“教书匠”在本质上的区别——教书匠在重复,教育家在研究——教育家比教书匠多了些“思想”,进而提出每天学习一小时的建议,养成读书习惯,做有思想的教师。“有思想的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
演讲中,冯教授提出了教育的目标:实现人的个性化、社会化的和谐发展。他举了陈一的例子,很好地证明了:学生的成绩“不在获得高分,而在走向社会获得成功并不断获得成功”!
因为只顾着听了,冯先生的报告也记得不多,但零零碎碎不成条理地记了一些比较有感触的话,撷取一些,与大家共享。
《老虎当校长》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人是有差异的,样样都会忽略了人的这一特点。大千世界,只有人是有差异的,差异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啊!
教学手段不是多媒体,而是单媒体——语言。拥有一流的口才,那可以走遍天下!同样一句话,同样一个意思,经过冯先生的嘴,就感觉不一样!
学校的课程不能只是课程表上的课程!
做老师要做有思想的老师,做校长要做有思想的校长。匠是在重复,家是在思考!
每天回家,哪怕再晚也要每天学习1小时,当时觉得没什么,但坚持二十年后,就完全不一样了!
最好的校长不应该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是一种悲壮的美,照亮别人的同时不也可以发展自己吗?
此次讲座,他以诙谐幽默的语言赢得了观众一次次会心的笑声和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他列举了几个中外教学的生动案例,进一步引发现场教师们的兴趣和对教育的认识,之后冯教授提出了“让生命因讲台而精彩”的论题,号召每一位教师力争做快乐的老师、幸福的老师、中国最好的老师。听着冯教授如数家珍地娓娓道来,语言那么流畅而优美,情感那么投入而幽默,举例那么生动而确凿,见解那么深刻而新颖,我被深深地折服了,在场的每一位教师也都被折服了。冯教授言传身教,为我们树立了“中国最好的老师”的榜样,在三尺讲台上谱写了“精彩的生命”!
冯恩洪,曾先后担任上海培光中学副校长、上海建平中学校长兼上海建平(集团)学校总校长,现任上海东方世纪学校总校长。冯校长致力于中国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他的人的社会化和人的个性化和谐发展的理论和建平模式,在中国教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3月11日,他应邀来到灵川县人民会堂进行讲座。我有幸聆听了他的讲座,第一次听他的讲座,就深深地为他儒雅的风度以及深厚的学养所折服。上午,他做了题为《做最好的自己,做幸福的老师》专题讲座,他那些高屋建瓴的思维体系以及触及灵魂的谈吐言辞很适时地给予了我们切实的帮助与抚慰。
冯教授给我们分析了“教育家”和“教书匠”在本质上的区别——教书匠在重复,教育家在研究——教育家比教书匠多了些“思想”,进而提出每天学习一小时的建议,养成读书习惯,做有思想的教师。“有思想的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
演讲中,冯教授提出了教育的目标:实现人的个性化、社会化的和谐发展。他举了陈一的例子,很好地证明了:学生的成绩“不在获得高分,而在走向社会获得成功并不断获得成功”!因为只顾着听了,冯先生的报告也记得不多,但零零碎碎不成条理地记了一些比较有感触的话,撷取一些,与大家共享。《老虎当校长》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人是有差异的,样样都会忽略了人的这一特点。大千世界,只有人是有差异的,差异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啊!教学手段不是多媒体,而是单媒体——语言。拥有一流的口才,那可以走遍天下!同样一句话,同样一个意思,经过冯先生的嘴,就感觉不一样!
学校的课程不能只是课程表上的课程!
做老师要做有思想的老师,做校长要做有思想的校长。匠是在重复,家是在思考!
每天回家,哪怕再晚也要每天学习1小时,当时觉得没什么,但坚持二十年后,就完全不一样了!
最好的校长不应该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是一种悲壮的美,照亮别人的同时不也可以发展自己吗?
此次讲座,他以诙谐幽默的语言赢得了观众一次次会心的笑声和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他列举了几个中外教学的生动案例,进一步引发现场教师们的兴趣和对教育的认识,之后冯教授提出了“让生命因讲台而精彩”的论题,号召每一位教师力争做快乐的老师、幸福的老师、中国最好的老师。听着冯教授如数家珍地娓娓道来,语言那么流畅而优美,情感那么投入而幽默,举例那么生动而确凿,见解那么深刻而新颖,我被深深地折服了,在场的每一位教师也都被折服了。冯教授言传身教,为我们树立了“中国最好的老师”的榜样,在三尺讲台上谱写了“精彩的生命”!
第五篇:做最好的自己
题目:做了一回最好的我
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做了一回最好的我
蓦然回首,在和煦的阳光里,盛开着耀眼的花朵;在夺目的光芒里,散发着醉人的清香;在洋溢笑脸的青春里,我看到了最好的自己……
清凉的夜晚,月光下,窗台边,柔和的月光轻轻洒在桌子上,那上面放着我的演讲稿。而此时的我,正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心理紧张啊,激动啊,我明天就要上台演讲了,桌上反复修改过的演讲稿早已烂熟于心,可毕竟明天的演讲对我很重要,我怎么不紧张呢?妈妈轻手轻脚走进我的房间,给我掖好被子,轻声道:“睡吧,好好睡一觉,明天才能打起精神。”我的心似乎踏实了,果然安心睡去。
第二天,阳光明媚。妈妈替我整理好衣服并送我去了学校,来到礼堂,已经坐满了人,我的心一下子又紧张了起来。该我上场了,我却紧张得双腿发软,身旁的老师抚着我的肩膀说:“稳住,你可以的!”我点了点头,向着台上走去。现在回想起来,那段不长的路我都不记得是如何走上去的,只记得当时脑子里一片空白。走过台阶,来到话筒前,我深吸一口气,“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话一出口,演讲稿便浮现在脑海之中,凡事开头难,开始的时候我的声音止不住地颤抖,脸也涨红了,越到后来,我的演讲越流畅了,我看见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微笑。演讲顺利结束,我像一只蝴蝶一般步伐轻盈地飞回老师身边。我明白了原来台上短短的五分钟,是需要付出多少努力,里面有多少人的期待,我很庆幸自己做到了最好。
成功和失败只有一步之遥。哪怕不可能,也要竭尽所能,做一回最好的我。
结局,期待,一切未定。在这美丽温暖,繁花盛开的时节,我们都拼尽全力赴一场耀眼的花开。【阅卷老师点评】
这篇文章最大的亮点在于开头就用一段唯美的景物描写紧紧抓住读者的心,创造了一种幽美的意境,把自己参加演讲比赛的过程娓娓道来,使读者如临现场,亲眼目睹了小作者做了一回最好的我的过程。小作者很会审题,入题快,在众多考生的拖沓烦琐的文字中,显得标新立异。结尾与开头呼应,进一步点题,揭示了文章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