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工作总结 > 其他总结

幼儿园教研活动制度 (共5篇)

幼儿园教研活动制度 (共5篇)



第一篇:幼儿园教研活动制度

幼儿园教研活动制度

幼儿园教研活动制度

教研组作为教师学习的阵地,是提高保教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教研制度的建设是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的保障,幼儿园在民主商议的基础上,明确规定了以下制度:

(一)学习研讨制度

1.每学期安排教师外出学习;有针对性的个别外出培训学习;

2.每周一12:40进行业务学习,组织全园教师定期学习教育理论、政策,结合课题邀请专家讲座,开展专题研讨活动等。

3.每周三12:40进行阶段教研组活动,审议教育计划,解决日常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修改教学主题。

4.每月每阶段开展一次课题会议,讨论课题研究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商讨各种应对措施。

5.每周1次集体备课,研讨主题及日计划的制定,促进班级之间的交流。

6.准时参加业务学习,不迟到、早退(会议开始后进入场的作对待学习的态度问题纳入考核),学习时间有事要请假(作为学习考核)。

7.学习、会议前按通知要求做好准备,学习时带好学习材料,做好学习笔记。

8.学习、会议时思想集中,遵守纪律,尊重别人的发言,不看与学习内容无关的报刊杂志。

9.会议(或者学习)时间关掉手机或把手机调至振动,无特殊情况不打电话,不接电话。

(二)教学观摩制度

1.每学期开展一次全园性的教学观摩活动,由业务园长和领域组组长牵头,运用观摩、评析、反思等形式,针对某一领域或学科开展教研。

2.常态课由阶段组长组织在小范围内经常性开展教学观摩。

3.每月执行园长听、评课制度及教师听评课制度。

4.园内的公开课活动,教师积极参加,有特殊原因执行请假制度。

5.听课时,不带水杯进活动室,关掉手机;会议时可把手机调至振动,无特殊情况不打或接听电话。

6.听课时思想集中,遵守纪律,尊重别人的发言,不交头接耳,不看与学习内容无关的报刊杂志。

(三)青年教师培养制度

1.开展新教师“五课活动”

2.积极实施“一二三”培养工程

3.积极参加市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学术带头人的评选。

(四)交流、汇报制度

1.每月上交两篇教育教学随笔,每月上交教研课题记录。

2.每学期上交一份案例分析等,进行交流、汇报。

3.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完成一篇教研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或经验材料的教师给予一定奖励。

(五)检查考核制度

1.阶段教研组长每周检查一次备课本及各类教研活动笔记等并给予指导。

2.每月进行一次“六认真”考核。

第二篇:幼儿园教研活动制度

幼儿园教研活动制度

一、教研组长教研活动工作制度

1、每学期开学前2周内完成教研计划,并于教研组长会议中做交流。

2、按教研计划实施教研活动;根据教研情况及时对计划做出修改、调整、实施。

3、每次教研活动中要做到:

(1)活动之前有准备:教研活动备课、教研活动之前都让教师了解教研活动的内容、与教师沟通、物质准备等。

(2)活动之中有主题:在教研活动中组长要注意调控整个活动的节奏,围绕主题展开讨论,不偏题、离题。经过激烈的辩解、讨论后,组长要善于归纳总结,把教师中的零星观点汇总、整理成本次活动的讨论成果,并提出1—2个思考题,让教师回去作进一步的思索。

(3)活动之后有思考:进行教研反思,积极采取措施做好反思后的具体 落实、跟进。

4、认真负责地组织好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做好实践活动小结。

5、每周认真负责查阅教师的计划制定,给予适当指导。

6、定期召开教研组长会议,交流教研组工作,分析教研现状,解决教研存在问题。

二、教师教研工作制度

1、完成每学期的工作安排,态度认真。

2、参加教研活动时,做到人到、心到、口到,积极发言并作好认真的准备。

3、在每次教研活动中要做到:(1)活动之前有准备:知道教研活动的内容,并根据内容寻找相关的理论文章、阅读书籍,预先有准备,做到有话可说。

(2)活动之中有主题: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自己的看法,形成争论、辩解的氛围,做到有话善于说。

4、能按要求定期完成案例,对不符合要求的必须重新进行制定;并定时张贴每位教师案例,有教师参与对案例做出评议打分。

三、会议制度

1、每月1次月工作总结会议、1次核心组会议、两周1次大教研活动、小教研活动、教研组长会议。(书面)

2、参加会议不迟到、中途不擅自离开,会议中不接听手机;无特殊情况不得擅自请假。

四、教师学习制度

1、组织全园教师定期学习教育理论、政策、法规等。

2、自学学习内容,在小教研中展开有主题有中心的交流,做好记录。

3、写出专题总结或经验论文等,在园内进行交流、评比。

五、教师备课制度

1、根据幼儿园备课计划的不断完善和调整,以及组长针对教师备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在不说明情况之下,必须按照教研组长的要求重新将计划做出修改和完善并上传,备课计划必须在教研组长通过之后方可以进行实施。

2、教师在认真完成备课内容后、周五之前将周计划、日备课计划上传教研组长。

3、观察与反思与月计划每月月底前完成一起上传教研组长。

第三篇:幼儿园教研活动制度

幼儿园教研活动制度

1、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准绳,结合本园本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组活动计划。

2、教研活动计划化、制度化。定时、定人、定内容,有计划地开展活动,每次活动有记载。

3、根据学科特点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对研究课题定期开展专题探讨,及时做好记录、测查和总结工作,力求多出成果。

4、重视对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教学基本功训练,提高青年教师素质。抓好新老教师的指导工作,提高教师群体业务素质。

5、认真执行幼儿园保教人员职责目标,集体研讨保教计划、内容、形式、方法、途径等,开展好观摩、评价活动。

6、做好教师教学六认真工作的检查及各种资料的积累工作。

坚持间周一次的学科教研活动制度。并将活动时间排入教师个人课表。教师必须按时参加本学科的教研活动。

2、教研组长必须按教研计划,做好每次教研活动的事前安排,务使活动时

间、地点、内容明确。

3、教研活动主要内容有: ①教育理论的学习; ②对各种形式公开课的系列研究(从备课、说课、听课到评课); ③校、内外教学经验的交流; ④校外参观、学习; ⑤专题研讨; ⑥课题研究。

4、教师应主动承担教学研究与教育科研任务,认真上好每学期2次的公开课。从教学实际出发,从亟待解决的教学问题中选择并有计划地开展课题研究,务求取得成果。

5、坚持每学期每位教师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或教学一得)的制度。论文于期末在本教研组交流后交教务处,集中送教研中心。

6、翔实记载每次教研活动的情况,期末将活动记录交教务处检查后存档。

第四篇:幼儿园教研活动制度

幼儿园教研活动制度

1、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准绳,结合本园本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组活动计划。

2、教研活动计划化、制度化。定时、定人、定内容,有计划地开展活动,每次活动有记载。

3、根据学科特点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对研究课题定期开展专题探讨,及时做好记录、测查和总结工作,力求多出成果。

4、重视对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教学基本功训练,提高青年教师素质。抓好新老教师的指导工作,提高教师群体业务素质。

5、认真执行幼儿园保教人员职责目标,集体研讨保教计划、内容、形式、方法、途径等,开展好观摩、评价活动。

6、做好教师教学六认真工作的检查及各种资料的积累工作。

第五篇:2013.9幼儿园教研活动制度

西段幼儿园教研活动制度

2013.9

一、成立教研组,订立科研计划,按照计划定期开展教学

研究活动。

二、每学期组织群众性的教学观摩和教学研究活动,鼓励

创新,观摩后,组织讨论、评议、评分,并作为教师业务考核内容存档。

三、定期进行业务学习,经常开展学术研究讲座,定期组

织教师、保育员进行业务学习和培训。

四、每学期初各班要根据班上工作实际,写出教学科研计

划及实施方案,期末写出专题总结或经验论文等,在园内进行交流、评比。

五、每学期期末,对各班进行教育质量检查和班级工作评

估,开展评选优秀班级活动。

六、积极参加各级教育领导部门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

七、对生及市级、国家级刊物上发展或参加市以上交流的经验论文、实验报告等,给予建立奖励。

八、每年组织保教人员到其他幼儿园参观学习一次,开阔

视野、取长补短。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