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幸福中国征文
幸福是什么?就是美好,就是快乐。而建设幸福中国,就是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一个美好、快乐的国家。从大来说就是为国家做贡献,从小来说就是邻里之间友好热心,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在生活中乐于助人……这些看似可能与建设幸福中国没有关系的事,仔细一想,这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反映了人们的文明素质,国家人民的文明素质、教育修养便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便决定了这个国家将来会不会幸福。先举几个生活中的事例,大家就知道了。
同学之间互帮互助。有一次,我们班有一个同学因为玩耍时不小心头撞到了墙上,这本来没什么大碍,有事儿就在于她头上戴了个拢子,上面有锯齿。一撞,锯齿刺进头皮,鲜血一道道流了出来,拢子都磕断了,那种疼痛程度可想而知。同学们都想等老师来再解决这件事,可另一个同学看她难受的样子,没等老师来,就毫不犹豫地轻轻搀扶起她,向医务室走去。据那位受伤的同学后来说,在路上,那个同学为了搀扶她,累得气喘吁吁,还不停地安慰她。到了医务室,那个同学又帮她清洗伤口,帮着医务室阿姨给她包扎。回来的时候,还是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她,一直把她送回教室坐下。这样的事例在学校有很多,学校就成了一个幸福的学校。国家要是也有很多这样互帮互助的人和事,那国家不也是一个幸福的国家吗?
邻里之间友好热心。记得四年级的时候,老师让星期天买一本必读书,星期五放学和星期六两天,妈妈和我去了好几个书店都没有买到,老师可是要求下星期一定要带到学校啊。星期六晚上妈妈和邻居聊天的时候,不小心将这件事说了出去。没想到星期天上午,我正垂头丧气的时候,昨天和妈妈聊天的那位邻居敲响了我家的门,手里拿的正是老师让带到学校的那本书,我欣喜若狂。听邻居说,昨天她听到这个消息后,想帮我找找。刚好她有个儿子,上高中,她在她儿子书架里找到了那本书,就连忙给我送来。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虽然是邻居,可能还不太熟悉,可邻居之间的热心,让你我心中都涌起无限温暖,让这一栋楼充满幸福,让这一个小区充满幸福。我想:这大概就是人们说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吧?
有些同学可能会问:日常生活中的这些小事我们可以做到,可建设幸福中国与我们有关系吗?我的答案一定是肯定的。大家想想,我们少先队队礼的含义是什么?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意思就是,肩负人民的期望,为建设幸福中国做贡献,我们就是幸福中国的建设者。要做好幸福中国的建设者,就要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比如说,学习。只有掌握好知识,才有建设幸福中国的能力,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成为一个幸福的国家。
从邻里之间友好热心,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做起,从细微处做起,不懈努力,建设幸福中国!
篇2:幸福中国征文
春天来了,蔷薇花在阳光下绽放,因为它找到了春,找到了幸福。幸福是什么?对父母来说,幸福是有个健康孝顺的孩子;对老师来说,幸福是自己的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健康快乐地成长。在两会召开的日子里,我认真阅读了《建设幸福中国》这本书,对幸福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这本书分六篇,从“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共享发展成果、提高基本医疗保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困难家庭住上新房、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等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书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件件发生在我身边的事让我感受到了:幸福是学生上学环境得到改善;幸福是人们的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幸福是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基本医疗保障;幸福是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幸福是小区里安装了健身器材……正像书中所写的那样,建设“幸福中国”是全国人民最殷切的希望。我所在的学校也是一样,有以前的大铁门,现在换成了电动门。乡村凹凸不平的土路,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和沥青铺路。一个个破旧矮小的房子,都变成了崭新的大房子。原先住平房的人,现在也搬进了楼房。就连一片荒凉的土地,也变成了繁华热闹的小区。科技创新更是发展迅速,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弹指挥间,沧桑巨变。翻开《建设幸福中国》,我深深感受到,幸福已经给予了中国人民:农民工子女得知可以同居民子弟接受义务教育时,那满面的春风;家庭特困生晓得自己可以免费背上书包重返学校时,那满心的喜悦;“五保老人”知道自己可以搬进新小区有一份自己的工作时,那全身的兴奋……一张张鲜活的幸福的画面,像雨后的春花一样开遍了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是国家的幸福,也是人民的幸福。我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为一名中学生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应该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勤于思考,打好知识的根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建设“幸福中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让幸福之花永远绽放。
“建设幸福中国”征文――从我做起建设幸福中国
幸福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幸福就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但是如果你问一千个人“幸福是什么”?那么你会得到一千种不同的答案。有人会说,幸福是一种心灵的感悟;有人会说,幸福是一种微妙的感觉;也有人会说,幸福是一种内心的感动。我认为他们说得都对,因为人们对幸福的理解本身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存在谁是谁非的问题。但是有一点,我认为一定要分清,那就是个人的幸福与国家的幸福不是一个概念。个人幸福是国家幸福的前提,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只有人民幸福,国家才能幸福;国家幸福是个人幸福的终极目标,一个人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这样的幸福不会长久,全体人民幸福才是真正的长久的幸福。在个人幸福与国家幸福发生冲突的时候,国家幸福是至高无上的,必须牺牲个人幸福来成就国家幸福。这样事例不胜枚举,从战国时期“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到革命战争时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革命烈士,再到新中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爱的周总理,再到“5・12”汶川大地震中冒着生命危险前赴后继奔赴灾区抗震救灾的勇士们,无数中华仁人志士作出了响亮的回答。所以说,我眼中的幸福中国既有国家强盛、社会和谐、人民富足,又有人们的舒心、放心、安心和对国家的信心,是个人幸福与国家幸福的高度统一。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同样地,建设幸福中国,是每个中华儿女的幸福所系、责任所在。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追求个人幸福做起,向着建设幸福中国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作为祖国的花朵和“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作为21世纪幸福中国的新希望,我们中学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肩负的责任,更应该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做。我认为,当前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积累知识,为将来建设幸福中国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是树立远大的理想,做一个有志向、有抱负并且有执着追求精神的人;第三是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只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能正确处理个人幸福与国家幸福的关系,才是建设幸福中国的栋梁之材;第四是我们从小就要胸怀天下,关心国计民生,平常多了解国际、国内的大事,多了解社会上发生的事情,多了解百姓的生活状况;第五是我们要力所能及地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避免以后走上社会成为“书呆子”。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我们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追求未来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要追求幸福就必须付出辛勤的汗水和艰辛的努力,甚至当个人幸福与国家幸福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有“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勇气,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思想准备。但是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而且,幸福中国靠我、靠你、靠大家,只要我们每个中国人团结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共同拼搏、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够拥有更加幸福、安康、美满的人生,我们伟大的祖国也一定会更加幸福、和谐、安定!
篇3:幸福中国征文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它拥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至今仍留着许多精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六十多年的酝酿与发展,中国又逐渐成为一个”世界强国“。让我们共同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幸福的国家。
那么幸福是什么呢?一个小男孩会说:”幸福就是可以永远和小伙伴做游戏。“一个农民工人会说:”幸福就是可以多挣些钱养活家人。“一个流浪者说:”幸福就是每天都能吃饱饭、穿暖衣,有遮风避雨的地方。“其实幸福是一种感觉,每个人都有它不同的定义。
我个人认为,要建设幸福中国最基本的是建设幸福的家庭,而建设幸福的家庭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共同努力,为祖国争光。建设幸福家庭、幸福中国首先就要做到”文明“二字。文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这足以说明礼仪的重要性,而”礼“的落实需要从家庭开始。在家中,我们要恭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这些都源于”孝心“。《弟子规》中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静听;父母责,需顺承“,还有”兄道友,弟道恭“。这些话语,我们都应铭记于心,更应在生活中力行。在学校中,我们要尊敬老师,做老师的得力助手;关爱同学,做同学的知心朋友。在社会中,我们要尊老爱幼,例如,在公交车上见到老人和幼童给让个做。当我们这么做的时候,我们自己的内心会感到无比幸福。施比受更有福,付出就是一种幸福,同样,我们身边的人也会感到幸福。这个被礼仪编成的幸福之圆就会一直传递下去,那我们的学校会变得更和谐,家庭变得更幸福,而学校和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构成家庭的”细胞“,建设幸福中国的目标就实现了。
我们这一代青少年有责任、有义务把流传了五千年的中华优秀文化发扬光大。不仅幸福中国,而且要带领全人类走向美好的未来。
篇4:幸福中国征文
当我们放学回家,兴冲冲地打开电视,观赏精彩的节目时;当我们玩地大汗淋漓时回家冲一个热水澡;当我们自由自在的学习,娱乐时;你可曾想象过,有这么一些人,他们连水都很紧缺,电都用不上。
让我们看看以下事例吧!据新闻报道,在大山里,有许多村子,里面村民们脸上僵巴巴的,一点水分都没有。生活更是艰难,一碗水,全家人一个接一个的漱口,再吐回去,接着洗手洗脸,然后这一天全用这一碗水,
最后还来洗脚,才十分不舍的倒掉。另一处是大山上的一个村子,里面的村民虽然不缺水,但却没有电,那里安装一个电线杆十分不容易,他们没有电灯、电视、更没有电脑。一到晚上,他们只能摸黑工作,早早睡觉,也看不到精彩的联欢晚会,更别说上网冲浪了。
有水喝、有电用,这是多么简单的要求啊,但对他们来说是多么的幸福啊,能让他们过上和我们一样的幸福生活就是建设幸福中国的具体表现,我们还小,做不出什么惊天大事,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环保,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记得那次,我深夜起来上厕所,进到客厅后看到窗帘一处有一道光,我走近一看原来是有两家忘记关灯了,还有一次我去同学家中玩,结果发现一个水龙头水滴个不停,我告诉他,他竟然说没事。
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善恶而为之,也许你节约一滴水,我不浪费一度电,我们就能让山里的孩子喝上干净的水,用上照明的电,然他们感觉到幸福,举手之劳就能成为他人的幸福,何乐而不为呢。
建设幸福的中国,人人有责,然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吧,让我们的劳动,成就他人的幸福,因为给永远比那快乐。
篇5:幸福中国征文
幸福是什么?如果你问一千个人,也许会得到一千种不同的答案。幼儿园的小朋友会说,幸福就是吃棒棒糖;年迈的老人会说,幸福就是有一个好身体;讲桌上的老师会说,幸福是同学们都很听话。
当我在教室里大声地朗读课文的时候,我是幸福的。因为,我有一张课桌,一张平稳干净的课桌;我有一个教室,一间宽敞明亮的教室;我有一所校园,一所历史悠久且美丽的校园。我有这些,而那些在偏远贫穷山区的孩子们呢?他们有吗?没有。也许在我们眼里,这些都是那么的平常。但是,在他们的眼里,这些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啊!虽然他们没钱,读不起书,上不起学。但是,他们都是爱学习的孩子啊。没有纸和笔,他们就用树枝在泥土上写字;没有颜料和调色板,他们就用鸡毛沾上水在大石头上画画;相比之下,难道我们还不算幸福吗?
当我在公交车上给步履蹒跚的老年人让座时,我是幸福的。因为,我让一双年迈的脚得到了放松;得到了爷爷奶奶对我的夸奖;得到了众人赞许的目光。而且,《小学生行为规范》上说了,我们要”尊老爱幼“。尊老爱幼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见到老人时应该让路,让座,尽力帮助他们――这不就是要让他们的晚年感到幸福吗?当他们感到幸福的时候,其实我们也很幸福。不是吗?可是,有的大哥哥大姐姐不但不让座,还宁愿当一回”文盲“,他们上了车,无视大幅标语的提示,一屁股”砸“在”老弱病残孕“专座上。他们是坐上去了,可是,我相信他们是坐不稳的――因为,这本不属于他们!况且,这与我们提倡的”建设幸福中国“格格不入!
建设一个幸福的中国,我们必须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尊敬每一个老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让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关心每一个孩子,关心他们的成长,让他们感到无比的快乐;建设一个幸福的中国,让我们把幸福的感觉和爱传遍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篇6:幸福中国征文
幸福是一个谜,你让一千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有人说,幸福是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有人说,幸福是一生平安;有人说,幸福是一辈子的健康;也有人说,幸福是每一天都快乐。幸福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应该是愉快的,使人心情舒畅、甜蜜、快乐。幸福应该是心灵深处微妙的感受,是一个人真真切切的感受。因此,幸福首先是一种个人的主观体验,也就是说,每个人自己才是幸福生活的主体。幸福也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幸福是人们追求的基本价值,是人类发展的共同目标。
每个人的幸福感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常常是得到了一种幸福,又期许更大的幸福。建设“幸福中国”是全国人民最殷切的希望,但建设“幸福中国”并不是喊口号,而是要实实在在地付诸行动。
这一学期,我细致地读完了《建设幸福中国》这本书,对幸福又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从“实现上学不花钱、医疗有保障、廉租房政策的实施、社会保障体系、文化大家享”等不同角度感受到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幸福是学生有优越的上学环境;幸福是人民住上舒适的新房子;幸福是看病不再难;幸福是劳动者的权益得到充分的保障……建设幸福中国正在我们的身边进行着。
建设“幸福中国”,要靠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责任和义务为他人、为社会的幸福做贡献。我们希望“幸福中国”是人人都有适应自身发展的工作,家家收入都在增加,处处都有好环境,个个都有健康身体;老百姓不再为住房愁,不再为养老愁,不再为看不起病愁,也不再为孩子上中小学、幼儿园发愁。
人民是建设“幸福中国”的主人,作为21世纪的“小主人”,建设“幸福中国”必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善于思考,打好根基,不断地积蓄能量、锤炼自己、报效祖国,为建设一个更加强大、更加幸福的中国,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
篇7:幸福中国征文
看过《建设幸福中国》,我体会到了中国日益繁荣和政府对人民的关爱。
我的爷爷奶奶,都出生在旧社会。那时候老百姓受剥削,受压迫,根本没有生活保障,吃不饱穿不暖,更别提上学和看病了,爷爷奶奶的许多兄弟姐妹和儿时的伙伴都早早的夭折了。直到共产党解放全中国,老百姓们才真正当家做主人,爷爷奶奶也有了上学的机会,再后来离开了农村来到城市工作。爸爸妈妈小时候,温饱问题解决了,也能在学校接受教育,但那时的条件依然艰苦,上学要走很远的路,教舍也很简陋,书包文具都是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合用。那时候大部分家庭都是三代人挤在一套房子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爸爸妈妈工作后城市的交通更便利了,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爸爸妈妈结婚后也从单位分到了两室一厅的住房。爸爸妈妈有了我以后,一出生就给我打一些预防针,保证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小学教室宽敞明亮,设施齐全,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电脑,投影机,电视,代替了黑板和粉笔。课外活动也丰富多彩。我们的学校也是打工子弟小学,有许多外来务工子女,在这里上学,解决了外来务工的后顾之忧。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党和政府给我们的,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报答社会,加入到建设幸福中国的行列中!
篇8:幸福中国征文
中国是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泱泱大国。她历经沧桑,既经历过战争的硝烟,也饱尝过抗日战争的辛酸;既见证过新中国成立的喜悦,也体验过奥运会的繁盛。中国,这个古老而又美丽的国家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世界人的眼中,她正在一步步成长,她正在变得富强。中国人不会再被嘲笑成东亚病夫。现在,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自豪地说:我是中国人,我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人民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就拿最简单的三大件来说,也是在不断地变化。最早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再到彩电、冰箱、洗衣机,如今则是电脑、新房、小轿车了。
党和国家的政策好了,普通老百姓也能从中得到实惠。免农业税、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义务教育免费、医疗保障等都真正给了人们实惠。过去普通老百姓想都不敢想的耕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生活也早就成为了现实,中国人民富起来了!
国家发展日新月异,单从我这个小家就可以看出。
爷爷今年七十多岁了,他经历过抗日战争。那个时期,中华大地上充满了战争的硝烟,飞机、大炮到处隆隆作响,想保命都难。爷爷当时所盼望的是平安地活着,无论吃什么,只要能解决温饱问题就可以。
爸爸小时候的生活已经好一些了,但那时还有许多孩子上不起学,因为家庭条件的原因,他们不得不留在家中帮父母干活。那时,爸爸只有窝头、咸菜吃,连吃一个白面馒头都是奢侈的,更不用提现在的牛奶、面包、绿色蔬菜了。爸爸当时所盼望的是能上学、吃窝头能填饱肚子。
再说说我。现在生活富裕了,我也不用为上学、吃饱的问题发愁。现在可以说是要什么就有什么,手机、电脑、冰箱、轿车、洗衣机已走进平常百姓家。我所盼望的.是家人能够平平安安,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生活得幸福、快乐。
记得新中国成立时参加工作的人们的工资只有二十几元,到了爸爸毕业时的工资涨到了一百一十几元,而现在,爸爸的工资已有三千元。从这几个数字就可以看出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尤其是近几年来。
从我这个小家就可以看出中国这些年来所发生的变化,这也仅仅是从一个方面所看出的,我家的变化也只是祖国变化的一个缩影,其实,中国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我们都还应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壮观场面,从中就可以看出我国的综合实力有多么强大。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盛会,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中国人的奥运梦想就在那一刻实现了,开幕式的场面就像梦一样得美丽。出席奥运会开幕式的以色列总统佩雷斯说: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气势恢宏,面对如此场面,人们都像是孩子。北京奥运会的精彩,从侧面也反映出了我国的国力有多雄厚。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中国是世界的希望,我们则是中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就看我们的了。我们要关心祖国的发展,努力建设幸福中国。但幸福也不是空说就能实现的,幸福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奋斗才能实现。幸福是个人幸福和国家强盛的统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有义务为实现幸福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现在的生活虽然富裕了,但我们不能忘记先辈们的优良传统,我们须牢记自己的使命,不畏艰难、勇于创新、敢于拼搏、努力学习。也许现在的学习生活有点苦,但有句话叫做苦尽甘来,我们要学会吃苦,努力学习知识,这样在将来我们才能更好地造福国家,才能建设幸福中国。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想要成功需要经历一些磨难。所以,我们要坚定自己的信念,相信只要付出就有收获。再大的奇迹不也是人创造出来的吗?相信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坚定不移的朝前走,美好的未来在前方太阳升起的地方等着我们呢!
相信未来是美好的,让我们共同努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