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炼厂指挥监控大屏幕系统设计论文
在炼厂实施大屏幕监控指挥系统,旨在将生产过程监控、生产安全监控、全厂视频监控为生产管理者和生产操作员全面化展示。整套系统利用音视频切换矩阵为音视频控制,RBG切换矩阵为信号控制,显示墙应用管理系统软件进行硬件集成控制,可使整套系统操作流程简化,应急启动迅速,随开随用,便于维护。整套系统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整改,又可提供管理层面视频会议、全厂电子地图,网络展示等业务应用,为现代化炼油企业生产运营提供管理平台,为生产指挥提高有效支撑。
1设计依据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464-202_;《LED显示屏通用规范》SJ/T11141-202_;《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2_;《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2_
2功能设计
1)大屏幕系统可以完成多种模式的显示,目前需求为:装置监控模式、全屏显示视频模式、全屏显示计算机模式、应急指挥模式、综合显示模式、参观展示模式。所有模式根据不同需求进行信号源的选择切换与画面的拉伸或缩小;
2)实现全制式视频信号输入(视频监控、会议电视信号等各类视频信号)的快速显示,能以窗口的形式在显示墙上移动、无级缩放、跨屏或者重叠等;
3)实现计算机信号(DCS生产装置、综合管理信息、应急指挥系统、共用工程系统等信号)以窗口的形式在拼接墙上快速显示,并且显示窗口可以任意缩放、跨屏移动、叠加或全屏显示等;
4)实现视频信号、计算机信号、网络信号同时显示和不同类型信号混合显示的功能;
5)实现分散控制系统生产过程信息通过大屏幕集成拼接显示,可完全展示惠州炼油项目全部生产流程及过程信息;
6)实现全厂视频监控系统中视频信息的集成显示,实现与全厂视频监控系统的操控集成;
7)实现全厂范围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视频信息的集成显示,实现与全厂范围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操控集成;
8)实现共用工程、火炬系统、储运系统、应急指挥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等各系统信号的接入,实现对各系统信号的调取与控制;
9)LED电子显示屏系统可以显示视频、图象、文字等信息,用于欢迎词、通知、原油市场信息、新闻视频和图象等信息发布;
10)全彩LED电子显示屏系统,显示图像清晰,具有文字显示,表格显示、时间显示等多种格式,系统稳定、可靠、操作简单,具有集成一体化控制的能力,显示方式应具有翻页、移动、滚动等功能。
3系统组成大屏幕显示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显示单元拼接墙体、大屏幕拼接控制器系统、音视频切换矩阵、RGB切换矩阵、显示墙应用管理系统软件等,以下针对各主要组成部分进行功能及技术描述。
3.1显示单元拼接墙体
大屏幕显示单元拼接墙只能在指定位置安装为益,选用PDP等离子显示单元进行拼接,对拼接单元统一要求选用42英寸M-PDP无限拼接等离子显示单元。拼接墙要求采用5×13方式拼接,拼接缝小于3mm,拼接平整度、各单元亮度色差要求达到理论最小值,拼接墙采用前维护方式,拼接框架采用高强度轻质美观材料,安装牢固可靠。
3.2大屏幕拼接控制器系统
大屏幕拼接控制器承包人选用JupiterFusion964,Fusion964是Jupiter公司推出的基于PCI-E改进的一款高端多屏显示控制器,可选择LINUX操做系统。该控制器性能优越,最多可以控制32个模拟或数字投影机,模拟输出分辨率可达202_×1536,DVI输出分辨率可达1600×1200。为了满足指挥控制中心多屏拼接显示应用的需求,JupiterFusion964配有一套功能强大的软件和足够多的模拟和数字输出、输入的选
3.3显示墙应用管理系统软
大屏幕系统软件按基本功能模块划分,主要有:大屏幕管理模块、应用模块、二次开发接口模块等,能够实现单元控制、信号源、多窗口、运行模式等管理功能,并能够对大屏幕拼接控制器、音视频切换矩阵、RGB切换矩阵进行统一的管理与控制,所有操作均在一个软件和控制界面上完成。大屏幕系统软件集成对视频信号、RGB信号、网络信号等的控制与操作,并能够以多种窗口的形式将信号在屏幕上显示出来,例如,单屏、共屏、拖拽缩放、任意大小等显示方式;还能够实现图像与信号的切换、显示参数的调节、预案显示等功能;同时具有端口、权限、发包人等管理功能。
4设计实现
4.1线缆敷设
4.1.1管线敷设室内管线敷设方式有明敷和暗敷两种。明敷是将导线直接或者穿在线槽内敷设在墙壁等表面;暗敷是先将导线置于墙体中、或者地面内的线槽中。
4.1.2金属管布线
1)建筑物顶棚内,需用金属管布线;
2)在潮湿场所,可采用水或煤气钢管,在干燥场所用电线管;
3)当3根绝缘导线穿一根管时,导线的总截面积小于等于管内截面的40%,当2根同穿一根管时,线管的内径应大于等于导线外径之和的1.35倍;
4)一般情况下,交流电路穿线时,同一回路的电线穿在同一管内;
5)对于电压小于50V、回路无防干扰要求、同类照明等电路,不同回路的电线可以穿在同一管内;
6)明敷管路时,要根据管的直径和类型,合理选择敷设间距;
7)若电线管路与其他管路,如热水管,一起敷设时,一般将电线管路置于其他管路下方,并保持适当的间距,若受条件限制,无法做到在下方敷设,应做好隔热保护措施;
8)当管路较长或者有弯曲时,应该适当增加装拉线盒,拉线点间按一定规则保持距离。
4.1.3金属线槽布线
1)室内场所明敷管线时一般需要用金属线槽,对于腐蚀比较严重的场所不适用;
2)同一回路的电线一般置于统一线槽内;
3)线槽内电线总截面一般不超过线槽截面的20%,不超过30根,对于控制电路或信号电路,电线总截面不超线槽内截面的50%;
4)线槽一般在土建施工和装修完成后再安装,安装后应将槽内打扫干净。
4.1.4布线要求
1)电缆,所有电缆必须为整根结构。按图施工放线完毕后,需对每根电缆在连接系统前进行两次以上的全面测试,要求电缆不短路、不断路、外皮不破损且绝缘符合有关标准且合格。
2)标签,每根电缆的两端应使用同一规格、统一型、准确无误的永久性标志,以标明电缆的编号、用途、设备接驳口编号等全部数据,并将以上内容制表后作为设备调试和日后维修时的标准依据。
3)电缆长度,天花出线盒/应距设备安装点500mm范围内合格地固定。电缆在天花/墙面出线盒处余留6M;电缆在电缆竖井(弱电管笼)分线箱处起余留6M;电缆在地面出线盒处余留2M(除图纸特殊要求外);电缆在机房内从机柜安装处的机柜底部起余留6M。以上电缆的余留长度必须是完好无损的且经测试合格
4.2机柜内设备安装
4.2.1安装前备检验在安装机柜内设备前,要对设备的型号、数量、说明书、合格证及相关技术文件逐一检验,确保设备达到相关标准,并能满足系统要求。
4.2.2机柜安装机柜在安装时要符合相关要求:底座应安装牢固,并具有一定的防震功能;机柜在水平和竖直方向偏差小于等于1%;机柜距离墙应在0.6m,以便于安装和后期维护;内部插件和设备要接触可靠,接线端子上面的各种标志要齐全,配线颜色应一一对应,符合设计要求;机柜应该设有接地端子,接地体,做好接地保
4.3场内设备安装
为保障前端设备的稳定运行,电源一般采用稳压电源;有些前端设备远离集中供电,则需要采用就地取电,就地取电时单相电源采用三芯线,三相电源采用五芯线,黄绿双色线需要与接地体相连;施工实践证明,大多数电气故障都是由于线缆接头接触不良引起的,因此在场内设备安装时,需要处理好各个线缆接头,避免出现接触不良或者绝缘不好的现象。安装完毕后,对设备进行调试,看其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做好安装记录,以备后续检修时用;将产品合格证、说明书等材料收;交工程监理方检查。
5结束语
该系统从设计,实施到应用都是在以炼化产业的各项需求为最终目标,并在使用过程中,操作简化,流程清晰,为指挥生产提供了最有利的平台。
第二篇:指挥调度中心大屏幕显示系统解决方案
指挥调度中心大屏幕显示系统解决方案
202_-03-10 10:44来源:厂商投稿
指挥调度中心是对系统中分散的多条线路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综合评定之后进行指挥调度的控制中心,是整个系统的信息处理、监视和控制的中心机构,它根据各种系统当前运行状况和预计的变化进行判断、决策和指挥。指挥调度中心在指挥调度和危机处理等事件中起着领航导向的作用,被广泛地应用于部队、铁路、公路、银行、医院、水力、电力、矿山、石油、冶金、化工、航空等企业与单位,类似110指挥调度、120急救指挥调度中心、监狱指挥调度中心、铁道部调度指挥中心、中石油调控指挥中心、三防指挥调度系统等,都是各个集团和企业正常运行的核心保证。
随着工业步伐的前进和国民经济的提升,各集团和企业的发展也如火如荼,如日中天,团队的管理和人力资源的调配难度都在增加,指挥调度中心程序运行的复杂程度、信息量等都在持续膨胀,调度中心配置在线调度计算机和管理计算机,通过人机对话方式完成对的监视控全系统的分析、计算、监视和控制。为了保证系统的良好运行,要求调度指挥系统功能的复杂性、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都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大屏幕显示系统在整个指挥调度系统中扮演着“眼睛”的角色,它的稳定性直接的决定了人机交互的实现状况,大屏幕显示设备的选择也是整个指挥调度系统解决方案的重中之重。调度中心大屏幕系统概况---以中石油(广东)调度指挥中心为例
中石油(广东)调控指挥中心位于广州市黄埔大道,该项目使用了56台46寸的液晶超窄边拼接单元,外置SMS 5032工控式处理器,以及一台SMT RGB2424矩阵,拼接方式采用中间4X8拼接,两边分别4X3拼接,并以15°角的弧形设计与中间部分衔接成一个4X14的大屏幕显示墙,整体显示面积达到2319.2X14359.8mm²。
此工程要求大屏幕显示系统具备如下功能:
显示效果清晰自然,动态效果流畅,能实现单屏显、组合显、整屏显、叠加漫游等功能,让调控指挥的抽象过程实现可视化、计量化。科学、高效、节能的实现调度和管理:大屏幕显示系统与应急指挥中心的建立将整体提高中石油(广东)公司调度管理能力,通过大屏幕系统和调控指挥中心的建设运营,逐步实现资源统一调控、运输过程统一监控、信息集散共享,从而构筑运转高效、成本节约的物流调控体系。
工业实时监控系统整合计算机系统、网络、实时视频(如会议场景、远程视频)等多种应用处理和集成功能,完全满足信息集中显示、大数据量处理、实时准确显示的需要
配合GIS、GPS系统显示控制提升数据集成水平,把调控指挥所涉及的油库、加油站、运输、地理信息等业务数据统一集成、合理展现。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对成品油在途运输和在库管理进行实时跟踪与监控; 2 调度中心大屏幕系统功能---以东莞三防指挥调度系统为例
近年来全球变暖气候变化无常,国家对防汛、防旱、防风等气象灾害的处理非常的重视。东莞市三防指挥中心对其指挥调度系统进行升级,该系统用于防汛、防旱、防风等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以及抗灾减灾决策支持和调度指挥,在三防会商指挥系统工程中,会商视频指挥系统是影响整个决策支持运作的重要工作环节。
大屏幕系统在东莞三防调度中心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辅助决策,高清显示系统所收集信息:将系统所收集、整理的各种信息,以及各类模型的分析计算结果,按三防决策的需要,以最简明直观的形式展示给三防决策者,以利于决策者快速准确地了解三防形势,分析判断各种调度方案的利弊,辅助他们更好地作出正确的决策。
实时监控,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监督:三防系统对自然灾害的控制程序是整个三防工作中的重点,大屏幕显示系统需7x24小时可持续工作,以保证三防工作的及时性与控制力。
会商系统,视频会议会商辅助调度指挥工作:视频会议会商系统的建立旨在实现直观高效的调度指挥工作,避免了电话会议无图像模式不够直观明了的缺陷,也能更加及时的对三防突发事件等进行有效危机处理。
作为整个系统最前端的显示系统,广州赛普液晶大屏幕显示系统以其超大屏幕、丰富信息显示以及7x24的卓越显示性能成功应用于东莞市三防指挥系统中。液晶大屏幕显示系统由46寸超窄边屏体2x3拼接,配套相应VGA、AV等信号切换矩阵。系统运行稳定,为三防指挥调度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保障。
中石油(广东)调度指挥中心现场图 大屏幕显示系统在指挥调度中的工作流程
大屏幕显示系统主要有四个组成部分:显示屏幕、信息处理设备、信号源、连接线。其中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图像拼接器、矩阵、大屏幕控制软件等,信号源用来提供监控、视频、音频等信号,包括PC、摄像头、播放机等。大屏幕显示系统实现指挥调度的工作流程如下:
信号源收集各种视音频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到信息处理设备;
信息处理设备利用自身的功能分别将信号转换成大屏幕可接收状态,并通过传输线输入到大屏幕;
经过处理的信息传输到大屏幕,实现人机交流,指挥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分析、计算、监视和控制,并根据所获取信息实施管理调度。4结束语
大屏幕系统与指挥调度信息化解决方案实现了指挥调度中心通过人机对话方式完成对整个系统的监控与调度工作,使指挥调度工作进入了智能化管理时代,既科学、高效的实现了信息采集与监督管理,又极大方便了控制输出与调度分配,大大提高了调度中心的工作效率,为各种生产调度特别是危机处理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
第三篇:炼厂节能
炼油厂的能耗计算方法一般采用以下几类:一类是以现有炼厂能耗的平均值(根据操作记录整理)为基础,确定能耗基准值,属于这一类方法的有原阿莫科公司的炼厂能量因数法、纳尔逊的复杂系数法、壳牌集团的能耗系数法等。我国目前采用的也是这类方法。另一类是以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为前提,“人为地”确定能耗基准,美国埃克森公司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目前较为广泛应用的能源密度指数方法也采用类似方法,该类方法通过制定各工艺装置的标准能耗,计算和比较实际能耗与标准能耗之间的差距,指导节能工作和方向。
1、炼厂能量因数法
这种方法由美国阿莫科公司的汤姆逊于八十年代提出,其要点如下。
(1)以美国各炼厂工艺装置的平均能耗为基础。原油蒸馏(常压)装置的能耗为28.75万大卡/吨,令其能量因数为1。
(2)各工艺装置的平均电耗、蒸汽消耗和热能消耗以纳尔逊发表的数据为准(参见表1)。蒸汽消耗和热能消耗的热效率为80%,电力换算标准为2520大卡/千瓦小时。
(3)其他工艺装置的能量因数是将该装置每加工一桶原料油所消耗的能量与原油蒸馏装置每加工一桶原油所消耗的能量进行对比,按原油蒸馏装置的能量因数为1换算而得,详细数据参见附表1。
(4)计算装置实际能耗时,以装置实际处理量乘以其能量因数即可。计算全厂能耗时,以常压蒸馏装置的实际加工量乘以该厂的能量因数。各典型装置的平均能耗和能量因数详见表2。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化了能耗的概念,易于对各装置间的能耗进行对比,也易于进行炼厂间的能耗对比。缺点是:基准不够严格,装置主要工艺条件的改变不能通过能量因数得到反映和调整。
第四篇:危险废物监控系统设计论文
1系统结构设计
1.1总体结构
鉴于危险废物监控的必要性,并综合考虑监控内容和难点,设计危险废物实时监控系统,其网络拓扑结构图如图1所示。危险废物监控系统包括产废监控子系统、处废监控子系统、数据交换服务三个部分。产废监控系统部署在产废单位,监控危险废物收集和转移;处废监控系统部署在废物处置单位,监控转入车辆并核对危险废物重量。数据交换服务部署在环保监控中心,负责前端监控系统与危险废物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数据和基础数据交换。危险废物种类和形式多样,使标记和识别存在困难。本系统采用可粘贴式RFID电子标签结合一维条码冗余设计的废物标签,粘贴在废物件包装表面标记该件。针对无法按件区分的废物,如废水处理污泥,采用整个批次一个标签标识的方式。扫描废物标签可获取当前废物的类别、净重、包装形式、贮存时间、所属批次等信息。图1危险废物监控系统网络拓扑结构
1.2系统层次结构
产废、处废监控子系统的层次结构监控一体机集成了采集设备,包括RFID读卡器、激光扫描器、红外触摸屏,通过RS-232串口连接电子地磅和电子秤,完成重量采集;监控手持机具有扫描RFID标签、条码标签、网络连接等功能,可与监控一体机通信。数据上报服务实时上报转移批次、计量信息、废物信息等业务数据到环保监控中心,同时下载转移联单、废物类别等基础数据到本
2系统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2.1产废监控系统设计
产废监控流程包括危废入库、车辆计皮、危废装车、车辆计毛、危废转出。操作人员使用监控手持机扫描粘贴在危险废物包装上的废物标签,输入危废类别、单件净重等完成废物收集。系统允许三种方式记录装车危险废物信息,包括现场贴标签装车、选择仓库废物件装车、手持机扫描标签装车。
2.2处废监控系统设计
处废监控流程包括车辆计毛、手持机点检、车辆计皮。危险废物进入处置企业,系统根据车辆毛重,计算转入危险废物重量是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手持机扫描废物件,记录该件去向(进入处置车间或者进入仓库)。危险废物监控系统业务流程
2.3系统的实现
监控主机和监控手持机软件采用客户端和服务器(Client/server,C/S)架构,基于Qt4.8开发,在Linux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上运行。软件使用开源数据库MySQL5.0,基于开放数据库互连(OpenDatabaseConnectivity,ODBC)方式连接数据库。ODBC连接方式使软件对数据库操作不依赖于特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保证软件的可移植性。数据交换服务基于WebService平台,通过TCP/IP协议与监控主机互联,实现环保中心危险废物管理信息系统与前端采集系统业务数据和基础数据同步。
3系统应用
危险废物实时监控系统已在某市试用医药废物转出界面。产废监控子系统部署在某制药企业,处置监控子系统部署在某废物处置中心。制药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主要有废药、过期试剂、生产废液等,通过该监控系统,环保中心能实时掌握医药废物的种类、重量、贮存时间,并可根据相关规定通知企业处置废物。运输车辆进入处置单位时,系统分析废物重量,判断运输过程是否出现非法倾倒的情况,及时向环保中心反馈信息。
4结束语
系统已在某市试点单位试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系统与公安、水利、交通等部门建立协调联动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希望后续不断地完善。
第五篇:GSM+GPS车辆监控指挥、调度报警系统
GSM+GPS车辆监控指挥、调度报警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美国国防部调制运做的仅次于阿波罗登月及星球打战的大型航天计划,其投资100亿美元,历时20余年,成功研制、开发了全球全新导航定位系统。202_年5月1日,美国总统又一次向世界宣告,从即日起取消SA政策,从而使原有的定位精度提高了十倍,使全球的民用市场得到全面开放。这举措将进一步推动GPS 技术的全面发展和应用,迅速扩大其应用的领域及范围,同时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GPS全球定位系统由卫星部分﹑地面控制部分和用户部分组成,可以提供全球性的﹑全天后的﹑实时的时间﹑位置﹑速度﹑方向等多种高精度信息。
GPS 做为一种公用设施,不仅在航空、航海、导航﹑大地测量等领域有所发展应用,近几年来特别在各种车辆监控﹑报警等方面的应用开发也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目前全球GSM 数字移动电话已超过四亿,可见其重要性,第二代GSM 已建立短消息承载中心,大力发展双频网络,完善覆盖全国各地,使盲点减少,特别是高密度的地区,以提高通信质量。
GPS/GSM系统特点
随着GPS技术广泛应用和发展,通信链路的建立、数据信息的传输成为实际应用中尤为突出的问题,GSM短信息(消息)中心的建立和应用为该系统开辟了一条新数据传输方式和途径。同时就像网络与通讯一样使GSM应用领域更加拓展、新技术、新功能不断增加、相互补充、相互促进。GPS+GSM具有以下几大特点:
--综合卫星定位系统技术(GPS)、GSM数字移动网络短消息通讯技术(SM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构成通信与定位相结合的指挥调度、监控报警的强大管理网;
--无需占用大量资金建立通信网络,GSM网已全国、全球性的建立,可对全国及周边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漫游,实现对移动目标进行实时精密定位监控;
--在GSM短消息服务的许可下,可容纳极大数量(容量)移动用户、监控目标;
--所监控的移动目标范围甚广可全国甚至全球(GSM网覆盖区载);--车载部分便于隐蔽,无需外接天线,安全性好,不易破坏;
--具有数据、话音同时通讯、目标动态跟踪、自动报警、对车辆实施远程控制等多种功能,并且可通过与110、120等系统和各类数据库相结合,也可与国际互联网相联,发挥其更广泛的作用。
GPS/GSM系统介绍
GPS/GSM系统组成方案目前有5-6种,车载部分就是GSM+GPS,有分体式及二合一体式两种,均通过短消息业务中心(SMS)传输GPS定位信息,常用的有点对点和DDN专线方式。下列系统原理框图以DDN专线的方式为例:
GSM /GPS 基本车载台
基本车载台结构如图所示,有GPS-GSM 接收器﹑控制器和一部GSM 手机组成。GPS接收器通过天线接收GPS 卫星传来的信号后计算出当时的时间﹑经度﹑纬度等定位数据,以确定移动车台的位置,通过GSM 网提供的(短消息服务)SMS 把GPS 定位数据传给SMSC,控制中心在收到定位数据后,在传给GIS。或指挥中心发来的指令控制GSM手机启动短消息功能,将位置消息发望指挥监控中心。其主要功能为:
实时定位功能,并将定位及报警信息发往指挥监控中心;
可随时被指挥监控中心调度,监控;
防盗功能,在车辆遇到偷盗时进行;
人工报警,在车遇抢劫是报警;
GSM 手机具有移动电话功能;
数据压缩,数据打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差分处理。
车载移动单元:
--技术指标:
定位精度:<25米(无SA干扰)1-5米(典型差分校正);
跟踪能力:同时跟踪12颗卫星;
捕获时间:130ns(有SA干扰);
系统容量:>3万移动目标;
可提供参数:经度、纬度、高度、速度、运动方向、国际标准时间、ID。
编号、状态信息:可覆盖范围:无距离限制,GSM网络覆盖的所有地区。--主要功能:
1、反劫防盗功能:机动车在发生紧急情况时,系统可手工启动或自动激活报警装置,并发出呼救信号。监控中心或车主收到报警并了解详细信息后迅速做出反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还可采取系统的监听、遥控熄火、锁车门等功能辅助处理突发事件。
2、调度管理功能:监控指挥中心可以主动了解机动车的地理位置及其它具体信息,因此调度人员可根据机动车驾驶员的要求进行引路功能,指导机动车选择最佳路径行驶。
3、车载电话功能:由于本系统融合了GSM技术,所以安装本系统的机动车都配备车载GSM数字电话,在GPS报警定位工作的同时,GSM数字电话还可正常进行通话。
4、信息查询功能:授权用户可通过电话或浏览Internet的查询监控中心自动记录和保存的车辆动态信息。
5、车载自导功能:机动车驾驶室内安装终端及电子地图(GIS)后可实现车辆自导,全国漫游功能。(可选)
6、现场取证功能:机动车驾驶室内安装摄像头CCD图像卡后可实现图像捕捉功能,用户根据需要可将图像以无线方式传送至监控中心,作为现场证据。(可选)
GPS 接收机原理及OEM板选择
GPS 接收机种类很多,但结构基本一致,分为天线单元和接受单元。天线单元由接收天线和前置放大器作出,现多采用有源微带天线。接收单元有通道单元,计算和显示单元,存储单元,电源等组成。其主要功能是接收来自天线单元的信号,经过变频,放大,滤波等一系列处理过程,实现对GPS信号的跟踪,锁定,测量,提供提供计算位置的数据信息。
目前,我们对多种GPS接收板(OEM板)进行性能、价格、技术指标、实际应用、全面分析比较后,选用了24颗GPS卫星制造商著名的美国ROCKWELL公司最新产品Jupiter并行12通道GPS接收板,它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首次定位和重新捕获时间短;有极强的抗树荫和高楼遮挡能力;高动态性能,提供载波相位、伪距、伪距率、星历输出;无静态漂移;1方ROM自动存储,操作简便、易于开发;非常适合在各种导航定位设备及车/船等移动目标中使用。
主要应用警车调度管理、公共交通调度管理、运钞车安全报警监控、邮政车安全报警监控、消防车动态调度管理、救护车动态调度管理、运输车安全报警监控、出租车安全报警监控与调度、高级轿车反劫防盗报警监控、家庭车辆、警用车辆(警车、消防车、运钞车)、租赁车辆、货运车辆、邮政车辆、救护车页脚名录:中软英特公司 王向远 电 话:62144528,62186568,621588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