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内蒙古自治区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测试卷[大全]
内蒙古自治区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一、二单元 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进步不少吧,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一、填一填(共10题;
共10分)1.(1分)(202_三上·潮安月考)校运动会跑500米,小红用89秒,小丽用1分20秒,小云用76秒.三人中,________跑得最快,________跑得最慢. 2.(1分)(202_三上·宜昌期末)张静跑100米用了17________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75________ 一头犀牛重1________ 故事书厚6________ 3.(1分)笑笑9:00上课,9:40下课,这节课上了________分钟,课件休息10分钟,再加上________分钟,正好是1时。
4.(1分)(202_三上·宜昌期中)8吨 =________千克 70毫米 =________厘米 4时=________分 6分40秒=________秒 5米=________厘米 120毫米=________厘米 7800千克=________吨________千克 5.(1分)(202_一下·增城期中)16-________= 9 7+________=15 90+________=95 61-________=1 18-5-9=________ 5+9+6=________ 13+4-10=________ 6+8-9=________ 6.(1分)坐这趟飞机________时________分开始检票。
7.(1分)一个加数是26,另一个加数是49,和是________。
8.(1分)在横线上填上“>”“<”或“=”。
________ 100分________ 小时 4.05吨________4050千克 9.(1分)三年级同学去秋游,男生有170人,女生有150人。每人一顶小黄帽,一共需要准备________顶小黄帽。王老师准备了300顶小黄帽,还差________顶。
10.(1分)在横线上填上“>”、“<”或“=”。
68________43 54 +17________26+45 17+28________57 – 24 80分________7角9分 二、判断(共5题;
共5分)11.(1分)运动员跑110米栏大约用了14秒。
12.(1分)若甲数给乙数15,那么这两个数相等,所以甲数比乙数多15。
13.(1分)飞机2:30起飞,3:10分在机场降落,飞机飞了1小时20分。()14.(1分)68+17>49+27 15.(1分)(202_二上·秦皇岛期中)40-28=22。()三、选一选(共5题;
共5分)16.(1分)(202_三上·浙江期末)小明9:20到电影院时,电影已经播放了半小时,电影是从()开始的。
A.8:50 B.9:50 C.9:00 17.(1分)(202_二下·南郑期末)我们每天大约睡9()A.时 B.分 C.秒 18.(1分)()加上629的和是1000.A.371 B.471 C.571 19.(1分)比80少2个十的数是()。
A.78 B.60 C.100 20.(1分)(202_一下·苏州期末)我俩4天已经栽了30株花,还有20株没有栽,原来一共要栽多少株花?下面哪个算式是正确的? A.4+30+20= B.4+30= C.30+20= 四、计算(共4题;
共9分)21.(1分)(202_三上·宜昌期中)直接写出得数。
82+43= 53-28= 64+36= 651-323= 156+48= 355+145= 67+24= 87-35= 480-250= 420-130= 687+431= 581-362= 22.(4分)(202_二下·嘉陵期中)直接写得数。
16÷4= 7×8= 35+55= 86-35= 48÷8= 54÷6= 7×3= 5÷5= 100-69= 73-73= 68-30= 32-9= 30÷5= 85-70= 24÷6= 28÷7= 54÷6= 17+13= 24÷4= 15÷3= 23.(1分)李叔叔8:25从家出发去开会,出发15分钟后发现笔记本忘带了,马上返回家去拿,也用了15分钟,再用25分钟到达开会现场,开会要用2小时。
(1)李叔叔刚好准时到开会现场,请你算出会议开始的时间。
(2)如果李叔叔会议一结束就回家,回家路上用了25分钟。请你写出他到家的时间。
24.(3分)一个玩具车15元,一个玩偶26元,一个玩具飞机23元。
(1)买一个玩具车和一个玩偶一共要花多少钱?(2)玩偶比玩具车多多少钱?(3)玩具飞机比玩具车多多少钱? 五、解决问题(共7题;
共11分)25.(1分)王敏从一楼走到三楼需要18秒,他从一楼走到五楼需要多少秒? 26.(1分)丫丫去看望奶奶,买了4盒鸡蛋,每盒15枚。鸡蛋比鸭蛋少几枚? 27.(2分)(202_三下·云南期末)从昆明到成都的火车本该下午3:50到达,结果下午4:25才到达。这列火车晚点了多长时间? 28.(4分)(202_三上·商丘期中)李阿姨今天准备400张快递单够吗?还差多少张快递单? 29.(1分)从10:10到11:00,经过了________分钟。
30.(1分)环卫工人3月收集瓶子1588个,4月收集瓶子3432个,4月比3月大约多收集多少个? 31.(1分)周末,亮亮和爸爸妈妈开车去看望奶奶,他们早上10时50分出发,路上开了1小时40分钟。他们什么时候到达奶奶家? 六、桃战题(共1题;
共1分)32.(1分)在横线上填上>,<或=(1)75-26________37+10(2)60-53________9 参考答案 一、填一填(共10题;
共1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判断(共5题;
共5分)11-1、12-1、13-1、14-1、15-1、三、选一选(共5题;
共5分)16-1、17-1、18-1、19-1、20-1、四、计算(共4题;
共9分)21-1、22-1、23-1、23-2、24-1、24-2、24-3、五、解决问题(共7题;
共11分)25-1、26-1、27-1、28-1、29-1、30-1、31-1、六、桃战题(共1题;
共1分)32-1、32-2、
第二篇:(最新)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测 量
第 一 课 时 认识长度单位 —— 毫米
学习内容
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
课程标准:“毫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从知识方面来讲有厘米的认识做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这时,水到渠成的学习“毫米的认识”,能让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节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学习重点:实际感受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学情分析: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情感态度、培养能力的关系。在《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中,为了不让学生一味的接受和积存知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们注重借助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运用多种方式,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分小组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他们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轻松的氛围中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一系列活动,互相合作,集体探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学习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学习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评价设计:
目标一检测:采用学生口头回答和课后问题。
目标二和三检测:采用练习作业、总结汇报和家庭作业。教学流程 一)引言
二)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
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 估 计 实际测量 数 学 书 的 长 数 学 书 的 宽 数 学 书 的 厚
生1:数学书的长大约是21厘米、宽大约是14厘米、厚有1厘米。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因为1厘米大约有一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长大约就有21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宽有14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厚有1个指甲长那么厚。三)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
1、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
2、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四)揭示课题:
板出:毫米的认识 五)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认识尺度上的1毫米有几长。
2、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 米,你发现了什么?
3、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六)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 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板出:1厘米=10毫米 七)巩固发展
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
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八)全课小结。
教学反思:本节课让学生经历测量常见物体长度的过程,引出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让学生感受到掌握分米和毫米是日常测量的需要,感受到学习这部分知识的价值,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接着通过猜测、验证,既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又运用了“猜测——验证”的学习方法。再通过讨论、数一数、画一画、比划、举例等操作活动,加深对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丰富了学生的感知。
第 二 课 时 分 米 的 认 识
学习内容:课本22、23页 课程标准:
这节课是在前面学习过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基础上,继续学习长度单位分米毫米的.通过学习,使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对于今后学习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具有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不丰富等特点,再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也是本节课的易错点.对物体进行估测时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建立分米的长度表象,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及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同时学会估测的方法,提高估测能力;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了解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3.情感目标: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体验学习的快乐,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学习重点:
认识分米,建立1 分米的长度概念 学习难点
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评价设计:
目标一检测:采用学生口头回答和课后问题。
目标二和三检测:采用练习作业、总结汇报和家庭作业。教学流程:
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
师: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量出了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 生:„„
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
2、全班交流。
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二)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
1、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1分米。
板出:1分米=10厘米
2、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
4、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
5、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三)认识几分米
1、在尺子上认识几分米。
2、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几分米 四)用分米量
1、量绳子的长度(让学生先估测,然后再测量)五)巩固发展
1、练习一的第三题
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一条裤子长9分米()(2)一张床长5分米()(3)小明高14分米()
(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3、填空:
5分米=()厘米=()毫米 30毫米=()分米 40毫米=()厘米=()分米 2米=()厘米
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4题教和第五题。
5、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六题和第七题。六)全课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整节课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运用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学会学习。
第三 课 时 千 米 的 认 识
学习内容:教材第七页至第八页例三和例四 内容分析:
《千米的认识》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测量》中的一个内容,这一单元的教学是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加之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测量问题。因此,学生还是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的。教材提供的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通过情境图,将学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千米,图中的道路指示牌表明了主题。接着,展示学生比较熟悉的运动场400米跑道上运动的场景,目的是让学生感受1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创设生活中的情境,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直接经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情分析: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我在理解教材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把教材与我们班级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借助生活里的素材,如我们学校125米一圈的跑道、50米长的教学楼走廊,学生们放学回家三条不同路上的1千米路程等等,把学习内容再具体化,拉近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样,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建立1千米的概念,体验充分、思维活跃,对长度单位也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整节课充满生命的活力。学习目标:
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学习重点、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学生学习重点是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而整个学习活动也都是围绕这个重点展开的。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评价设计:
目标一检测:采用学生口头回答和课后问题。
目标二和三检测:采用练习作业、总结汇报和家庭作业。教学流程:
一)认识千米
1、学生汇报到路边观察到什么。
2、出示老师制作的第一块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某路口到南宁市外环线6千米的含义,3、让学生看书第七页的例三,理解到叶镇21千米、灵山23千米的意义。
4、小结: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二)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师:从某路口到南宁外环线6千米,那么你是否知道从某路口到那里大约是1千米,1千米又有多长呢? 生:想
师:从某路口到某处就是1千米,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5圈就有1千米。
1、让学生到运动场看一看跑道,想一想5圈约有多长。
2、让学生动手测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
汇报板出:1千米=1000米
3、举出例子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周围有1千米长的物体吗 ? 三)巩固知识、动用知识: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一题和第四题。
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1)练习二第二题(2)补充题(略)四)全课总结:
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充分交流,也有对关键内容的及时概括与适时板书„„而这一切,最终都促进了学生对新知的准确理解、深刻感悟,实现了学生对新知的主动建构。
第 四 课 时 千 米 的 认 识
学习内容
教材第8页例四
内容分析:
《千米的认识》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测量》中的一个内容,这一单元的教学是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加之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测量问题。因此,学生还是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的。教材提供的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通过情境图,将学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千米,图中的道路指示牌表明了主题。接着,展示学生比较熟悉的运动场400米跑道上运动的场景,目的是让学生感受1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创设生活中的情境,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直接经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情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中谈到:“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我在理解教材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把教材与我们班级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借助生活里的素材,如我们学校125米一圈的跑道、50米长的教学楼走廊,学生们放学回家三条不同路上的1千米路程等等,把学习内容再具体化,拉近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样,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建立1千米的概念,体验充分、思维活跃,对长度单位也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整节课充满生命的活力。学习目标:
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学习重点、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千米,加深理解1千米的长度概念。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 评价设计:
目标一检测:采用学生口头回答和课后问题。
目标二和三检测:采用练习作业、总结汇报和家庭作业。教学流程 一)复习
1、让学生说说1千米有多长,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呢?
2、填空:
1千米=()米 1米=()厘米 1米=()分米 1分米=()毫米
二)学生实践(把全班学生分为10个小组进行测量)
1、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00米有多远。
3、汇报:
(1)请学生说一说你走了100米你走了几步,如果你走1000米大约走了多少步。(2)提问;一个小组量出100米,10个小组一共量出多少个100米?是多少千米?
(3)让学生讨论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是非曲直千米。
4、体验1000米有多远。
带学生校外走1千米的路程,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千米有多远。
第 五 课 时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学习内容:
教材第八页的例五及练习二的第三题、第五题、第六题 内容分析:
本部分知识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触千米这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如果只讲1千米=1000米,学生会感到抽象,印象也不会深刻。因此,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加深对千米的认识。教学千米、米的简单换算时,要在已学过的米、分米、厘米等换算方法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如例1是把高级单位的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数,即从1千米是1000米,推想出3千米是3个1000米,就是3000米;例2是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即从1000米是1千米,推想出5000米里有5个1000米,就是5千米。这两个例题都是根据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用口算直接推算出结果。教材中介绍了换算的推理过程,目的是使学生碰到这类问题知道该怎样去想,但学生做题时,只要求写出结果,不必写出推理过程。
学情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中谈到:“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我在理解教材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把教材与我们班级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借助生活里的素材,如我们学校125米一圈的跑道、50米长的教学楼走廊,学生们放学回家三条不同路上的1千米路程等等,把学习内容再具体化,拉近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样,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建立1千米的概念,体验充分、思维活跃,对长度单位也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整节课充满生命的活力。学习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难点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评价设计:
目标一检测:采用学生口头回答和课后问题。
目标二和三检测:采用练习作业、总结汇报和家庭作业。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出示情景图:
师: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数学王国旅游好吗?(出示小精灵和数学王国,图,小精灵说:欢迎聪明同学来数学王国游玩!)
2、选钥匙开门(先出示第一道门,再出示第二道门,然后出示第三道门)
第一道门:小精灵:这扇门有二把锁,(二把锁分别标上:400厘米,5分米)下面这里有很多把钥匙(4分米、4毫米、5毫米、4米、50毫米),你会选钥匙开锁了吗?能说说为什么?
第二道门:小精灵:这扇门同样有两把锁(两把锁分别标上:3千米、5000米),下面这里有4把钥匙(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你会选吗?你知道为什么吗? 小结把千米和米之间换算的方法。
第三道门:锁上标有5千米-202_米、1000米+4千米
6把钥匙分别是:3千米、5千米、3米、5000米、5米、3000米。
让学生先选后说想法。
二)巩固、运用(出示数学王国里的数学景象)
师:哗!数学王国多美呀!有树,有花,还有„„。
1、看一看大树有多高。(把教材第八页的做一做设计成填写大树的高度)
2、同学们来到双胞胎村,有好多小朋友来到村口迎接同学们,请同学找一找,谁跟谁是同一胞。
3、摘苹果(出示苹果树,树上挂有很多苹果,每个苹果写上带有长度单位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4、好客的小朋友们带同学们到数学奥宫去玩,数学奥宫距离双胞胎村200千米。他们早上8时乘汽车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5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 三)全课总结
让学生说说你游数学王国你的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第 六 课 时 吨 的 认 识
学习内容
教材第11页至第13的内容 内容分析:
本课题教学前,学生对重量单位千克和克有了较深的认识,并能够准确地进行千克和克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和思路孕伏。通过本课题教学,使学生对重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这不仅是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也为以后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教材所展现的知识结构,层次清楚,由易到难,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先通过两幅插图说明吨在实际中的应用,然后结合大米的重量,初步建立吨的观念,揭示了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接着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推算体重帮助学生哇加深1吨=1000千克的认识。最后学生通过“做一做”了解并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简单换算。学情分析:
对于吨这个质量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略有所闻,但接触并不多。教材所展现的知识结构,层次清楚、循序渐进,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先通过码头装卸货物的情景、通过集装箱、货车运载大宗物品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吨”的应用,然后结合大米的重量,初步建立吨的观念,提示了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1 吨=1000千克。接着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大白菜、奶牛、猪、水泥、油桶、小学生体重等物体帮助学生加深1吨=1000千克的认识。最后通过练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简单换算及质量单位的合理运用。
评价设计:
目标一检测:采用学生口头回答和课后问题。
目标二和三检测:采用练习作业、总结汇报和家庭作业 学习目标
1、让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
2、学会换算质量单位。
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这些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重点: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学习难点
学会估计生活中的物体的质量 评价设计:
目标一检测:采用学生口头回答和课后问题。
目标二和三检测:采用练习作业、总结汇报和家庭作业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猜一猜物体 的质量
(1)老师手里握着一枚胸花,让学生猜一猜,老师手里有什么,并估测它的质量。(2)、猜一猜老师约有多重。(3)、再猜一猜一头牛妈妈、一匹马爸爸、一头猪姐姐、一只熊哥哥约重多少千克?
2、讲故事
师:这些动物们都住在美丽的森林村,森林村是在一条河岸上,这条河,河水很清,在河对岸也有一个村庄,这个村庄住着白兔、小猴等动物,„„。
3、认识吨,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师:(1)牛妈妈、马爸爸、猪姐姐、熊哥哥能一起过桥吗?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十一页,看第十一页的例6。
(2)各学习小组议一议,这四只动物能一起过桥吗?为什么?(3)汇报;
4、小结:(1)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
(2)1吨=1000千克
5、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二)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例7
2、汇报
3、总结单位名称的换算方法。三)巩固、运用新知
1、让学生说一说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
2、独立完成练习三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3、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的第二题和练习三中的第三题和第四题。四)全课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自身及实际的密切关系,始终处于一种主动学、有兴趣学这样的学习状态
第 七 课 时 生活中的数学
学习内容:
教材第一十四页的内容 学习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
2、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
4、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学习重点、难点 能联系生活 评价设计:
目标一检测:采用学生口头回答和课后问题。
目标二和三检测:采用练习作业、总结汇报和家庭作业,说出生活中的数学。教学流程
一)复习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1、复习长度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
2、复习质量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2)举例子说一说1克、1千克、1吨有多重? 二)联系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数学
(一)自学课本第一十四页的内容
1、学生看书第十四页的内容。
2、各学习小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师: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组发现一辆汽车限载重量8吨,„„。
(二)学生汇报社会调查情况
师:请同学们汇报这两天来你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生活里存在我们学过的长度和质量知识。生1:我爸开摩托车的速度一般是每小时40千米,我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是2千米。„„
三、全课总结:
教学反思:生活和数学是离不开的,他们相辅相成.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要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学以致用。
第三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班 级
姓 名
--------二年级上学期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一、填一填,你能行!(21分)
1、2、铅笔长()厘米
3、下图中()和()是线段。
4、一个两位数,个位上是
6、十位上是9,这个数写作()。
5、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住三条:①相同数位()。
②从()加起。③个位满十向()进1。
6、在○里填上“>”“<”或“=”。28-3 25
32+7
40+30
56-30
35-9
7、一个数是50,另一个数是15,这两个数的和是(),差是()。
8、估算一下,哪些算式得数比70大,把它圈起来。90-11
31+42
23+31+29
100-20-12
二、下面的说法对不对?(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0分)
1、字典厚6米。------------------(20分)2、5厘米比2米长。---------------()
3、教学书长26米。----------------()
4、灯管长50厘米。----------------()
5、房间高3厘米。-----------------()
6、教室长10厘米。----------------()
7、谁量的对?。
三、诊一诊。(有毛病的改在方框里)(4分)1、30-17=23 2、62+38=90
四、计算。
1、看谁的口算本领强。(10分)
16+8= 31-6= 9+25= 50+8= 54-3= 30-7= 6+30= 6+24= 52-7= 76-20=
2、计算。(12分)4 2 8 6
6
+ 3 5 8
3、列竖式计算。(18分)
(1)35+17+16 =(2)80–41–25 =
(4)48+20–50=(5)95-(70 + 16)=
五、估一估,画一画。
1、估计男孩和机灵狗分别有多高。(4分)
8
+ 4 2
(3)67–23+37 = 6)60-(33-27)=(2、请你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3分)
六、用数学。(8分)1、2、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小华做了多少个?
第四篇:内蒙古自治区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测试卷,(B)
内蒙古自治区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六单元 测试卷(B)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进步不少吧,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一、填一填(共12题;
共13分)1.(1分)口算 50×80=________ 50×800=________ 900×30=________ 2.(1分)(202_三上·盐都期末)80的2倍是________,120是3的________倍. 3.(1分)(202_三下·尖草坪期末)“修一条520米长的水渠,每天修45米,已经修了6天。还剩多少米?”先根据问题写出数量之间的关系:没有修的长度=水渠的全长-________的长度,列综合算式是:
________。
4.(1分)(202_三上·龙华期中)在横线上填上“>”“<”或者“=”。
240÷4________120÷2 32×2________22×4 5.(1分)一只蜗牛从上午7:30到11:30共爬行了2400厘米,那么它每小时能爬________厘米。
6.(1分)在横线上填上“>”“<”或“=”。
72×5________350 24×5________20×6 102×3________103×2 400×4________20×8 9×0×7×5________9+0+7+5 358×8________661×4 7.(1分)(202_三上·青山期中)下面算式中的7个“A”都代表同一个数,想一想“A”代表几呢? A=________. 8.(1分)计算 800-320÷40=________ 9.(1分)前进机械厂制造一种机器,平均每台用1.69吨钢材.通过技术革新,每台节约0.26吨钢材,原来制造50台机器用的钢材,现在可以制造________台(保留整数)10.(1分)________÷5=123……2 ________÷8=29……4 ________×4=128 ________×5=205 ________÷5=340 ________÷8=120 11.(2分)(202_三上·祁连期末)(1)一个三位数乘9积最多是________位数.(2)32是8的________倍;
190比105多________ 12.(1分)(202_五上·甘肃月考)填上“<”、“>”或“=”。
5.6÷1.3________1 4.3×0.99________4.3 3.25×5.7________32.5×0.57 二、判断(共5题;
共5分)13.(1分)(202_三下·鹿邑月考)25的20倍与250的2倍相等。()14.(1分)(202_三上·吴忠月考)一个数乘1一定比这个数乘0大。()15.(1分)350×6的积的末尾有2个0。()16.(1分)一个数乘一个小数,积一定比原来的数小。()17.(1分)(202_三上·宜昌期末)一个三位数减一个两位数,差一定是两位数。()三、选择题(共6题;
共6分)18.(1分)一头牛400千克,5头这样的牛重()吨 A.400 B.20 C.2 D.200 19.(1分)(202_三下·沛县月考)体育场跑道一圈长400米,小红早上晨练跑了5圈,共跑了()千米. A.202_ B.4000 C.2 D.4 20.(1分)(202_四上·德江月考)598×□<2400,□里最大能填()A.3 B.4 C.5 21.(1分)(202_三上·吴忠月考)求125的8倍是多少?列式是()A.125+8 B.125-8 C.125×8 22.(1分)500×0=()A.1000 B.10000 C.0 23.(1分)3×(2+3)=()A.2 B.3 C.4 D.15 四、计算(共3题;
共5分)24.(1分)口算 40×6= 30×4= 50×9= 30×1= 50×0= 70×7= 80×9= 90×5= 30×7= 400×4= 700×6= 500×9= 25.(1分)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2)(3)26.(3分)综合运算。
(1)用1、2、3、5这四个数字,编一道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要求积中间有“0”,并计算出结果。
(2)计算6□×3,小丽把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6“看成了“5”,算得的结果比正确的得数少________.(3)110+120+130+140+150=________×________=650.五、解决问题(共6题;
共6分)27.(1分)一台除湿机要238元,一台扫描仪要458元,爸爸带了800元,买这两样东西够不够? 28.(1分)办公室买了一包打印纸,计划每天用20张,可以用28天。由于注意节约用纸,实际每天只用了16张,实际比原计划多用多少天? 29.(1分)可先求每个小队分到多少棵树苗,再求每人分到多少棵树苗;
也可先求共有多少人,再求每人分到多少棵树苗. 30.(1分)妈妈带小刚逛商场,一块手表168元,一台复读机225元,妈妈身上只带了400元,够买这两种商品吗?如果够,营业员应找回多少钱? 31.(1分)猎豹最快时速是每小时113千米,马最快时速是每小时75千米,那么,猎豹最快时速比马最快时速快多少? 32.(1分)超市运进820千克大米,第一天卖了280千克,第二天卖了370千克。两天共卖了多少千克? 六、挑战题(共2题;
共2分)33.(1分)183的9倍是________,8个194是________。
34.(1分)先观察、分析找出规律;
再在后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2,12,24,72,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填一填(共12题;
共13分)1-1、2-1、3-1、4-1、5-1、6-1、答案:略 7-1、8-1、9-1、10-1、11-1、11-2、12-1、二、判断(共5题;
共5分)13-1、14-1、15-1、16-1、17-1、答案:略 三、选择题(共6题;
共6分)18-1、19-1、20-1、21-1、22-1、23-1、四、计算(共3题;
共5分)24-1、答案:略 25-1、答案:略 25-2、答案:略 25-3、答案:略 26-1、26-2、26-3、五、解决问题(共6题;
共6分)27-1、28-1、29-1、30-1、31-1、32-1、六、挑战题(共2题;
共2分)33-1、答案:略 34-1、
第五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写一写,看看你的字有进步吗?(16分)
chuān dàì wán shuǎ yǒn qì fēn dǐn
shǒu zhǎn pín bà kǒn què yǎn wàn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来。(6分)
使 劲(jìn jìn溃 绒 毛(rón yón溃 鲫 鱼(jì jí)
照 相(xiàng xiāng)似 乎(sì shì)放 假(jiǎ jià)
三、选字填空。(6分)
带 代 戴
()领()价 爱()
皮()()眼镜 温()
辩 辫 瓣
争()花()()子
豆()()论 蒜()
四、填上合适的词语。(一定要注意“的”“地”的不同用法哟!)(6分)
()的歌声()的微笑()的清香
()地听()地观察()地玩耍
五、选词填空。(12分)
居然 果然 竟然
(1)这样长的公路()只用八天的时间就修完了。
(2)我真没想到他()会做出这样的事来。
(3)妈妈答应带我去看电影,星期六我们()去看电影了。
一起…一起… 一会儿…一会儿… 一边…一边…
(1)放学路上,她()走,()唱,高兴极了。
(2)我奋力向峰顶爬去,()攀着铁链上,()手脚并用向上爬。
(3)蒲公英和我们()睡觉,和我们()起床。
六、选择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6分)
比喻 拟人 排比
(1)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
(2)从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3)过往的车辆,像水波里穿梭的小船。()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乌龟赴宴
明天,就是兔爸爸的生日,兔爸爸写了封信,让小白兔送给乌龟伯伯。那信是请乌龟伯伯明天来参加生日宴会的。
小白兔()了树林,()了山冈,()了小河,把信交给了乌龟伯伯。乌龟伯伯看完信,说:“我的老朋友过生日,我一定去。我明天中午准到。”
谁知第二天上午,天下起了大雨,还夹着冰雹。
兔爸爸像没事一样,向小白兔讲了他和乌龟伯伯的友谊,还说:“乌龟伯伯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你要好好向他学习呀!”
小白兔听到一声雷响,跑到门口看了看,说:“天气这么坏,乌龟伯伯可能来不了啦!“
兔爸爸说:“会来的,一定会来的!过来,我继续给你讲……”小白兔坐在那里心不在焉地听着,不时向门外看看。
这时,随着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乌龟伯伯冒着风雨、顶着冰雹走了进来。小白兔惊讶地张大了嘴。兔爸爸对小白兔说:“你要向乌龟伯伯学的第一点,就是言而有信。”
1、把下面的词语准确地填入第2自然段的括号里。(3分)
爬过 过 穿过
2、根据句子意思从文中找出词语。(4分)
(1)表示非常吃惊。()(2)表示说到做到。()
(3)表示思想不集中。()(4)表示朋友间的友情。()
3、根据上文的意思回答问题。(8分)
(1)“小白兔惊讶得张大了嘴。”小白兔惊讶了什么?
(2)兔爸爸要小白兔向乌龟伯伯学的第一点是什么?小白兔听了爸爸的话,会怎么说?
八、快乐习作(30分)
童年生活是一幅七彩的画,在这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里,肯定发生过许许多多令你难忘的事。请你选一件令你感触最深的写下来。注意感情要真挚。
附答案:
一、写一写,看看你的字有进步吗?(16分)
chuān dàì wán shuǎ yǒn qì fēn dǐn
(穿 戴)(玩 耍)(勇 气)(峰 顶)
shǒu zhǎn pín bà kǒn què yǎn wàn
(手 掌)(坪 坝)(孔 雀)(仰 望)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来。(6分)
使 劲(jìn)绒 毛(rón溃 鲫 鱼(jì)
照 相(xiàng)似 乎(sì)放 假(jià)
三、选字填空。(6分)
带 代 戴
(带)领(代)价 爱(戴)
皮(带)(戴)眼镜 温(带)
辩 辫 瓣
争(辩)花(瓣)(辫)子
豆(瓣)(辩)论 蒜(瓣)
四、填上合适的词语。(一定要注意“的”“地”的不同用法哟!)(6分)
答案略
五、选词填空。(12分)
居然 果然 竟然
(1)居然(2)(竟然)(3)(果然)
一起…一起… 一会儿…一会儿… 一边…一边…
(1)(一边)(一边)
(2)(一会儿)(一会儿)
(3)(一起)(一起)
六、选择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6分)
(1)(拟人)
(2)(排比)
(3)(比喻)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小白兔(穿过)了树林,(爬过)了山冈,(过)了小河,把信交给了乌龟伯伯。乌龟伯伯看完信,说:“我的老朋友过生日,我一定去。我明天中午准到。”
1、把下面的词语准确地填入第2自然段的括号里。(3分)
爬过 过 穿过
2、根据句子意思从文中找出词语。(4分)
(1)(惊讶)(2)(言而有信)(3)(心不在焉)(4)(友谊)
3、根据上文的意思回答问题。(8分)
(1)乌龟伯伯冒着风雨、顶着冰雹来参加生日宴会。
(2)言而有信.略
八、快乐习作(30分)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