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多媒体技术与社会发展解读
浅析多媒体技术与社会发展
课程名称:技术与设计
学院:旅游管理
姓名:罗成周学号:20141100094 摘要: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如前两次工业革命一般将人类社会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信息时代,随着而来的则是新型的多媒体技术。作为技术,其体现了当代科技高度综合的发展方向。“多媒体信息技术”并非“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同义语。一般认为,多媒体信息技术是对文本、声音、静止图像、动画、运动图像等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技术。它包括多媒体信息的输入输出技术、传送技术、转换技术和综合处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清晰度电视、VCD和 DVD技术、可视电话和视频会议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光纤通讯,以至“信息高速公路”,均含有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的成分。多媒体信息技术正以一种汹涌难阴的气势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社会发展与生活。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应用 社会发展
1.研究背景 世纪的社会信息化已使社会的经济与发展依赖于信息,通过网络传播信息,而信息的传播又依赖于媒体。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了新兴的多媒体技术,并形成了一个朝气蓬勃的产业。多媒体是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和影视动画于一体的,具有交互特性的传媒展示综合技术。因为是图文并茂、有声有色、会动会跳,所以引人入胜,使用效果显著,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欢迎和接受,多媒体不仅展示新颖,更因为它采用的是最新的数字技术,所以又是一个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几乎涉及了高新技术的每一个热点。
使用多媒体技术造就的各种用户界面是人类社会使用信息的出入口,如何将各种类型的信息处理、传输并还原成信息原来的面目则是多媒体技术涵盖的内容。多媒体技术广泛的地应用于各种政校企单位,用于高端科研、文化教育、形象宣传各方各面。更为重要的是该技术一改以往的广播电视的单向传播方式,变广播电视为双向的客户定制播送方式。多媒体技术对于传统产业的改造正引发一场企业革命,特别是教育、出版、印刷、广告、娱乐和影视等行业,一旦引入了多媒体技术,由此而产生的经济效益几乎是无法估量的。多媒体技术为人类开拓了崭新的视觉和听觉领域,进而改变着人类的传统的生活方式,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生活的内涵。
2.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和特点
现阶段人们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多媒体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改变是具有变革性的,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依赖着多媒体技术。
2.1多媒体技术的概念
媒体在计算机行业里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传播信息的载体,如语言、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等;其二是指存贮信息的载体,如ROM、RAM、磁带、磁盘、光盘等,目前,主要的载体有CD-ROM、VCD、网页等.多媒体是近几年者出现的新生事物,正在飞速发展和完善之中.多媒体技术(Multimedia Technology)是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的技术。
真正的多媒体技术所涉及的对象是计算机技术的产物,而其他的单纯事物,如电影、电视、音响等,均不属于多媒体技术的范畴。简单来说,多媒体技术就是对多种媒体技术的综合运用技术。
2.2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交互性,交互性是多媒体应用有别于传统信息交流媒体的主要特点之一。传统信息交流媒体只能单向地、被动地传播信息,而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实现人对信息的主动选择和控制。
多维性,也可称为媒体的多样化或多维化。它把计算机所能处理的信息媒体的种类或范围扩大,不仅局限于原来的数据、文本或单一的语音、图像,而是结合起来,更好地表现信息,丰富其表现力,使用户更准确、更生动地接收信息。
.集成性,多媒体的集成性包括两方面一是多媒体信息媒体的集成;另一是处理这些媒体的设备和系统的集成。在多媒体系统中.各种信息媒体不是像过去那样,采用单一方式进行采集与处理,而是多通道同时统一采集、存储与加工处理,更加强调各种媒体之间的协同关系及利 用它所包含的大量信息。
实时性,由于多媒体系统需要处理各种复合的信息媒体。决定了多媒体技术必然要支持实时处 理。接收到的各种信息媒体在时间上必须是同步的,比如语音和活动的视频图像必须严格 同步,因此要求实时性,甚至是强实时。例如电视会议系统的声音和图像 不允许存在停顿,必须严格同步,包括“唇音同步”,否则传输的声音和图像就失去意义。
3.多媒体技术应用推动社会发展
多媒体技术以其突出的优势特点,而具有更有效的使用效果,从而受到社会各行各业的青睐,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育、商业、娱乐等行业,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3.1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教育培训是多媒体计算机最有前途的应用领域之一,世界各国的教育学家们正努力研究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改进教学与培训。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并引发教育的深层次改革。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已在较大范围内替代了基于黑板的教学方式,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步向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转移。
多媒体为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又增添了一种新的手段:音频、动画和视频的加入.各种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CAI)及各类视听类教材、图书、培训材料等使现代教育教学和培训的效果越来越好。多媒体技术在有些领域的培训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对飞行员的飞行培训,飞行员在采用多媒体技术的飞行模拟器中模拟进行各种气候条件下的安全飞行,进而掌握处理紧急情况的基本技能。这不但能大幅度降低训练成本,而且还可以确保飞行员和设备的万无一失。并且多媒体技术已经走进普通大中小学的课堂上,如ppt、投影仪、语音计算机等多项现代多媒体技术都对学生课堂教育产生了积极作用。
3.2多媒体技术在商业中的应用
多媒体的便利是显而易见的,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成泵不再是多媒体技术普及的限制条件时,其所能带来的商机是无限的。在国内,体现多媒体技术特点的VCD、SVCD及DVD等数字家用电器产业已经形成。它不仅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便利和轻松,而且也给广大的商家带来了巨大的利润。此外,在广告和销售服务工作中,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高质量地、实时地、交互地接受和发布商业信息,进行 商品展示、销售演示,并且把设备的操作和使用说明制作成产品操作手册,以 提高产品促销的效果,为广大商家及时地赢得商机.另外,各种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演示查询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如车票销售系统、气象咨询系统、病历库、新闻报刊音像库等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4多媒体技术在娱乐中的应用 有声信息已经广泛地用于各种应用系统中。通过声音录制可获得各种声音或语音,用于宣传、演讲或语音训练等应用系统中,或作为配音插入电子讲稿、电子广告、动画和影视中。
数字影视和娱乐工具也已进入我们的生活,如人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影视作品、观看交互式电影等,而在娱乐领域,电子游戏软件,无论是在色彩、图像、动画、音频的创作表现,还是在游戏内容的精彩程度上也都是空前的。
3.5多媒体技术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办公自动化方面主要体现在对声音和图像的处理上,采用语音自动识别系统可以将语言转换成相应的文字,同时又可以将文字翻译成语音,通过 OCR 系统可以自动输入手写文字并以文字的格式存储。
管理信息系统(MIS)在引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后,信息的管理、查询、统计和报表更加及时和方便,并且多媒体数据类型的增加使早期的数据库转变为多媒体数据库,能够获得更加生动、丰富的信息资源。
多媒体还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通信业、旅游业、军事、航空航天业、家庭娱乐等领域。
4.多媒体技术的负面社会影响
多媒体技术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在教育、经济、科研等各行业上的贡献是不可替代的,因此我们肯定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正面影响。
但多媒体技术在给我们的社会带来积极方面的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影响和阻碍着社会积极的发展。我们也有必要认识到这一点。
4.1.多媒体的“容器人”效应 多媒体技术所打造的太过真实的虚拟环境容易让人沉迷其中。西方学者认为,信息环境中的人是把自己封闭在“自我”之中,成为所谓的“容器人”。这种“容器人”整日将大量时间耗费在传媒上,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沉浸于媒介内容之中,对未来漠不关心,视野狭窄,极端自我内化。久而久之,造成忧郁焦虑的心理,甚至发展成忧郁症。在计算机环境尚未形成时候,电视环境下的“容器人”——“ 电视人”效应就引起了大量的关注和研究。人们对“伴着电视长大的一代”伤透了脑筋。现在和将来,多媒体信息环境,特别是交互性计算机环境,其内容的丰富多彩和人机对话的便利性,让使用者陶醉于控制机器的“自我实现”中。
4.2盗版侵权现象
现在互联网侵权盗版现象十分猖獗,很多网站都依靠大量转载报纸和杂志的新闻报道来增加点击率,但很多都未经授权,且没有支付费用。日益红火的网络博客也成为侵权灾区,公民在博客上发表的文字、照片应受到法律保护,以赢利为目的的网站,如果未经本人同意,擅自使用他人的照片、文字,属于侵权行为。同时网上充斥着大量的垃圾信息,如垃圾邮件、虚假信息、失实信息、过时信息等。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在给社会带来积极正面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新媒体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为了更好的发展新媒体,我们要积极正确运用新媒体,尽最大努力发展新媒体的正面作用,限制约束新媒体给社会带来的负面作用。
4.3负信息的负面影响
“负信息”,泛指对特定社会的人群和社会秩序产生不良影响的信息内容,包括多暴力的、多恐怖的、色情的、极度虚幻和歪曲的信息内容。电影和电视中暴力节目直接影响儿童的侵犯行为。这一结论经常得到各种研究和调查的证实。有一项研究认为,儿童看电视与使用暴力和与家庭发生冲突成正相关。尤其使人提忧的是,近来媒介呼吁“因特网”上“黄货”泛滥。有的文章介绍说,美国在网络上的色情服务,做到用虚拟现实技术创造不道德活动条件,真是让人瞠目结舌。这种负面影响,直接污染了人的心灵,诱发了人们背弃伦理道德的行为,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我们应该尽早寻求对策来预防和控制。结语
多媒体技术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速度,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深入发展,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已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和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从文化教育,技术培训,电子图书到观光旅游,商业管理及家庭娱乐等,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并对大众传播媒体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
但在多媒体技术对社会发展和生活起到巨大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多媒体时代的壮大是一个肯定的趋势,如何更好地应对这个时代的利弊则是一个问题。本文旨在初步对多媒体技术做一个大体上的客观阐述,以期为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有一个客观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婷,.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决策与信息,2015,0(32)[2]严玲,.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J].新媒体研究,2015,1(11)[3]方基甸,.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发展探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0(16)[4]史元春,徐光祐,高原,.中国多媒体技术研究:2011[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12,17(7)[5]单秀娟,.浅谈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的影响及作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22(10)[6]焦智峰,.浅谈多媒体技术应用与课堂教学改革[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7]张秀莲,.数码媒体设计与学科发展的思考[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第二篇: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课程代码
06367)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采样的波形声音中,质量最好的是 A、单声道、32位量化、44.1kHz采样频率 B、双声道、32位量化、22.05kHz采样频率 C、双声道、16位量化、44.1kHz采样频率 D、单声道、16位量化、22.05kHz采样频率 2.超文本是一个()结构。
【 A 】
【 C 】
A、顺序的树形 B、非线性的网状 C、线性的层次 D、随机的链式 3.多媒体数据具有()特点。
A、数据量大和数据类型多
B、数据类型间区别大和数据类型少
C、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多、数据类型间区别小、输入和输出不复杂 D、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多、数据类型间区别大、输入和输出复杂 4.以下MCI设备类型中,表示叠加设备的设备类型是
A、cdaudio C、overlay
B、dat D、vcr
【 B 】
【 D 】
【 C 】
5.人对声音频率的感觉表现为音调的高低,在音乐中称为 A、音长 B、音高 C、音色 D、音强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A、预测编码是一种只能针对空间冗余进行压缩的方法。B、预测编码是根据某一模型进行的。
C、预测编码需将预测的误差进行存储或传输。D、预测编码中典型的压缩方法有DPCM、ADPCM。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7.以下不属于多媒体动态图像文件格式的是
A、AVI B、MPG
C、AVS
D、BMP
【 A 】
【 D 】
8.位图与矢量图比较,可以看出
A、对于复杂图形,位图比矢量图画对象更快 B、对于复杂图形,位图比矢量图画对象更慢 C、位图与矢量图占用空间相同 D、位图比矢量图占用空间更少 9.音频的频率大约范围是
【 C 】
A、0—4kHz。B、0—10kHz。C、20—20kHz D、20k—20MHz。10.Flash MX软件属于以下
【 A 】
A、制作网络交互动画的编辑工具 B、网站制作工具 C、图象处理工具 D、音频处理工具
11.使用计算机进行录音,必须使用下列 设备。
A.声卡 B.网卡 C.显卡 D.光驱
12.光的颜色与波长有关,以下颜色中波长最长的是
A.红色 B.黄色 C.青色 D.紫色
13.下列 用来表示颜色的类别和深浅程度。A.色调 B.饱和度 C.色度 D.亮度
14.彩色打印机和彩色印刷都是采用CMYK模式实现色彩输出的,其中K代表
【 A 】
【 A 】
【 A 】
【 C 】
A.黑色 B.红色 C.黄色 D.蓝色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15.灰度模式用8位来表示一个像素,这样可以形成 级灰度模式。
【 D 】
A.8 B.32 C.64 D.256 16.CCD是扫描仪中的重要成像元件,它决定了扫描仪的A.光学分辨率 B.插值分辨率 C.扫描分辨率 D.显示分辨率
17.一幅320×240的真彩色图像,未压缩的图像数据量是
A.225KB B.230.4KB C.900KB D.921.6KB 18.三维动画特有的性质是
A.真实性
【 C 】
【 A 】
【 A 】
B.虚拟性
D.抽象性 C.虚拟真实性
19.二维动画(计算机辅助动画)属于 的计算机动画系统。A.第一级
C.第三级
B.第二级
D.第四级
【 B 】
20.在帧帧动画中,每一帧都必须是
A.中间帧
C.空白帧
二、填空题
【 D 】
B.普通帧
D.关键帧
1.帧中第一个字节进入网络的瞬间、到此字节离开网络的瞬间所经历的时间称为 延迟。
2.地球站,是指设在地球表面上的 无线电通信站。
3.H.323终端都必须支持语音通信,视频 和数据通信可选。4.音乐检索是以音乐为中心的检索,利用音乐的音符和 旋律 等特性来检索。
5.B-ISDN是以 SDH 为基础构成的综合业务通信网。
6.普通计算机变成多媒体计算机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是: 视频音频信号的获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取技术, 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和解码技术, 视频音频数据的实时处理和特技, 视频音频数据的输出技术。
7.音频卡的主要功能包括:音频的录制与播放,编辑与合成,MIDI接口,CD-ROM接口与 游戏接口 等。
8.目前,在网络中实现流传输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实时流传输和顺序流传输。
9.Flash中的帧分为三类,分别是普通帧、关键帧和 空白关键帧。10.MPG数据流结构可以分为六个层次: 序列层、图像组层、图像层、片层、宏块层和块层。
三、名词解释
1.视频点播
视频点播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电视技术和数字压缩技术等多学科、多领域融合交叉结合的产物,主要用于实时并按需从专业视频服务器向客户端传送多路、并发的视频数据流,终端用户可交互地选择播放视频节目,并可对节目实现播放、暂停、停止等功能。2.传真
把记录在纸上的文字、图表、图形等通过扫描,再进行传送,在接收端的记录纸上重现与发送端相同或相似图像的一种通信手段。3.矢量图
用一组指令集合来描述图形的内容,这些指令用来描述构成该图形的所有直线、圆、圆弧、矩形、曲线等图元的位置、维数和形状等。要点:文件数据量小。4.超文本
超文本定义为由信息结点和表示结点间相关性的链构成的一个具有一定逻辑结构和语义的网络。超文本的主要成分是结点和表示结点间关系的链构成的信息网络。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四、简答题
1.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1)收集、制作、存储、管理和传输各类多媒体素材和多媒体教材; 2)为开展多媒体课堂教学提供条件; 3)为学生自学提供条件;
4)为教师和学生的课后交流提供便利。5)为科研工作和教学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2.基于多媒体创作工具的创作方法和结构特点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哪几类?
(1)基于时间的创作工具;
(2)基于图标或流程线的创作工具;(3)基于卡片或页面的工具;
(4)以传统程序语言为基础的多媒体创作工具。
3.为了保证数字化以后声音不失真,要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
(1)采样频率:根据采样定理,采样频率应至少为原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才能不失真地还原信号。人耳对频率的敏感范围大约为10kHz,声卡的采样频率都远远大于这个值。
(2)量化精度:代表被量化幅度值的精确程度。通常用两个字节的长度来表示每一个幅度值。
4.声音卡是根据什么分类的?常用有哪几种?
是根据采样量化的位数来分的,常用有8位、16位和32位声卡。5.什么是多模态人机接口?
指多种交互风格的人机接口;多媒体信息发送方与接收方进行交互时,可以通过多个方式提取对方的意图并进行交互。
五、综合
1.描述虚拟现实航天仿真系统的构成。
(1)虚拟环境产生器;一个能产生三维世界的软、硬件环境是VR系统的核心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有:接收被试者相关的运动信息,分路/分时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生成左右眼视图,并融合成三维立体图像,同时进行三维声音合成和发出触觉、压力等反馈信号。
(2)输入输出设备;目的是使被试者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方式与虚拟环境实现信息的交互作用,包括头盔显示器、操纵杆和数据手套等,它们是与虚拟环境建立联系的关键。
(3)数据接口:将虚拟环境产生器、输入输出设备以及被试者等有机连接成一体,这不仅包括硬件协配问题,也包括软、硬件联调以及人机界面等技术内容。
2.论述多媒体的应用领域。
(1)在教育中的应用,如多媒体出版、数字化图书馆、多媒体辅助教学;(2)在办公中的应用,如视频会议系统、多媒体办公自动化系统等;(3)在服务性领域中的应用,如数字化电影、VOD等;(4)在虚拟现实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课程代码
06367)
一、单项选择题
11.以下 是Windows的通用声音格式。
A.WAV C.BMP
B.MP3 D.CAD
【 A 】
12.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声波的重要指标。
A.振幅
C.周期
B.音调 D.频率
【 B 】
13.具有杜比环绕音声卡通道数是
A 1.0 C 2.1
【 D 】
B 2.0 D 5.1
【 D 】 14.对于WAV波形文件和MIDI文件,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A.WAV波形文件比MIDI文件的音乐质量高
B.存储同样的音乐文件,WAV波形文件比MIDI文件的存储量大 C.一般来说,背景音乐用MIDI文件,解说用WAV文件 D.一般来说,背景音乐用WAV文件,解说用MIDI文件 15.数字音频采样和量化过程所用的主要硬件是
A.数字编码器
【 C 】
B.数字解码器
C.模拟到数字的转换器(A/D转换器)D.数字到模拟的转换器(D/A转换器)
6.下列 用来表示色彩的深浅或鲜艳程度,通常指彩色中白光含量的多少。
A.色调 C.色度
【 B 】
B.饱和度 D.亮度
7.彩色打印机和彩色印刷都是采用CMYK模式实现色彩输出的,其中字母C代表下列选项中的
【 B 】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A.黑色 C.黄色
B.青色 D.蓝色
【 D 】 8.下列图像文件格式中,可以存储通道信息的图像格式是
A.bmp B.gif C.jpg D.psd 9.下列软件中,不是adobe公司的产品。A.PhotoShop B.AuthorWare C.Premiere D.ImageReady
【 B 】
10.JPEG2000压缩标准与JPEG压缩标准的主要区别在于采用的主要编码技术不同,其中JPEG压缩标准采用 为主的编码方式。【 D 】 A.预测编码 B.行程编码 C.离散小波变换 D.离散余弦变换
11.显示卡可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分类,以下显示卡类型中 不是按照图形处理的不同原理进行分类的。
A.普通显示卡
C.3D加速卡
B.2D 加速卡 D.AGP显示卡
【 B 】
【 D 】
12.动画是一种通过连续画面来显示 的过程。
A.视频 C.图像
B.运动和变化 D.图形
13.在MPEG中为了提高数据压缩比,采用了 方法。A.运动补偿与运动估计技术
C.向前预测与向后预测
B.减少时域冗余与空间冗余
【 D 】
D.帧内图像压缩与帧间图像压缩
【 A 】 14.下面哪个不属于常用的电视制式。
A.PDF
B.PAL C.SECAM D.NTSC
【 A 】 15.NTSC制式的宽高比为
A.4:3 B.16:9 C.16:10 D.5:4 16.数字图书馆中应用的主要是下面哪个标准
A.MPEG-1 B.MPEG-4
【 C 】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C.MPEG-7 D.MPEG-21 17.如果想要利用已经创建好的演示文稿版式、配色方案和动画方案快速创建新的演示文稿,则应该选择 方式创建。A.根据内容提示向导 B.根据设计模板 C.根据现有演示文稿新建 D.根据模板新建 18.商业展示,常常无人管理,此时应设置 方式放映演示文稿?
【 C 】
【 C 】
A.演讲者放映
C.展台浏览
B.观众自行浏览 D.全屏放映
19.在Authorware中,设置过渡的周期和平滑值时,结合方式使得过渡平滑。
【 A 】
A.周期值适中、平滑值小 B.周期值适中、平滑值大 C.周期值大、平滑值小 D.周期值大、平滑值大 20.在Authorware中,下面 交互在执行时是不可见的。【 B 】 A.热对象 B.热区域 C.文本输入 D.按键
二、填空题
1.MREAD码属于 二维逐行 编码。
2.基于内容的检索是指根据媒体和媒体对象的内容及 上下文联系 在大规模多媒体数据库中进行检索。
3.遥感从技术层面上来说,有卫星遥感和 航空遥感 两大类。4.视频会议系统主要由视频会议终端, 多点控制器 ,信道(网络),控制管理软件组成。
5.图像序列中的两幅相邻图像,后一幅图像与前一幅图像之间有较大的相关,这是 时间 冗余。
6.多媒体计算机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包括:视频音频信号获取技术、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和解码技术、视频音频的实时处理和特技 和视频音频数据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的输出技术。
7.音频卡的主要功能包括:音频的录制与播放,编辑与合成,MIDI接口,CD-ROM接口 与游戏接口等。
8.ATM最大的特征是把 连接 和带宽分开来管理。
9.Authorware主界面由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图标栏 和设计窗组成。
10.多媒体触摸屏分为四种,分别为电阻式、红外线式、电容感应式、表面声波式。
三、名词解释
1.传送等待时间
传送等待时间是指帧中的第一个字节进入网络到最后一个字节离开网络所需要的时间。2.码激励线性预测声码器
是1985年提出的,一种以码本作为激励源的线性预测编码技术,它的语音合成质量高,抗噪声好,在低速率语音方面有广泛应用。3.MIDI MIDI是指乐器数字接口,它规定了不同厂家的电子乐器和计算机连接的电缆和硬件及设备间数据传输的标准。4.矢量图
用一组指令集合来描述图形的内容,这些指令用来描述构成该图形的所有直线、圆、圆弧、矩形、曲线等图元的位置、维数和形状等。要点:文件数据量小。
四、简答题
1.列举常见的图像文件格式
BMP,JPG,GIF,TIFF,PSD,PNG 2.Windows Media视频服务器系统的组成是什么?
Windows Media服务器组件;Windows Media工具,最主要的是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Windows Media编码器;Windows Media Player客户端软件,用于接收并播放流媒体内容。3.RTCP控制分组的类型有哪些?
SR控制分组,RR控制分组,SDES数据分组,BYE数据分组,APP数据分组。
4.音频卡是根据什么分类的?常用有哪几种?
是根据采样量化的位数来分的,常用有8位、16位和32位声卡。
5.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关键技术有哪些?
图像检索特征的提取与表达,相似度比较;反馈机制。
五.综合
1.请依次写出多媒体作品的开发过程。分析讨论,列出大纲,脚本编写,采集媒体素材,媒体艺术加工,媒体集成,系统测试,系统包装。
2.百年校庆《新叶》校园文学杂志出版纪念刊,文婷负责刊物封面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另一素材图片中的校徽图案取出,合成到现有的封面背景图像中,请你帮她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
(1)启动Photoshop打开含有校徽图案的素材图片。(2)选择“滤镜”→“抽出”命令;
(3)使用高光工具标记要保留的区域→填充保留区域→确定,将校徽图案从背景中抽出;
(4)Photoshop打开校刊封面背景图像,将校徽图案粘贴到其中新的图层;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5)选择“图层”→“图层样式”→“混合选项”命令,将校徽恰当地融合到背景图中;
(6)保存合成图像,并排版打印输出。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课程代码
06367)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想要利用已经创建好的演示文稿版式.配色方案和动画方案快速创建新的演示文稿,则应该选择 方式创建。A.根据内容提示向导
【 C 】
B.根据设计模板 D.根据模板新建 C.根据现有演示文稿新建
2.商业展示,常常无人管理,此时应设置 方式放映演示文稿?
【 C 】
A.演讲者放映
C.展台浏览
B.观众自行浏览 D.全屏放映
3.在Authorware中,设置过渡的周期和平滑值时,结合方式使得过渡平滑。
【 A 】
A.周期值适中.平滑值小 B.周期值适中.平滑值大 C.周期值大.平滑值小 D.周期值大.平滑值大 4.在Authorware中,下面 交互在执行时是不可见的。【 B 】 A.热对象 B.热区域 C.文本输入 D.按键
5.Authorware的运动图标提供 种运动类型。
A.3 B.4 C.5 D.6 6.在软件生命周期模型中,各个阶段具有严格的顺序性和依赖性,使得整个开发过程完全建立在正确而完整的需求规格说明书之上。
【 C 】 【 C 】
A.编码修正模型
B.螺旋模型
C.瀑布模型
D.增量模型
7.在多媒体软件开发中,负责通过多媒体著作工具或编程语言把一个项目中的多媒体素材集成为一个完整的多媒体系统,同时负责项目的各项测试工作。
【 D 】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A.项目经理 B.脚本创作师
C.专业设计师
D.多媒体软件工程师
8.在多媒体软件开发中,阶段的任务是按照需求规划,将系统内容用具体文字表示,并标注好所需的媒体和表现方式。
A.系统测试 B.编码集成C.素材制作 D.脚本设计
【 D 】
9.是指在一定距离内,人眼自动把两种以上的对立色彩同化为柔和的中间色而获得画面和谐效果的色彩表现形式。
A.色彩间隔美 B.色彩平衡美
C.色彩空混美
D.色彩和谐美
【 C 】
10.在画面构成中,是一种给人以抑扬顿挫而又有统一感的运动现象。
【 A 】
A.律动 B.统一 C.对比
D.渐变
11.1993年多媒体计算机市场协会发布的多媒体个人计算机标准是。
【 B 】
A.MPC1.0 B.MPC2.0 C.MPC3.0 D.MPC4.0 12.媒体有两种含义:即存储信息的实体和。A.表示信息的载体
C.传输信息的实体
B.存储信息的载体 D.显示信息的载体
【 A 】
13._____是用于处理文本.音频.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等计算机编码的媒体。
【 B 】
A.感觉媒体 B.表示媒体 C.显示媒体 D.传输媒体 14.在多媒体计算机中,静态媒体是指
A.音频 C.动画
B.图像 D.视频
【 B 】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15.人类听觉可以从外部世界获取 左右的信息。
【 C 】
A.80% B.20% C.10% D.5% 16.多媒体系统软件可分为
【 D 】
A.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支持软件 B.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编程语言 C.多媒体支持软件.多媒体著作工具 D.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驱动程序 17.Adobe Photoshop隶属于 A.音频处理软件
【 B 】
B.图像处理软件 D.视频编辑软件
【 C 】 C.动画制作软件
18.多媒体编程语言是
A.CorelDRAW B.CoolEdit C.Visual C++ D.FrontPage 19.多媒体著作工具软件是
【 C 】A.Cool Edit B.Flash MX C.PowerPoint D.Premiere 20.出版与图书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之一,它包含
A.虚拟课堂 B.查询服务 C.电子杂志 D.虚拟实验室
二.填空题
【 C 】
1.在人机交互作用中,文本有两种形式: 非格式化文本、格式化文本。2.多媒体技术,包括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_ 多媒体通信技术____。3.DVD的产品模式提供了多种DVD产品结构: 单面单层、单面双层、双面单层、双面双层。
4.移动存储设备目前主要有移动硬盘和 FLASH盘。
5.标准线序568A: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6.MPEG数据流结构分为六个层次:序列层、图象组层、图象层、片层、宏块层以及 块层。
7.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方法可分为:有损压缩和 无损压缩 两大类。8.多媒体数据库基于内容的检索需要解决的两种关键技术是:多媒体特征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提取和匹配和 相似检索技术。
9.在实施音频数据压缩时,要在音频质量、数据量、计算复杂度 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10.MPEG对运动图象的数据进行压缩,为提高压缩比帧内图象数据压缩和 帧间图象数据压缩技术 必须同时使用。
三.名词解释
1.矢量图像
用一组指令集合来描述图形的内容,这些指令用来描述构成该图形的所有直线、圆、矩形等图元。2.位图图像。
由数字阵列信息组成,阵列中的各项数字用来描述构成图像的各个点(像素)的强度与颜色等信息。3.C4ISR 是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及监视与侦察的英文单词的缩写。军队专用的、虚拟的具有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与侦察和决策支持功能的一体化信息网络。4.视频会议系统
是指在同一通信线路上承载多种媒体信息,如视频、音频、数据等,实现实时的点对点或多点通信,使在地理上分散的用户可以实时共享文本、图形、声音、图像等信息。
四.简答题
1.什么是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是一项与多媒体密切相关的边缘技术,它通过综合应用图像处理、模拟与仿真、传感、显示系统等技术和设备,以模拟仿真的方式,给用户提供一个真实反映操作对象变化与相互作用的三维图像环境,从而构成一个虚拟世界,并通过特殊的输入输出设备给用户一个与该虚拟世界相互作用的三维交互式用户界面。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2.简述多媒体作品开发的一般过程。
包括需求分析、规划设计、素材的采集和加工、作品的集成、测试、发布和评价。
3.列举常见的图像文件格式 BMP,JPG,GIF,TIFF,PSD,PNG 4.Windows Media视频服务器系统的组成是什么?
Windows Media服务器组件;Windows Media工具,最主要的是Windows Media编码器;Windows Media Player客户端软件,用于接收并播放流媒体内容。
5.什么是多媒体作品的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就是分析开发多媒体作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步骤。必要性是指多媒体作品的开发目的和预计的使用
五..综合
1.用Flash制作一片树叶随风飘落的运动动画,请你写出正确的操作顺序: 新建一个Flash文件;
用椭圆工具、变形工具等画一片树叶,再按F8键将其转换成一个“树叶”元件;
点击“增加运动引导层”按钮,在“图层1”上新建; 用铅笔工具在引导层上画一条自左上至右下的平滑曲; 从库中把“树叶”拖到“图层1”的第1帧,并跟引;
在第40帧处按F6插入关键帧,把树叶拖到引导线;测试并保存
2.描述虚拟现实航天仿真系统的构成。
(1)虚拟环境产生器;一个能产生三维世界的软、硬件环境是VR系统的核心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有:接收被试者相关的运动信息,分路/分时生成左右眼视图,并融合成三维立体图像,同时进行三维声音合成和发出触觉、压力等反馈信号。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2)输入输出设备;目的是使被试者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方式与虚拟环境实现信息的交互作用,包括头盔显示器、操纵杆和数据手套等,它们是与虚拟环境建立联系的关键。
(3)数据接口:将虚拟环境产生器、输入输出设备以及被试者等有机连接成一体,这不仅包括硬件协配问题,也包括软、硬件联调以及人机界面等技术内容。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课程代码
06367)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多媒体软件开发中,信息设计师属于 中的一类。
A.项目经理
B.脚本设计师
【 B 】
C.专业设计师
D.多媒体软件工程师
2.在系统测试中,由目标用户代表进行,确保符合开发协议的要求。
【 A 】
A.性能测试
C.界面测试
B.内容测试
D.数据测试
3.用户界面复杂性要适中,一般每个画面功能数目应该在 个范围内,这是人们记忆力的最佳数目。
A.6±2
B.7±2
【 B 】
C.5±2
D.5±3
【 C 】 4.是指色彩的有序的反复或变化。
A.色彩间隔美
C.色彩节奏美
B.色彩比例美
D.色彩和谐美
5.在画面构成中,是指将两种以上的构成要素相互均匀地配置在一个基础支点之上。
【 C 】
A.调和 B.统一 C.平衡 D.对称
6.如果想要利用已经创建好的演示文稿版式、配色方案和动画方案快速创建新的演示文稿,则应该选择 方式创建。
【 C 】
A.根据内容提示向导 B.根据设计模板 C.根据现有演示文稿新建 D.根据模板新建 7.商业展示,常常无人管理,此时应设置 方式放映演示文稿?
【 C 】
A.演讲者放映 B.观众自行浏览 C.展台浏览 D.全屏放映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8.在Authorware中,设置过渡的周期和平滑值时,结合方式使得过渡平滑。
【 A 】
A.周期值适中、平滑值小 B.周期值适中、平滑值大 C.周期值大、平滑值小 D.周期值大、平滑值大 9.Microsoft PowerPoint是__________的多媒体著作工具。A.基于页或卡片 B.基于图标 C.基于时间
D.基于兼容机
【 A 】
10.在PowerPoint提供的各种视图中,是唯一可以编辑幻灯片内容的视图。
【 C 】
A.幻灯片放映视图 B.幻灯片浏览视图 C.普通视图 D.备注页视图
11.VCD规范中,视频光盘可以存储 分钟的动态图像。【 B 】 A.65 B.74 C.80 D.84 12.第一代CD-ROM驱动器的数据传输率为 Kb/s。
A.120 B.140 C.150 D.180 13.下面哪种不属于三大刻录技术之一。A.CD-ROM B.CD-R C.CD-W D.CD-RW 14.可改写型光盘的结构中,用来记录信息的是 A.塑料层 B.反射层 C.染料层 D.结晶层
15.多媒体系统的层次结构有五层,_____是直接用来控制和管理多媒体硬件,并完成设备的各种操作。
A.多媒体应用软件
C.多媒体操作系统
【 D 】 【 C 】
【 C 】
【 C 】
B.多媒体开发工具 D.多媒体驱动程序
【 C 】 16.计算机主机与显示器之间的接口电路是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A.网卡 B.音频卡 C.显示卡 D.视频压缩卡 17._____不能用于网上传送实时影像。A.数码相机 B.计算机摄像机 C.数字摄像头 D.网络摄像机 18.多媒体软件可分为
【 C 】
【 A 】
A.多媒体系统软件、多媒体应用软件
B.多媒体系统软件、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编言 C.多媒体系统软件、多媒体支持软件、多媒体应用软件 D.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支持软件、多媒体著作工具 19.媒体有两种含义:即表示信息的载体和
A.表达信息的实体 B.存储信息的实体 C.传输信息的实体 D.显示信息的实体
20._____是指用户接触信息的感觉形式,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
【 A 】
【 B 】
A.感觉媒体 B.表示媒体 C.显示媒体 D.传输媒体
二.填空题
1.Flash MX2004有三种元件类型按钮、图形 和影片剪辑。2.虚拟现实的基本特征包括 沉浸感、交互性_ 和多感知性。
3.同一媒体播放器,有的视频文件能播放,有的就不能播放原因是
没有相关文件的解码器。
4.RGB颜色模型中的R代表 红色,G代表绿色,B代表 蓝色。5.JPEG 是静态图像的压缩标准,MPEG是动态图像的压缩标准。6.多媒体技术是 计算机技术和 社会需求 相结合而造就的产物。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7.超文本和超媒体的主要特征是多媒体化、交互性和 网络结构。8.描述多媒体数据时所用的“dpi”的含义是 像素点/英寸。9.JPEG算法具有以下四种操作方式: 顺序编码、累进编码、无失真编码、分层编码。
10.视频会议系统主要由 视频会议终端、多点控制器、信道(网络)及控制管理软件组成。
三.名词解释
1.矢量图像
用一组指令集合来描述图形的内容,这些指令用来描述构成该图形的所有直线、圆、矩形等图元。2.数据封装
是指将协议数据单元(PDU)封装在一组协议头和尾中的过程。3.流媒体
是以流的方式在网络中传输音频、视频和多媒体文件的形式。4.HTML 超文本标记语言,即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是用于描述网页文档的一种标记语言。
四.简答题
1.什么是战场环境仿真?
是运用计算机仿真、可视化计算、多媒体、图形图像技术,在卫星侦察、航空侦察、地面侦察等多种手段获得的战场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进行信息综合处理,实现战场环境的逼真呈现,并为作战模拟、分布交互仿真等提供虚拟的战场环境。
2.写出一个音频信号转换成在计算机中的表示过程.(1)选择采样频率,进行采样(2)选择分辨率,进行量化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3)形成声音文件
3.写出五种常用的多媒体设备
扫描仪,数码像机,触摸屏,条形卡和IC卡 4.简述音频卡的主要功能。音频的录制与播放; 编辑与合成;
MIDI接口及文语转换; CD-ROM接口及游戏接口等。
5.请讲述多媒体计算机获取图形、静态图像的方法。1)网络下载 2)利用抓图软件 3)利用扫描仪 4)利用图象处理软件
五.综合
1.请论述多媒体的应用领域。
(1)在教育中的应用,如多媒体出版、数字化图书馆、多媒体辅助教学;(2)在办公中的应用,如视频会议系统、多媒体办公自动化系统等;(3)在服务性领域中的应用,如数字化电影、VOD等;(4)在虚拟现实中的应用。
2.学校校园电视台制作艺术节节目过程中,要将一段高二(8)班表演视频从第3:28到6:16之间的片断截取下来,请你写出具体正确的操作步骤。1.启动视频编辑软件(绘声绘影),新建一个项目; 2.点击加载视频按钮,将表演视频文件加入素材库中; 3.把素材库中的表演视频拖进故事板;
4.在“指定时间码”栏上输入时间为3:28,点击“开始标记”。5.在“指定时间码”栏上输入时间为6:16,点击“结束标记”; 6.点击“应用”按钮;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课程代码
06367)
一.单项选择题
1.多媒体系统的层次结构有五层,_____是直接用来控制和管理多媒体硬件,并完成设备的各种操作。
A.多媒体应用软件
C.多媒体操作系统
【 D 】
B.多媒体开发工具 D.多媒体驱动程序
【 C 】 2.计算机主机与显示器之间的接口电路是
A.网卡
B.音频卡 D.视频压缩卡
【 A 】 C.显示卡
3._____不能用于网上传送实时影像。
A.数码相机
B.计算机摄像机 D.网络摄像机 C.数字摄像头
4.五分钟双声道、16位采样位数、44.1kHz采样频率声音的不压缩数据量是
【 A 】
A.50.47MB B.52.92MB C.201.87MB D.25.23MB 5.下述采样频率中 是目前声音卡所支持的标准采样频率。
【 B 】
A.20kHz C.200Hz
B.22.05kHz D.48kHz
【 A 】 6.下列声音文件格式中,是波形文件格式。
A.WAV C.WMA
B MP3 D.MIDI
7.MIDI文件中记录的是
【 B 】
(1)乐谱(2)MIDI消息和数据(3)波形采样(4)声道 A.仅(1)
B.(1),(2)D.全部 C.(1),(2),(3)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8.音频信号的无损压缩编码是
A.波形编码
【 D 】
B.参数编码
D.熵编码 C.混合编码
9.将手机拍摄的照片用居中的方式设置为计算机的桌面,发现该照片只占据了屏幕中央的一小部分,原因是
【 A 】
A.照片的分辨率比显示器的分辨率小 B.照片的分辨率比显示器的分辨率大 C.照片的分辨率比像素分辨率小 D.照片的分辨率比像素分辨率大
10.分辨率相同的两幅图像所占用的存储空间不一样,原因是 【 B 】 A.图像中表现出的颜色数目不同 B.图像的颜色深度不同 C.图像的尺寸不同 D.图像的像素分辨率不同 11.下列图像文件格式中,在分辨率相同的情况下文件大小最大的是
【 A 】
A.bmp B.gif C.jpg D.PNG 12.下列软件中,可进行图像的压缩和优化。
【 D 】
A.画图 B.ACDSee C.JPEG D.JPEG Optimizer 13.JPEG2000压缩标准是JPEG压缩标准的升级换代标准,主要优势在于JPEG2000压缩标准采用 为主的多解析编码方式,使压缩比可以达到2~50。
A.预测编码
【 C 】
B.行程编码 D.离散余弦变换 C.小波变换编码
14.根据运动的控制方法不同,可将计算机动画分成 和算法动画。
【 A 】
A.关键帧动画 C.虚拟真实性
B.补间动画
D.逐帧动画
15.动画不仅可以表现运动过程,还可以表现为 A.柔性体变形
B.非运动过程
【 B 】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C.相对运动
D.物体摆动
【 D 】 16.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征是指
A.多样性、同步性、交互性 B.集成性、同步性、交互性 C.多样性、层次性、交互性 D.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 17.多媒体系统的层次结构有五层,具有实时任务调度.多媒体数据转换和同步控制机制等功能。
【 C 】
A.多媒体硬件系统 B.多媒体驱动程序 C.多媒体操作系统 D.多媒体开发工具 18.计算机主机与音箱之间的接口电路是
【 B 】
A.显示卡 B.音频卡 C.压缩卡 D.网卡 19.是一种记录声音和活动图像的视频设备。
A.扫描仪 B.数码相机 C.投影仪 D.数字摄像机 20.在多媒体计算机中,静态媒体是指 A.音频 B.图像 C.动画 D.视频
二.填空题
【 B 】
【 D 】
1.虚拟现实系统的三个重要特点是沉浸感、交互性和 多感知性。2.流媒体实现的关键技术是 流式传输。
3.多媒体作品中最常用的三种交互方式是 菜单、按钮、对话。4.在Authorware中设计模块之间的跳转通常可用 Goto 命令来实现。5.用扫描仪扫描、相机拍摄获得的图是位图,而MS Office软件剪辑库中提供的剪贴画(wmf格式)则是 矢量图。
6.音频卡的分类主要根据数据采样量化的位数来分,通常分为 8 位、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16位和32位声卡。
7.多媒体数据库基于内容的检索需要解决的两种关键技术是:多媒体特征提取和匹配和 相似检索技术。
8.在实施音频数据压缩时,要在音频质量、数据量、计算复杂度 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9.FDDI接口又叫做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10.音调、音强和 音色,称之为声音的三要素。
三.名词解释
1.人机交互。
是指人与计算机之间使用某种对话语言,以一定的交互方式,为完成确定任务的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过程。2.XML 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XML),用于标记电子文件使其具有结构性的标记语言,可以用来标记数据、定义数据类型,是一种允许用户对自己的标记语言进行定义的源语言。3.超文本
是由信息节点和表示信息节点间相关性的链构成的一个具有一定逻辑结构和语义的网络。4.位图图像。
由数字阵列信息组成,阵列中的各项数字用来描述构成图像的各个点(像素)的强度与颜色等信息。
四.简答题(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1.多媒体数据具有哪些特点。1.数据量巨大
2、数据类型多
3、数据类型间差距大
4、多媒体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复杂 2.简述CD-R的记录和读取原理。
(1)CD-R的刻录是将刻录光驱的写激光焦后,通过CD-R空白盘的聚碳酸脂层照射到有机染料的表面上,激光照射是产生的热量将有机染料熔,并使其变成光痕。
(2)当CD-ROM驱动器读取CD-R盘上的的信息时,激光将透过聚碳酸脂和有机染料层照射镀金的表面,并反射到CD-ROM的光电二极管检测器上。光痕会改变激光的反射率,CD-ROM驱动器根据反射回来的光线的强弱来辨分数据0和1。
3.什么是战场环境仿真?
是运用计算机仿真、可视化计算、多媒体、图形图像技术,在卫星侦察、航空侦察、地面侦察等多种手段获得的战场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进行信息综合处理,实现战场环境的逼真呈现,并为作战模拟、分布交互仿真等提供虚拟的战场环境。
4.请讲述多媒体计算机获取图形、静态图像的方法。1)网络下载 2)利用抓图软件
3)利用扫描仪 4)利用图象处理软件
39.什么是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是一项与多媒体密切相关的边缘技术,它通过综合应用图像处理、模拟与仿真、传感、显示系统等技术和设备,以模拟仿真的方式,给用户提供一个真实反映操作对象变化与相互作用的三维图像环境,从而构成一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个虚拟世界,并通过特殊的输入输出设备给用户一个与该虚拟世界相互作用的三维交互式用户界面。
五.综合
1.计算对于双声道立体声、采样频率为8kHz、采样位数为16位的语音信号,用一个650MB的CD-ROM可存放多长时间的语音。(需要写清计算公式、步骤)
已知音频文件大小的计算公式如下:
文件的字节数/每秒=采样频率(Hz)采样位数(位)声道数/8(根据上面的公式计算一秒钟时间的数据量:(81000162)/8=32000B/s 那么,一个650MB的CD-ROM可存放的时间为(650×1024×1024/32000)/(6060)=5.92小时。
2.请依次写出多媒体作品的开发过程。分析讨论,列出大纲,脚本编写,采集媒体素材,媒体艺术加工,媒体集成,系统测试,系统包装。
第三篇:多媒体技术与英语教学
多媒体技术与英语教学都正街小学黄凯艳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重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但是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上,由于小学生刚接触英语,语言表达能力较低,于是许多教师会无意识甚至是有意识地喧宾夺主。这样的课不仅淹没了教材内容的科学性、趣味性,还抹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我们的电脑和英语结合后,上述事实就可大大降低了。我们开始结合教材,挖掘教材,制作课件,从多角度、多方位设计各种游戏、竞赛、问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联想等思维,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的基础上,还能就自己所学的各种知识,结合英语去创造、去探索,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因其具有能集成文字、图像、影像、声音及动画等多种信息的功能而愈来愈受到欢迎。实践也证明,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产生教与学的最佳效果。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刺激学生的思维,让孩子们一节课有多个兴奋点;使教材和媒体之间优势互补;课件中的跟读、模仿、问答练习、角色扮演等交互式训练,有利于学生认知发展和思维训练。
2、多媒体信息量大且速度快的优势可帮助教师传递大量的信息,能提供多种形式的训练方法。
3、多媒体的运用可使课堂教学容量相对增大。它集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于一体,生动直观,还能创设教材难以提供的情景,体现多媒体的综合效果,能改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结构。给学生提供的语言实践机会更多了,有利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因此,英语课堂教学要真正达到良好的效果,必须注重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非语言因素造成的理解难度,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外语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和保护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小学英语教学重在加强基本功训练,侧重听说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大胆运用多媒体技术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听、多说,形式多样,充分操练,从而使学生的词汇量增多,会话能力得以提高。传统教学方式侧重教师的教,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越学越没兴趣,越学越难,逐渐地失去了学外语的信心。而有的学生学了好几年的英语,仍不敢开口讲,学的是“哑巴英语”。现代英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学生学了以后就能开口讲英语,并且能流利地表达出来,这就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来学习语言,通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计算机辅助的有机结合求得最佳学习效果。
第四篇: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问答题
1.什么是媒体?它是如何分类的?
所谓媒体,是指信息表示、存储和传输的载体。媒体的含义:一是指用以存储信息的物理实体,二是指信息的表现形式。分类:
①: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②:表示媒体:视觉类媒体、听觉类媒体、触觉类媒体。
2、什么是多媒体技术?它具有那些关键特性?
以数字化为基础,能够对多种媒体信息进行采集、编码、存储、传输、处理和表现,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并使之建立有机的逻辑联系,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良好的交互性的技术。关键特性:信息载体的多样性、交互性和集成性。
3、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有哪些?
教学、电子出版物、服务业、商业、家庭娱乐、远程通信等。
4、常见的多媒体元素有哪些?你最熟悉哪几种?
常见的多媒体元素有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最熟悉的是文本元素和视频元素,例如word文档、各种的音频、视频。
1、什么是声音?声波的三个重要参数是什么?
①声音在物理学中称为声波,其本质是一种机械振动波,是通过一定介质传播的模拟信号。②参数:振幅、频率和周期。
2、声音按频率划分可分哪几种?人类听觉的声音频率范围是多少? ①声音按频率划分可分为次声波、音频带宽、超声波三种。②人类听觉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 ~ 20kHz。
3、音频文件的数据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音频文件的数据量与采样频率、采样精度、声道数、音频时间长度。
4、双声道、16位采样位数、采样频率44.1kHz的数字声音,试计算其1min音频的数据量。计算如下:
44.1×1000×16×2×60÷8 =10584000B =10.584MB 1分钟的音频的数据量为10.584MB。
1、RGB颜色模型和CMYK颜色模型有何区别?
CMYK模式在本质上与RGB模式没什么区别,只是产生色彩的原理不同。RGB模式是由广源发生的色光混合生成颜色,而CMYK模式是由光线照射到含有不同比例的C、M、Y、K油墨的纸上,部分光谱被吸收后,反射到人眼中的光产生颜色。
2、什么是图形和图像?两者有何区别? ①图形指矢量图,图像指位图。② 1)图形与图像构成原理上有差别;
2)图像的数据量相对较大,图形的数据量相对较小;
3)图像的像点之间没有内在联系,在放大或缩小时,部分像点会丢失或被重复叠加,导致图像清晰度受影响;而图形由运算关系支配,缩放不会影响图形的特征。
4)图像的表现力较强,层次和色彩较丰富,食欲自然界的真实景物;图形则适于表现简单的图案。
3、什么是图像的分辨率?单位是什么?
图像分辨率是指单位面积内图像所包含像素点的数目。单位是像素/英寸。
4、什么是颜色深度?
颜色深度也称图像深度、图像颜色深度,是指图像中记录每个像素的颜色信息所占的二进制数的位数。
5、举例说明图像文件的大小如何计算?
假设图像分辨率为800×600像素,采用高彩色16位存储,则其图像文件的存储空间为多少?
解:图像数据量=像素数×颜色深度÷8
=800×600×16÷8B
=0.96MB。
1.如何调整对比度?为何不能过度调整?
选择“图像→调整→亮度对比度”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分别别调整“亮度和对比度”滑块位置,观察图像位置直到满意。最后单击“确定”按钮。
过度调整,颜色损失较大,层次感变差,细节损失严重。2.图像处理过程中,如何划定标准形状或自由形状?
首先打开一幅图像。单击“矩形选框工具”按钮,按住鼠标左键拖动鼠标,即可在图像上画出由闪烁虚线包围的矩形区域。
若画椭圆选区,则用鼠标左键按下“矩形选框工具”片刻(或单击矩形选框工具下方的黑三角),选择“椭圆选框工具”,然后按住鼠标左键即可。
若划定正方形选区,则选择“矩形选框工具”后,按住shift键画选区。
若划定圆形选区,则选择“椭圆选框工具”后,按Shift键画选区。同时将鼠标置于选区内部,可按住鼠标左键移动选区。
单击“套索工具”,按住鼠标左键在图像上徒手画出选区。用鼠标左键按下“套索工具”片刻,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多边形套索工具”,沿着图形轮廓边缘单击鼠标,形成多个拐点,从而划定多边形选区。选用“磁性套索工具”时,在图形轮廓边缘单击鼠标,随后松开鼠标沿着图形移动,即可自动画出选区,当选区接近闭合时,双击鼠标即可。
3.如何进行选区内图像的放大或缩小?如何将整幅图像进行缩放? 在图像中任意划定一个选区,选择“编辑→变换→缩放”命令,选区四周则显示实线框,然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该框上的小方块,即可进行缩小或放大。若希望选区保持原比例不变,则按住shift键,然后拖动选择框上的小方块进行缩放。最后双击缩放实线框的内部,结束缩放。
选择“图像→图像大小”命令,弹出对话框可调整图像的大小。修改像素多少或文档大小,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4.你对图层如何理解?它有哪些作用?
图层好比一张透明的“胶片”,每张胶片是相互独立的,用户可在每张胶片上绘制图像,也可对其内容进行编辑、修改等操作,还可将多张透明的胶片进行合成或叠加,已构成整幅图像。1.什么是图像和图形?两者区别
图形定义在载体上以几何线条和几何符号等反映事物各类特征和变化规律的表达形式。
图像定义各种图形和影像的总称
区别
一、存储方式的区别:图形存储的是画图的函数;图像存储的则是像素的位置信息和颜色信息以及灰度信息。
二、缩放的区别:图形在进行缩放时不会失真,可以适应不同的分辨率;图像放大时会失真,可以看到整个图像是由很多像素组合而成的。
三、处理方式的区别:对图形,我们可以旋转、扭曲、拉伸等等;而对图像,我们可以进行对比度增强、边缘检测等等。
四、算法的区别:对图形,我们可以用几何算法来处理;对图像,我们可以用滤波、统计的算法。
五、图形不是主观存在的,是我们根据客观事物而主观形成的;图像则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述。2什么是图像的分辨率?单位是什么?
能区分图像上两个像元的最小距离。分辨率的单位是dpi 3什么是颜色深度?
颜色深度简单说就是最多支持多少种颜色。一般是用“位”来描述的
1、常见的模拟视频信号主要有哪几种?
常见的模拟视频信号主要有复合视频信号、S-Video信号、RF射频信号和分量视频信号。
2、什么是电视制式?有哪几类?
(1)电视制式是指一个国家的电视系统所采用的特定制度和技术标准。
(2)世界上现行的电视制式有3种:NTSC制式、PAL制式和SECAM制式。
3、模拟视频是如何数字化的?
视频数字化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复合数字化、分量数字化。复合数字化是先用模/数(A/D)转换器对彩色全电视信号进行数字化,然后在数字域中进行分离,以获得YUV、YIQ、YCbCr或RGB分量数据。
分量数字化是先从复合视频信号中分离出亮度和色度信息,得到YUV或YIQ分量,然后用三个模/数(A/D)转换器对三个分量分别进行数字化,最后再转换成RGB空间。人们现在接触到的大多数电视信号都是彩色全电视信号。如来自录像机、激光视盘、摄像机等的电视信号。对这类信号的数字化,通常是先把模拟的全彩色电视信号分离成YCbCr、YUV、YIQ或RGB彩色空间中的分量信号,然后再用三个A/D转换器分别对信号分量进行数字化。由于复合视频信号和分量信号之间的转换相对容易,因此分量数字化方法使用较广。
4、Premiere Pro软件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1)视频配音。2)视频特效处理。3)视频添加字幕、图标等。4)两段视频之间增加过渡效果。5)编辑和组装音频、视频剪辑片断。
6)音频剪辑片断进行编辑,调节音频与视频同步。
1、什么是视觉滞留效应?
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大脑视觉神经中的停留时间约为1/24s,如果每秒播放24幅或更多画面,那么前一画面在人脑中消失之前,下一个画面就有进入人脑,从而形成连续的影像,此为视觉滞留效应。
2、使用Flash制作动画时,主要包括哪几个过程?
主要包括策划过程、收集素材、动画制作、调试动画、测试动画、发布动画等过程。以上6步并非一成不变,有些步骤之间可平行进行,且每一步都是走向成功的重要一环,不可忽视。
3、什么是补间动画?举例说明如何制作补间动画。
补间动画是一种在最大程度地减小文件大小的同时创建随时间移动和变化的动画的有效方法。
补间范围是时间轴中的一组帧,其舞台上的对象的一个或多个属性可以随着时间而改变。
1、计算机三维动画制作软件有哪些?
计算机三维动画制作软件有Maya、3ds Max、LightWave、Hudiney等。2、3ds Max软件与Maya软件各自的优点是什么?
Maya,可以再虚拟的三维场景中创建出精美的模型,并能输出精美的图像和视频动画;在三维动画制作、影视广告设计、多媒体制作甚至游戏制作领域都有很出色的表现,同时还在军事模拟、气候模拟、环境模拟、辅助教学和产品展示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3ds Max,作为著名的三维建模、动画和渲染软件,已广泛应用于游戏开发、角色动画制作、电影电视视觉效果设计等领域,该软件功能强大、扩展性好,并能与其他相关软件配合使用。
优良的多线程运算能力,支持多处理器并行运算,以及丰富的建模和动画能力、出色的材质编辑系统。广泛应用于三维动画设计、影视广告设计、室内外装饰设计等领域。2、3ds Max软件与Maya软件各自的优点是什么?
Maya,可以再虚拟的三维场景中创建出精美的模型,并能输出精美的图像和视频动画,目前已获得广泛使用,使用Maya创作的作品已有多项获得国际大奖。除了影视方面的应用外,Maya在三维动画制作、影视广告设计、多媒体制作甚至游戏制作领域都有很出色的表现,同时还在军事模拟、气候模拟、环境模拟、辅助教学和产品展示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3ds Max,作为著名的三维建模、动画和渲染软件,已广泛应用于游戏开发、角色动画制作、电影电视视觉效果设计等领域,该软件功能强大、扩展性好,并能与其他相关软件配合使用。
优良的多线程运算能力,支持多处理器并行运算,以及丰富的建模和动画能力、出色的材质编辑系统。广泛应用于三维动画设计、影视广告设计、室内外装饰设计等领域。1.如何设置幻灯片的背景?
1)鼠标单击空白页在弹出快捷菜单中选择“背景”命令,或者在主菜单栏中选择“格式-背景”命令,弹出“背景”对话框。2)单击背景颜色选择框,在下拉列表中选择“填充效果”。3)在“填充效果”对话框中有“渐变 纹理 图案 图片”四个选项卡。4)在“填充效果”对话框的左下侧是“底纹样式”,如“水平垂直 斜上 斜下”等,可选择一种样式。5)设置完毕后,单击“确定”按钮。
6)如果设置背景用于所有演示页,则单击“全部应用”,按钮,若只用于当前页,则单击“应用”按钮。
演示文稿中,如何设计自选图形的“渐变”效果?
1)单击右键,在下拉列表中选择“自定义动画”,出现“添加效果” 有“进入 退出 强调”等,选择一种,在其他效果中的细微型中有渐变。
2)在PPT窗口的右边有幻灯片设计,单击幻灯片设计在下拉列表中有动画方案,单击它可以发现渐变效果。
3)单击背景颜色选择框,在下拉列表中选择“填充效果”。在“填充效果”对话框中有“渐变 纹理 图案 图片”四个选项卡,单击渐变。
3.PPT中,图形的立体化效果如何实现? 1)单击自选图形,选中要实现立体效果的图形。
2)在演示文稿页面底端的绘图工具栏中选中“三维效果样式”按钮,显示一组立体图形样式,选中一种,图形即刻变成相应的立体形状。3)设置正面颜色。在绘图工具栏中选择“填充颜色”按钮,显示一组颜色和菜单,选择一种。
4)若希望调整立体图形的厚度和颜色,则选择“三维设置”选项单击三维颜色,选择一种。设置厚度,单击深度按钮,选值,值越大厚度越大。
4.PPT的动画效果如何实现?
单击右键,在下拉列表中选择“自定义动画”,出现“添加效果” 有“进入、退出、强调”等,选择。
第一种,“进入”效果,在PPT菜单的“动画”→“添加动画”里面“进入”或“更多进入效果”,都是自定义动画对象的出现动画形式,比如可以使对象逐渐淡入焦点、从边缘飞入幻灯片或者跳入视图中等。
第二种,“强调”效果,同样在在PPT菜单的“动画”→“添加动画”里面“强调”或“更多强调效果”,有“基本型”“细微型”“温和型”以及“华丽型”四种特色动画效果,这些效果的示例包括使对象缩小或放大、更改颜色或沿着其中心旋转。
第三种,“退出”效果,这个自定义动画效果的区别在于与“进入”效果类似但是相反,它是自定义对象退出时所表现的动画形式,如让对象飞出幻灯片、从视图中消失或者从幻灯片旋出
第四种,“动作路径”效果,这一个动画效果是根据形状或者直线、曲线的路径来展示对象游走的路径,使用这些效果可以使对象上下移动、左右移动或者沿着星形或圆形图案移动。二.在PPT窗口的右边有幻灯片设计,单击幻灯片设计在下拉列表中有动画方案。5.PPT自动放映时,自动翻页如何实现?时间怎么控制? 1.让幻灯片自动切换
在PowerPoint中,可为每个幻灯片设置相应时间,让它到达预定时间后自动切换而无需手工单击切换:先在普通视图中选中幻灯片,再选择“幻灯片放映”→“幻灯片切换”,在“换片方式”下,选择“每隔”复选框,再输入要幻灯片在屏幕上显示的秒数即可。2.快速启动幻灯片播放
如果已经制作完成了幻灯片,以后再用到时只是播放幻灯片,而不用修改它。那可以选择“文件”→“另存为”,并在打开的窗口中选择保存幻灯片类型为“PowerPoint放映”。以后在“资源管理器”中双击该文件,PowerPoint就会自动播放该幻灯片,而不是打开它来编辑。
3.在任意演示页中,选择“幻灯片放映-设置放映方式”命令选择一种。6.PPT的交互功能中,跳转页面如何实现? 1)单击右键,选择“动作设置”对话框。
2)在对话框中,选中“超级链接到”,单击其下列表框,从中选择“幻灯片”,随后显示“链接到幻灯片”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指定跳转的目的幻灯片,单击“确定”按钮。7演示文稿如何访问互联网?
1).鼠标右键单击某个没有交互功能的对象,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超链接”命令,显示其对话框。
2)单击“原有文件或网页”选项和“当前文件夹”选项,并在底部的“地址”文本框中输入网址,在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第五篇: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论文题目:图像压缩编码班
级:姓
名:学
号:
2010-12-09
摘要:
多媒体信息中视频、音频的数据量非常大,数据的传输、提高处理速度和节约存储空间成为多媒体的重点课题。因此数据压缩成了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图象和视频通常在计算机中表示后会占用非常大的空间,而出于节省硬盘空间的考虑,往往要进行压缩。同时,传输过程中,为了节省珍贵的带宽资源和节省时间,也迫切要求压缩。压缩之后,传输过程中的误码率也会相应地减少
关键字:图像、压缩、编码
正文:
1、图像压缩编码技术概述
图像的数据量非常大。为了有效地传输和存储图像,有必要压缩图像的数据量。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要求传输的图像信息的种类和数据量愈来愈大。若不对此进行数据压缩,便难以推广应用。
图像数据可以进行压缩有几方面的原因。首先,原始图像数据是高度相关的,存在很大的冗余。数据冗余造成比特数浪费,消除这些冗余可以节约码字,也就是达到了数据压缩的目的。大多数图像内相邻像素之间有较大的相关性,这称为空间冗余。序列图像前后帧内相邻之间有较大的相关性,这称为时间冗余。其次,若用相同码长来表示不同出现概率的符号也会造成比特数的浪费,这种浪费称为符号编码冗余。如果采用可变长编码技术,对出现概率高的符号用短码字表示,对出现概率低的符号用长码字表示,这样就可大大消除符号编码冗余。再次,有些图像信息(如色度信息、高频信息)在通常的视感觉过程中与另外一些信息相比来说不那么重要,这些信息可以认为是心里视觉冗余,去除这些信息并不会明显地降低人眼所感受到的图像质量,因此在压缩的过程中可以去除这些人眼不敏感的信息,从而实现数据压缩。
在满足一定保真度的要求下,对图像数据的进行变换、编码和压缩,去除多余数据减少表示数字图像时需要的数据量,以便于图像的存储和传输。即以较少的数据量有损或无损地表示原来的像素矩阵的技术,也称图像编码。图像压缩编码可分为两类:一类压缩是可逆的 ,即从压缩后的数据可以完全恢复原来的图像 ,信息没有损失 ,称为无损压缩编码;另一类压缩是不可逆的 ,即从压缩后的数据无法完全恢复原来的图像 ,信息有一定损失 ,称为有损压缩编码。
2、常用图像压缩编码算法简介
图像压缩编码技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压缩过程有无信息损失,可分为有损编码和无损编码。根据压缩原理进行划分,可以分为预测编码、变换编码、统计编码等。
有损编码:有损编码又称为不可逆编码,是指对图像进行有损压缩,致使解码重新构造的图像与原始图像存在一定的失真,即丢失了了部分信息。由于允许一定的失真,这类方法能够达到较高的压缩比。有损压缩多用于数字电视、静止图像通信等领域 无损编码:无损压缩又称可逆编码,是指解压后的还原图像与原始图像完全相同,没有任何信息的损失。这类方法能够获得较高的图像质量,但所能达到的压缩比不高,常用于工业检测、医学图像、存档图像等领域的图像压缩中。
预测编码:预测编码是利用图像信号在局部空间和时间范围内的高度相关性,以已经传出的近邻像素值作为参考,预测当前像素值,然后量化、编码预测误差。预测编码广泛应用于运动图像、视频编码如数字电视、视频电话中。
变换编码:变换编码是将空域中描述的图像数据经过某种正交变换(如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离散余弦变换DCT、离散小波变换DWT等)转换到另一个变换域(频率域)中进行描述,变换后的结果是一批变换系数,然后对这些变换系数进行编码处理,从而达到压缩图像数据的目的。
统计编码:统计编码也称为熵编码,它是一类根据信息熵原理进行的信息保持型变字长编码。编码时对出现概率高的事件(被编码的符号)用短码表示,对出现概率低的事件用长码表示。在目前图像编码国际标准中,常见的熵编码方法有哈夫曼(Huffman)编码和算术编码。
3、本文实现的图像压缩编码介绍
本文运用DCT变换编码算法进行图像。
说明:以上给出的是单个彩色分量的编码、解码过程,对于彩色图像,可将多个分量分别处理 编码步骤: DCT变换
JPEG采用8X8像素的二维DCT变换,在编码器输入端把原始图像顺序分割成8X8的子块。如原始图像的采样精度为P位,是无符号整数,则将[0,2P-1]转换为[-2P-1,2P-1]的有符号整数,作为CT的输入。
解码时,经DCT逆变换后得到8X8的图像数据块,在将[-2P-1,2P-1]变回[0,2P-1],获得重构的图像
原始图像数据块经过DCT变换后,输出64个DCT变换系数,形成一个8X8矩阵,其中包含一个代表直流分量的DC系数(矩阵的左上角,代表此块的彩色分量的平均值)和63个代表交流分量的AC系数(代表该块的彩色分量的起伏变化的剧烈程度)
DCT逆变换通过这64个DCT变换系数重建这8X8图像,由于计算过程中的精度损失和量化,不可能完全恢复原始图像——有损压缩 量化:
为达到压缩数据的目的,对DCT变换系数F(u,v)进行量化处理。量化是造成图像质量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利用人的视觉特性,经过大量实验,获得了一下的量化表Q(u,v)。量化公式为
FQ(u,v)=Integer(Round(F(u,v)/Q(u,v))DCT系数的编码: DCT变化系数经过量化后,直流分量DC数值比大,而且相邻的两个8X8块的DC系数有很强的相关性,变化不大,因此采用DPCM对相邻两块的DC的差值Delta进行编码
Delta=DCi-DCi-1 DCT变换系数经过量化之后,有大量AC会变成0,采用游程编码进一步进行数据压缩。为增加编码效率,采用“Z”字形的次序来进行游程编码,可以增加连续0的个数。
4、程序实现过程中所遇压缩编码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在程序实现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压缩编码问题。发现在解压中出现大量异常,调试后发现输出字节中出现大量负数,分析知是读取文件字节类型时转换到整数时出错,将读到的char型强制转化为int时出错,故将其先转化为无符号char后再转为int后问题得到解决。遇到很多解压缩串码的问题,调试发现在压缩/解压缩多处有误,改正后程序运行正确。遇到程序解码时程序卡死情况,分析出出错位置后得到解决。遇到解压文件提前结束情况,分析得遇到1A结束,查询知:1A就是EOF。打开文件的时候指定为二进制方式后问题得到解决。
5、总结:
1、程序设计难点:
本程序的难点在于字典算法的实现及生成文件规则的制定。
2、程序设计中的不足:
本程序功能上实现了对文件的压缩,但是在物理、及时间复杂性上还有待优化。同时,还需将其进一步使用在网络通信上。
3、训练体会:
这次训练我最大的收获有两个:
其一、设计软件前一定要将核心的算法用伪代码写出来,这样会极大的避免一些在程序调试过程中的麻烦,可以省不少时间。
其二、调试软件时,遇到程序跑死情况,可以使用对程序分段标记来查找问题出处。此外,多写信息记录点也是一个良好的习惯。
参考文献:
1.高志坚主编.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2.朱学芳著.多媒体信息处理与检索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11 3.曲建民主编.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4.雷运发编著.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附程序设计代码:
////////////////////////////////////////////////////////////////////// //函数名称: BmpToDCT //完成功能: 对位图文件进行压缩(用DCT变换压缩)//输入参数: 文件名 filename //输出参数: 压缩后数据的长度nTotal,压缩后数据指针lpDst //返回参数: 是否成功
////////////////////////////////////////////////////////////////////// int CDib::BmpToDCT(LPCSTR filename,LONG &nTotal,char *lpDst){ //量化参数
static BYTE Q_table[64] = {16,11,10,16,24,40,51,61,12,12,14,19,26,58,60,55,14,13,16,24,40,57,69,56,14,17,22,29,51,87,80,62,18,22,37,56,68,109,103,77,24,35,55,64,81,104,113,92,49,64,78,87,103,121,120,101,72,92,95,98,112,100,103,99};//用数组实现获取图像数据
int nWidth,nHeight,i,j,k,i_start,j_start;BYTE Gray[GraySize][GraySize];LoadBmp(filename);Read_Imagedata(nWidth,nHeight,Gray);//将图像数据分成若干个8×8的子块,获取子块数据,共4096个子分块
BYTE FkGray[4096][8][8];DWORD dwBuffUsed=0;// 缓冲区已使用的字节数
// 中间变量
char bChar1;char bChar2;// 重复像素计数
BYTE iCount=0;//lpDst = new BYTE[nWidth*nHeight];for(k=0;k<4096;k++){
i_start =(k/64)*8;//整数商×8
for(i=0;i<8;i++)
{
j_start =(k%64)*8;//整余数×8
for(j=0;j<8;j++)
{
FkGray[k][i][j]=Gray[i_start][j_start];
j_start++;
}
i_start++;
} } // double *f = new double[64];//存放DCT系数缓冲区
char *f1 = new char[64];//量化后的系数
char *temp_f1;int m;for(k=0;k<4096;k++){
m=0;
for(i=0;i<8;i++)
{
for(j=0;j<8;j++)
{
f[m]=(double)FkGray[k][i][j];
m++;
}
}
fdct_2D(f,3,3);//二维DCT变换
for(i=0;i<64;i++)
f1[i]=(char)((f[i]/Q_table[i]));
//对子分块进行游程编码 temp_f1 = f1;
bChar1 = *temp_f1;// 给bChar1赋值
iCount = 1;// 设置iCount为1
temp_f1++;// 读取下一个像素
bChar2 = *temp_f1;
for(i =0;i<64;i++)
{
if(bChar1 == bChar2)// 判断是否和bChar1相同
{
iCount ++;// 相同,计数加1,继续读下一个
temp_f1++;
bChar2 = *temp_f1;
}
else
{ // 不同,写入缓冲区
if(iCount > 1)
{
lpDst[dwBuffUsed] = iCount;// 保存码长信息
}
else
{
lpDst[dwBuffUsed] = 1;// 保存码长信息
}
lpDst[dwBuffUsed + 1] = bChar1;// 保存bChar1
dwBuffUsed += 2;// 更新dwBuffUsed
bChar1 = bChar2;// 重新给bChar1赋值
temp_f1++;// 重新给bChar2赋值
bChar2 = *temp_f1;
iCount = 1;
}
}
}
nTotal = dwBuffUsed;//返回编码后的图像字节数
return 1;
}
////////////////////////////////////////////////////////////////////// //函数名称: DCTToBmp //完成功能: 对DCT文件进行解压缩 //输入参数: 文件名 filename //输出参数: 解压缩后数据的长度nTotal,解压缩后数据指针lpDst //返回参数: 是否成功
////////////////////////////////////////////////////////////////////// int CDib::DCTToBmp(LPCSTR filename,LONG &nTotal,BYTE *lpDst){ //量化参数 static BYTE Q_table[64] = {16,11,10,16,24,40,51,61,12,12,14,19,26,58,60,55,14,13,16,24,40,57,69,56,14,17,22,29,51,87,80,62,18,22,37,56,68,109,103,77,24,35,55,64,81,104,113,92,49,64,78,87,103,121,120,101,72,92,95,98,112,100,103,99};
//定义DCT文件的指针
CFile file;char *lpDCTfile = new char[512*512];DWORD DCTDataSize;//打开文件
if(!file.Open(filename,CFile::modeRead|CFile::shareDenyNone)){
AfxMessageBox(“Can not open the file!”);
return-1;} DCTDataSize = file.GetLength();//获取文件的长度
file.Read(lpDCTfile,DCTDataSize);//读文件
lpDCTfile=lpDCTfile+14+40+256*4;//将文件指针移到DCT数据区域
BYTE Gray[GraySize][GraySize];//存放BMP数据
char FkGray[4096][8][8];//存放8*8子块数据 int i,j,k,i_start,j_start;char bchar1,bchar2;char *lptemp = new char[512*512];i=0;int ff;//test while(i<=512*512)//还原压缩的游程编码,用lptemp指向该数据
{
bchar1=*lpDCTfile;
lpDCTfile++;
bchar2=*lpDCTfile;
lpDCTfile++;
while(bchar1!=0)
{
lptemp[i] = bchar2;
i++;
bchar1--;
}
if(i>252550)ff++;} //将数据放到各个子块
for(k=0;k<4096;k++){
for(i=0;i<8;i++)
for(j=0;j<8;j++)
{
FkGray[k][i][j] = *lptemp;
lptemp++;
} } // double *f1 = new double[64];//还原量化前的系数(即DCT系数)
//int *f = new int[64];//存放DCT系数反变换后的数据缓冲区
int m;for(k=0;k<4096;k++){
m=0;
for(i=0;i<8;i++)
{
for(j=0;j<8;j++)
{
f1[m]=(double)(FkGray[k][i][j]*Q_table[m]);
m++;
}
}
fidct_2D(f1,3,3);//二维DCT反变换
m=0;
i_start =(k/64)*8;//整数商×8
for(i=0;i<8;i++)//将子块合并为整个图像
{
j_start =(k%64)*8;//整余数×8
for(j=0;j<8;j++)
{
Gray[i_start][j_start]=(BYTE)(f1[m]);
m++;
j_start++;
}
i_start++;
} } // for(i=511;i>0;i--)
for(j=0;j<512;j++)
{
*lpDst=Gray[i][j];
lpDst++;
} ///////////////////////////////////////////////////////////////////////////////
nTotal = 512*512;//返回编码后的图像字节数
return 1;
}
/////////////////////////////////////// //BOOL BMPToMyPcx(BYTE *lpDIBBits,LONG lSrcBytes,BYTE *lpDst,LONG lDstBytes)//完成功能:将原BMP图像数据通过游程编码进行压缩
//输入参数:位图源图像象素的指针lpDIBBits,原图像数据长度lSrcBytes // 压缩后图像象素的指针lpDst,压缩后数据长度lDstBytes //返回参数:是否成功
/////////////////////////////////////// BOOL CDib::BMPToMyPcx(BYTE *lpDIBBits,LONG lSrcBytes,BYTE *lpDst,LONG &lpDstBytes){
// 循环变量
LONG i;LONG j;
// DIB高度
WORD wHeight = 512;
// DIB宽度
WORD wWidth = 512;
// 中间变量
BYTE bChar1;BYTE bChar2;
// 图像每行的字节数
LONG lLineBytes = wWidth * 3;// 重复像素计数
int iCount;
// 缓冲区已使用的字节数
DWORD dwBuffUsed;
// BYTE *lpSrc;
//******************************************************************************* // 开始编码
// 开辟一片缓冲区(2被原始图像大小)以保存编码结果
lpDst = new BYTE[wHeight * wWidth * 2];
// 指明当前已经用了多少缓冲区(字节数)
dwBuffUsed = 0;
// 每行
for(i = 0;i < wHeight;i++){
// 指向DIB第i行,第0个象素的指针
lpSrc = lpDIBBits + lLineBytes *(wHeighti);
// 给bChar1赋值
bChar1 = *lpSrc;
// 设置iCount为1
iCount = 1;
// 剩余列
for(j = 1;j < wWidth;j ++)
{
// 指向DIB第i行,第j个象素的指针
lpSrc++;
// 读取下一个像素
bChar2 = *lpSrc;
// 判断是否和bChar1相同并且iCount < 63
if((bChar1 == bChar2)&&(iCount < 63))
{
// 相同,计数加1
iCount ++;
// 继续读下一个
} else {
// 不同,或者iCount = 63
// 写入缓冲区
if((iCount > 1)||(bChar1 >= 0xC0))
{
// 保存码长信息
lpDst[dwBuffUsed] = iCount | 0xC0;
// 保存bChar1
lpDst[dwBuffUsed + 1] = bChar1;
// 更新dwBuffUsed
dwBuffUsed += 2;
}
else
{
// 直接保存该值
lpDst[dwBuffUsed] = bChar1;
// 更新dwBuffUsed
dwBuffUsed ++;
}
// 重新给bChar1赋值
bChar1 = bChar2;
// 设置iCount为1
iCount = 1;} }
// 保存每行最后一部分编码
if((iCount > 1)||(bChar1 >= 0xC0)){ // 保存码长信息
lpDst[dwBuffUsed] = iCount | 0xC0;
// 保存bChar1
lpDst[dwBuffUsed + 1] = bChar1;
// 更新dwBuffUsed
dwBuffUsed += 2;
}
else
{
// 直接保存该值
lpDst[dwBuffUsed] = bChar1;
// 更新dwBuffUsed
dwBuffUsed ++;
} }
lpDstBytes = dwBuffUsed;//返回编码后的图像字节数
// 写入编码结果
//file.WriteHuge((LPSTR)lpDst, dwBuffUsed);
// 释放内存
//delete lpDst;
//**************************************************************************
return 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