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音韵民乐社2011年10月份工作总结
音韵民乐社2011年10月份工作总结
十月是本就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这一点对民乐社来说也毫不例外。这一个月无疑是忙碌而充实的。
一;校内外的联谊活动。十月初社长胡小双代表我社参加由嘉艺举办的会长交流大会,与各校的兄弟社团的社长进行深刻交流;副社长刘康,夏翠带领我社部分成员分别参加了理工学院会长培训,和武汉高校笛箫联谊会。将民乐社笛箫会友,琴艺传情的宗旨传达给外界。10月12号受武汉音乐学院邀请参加徐鹏师生笛子专场,感受颇多的与会者也将学习来的技巧融入到教学中。还有联谊在预备中,如机械学院的联谊表演在筹备中,受爱心列车志愿者协会之邀,敬老院之行
二,教学工作。九月招新成功,我社成为湖工最大的几个社团之
一。在十月之初,各部门,各乐器组的整理计划等准备工作均已完成,社团的教学正是开始步入正轨。据权益部的考情资料显示【】在新会员怀着对民乐的喜爱认真学习的同时。社团今年刚刚组建的民乐队也没有停下他们追逐民乐的脚步。这支由高水平会员组成的乐队为了迎接校级活动个性会员大赛,在团委老师的指导下积极认真地排练合奏曲《梁祝》,相信这一耳熟能详的古曲带给大家听觉震撼的同时,也为民乐队赢得开门红。
当然这个月的工作也有疏漏之处。第一是琴房的管理问题。由于考虑不严密,琴房管理的疏松,琴房有乐器丢失,让社团平白承担一定的损失。新的琴房管理制度已经出台并且在实行中,也已初见成效。第二信息更新不及时,导致有少数会员暂时失去联系,补救工作已经
在进行,也已经取得一定成果。
我们将会牢牢记住教训,延续十月份好的势头将下个月的工作做得更好。
下一个月的活动有【】
第二篇:民乐社2014年工作计划
民乐社2014年工作计划
新的一年,新的气象。在新学期的开始,我们民乐社将会继承和发扬上一学年团结、向上的工作精神以及积极热情的工作态度,总结上一学期取其精华、去其糟糠,不断提高本社的工作效率,投入更饱满的精神和青春活力来迎接新的挑战,积极开展各项健康校园活动,争取让民乐社更上一层楼!
本社将对目前所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行调整、巩固,以及提高。为此特定出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本学期工作拟定“调整、巩固、提高”等方针。
1、“调整”主要是社团内部机构调整及个别干部的调整,更加有利于今后的工作管理和开展,调整后的社团将更加优化和简单,也更加合理化。
2、“巩固”即巩固社团各项活动成果和巩固社团成员人数,控制退社现象,严禁社员空名现象。
3、“提高”即提高社团干部的领导水平,提高社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社员经社团活动所提升的个人能力。这样,社团的未来才有希望,也为我社新一届的换届准备充实的人力。
(二)利用周末时间,我社也将积极参与校外的义工活动,让我们能有更大的舞台展示自己,也让更多的人喜欢我们民乐社。这样,也能更好更快的打响我社的名气与提高我们的能力。
(三)针对社团内部人员、各部长以及小组长进行定期抽查,并每月进行一次干部培训。面对干部培训我们采取的方法是:每周三下午4:30~5:30为大课时间,全体成员必须到齐,再由社长定期抽查,并在每月进行一次干部培训。既可锻炼社员的胆量,又可提高成员的能力。
(四)为发扬民族乐器,我社将以我国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各类大型文艺演出,宣传我国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我们的团队中,也让本社的意义与价值得以提升!
(五)民乐社在本学期末也将面临干部换届选举的重任,我们将在本学期重点培养干部的整体素质,为我社造就源源不断的新的活力,传承我社人文和谐的精神。打响最后的战役!
以上为本学期工作计划,本社将围绕全校工作的具体安排,以满足同学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服务校园文明建设,让更多的人都纷纷加入我们的团队里,从而使民乐社更加强大,更加辉煌!
第三篇:民乐社2013~2014第二学期总结
民乐社2013~2014第二学期总结
随着期末的脚步越来越近,本学期的社团工作也接近了尾声。通过我社全体成员的积极进取、团结努力,我社的社团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得到了校领导及广大师生的认可。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是在校扩展我们的社团活动,探索一条更合适我们民乐社发展的道路和方向。因此,我们民乐社本学期的重点工作内容如下:
1、针对社团内部各部长与小组长进行定期抽查,并每月进行一次干部培训。
2、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文艺活动、演出等。例如:6月份举办的《心协会庆》,11月份开展的《社团课堂展示》等。
3、2013年9月,社团招新活动。
4、2013年11月初,利用周末时间,组织成员去“白石托老服务中心”开展义演活动。
5、本学期末进行了换届选举活动。
针对社团干部培训我们采用的方法是:每周三下午4:30~5:30分为大课时间,全体成员必须到齐,再由社长定期抽查,并在每月进行一次干部培训,既可锻炼成员胆量,又可提高成员的能力。社团的招新活动,通过面试考核下新生的各方面能力,让更多的同学加入我社。利用学校组织的各种文艺活动演出让更多的人认识,喜欢,并了解我社的社团特色,让大家都认可并看见我社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当然,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例如:
1、社团成员的时间观念性不强,每次集会都拖拖拉拉。
2、社团内部成员独立性不够强,做事不够积极。
3、活动工作前期准备不够充足。
面对以上的不足,我们应该在以后的集会或者上课时做好记录,加强成员们的时间观念。加强内部管理能力,协调成员之间的关系,做到分工明确,但又不能缺乏团结之心,要做到忘记小我,保持大我。
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下学期甚至以后我们社团也会越来越出色。让我们一起并肩作战,一起唱响新的篇章!
第四篇:神州音韵
神州音韵
(二)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凤阳花鼓》。
2.欣赏《幸福歌》、《洞庭鱼米乡》。【教学目标】
1.在演唱体验和欣赏实践的动态解读中,领略传统音乐文化中蕴含的优秀品质。
2.在学习和欣赏民歌时,分析歌曲的旋律、节拍、节奏、调式等音乐要素,感受、体验各地区民歌不同的音乐风格。
3.在民歌《凤阳花鼓》的学习中,用聆听作品、找出骨干音等方法,辨别民族五声调式。【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完整背唱歌曲《凤阳花鼓》。【教学难点】
能够准确把握民歌《凤阳花鼓》的风格并能够表达。【教材分析】
1.民歌《凤阳花鼓》
《凤阳花鼓》又名《凤阳歌》,是安徽民间小调,因最早流传于凤阳而得名。后流传到江西,被称为《打花鼓》。历史上由于淮河流域经常闹水灾,百姓迫于生计,只有四处逃荒,沿村乞讨,民间艺人口唱小曲,身背花鼓,手持小罗,挨家挨户边舞边唱。《凤阳花鼓》歌词生活化、口语化,叙述了花鼓艺人夫妻相依的卖艺生涯,揭露了贫富悬殊的不平世道,倾诉了生活的艰难。
2.民歌《幸福歌》
《幸福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天门民歌,由湖北省歌剧舞剧院著名歌唱家蒋桂英根据天门民间小调改编而成。此歌曲由蒋桂英首唱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蒋桂英带着《幸福歌》三次晋京,在中南海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唱,毛主席听了《幸福歌》后连声称赞:“好!好!跟湖南花鼓戏一样好听!”此后,歌曲与歌者不胫而走,一并扬名于世。《幸福歌》的歌词简洁明了,从日出写到日落,概括地描绘了新社会新农村的新生活。曲调明快热烈,朗朗上口,极具感召力,充分体现了广大农民自豪喜悦的精神状态。演唱上特别注重方言与音调的吻合,以突出鲜明的江汉平原风格。
3.民歌《洞庭鱼米乡》 《洞庭鱼米乡》是作者白成仁先生在洞庭湖区工作时,凭借亲身的感受,采用湖南民歌《打锣咚咚》以及《朝拜香》的曲调,于1959年完成这首歌曲的创作。歌曲情景交融,旋律高亢质朴,节奏自由,波音的加入让歌曲听起来,仿佛置身在千里水波之上。【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CD机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接触音乐以来学习和欣赏了不少的民歌,下面老师哼唱几首,考考大家,它们分别是什么地方的民歌?(教师哼唱)
学生回答。
二、学唱《凤阳花鼓》 1.初听歌曲《凤阳花鼓》。
教师:请大家猜猜这是何种乐器?(出示双条鼓图片)学生:鼓类打击乐器。
教师:这是双条鼓。通常,表演者单手持鼓,另一只手拿两根鼓条敲击鼓面,双条鼓也由此得名。双条鼓起源于凤阳,又称凤阳花鼓。
教师:聆听《凤阳花鼓》,此曲带给你们怎样的体会和感受? 学生回答。2.模唱曲谱。
重点解决音准和切分节奏的演唱问题。3.填词演唱。
强调歌唱的基本要素:呼吸、发声、共鸣、语言。4.分析歌曲。
教师:此曲有哪几个音构成了曲调?调式的主音是什么? 学生回答。
5.再次用自然的声音,真情演唱歌曲《凤阳花鼓》。
三、欣赏歌曲《幸福歌》、《洞庭鱼米乡》 1.欣赏湖北民歌《幸福歌》。
教师:作品展现了怎样的情绪?在演唱形式上运用了何种方式? 学生回答。2.欣赏湖南民歌《洞庭鱼米乡》。教师:作品描绘了怎样一幅壮美的画面? 学生回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首民歌,领略了江淮和荆楚地区不同的民歌风格和音乐文化。民歌是我们民族的魂,是民族文化的基因,它延续了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内涵。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不仅需要我们传承,更需要我们继续发扬光大。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笛子独奏曲《姑苏行》。2.欣赏浙东锣鼓《将军得胜令》。【教学目标】
1.欣赏《姑苏行》和《将军得胜令》,感受我国江南地区多元性的民族音乐文化。
2.了解《将军得胜令》中使用的打击乐器,进一步了解这些乐器的音色和特点,并对作品进行段落分析。
3.欣赏《姑苏行》,进一步了解乐曲的结构及每段的音乐情绪。【教学重点】
1.欣赏《姑苏行》,学生自主进行段落分析。2.欣赏《将军得胜令》,学生自主进行段落分析。【教学难点】
对《将军得胜令》的段落分析,了解“夹吹夹打”的表演方式。【教学准备】
钢琴、CD、多媒体。【教材分析】
1.笛子独奏曲《姑苏行》
《姑苏行》是一首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受的竹笛经典名曲,此曲的作者是著名笛子演奏家江先谓先生,乐曲创作于1962年。《姑苏行》采用昆曲音调,具有江南风味。乐曲典雅,表现了古城苏州(古称姑苏)的秀丽风光和人们游览时的愉悦心情。
2.浙东锣鼓《将军得胜令》 《将军得胜令》是明代嘉靖年间人们欢迎民族英雄戚继光(1528—1587)平倭凯旋归来时演奏的乐曲。乐队中“吹”的部分以笛子和唢呐为主,辅以丝弦;“打”的部分以“五锣”和“十锣”最具特色,是浙东锣鼓的主要特点之一。【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之前学过的打击乐合奏《龙腾虎跃》。
二、欣赏浙东锣鼓《将军得胜令》 1.完整欣赏浙东锣鼓《将军得胜令》。
教师:聆听作品,了解作品的情绪及表现内容,听出乐曲中出现了哪些打击乐器?
学生回答。2.了解浙东锣鼓。
教师介绍浙东锣鼓,并出示相应图片。
三、欣赏《姑苏行》 1.欣赏《姑苏行》。
教师: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能否根据乐曲的旋律判断其地域?乐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
学生回答。2.介绍作者。【课堂小结】
1.了解《将军得胜令》中所使用的打击乐器,并能准确辨别它们的音色。2.学生能准确判断《姑苏行》乐曲主题并感受乐曲的情绪。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民歌《斑鸠调》。
2.欣赏乐曲《赛龙夺锦》、《赤兔嘶风》。【教学目标】
1.欣赏《斑鸠调》,体会赣南民歌特点。
2.欣赏乐曲《赛龙夺锦》,了解广东音乐的特点及代表乐器。3.欣赏乐曲《赤兔嘶风》,了解福建南音这一音乐艺术形式。【教学重点】 欣赏民歌《斑鸠调》,并学唱《斑鸠调》的旋律和歌词。【教学难点】
辨析广东音乐和福建南音所用的主奏乐器音色。【教学准备】
钢琴、CD、多媒体。【教材分析】
1.赣南民歌《斑鸠调》
《斑鸠调》原名《上山调》,是流行于赣南的客家民歌,作品欢快活泼,以对答和齐唱的形式,描绘了一幅斑鸠鸣叫、杜鹃吐艳、桃花盛开、秧苗翠绿、春暖大地、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
2.广东音乐《赛龙夺锦》
《赛龙夺锦》又叫《龙舟竞渡》,属于“广东音乐”,是广东音乐名家何柳堂的代表作品,它描述了我国南方端午节龙舟竞渡的热闹情景,表现了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
3.福建南音《赤兔嘶风》
《赤兔嘶风》是福建南音套曲《八骏马》中的第六节。《八骏马》又名《八走马》。【教学过程】
一、欣赏并学唱《斑鸠调》 1.欣赏《斑鸠调》。
教师: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歌曲表现的是怎样的音乐形象? 学生回答。
2.介绍《斑鸠调》。3.学唱歌曲。
视唱旋律,增加对歌曲的了解,完成对曲式和调式的分析,同时感受小三度和纯四度音程的音响。
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二声部合唱。
二、欣赏《赛龙夺锦》《赤兔嘶风》 1.欣赏《赛龙夺锦》。
教师:聆听《赛龙夺锦》,思考一下它是不是广东音乐? 学生回答。
2.教师介绍《赛龙夺锦》。让学生说出《赛龙夺锦》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回答。
3.欣赏《赤兔嘶风》。【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唱了江西赣南民歌《斑鸠调》,欣赏了广东音乐《赛龙夺锦》和福建南音《赤兔嘶风》。这些都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瑰宝,我们应该很好的继承并发扬光大。
第五篇:琴时民乐社外联部章程范文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琴时民乐社 外联部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部门是在琴时民乐社团(简称民乐社)领导下的、由社员积极组织参与的社团主要部门之一。第二条 部门职能
1、统一负责社团对外业务联系、洽谈,为社团争取赞助与合作,2、为广大同学提供良好的工作机会。
3、加强社团与社会各届的联系,树立社团良好形象。
4、加强社团与校内外兄弟社团的联系、交流,为社团发展营造良 好外界环境。
第二章 部门人员权利义务
第三条 权力
1、在部门内有发表意见,合理建议和重大事项的表决权
2、竞选各个职位的权利
3、表现优秀,贡献突出有参加评优的权利
4、申请退部的权利,须事先申请,批准后方可 第四条 义务
1、各位成员必须遵守本部章程,认证落实本部的宗旨
2、部门成员有义务为社团筹集经费,并负责与其他社团、社会各界交流等工作
第三章 关于经费
第五条 本社团经费来源:学校补足、本部门所争取的赞助及其他合法收入。
第六条 本社团经费必须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
第七条 本社团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透明。
第八条 本社团的资产,任何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第九条 社团经费由本部门争取,由策划部统一管理调用。
第四章 奖惩制度
第十四条 学生会本着“奖励先进,激励后进”的原则,对其成员进行快评,并作出相应的奖励措施。
第十五条 部门成员在出席各种会议时,无故情况下不能缺席。第十六条 在每次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
1、对表现积极,工作突出的成员给予奖励。
2、对工作散漫,不听安排的成员实施一定处分。
第十七条 学生会财物受所有成员监督,对违反财务制度者,给予警告或开除处分。
第十八条 每学期末,由学生会评定表现优异的个人,经学生会审核后给予优秀个人奖励。
附 加
第十条 本章程归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民乐社所有 第十一条 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琴时民乐社外联部
20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