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女装中的仿生色彩设计论文
一、仿生色彩设计
色彩是服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也是服装造型的基本要素之一。仿生色彩设计是以对应论为其认识论基础,以人类色彩视觉机能,色彩图像视觉识别、分析、处理机能与自然界生物系统的优异色彩功能、现象和形式为研究对象,从中提炼出有益于改进色彩设计功能于表现效果的原理与方法,同时运用移植发明法等创造性思维方法,进行人工色彩设计的方法仿生以对自然色彩的客观认知为基础,通过对自然色彩及搭配的提炼,同时根据色彩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按照一定的艺术设计手法童工色彩的移植应用到产品的设计中,从而达到消费者自然视觉感受的美的享受。这种色彩的移植方式有具有下面几种方法,一是是完全脱离原有生物系统形态,抽象变化的运用,这是一种具有创新意识的色彩设计手法;二是色彩的提取方法,色彩的提取主要是从放生对象的色相、色彩搭配、色彩面积大小等方面入手;三是对生物系统色彩的直接运用;四是对生物系统色彩进行优化后的再设计的使用。通过色彩的自然属性,我们知道仿生色彩设计应考虑色彩的多个方面因素,如色相、色彩的面积大小、色彩的组合搭配、色彩的形态等,其理论依据是自然界中经过长期的演化过程所形成的生物色彩功能和形式。那么仿生色彩设计在设计中运用我们也应遵循的原理有简洁律原理、相似性原理、色彩的心理效应原理及情感等同原理等。
二、仿生色彩设计在古代女装服饰中的运用
在我国古代女性服装中,色彩是服装内在精神的重要体现,传达一种“天人合一”的生态观。众所周知在古代社会中,服饰中的色彩被赋予了较多的政治色彩,但是我们通过历史记录和诗文中,可以明显地了解和感受到古代色彩意识给生活服饰带来的美感和视觉享受。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提出了“五德始终,循环相生”的观点,成为了各个朝代崇尚某一颜色的理论基础。五行学说被赋予了自然界中的青、赤、白、黑、红五色。在女性服饰中的图案与染色中也保留了自然界中生物系统的原有形态与物理色相。服饰中的色彩往往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示设计的个性特征,表现出服装丰富的内涵与设计思想。这个观点在中国传统的蜡染中也有所体现,蜡染多以自然植物形态和冰裂的质感为灵感来源,靛蓝的色彩配以干净利落的纹理显使得面料与图案更加地古朴自然,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于质朴本真生态的崇拜与向往之情。这类民族服饰通过借助对自然之色的理性与感性分析,用联想、隐喻的设计思维对服装整体风格进行色彩定位,让服装人穿着者有亲近自然、怀抱自然的自我体验。大多数少数民族的服饰中,良好的色彩组织结构通常会使服装呈现丰富多样又巧妙统一的色彩美感。
三、仿生色彩设计在当代女装服饰中的运用
202_巴黎时装周AlexanderMcQueen2010春夏时装发布会的设计,McQueen利用了爬行与海洋生物图案的色彩运用与变化再设计成服装色彩。数码印制爬行动物图案的短裙看起来像是上古海洋怪物的装甲头部般奇形怪状的鞋子,显得神秘而又优雅,同时也表现了设计师McQueen的逻辑是为未来生态毁坏的世界末日试镜:人类由海洋生物进化而来,由于冰盖融化,我们可能回到水下的未来。McQueen把女性与海洋哺乳动物融合,出现了仿鲨鱼和海豚皮的饰侧翼裤装,而这些生物的在服装中的图案色彩运用,提高了色彩的纯度与明度,但却搭配的十分协调,增强了服装色彩的既视感。202_年Dolce&Gabbana秋冬时尚发布会的设计体现了擅长用颜色搭配形成视感设计服装色,这次发布会服装中,独特的巴洛克宗教和西西里岛的风光成为设计师的灵感源泉。天使印花图案和缤纷色彩的花朵被印在服装不同部位的体现,传递了浓浓的巴洛克宗教文化同时又展示了服装温馨的感觉,同时服装仿生设计的层次变化在服装中的奇幻般的棕褐底色与花蕊图案的明度对比很好的诠释,更加完美地展现出女性的浪漫与神秘,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四、结语
自然界中丰富的生物色彩,在世界历史长河的演化中得以保留,这是得益于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同时也是生物生存环境整体的一部分。这些丰富而有具有形式的生物色彩在女装设计中的直接或间接运用不仅丰富了服装设计手法与设计表现形式,同时也产生了美的视觉享受。对自然界中生物色彩的研究要结合其生物色彩自身的形态、结构和生存环境的特点并通过理性的全视角的研究和分析。借助于自然生物的仿生色彩设计,可以为色彩设计注入新鲜而又有创意的血液,丰富色彩设计的语言形式与表达方式,给设计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仿生色彩设计在女装中的运用是艺术与科学技术、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思维和方法,是人与自然高度和谐,是追求设计回归本源的设计理念。
第二篇:工业设计中仿生设计的应用论文
仿生设计在工业设计中是最有价值的设计方法,现今仿生设计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且成为工业设计中最具价值的设计方法。仿生设计主要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完美的结合,并且在最大限度上减少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仿生设计主要是利用生物系统的原理来建造技术系统,简而言之就是利用人造技术来模拟生物所具备的一些特殊特征,并将该项人造技术运用于工业设计中以达到相应的效果。另外仿生设计所彰显出来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而在工业设计中采用仿生设计就是要将这种理念流传给人们,让人们在以后的生产生活中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当然在工业设计中进行仿生设计主要是利用生物的某些特性来达到人们相应的目标,使得人们在从事某项工作的过程中更加容易。
一、仿生学与工业设计概念
仿生学的诞生并不是很早,但是仿生学发展的非常迅速,并且在所运用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仿生学介于生物学和技术科学之间。仿生技术所涉及的方面较多。工业设计所需要设计师的创新性思维较多,即所设计出来的产品不仅要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而且还要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要,所以工业设计较为复杂,其所包含的知识也较为广泛,工业设计与传统的设计有较大的区别,传统的设计只是单纯的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而没有从美学的角度去思考让该产品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所以传统设计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工业设计所追求的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让产品既具备实用性也具有较好的艺术性(即相应的美感)。工业设计的方向比较宽泛,即包含相应的生活消耗品也包括相关的环境设计,所以仿生设计在工业设计中有非常好的运用。
二、仿生设计与工业设计的关系
所谓仿生设计就是依据生物的某些特性来设计出符合人们要求的产品,因为生物的某些特性以及其结构都是非常巧妙的,人们研究生物的某些特性以及其结构形态都可以获得较好的启发,并积累自身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就会更加出色。而仿生设计就是人们利用仿生学原理来进行工业设计。仿生学既不是纯粹的生物学也不是纯粹的技术学,仿生学是介于生物学与技术学之间的,仿生学是将生物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学习生物的某些技术,在同一个生物的研究中可能会发现几种对人们有利的技术,而一种新技术的发现就可以给人们带来新的生活方式。当然仿生学也不是纯粹的技术学,仿生学主要是来开创工业设计的新途径。工业设计就可以利用仿生原理来进行仿生设计。仿生学并不是按照生物的原型进行创造的,而只是以生物原型为依据,在此基础上进行通过多次创造性思维进行创造来获得设计形态,设计师首先要对生物的特性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就将其抽象化。抽象化之后进行多次创造来达到新的设计。仿生只是借鉴生物的某些特征或者是某些结果,而不是全部的设计都是来源于生物本身,设计师只是提取了生物特征的某些形态,而并没有将生物的全部特征都采用。所以在进行仿生设计的过程中是非常复杂的,要多次提取原型并在原型的基础上进行仿生创新,这样才能够逐步得到所设计的产品,让产品更加符合工业上的需求,达到人们的实际需求。
三、工业设计中仿生设计的应用
仿生设计在工业设计中有较多的应用,而在工业设计中主要是结构仿生、功能仿生以及形态仿生,这些仿生设计在工业设计中应用的较多,下面将进行详述。
1.工业产品设计中仿生设计的应用
在工业产品设计中仿生设计主要运用于结构仿生、功能仿生以及形态仿生,结构仿生和功能仿生的运用较多,在设计超音速飞机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使得机翼更加稳固就依据蜻蜓的翅膀原理,因为蜻蜓在飞行的过程中翅膀的震动频率非常快,与飞机飞行过程中机翼震动非常相似,而在研究蜻蜓为什么能够平稳飞行的过程中就发现了蜻蜓翅膀末端较厚,所以在快速的震动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那么飞机的机翼就可以借鉴蜻蜓的翅膀。计算机也是运用仿生设计进行设计的,人脑的计算能力以及记忆能力都非常好,但是速度比较慢还容易出现遗忘的情况,那么就可以根据人脑的特征来进行仿生设计。照相机也是依据人的眼睛进行仿生设计的,高速摄像机主要是依据苍蝇的复眼进行仿生而设计的,这将可以快速快速拍照,达到人们相应的需求。在国际市场上鳄鱼皮、蛇皮都是非常畅销的,但是这类物品是很难得到的,那么人们就依据其表皮特征以及其质感来进行仿生,这样不仅能够减少对动物的猎杀而且还可以获得美观的物品。形态仿生的工业设计也非常常见,例如汽车市场上所出现的鸥翼式汽车就是依据海鸥的翅膀来进行仿生设计的,通过仿生设计使得这款车在汽车行业中拥有较高的地位,而且能够使得人们的上下车更加方便,给整个汽车造型行业一种全新的感受。而在摩托车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是对兔子进行仿生设计,首先是兔子的整体形态,兔子是流线型,所以在奔跑的过程中拥有较高的速度。
2.环境设计中仿生设计的应用
环境设计中仿生设计主要也包括结构仿生、功能仿生以及形态仿生,现今高层建筑物的建造都是依据植物茎杆的原理进行仿生设计的,因为这类结构能够使得其具备较强的变形强度。能够使得高层建筑能够屹立不倒。目前建筑中常用的空心砖也是运用仿生设计进行设计的,空心砖的设计师依据蜂窝结构来设计的,所仿生设计出来的空心砖既具有较高的强度,而且质量轻隔音效果好。在环境设计中形态仿生则更为常见,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悉尼歌剧院,悉尼歌剧院外形类似于一只硕大的贝壳,给人予非常好的美感。仿生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将更大限度的推动工业设计的发展,并且能够使得人类与大自然能够更加和谐的共存。
第三篇:仿生设计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1仿生对象的多样化
完整的园林由各个不同的部分组成,设计者要想取得较好的仿生效果,就需要合理地设计各个部分,如对园林中的建筑、湖泊等都有具体的要求。
1.1对实物形态进行仿生设计
实物形态仿生是用艺术处理的方法把大自然的各种美运用到设计里,因为是把大自然选取作为设计的题材,所以设计师有各种各样的设计灵感,不仅有创意,人民群众还容易接受。实物形态仿生具体分为2个部分:具象仿生和抽象仿生。具象仿生,是指人民群众透过眼睛构造,以生理的自然反应,真实地把自然之形映入眼帘,通过刺激神经后实际感受到的形态,利用具象形态在外观上对自然对象进行模仿,模仿而来的设计大多具有情趣性、亲和性、自然性及有机性,通常被运用到园林的休息区中。例如,居住区中用苗木制造得来的鸟类、动物等。具象仿生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能够带给人民群众愉快的心情。苏州狮子林的假山,即是利用仿生的形态结合佛教有关事务的人体、狮形等进行设计,在建筑物中渲染了佛教氛围;巴罗可和可可风格的园林建筑里,仿生纹样更是到达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但总体来说,具象仿生只是对生物表层的模范,对于思想性和艺术性还有待提高。抽象仿生是指以大自然动物和植物作为对象,通过不断的探索、研究,逐渐消除物象的细节,从而得到事物独特个性的表现方式。抽象仿生主要是提炼物体内部的本质,属于设计师高层次运用思维构造而来,比较侧重于展示物体的内在理念。在现代,把这种设计称为艺术,通常用于欣赏和研究,但由于其复杂性,不是每个人都能够领悟设计的意思。在一些先进的工业制造中更能体现这种仿生的作用。
1.2对布局构造进行仿生设计
设计师在进行空间布局的仿生设计时,往往结合了形状、结构和功能等各种仿生设计,再把这些仿生设计进行艺术的提炼,在三维空间里进行重新组合。使空间布局的方式拥有精美的构图,缜密的逻辑和完整的结构,并能够充分地表现出一个主题生物的形态是由线条、形体和色彩等美学元素根据合理的美学原理构成的,从而形成大自然的整体美。例如,在大自然中由六边形建成的一种蜂巢,内部结构十分紧密,许多蜂巢底部都是平整的,而这种蜂巢的底部由许多菱形组成,能够承受外部较强的冲击力。
1.3对材料的仿生设计
仿生材料是根据生物的组成、形态和结构进行分析、研究,使生产出来的仿生材料具有特殊的作用和功能。在园林设计过程中,材料的仿生设计多数是指把材料进行加工和拼接,通过模仿生物的图案、纹理等特征,从而成为不同于原始材料的样式。例如,目前运用比较多的“花街铺地”,就是运用卵石、瓦片等构成,通过仿木、仿竹、仿石的实际操作,这些仿生材料既能满足功能的需求,还不会破坏园林整体的格调,把碎瓷片有目的地放入水泥中形成各种色彩的图案,再使用人工制造的沙砾进行绘画或者模仿沙滩,再添加一部分人工制造的贝壳制作成花朵等,不仅质量方面得到了保障,而且还给观赏者带来一种自然、朴实的感觉。近年来,釉陶瓷片、马赛克的实际应用为模仿动植物和增加物质的形态创造了有利条件,很好地展现了天空深蓝的色彩和光影变化的结果,根据蜂窝原理进行生产的蜂窝泡沫混凝土,不仅能够隔热又能够持续保温,而且结构比较简便且美观。根据蜥蜴皮肤对环境的反应原理生产的建筑界面遮阳百叶作双层皮,具备夏季遮挡阳光,冬季作为日光采集器,起到加热空气和预热空调的作用。
2空间仿生设计需要注意的几个部分
2.1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理念
共生理念,是指建筑物和环境之间不应处于对立关系,追求建筑物和环境的和谐,目的是突出人与大自然的对话。在我国古代的村落建设中,就开始重视建筑物和大自然的融合关系。景观小区作为城市规划中的一部分,在仿生过程中应结合当地的人文环境和生活模式进行设计,要尊重所在城市的历史文化,把景观小区和现代城市面貌相互融合,从而使整个小区合理地融入到所在城市的环境里。
2.2内部交通、采光、植物的设置
住宅小区既是人民群众聚集的场所,也是人民群众在休闲时间和大自然相互联系的一个中介,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使居住空间更加舒适、美观及人性化等,在对交通、采光及植物进行设计时,要结合自然环境中生物群落的功能、结构和形象等进行园林设计。
3结语
园林仿生就是要实现声音、形状和色彩等各个方面的和谐,在对园林进行仿生设计时,要合理地把园林融入到整个城市的大环境中,使人民群众的日常休闲空间变得更加合理、舒适。目前,园林设计中仿生技术的运用主要表现在对实物形态的仿生,对布局构造进行仿生,对材料的仿生这3个方面。另外,在实际设计时,还需要围绕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理念,注意住宅小区内部交通、采光和植物布局。
第四篇:风景园林设计中色彩设计探讨论文[范文模版]
摘要:风景园林设计中色彩设计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色彩的运用会在视觉和心理上给人不同的感受。将色彩美学理论知识应用到风景园林设计中,不但能提高风景园林的设计水平,还能创造出优秀的园林设计作品。因此,风景园林景观色彩的设计还要以色彩美学为基础,灵活运用色彩对比及其调和规律,从而打造出和谐、优美的风景园林色彩景观。
关键词:风景园林;景观色彩;设计
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设计者还要考虑到色彩的运用,因为不同的色彩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因此,在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将色彩美学理论应用到实践中,不但能使风景园林的作品内容更丰富,园林设计更优美,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精神文化方面的发展需求。
一、色彩美学理论的基本概述
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人们对于园林景观的设计要求一直都比较高,而如何选择适合风景园林设计的色彩,也是园林设计人员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虽然风景园林可以在视觉上带给人们愉悦感,但由于一些风景园林设计者缺乏科学的色彩美学理论知识,因而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忽略了色彩的运用,从而影响了风景园林的整体视觉美观性。而色彩学是研究色彩产生及其应用规律的学科,它以光学为基础,涉及到心理物理学、心理学、生理学和美学等学科。
二、风景园林设计的色彩及其分类
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色彩主要分为三种,具体包括自然色、半自然色和人工色。
(一)自然色
风景园林中的自然色主要有石材、水、天空、土地和植物色彩等,自然色又被分为生物色彩和非生物色彩两种。
1.生物色彩:生物色彩主要就是园林中的植物色彩,植物色彩会随着季节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2.非生物色彩: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如天空、山石这样的生物色彩做背景外,天空中的云朵或是朝霞等也是构成风景园林景观的组成部分。
(二)半自然色
半自然色是指经过人工加工但自然物质本身性质没有发生改变的色彩,例如风景园林中的各种木材和石材等颜色。
(三)人工色
人工色顾名思义就是经过人工加工后自然物质呈现出的颜色。比如,人工建筑的各种景物颜色,或者建筑物用的瓷砖和玻璃等的颜色。
三、不同色彩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运用
构成风景园林的色彩元素比较多,而且风景园林中的色彩元素又会受到社会和历史文化方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防止风景园林在色彩设计中出现形式单一,或是杂乱无章的情况,人们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色彩设计的问题进行认真考虑。
(一)风景园林的色彩设计应以色彩美学原理为基础
风景园林中各个景观之间的色彩搭配,要以确保各个色彩之间的协调性和色彩本身的多样性为主,另外,在进行风景园林景观设计时,还要遵循尺度和比例、变化与统一、均衡和稳定的美学原则,因此,风景园林色彩设计的内容和形式上还要保持统一,人们可以通过视觉感受来获得心理上的体验。另外,运用科学化的艺术手法对风景园林的色彩进行设计,不仅可以创造出内容丰富的色彩艺术,还能使园林景观中的各种色彩达成统一和谐。各种园林景观的色彩搭配要有呼应,以便在空间上使园林的景观实现协调统一的效果。但如果不遵循色彩美学的规律将各种色彩随意搭配在一起,整体上会给一种杂乱无章的感觉,园林景观的设计自然也毫无美感。相反,如果使用的色彩单一,没有任何色彩变化,又会显得过于单调刻板。所以,在风景园林色彩设计中,还要按照色彩美学的基本原理,对各种色彩进行合理搭配,从而打造出视觉上令人感到舒适且充满美感的风景园林景观。
(二)风景园林的色彩设计要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风景园林的色彩是构成园林景观的基本要素之一,不同的颜色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影响。色彩既能对人的心理状态进行调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情绪。比如绿色象征着希望,能带给人安宁,从而给人带来精神慰藉。红色代表着热情和活力,而蓝色则意味着忧郁,黑色给人一种压抑、沉重之感。所以,风景园林的色彩设计,应该以人为服务主体,在进行色彩选择时要以满足大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和审美情趣位基础。
(三)充分利用植物的季节变化进行色彩设计
风景园林中的植物是构成园林景观的重要元素,而植物的颜色和形态等,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出现改变,所以在进行风景园林色彩设计时,还要充分利用园林中植物的独特的观赏性,对园林中的植物进行合理布局,从而创造出多样化的园林艺术景观。
(四)风景园林的色彩设计应突出地方特色
在同一个园林中,也存在不同功能的环境,因而在色彩设计上还要突出当地的地方特色,在搭配园林中的景观色彩时,要与园林的空间结构相统一,同时又要凸显园林所要表达的主题风格。另外,突出园林色彩设计上的地方特色,不但能使其和其他园林景观设计有所区分,还能使之成为具有持久特色景观的设计。
四、结语
风景园林中最常见的元素就是色彩,色彩的运用在风景园林设计中非常重要。而在风景园林色彩设计中,还要依照色彩美学原理进行色彩选择,不但能更合理的运用各种色彩,还能创造出统一、协调且具有美感的园林景观,从而满足人们对于风景园林景观的多元化审美需求。
参考文献:
[1]郭丽娜.光影与景观建筑设计[J].现代园艺,202_(13)
[2]赵湘伟.中国传统园林空间光环境意向[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_(5).[3]汪丽君,刘兰.光影诗篇——墨西哥建筑艺术中的地域智慧与启迪[J].新建筑,202_(1).[4]李文,陈丽媛.光影在苏州园林空间中的应用[J].低温建筑技术,202_(1).[5]刘通,王向荣.非线性参数化风景园林设计的低技策略探索以“心灵的花园”为例[J].风景园林,202_(1).
第五篇:园林景观色彩设计探讨论文
摘要:在园林景观的色彩设计中,植物成为园林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植物、静物等色彩的设计,园林景观能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在园林景观建筑的项目中,所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本文针对园林景观色彩设计中的必要性、常见问题及强化策略进行探究,供广大设计工作者借鉴参考。
关键词:园林景观;色彩设计;建筑发展;创新
1强化园林景观色彩设计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颜色是众多感官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人眼传达给人脑的感觉,能够直接引起人们高兴、伤悲等一系列的情感反应。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彩设计贯穿于景观发展的始终。园林景观中大部分的颜色基调是绿色,通过鲜花、有色植物、水源、建筑等其他因素,将红、黄、蓝等其他颜色点缀其中,能够打造出丰富多彩的色彩环境,使园林景观设计遵循必要的颜色标准,创造一个和谐、优美的颜色环境,从而体现出园林景观颜色的统一性和协调性。
2园林景观色彩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在园林景观的颜色设计中,植物、灯光、建筑等设计物体的颜色,都深深影响着色彩的发展和演变。但是在当前常见的园林景观设计中,景观色彩的应用表现出一些常见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2.1颜色的层次不够分明
一般来说,把景观颜色的分类依附于不同的静物组成中,可分为“自然色”、“半自然色”、“人工色”,分别指的是植物本真的颜色、在自然基础上进行人工设计的颜色和完全人工制造模仿的颜色。但是在国内很多园林景观、城市景观中,一些设计者过于注重颜色的丰富多彩,而忽视了景观设计颜色的层次性。反而使颜色的层次更加换乱无序,使前来观赏的游客感受到一种眼花缭乱的情绪,引发人们负面的心理波动。
2.2景观色彩的灯光构成在诸多景观设计中,设计者突出了现代化的设计颜色组成,通过LED、灯带等形式,将灯光和植物、建筑充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地埋灯、水景灯等形式,增加光影的色彩感,使主体景区和附属静物之间的感觉更加协调。其实这个出发点很好,但是设计者往往在灯光设计中步入了一些发展误区,切记不能用黄色的光照射在绿色的书上,不能用土黄色的光源影响树木的形象,造成“死树”的效果。
2.3景观色彩设计大同小异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彩的设计需要把山水、天空、小品等不同的元素整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色彩景象。但是在当前的景观设计行业中,受经济效益的影响,很多设计师往往采用照搬照抄的设计手法,忽视了景观的发展特色,也没有按照色彩设计原则进行色彩生理、心理、气候等方面的设计定位,整体风格大同小异。
3强化园林景观色彩设计的多项策略
3.1注重园林景观色彩设计的协调性
从根本上说,园林景观颜色的搭配要建立在“和谐统一”的基础之上,颜色的支配要根据主、次的层次,分出统一、和谐的发展脉络。在保持某一色调的过程中,对广场绿化、公园绿化等植物,进行合理的搭配。通过穿插在其中的花朵、小路、座椅,进行色彩的点缀。将点、线、面融合在一起,使整体颜色层次有序分明,景观造型别致高雅。同时,通过平面设计的颜色构成方法,在不同的空间内构建出一定的色彩连接,使色彩的效果更加清楚,让植物的颜色在景观设计中产生一定的韵律,形成富有文化品位的景观空间。
3.2不断强化灯光的点缀作用
在灯光设计中,设计者要充分考虑景观的“植物主导性”,切忌运用过多的灯光,干扰欣赏者的视觉范围。同时,在灯光的运用中,可以运用一些蓝色、紫色的灯光,可以为深绿色的植物增加一种艺术美感,也不会产生令人们不舒服的炫目感。
3.3提升景观颜色的对比调和
最初的设计草图时,设计者要在其中融入“形式和内容统一”的发展思想,通过颜色的对比调和,增加画面的丰富感。例如,在景观设计中水源设计的旁边,可以融入翠绿的水草、米黄色的花卉、嫩黄色的彩叶植物,增加画面的灵动性和淡雅性。同时,还要融入“乡土植物”的理念,选取富有本地艺术性和代表性的植物,炎热的地区构建清凉、爽快的景观效果,寒冷的地带则塑造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暖黄色植物,营造一个丰富的文化氛围。
4总结
综上所述,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通过合理的颜色配置,能够带给观赏者愉悦、舒适的感觉。因此,在景观设计中,设计者除了要考虑设计场地、植物构图、色彩性格等方面的因素,还要立足于现代园艺设计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创作出更加富有现代情趣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金惠明,李小良,赵向东.园林景观色彩设计浅析[J].现代园艺,202_(6)
2温欢.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色彩设计探讨[J].华东科技,202_(11)
3余坤.现代园林景观中的色彩设计分析[J].大舞台,202_(4)
4余坤.现代园林景观中的色彩设计分析[J].大舞台,202_(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