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总结
二00五年,我市信息化工作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郑州市信息办的精心指导下,在参与此项工作的有关人员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信息办2005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机构和人员方面
根据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文件精神,新密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于2005年10月1日正式成立,定编15名,人员已基本到位,各项工作已顺利展开。信息办成立后,立即着手对新密市信息化现状进行了摸底,并制定了今后信息化工作的目标。
二、加强思想政治学习,进一步提高单位整体素质
我办自成立以后,认真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通过学习我们深感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成立是市委市政府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我们建立了党务工作制度、学习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工作制度、会议制度、信息发布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考勤制度、印鉴管理使用制度和保密工作制度、计算机使用管理办法、统计管理制度、网络信息发布更新管理办法一系列规章制度,并认真督查,狠抓落实。同时按照“立足长远,高标规划,分步实施,扎实推进”的原则,制定了2005年至2008年我市电子政务工作计划,为下步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学业务,规范行为,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为加快推进我市信息化工作进程,构建现代化的“电子政府”,使信息网络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我们坚持每周二、五下午学习,自加压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机关内部坚持自学、讲课、讨论、测验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使大家能够深刻领会构建现代化的“电子政府”的意义,熟练掌握与信息化有关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并初步制定了《关于加强新密市电子政务管理的通知》、《新密市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关于规范新密市公务网站建设与管理的通知》、《新密市网络信息发布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把工作纳入到规范化的道路上。
四、办实事,注重实效,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针对我市电子政务建设中基础薄情况,抓重点,抓难点,立足长远,高标规划,分步实施,扎实推进,圆满完成上级交派的任务。
1、完成“中国.新密”政府网站改版招标工作,正在进行“中国.新密”门户网站的改版建设工作和督促各级各部门完成各门户子网站的建设工作,逐步形成“中国.新密”网站群。
2、完成基础短信平台招标工作,现进入实现会议通知、办公提醒等基础功能的试用阶段,进一步提高办公效率,节省办公开支。
3、选定市网通公司13楼为办公场所,已完成办公室总体规划设计,初步按设计对办公场所改造完成,各种办公设备购置到位,已进行正常工作。
4、深入开展问卷调查,摸清底子
新密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于11月初通过实地调查与问卷调查相结合,对新密市各乡镇、委办局电子政务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研。本次调查,共按单位发放问卷110份,征求意见100余条,对我市电子政务现状摸清了底子,对各单位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了解,为做好我市信息化建设打下了基础。
5、根据前期摸底,起草我市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规划
电子政务的规划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的环节,为此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利用多种形式,采用问卷调查、电话咨询等方式,细致开展调查,对新密市电子政务的建设规划方案起草及内外网的网络结构综合布线进行总体规划。
6、与政府各科室摸底、讨论内网应用需求
通过问卷及实地调查的方式了解实际的应用情况,并讨论相关办公的需求,摸清了政府各科室在政府电子政务网上的工作要求。
7、与网通初步意向
与网通公司进行勾通,进行了责任分工,初步确定了办公场所使用意向、政府电子政务网线路为100兆光纤及租用费用、互联网线路10兆光纤及租用费用,落实了政府大院及政府公寓的内外网线路铺设由网通公司负责和光转化器由网通公司负责。
8、正在酝酿讨论对我市信息化建设的“十一五”规划,在多方征求意见下,已初步拿出草案。
五、讲奉献,廉洁自律,牢记“两个务必”教导
由于我办是今年新成立单位,工作中,把“吃苦、奉献”作为今年工作的要求,坚持集体领导,发扬民主,强化监督,加强教育,健全制度,认真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廉洁从政的有关规定,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严以律己,时刻保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为人正派公道,谦虚谨慎,作风务实求实,深入群众,服务群众,严格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各项工作全面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服务于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需求。
二00五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我们值得骄傲的一年,我们作为新密市第一支电子政务建设队伍,将在二00五年的工作中,运用现代网络通信及计算机技术,通过综合科学的分析系统动作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社会大众及自身提供一体化的高效、优质、廉洁的管理和服务,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为新密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工作计划
2011年是奥运后的第一年,也是“数字朝阳”十一五规划的攻坚年,又将迎来庆祝建国60周年,我区信息化工作要坚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信息化和工业化相融合的重要精神,充分发挥信息化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政府体制机制变革、促进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在继承“数字奥运”遗产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数字朝阳”各项任务的建设。具体来说,2011年要着力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信息资源共享水平,推动信息资源成为城市重要资源
1、开展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二期)建设,以需求为主导促进信息共享。在一期已建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区重点政务信息资源做进一步梳理,完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区卫生局、民政局、计生委、劳动社会保障局、工商局、司法局等单位业务系统对接,将社区公共卫生、民政救助、计生、劳动保障、法人、社区矫正等主题纳入共享交换体系。促进cbd、电子城等功能区数据中心的建设。加快制定政务办公门户、政府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急需的规则和标准;实现单点登录、统一安全认证和在线帮助服务,建立容灾安全备份机制;加强支撑共享交换业务的软硬件设施建设。
2、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开展基础数据库建设。加强对电子地图的管理,整合全区各部门图层资源,建设全区统一的gis平台,提供给各部门开发使用;与公安、计生、卫生、劳动、残联、教委、妇联等部门对接,继续完善充实区实有人口库数据,增加数据项,建立长效更新机制;通过市级共享交换平台,导入法人单位数据,建立区法人单位库。依托基础数据库为政府部门和社会提供更多的信息产品。
3、继续推动区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建设,逐步实现全区数据大集中和服务器大集中。积极争取区政府支持,协调发改委、人事局、机关后勤服务中心等部门,抓住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契机,落实区信息资源管理中心的地理位置、机构职能设置、人员编制和建设资金,争取尽快进入实质建设阶段。
二、积极推动信息产业发展,促进区域信息化水平提高
4、鼓励企业信息化,促进信息产业发展。采取配套资金、政府推广、政策引导等多种方式,促进我区现代信息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使现代信息产业成为朝阳区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在区内企业广泛提倡和推广电子商务,鼓励建立互联网网站,应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企业管理和生产销售水平。
5、推进数字功能区建设,带动区域信息化水平提高。开展数字电子城建设,建立面向园区企业的电子服务系统和项目申报系统,改造电子城网站,改善电子城园区信息化基础环境,引导信息制造业在电子城的聚集。开展数字cbd建设,积极引导各类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在cbd区域的聚集,在cbd核心区推行智能化交通引导和数字化安全防控,以wifi方式逐步实现 “无线cbd”。
三、推进城市管理领域信息化,逐步实现城市智能管理
6、推进智能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积极推动市政、环保、水务、绿化、规划、土地、房管、流管、旅游、城管监察、城管监督等部门的业务系统建设,逐步拓展统一的城市信息空间;探索建立安全生产、卫生、质监、商业、卫生监督、能源、物价、网络等领域的信息化监管体系;建立朝阳区的城市运行门户,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可视化、数字化水平,提高城市管理应急处置能力,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城市的科学管理、科学运行、科学发展。
7、继续推进区图像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继续建设街乡城市综合管理指挥中心,完成剩余街乡图像资源的整合工作,逐步与具备条件的专项指挥中心对接;根据奥运使用情况总结经验,对图像信息管理系统的软硬件进行完善;逐步建立图像系统运维体系,形成规范和标准,开发新的应用,为城市管理和社会面防控工作服务。
四、推进社会事业信息化,大力开展“信息惠民”
8、促进社会事业各领域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建设。积极推动区民政局社会救助平台、居家养老系统、志愿者联盟管理平台、团区委志愿者多语种服务呼叫中心、区卫生局社区公共卫生信息化、区教委优质教育资源库、区劳动局社保基金监管信息平台等社会事业信息化建设。与区劳动局等单位配合,开展人口管理一卡通工作。与区社建办、区农委配合,开展社区信息服务,与区文化委配合,促进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站等的建设。与工商朝阳分局等单位合作建立社会征信体系,实施企业(个人)信用平台等项目。
9、丰富信息惠民内容。在cbd地区和农村地区开展无线城市宽带接入试点。与区残联继续推动信息无障碍网站和无障碍基地建设,面向残疾人开展信息无障碍培训。与区科协、区妇联等单位配合,继续开展开展百万家庭上网工程,组织参加2011全市数字家庭生活技能大赛,力争取得好成绩。数字家园、信息无障碍基地、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点、数字信息亭等设施,促进全民信息化水平提高;采取数字电视政务平台等信息化手段为社区居民开展便民服务,实现城乡服务一体化,向社会公众就近提供更为优质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打造“服务型政府”。
五、完善政府网上服务渠道,推动政府业务流程再造
10、完善区政府内外网站,提高服务水平。结合汶川震灾和奥运期间的网站工作经验,加强对全区中心工作和重大事件的宣传报道,继续完善网站在线办事和为民服务功能,把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成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和公众参与的平台。同时加强对政府网站群的规范管理,整合网站资源,加强网站和信息系统的安全。
11、推广网上审批系统的应用。在区政府办的统一协调下,组织开展网上审批系统的培训工作,做好系统运行的保障工作,通过政府网站大力宣传,积极推广系统应用,促进网上审批工作的开展。完成区投资服务大厅一表制系统的建设。对全程代办系统进行改造,与网上审批系统对接。
12、继续推进网上监察平台(二期)建设。与区监察局共同开展网上监察平台二期软硬件建设,逐步完成监察业务、效能监察、共享交换、决策支持等子系统的建设,与市级平台实现对接,规范监察业务流程,形成较为完善的区县网上监察体系。
六、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安全建设,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13、加强城市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维。继续升级改造有线、无线政务网络,提高带宽和稳定性;推动“无线城市”建设,探索信息基础设施运营的新模式;加强对无线电台站频率的管理,逐步拓展业务范围;与通信运营商合作,促进区域内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宽带网络建设;支持3g、rfid、iptv、手机电视、下一代移动通信、数字电视等新技术在朝阳区的试点和应用。
14、加强通信保障和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拓宽通信手段,提高保障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加强对信息安全隐患的日常排查整改,对各单位的网络、网站、信息系统全面推行等级保护制度;完善信息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体系,坚持技术措施与管理措施并重,提高对网络安全事件的应对和防范能力;建设通信和信息安全应急指挥系统、重要数据灾备中心等基础设施;推广电子签名和电子认证的应用。
15、做好全区信息化项目管理。结合运行情况继续完善信息化项目管理平台,体现项目过程监督;组织2011电子政务绩效考核;做好对2011信息化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加强对信息化项目立项前的评估论证和建设后的验收把关,对较大的软件项目进行软件测评。
16、开展信息化执法工作。加强对与朝阳区有关的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分析,特别是区域内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事件的监测;探索开展信息化行政执法工作,针对信息化项目招投标、信息安全、无线电管理等领域的违法问题依法进行处理。
17、继续开展无线电管理工作,规范无线电波秩序。利用奥运期间形成的良好氛围,在全区范围内继续开展无线电台站清理整顿,规范无线电台和对讲机的管理,净化电磁环境,为合法设台单位和爱好者提供便捷服务。
18、加强全区各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根据全区各单位需求提供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信息化培训,重点为各单位工作人员提供应用系统等方面专项培训;支持区人大、区政协、区委宣传部、区国资委、区委党校、区劳动局、区信访办等单位的业务系统建设,提高电子政务水平;为各委办局街乡的信息系统和局域网运维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通过2011年的工作,我们将紧密围绕区委、区政府部署的中心任务,开拓进取,勤恳奋斗,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确保全面优质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朝阳区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第三篇: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简介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推进我国信息化建设和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工作的领导,于2001年8月由中共中央、国务院重新组建而成。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具体工作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承担。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任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部长孟建柱任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包括中央、国务院和军队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
2001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聘请有关专家组成,负责就我国信息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提出建议。本届(第四届)专家委聘请了来自各方面,专业覆盖经济、技术、公共管理、法律等领域的61名委员和5名特邀委员,奚国华任专家委员会主任,周宏仁担任常务副主任,吴敬琏、邬贺铨、何德全和杨国勋任副主任。
200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前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国信办)是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具体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原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兼任国信办主任,曲维枝任国信办常务副主任,陈大卫、杨学山任国信办副主任。国信办下设机构(司局级机构):综合组、政策规划组、推广应用组、网络与信息安全组、电子政务组、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等。
200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职能合并至国家工信部由工信部具体承担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历史沿革
1.1986年2月,国务院批复成立国家经济信息中心负责建设国家经济信息系统。国家经济信息中心由原国家计委所属的计算中心、预测中心和信息管理办公室合并组建,1988年更名为国家信息中心。
2.1993年12月10日,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任主席。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原国家计委(国家信息中心)。1994年5月,成立国家信息化专家组,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决策参谋机构。
3.1996年4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成立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国办发[1996]15号),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任领导小组组长,将原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办公室改为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电子工业部副部长吕新奎任办公室主任。
4.1998年3月,随着国务院机构的进一步改革,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整建制并入新组建的信息产业部,成立了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国家信息化办公室),负责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信息化的工作。
5.1999年12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成立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国办发〔1999〕103号),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15人组成,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任组长。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任副组长,其余成员是来自国家相关部门的领导同志。按照通知要求,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不单设办事机构,具体工作由信息产业部承担。并将国家信息化办公室改名为国家信息化推进工作办公室。
6.2001年8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重新组建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以进一步加强对推进我国信息化建设和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工作的领导,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任组长,胡锦涛、李岚清、丁关根、吴邦国、曾培炎为成员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同年12月主持召开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同时单设办事机构——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也正式成立,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副组长曾培炎兼任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审议国家信息化的发展战略,宏观规划,有关规章、草案和重大的决策,综合协调信息化和信息安全的工作。
7.2008年3月,国家大部制改革启动。决定不再保留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根据《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国发[2008]11号),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工业行业管理有关职责,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核电管理以外的职责,以及信息产业部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职责,统一纳入新成立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具体工作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承担。
第四篇: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工作计划
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工作计划(cbd=中央商务区)
2011年十一五规划的攻坚年,又将迎来庆祝建国60周年,我市信息化工作要坚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信息化和工业化相融合的重要精神,充分发挥信息化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政府体制机制变革、促进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在继承“数字奥运”遗产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数字朝阳”各项任务的建设。具体来说,2011年要着力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信息资源共享水平,推动信息资源成为城市重要资源
1、开展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二期)建设,以需求为主导促进信息共享。在一期已建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市重点政务信息资源做进一步梳理,完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市卫生局、民政局、计生委、劳动社会保障局、工商局、司法局等单位业务系统对接,将社区公共卫生、民政救助、计生、劳动保障、法人、社区矫正等主题纳入共享交换体系。促进cbd、电子城等功能区数据中心的建设。加快制定政务办公门户、政府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急需的规则和标准;实现单点登录、统一安全认证和在线帮助服务,建立容灾安全备份机制;加强支撑共享交换业务的软硬件设施建设。
2、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开展基础数据库建设。加强对电子地图的管理,整合全区各部门图层资源,建设全区统一的gis平台,提供给各部门开发使用;与公安、计生、卫生、劳动、残联、教委、妇联等部门对接,继续完善充实区实有人口库数据,增加数据项,建立长效更新机制;通过市级共享交换平台,导入法人单位数据,建立区法人单位库。依托基础数据库为政府部门和社会提供更多的信息产品。
3、继续推动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建设,逐步实现全市数据大集中和服务器大集中。积极争取区政府支持,协调发改委、人事局、机关后勤服务中心等部门,抓住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契机,落实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的地理位置、机构职能设置、人员编制和建设资金,争取尽快进入实质建设阶段。
二、积极推动信息产业发展,促进区域信息化水平提高
4、鼓励企业信息化,促进信息产业发展。采取配套资金、政府推广、政策引导等多种方式,促进我区现代信息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使现代信息产业成为朝阳区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在市内企业广泛提倡和推广电子商务,鼓励建立互联网网站,应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企业管理和生产销售水平。
5、推进数字功能区建设,带动区域信息化水平提高。开展数字电子城建设,建立面向园区企业的电子服务系统和项目申报系统,改造电子城网站,改善电子城园区信息化基础环境,引导信息制造业在电子城的聚集。开展数字cbd建设,积极引导各类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在cbd区域的聚集,在cbd核心区推行智能化交通引导和数字化安全防控。
三、推进城市管理领域信息化,逐步实现城市智能管理
6、推进智能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积极推动市政、环保、水务、绿化、规划、土地、房管、流管、旅游、城管监察、城管监督等部门的业务系统建设,逐步拓展统一的城市信息空间;探索建立安全生产、卫生、质监、商业、卫生监督、能源、物价、网络等领域的信息化监管体系;建立朝阳区的城市运行门户,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可视化、数字化水平,提高城市管理应急处置能力,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城市的科学管理、科学运行、科学发展。
7、继续推进区图像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继续建设街乡城市综合管理指挥中心,完成剩余街乡图像资源的整合工作,逐步与具备条件的专项指挥中心对接;根据奥运使用情况总结经验,对图像信息管理系统的软硬件进行完善;逐步建立图像系统运维体系,4 形成规范和标准,开发新的应用,为城市管理和社会面防控工作服务。
四、推进社会事业信息化,大力开展“信息惠民”
8、促进社会事业各领域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建设。积极推动区民政局社会救助平台、居家养老系统、志愿者联盟管理平台、团区委志愿者多语种服务呼叫中心、区卫生局社区公共卫生信息化、区教委优质教育资源库、区劳动局社保基金监管信息平台等社会事业信息化建设。与区劳动局等单位配合,开展人口管理一卡通工作。与区社建办、区农委配合,开展社区信息服务,与区文化委配合,促进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站等的建设。与工商朝阳分局等单位合作建立社会征信体系,实施企业(个人)信用平台等项目。
9、丰富信息惠民内容。在cbd地区和农村地区开展无线城市宽带接入试点。与区残联继续推动信息无障碍网站和无障碍基地建设,面向残疾人开展信息无障碍培训。与市科协、区妇联等单位配合,继续开展开展百万家庭上网工程,组织参加2011全市数字家庭生活技能大赛,力争取得好成绩。数字家园、信息无障碍基地、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点、数字信息亭等设施,促进全民信息化水平提高;采取数字电视政务平台等信息化手段为社区居
民开展便民服务,实现城乡服务一体化,向社会公众就近提供更为优质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打造“服务型政府”。
10、完善市政府内外网站,提高服务水平。结合汶川震灾和奥运期间的网站工作经验,加强对全市中心工作和重大事件的宣传报道,继续完善网站在线办事和为民服务功能,把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成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和公众参与的平台。同时加强对政府网站群的规范管理,整合网站资源,加强网站和信息系统的安全。
11、推广网上审批系统的应用。在区政府办的统一协调下,组织开展网上审批系统的培训工作,做好系统运行的保障工作,通过政府网站大力宣传,积极推广系统应用,促进网上审批工作的开展。完成区投资服务大厅一表制系统的建设。对全程代办系统进行改造,与网上审批系统对接。
12、继续推进网上监察平台(二期)建设。与市监察局共同开展网上监察平台二期软硬件建设,逐步完成监察业务、效能监察、共享交换、决策支持等子系统的建设,与市级平台实现对接,规范监察业务流程,形成较为完善的区县网上监察体系。
六、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安全建设,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13、加强城市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维。继续升级改造有线、无线政务网络,提高带宽和稳定性;推动“无线城市”建设,探索信息基础设施运营的新模式;加强对无线电台站频率的管理,逐步拓展业务范围;与通信运营商合作,促进区域内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宽带网络建设;支持3g、rfid、iptv、手机电视、下一代移动通信、数字电视等新技术在朝阳区的试点和应用。
14、加强通信保障和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拓宽通信手段,提高保障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加强对信息安全隐患的日常排查整改,对各单位的网络、网站、信息系统全。面推行等级保护制度;完善信息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体系,坚持技术措施与管理措施并重,提高对网络安全事件的应对和防范能力;建设通信和信息安全应急指挥系统、重要数据灾备中心等基础设施;推广电子签名和电子认证的应用。
15、做好全市信息化项目管理。结合运行情况继续完善信息化项目管理平台,体现项目过程监督;组织2011电子政务绩效考核;做好对2011信息化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加强对信息化项目立项前的评估论证和建设后的验收把关,对较大的软件项目进行软件测评。
16、开展信息化执法工作。加强对与朝阳区有关的网络舆情的监
测与分析,特别是区域内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事件的监测;探索开展信息化行政执法工作,针对信息化项目招投标、信息安全、无线电管理等领域的违法问题依法进行处理。
17、继续开展无线电管理工作,规范无线电波秩序。在全市范围内继续开展无线电台站清理整顿,规范无线电台和对讲机的管理,净化电磁环境,为合法设台单位和爱好者提供便捷服务。
18、加强全市各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根据全市各单位需求提供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信息化培训,重点为各单位工作人员提供应用系统等方面专项培训;支持市人大、市政协、市委宣传部、市国资委、市委党校、市劳动局、市信访办等单位的业务系统建设,提高电子政务水平;为各委办局街乡的信息系统和局域网运维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通过2011年的工作,我们将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部署的中心任务,开拓进取,勤恳奋斗,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确保全面优质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抚州市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第五篇: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工作总结
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频道为大家整理的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工作总结频道。今年以来,**区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党支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城区党委政府的“一桥一路三区三带”发展思路和本单位业务中心工作;积极组织全体党员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正确处理抓党建与业务工作的关系;把单位的业务工作难点,作为推进党支部党建工作的重点和着力点,促进单位各项业务工作与党支部党建工作协调发展;确保了撤县设区本单位“五不乱”,即:干部职工思想不乱、日常工作不乱、财经工作不乱、机构编制不乱、文件档案不乱,党支部党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在将2007党支部工作总结如下:s0100
一、扎实稳妥,积极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为信息化和人防工作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我办党支部是由原**县信息办和人防办二个部门党员组建而成,原有正式党员5名(其中:信息办3人;人防办2人)。撤县改区后,我办党支部仍由二个部门的党员组成,目前党员人数为5人。其中:信息办和网络管理中心3人,人防办2人。
今年上半年,我办党支部按照城区党委和城区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布置和安排,积极组织全体党员参加了城区第一
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根据《关于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和《关于印发〈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办党支部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过程中,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学习动员、分析提高、整改提高”三个阶段工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目标,精心组织,结合实际,高标准、严要求地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完成了城区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的各项学习安排和完成了先进性教育活动各个工作阶段的各项任务,达到了教育活动的“提高党员素质,加强组织建设,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效果。并取得了“两促进、两不误”的实效,得到了城区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充分肯定,并被评为城区开展先进性教育第一批活动单位14个先进示范学习单位之一。我办党支部通过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所取得的成效,为开展信息化和人防工作建设的各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结合本单位业务工作重点、难点,全面推进党建工作
今年以来,我办党支部结合本单位业务工作的重点难点,扎实稳妥地推进支部的各项党建工作,先后召开了支部党员大会、支部民主生活会、支部委员会、按时上好党课,坚持地做好了党支部的“三会一课”制度。在这方面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建立制度,建立健全了支部委员会的工作制度。今年10月,我办建立健全了《党支部工作职责》、《党支部书记岗位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和党章、党员标准、党员的八项权利及义务等支部规章制度并将其在党支部活动室上墙。
2、民主选举支部委员会书记。在党支部的设立上,我支部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根据中共南宁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关于中共南宁市**区直属机关工作党组织设置及党总支、支部书记任职的通知》(邕直发[2007]11号)精神,在城区直属机关工委的领导下,依照《党章》和按照《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规定要求及“支部班子坚强,党员队伍过硬,基础工作扎实,思想工作活跃,保证监督有力”的标准,通过召开全体党员大会,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覃永胜同志为支部书记。
3、开展“党员创优争先”活动,激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今年以来,我支部先后分别组织开展了“融入大南宁,建设新**,发挥先进性,争做新贡献”党员干部学习大讨论和召开了“永葆先进,争创一流”经验交流会;以及围绕城区党委开展的“千名机关党员下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和“计生优质温馨服务”主题实践活动,先后开展了积极深入基层挂点帮扶单位开展“转变作风、服务群众”为主题的“三同”活动和参与城区“三大会战”、生态文明村、沼气池建设工作;派出人员和调配车辆参加城区党委政府开展为期1个月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配合计生部门深入基层开展慰问计生对象温馨活动,并给计生对象宣传了计划生育有关政策、法规,同时给他们送去了慰问
品和慰问金。协调和调动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做好本单位的“创五好、争一流”竞赛活动。总之,通过支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和“党员创优争先”活动的开展,并收到了显著的效果,有效地促进了单位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4、定期召开党员大会,按时与党员一起上党课,并做到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