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研究论文(共五则范文)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研究论文(共五则范文)



第一篇:有机农业种植技术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食品安全问题日渐提上日程,为了满足国家发展需求,有机农业种植技术在农业发展方面得到了广泛的推广运用,文章将针对有机农业种植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有机农作物;种植技术;科学种植

有机农作物产品的食品质量是可以得到保障的,由于其在种植中采用了有机农业种植技术,所以生产的产品属于纯天然、无公害的绿色产品,深受当代消费者喜爱。但是有机农作物种植技术操作复杂,稍有不慎将影响有机农作物生产品质。

1有机农业种植技术中种植环境的要求

1.1合理选择种植地点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在当前应用比较广泛,在进行有机农作物种植中需要对种植场地的空气、土壤等进行合理的选择,确保当地没有收到污染,并符合农作物的正常生产。其次要选择周围没有污染源的场地,种植人员需做好种植场地的气候考察,了解当地全年的气候变化。一般种植场地应健在工业区等的上风向位置,其周边最好同时存在水源且处于工业区等上游位置,从而确保有机农作物场地水资源灌溉的质量。一般有机作物的种植要选择肥力充足的土地,这样才有助于农作物摄取养分,健康成长。

1.2科学建立缓冲带

在进行有机农作物使用有机农业技术进行种植的时候,其场地的选择一般会受到周围环境及植被的影响,往往会引发土壤间接污染、病虫害传播等问题,所以此时可以采用科学的方式建立缓冲带对有机作物进行保护。在实践中,可以在有机种植区域和常规种植区域之间设置各类障碍物,或者在缓冲带种植有机农作物,以不断稀释外界环境对有机种植基地地块的污染,也可以在缓冲地带提供虫、鼠等有害生物的天敌的栖息地,降低外界的鼠害、虫害等影响。

2有机农作物种植转换期限要做好科学设置

完全符合有机农作物种植的天然场地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在进行有机农业种植技术的使用中,可以现在特定的场地进行有机农作物的种植,通过人为的方式改变土壤的组成,使其达到种植有机农作物的要求,其中这段种植时间就被称为有机农作物种植转换期限。种植转换期限的控制不是人为能够确定的,它主要与本场地原先的种植情况有关,若这里是1块荒地,那么一般土地种植转换期限大约在1年上下,若是选择在北方地区,由于当地农作物基本是1年1茬植物,所以种植转换期限应在2年左右,若是在南方的2年3茬或密度更高的种植区,那么土地种植转换期应在3年以上。在这段时间内进行各种有机植物的种植中应遵循有机农业种植技术的相关要求及规定进行操作,在此期间种植及收货的所有植物只可以称为转换植物,只有过了种植转换期限且得到国家认证的农作物产品才算是有机农作物产品。

3种子要科学选定

在进行有机农作物种子的选择中,应基于种植技术基本要求进行种子的科学选定。第一要基于种植场地的自然气候条件、环境状况为基础,选择具有一定抗病虫害能力有机农作物种子进行种植。第二对于第一次种植的有机农作物品种,如果没有已经定型的有机农作种子或者幼苗,那么就必须坚持无污染、未施肥、未接受农药喷洒的常规种子或者幼苗进行种植或者采取最近一次有机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有机种子作为种子进行种植;若是需要进行市场购买,那么应该选择国家认定的制定权威有机种子销售机构进行购买。

4有机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的技术重点

在进行有机农作物种植中需做好技术的科学运用,从而提高农作物种植的产量与品质。一般要重视以下3点。第一点,要确保土地具有充足的肥力,在种植的过程中每一年都应种植种类不同的有机农作物。第二点,应做好灌溉的合理性,在能够确保农作物正常生长所需水平的基础上,还要避免水土流失现象的出现,一般可以采用滴灌、喷灌灯方式,从而在确保水资源供应充足的基础上节约水源、提高有机农作物水分吸收的均匀性,在进行水源的选择中应保证水源的质量,从而提高灌溉的效果。

5防治有机农作物种植的病虫害要点

病虫害传统防治办法主要以农药喷洒灭虫去病为主,但是在有机农作物种植技术使用中这是明令禁止的,所以在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中应采取以下3点措施。首先要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采用轮作、套作等方式提高种植环境的抗病虫害能力。其次要建立缓冲带,通过在缓冲带内部培养病虫害天敌的方式,利用生物防治手段减少病虫害发生概率,降低病虫害的影响。最后采用高科技的杀虫、诱捕技术,例如采用超声波模仿雄性害虫发出的声音来诱捕雌虫,使害虫不能在有机种植地块繁衍,再比如利用害虫的趋光性特点,采用特殊光源挖成对害虫的捕杀,另外,设置防虫网也是较常采用的手段。

6结束语

做好有机农作物种植技术的运用,紧抓各项要点的实施,将提高有机农作物技术使用的价值,生产出高品质的有机农作物产品,从而为人们“餐桌上的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杨希祥.有机农业种植技术体系对生产技术的要求.中国农业信息,202_,(07)

[2]梁楚云.有机农业及其生产种植技术探讨.科技风,202_,(18)

[3]王丽颖,于宏伟.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2_,(03).

第二篇:有机农业种植冬季灭虫技术

中国有机农业网

有机农业种植冬季灭虫技术

冬季,害虫处于冬眠期,不食不动,其生活周期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对于有机农业种植来说,是最好的灭虫季节,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技术如下:

清洁有机农业田园

有些害虫常常潜伏在寄主植物的根茬、残株、枯枝、落叶、落果等残余物中越冬,作物收获后及时收集这些残余物烧毁、沤肥或深埋,往往可以消灭大量越冬害虫。

有机农业的冬耕冬灌

冬耕冬灌既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也是消灭越冬害虫的有效方法。冬季通过深耕,可以改变害虫原来的生活环境,使土壤深层的害虫被翻至地表而干死、冻死或被天敌啄食,使深埋地下的害虫不能正常羽化出土而被闷死,从而减少越冬虫源;耕后接着进行冬灌,不仅可以沉实、风化土壤,而且还能冻死一部分越冬害虫。据调查,冬耕先耙,能耙死76~85.6%的棉铃虫蛹,冬耕后蛹被埋入土壤深层,可使成活率降低86.4%~92.5%;冬灌比未冬灌的棉田,棉铃虫越冬蛹减少43.5~72.3%。

铲除有机农业田地杂草

有些害虫在作物收获后,常常转移到田间及周围杂草上越冬,而到早春,这些杂草又往往成为越冬害虫繁殖为害的“庇护所”和野生寄主;有关专家曾在棉田周围的杂草上作过调查,每平方米竟有越冬地老虎8~15头,棉红蜘蛛在早春杂草寄主上,百株虫(卵)量高达1194头。因此,冬春结合积肥造肥,铲除田内外杂草,或者在早春对杂草进行喷药处理,是防治越冬害虫的有效措施。

处理有机农业田地寄主

有些害虫(如玉米螟等)在作物收获后,常潜藏在寄主作物的茎秆或穗轴中越冬;冬季或早春,通过利用这些寄主作物的茎秆或穗轴作燃料、饲料、肥料等途径全部予以处理,可以大大减少害虫的越冬基数。

第三篇:水晶豌豆种植技术研究论文

摘 要: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我国的豌豆种植品种以及种植技术都得到了较快发展。人们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种植结构的变化。水晶豌豆作为豌豆的新品种,凭借其营养价值高、蛋白质含量大以及风味独特的特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基于此,就水晶豌豆的种植技术展开详细论述,大力推广水晶豌豆的种植栽培。

关键词:水晶豌豆;特性;种植技术

水晶豌豆是一种菜用豌豆,具有早熟、品种优质、生长期较短以及抗病能力较强的特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高档蔬菜。水晶豌豆的生长期一般情况下为70~90 d,从播种到第一次采摘只需要60~70 d,水晶豌豆的市场需求量较大,大面积种植,有利于增加农民的种植收入,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因此,要不断开发研究水晶豌豆的种植技术与种植方法,促进水晶豌豆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水晶豌豆的生长习性

水晶豌豆属于豆科类植物,具有较发达的根系,有较强的固氮的功能、稍耐旱而不耐湿。水晶豌豆的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属于蔓生性,可以随着支架进行生长发育。水晶豌豆种子最适宜的发芽时间在18~20 ℃,要想确保水晶豌豆茎蔓快速生长,必须将温度维持在9~23 ℃,而适宜水晶豌豆的开花结果温度为15~20 ℃。水晶豌豆的种植时间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气候条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水晶豌豆的种植技术

2.1 水晶豌豆种植地区的选择 水晶豌豆喜温,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气候条件以及种植土壤条件的特性,选择颗粒较饱满的水晶豌豆种子,比如,长寿仁品种或者奇珍长寿仁品种等进行种植。水晶豌豆的品种要选择纯正,抗病虫害的能力强以及种植产量较高的。在向阳并且背风的坡面进行种植。确保水晶豌豆种植土层的肥沃以及良好的排灌条件,pH值维持在5.5左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晶豌豆的产量以及质量水平。

2.2 水晶豌豆种植方法 水晶豌豆在种植前,首先,要将土地进行犁翻处理,土壤晒白之后需要将土地整理成规范化畦地,尽量使畦宽度保持在80 cm,高度为20 cm。为水晶豌豆根系以及豌豆根瘤的生长繁殖与快速发育提高有利的环境。挖浅穴进行种植,为了促进水晶豌豆的生长,需要使用腐熟的粪便点穴作为水晶豌豆种植的基肥。每个浅穴可以播种两粒水晶豌豆种子,不能过多播种也不能过少播种,一个浅穴中播种的种子过多容易引起种植密度增加,出现争抢养分的现象,不利于水晶豌豆植株的健壮生长[1]。若一个浅穴中播种的种子过少,则可能会出现发芽率降低的现象,同样不利于水晶豌豆产量的提高。水晶豌豆播种完成之后,要进行浇水管理,促进水晶豌豆种子的快速发展。此外,要及时清理水晶豌豆种植区域内的田间沟路,防止雨水的过度积水,对水晶豌豆正常生长造成较大影响。

2.3 水晶豌豆的施肥管理 施肥管理环节是确保水晶豌豆增产的关键性环节之一,是水晶豌豆种植的重要环节。水晶豌豆种植地区土壤水分的管理,要以保持土壤湿润为主要标准,特别是在水晶豌豆的结荚生长期间,必须保持充分的水分条件,水晶豌豆出苗之后的15 d内,要维持每隔10 d左右灌溉一次。若水晶豌豆的生长期在多雨的夏季,需要高度重视水晶豌豆的排水管理,防止涝灾的侵害。水晶豌豆的种苗生长期,适当的施加肥料,可以按照1 500 kg/667 m2的施肥量施加肥料,一般施腐熟的人畜粪尿或是腐熟的沼气粪水,水晶豌豆的开花结荚期间再追加一次肥料,按照30 kg/667 m2的施肥量施加化学复合肥。施肥之后再进行浇灌,促进水晶豌豆养分的充分吸收,提高水晶豌豆的实际产量以及结荚率。

2.4 水晶豌豆的科学合理的支架管理 在水晶豌豆的茎蔓生长到大约50 cm的时候应该进行必要的支架搭设管理,可以使用荆条或者使用粗细适中的竹竿进行搭设,搭设成人字形或者篱笆形的支架;同时,要小心翼翼地将水晶豌豆茎蔓整理到支架上,缠绕操作。若水晶豌豆的种植是与玉米等进行套种的,可以将玉米成熟后的秸秆剪去顶部,留下大约80~120 cm的秸秆当作水晶豌豆种植的支架[2]。让水晶豌豆沿着支架进行生长发育,有助于水晶豌豆的开花结荚,最终提高水晶豌豆的实际质量水平。

2.5 水晶豌豆的中耕除草技术 在水晶豌豆生长到幼苗期的时候,需要对水晶豌豆进行中耕除草管理,并且要将除草次数控制在2~3次。一般情况下,在水晶豌豆的幼苗生长到6~9 cm以及幼苗生长到9~12 cm的时候各除草一次。并且要在水晶豌豆搭设支架前再进行中耕一次,为水晶豌豆的生长发育创造疏松良好的土壤环境,有助于水晶豌豆根瘤的生长繁殖,确保水晶豌豆固氮作用的充分发挥。

2.6 水晶豌豆种植过程中的防治病虫害技术 水晶豌豆这种新品种虽然具有抗病虫害的特点,但是在实际种植过程中,仍然会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对待水晶豌豆病虫害的防治管理工作,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原则。对已经遭受到病虫害侵袭的水晶豌豆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防治管理:当水晶豌豆遭遇到

第四篇: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典范

秀兰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环科0901

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历程,在对传统农业、生态农业与有机农业系统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有机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和主要发展方向;通过详尽剖析我国现阶段发展有机农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旨在为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为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与借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因此,发展有机农业对我国有着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农业传统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中国已加入WTO,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竞争,农业的现代化必须放在优先发展的领域,实现农业的“战略产业”地位[ 2,3]。纵观历史,中国作为世界上农业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农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三个阶段。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到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从过分迷信技术力量和人定胜天盲目执著的现代石油农业到追求“与自然秩序相和谐”“天人合一,物土不二”的有机农业,农业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个不断否定和肯定、摒弃和吸收的过程,是人类对自然不断再认识、科技手段和开发能力不断进步的过程,同时也是人类环境观不断发展、完善和成熟的过程。

当前,世界农业和农村发展主要面临四大难题,一是食物安全,这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十分严峻,具有长期性;二是安全(质量)食物;三是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四是农民增收与经济安全。目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阶段,有机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发展方向。我们必须认真总结和发掘传统农业的技术精华和生态农业的建设经验,积极发展有机农业,这不仅有利于保护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经济,解决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问题,而且有利于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推进农业市场化与国际化进程,突破绿色壁垒对农业发展的制约,协调统一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效益,最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 4][ 1]中国有机农业发展的主要历程

脱离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中国便进入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阶段。传统农业提倡“天人合一”的系统生态观,强调因地、因时、因物制宜的“三宜”耕作原则,也即“合天时、地脉、物性之宜” [ 6,7]。然而,传统农业是建立在人类过分崇拜自然、被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生态合理性,但仍隶属于生产力相对稳定而低下的农业范畴。传统农业以人畜力为主,技术基础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下,对自然的依附状态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必然决定了其经营分散和规模狭小的特点,势必影响了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合理利用,导致农、林、渔生产结构上的不协调,最终阻碍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工业化步伐的不断加快,现代农业广泛应用化肥、农药、生长素、转基因技术等,带来了诸如水土流失、食品污染、品质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能源危机、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了现代农业体系内在的不稳定性和不持续性,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替代农业研究运动的推动下,旨在探求农业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在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我国生态农业通过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有机结合,适度合理的投入技术和劳力,运用种植业和养殖业食物链的网络来达到资源的多次增殖循环利用,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生产潜力的深度开发。实践证明,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实现了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解决农村能源短缺问题三方面的结合,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成为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途径。

然而,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常规农产品的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实施农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的主要技术障碍,食品质量和安全已经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必须进一步严格监控和管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才能顺应世界有机化的发展潮流,真正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向市场化、国际化方向发展。90年代以来,我国有机农业在肯定与否定、继承与摈弃传统农业、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应运而生,并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的发展方向。

有机农业最显著的特点是博大精深的环保文化内涵,开发有机食品不仅是实现环保文化的物质载体,而且是协调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和重要保障。1994年国家环境保护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真正开始有机食品的生产和开发。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有机食品的出口贸易总额1995年为30万美元,1997年达到800多万美元,1999年又猛增到1500万美元,年出口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可见,有机食品已成为我国向发达国家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并将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前景十分广阔的产业[ 8]。中国发展有机农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1 中国发展有机农业的必要性分析

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食品质量及其安全性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以往的配额、许可证、关税等国际贸易壁垒正在逐步取消,而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绿色壁垒则呈日益增强的趋势。“民以食为天”,在消费者环境意识大大提高的今天,“绿色消费”已成为世界总体消费的大趋势。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其主动适应市场对农产品多样化、高品质的需求,从根本上提高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整体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具体而言,我国积极发展有机农业具有如下战略意义:①有利于解决现代农业大量施用化肥、农药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能源危机、物种多样性的减少等一系列问题。②有利于解决农村人口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有利于妇女加入到有机生产体系中,提高妇女社会经济地位。③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的开发和建设,促进当地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避免因长江、黄河上游重要功能区的环境破坏,保护西部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基因库。④有利于实施科技扶贫战略,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及其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9]。

可见,我国发展有机农业具有客观必要性和历史必然性,一方面可以实现我国有限资源的持续利用,有效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和出口创汇能力,促进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进程,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2.2中国发展有机农业的可行性分析

1994年OFDC的成立,为我国发展有机农业创造了必要的现实条件和技术支持。1999年OFDC顺利通过欧盟和美国的有机食品认证专家对OFDC有机认证的评估,从而有利于促进我国有机食品质量与国际标准接轨,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推动我国有机农业国际化发展的进程。另一方面国际有机消费市场持续快速增长为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近年全球有机农产品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全球有机农产品销售额202_年为180亿美元,202_

年根据OrganicMonitor的数据达到了386亿美元,是202_年的两倍。美国是有机农产品最主要的消费国,202_年美国市场销售额达177亿美元。与此同时,发达国家有机农业生产增幅趋缓,中国有机农产品出口未来几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再者,中国国内有机消费市场发展迅速,增长潜力巨大。国内市场自202_年启动以来,增长迅速,202_年销售额达到56亿元,未来几年,将进入快速增长时期。中国将会成为美国、欧盟和日本之后的第四大有机农产品消费国。世界的有机化潮流为中国发展有机农业提供了市场机遇,国际国内市场对有机食品需求的不断扩大,为我国发展有机农业、开发有机食品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我国中西部地区开发力度较小,污染相对较轻,很少使用甚至不使用化肥、农药,这为我国加快有机农业生产基地转换,发展有机食品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此外,有机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经过适当的技术培训,很容易成为发展有机农业的生力军。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策略与前景展望

3.1 中国有机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探讨

(1)认真总结和发掘传统农业的技术精华。进一步利用和完善传统农业中物质循环利用技术,将生物多样性利用、立体种植、时空布局,用养结合、地力常新等可持续技术应用到我国有机农业建设体系中去。

(2)利用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必须充分利用我国生态农业已取得的成熟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生态工程技术措施。我国可以借鉴生态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如专家提出完善理论,政府部门积极支持,科研机构参与探索实践等,加快生态农业向有机农业的转变,以获得更多的理论和技术来推进我国有机农业的顺利发展。

(3)借鉴国外有机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国外有机农业是以完善的理论体系为指导,以成熟的市场需求为驱动,以严格的质量监控为保证,以定期的咨询服务为依托而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目前我国发展有机农业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片面追求短期效益而忽略长远利益,导致理论基础缺乏,市场体制不健全,政府部门过分干预的现状。所以,我国必须从市场需求和资源存量双重因素人手,把握农业发展的新契机,在资金方面为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并制定发展有机农业的相应政策法规,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机农业经营体制及合理模式。

(4)建立科技支撑平台,提高与完善我国的有机农业技术。我国必须尽快弥补“有机农业技术专业化”空白,培养专门技术人员,为我国有机农业的顺利开展提供技术支持与依托。目前有机农业正面临着基因工程、污泥利用、辐射技术和综合防治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严峻挑战及其自身技术的持续性问题[ 10],我国必须加强有机农业基地建设与实践探索,完善有机食品深加工技术,提高有机产品增值潜力,促进有机农业的健康发展。

(5)加强有机农业机构建设和管理工作,完善我国有机食品的认证体系。进一步强化中国有机农业认证机构的能力,提高认证机构的国际地位,加强中国现有的认证机构之间的合作,共同探索推动中国有机农业发展的有效措施,为中国有机农业的健康发展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

3.2 中国发展有机农业的前景展望

加入WTO对中国农业发展既是机遇,更是挑战。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经济与环境的互动必将推动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积极发展有机农业,不仅有利于实现我国有限资源的持续利用,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实现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的有效结合,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和健康意识,而且有利于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推进农业产业化与市

场国际化进程,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突破国际贸易绿色壁垒的限制,加速我国农业产业的战略结构性调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因此,我国必须以农业经济产业结构性调整为契机,推动农业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和品种质量的整体改善与提高,认真总结和发掘我国传统农业的技术精华和生态农业的建设经验,加快生态农业向有机农业生产体系的转变,大力加强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的科学研究,尽快建立有机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实现科研、服务、生产、贸易一体化;同时顺应世界有机化潮流,把握市场机遇,积极开发有机食品,促进有机农业向产业化、规范化与国际化的方向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 11]。

[ 1 ] 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1~5.[ 2 ] 钦佩等.生态工程学等[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60~72.[ 3 ] 张壬午等.论农业生态工程[J].生态农业研究,1998.6(1):14~18.[ 4 ] 吴文良,孟凡乔.国际有机农业及我国生态产业发展探讨[J].中国蔬菜,202_(3):3~7.[ 5 ] 卞有生等.国内外生态农业对比——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2_.69~75.[ 6 ] 宗良纲等.我国传统农业持续性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999,20(2):

42~47.[ 7 ] 席运官.有机农业与中国传统农业的比较[J].农村生态环境,1997.13(1):55~58.[ 8 ] 朱玉龙.有机农业、有机产品与质量认证[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1998(7):13~18.[ 9 ] 高振宁.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有机农业[J].农村生态环境,202_,17(2):1~4.[10] 陶思明.中国的有机食品及其产业化发展[J].环境保护,1998,(4):38~40.[11] 程国强.WTO框架下的中国农业[J].世界农业.202_,(5):3~4.

第五篇: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的质量和食品的品质产生了独特的要求,追求纯天然、无污染的健康食品已成为一种时尚。全球农产品贸易和消费也出现两个新走势:一是食品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二是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尤其是近几年发生的疯牛病更刺激了欧洲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已经习惯了工业化农业的人们,现在前所未有地关注食品的安全和品质。

目前全球的农业发展大体分为三种模式:一是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合成物的常规农业,追求的主要是数量目标,常规农业是当今世界的主流形式;另一种是拒绝使用化学合成物的有机农业,这一模式以生态为目标;第三种模式是有限度地使用化学合成物的可持续农业,这一模式追求的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双重效应。与农业生产模式相对应,食品也可大致分为普通食品、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

90年代初,日本和欧美国家就兴起发展有机农业的热潮。日本农林水产省在1988的《农业白皮书》中首次正式提出发展有机农业问题;随后,又制定出有机产品的标准,并且已经正式实施。德国、丹麦、英国、美国、奥地利等国家早就积极从事有机农业,并实施鼓励发展有机农业的政策。1992年6月,在巴西召开的由各国首脑参加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二十一世纪议程》,确立了可持续发展在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从而推动了全球有机农业的发展。尽管有机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比传统的食品高出50%以上,但市场销售额将会不断上升。专家预测在今后10年内,全球有机食品市场销售额将从目前的100亿美元增加到1000亿美元。

目前,已有许多国家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不断提高食品的安全卫生标准,设置安全壁垒。如美国对我输美蔬菜实行HACCP体系管理,日本也将于今年开始实行;《欧盟有机食品法规》规定,202_年出口国如果没有建立与欧盟要求相符的有机食品保证体系,将被列入为第三国,断绝出口途径。其实很多工业发达国家,由于受到资源条件限制,有机食品自给能力很低,主要靠进口。如德国、荷兰、英国每年进口的有机食品分别占有机食品消费总量的60%、60%、70%。美国所需的有机食品80%靠进口。有机食品正成为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

我国是世界头号水果、蔬菜生产大国,但同发达国家相比,果蔬出口仍是小国,达不到总量1%。如何由果蔬大国变为出口大国,关键在发展有机食品。我国具有开发有机食品的有利条件:一是蔬菜产业属典型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价廉,与发达国家相比,蔬菜产品具有生产成本低的最大优势;二是我国很多传统农业技术可以直接运用于有机

农业生产;三是我国许多山区、边远相对落后地区及广大西部地区很少使用或不使用化肥或农药,利用这些自然优势,这些地区很容易转变成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四是我国生物种类繁多,且绝大多数品种未经过基因重组,可以通过常规选育,开发成为有机食品。日本贸易官员认为,有机食品是今后中国向日本出口的最有前途、最有附加值的产品。但想真正利用加入WTO这一历史机遇,促进有机产品发展并融入国际市场,当前必须尽快制定国际上认可的有机食品生产技术规范、产品标准,实际与国际接轨。把握机遇,发展有机食品生产,不仅可明显提高中国食品出口档次。西部开发战略中也是一个非常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

有机农业:我国可持续农业发展典范

目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阶段,有机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发展方向。我们必须认真总结和发掘传统农业的技术精华和生态农业的建设经验,积极发展有机农业,这不仅有利于保护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经济,解决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问题,而且有利于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推进农业市场化与国际化进程,突破绿色壁垒对农业发展的制约,协调统一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效益,最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994年国家环境保护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真正开始有机食品的生产和开发。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有机食品的出口贸易总额1995年为30万美元,1997年达到800多万美元,1999年又猛增到1500万美元,年出口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可见,有机食品已成为我国向发达国家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并将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前景十分广阔的产业。世界的有机化潮流为中国发展有机农业提供了市场机遇,国际国内市场对有机食品需求的不断扩大,为我国发展有机农业、开发有机食品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一要认真总结和发掘传统农业的技术精华。进一步利用和完善传统农业中物质循环利用技术,将生物多样性利用、立体种植、时空布局,用养结合、地力常新等可持续技术应用到我国有机农业建设体系中。

二要利用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必须充分利用我国生态农业已取得的成熟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生态工程技术措施。我国可以借鉴生态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如专家提出完善理论,政府部门积极支持,科研机构参与探索实践等,加快生态农业向有机农业的转变。

三要借鉴国外有机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国外有机农业是以完善的理论体系为指导,以成熟的市场需求为驱动,以严格的质量监控为保证,以定期的咨询服务为依托而不断发展壮大

起来的。目前我国发展有机农业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片面追求短期效益而忽略长远利益,导致理论基础缺乏,市场体制不健全,政府部门过分干预的现状。所以,我国必须从市场需求和资源存量双重因素人手,把握农业发展的新契机,在资金方面为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并制定发展有机农业的相应政策法规,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机农业经营体制及合理模式。

四要建立科技支撑平台,提高与完善我国的有机农业技术。我国必须尽快弥补“有机农业技术专业化”空白,培养专门技术人员,为我国有机农业的顺利开展提供技术支持与依托。目前有机农业正面临着基因工程、污泥利用、辐射技术和综合防治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严峻挑战及其自身技术的持续性问题,我国必须加强有机农业基地建设与实践探索,完善有机食品深加工技术,提高有机产品增值潜力,促进有机农业的健康发展。

五要加强有机农业机构建设和管理工作,完善我国有机食品的认证体系。

有机农业:我国可持续农业发展典范

目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阶段,有机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发展方向。我们必须认真总结和发掘传统农业的技术精华和生态农业的建设经验,积极发展有机农业,这不仅有利于保护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经济,解决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问题,而且有利于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推进农业市场化与国际化进程,突破绿色壁垒对农业发展的制约,协调统一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效益,最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994年国家环境保护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真正开始有机食品的生产和开发。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有机食品的出口贸易总额1995年为30万美元,1997年达到800多万美元,1999年又猛增到1500万美元,年出口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可见,有机食品已成为我国向发达国家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并将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前景十分广阔的产业。世界的有机化潮流为中国发展有机农业提供了市场机遇,国际国内市场对有机食品需求的不断扩大,为我国发展有机农业、开发有机食品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一要认真总结和发掘传统农业的技术精华。进一步利用和完善传统农业中物质循环利用技术,将生物多样性利用、立体种植、时空布局,用养结合、地力常新等可持续技术应用到我国有机农业建设体系中。

二要利用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必须充分利用我国生态农业已取得的成熟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生态工程技术措施。我国可以借鉴生态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如专家提出完善理论,政府部门积极支持,科研机构参与探索实践等,加快生态农业向有机农业的转变。

三要借鉴国外有机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国外有机农业是以完善的理论体系为指导,以成熟的市场需求为驱动,以严格的质量监控为保证,以定期的咨询服务为依托而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目前我国发展有机农业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片面追求短期效益而忽略长远利益,导致理论基础缺乏,市场体制不健全,政府部门过分干预的现状。所以,我国必须从市场需求和资源存量双重因素人手,把握农业发展的新契机,在资金方面为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并制定发展有机农业的相应政策法规,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机农业经营体制及合理模式。

四要建立科技支撑平台,提高与完善我国的有机农业技术。我国必须尽快弥补“有机农业技术专业化”空白,培养专门技术人员,为我国有机农业的顺利开展提供技术支持与依托。目前有机农业正面临着基因工程、污泥利用、辐射技术和综合防治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严峻挑战及其自身技术的持续性问题,我国必须加强有机农业基地建设与实践探索,完善有机食品深加工技术,提高有机产品增值潜力,促进有机农业的健康发展。

五要加强有机农业机构建设和管理工作,完善我国有机食品的认证体系。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