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工作总结 > 党建工作总结

通风区五月份党建工作总结

通风区五月份党建工作总结



第一篇:通风区五月份党建工作总结

通风区五月份工作总结进入五月份以来,在长城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通风区党支部的全体党员团结全区职工,以“发展、创新、做实”的六字方针为指导,全面落实矿党政安排各项计划,经过全区职工的共同努力,完成了矿党政安排的各项任务,下面是我区5月份的总结和6月份的工作安排。

一、五月份工作总结

1、通风区党支部紧紧围绕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主题活动,推进学习型党支部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干部政治素质和管理素质,积极营造全员学习的浓厚氛围。

2、通风区党支部带领全区职工,以14302采面的防灭火为工作重点,在14302残采地区建黄土密闭7个,14302采面喷洒氯化镁2吨,14302外运巷密闭喷射混凝土;14302进风巷建防火门一道,调节风门2道。

3、充分利用班前会、周二、周五活动日,学习《14302防灭火四项措施》,搞好“一通三防”方面的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把安全无小事理念灌输到每一职工的思想中,做到自己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确保了五月份的安全生产。

4、通风区五月份累计使用旧风门6个,节约资金2.4万元,为我矿的增收节资做出了贡献。

5、通风区支部全月出黑板报2期,完成通讯报道16篇。

二、六月份工作安排:

1、进一步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全面宣传我矿在14302 1

采面防灭火方面的进展情况和这方面的突出事件和人物,进而促进全矿的防灭火工作,认真抓好六月份的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把三级隐患排查工作落到实处,使三级隐患排查工作真正能能服务于生产。

2、做好6月份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为二季度的矿井通风质量继续保持一级水平奠定基础。加强职工政治思想学习和教育,培养职工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为安全生产服务。

3、把14302采面的防灭火工作做为全区工作重点,认真落实各项技术措施,圆满完成全矿的防灭火工作,为全矿完成生产任务创造条件。

4、根据矿党政的要求,认真安排我区的各项工作,为全面完成我矿上半年的生产任务做出贡献。

通风区党支部

2010-5-272

第二篇:通风区材料(范文模版)

一、“ 一通三防”管理

1、矿井有效风量率:计划大于87%,实际为91.8%。

2、瓦斯抽放量:

1)公司年计划2600万m3。

2)实际完成情况:截止2012年10月30日完成2095.88万m3,已完成全年计划的80.61%;

3、瓦斯抽放钻孔:

1)公司年计划:65万米(其中:本煤层钻孔40万米;穿层钻孔25万米)

2)实际完成情况:截止2012年10月30日完成钻孔进尺61.59万m,其中本煤层钻孔30.71万米,穿层钻孔30.88万米,已完成全年计划的94.75%;

4、瓦斯抽放率:

计划矿井瓦斯抽放率大于40%,实际为62.22%;计划回采瓦斯抽放率为大于50%,实际最大为63.05%。

5、测点粉尘合格率:计划大于90%,实际为93.54%。

6、质量标准化:计划为二级,实际为二级。

7、瓦斯综合利用:2012年全年计划900万m3,截止2011年10月30日瓦斯利用量完成660.09万m3,已完成全年计划的73.34%。

二、“雨季三防”管理

为积极贯彻落实公司《关于做好讯期地质灾害及水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文件精神,确保我矿雨季安全生产工作顺利进行,经过全

区职工的努力我矿2012年顺利完成“雨季三防”工作。在此期间没有出现不安全事故,没有受到水害的威胁。

现对2012年雨季三防工作总结如下: 一)成立“雨季三防”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区长、书记

副组长:技术副区长、生产副区长、打钻抽放副区长、监测副区长

材料管理负责人

成员:金一通风队队长、金一打钻队队长、监测队队长、综合队队长、金二打钻队队长、金二通风队队长、技术队长。

雨季巡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通风区调度室。办公室主任:技术副区长

二)贯彻学习“雨季三防”工作指导思想

以安全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以多级主管部门的安全会议精神为方针,确实把“雨季三防”安全管理工作做到实处。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坚持“科学防汛、早布置、早安排、早落实”的原则;坚持“防、堵、疏、排、截”的工作措施,夯实“雨季三防”管理工作,切实把2012年“雨季三防”工作做牢、做实、做好,确保2012年我矿安全生产工作顺利进行。

三)明确“雨季三防”工作目标

通过认真扎实开展“雨季三防”工作,确保我矿不出现水害事故,为2012年我矿安全生产工作起到引领作用。

五)“雨季三防”具体的工作

(一)对防治水害地点进行调查摸底

1、通风区区长蔡波、通风区书记张春和各队队长及材料员,到采煤一区、采煤二区对通风区学习室、材料库房、束管监测是及周边范围内检查是否有防洪隐患进行了排查,并询问历年最高水位线、降雨量。将所有检查情况作详细记录同时做好台帐管理工作。同时加强矿井当前地面防洪、防汛、防雷电设施情况、井下排水系统等情况的检查工作,并将存在的问题进行台账管理。

2、仓管员罗钟俊及时清点仓库防洪物资,并将差缺物资装备立即上报采购清单,及时采购补充,在此同时将防洪物资进行登记管理。

(二)隐患整改治理

1、杨彧建立“雨季三防”隐患排查制度和台帐登记,工作期间排查情况每天都上交矿安全调度审核,督促“一通三防”隐患排查整改工作。

2、区长蔡波在走访调查过程中,发现有水害威胁存在,立即按照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整改措施,并完善相关安全措施。

3、书记张春合根据历年洪水位情况,对学习室水沟进行检查,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淤泥清理工作。

4、羊超、穆海洋、熊东升、花福、张大飞等人认真检查了本范围的排水系统和相关设备,检查维修排水系统。各中工作已经组织检查落实验收。

5、机电技术员杨兵每天配合机电科技术员对地面变压器、配电

室、主要通风机、瓦斯泵房、瓦斯主管、炸药库的避雷器、防汛、接地装置、井口的供电、通信绝缘是否完好作全面检查,不符合相关要求的地方,都已立即更换修理到位。

6、在各队组召开班前会时,将防洪知识和防洪安全意识对职工进行重点讲解,使他们掌握透水预兆、避灾路线、急救常识,从而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7、“雨季三防期间”关注气象信息,做到心中有数。钱燕飞、杨林通过电视和短信气象预报掌握天气变化情况。

8、按区领导值班表对“雨季三防”进行责任制管理,值班地点设在通风区调度室。

三、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小改小革 一)抽采系统优化改造 1、11172回风瓦斯治理巷掘进工作面原抽采系统采用一趟8寸主管与地面泵房连接进行抽采,在掘进迎头安设一个2.0m长的14寸放水器,放水器与8寸主管之间采用4寸软管连接。该抽采系统对11172掘进工作面瓦斯抽采过程中,选取系统改造前的两个循环的迎头抽采孔进行研究,通过计算系统改造前瓦斯预抽期太长,不能满足安全、快速掘进的需要,经研究决定采取将放水器与8寸主管之间连接的4寸软管改为8寸软管。在抽采系统改造后,通过计算分流器支管上负压提升了近1Kpa,其日均瓦斯浓度有所提高,日均瓦斯抽采混合量提高了4~5m³/min,日均瓦斯抽采纯量提高了近1m³/min,掘进迎头的瓦斯预抽期缩短了近一半。

2、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系统改造后,掘进迎头的瓦斯抽采取得了显著地效果,尤其是缩短了近一半的预抽期,有力的保证了掘进工作面的安全、快速的推进。

3、创新点:改造放水器与主管连接管路的管径,通过采用大管径连接,降低了抽放管路的局部大阻力段,增加了迎头抽采瓦斯钻孔的抽采负压,提高了管路的抽采混合量,极大地缩短了迎头瓦斯抽采的预抽期,促进了掘进工作面的安全、快速的掘进。二)高压水力割缝技术原理

1、高压水力割缝原理

高压水力割缝是通过高压水泵加压产生的高压水为介质,高压水通过自动切换式切缝器的喷嘴内喷出,形成一股能量高度集中的细束高压水流,高压水流有较强的穿透、冲蚀能力,完成对煤体的强烈冲击,从而对煤体形成切割和破碎。

2、高压水力割缝增透原理

高压水力割缝是在煤层中先施工一组抽采钻孔,然后选择部分钻孔进行高压水力割缝。高压水力割缝通过高压水射流在抽采钻孔煤层范围内定点径向切割或煤层范围内上、下来回切割,通过切割后在钻孔周围形成一条具有深度扁平缝槽,利用水流将切割下来的煤块带出孔外,从而增加煤体的暴露面积,且扁平的缝槽相当于局部范围内开采了保护层,使抽采钻孔附近煤体局部卸压,改善了瓦斯流动条件,改变煤体原始结构,增大煤层透气性,从而达到煤层增透的目的。

3、高压水力在实际中的运用

金佳矿煤层松软、瓦斯抽放难度大、煤层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在掘进过程中曾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给矿井安全生产到来了极大的压力,为解决这一问题,我矿2012年6月通过与重庆大学签订技术协议,采用这种先进技术确保我矿211运输石门能够顺利揭开17#煤层,目前该工艺正在试行中。

第三篇:煤矿通风区工作总结

1、瓦斯

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瓦发[2010]645号文“关于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该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1.6m/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4.26m/t;CO2绝对涌出量为1.8m/min,CO2相对涌出量为4.77m/t,矿井瓦斯等级属于低瓦斯矿井。

2、煤尘爆炸性

根据2010年4月28由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对2号煤层采样的测试结果,火焰长度270mm,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用量80%,煤尘具有爆炸性。

3、煤的自燃倾向性

根据由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对2号煤层采样的测试结果,吸氧量为0.58cm/g,煤的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Ⅱ级,属自燃煤层。

4、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机械抽出式通风方法,有主斜井、副立井、副斜井三个进风井,一个回风立井。2009年瓦斯等级鉴定批复为低瓦斯矿井。矿井选用2台FBCDZ№25型对旋轴流式通风机,一用一备,通风机配备YBFe560M1-8型(280kW、10kV)的防爆电动机,总进风量为6247m/min,总回风为6426m/min。(45万吨验收总进风量为5198m/min,总回风为5324m/min。)

5、井下各采掘工作面、井下采区变电所、爆破材料库、消防材料库均采用独立通风;中央变电所、主排水泵房等硐室布置在进风流内,为串联通风方式。3

333

36、井下风桥、风门、闭墙等通风设施已按设计要求全部完成,采掘工作面和各类硐室等风量均按照通风设计进行了分配调整,现矿井通风系统运行状况良好。

7、矿井建立了完善的防尘洒水系统,地面设有2座300m3静压水池,通过管网通往胶带运输大巷、辅助运输大巷、回风大巷、采煤工作面运输顺槽与材料顺槽、掘进工作面、溜煤眼放煤口、输送机转载点和卸载点、井底车场等处都敷设有防尘洒水管路,并安设支管和三通阀门;采用煤层预注水、采煤机喷雾、个体防护等综合防尘措施,采煤机割煤和液压支架移架实行自动喷雾、设置自动洒水装置和风流净化水幕;按规定要求安设隔爆设施等。

8、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检测结果,2#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Ⅱ级。矿井采取合理的开拓布置方式、开采顺序、采煤方法,回采工作面采用移动灌浆系统和阻化剂喷洒系统;矿井还设置了集中安全监测系统,在井下工作面回风顺槽,胶带运输大巷等巷道内设置了CO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在胶带运输机机头下风侧15m处均设置了烟雾传感器,在变电所内设置了温度传感器;主要井巷和硐室为不燃性材料支护;井下设有消防材料库,井下机电设备硐室配有灭火消防器材;井下使用的电缆、胶带输送机使用的胶带和导风筒均为阻燃电缆、阻燃胶带和阻燃抗静电风筒。

第四篇:通风区12月份工作总结

吉林省龙家堡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通风区2012年12月份工作总结

通 风 区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

2012年12月份通风区工作总结

2012年12月份中,我区“一通三防”工作在矿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领导及部门安全指示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牢固树立“从零再开始,向零再奋斗”的安全理念,突出“夯实基层技术工作”,紧紧围绕全年安全目标和安全工作总体安排,深入开展“治理隐患,防范事故”、“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三省教育”等活动,强化基础管理,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全员素质,以员工素质保安全;突出瓦斯煤尘管理、防灭火等安全重点,狠抓现场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以责任落实保安全;大力推进班组建设,大搞质量标准化和本质安全管理,以质量标准化和本质安全动态达标为考核指导;加强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强化以制度管人,人人遵守制度,实现人制合一,继续强化各班组技术精英的培养,为企业培养后备力量,强化班前学习模式,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氛围,促进了全矿井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发展。下面就12月份各项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进行汇报:

一、通风系统方面:

(一)12月份我区封闭了201区和306区外围通风系统,在节约732m³/min风量的同时简化了矿井通风系统。

(二)砌筑密闭墙4组8道,砌筑用料石约9300块,水泥约32吨,沙子约28m³。密闭内充填不燃性材料280m³。注入水泥共48吨,注入水玻璃共32桶(约11吨)。

(三)翻修风门4组,维修风门19组次,维修均压门一组。维修风坎8组次。

(四)为新贯通的-880车场进行合理配风。

(五)全矿井调风2次,优化了通风系统,杜绝了不合理通风。

二、局部通风管理方面:

局部通风是我区12月份的工作重点之一,我们采用系列化管理的模式对局部通风的各种设备及风量的计算做到系列化、精细化。加强局部通风管理。每旬安排专人配合施工单位对局部通风机“双风机、双电源、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进行检查和试验,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修复。对局部通风风筒管理人员,制定规章管理制度并认真贯彻严格执行。

(一)本月安设风机4组,回撤风机一组。

(二)本月共接设风筒1210延长米。抢修风筒16次。杜绝了因局部通风原因引起的停工事故。

(三)局部通风机实行包机制。局部通风机有专人负责管理和按照我矿要求进行定期切换测试,确保局部通风机24小时不间断运转,同时消除了无计划停风。

(四)强化局部通风管理,防止瓦斯积聚。区班子成员随时对各地点局部通风进行监督抽查,确保了掘进工作顺利进行,同时防止了局部通风地点的瓦斯积聚。

(五)本月全矿井杜绝了不合理通风、微风、无风、扩散通风、循环风和不合理串联通风。

三、瓦斯管理及安全监测监控方面:

瓦斯管理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和瓦检员管理是瓦斯管理的重点,本月我区保证了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稳定、正常运转。瓦斯检查工作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为加大检查力度,每天由通风区班子成员进行专项巡回检查,发现的问题积极处理和落实。

(一)307、409综采工作面上隅角、上煤邦角、410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高顶(二掘道口)和411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高顶(开拓道口)是本月瓦斯治理工作的重点,我区每班安排瓦检员骨干进入重要地点上岗工作,重点检查瓦斯并指导监督抽放队打钻抽放瓦斯工作,通风区班子成员每班对上述地点进行巡回检查,保证了本月无瓦斯超限事故。

(二)为409采区回风顺槽和307采区入风顺槽的联通管安设压差计,并设签到,安排专人进行检测采集数据和维护,为我矿治理瓦斯提供了有力依据。

(三)安设、更换风障14组次,运输更换风动风机2次。

(四)组织指导并监督采煤添堵后砂口12次。组织指导并监督掘进处理高顶8次。

(五)消除瓦斯管理死角。本月由通风区工程师负责对全矿进行瓦斯检查,及时消除瓦斯管理死角。

(六)307、409综采工作面是安全监测监控的重点,本月我区对307采区瓦斯电闭锁进行了全面调试,同时以《AQ1029-2007》为依据,对全矿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瓦斯电闭锁调试,确保瓦斯超限立即断电。

(七)本月共调校监测监控探头56次,安设移动监测设备14次。

四、消防火管理:

12月份在矿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通风区的消防火工作开展得积极而富有成效。井下的各消防系统逐步得到了优化,专业防灭火队伍素质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12月份消防火工作重点围绕410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二掘道口)、411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开拓道口)、409采区和307采区进行,具体消防火工作如下:

(一)12月份共检查出高温火点隐患12处,已处理完8处,余下4处已基本得到控制。

(二)12月份打消火钻63组,共计254延长米,注水泥381吨,注卤水18吨,注水玻璃286桶(约96吨),注防灭火剂4吨,注水198m³,注泥105m³。

(三)12月份我区对束管监测系统进一步管理和修缮,为矿井束管监测提供可靠的硬件保证。同时我区安排专人进行重要地点的气体取样,对矿井重点区域进行了监测,为矿井消防火工作提供了有力依据。

五、综合防尘管理:

本月我区继续推进防尘设施的使用,继续强化防尘设施的管理,努力消除由于生产产生的各种矿尘,综合防尘列入我区安全工作计划中,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一)伴随开拓、掘进工作面的不断延伸和采区两道的不断缩短,本月我区共安装、移动喷雾水幕组24次。维修更换喷雾头42个。

(二)本月移动安设隔爆水袋28组次,更换破损水袋47个。

(三)本月共安装、移动压风自救器组24次。维修更换压风自救器组12个。

(四)本月我们继续加强各转载点喷雾设施的安装和管理,为各转载点安设维修喷雾水幕组12组次。

(五)本月由通风区副区长逢5逢10对全矿井各下山、各硐室、设备及主要进回风巷的洒水灭尘工作进行巡回检查,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消除了煤尘死角。

(六)对307采区防尘管路进行维护和调整。更换阀门12个,水管7根。

(七)测尘员每旬对各个测尘点进行测尘工作并记录数据,为我矿的防尘工作提供依据。

(八)本月共清洗巷道12400延长米。

八、其他工作:

(一)12月份进行火灾应急演练,增强通风区职工避灾能力和遇到危害,能快速、高效、合理有序地处火灾事故能力。

(二)召开一通三防例会和瓦斯专项治理例会,约请通风副总工程师魏本祥主持会议,对本月工作进行总结,作出下个月工作计划。

(三)强化对“三违”和安全不放心人物的管理和教育。

总结12月份各项工作,从各项工作中认真分析总结,我矿现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监测监控系统不够完善,软硬件存在兼容问题。

2、综合防尘设施使用效果不好,部分地点水压达不到要求,特别是采煤机、掘进机内喷雾不能正常使用,综合防尘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强化和完善。

总之,认真分析今年以来的各项工作,有值得赞扬的地方,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会不断努力,认真执行辽煤公司及矿领导的各种指示,继续做好“一通三防”工作。

通 风 区 2012年12月27日

第五篇:2010年通风区工作总结(本站推荐)

2010年工作总结

2010年11月

2010年工作总结

2010年新柳煤矿通风区 “一通三防”工作在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矿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下,在落实责任,强化考核,健全制度,狠抓现场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通风区紧紧围绕“5206”奋斗目标,牢固“一通三防”、“技术管理”职责,强化管理,完善补欠,积极创新,使通防、技术工作稳步提高。通过总结工作,寻找差距,做好明年的工作准备。

一、2010年通风区技术工作总结

1、优化矿井通风系统,调整风量配置

我矿现有两个回风井,六个进风井,通风方式为分区混合式,通风方法属抽出式。其中2010年7月初启运了交子里风井,交子里风井的启用将极大地提升了我矿的通风能力,避免了盘区之间风量调配相互干扰的现象,在交子里盘区共砌筑了11道永久通风设施,安装无压风门11道,保证了三盘区后期、四盘区不受交子里风井启用后的影响,实现了盘区的分区通风;根据“以风定产”的原则,结合各盘区的实际生产能力,通风工程技术人员于2010年8月份对全矿井进行了通风阻力测定,搜集和整理各种数据500多条,为通风系统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提供了原始依据;9月份完成了每年一次的瓦斯等级鉴定工作。为了简化矿井通风系统,通风区在2010年年初停用了东风井,封闭了三盘区前期,封闭期间共砌筑了8道永久性密闭墙;

三盘区后期及四盘区是我矿的主采盘区,但通风系统一直存在很多的问题,尽管一再提出通风系统调整方案,但始终未能解决,为此通风区想尽一切办法来完善四盘区的通风系统,期间三盘区后期砌筑永久闭墙6道,临时板闭12道,无压风门8道、四盘区砌筑永久闭墙5道,临时板闭8道,无压风门5道,回风巷永久闭墙维修10次,有效地所有制了小煤窑的破坏引起的漏风,整体上提升了三盘区后期及四盘区的有效风量,保证了三盘区后期及四盘区的安全生产。

在2010年的通风管理工作中,我们共安装风机台数36台次,砌筑永久风门36道次,临时风门29道次,挡风帘19道次,永久性密闭32道次,临时密闭15道次,增阻增压设施6套次,安装风门闭锁装置3道次。

2、采取有效措施,严防小窑漏风

在交子里进风井与回风井掘进过程中与小窑漏通共计4处,造成局部地段出现漏风现象,给矿井通风系统带来了极大的威胁,针对此情况通风区使用新型喷堵材料(固安特永固S及塑封1号、塑喷2号)对交子里进、回风井进行了喷堵,于2010年10月底全部完成喷堵共工作,共使用10吨半材料。

3、进行实时监测,采取防灭火措施

回采工作面采用了放顶煤开采工艺后,防灭火工作尤为重要。充分利用防灭火束管监测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进行监测,现在束管系统所覆盖的面有采空区、旧的火区、回采工作面,总计铺设路线长达15000余米,共监测发现疑点12次,全面做到了火区的准确预测预报,消除了火灾隐患。为了有效防止煤层自燃现象的发生,我们加大了防灭火的投资力度,完善了井上下的防灭火系统,在2010年我们共延接防灭火灌浆管路4000多米,做到了“逢采必灌,不灌不采下分层”。对于回采工作面的防灭火工作,根据煤层走势采取了随采随灌的措施,及时封堵了采空区漏风通道,阻止并有效降低采空区自然氧化现象的发生。

我矿现采用综采放顶煤开采采煤工艺,但由于综采放顶煤的开采强度大,采空区遗留煤较多,顶板垮落空间大,常与小煤窑构成多源、多点漏风,易造成有毒有害气体超限溢出,给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威胁的情况,上经有关领导和通风区,及时确定并安排了采取相对应的

均压措施。其中在材巷安设了重庆煤科院设计的FBD6.6/2*45KW的风机,而在运巷安设了三道增阻风门.经过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共安排系统维护79人次,其中维护材运巷风门48人次,维护更换风机套、切换风筒、伸缩风筒24人次,保证了工作面的风量、压力,杜绝了采空区有毒有害气体的涌出。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开采容易再燃煤层时,必须首先构筑工作面防火门,我矿在现开采的四个回采工作面共计安装了8道防火门,为防灭火工作提供了保障。

4、抓好防治水工作、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原则

通风区在矿地质科提供的探放水设计下,对全矿所有小窑采空区、含水层构造处都坚持了探放工作全年先后对交子里1109材、运两巷,交子里南翼胶带巷、南翼轨道巷、南翼回风巷,三盘区后期231120材、运两巷,四盘区880大巷、960胶带巷等地点进行了探放水及探小窑空巷工作,确保了掘进时安全生产。

5、综合防尘治理、提高作业环境

在2010,在全矿回采过程中尤其是放顶煤工作面,出现煤尘较多的状况,我们在231115、231123工作面安装了两套全自洒水降尘装置,实现了自动化管理,该设备能根据事先设定的粉尘浓度值,及时开启洒水喷雾,事工作面煤尘浓度均保持在《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值以下,为职工创造了良好的作业环境,降低了一线职工职业病的发病率,提高了工作面精密电器设备的使用寿命;2010年10月份通风区开始进行每年一次的井下大巷刷白工作,共粉刷大巷15000余米,使我矿井下环境得到了美化。

6、崇尚技术、造就人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现代企业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随着我矿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甚而在个别领域已经开始使用自动化控制系统,比如,通风管理软件的使用,这些靠过去的简单的师带徒已远远适应不了新时代、新科技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引进新的技术,培训知识型的技术人才。“一通在防”专业性很强,但现在面临的是专业技术人才的馈乏。为此,我区借集团公司举办的职工技能大赛,大力开展职工技能培训工作。在2010集团公司技能大赛中通风专业组中取得了两个技术能手、三个优秀选手的好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说明了通风区在培养人才、尊重人才方面是非常重视。

7、强化职工技能培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为了全面提升“一通三防”人员工作素质,加强其质量标准化安全意识,我区制定了详实、全面、符合工作实际的全员培训计划,做到了各队组每日班前会、周五例会、每月的职工学校微机考试,对特殊工种定期或不定期参加集团公司及职工学校的学习,做到全员熟悉掌握本岗位工种的工作责任和操作标准,使我矿的质量标准化工作显著提高。根据集团公司及矿安监处的安排,对职工进行培训学习《手指口述》内容,针对不同工种分别制定了确认的内容及方法,印制学习手册,组织职工学习,并在每月对各个工种的职工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进行处罚,对优秀的进行奖励。

二、2011年通风区工作计划

在2010年“一通三防”的工作基础上,通风区将按照集团公司提出的实施“安全示范矿井”的整体工作要求下,继续深化区队改革,扎实推进安全标准化、队组管理、技术创新、素质工程、企业文化建设,实现我区的一通三防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1、加大各掘进工作面转载点喷雾的检查力度,保证各转载点喷雾经常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全矿大面积推广使用自动喷雾,确保巷道空气质量良好。

2、切实抓好本职工作,完善井下各类通风设施,严把施工质量,消灭风速超限和临时通风设施,以杜绝瓦斯超限事故为重点,加强瓦斯治理,齐心协力抓好各项工作,全面做好“一通三防”工作;全面使用无压风门,逐步淘汰木制风门;积极组织人员做好每年的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瓦斯煤尘爆炸演习和矿井反风演习工作。

3、继续加强防灭火工作,消除自燃发火现象的发生,杜绝瓦斯煤层爆炸事故。

4、针对我矿受小窑破坏的严重性,2010年要有计划的与小窑贯通,做到“有疑必探、先探后掘”,以便掌握了解小窑情况。

5、矿井防治水工作仍然是一项重要工作,在2011年要以880、960、交子里南翼胶带巷、南翼回风巷为重点,及时做好水文地质分析工作,及时进行水情水害预报,有针对性地采措施,防止发生突水事故,因此要在疏、排、堵方面采取联合措施,防止发生突水事故。

6、继续完善排水设施,加大排水力度,提高矿井的抗灾能力,确

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新柳煤矿通风区 2010年11月28日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