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石家庄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A)
石家庄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三单元 测试卷(A)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进步不少吧,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一、填一填(共6题;
共6分)1.(1分)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是________,时和分之间的进率是________,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________。
2.(1分)一支圆珠笔长200________。
3.(1分)1.08m=________dm;
1.08 =________d 4.(1分)2千米=________米 7000千克=________吨 5.(1分)3吨500千克=________千克 6.(1分)625×8的积的末尾有________个0。
二、单位转换(共1题;
共1分)7.(1分)(202_三上·宜昌期末)3吨=________千克 10000千克=________吨 5米=________分米 3厘米=________毫米 4000米=________千米 900厘米=________米 三、填上合适的单位,注意区分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共1题;
共1分)8.(1分)(202_五下·枣阳月考)在横线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一块橡皮的体积大约是8________;
一个教室大约占地48________;
一辆小汽车的油箱容积是30________;
小明每步的长度约是60________. 四、判断(共5题;
共5分)9.(1分)485000米≈48千米。
10.(1分)(202_三上·潘集期中)一个三年级的小朋友午餐吃了8千克食物.()11.(1分)60厘米大于8分米。()12.(1分)1000毫米=1分米。
13.(1分)(202_三上·宜昌期末)2吨钢铁比2吨沙子重。()五、选择题(共6题;
共6分)14.(1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高8848()。
A.米 B.千米 C.分米 15.(1分)(202_三下·沛县月考)体育场跑道一圈长400米,小红早上晨练跑了5圈,共跑了()千米. A.202_ B.4000 C.2 D.4 16.(1分)370与174的和除以17,商是()A.2282 B.378 C.32 D.368 17.(1分)1枚1元的硬币约重()。
A.1克 B.100克 C.6克 18.(1分)比5千米长50米的是()A.5500米 B.550米 C.5050米 19.(1分)有三根木棒分别长50厘米、6分米和490厘米,最长的一根长()。
A.50厘米 B.6分米 C.490厘米 六、操作测量(共3题;
共5分)20.(2分)小树快快长。
(1)________号小树最高,高________厘米。
(2)________号小树和________号小树同样高,高________厘米。
(3)②号小树和③号小树相差________厘米。
21.(2分)量一量,填一填。
(1)(2)22.(1分)画一条比1分米短2厘米的线。
七、解决问题(共7题;
共7分)23.(1分)学校食堂运来5吨大米,用掉 2600千克,剩下的还够3天用完,剩下的平均每天食用多少千克? 24.(1分)每平方米阔叶林每天制造75g氧气,是每平方米草地每天制造氧气的5倍。每公顷草地每天能制造多少千克氧气? 25.(1分)根据育才小学六个年级为地霉灾区捐款的情况回答问题. 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捐款/金额 237 276 386 412 538 565 哪个年级捐款最多?哪个年级捐款最少?相差多少元? 26.(1分)一根长32分米的竹竿,现在要削去一部分,使其变成长2米,那么削去部分长度是多少? 27.(1分)一斤肉8元,李奶奶家要买40斤肉,她拿了300元钱,够吗? 28.(1分)参加“我爱黄冈”的象征性长跑活动时,你遇到了哪些问题?有什么收获? 29.(1分)王大爷订了一份《华商报》6天需要36元。照这样计算,订第三季度的《华商报》要用多少钱? 八、挑战题(共1题;
共1分)30.(1分)在学校的一次体检量身高时,明明的身高为15分米,玲玲的身高是155厘米,他们哪一个高一些呢? 参考答案 一、填一填(共6题;
共6分)1-1、2-1、3-1、4-1、5-1、6-1、二、单位转换(共1题;
共1分)7-1、三、填上合适的单位,注意区分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共1题;
共1分)8-1、四、判断(共5题;
共5分)9-1、10-1、11-1、12-1、13-1、五、选择题(共6题;
共6分)14-1、15-1、16-1、17-1、18-1、19-1、六、操作测量(共3题;
共5分)20-1、20-2、20-3、21-1、21-2、22-1、七、解决问题(共7题;
共7分)23-1、24-1、25-1、26-1、27-1、28-1、29-1、八、挑战题(共1题;
共1分)30-1、
第二篇:三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三单元测试卷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教材过关卷(3)
一、我会做。(每空1分,共29分)
1.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作单位,用字母()表示。1厘米中间有()个小格,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
2.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作单位,用字母()表示。
3.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作单位。
4.运动场的跑道1圈是400米,2圈是()米,再加上()米是1千米。
5.一头牛重250千克,这样的4头牛共重()千克,合()吨。
6.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厚2()高7()长20()
体重30()
载质量5()
每小时行65()
大桥长1600()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80厘米=()分米
2米=()厘米
5千米=()米
3厘米=()毫米
70分米=()米
4000米=()千米
60吨=()千克
202_千克=()吨
400米+600米=()千米
3千米-1000米=()千米
5400千克-400千克=()吨
二、我会填。(8分)
三、我会画。(每题4分,共8分)
1.画一条长4厘米6毫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1分米短40毫米的线段。
四、我会连。(每题8分,共16分)
1.测量下面的长度用什么作单位?
2.测量下面物体的质量用什么作单位比较合适?
五、我会解决问题。(5题11分,其余每题7分,共39分)
1.小亮每天绕着操场跑5圈,共跑了多少米?合多少千米?
2.蔬菜公司将运进大批蔬菜,见如下记录表。
品种
茄子
辣椒
白菜
萝卜
土豆
质量/千克
340
240
160
500
450
如果用载质量1吨的货车运,哪几种蔬菜可以一起运?
3.张老师坐长途汽车到省城开会,途中要走250千米,他上午8时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上午11时能到达吗?
4.丽丽有5元和10元面值的人民币各4张,如果要买一个40元的玩具,有哪几种付款方式?
5.师生100人一起去春游。(本题不考虑司机的座位)
(1)如果每辆车都坐满,且没有多余的空座位,可以怎样租车?
(2)哪种租车方案省钱?
答案
一、1.毫米 mm 10 1毫米2.千米 km
3.吨4.800 202_.1000 1
6.毫米 分米 厘米 千克 吨 千米 米
7.8 200 5000 30 7 4 60000 2 12 5
二、3 2 5 5
三、1.略。2.略。
四、1.
2.五、1.400×5=202_(米)202_米=2千米
2.340+240+160=740(千克)
1吨=1000千克
740千克<1000千克
茄子、辣椒和白菜可以一起运。
(答案不唯一)
3.11-8=3(小时)
80×3=240(千米)
250千米>240千米
上午11时不能到达。
4.①10×4=40(元)
②10×3+5×2=40(元)
③10×2+5×4=40(元)
5.(1)有2种租车方案:
①2辆大车,2辆小车;
②5辆小车。
(2)①2×100+2×80=360(元)
②5×80=400(元)
360元<400元,所以第①种租车方案省钱。
第三篇:(最新)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四 边 形 第一课时 四边形的认识
学习内容
本册教材第34—36页上的例
1、例2,完成“做一做”中的题。内容分析:
《四边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前面“空间与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一方面注意挖掘几何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提供了与空间观念密切相关的素材,并遵循儿童学习数学的规律,选择了活动化的呈现方式,目的是加强有关空间观念的内容。四边形是本单元的起始内容中的第一课时。通过涂一涂、说一说、围一围等系列活动,充分感知四边形,抽象出四边形的特征。教学重点是认识四边形、了解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学情分析:
我班的学生,善于在合作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有以良好的合作探究学习习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思维活跃,因而课堂上我应充分给他们动手和表达的空间和时间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四边形,了解四边形的特点,并能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精神。
3、通过主题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思想教育。重点
找出四边形的特点。难点
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评价设计:
目标一检测:采用学生口头回答和课后问题。
目标二和三检测:采用练习作业、总结汇报和家庭作业 教学流程
一、主题图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吗?你喜欢什么运动?(对学生进行热爱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思想教育。)
2、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同桌说或小组说。)
3、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许多图形。学生汇报、交流。
4、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四边形”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认识四边形)
(1)下面的图形中,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就把它剪下来。(印发,每人一份)学生剪完后汇报,并说说理由。(2)小组讨论。
你发现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回答板书: 四条直的边
四边形有 四个角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
2、教学例2。(给四边形分类)(1)把你剪下的四边形进行分类。(学生独立操作)(2)还有不同的分法吗?(小组交流)学生汇报,并说理由
三、巩固应用。
教材第36页的“做一做”中的第1、2题。
四、全课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汇报)
2、今天我们学习了四边形,掌握了四边形的特点;还能根据四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给四边形分出不同的类型。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就会自觉自愿的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我在教学《四边形》时,出示“喜羊羊开店”的情境,这样的导入设计,对于学生来说很有趣,有效地吸引学生倾听,使全体同学都参与其中,真正意义上作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也就自然愿意倾听了。课堂中我始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童话世界出发,选择身边感兴趣的事情,提出相关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习兴趣。
2、这节课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大胆猜测及自主探索,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二课时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学习内容
本册教材第37—38页上的内容,完成第37页上的“做一做”。内容分析
“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和边的特征。而平行四边形在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现只要求学生能从具体的实物和图形中识别哪个是平行四边形,对它的一些特征有个初步直观的认识。本节课的教学为下节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做了铺垫。并为今后深入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内在联系奠定基础。
学生分析
由于本学段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直观阶段,因此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引导观察和操作获取数学知识。学习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2、通过学生手动、脑想、眼看,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发展空间观念。重点
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点。难点
让学生动手画、剪平行四边形。评价设计:
目标一检测:采用学生口头回答和课后问题。
目标二和三检测:采用练习作业、总结汇报和家庭作业 教学流程
(一)认识平行四边形
1、出示主题图。
从图中你看到了哪些图形,指给同桌看。
2、出示带有平行四边形的实物图片。
师:它们是正方形吗?是长方形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问。)师: 它们有几条边?几个角?它们叫什么图形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这样的图形叫平行四边形。
3、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1)让学生拿出三条硬纸条,用图钉把它们钉成三角形,然后拉一拉。(学生一边拉一边说自己的感受)
(2)让学生拿出教师给他们准备的四条硬纸条,用图钉把它们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形,然后拉一拉。(学生一边拉一边说自己的感受)
(3)小组讨论操作:怎样才能使平行四边形拉不动呢? 学生汇报时,要说说理由。
(二)掌握平行四边形。
1、在钉子板上“钩”。
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呢?在钉子板上围围看。(学生动手操作,然后汇报、展示)
2、在方格纸上“画”。
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动手操作,然后汇报、展示)
3、折一折、剪一剪。
你会剪一个平行四边形吗?(学生动手操作,然后汇报、展示并说说各自不同的剪法。)
4、通过上面的活动,你发现平行四边形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小组讨论)
(三)巩固平行四边形。
1、课堂练习:完成练习九第1—3题。
2、课外练习:完成练习九第5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深刻的体会到了新课标给课堂带来的新的生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操作时,充分体现了个性化思维,有的能研究三个图形,有的能研究两个图形,有的研究问题很全面,有的只注重了图形边的特点,而忽略了角的秘密,有的同学能用多种方法得到结论,有的只能用一种方法,学生用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解答。使我切身感受到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人人获得不同的发展。
第三课时 周 长
学习内容:
本册教材第41页上的例1。学习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3、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重难点:
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 评价设计:
目标一检测:采用学生口头回答和课后问题。
目标二和三检测:采用练习作业、总结汇报和家庭作业 教学流程:
一、认识周长 1.活动一
⑴摸一摸自己的腰在哪,你能用软尺量一量自己腰的长度吗? ⑵谁能说说你的腰的长度?
⑶你的腰一圈的长度我们叫做腰的周长。⑷摸一摸你腰的周长在哪。2.活动二
⑴出示以各种实物:钟面、数学书、国旗、叶子 ⑵你能指出这个钟面的周长在哪吗?
⑶那么数学书、国旗、叶子的周长又在哪呢?请你们同桌互相指一指。⑷全班汇报、互相指正。3.活动三 ⑴出示
⑵这些图形的周长指的指哪里?请你用笔描一描。⑶学生独立完成
⑷汇报:它们的周长在哪? 4.周长的概念
⑴通过刚才我们量腰的周长,找数学书、国旗、叶子的周长,描这些图形的周长,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周长吗? ⑵学生说一说
⑶打开课本看看书什么叫做周长,全班读一读。
⑷图形一周的长度就叫做周长,为什么要加上封闭两个字呢?
二、巩固周长的概念,探究求这些图形周长的策略
1.你有办法知道这些图形或实物的周长吗?自己选一个看看你能用几种方法知道它的周长,然后再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2.学生活动
3.汇报:你选的是哪个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长的?还有什么办法吗?
三、联系生活,概括总结
周长在生活中应用和广泛,你能举出一个周长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吗?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问题吗? 1.思考题:
小冬沿着跑道跑一圈,他跑的总长度是不是运动场的周长?在长方形镜框的四周围上铁皮,铁皮的长度是不是这个长方形镜框的周长?
五、]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说说什么是周长,量一量自己家里人头、腰的周长,并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现的主体,实践的主体。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新知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和联系。
第四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练习内容:
教材第44页练习十 练习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练习重难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练习过程:
一、基础练习
1.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做周长。要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 2.先量一量,再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⑴自己先量一量记录下来,然后再计算。⑵全班汇报,集体订正。3.课本44页第二题:
出示一幅长方形的地图,求出它的周长。
⑴学生独立完成,再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⑵集体订正。
二、综合练习
1.用2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如图: ⑴独立完成
⑵集体订正,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中间哪条边为什么不算?
2.一块正方形的手帕边长是2分米,用90厘米长的绸带能围一圈吗? ⑴独立思考:用90厘米的绸带围一圈指的是什么? ⑵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⑶全班汇报
3.在课本上找两幅自己喜欢的图画,算一算它们的周长,再和同桌交流。
三、活动练习
四人小组合作量一量,填一填。姓名 头围厘米 胸围厘米 腰围厘米
四、作业
找一件表面是长方形的物品,想办法算出它的周长。
第六课时 估 计
学习内容:
教材第45页例4例5,46页练习学习目标:
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获得对长度单位的感性认识,掌握对长度估计的方法,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重难点:
能较准确地估计出物品的长度。评价设计:
目标一检测:采用学生口头回答和课后问题。
目标二和三检测:采用练习作业、总结汇报和家庭作业 教学流程:
一、引入新课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2.用手比划一下1米、1分米、1厘米和1毫米分别有多长。
3.不用尺子,在本子上是着画出一条长8厘米的线段,再和同桌比一比看谁画得最准确。4.说说自己估计得怎么样,有什么感想?
5.今天我们就来估计一样物体的长度,看看谁估计得最准确。
二、新授 1.教学例5 ⑴摸一摸数学书的面,是什么形状的?
⑵你有办法知道它的长和宽吗?你能计算出它的周长吗?学生独立完成。⑶全班汇报: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的。
⑷学生在四人小组里活动:拿出彩带估计一下,用彩带数学书围一圈至少要多长?剪一段试一试。并讨论:怎样才能估计得更准确?
⑸全班汇报:你估计得怎样?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办法能估计得更准确吗? 2.巩固练习。
⑴下面哪个图形的周长最长?先估计,再量一量,算一算。⑵46页做一做第二题
从小红家到学校有下面几条路可以走(如图)。
第四篇:石家庄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四单元,测试卷
石家庄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三、四单元 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进步不少吧,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一、填一填(共10题;
共10分)1.(1分)652加上一个数的和是1000,这个数是________ 2.(1分)(202_三上·大安月考)常用的测量物体长度的单位有________、米、________、厘米、________。用字母表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分)3009米 3900厘米 9003分米 9030千米 3090毫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分)在横线上填上“>”“<”或“=”。
5000千米________ 5000米 1吨________ 998千克 420+190________610 305-98________217 5.(1分)笔算减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________ 减起。
6.(1分)(202_三上·商丘月考)1时20分=________分 2分=________秒 60毫米=________厘米 8分米=________厘米 5000米=________千米 4千克=________克 7.(1分)填上适当的数. 92cm-47cm=________cm 26mm+18mm-25mm=________mm 8.(1分)3个一、5个十、1个百和4个千合起来是________。
9.(1分)爸爸买一台DVD付给营业员600元,应找回________元. 10.(1分)看一看,这支铅笔长________厘米。
二、选一选(共6题;
共6分)11.(1分)(202_二下·枣庄期中)357=320+________ 640-________=550 ________+200=1000 12.(1分)计算745-319时,个位要向十位()。
A.进1 B.借1 13.(1分)312与290的和大约是()。
A.500 B.600 C.550 14.(1分)(202_三下·射阳期中)平均每个同学体重25千克,()名同学重1吨. A.40 B.4 C.400 D.4000 15.(1分)分别用同样的四个小正方形拼出下面三个图形,()图形的周长最短. A.B.C.16.(1分)下面()与9.07吨相等。
A.907千克 B.9070千克 C.9700千克 三、计算(共3题;
共7分)17.(1分)口算 +2.2= 7.8-2.6= 602÷2= 120×7= 70×20= 80÷8= 3200÷4= 170+30= 17÷6= 0×200= 84-48= 40×50= 18.(4分)(202_三上·抚宁期中)下面是小明做的三道题.请你给小明检查一下,对的打“√”,错的请你给小明讲明白.(1)()(2)()(3)()19.(2分)算一算。
①298+172+150= ②430+580+130= ③520+130+260= ④730-180-150= ⑤900-(175+225)= ⑥529+(370-120)= 四、测量(共2题;
共3分)20.(2分)用书测量教室的长度,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做好________,二是要________摆放。
21.(1分)如果下面表示400米,那么你能画出表示1千米长的线段吗? 五、解决问题(共6题;
共9分)22.(1分)妈妈到超市买东西,刚好赶上优惠促销活动,如果只买一辆自行车和一个电饭煲,实际要付多少线? 23.(1分)学校进行运动会立定跳远比赛,成绩如下:
选手 小刚 小明 小强 小华 小光 成绩 1米72厘米 1米6分米 1米7分米 1米63厘米 1米68厘米 请将前三名的名字填在领奖台上。
24.(1分)一斤肉8元,李奶奶家要买40斤肉,她拿了300元钱,够吗? 25.(3分)(202_三上·商丘期中)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 类群 种数 鸟类 271 爬行类 122(1)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________种。
(2)我国湿地鸟类比爬行类动物多________种。
26.(2分)(202_三上·营山期末)水果店运回905千克水果,卖了两天后还剩下279千克,这两天一共卖出水果多少千克? 27.(1分)王叔叔运来2车苹果,平均每车195千克,又运来2车梨,共重275千克。运来的苹果比梨多多少千克? 六、挑战题(共2题;
共2分)28.(1分)根据下面的两个算式,求出 ○=________,△=________. ○÷△=21……13 ○+△=673 29.(1分)一根8米长的绳子对折一次后,再沿中点剪开,最长的一小段有多少厘米? 参考答案 一、填一填(共10题;
共1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选一选(共6题;
共6分)11-1、12-1、13-1、14-1、15-1、16-1、三、计算(共3题;
共7分)17-1、18-1、18-2、18-3、19-1、四、测量(共2题;
共3分)20-1、21-1、五、解决问题(共6题;
共9分)22-1、23-1、24-1、25-1、25-2、26-1、27-1、六、挑战题(共2题;
共2分)28-1、29-1、
第五篇:山东省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A)
山东省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三单元 测试卷(A)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进步不少吧,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一、填一填(共6题;
共6分)1.(1分)(202_三上·卢龙期末)1分米=________毫米 6000米=________千米 120分=________时 2分30秒=________秒 8000千克=________吨 2.(1分)(202_三上·大安月考)常用的测量物体长度的单位有________、米、________、厘米、________。用字母表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分)202_年8月12日美国新型火星探测飞船——“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它的天线和太阳能电池板完全打开有650厘米高,13米6分米宽,重达2100千克,这一项目总成本7亿2千万美元 . 填空(1)650厘米=________米________分米(2)13米6分米=________米(3)2100千克=________吨________千克(4)7亿2千万=________亿 4.(1分)6吨80千克=________吨=________千克 5.(1分)在横线上填上“<”、“>”或“=” 6吨________699千克 3千克________3000克 5吨________5000克 4000千克________40000克 1吨________1080克 5吨40千克________5400千克 6.(1分)(202_三上·庐江期中)6个421的和是________,6个123的和是________。
二、单位转换(共1题;
共1分)7.(1分)计算 8千米-5000米=________千米 1千米-700米=________米 36毫米+54毫米=________厘米 5米+5分米=________分米 10分米-10厘米=________厘米 800米+4200米=________千米 86千克-46千克=________千克 420克+280克=________克 94吨+6吨=________吨 1吨-300千克=________千克 300千克+1700千克=________千克=________吨 4600千克-1600千克=________千克=________吨 三、填上合适的单位,注意区分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共1题;
共1分)8.(1分)一支新铅笔大约是18________。
四、判断(共5题;
共5分)9.(1分)1千米的铁丝和1000米的公路一样长。
()10.(1分)一个苹果的重量是80千克。
11.(1分)60厘米大于8分米。()12.(1分)1米长的绳子用去6分米,还剩4厘米。()13.(1分)一座大桥的限重是以吨为单位的。()五、选择题(共6题;
共6分)14.(1分)(202_二上·微山期中)测量比较短的物体一般用()做单位。
A.厘米 B.米 C.拃()15.(1分)(202_三上·卢龙期末)要使392×□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可以填()A.2 B.3 C.4 16.(1分)(202_三上·石林期中)操场跑道1圈是400米,跑了2圈后还差()米就是1千米。
A.200 B.600 C.800 17.(1分)1枚1元的硬币约重()。
A.1克 B.100克 C.6克 18.(1分)(202_三上·单县期末)()个100米是1千米. A.100 B.1 C.10 19.(1分)一根绳子比4厘米长的多,比1分米短一些,这根绳子长()A.80厘米 B.6厘米 C.90毫米 六、操作测量(共3题;
共5分)20.(2分)(202_一下·沂源期末)写出图中物体的长度。
(1)________厘米(2)________厘米 21.(2分)先画出平行四边形底边上的高,再分别量出底和高的长度。
底()毫米,高()毫米 22.(1分)(202_三上·青山期中)画出一条比5厘米短4毫米的线段. 七、解决问题(共7题;
共7分)23.(1分)一头奶牛的体重大约800千克,某奶牛场买了40头牛,用载重5吨的汽车来运,需几次运完? 24.(1分)一袋20000克的面粉,吃了80%,还剩多少千克面粉没有吃? 25.(1分)小明有 462元,买书花去 209元,还剩多少钱? 26.(1分)一根1米长的彩带,先剪去35厘米,又剪去5分米,这根彩带还剩下多少厘米? 27.(1分)一台 卖86元,买这样的7台,妈妈带了630元钱够了吗? 28.(1分)(202_四下·安溪期末)学校组织师生去“花千谷”景区春游,有学生208人,12名老师带队,怎么租车最划算,最少要花多少钱? 大客车:限客30人 900元/辆 小客车:限客20人 700元/辆 29.(1分)一只松鼠看一次可以运4个松果,现在有84个松果,松鼠几次运完? 八、挑战题(共1题;
共1分)30.(1分)在学校的一次体检量身高时,明明的身高为15分米,玲玲的身高是155厘米,他们哪一个高一些呢? 参考答案 一、填一填(共6题;
共6分)1-1、2-1、3-1、3-2、3-3、3-4、4-1、5-1、6-1、二、单位转换(共1题;
共1分)7-1、三、填上合适的单位,注意区分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共1题;
共1分)8-1、四、判断(共5题;
共5分)9-1、10-1、11-1、12-1、13-1、五、选择题(共6题;
共6分)14-1、15-1、16-1、17-1、18-1、19-1、六、操作测量(共3题;
共5分)20-1、20-2、21-1、22-1、七、解决问题(共7题;
共7分)23-1、24-1、25-1、26-1、27-1、28-1、29-1、八、挑战题(共1题;
共1分)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