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空间座椅的调查与创新设计论文
摘要:公共座椅作为一种公共设施,为人们提供着基本的休憩功能,同时又作为一种城市标识,将该城市精神文化内涵传达给公众。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公共座椅的设计也在不断地进行优化与创新。因此,洛阳市公共座椅的创新设计既要实现其基本功能,又要将地域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理念注入到设计之中,使公共座椅不仅在功能、造型上得到优化创新,在内涵表现上也要得到更深层次的丰富与提升。
关键词:洛阳;公共座椅;创新设计;地域文化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公共座椅作为一种城市标识,遍布在城市中的公园、广场等各种公共场所。不仅给人们提供了休憩的便利,也为城市景观增添了一抹亮色。它反映着一个城市的进步与发展,展现着一个城市的形象与内涵,对公共座椅进行功能完善和设计创新是体现公共座椅自身价值、提升城市形象的关键之所在。本文以洛阳市的公共座椅为对象进行调查研究,阐述公共座椅进行优化创新的必要性和措施。
一、洛阳公共座椅设计的现状分析
公共座椅按其摆放位置可分为室内公共座椅和室外公共座椅,室内公共座椅有候车室公共座椅、商场公共座椅、教室座椅、影剧院公共座椅等,室外则多设置于公园、休闲广场、购物广场以及人行道两侧等公共场所。公共座椅作为一种便利性公共设施,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通过对洛阳市公共空间公共座椅的调查研究与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公共座椅在设计与应用上普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摆放位置与数量不足
有的公共座椅摆放在一块较为空旷的环境中,周围没有乔灌木相掩衬,这就使公共座椅缺乏一定的私密性,同时该处公共座椅的使用频率受天气影响程度较大。同时,面积较大,公共座椅的数量略少,公共座椅之间间距过大,不能为行人提供及时且充足的休憩便利。
(二)设计尺度不规范
部分公共座椅舒适度较差,座面过高或过低都会令使用者腿部肌肉不能处于较为舒适的放松状态,影响使用者的休息质量。公共座椅的靠背设计也需要改进,有的公共椅为追求座椅的形式美感,靠背与座面的倾斜角度设计不合理,导致公共座椅舒适感不足。
(三)材料选择不当
洛阳市内的公共座椅所选材料通常为塑料、木材、石材以及混凝土材料。(1)塑料可塑性强,可做多种造型处理,然而塑料材质的公共椅坚固性较差,同时塑料又为不可降解材料,不利于绿色环保;(2)木材是天然环保材料,作为室外公共座椅的组成部分,长期经受风吹日晒雨淋,会使木材使用寿命大幅缩减;(3)石材通常与木材相结合使用,具有坚固耐用的特性,然而由于石材自身质量较重,导致公共座椅不便移换位置,后期更换较为费力。这些材料一直以来都被当做公共座椅的主要制作选材,价格低廉,能满足公共座椅制作基本需求,然而除了材料自身所存在的缺点,其外在观赏性与环保性也有待提高;另外材料选择与空间特性的联系性较弱,材料选择的不当一定程度上会使公共座椅与空间环境不符。
(四)缺乏时代感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水平也随之不断提升,对待事物的观点态度与之前大不相同。各种为人熟知的产品被时代潮流重新塑造,以新奇且张扬的形态呈现在公众面前,成为时代宠儿。然而在洛阳市的洛浦公园以及西苑公园中,公共座椅仍然延续着过去的形态特征,样式老旧,缺乏新意,与不断进步发展的社会形态脱轨,规整统一的造型与单一的功能定位缺乏勇于突破创新的时代感。
(五)缺少地域文化特色
在对泉舜购物广场和宝龙城市广场的考察中,我们发现该公共空间内的公共座椅形式表现呈现出过度统一的趋势,除造型、色彩、材料之外,没有考虑到对公共座椅赋予一定的内涵与文化气息,难以体现出洛阳深厚浓郁的地域文化特征,使洛阳市内的公共座椅与其他城市的公共座椅没有太大区别,无法体现公共座椅作为城市公共设施的地域代表性。
二、洛阳公共座椅的创新设计
公共座椅作为一种使用率极高的公共设施,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着基本的休憩功能,然而通过对洛阳市部分公共场所的公共座椅调查分析可以看出,洛阳市公共空间座椅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因此我们对洛阳市公共座椅进行了功能与造型的优化创新设计,新型公共座椅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遵循人体工程学的规范要求
公共座椅座面距离地面高度、靠背高度以及座面与靠背之间所成夹角应按照人体工程学的尺度规范设置,使公共座椅的使用舒适度得到提升。除此之外,公共座椅的将各组成部分都应根据人体工程学中所归纳出的数据制作,使其更具科学性和舒适性。
(二)功能、形式的优化创新
普通公共座椅由座基、座面以及靠背组成,只具备休憩功能,新型公共座椅通过对公共座椅各个组成部分的改造设计使之产生新的功能特性,突破公共座椅单一功能局限,为人们提供更多便利。经优化设计后的公共座椅除了具有基本的休憩功能之外,还可通过结构改良调整使之具备一定的装饰效果以及放置物品等功能特性,线条流畅的造型设计使公共座椅极具视觉美感,同时优美灵动的线条又呈现出韵律感,使公共座椅如同一件装置艺术品,具有一定的装饰性,打破功能单一的公共座椅功能定位。在形式上,公共座椅应突破规则整齐的传统表现形式,以流畅曲线代替直线造型,围合性封闭式联排座椅代替直线排列,模糊性座面区域设计代替统一明确的座面布置,从而在视觉层面上对公共座椅进行优化创新,赋予公共座椅新的表现形式,为使用者提供新颖独特的视觉感受。
(三)地域文化的融入
洛阳市公共座椅的设计中大多缺乏地域文化元素的运用,导致洛阳市公共座椅普遍表现为地域特征不够鲜明;在洛阳市公共座椅的创新设计中,将能够代表洛阳特色的文化符号简化为一系列抽象的视觉文化符号,在保留其文化精髓的同时简化其外在形式,使之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公共座椅的装饰与造型之中,在满足了公共座椅的基本功能特性之后,从更深层次考虑,丰富其内涵。公共座椅的设计应当由内向外地散发出洛阳所特有的地域文化气息,可以提取和运用洛阳文化中的固有元素,如将牡丹图案融入公共座椅的靠背造型,使古城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同现代时尚元素结合起来。地域文化的融入赋予了公共座椅以浓厚的古韵,同时也因结合现代元素而不会显得古板沉闷,将古韵与时尚感、科技感有机结合,古今融合,将洛阳古城的深厚底蕴通过现代技术方法注入到座椅的设计中,在追随时代脚步的同时宣扬城市历史文化精神。
(四)人性化设计理念
设计的目的在于满足人的需求,“以人为本”是所有设计应当优先考虑的方法理念。人性化设计除了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式满足人的基本使用需求之外,同时应考虑其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在洛阳市新型公共座椅的设计中,我们将人性化作为设计的灵魂,从使用者角度进行思考,充分考虑公众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需求,使公共座椅体现出设计的人性化。对不同使用人群的不同需求细化思考,尽可能地迎合使用者需求;对特殊群体如残疾群体等,尤其要凸显出设计的人性化。例如,在普通群体使用的公共座椅旁边,设置一个无座面公共椅,方便轮椅使用者停留、休憩、交流。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对设计的功能需求和审美标准都有所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对原有的设计进行审视、优化与创新,使之与使用者的需求形成动态链接。在对洛阳市公共座椅的优化创新设计中,功能优化与形式创新赋予了公共座椅新的生命,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同时,极具形式美感和时代特征的造型表现,对洛阳地域文化内涵的提炼与表现也至关重要。洛阳是一座有着五千多年历史文化积淀的古城,其公共设施的设计应当融入历史文化元素,彰显其风格与韵味。因此,洛阳市公共座椅的创新设计既要实现其基本功能,又要将地域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理念注入到设计之中,使公共椅座不仅在功能、造型上得到优化创新,在内涵表现上也要得到更深层次的丰富与提升。
参考文献:
[1]梁家劲.户外公共设施创新设计与研究——公共座椅设计与研究[J].青春岁月,202_,(23):80.[2]李娜,江滨,岳捷等.浅论长沙公共座椅的创新设计[J].艺术科技,202_,(02):13.[3]窦明盟,朱丹君,马冠华等.便携包(袋)式系列座椅设计[J].科技致富向导,202_,(10):12,28.[4]马广韬,王月.文化休闲广场公共座椅的设计研究[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2_,(01):34-35,4.[5]王建婷.公共设施的改良设计——兼谈公共座椅设计[J].考试周刊,202_,(76):20.[6]吴维,俞梅芳.浅谈老龄化下养老社区的公共座椅设计[J].大众文艺,202_,(14):96.
第二篇:公共座椅
公共管理理论专题
课 程 作 业
学
院: 专
业: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日
期:
李忠雪
202_-01-15
户外公共座椅
摘要:户外公共座椅是城市中使用很多,分布很广,而又与人群接触极为密切的公共设施,它以其独有的功能特点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户外公共座椅作为城市空间的要素之一,已是城市公共设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与大众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在实现它自身功能的基础上反应一个城市的特色与风采,体现着市民的生活品质。随着城市建设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户外活动日益增多,政府在不断增加户外公共座椅数量的同时,却忽略了户外公共座椅与环境的协调性、美感及人们在使用的时候的内心感受。户外公共座椅的特点在于其具有 “公共性”和“交互性”的特征。户外公共座椅不仅在城市公共空间给人们提供休息,还要满足人们的交流及渴望安全感的自我保护意识。户外公共座椅能体现出一种关爱,体现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由于人们在21世纪休闲活动主要是在室外,所以户外休息的公共座椅满足了人们的需要。将休息、交流、关爱、美感集于一身的户外公共座椅的设计与管理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户外公共座椅; 公共座椅设计; 管理;
1、户外公共座椅的概念
公共座椅广义上的概念是供人群公共性活动之用的满足坐、倚功能的用具,它是决定公共空间功能的物质基础和表现公共空间形式的重要元素。户外公共座椅是一种休憩设施,是人们“坐”这种方式的对象,它包括我们常说的凳子,椅子,存在于户外空间中的自然物或人工物,虽然它们其中形式不同,但生成形式恰好能满足休憩的功能。公共座椅属于公共家具的一种,公共座椅区别于一般座椅的特点在于其具有普遍意义“公共性”和“交流性”的特征。
2、户外公共座椅的种类
按照款式分类,户外公共座椅大致可以分为:有靠背、无靠背、有扶手、无扶手四大类。当公共座椅在长期被人们使用的公共环境中,最好选取有靠背的公共座椅,使人们在休憩的过程更加舒适。
按照尺寸分类,户外公共座椅分为:单人椅、双人椅、多人椅。单人椅便于人的独自思考,双人椅及多人椅,则增强了人们在使用过程中的交流。
3、公共座椅的作用
在城市的居住区、商业区、公共活动区、旅游区等公共场所为人们提供一些小憩的空间。它可以让人们拥有一些较私密空间进行一些特殊活动,如休息、小吃、阅读、打盹、编织、下棋、晒太阳、看人、交谈等。公共座椅不仅具有面向大众的特点,而且呈现多样化的形态、强化地区风貌和协调人们情感的重要因素,公共座椅根据不同的场所对坐有不同的要求。在繁华的商业街、湖泊江河两旁配有特色座椅,不仅为人提供了休闲坐具,更让人在坐、靠中缓解疲劳,感受家园般的体贴。人的行为心理感受体现在座椅的位置选择和布局方式上。当人们思考时,渴望有个安静或隐蔽的场所,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座椅应在路的尽头、林下岸沿等地方。座椅一种基本的布局是在道路一侧的凹入空间或较大空间周边连通的“完”状小空间,这种布局有效降低了公共空间对座椅的可干扰性。
4、户外公共座椅的设计原则 4.1、户外公共座椅设计的人性化
人性化是指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环境下,根据人的不同的需求进行设计,满足人基本的视觉、听觉、触觉和感知觉等方面的要求。
首先,从人的心理因素出发,座椅满足人们坐的欲望,细节设计考虑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体现出对人的关怀,人的行为取向是复杂的,根据个人的性格特点,有人喜欢宁静,有人喜欢热闹,有时三五成群,有时独自伤怀。其次,合理规划座椅的摆放位置,是人看见后能够产生“无意识”的休憩行为。座椅除了设置于人流集中的交互性地区,提高利用率,让人们随心所欲的休息之外还要考虑人们自我隐蔽的安全感,为使用者提供一种富有吸引力的半公开半私密的空间也是提高使用的方法之一。4.2、户外公共座椅设计的地域性
城市的“特色危机”是全球性问题,许多户外公共座椅盲目引进照搬设计作品,漠视地方文化,无视历史文脉的继承和发展,放弃了对历史文化内涵的探索。地域性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其自身识别性。在进行户外公共座椅设计时,要深入当地,了解当地历史、风土人情,在产品的外观造型、材料的选择和色彩的运用上,都应该符合当地风俗习惯。并且,户外公共座椅设计要充分与城市整体的文化特征相结合,突出设计的地域特性。4.3、户外公共座椅与环境的整体性
环境是空间内所需的不同要素组合而成的,每个要素即使独立的个体,也是环境的一部分,将一个产品很好的融入环境中比产品本身的设计更为重要。公共人居环境都有自己的主题和特色,户外公共座椅作为其中的一个设施,在其造型设计、尺寸分析、色彩材质等的应用上都应该符合环境的主题特色,这样的设计既能起到画龙点睛之效,又能引起与环境的共鸣。
5、户外公共座椅的现存问题 5.1、户外公共座椅的设计缺乏系统性
某些户外公共座椅的设计游离于城市公共环境之外,脱离特定的环境进行“自我表现”,与城市人文发展不相融。发挥不了协调人、环境、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作用。比如,在许多城市环境中设计师总是在设计完成后才考虑座椅、凳等休闲娱乐设施的设计与布局。一些户外公共座椅等休息设施被随意放置在布局好了的环境中,导致了空间环境与公共座椅相分离,各自独立,缺乏联系。5.2、户外公共座椅摆放位置不合理
户外公共座椅的设计没有考虑到使用者的行为习惯和心理感受,导致他们精心设计的座椅、矮墙、台阶等辅助座椅从设计施工完成的那天起就闲置在那里,无人问津没有人使用。比如在公车站、建筑门前等人们需要休憩的地方没有座椅可以坐,而在阴冷或暴晒的地方设置座椅。不符合大众行为习惯的休憩设施使得户外公共座椅的使用效率较低,没有真正发挥全部作用。
5.3、户外公共座椅的设计忽略地域风格
一些城市户外公共座椅的设计忽略城市特色,座椅的造型千篇一律,体现不出城市风格。城市户外景观的主题和个性塑造依赖于地方传统文化,而城市户外公共设施更是这种文化的具体表现,特别是户外环境的公共座椅能使人们徜徉在户外活动中时刻感受到那份文化的气息。
5.4、户外公共座椅的耐用性不强
由于设计生产出一些效率低、功能单
一、材料使用不当、生产粗糙、回收加工处理困难的座椅,导致它们在维护保养方面的成本较高,这些因素都是造成公共设施在使用时无法经久耐用的问题。户外公共座椅,无论在设计还是在选材、施工、制作的过程中,必须考虑日晒雨淋的自然条件,不分昼夜可能被破坏等情况。5.5、公共座椅设计无法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
人们在等待过程中,出现无所事事的表现,单个人身体不适和在不熟悉的地方感觉等待时间长。而座椅设计的单一性,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等待的需求,因此,符合不了大众行为习惯的休憩设施使得公共座椅的使用效率较低,没有真正发挥全部作用,或者成为街头流浪汉的睡床,甚至成为一些素质较低人的发泄工具。
6、户外公共座椅管理中政府行为存在的问题 6.1、政府对户外公共座椅的供给不足
这种不足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品种上的不足;随着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步,人们对于户外公共座椅的需要越来越多方面,政府对户外公共座椅的提供应该随着社会生活的进步进行充分的补充和完善,使户外公共座椅的品种供给度达到人们需要的水平上去。另一方面是单个品种上数量的不足。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加了人们对户外公共座椅数量的要求程度,这便造成了公众的许多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供需矛盾成为限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瓶颈。
6.2、政府公共物品管理部门缺乏动力,效率低
由于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完善的情况,我国政府管理部门所造成的行政机构繁多,公职人员繁多,结构臃肿,对于公共物品管理和供给存在相互推脱和行政效率低下的情况。而且公共物品供给和管理部门与生产私人物品的营利性企业不同,它不是以 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其行为目标,而只是完成政府规定的供给任务,缺乏提高效率的内在动力。并且由于他们的薪金是固定的,缺乏有效的经济激励机制,使得他们缺乏提高公共物品供给效率的积极性。
6.3、户外公共座椅分配严重不均衡
广大的弱势群体得到的公共服务严重不足,根本不能满足他们对公共服务的基本需求。城市和农村在户外公共座椅供给上的差距。相对于城市,许多农村的户外公共座椅还停留在低层次的水平上。
6.4、政府户外公共座椅管理缺乏有效监督 受体制、技术等方面的影响,大部分人群缺乏有效的监督权,也没有相应的监督机制为其作保障,大多数户外公共座椅供给部门依靠政府财政拨款维持营运和供给,难免存在着高报生产(供给)成本和投入量的现象,一旦不能完成指标,或者出现亏损,便要求政府继续增加财政拨款或者财政补贴。由于政务公开的不彻底,加上权利意识的淡薄,人大等的监督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因此造成了一方面是公共物品供给的财政和资源的不足,而另一方面是一些资源由于缺乏监督而在筹措、使用和管理的过程中被浪 费或挪用的局面,最终导致公共座椅供给和管理的成本逐渐提高,人们的负担越来越重
7、户外公共座椅管理中政府行为的改革与完善
7.1、加强政府管理理念的转变,积极建设企业型政府。
思想是实践的先导。户外公共座椅单中心供给体制的改变有赖于政府管理理念的创新,因为在户外公共座椅供给的过程中,政府虽然不在是唯一的供给主体,但对户外公共物品体制的建立必将具有关键的指导和保障作用。政府管理理念的转变会相应带来治理模式的变化,从而形成新的管理体制。7.2、政府应扶植第三部门发展。
我国第三部门存在起步晚、自治性较差的实际情况,对实现户外公共座椅有效供给而言,最重要的是使第三部门成为以政府为主体的户外公共座椅协作供给体系的积极一员,发挥它在行业管理以及技术上的优势。对第三部门的发展,首先政府要大力支持,在现行政府体制下,主要是加大对第三部门的资金扶持、人才扶持。其次,第三部门内部也应该加大自身的管理,加强行业的自律,同时克服官僚化倾向,真正成长为与政府和市场相协调的供给主体。7.3、加快立法建设,加强政务公开增强民众对政府的监督。
政府公共服务的对象是社会、是老百姓。建立公开、透明的制度才能把政府的公共服务置于社会和 百姓的监督之下。要抓紧建立政府决策项目的预告制度和重大事项的社会公示制度,建立和完善在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基础上的政策听证制度。
8、小结
我国正处于城市环境改造的建设阶段,户外公共座椅扮演着重要角色。户外公共座椅不仅规范了城市秩序,纠正人们公共空间的行为习惯,而且用一个简单的方式改变了户外空间的质量。由点及线,由线及面,乃至形成城市户外休闲生活之网,对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们生活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谭巍.公共设施设计[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2_.11~37 [2] 马刚.公共物品供给方式及其对我国公共物品供给的思考[J].经济师,202_(9).21~23 [3] 杨明.关于公共物品的几点思考[J].会计经济与科技,202_(7).107~110.[4] 郑书耀.现实政府供给公共物品的困惑[J].财经理论与实践,202_(2).76~80 [5] SAMUELSON P A.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4(4).387-389 [6] WOLCH J R.Community-based human hervice deliv-ery[J].Housing Policy Debate,1996(4).649-671.
第三篇:公共座椅说明书
设计说明
(公共座椅设计)
成员:
前言
国家投资建设各种城市文化休闲广场,是改善人民周边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举措。城市文化休闲广场是一个城市提供给市民和游人自由交流的公共空间,并起着向外宣传城市形象的作用。经过多年发展,城市文化休闲广场对于城市区域空间的分割,促进城市的再发展,带动经济的快速增长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但随着城市文化休闲广场的快速发展,广场设施特别是公共座椅的发展却已渐渐跟不上广场自身的变化,而对于广场来说,广场设施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场设施的落后将必然降低广场自身功能的发挥,因此,对于城市文化休闲广场公共设施的研究就更有意义。
公共座椅现状分析:
在城市的居住区、商业区、公共活动区、旅游区等公共场所为人们提供一些小憩的空间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让人们拥有一些较私密空间进行一些特殊活动,如休息、小吃、阅读、打盹、编织、下棋、晒太阳、看人、交谈等等。这些富有吸引力的活动,是在室内不可能进行的。
公共座椅的形态大致有两种即长凳和椅子。长凳不仅可坐、躺.还可供人们下棋等。可以认为凳是可移动的板面,强调造型的水平面,减弱视觉的抑压感,可随意变动坐的方向,当人们共同坐往一条凳上时,其心理状态也不一样。椅来源于古代存取物的器具,以“座”这一单一机能为主要目的,附设靠背和扶手。椅有单座型和连座型两种。单座型椅使用在公园、广场等场所。
但如今的有些户外座椅存在着坐面脏、不舒适、质量不好等等各方面的缺点,从而导致了给人们的户外活动带来不利影响。所以我们从座椅的功能,环保、清洁、人机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对其改进的一个改进设计。
问卷调查:
资料来源——可问可答网调查统计报告中心(资料出处)
公共设施是指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的、属于社会公众使用或享用的公共建筑或设备,按照具体的项目特点可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交通、体育、社会福利与保障、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邮政电信和商业金融服务等.下面我们对城市公共座椅做了一份问卷,欢迎大家参与!调查内容:
调查
1、您和朋友家人外出或逛街一般怎样去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表示徒步(其中男性占37%、女性占63%)和骑自行车(其中男性占44%、女性占56%)外出逛街的网友均占30%;有28%的网友表示一般开车外出;表示选择其他方式外出的网友占11%。
调查
2、您喜欢哪种城市公共座椅
从调查数据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网友表示喜欢靠背座椅、和植物花卉结合的石凳,其中喜欢靠背座椅的网友占39%(其中年龄在15-25岁的网友占38%,年龄在26-35岁的网友占50%、年龄在36岁以上的占12%、年龄在15以下的占1%);有38%的网友表示喜欢和植物花卉结合的石凳;表示喜欢中国式长椅的网友占15%;有9%的网友表示能做就行。
调查
3、您对于城市公共座椅的现状满意吗
根据调查显示有37%的网友表示不满意(其中男性占37%、女性占63%);表示很好的网友占27%(其中男性占47%、女性占53%);有26%的网友表示城市公共座椅还好;表示城市公共座椅一般般的网友占9%。
调查
4、您觉得城市休闲座椅应该设置在什么地方
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有36%的网友表示应设置在步行街居于首位(其中男性占35%、女性占66%);有33%的网友表示应该设置在公园(其中男性占49%、女性占51%);表示休闲座椅应设置在休闲广场的网友占20%;有10%的网友表示休闲座椅应设置在街道两旁。
调查
5、今天您休息,您会选择怎样度过这样难得的一个假日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37%的网友表示会去购物街购物来度过假日(其中年龄在15-25岁的网友占35%,年龄在26-35岁的网友占52%、年龄在36岁以上的占13%、年龄在15以下的占1%);表示在家睡觉的网友占26%;有20%的网友表示通过到外面走走来度过假日;剩余17%的网友表示在家里度过假日。
调查
6、对于公共休闲椅的功能你有何看法
在对对公共休闲椅的功能你有何看法的调查中,有46%的网友表示既经济有能便民(其中年龄在15-25岁的网友占37%,年龄在26-35岁的网友占52%、年龄在36岁以上的占10%、年龄在15以下的占1%);表示实用就行的网友占36%;表示越多功能越好的网友占11%;剩余7%的网友表示适当加上一点比较好。
调查
7、对于现在的公共休闲座椅您的感觉是
根据调查显示,表示座面很脏的网友占44%(其中男性占36%、女性占64%);有22%的网友表示休闲座椅设计不舒适(其中男性占39%、女性占61%);有16%的网友表示数量太少;表示休闲座椅质量不好的网友占12%;剩余5%的网友表示休闲座椅很难看等其他感觉。
调查
8、面对一张不干净的公共座椅您会怎么做
从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有38%的网友表示会坚决不坐(其中年龄在15-25岁的网友占45%,年龄在26-35岁的网友占41%、年龄在36岁以上的占12%、年龄在15以下的占2%);表示擦干净再坐的网友占27%(其中年龄在15-25岁的网友占37%,年龄在26-35岁的网友占49%、年龄在36岁以上的占13%、年龄在15以下的占1%);有18%的网友表示会直接坐下去;表示拿东西垫着坐的网友占17%。
调查
9、您觉得直接坐在草坪上怎么样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表示直接坐在草坪上舒服自然的网友占31%(其中男性占42%、女性占58%);同样有31%的网友表示不卫生(其中男性占38%、女性占62%);表示破坏环境的网友占25%;剩余13%的网友表示有小虫子等其他感觉。
调查
10、您外出或逛街一般是和谁出去
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表示一家人一起出去的网友占40%(其中男性占38%、女性占62%);有36%的网友表示和好朋友一起外出(其中男性占36%、女性占64%);表示和喜欢的人一起逛街的网友占16%;剩余7%的网友表示自己一个人外出逛街。
调查
11、您最喜欢哪种材料组合的城市休闲座椅 在对你喜欢哪种材质的城市休闲座椅的调查中,有40%的网友表示喜欢石材+木材的休闲座椅(其中年龄在15-25岁的占45%、年龄在26-35岁的占43%、年龄在36岁以上的网友占10%、年龄在15岁以下的占1%);表示喜欢塑料+金属的网友占29%(其中年龄在15-25岁的占33%、年龄在26-35岁的占52%、年龄在36岁以上的网友占15%、年龄在15岁以下的占1%);有26%的网友表示喜欢木材+金属的;剩余4%的网友表示喜欢混凝土的休闲座椅。
调查
12、您对于公共座椅的色彩的要求
从调查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网友表示喜欢暖色调的占57%(其中年龄在15-25岁的占35%、年龄在26-35岁的占50%、年龄在36岁以上的网友占14%、年龄在15岁以下的占1%);有24%的网友表示喜欢灰色调的休闲座椅;表示喜欢冷色调等其他色彩座椅的网友占7%。
调研结果: 根据以上权威调查显示的数据,我们提出公共座椅的改进设计,从而改善现有公共座椅的不足。产品功能性阐述:
结构特点:
这个座椅是一个翻盖椅设计,椅子是扇形的贝壳式放生设计椅子,创意之处在于椅子的整体架构和起背式靠背。不仅实用而且美观大方,整体公共性和艺术性展现的更加好。
功能性设计:
椅子的形状做成弧形的流线的样子,给人以流动以及美的感觉,使其不仅仅是个供人休息的公共座椅,同时也是一件可供人观赏的艺术品。这个座椅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在于它防尘、防雨、结实耐用、方便(来人即开,人走即合闭)等功能特点。
人机尺寸:
尺寸设计方面,椅子坐面深度为 40厘米,坐面高度45 厘米,椅背为 35厘米,尺寸符合设计原则,带给人们更舒适的感受。
(坐姿人机图)
椅子的整体构架如贝壳张合作用来设计的,当人们在户外活动累了,这个公共座椅就是舒服洁净的休憩之地。
第四篇:办公座椅空间尺寸[定稿]
办公室空间尺寸
办公桌前椅子放置区:76-91cm 办公桌高:73-76cm 办公椅高:40-50cm
办公桌深度:76-114cm 文件柜深度:45-61cm
一般办公椅宽:61-71cm 经理室附设椅:50-66cm
方形会议桌:91-122cm 椅后若需行走的基本宽度:45-50cm 一般办公桌宽:130cm 深65-75cm
写字台:长1100—1500 宽450—600 高700—750
(1)办公桌:长:1200—1600mm:宽:500—650mm 5高;700—800mm。
(2)办公椅:高;400—450mm长×宽:450×450(mm)。
工作空间人体尺寸 GB/T 13547—92
表3 坐姿人体尺寸百分数(男)mm
表4 坐姿人体尺寸百分数(女)mm
第五篇:城市公共空间文化建设调查与分析
城市公共空间文化建设调查与分析
——以武汉市地铁文化建设为例
一.选题背景周胥
(一)国内背景我国公共空间文化建设现状
(二)国际背景
二.文献综述金康
三.选题目的及意义肖景涛
(一)目的(二)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四.课题可行性性分析
(一)理论可行性
(二)现实可行性
1.细分研究对象和问题明确,可实施性强
2.团队基础
3.外部支持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六.学科交叉与创新李贺雷
(一)学科交叉
(二)学科创新
七.研究思路图表形式 官智慧
八.调查计划
(一)前期准备
(二)实践调研阶段
(三)后期总结工作 加上计划表形式
九.预期成果及成果形式
(一)调查报告
(二)学术论文谶纬
(三)图片影像等资料
(四)调查实录
十.经费预算 十一.附录
(一)参考文献
(二)调查问卷
(三)采访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