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新空间的设计运用论文[范文模版]
一、对空间自身的塑造
在展示空间的选择上,要尽量选择较为纯净的空间,色彩和造型要与作品本身形成巨大的反差,从而有利于形成作品对于空间的占有感。德国装置艺术家伊娃·海赛的作品《乱了套》之所以会产生“乱”的感觉,首先是作品本身与其所处空间的关系。作品本身为曲线,线型与空间整体横平竖直的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加上作品本身闪亮的颜色以及灰暗的空间使空间整体成了作品的背景,在这种图底关系下,作品本身更加突出。同时作品本身占据了观者的主要视域范围,所以它表现出来的氛围就是观者感知的空间整体的氛围。其次作品的形态和色彩与蜘蛛网相似,认知的经验告诉观者蜘蛛网的纹理和形态是乱的,所以观者也会把这种感觉自然地联系到眼前的作品上,由此该作品“乱”的主题自然而然地被观者接受。
二、对空间界面的塑造
许多装置艺术作品没有将观者纳入到作品本身的内部空间之中。这就需要选择恰当的材料去塑造空间界面,而所谓用材料去塑造空间界就是依靠材料表面的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的形式美感。空间界面既可以采用四周完全封闭的围合形式,又可以采取通过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限定出一定的虚拟空间的形式。前者如安塞姆·基弗的《美索不达米亚》,基弗用铅做的书架和书围合成了一个较小的封闭空间,观者被锈迹斑斑的铅材料所包围,犹如进入了一座出土的古代遗迹,历史的沧桑感油然而生;后者如唐纳德·贾德的《无题》,作品借助展厅四周的墙面摆布构件,通过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虚拟的围合空间,观者通过对构件材料表面光泽度、粗糙度、反光度等以及构件排列组合关系的感知达到对整体空间氛围的感知。
三、与展示环境相互融合装置艺术的空间设计极端化的处理方式就是与展示空间本身融为一体,它打破了作品与展示空间的界限,将时间、空间、过程、现场感合并为同一个实体。观者被包容于一个特定的空间中,由被动观赏转化为主动接受,并且动用各种知觉器官去感受。汉斯·哈克在1993年威尼斯双年展上展出的作品《德意志》,将整个德国国家馆设计成一件巨大的装置作品。在展厅的入口,他将希特勒1934年参观威尼斯双年展时的大幅照片陈列在这里,入口上方是放大的东、西德合并后发行的一元马克硬币模型。进入展厅,观者会发现被撬起的灰色大理石地板砖散落了一地以及正面墙上镶嵌的“GERMANIA”8个醒目的黑色字母。同时展厅中还夹杂着迫害犹太人以及战争的声音。这种破坏性的场景以及多维度结合的表现方式,使观者深切地感受到了满目疮痍的日耳曼民族的过去与现在。该作品与其所处的空间很好地融为了一体,达到了与观者良好的互动效果。
四、结语
占据一定的空间、支配一定的空间,并且通过材料给观者的感受营造空间的氛围,从而与观者达成默契,激发观者的情感共鸣,进而使艺术作品本身产生意义。
第二篇:舞美空间色彩设计与运用论文
摘要:
舞美空间由布景、服装、演员化妆和灯光等多个要素组成,各要素的设计都涉及到一个共同元素,就是“色彩”;色彩是舞美空间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有效提高舞美空间的设计水平,更好发挥其舞台表演辅助作用,笔者在简要概述舞美空间色彩设计基础上,分别从布景、服装、演员化妆和灯光四个方面,对舞美空间中色彩的设计与运用问题进行了专门探讨。
关键词:舞美空间;色彩;设计;运用
就舞美空间而言,其涉及布景、服装、演员化妆和灯光等多个构成要素;舞美空间设计,即是对上述多个组成要素进行艺术构思和美学设计的过程。需要说明的是,在所有上述舞美空间要素及舞美空间的整体设计中,几乎都要涉及到一个共同元素,它就是“色彩”。在所有上述舞美空间要素设计过程中,色彩设计都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色彩作为一种无声语言,其起到刺激人感官视觉,给人以不同心理感受的作用。同时,色彩的设计与运用在舞台表演中还承担着塑造人物形象、展现舞台美感的重要任务。总之,在舞美空间设计中,舞美空间设计者要科学、合理的设计与运用色彩这一元素,充分发挥其重要的视觉作用,营造出最佳的舞台表演艺术与视觉效果,达到辅助舞台表演的目的。为此,笔者在简要概述舞美空间色彩设计基础上,分别从布景、服装、演员化妆和灯光四个方面,就舞美空间中色彩的设计与运用问题进行了专门探讨;旨在有效提高舞美空间设计的水平,更好发挥其舞台表演辅助作用。
一、舞美空间的色彩设计概述。
舞美空间是舞台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视觉审美要求可谓是“蒸蒸日上”,特别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舞台表演艺术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人们对舞台表演中的“舞美空间美感”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不断优化舞美空间设计。实践证明,舞美空间设计要想精益求精,要求设计者不但要对舞台表演及其主题有较深刻的理解,更需要准确把握舞台场景及对舞台表演空间的立体把握与表述,我们称之为“舞美空间”。
在舞美空间设计中,色彩是舞美空间设计的无声语言,也是舞美空间设计的最主要与重要的可操作元素,舞美空间设计水平的提高不可能脱离色彩设计而进行,而缺少舞美空间考虑的色彩设计也是不可能有预期效果的;因此,舞美空间设计水平的提高需要切实提高色彩设计与运用水平,色彩设计与运用同样需要考虑舞美空间的实际需求来发挥其“美轮美奂”的舞台表演辅助效果。总体来说,不同的色彩设计与运用会取得不同的舞美空间效果,在进行舞美空间设计时,色彩的设计与运用要切合舞台表演主题,充分考虑舞台表演主题的需要,同时也要注意舞美空间中色彩设计与运用的简洁、明快原则,绝不能因为色彩的过于“夺目”而破坏了整个舞台美术空间的艺术效果。
二、舞美空间色彩的科学设计与运用。
(一)舞美空间中布景色彩的设计与运用。
布景是舞美空间构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也是舞美空间设计的“重头戏”,其色彩的设计与运用至关重要,对于舞台表演其产生是影响也是具有全局性的。布景设计贯穿舞台表演内容与过程的方方面面,而色彩设计也同样贯穿布景设计的方方面面,要求布景色彩设计者们在进行具体布景色彩的设计与运用时,不仅要考虑主色、背景色的恰当搭配问题,同样要考虑主体色调的美感与表现力,因为布景主题最终还是要靠主体色来表现。一般来说,明度相近颜色或者邻近色相搭配时背景色的可见度要较低,如主体色调为黄色,而背景色为白色或者黄绿色;反之,不同原色或者反差较大色彩之间的搭配会明显提高背景色的可见度,如主体色调为红色而背景色为白色或者金色等。总之,在进行布景选色时应仔细推敲主体色与背景色之间的关系,使其更好的服务于布景和表演主题。
(二)舞美空间中服装色彩的设计与运用。
舞台表演过程中的服装有“演员第二皮肤”之称,其色彩的设计与运用同样影响到舞台表演的效果,具体来说其更多的影响舞台表演过程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舞台表演中演员的服装,主要涉及演员的穿戴衣着及配饰,是相应舞台表演主题人物性格、精神等的重要外部表现。对于舞台空间中演员服装色彩的设计与运用,设计者应该以着力渲染演出气氛为原则,相关色彩的设计与运用既要体现剧本、表演所需及所要表达的时空感,也要体现相关人物的性格、爱好和修养等特质。在进行演员服装的色彩设计时,设计师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剧本的情感基调和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重点协调好剧本主题、内涵与人物服装色彩之间的关系;如:风格相对轻松欢愉的剧本内容、主题,在演员服装颜色的设计与运用上要注意体现跳动、活泼特点,以绿色、黄色、红色等颜色比较适合。
(三)舞美空间中演员化妆色彩的设计与运用。
在整个舞美空间构成中,演员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对舞美空间艺术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演员化妆色彩作为舞美空间色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与运用对舞美空间色彩设计也至关重要。要求舞美空间的设计者在进行演员化妆色彩设计时,要以综合考虑剧作主题、时代及人物性格、民族、身份、职业等因素为前提,最大限度的做到演员妆面色彩的得体、合理,使其更好的服务于舞台表演。如在歌剧、戏曲等舞台表演艺术中演员化妆色彩应该尽量浓烈一些,而话剧、舞台剧及重点表现现实题材的舞台表演则应该自然一些,与舞美空间色彩的融合要求也更高一些;另外,如果舞台灯光偏向于冷色调,那么演员的妆面应该偏暖,目的是用以中和妆面色彩黯哑、阴沉的视觉感受。还有在所有类型的舞美空间演员化妆色彩中,戏曲脸谱色彩的设计与运用要求最高、也最为典型。
(四)舞美空间中灯光色彩的设计与运用。
灯光有“舞台太阳”之称,其体现了灯光色彩设计与运用在舞美空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与意义。舞美空间中的灯光色彩不仅可以将明亮布景变得暗淡,更可以实现冷色调布景的转暖,以及将纯白布景变得绚丽多彩,甚至是将虚无的布景变得生机盎然,这就是其发挥的作用;具体来说,舞美空间中的灯光色彩具有创造时空、渲染特定氛围、表达特殊节奏与情感及揭示表演主题精神内涵的作用。综合舞台表演要求,舞美空间中灯光色彩的设计与运用,要以充分考虑灯光与戏剧情节之间的匹配关系为前提,本着渲染舞台表演气氛、表现人物情感和情绪及表演奏变化的目的设计与运用灯光色彩;之所以重视舞美空间中灯光色彩的设计与运用,原因除了其影响舞台表演效果外,还有其也影响到观众的心理、情绪、情感等,近而影响观众对整个舞台表演的认知与肯定。
参考文献:
[1]吴海亮。浅析音乐类演出中的灯光设计与运用[J]。戏剧之家,202_(6)。
[2]黄健。从多视角看舞美设计的色彩分析[J]。明日风尚,202_(9)。
[3]戴翔。浅谈舞台美术设计的色彩运用[J]。神州,202_(10)。
第三篇:布艺在居住空间设计中的运用研究论文
摘 要:从xx世纪起,随着世界工业化生产的快速发展,建筑的材料多以钢筋、水泥、玻璃等为主,它们虽然有很多优点,比如功能上、批量化生产上的等,但是它们也存在很多缺点,比如冰冷感、生硬感等,由于当代城市整个大环境都是冰冷、生硬的氛围,很多人开始反感
关键词:艺术理论论文发表,发表艺术理论论文,艺术理论论文投稿
绪论
从xx世纪起,随着世界工业化生产的快速发展,建筑的材料多以钢筋、水泥、玻璃等为主,它们虽然有很多优点,比如功能上、批量化生产上的等,但是它们也存在很多缺点,比如冰冷感、生硬感等,由于当代城市整个大环境都是冰冷、生硬的氛围,很多人开始反感这样的环境,温暖、柔和、舒适的室内装饰便成为了弥补这些遗憾的有效途径,于是人们便开始研究偏柔软、温暖性质的装饰材料,布料就是其中之一,它对营造温暖、柔和、舒适的室内环境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在当代室内居住空间设计中,设计师运用布料来反冲社会大背景的冰冷,无疑会受到当代人的欢迎。
布艺及居住空间概述
布艺:在布料上进行艺术创作,可以进行刺绣、染色、绘画、剪切等等多种方式,把色彩、透视、质感等通过技术手段与布料的结合,形成各式各样,百花争鸣的布艺,布艺在室内空间中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增强了空间的实用性及舒适性、艺术性。居住空间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空间,可以完美的演绎人的一生经历,安抚焦躁不安的心灵,它是人一生中最安全的避风港湾和最美好的驻足地。
一、布艺在居住空间中的作用
1、布艺在居住空间中的装饰作用
布艺在室内空间中的不同运用,可以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氛围,赋予空间不同的文化内涵及塑造空间不同的视觉效果,布艺在居住空间中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比如偌大的客厅空间地面上的一块鲜艳的地毯,它可以把人的目光吸引去,使空间中有一个视觉焦点,使人的眼睛有一个落点,在空间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装饰作用。
2、布艺在居住空间中的调整作用
由于当代建筑材料多数都是硬质材料,比如钢筋、水泥、玻璃、金属等,室内空间也就充满生硬、冰冷感,在这样的背景下,急需要有能够起到调整空间冰硬的装饰材料,布料就是其中很好的软化空间的装饰材料之一,由于布料的属性:柔软、温暖、亲切等,它成了软化硬质空间装饰材料中的香饽饽。由于建筑空间的力学结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空间的视觉效果,很多室内空间都有一些缺陷,现在设计师充分运用布艺的调整作用,来改变空间的不完美,因为织布的随意性大,且与现代技术的无瑕疵结合,受到了很多设计师的青睐,运用布艺可以塑造出各种各样的视觉效果,为室内空间的完美视觉效果起到了调整的作用。
3、布艺在居住空间中的分隔性
比如:在当代居住空间卧室的床上,根据床的形状在它的上方设计一个帷幔,当把帷幔放下来时,它就分隔开了床的空间和其他空间,同样的道理,布艺在居住空间的其他地方也可以运用这个方法来分隔空间。
4、布艺塑造居住空间的系列性
东方与西方,中国与美国,汉族与苗族等各个地区、国家、民族因为自己的传统文化及习俗的不同,各自的喜好也不同,布料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在布料上加入各个地区、国家、民族自己的文化元素,再来进行装饰室内,可以形成不同的系列,营造不同的意境及文化特色。
5、布艺塑造居住空间的整体性
世界人类文明有几千年的历史,遗留下来了很多个设计风格,每一种风格都有自己特定的风格元素,比如地中海风格就是蓝色的与白色的格子相间,我们可以在布料上把各种风格的元素运用技术的手段表现出来,再运用到室内空间中,可以很好的强化室内设计的整体性。
二、布艺在居住空间中的应用
从古至今布艺在居住空间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当代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布艺在居住空间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所营造的氛围对人的身心起到了巨大的益处,设计师要更加注重在新世纪用它新的艺术语言来表达居住空间的情感、思想及文化。
1、布艺在客厅中的应用
客厅中的沙发套、地毯、窗帘等都是布艺在客厅中的应用,有了这样一些大面积的布艺在空间中,给人带来亲切感、舒适感,在这些布艺上用现代技术施加不同的色彩,不同的平面视觉元素,来塑造不同的空间视觉效果,为一个家庭的重要空间添砖加瓦,体现居住着的爱好及品味。
2、布艺在卧室中的应用
卧室是提供人休息的空间,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普遍较快,卧室是给人减压放松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空间,卧室中的床上用品、地毯、窗帘等都是布艺在卧室中的应用,布艺大量在卧室中运用,可以很有效的给人身心放松及带给人温暖感。
三、布艺在居住空间设计中的发展趋势
布料从古至今一直都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一直都受到人类的青睐,从没有间断过,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人们对布料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变化,从最开始功能上的简单要求如(遮光,隔热)等发。
第四篇:室内公共空间设计中漆艺运用论文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漆艺,经历过古代的辉煌和历史阶段性的遗忘,在当下被挖掘并重新认识。本文论述了漆艺在现代公共空间设计的类别以及应用特性,探讨了现代设计中漆艺发挥的特殊作用等,呼唤更多的人了解大漆并用其作为材料进行创作和设计,服务于社会。公共空间陈设是指在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中进行的艺术创造与相应的环境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和室内设计范围重合,但主体是艺术品的创作与陈设。这类空间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如广场、街道等公共活动场所。室内公共空间顾名思义把公共空间的范围缩小到室内环境的空间,针对其进行艺术创作和陈列摆放。优秀的室内空间陈设作品是环境、设计、材料的高度整合。材料的使用和搭配是空间陈设的物质基础是物化的呈现。目前可供选择的材料品种繁多,设计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风格和要求进行选择。大漆作为传统的材料,在古代被广泛用于建筑、家具、日用器具等方面。现如今漆材料被人们重新认识,设计加工的艺术品成为空间陈设的新元素。
一、漆艺生发和演化的进程是其作为公共空间陈设新元素的历史基础
河姆渡文化的朱漆木碗,是人类最早使用漆的实物证明,距今已有7000年的历史。大漆又称国漆、土漆,具有耐热、耐酸、耐磨、防腐、绝缘的特点,抛光之后呈现天然光泽,被誉为“天然涂料之王”。古代漆艺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漆器的发展历史。商周时期和战国时期漆艺已经得到大力发展,广泛应用于酒器、武器、食器、乐器、、礼器、冥器等。西汉时期漆器的发展更为迅猛和辉煌,制作更加精巧,成为漆器发展的高峰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漆器造型更为丰富。唐代随着经济的发展漆器广泛用于佛造像,传统日用型漆器受到陶瓷的冲击,一部分向艺术品型漆器转型。宋元明清时期漆艺不再辉煌,却也是工艺美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大漆从被发掘到使用,最直接的原因是材料的优越性。古代人们将大漆直接涂抹于器物,器物经久耐用。后来把矿物颜料加入大漆使得大漆色彩丰富,把它直接用于生活装饰,受到人们的喜爱。我们古代留存下来的建筑和器具上都能看到漆艺深沉又不失变化的色彩。大漆在古代生活中得以广泛认可和使用是其材料性能优越的一种反映。时至当下,大漆作为优质装饰装修材料在韩国和日本被广泛的应用于生活和生产。比如日本的食器、高档手表、寺庙建筑等;韩国的家具、日用器具等。在我们现代生活中,漆艺正在被重新认识。无论作为日用器具的生产还是作为纯艺术创作,大漆优越的材料性能为艺术家提供了无限的空间。中国古代对漆的使用涵盖了建筑、家具设计、室内陈设等方面。这些无疑都是艺术服务于生活需要的典型案例,为现代室内空间陈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大漆这种材料的特性为设计师提供了设计的新维度。
二、漆艺在室内公共空间陈设中的应用
漆艺作品因其材料优越、技法多样、装饰性强等特点,作为室内公共空间陈设的新元素,可以在漆画或漆壁画、漆家具如漆屏风、漆摆件等方面进行设计。
1.漆画和漆壁画的性能和应用
漆画陈设于室内空间,易于悬挂,装饰效果强,也易于擦洗。漆壁画即以漆为材料,绘制在夹芯板、密度板等媒介物上,然后安装在墙面或者直接绘制于墙体的大型漆画,它是漆画在室内空间延展至大尺寸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空间中墙面与画、空间与形象的紧密结合。漆画和漆壁画技法丰富,表现力强。漆壁画可以做镶嵌,用螺钿、骨、石、玉等材料按照特定形象进行镶嵌,丰富的材料带来视觉上的美感,被很多人喜欢。也可以做漆雕,类似于浮雕的效果,打破传统漆画平面性的效果,呈现出立体的视觉感受。还可以用漆直接彩绘,然后打磨抛光完成。大漆材料和工艺特性使得漆壁画大气磅礴、绚丽多彩。区别于传统壁画,漆壁画不易变色、表面光洁易于打理。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对漆壁画青睐有加,成为酒店大厅、时尚会所、历史博物馆等空间陈设的主要选择。
2.大漆家具和屏风的空间应用
家具作为日用品离不开人们的生活,传统家具通常选用优质木材进行设计加工,在造型和功能上尽其所能。大漆家具在日常家具基础上强调着色的花纹和造型相协调,突出陈设环境的气氛。大漆家具既可以古朴卓然,也可以现代时尚,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比如设计师为客厅设计的茶几、沙发、和储物柜简洁大气、充满时代特征。为中式书房设计的条案和书柜,可采用素髹或螺钿镶嵌的方法,前者大气自然,后者生动深沉,和书房读书的环境相得益彰。漆屏风是室内陈设的重要类别,属于家具类,但屏风因其强大的实用性和装饰性往往受到设计师和使用者的青睐。漆屏风有四扇、六扇、八扇等不同设计,往往取双数为吉祥数。功能是室内空间分割和装饰。从大小形态上可分为插屏、桌屏、折屏等。将漆艺的种种技法应用于屏风,或描绘或镌刻,或镶嵌,典雅大方,吉祥富贵。
3.漆摆件对空间的补充和美化
小型器具,比如花瓶、花台、烛台、香具等是对空间中大型家具或绘画起到补充和对比作用。花瓶等因为体积较小,可以用大漆灵活处理,以适应不同的空间环境,起到很好的美化和点缀作用,在室内陈设中不可或缺。
三、结语
历史证明漆艺作为优质的材料沿用了数千年。在现代的设计领域中,发掘新材料,运用新思维进行设计或者跨界设计正是时代的趋势。人们越来越能认识到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养料和智慧。古人选择了漆,我们重拾对大漆的认识,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第五篇:新中式设计在空间设计中的运用论文
摘要:在综合国力逐渐提高的时代下,在设计风格泛滥之时人们逐渐认识到本土文化的重要性,因而人们开始从盲目的临摹与拷贝中逐渐转为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风格。让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设计之风。放眼望去回归传统文化已成为现今热门话题,从室内、环境、建筑等都具有显著发展,所以让中国风在传承中创新,让城市不再冷漠。
关键词:新中式设计风格;传统文化;传统与现代;中国风
自从西方工业革命以来,技术工业化对传统的手工业冲击,再加上包豪斯设计理念的推广,使得设计越来越国际化。我国也在这种风格之下愈演愈烈,以至于人们对这种单一化的设计感到厌恶,促使一些设计师开始在这国际化的**之中进行着对传统风格的探索,回归中国风,在现代设计之中融入传统元素,逐渐形成一种新的设计之风即“新中式风格”。
1对新中式风格的探索与分析
我国现代景观的设计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环境景观建设日益加快的大背景下,各个城市的景观出现了“西化”、“国际化”的趋势。在20世纪初现代主义风格兴起之时,中国也在盲目的吸收与发展,包豪斯的设计之风迅速席卷着整个设计领域,我们也在逐渐的失去了中国传统的文化气息。人们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传统文化正在渐渐的淡化,为了回归本民族的文化一批新的设计师开始在现代设计之中渗入传统的元素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2中式风与新中式的区别
2.1两者的相同点
设计之中都有注重传统文化;风格基本相似;设计色彩沉重;都有一些木质材质;装饰物古典;讲究对称。
2.2两者的不同之处
中式风格:是以明清家具设计为主,其设计讲究雕梁画栋、富丽堂皇,色彩鲜明,注重设计中的规整对称,来显示其皇家的威严。建筑以木为主的设计,因此不易保存,不易修复,中国传统的建筑如四合院其需要面积之大,造价成本高,已不适合现今社会的发展。新中式风格:也可称为“现代中式风格”。它注重中国传统的设计元素,以现代人的审美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空间设计,在改变“形”的基础上注重中式设计中的“神”强调其意味。新中式设计最大的特点就是色彩鲜明,不仅有着传统的黑白红黄的色调还增加了一些明快的蓝绿橙粉等的颜色;采用新技术,在设计之中大量采用钢化玻璃,铝合金,钢材等现代的新材料;在装饰上多现代艺术工艺,也有一些字画等传统艺术品;大量直线的运用显示了人们追求简洁时尚的现代气息;还讲究空间的层次感。
3新中式风格在空间上的运用
以下我们就来分析新中式风格在室内、景观园林、建筑这三个方面的运用。
3.1新中式设计风格在室内中的表现
在室内设计中表现出一种庄严与优雅的气质,空间装饰简约、直线感强烈,直线的装饰不仅反映出人们追求简单大气的生活居住环境,更能体现中式家具的质朴自然。新中式的室内家具主要体现其线条的流畅,内部设计精巧,大多以深色为主。在室内设计中摒弃了以往传统的黑白红的色调,增加了现代鲜艳的粉、橙、蓝、绿等,使空间更加明快和谐。材质大多以玻璃、金属等现代材质展现。
3.2在景观园林中的运用
在景观设计中,我国的现代景观的设计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我们知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由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与审美倾向,在这样的情形下,一些设计师开始对中式景观的探索与研究。在设计中其特点表现在一些几个方面:遵循传统的儒道佛文化;借景移情;虚实结合;空间层次相互渗透;强调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3.3在建筑上的表现
在建筑方面,目前在我国大部分的城市建筑中都采用着欧美风、俄罗斯风格,致使一些本国的传统建筑面临着消失。在现代化设计风格的驱动下,城市建筑已没有了原本的文化,成为千篇一律的空壳。为了扭转现状,一些建筑设计师开始有意的把传统建筑文化融入现代建筑之中,成为了一种新的城市面貌。新中式建筑既不是全盘否定西方建筑,也不是全部吸收传统之气,而是以现代人的思想加以中国园林的精华使其达到环境与建筑的和谐统一。在传承中创新,让它具有时代感。在物大地博的中国,传统建筑表现的多种多样,根据地域文化的不同,不同的民族风情,以南北差异最为明显,所以因地制宜完善城市的面貌。虽然目前的条件还不完善,其新中式建筑大部分存在于高档别墅、高档会所等。
4对新中式风格设计的展望
新中式不仅在室内、景观园林、建筑等有表现,它还涉及到家具、饰品等一些物品上。在我们未来的生活中,传统文化的回归占据着市场的重要位置。随着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我们自身的文化素养也在不断的提高,民族意识也正在觉醒。5总结人们都已经意识到这样的问题:中国的经济在高速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在放弃着生态和文化!在今天的我们是否感知到文化在退缩,设计师也在唤醒着我们。然而我们不能丢弃我们的文化,正如西方设计师所说的:“没有中国文化的设计,就不叫做设计。”我们要回归,追溯我们的文化,没有文化的设计没有内涵,没有文化的城市同样也很恐怖。
参考文献:
[1]徐宾宾主编.东方风情—影响中国室内设计进程的188套样板房系列[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2_.
[2]曹磊主编,刘晓明.中式景观设计贰[M].江苏:江苏科技技术出版社,202_.
[3]刘容编辑.中式住宅[M].辽宁: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2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