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浩瀚宇宙下的人生思考——《三体》读后感
浩瀚宇宙下的人生思考
——《三体》读后感
郑海妍
刘慈欣的《三体》三部曲,既有深度,又有跨度,更有维度。要说看懂了,似乎并不能很深刻地理解到作者最内在的思想,但看过了总会在自己脑子留下一片涟漪,就像投掷了一颗小石头在平静的湖面上,激起些许小水花,泛起的波纹一圈又一圈由急渐缓,却又无穷无尽,意犹未尽,直到时间的尽头。整个书系有许多情节,细细品来有我对人生的思考。
首先我想到浩瀚的星空与渺小的我们。小时候的我们仰望头上星空点点,仅仅只是知道欣赏这不可思议的夜景,惊叹于天上竟然那样多闪闪发光的星星,从未想过星星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三体》告诉我们,这些星星来自地球之外的远方,远到我们无法想象的距离,我们所看到的仅仅是星体在多少光年之前发出的那个亮光。可以说,星光从星体发出以光速到达地球的过程所需的时间远远超过了我们生命的历程。想象一下,这真的是太不可思议,在太阳系,甚至在银河系里,有多少这样的星体,在我们肉眼所见的这个时刻也许就已经消亡在漫无边际的宇宙中。地球相对于浩瀚的宇宙来说,用沧海一粟来形容都不过分,我们也许就轻微得像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地球对于我们而言,就是我们生活的宇宙。我常感叹人类的渺小与无力,特别是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人类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每一次的自然灾害,就是地球的自我修复和对人类活动的一种自然反映。我心里一直有个困惑:人类的生产活动,或许就是对地球环境的最大破坏。温室效应、环境污染、物种灭绝等等也以种种现象就在警醒着人类。现在各国都意识到人类自己种下的恶果,并在逐步治理和改善世界环境。我们习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就十分贴切地呼应了地球的心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命运共同体”是关于人类社会的一个全新理念,是顺应自然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地球而言,我们是渺小的存在,但渺小不代表毫无作用,无需努力。正是一个个渺小的我们一直在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地球,我们更要敬畏自然,敬畏生命,善待他人。只有大家共同努力弘扬真心善意,才能建设美好地球家园,让青山绿水撑起我们的幸福感。就像广告里说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否则,如《三体1》里的叶文洁由于对人性、人类文明彻底失望而按下了信号发射键,希望通过引入更高的文明——三体世界来对人类文明进行洗礼,那时我们真的连尘埃都不是了。一个人可以以消灭包括自己和子孙后代的人类文明为最高理想,这是怎样的决绝与绝望。人类文明的发展就是真善美的不断的延续和发展,直到时间尽头。
其次是我对科技进步的思考。人类的进步,离不开科技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让人类有技术和能力走出地球,探索地球以外的未知。对地球以外太空的探索最早的是美国,它的阿波罗计划,就是从1961年到1972年组织实施的一系列载人登月飞行任务,目的是实现载人登月飞行和人对月球的实地考察,为载人行星飞行和探测进行技术准备,它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成就。看完《三体》,我想,若我们的技术发展到可以探测到未知文明的星球时,我们应持怎样的一种态度,是否应该接触交流?历史告诉我们,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是一件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件,但这次新大陆的发现带给当地原始居民却是一场灾难,印第安人的命运从此改变。若我们接触或发现了其他的星体文明,从历史给予我们的提示来看,结局不是我们侵占、掠夺他们的资源就是我们的地球被占有,人类文明被消灭。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化的发展的确带给我们很多便利,同时也带给我们许多新的问题,如汽车的普及可以让我们走得更远,生活圈子扩大,但同时出现的交通拥堵、尾气排放等问题也不容忽视。当然,不管怎样说,我还是坚持世界在进步,科技的发展是不可扭转的,发展出现的问题也只能靠发展来解决。
《三体》让我想到了对人性的考验。在《三体2》里有一个情节,章北海为保全“自然选择号”飞船上的人员,以“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艰难抉择,毅然准备按下武器发射按钮时,其他飞船却早已经按下了。在他的最后时刻,“他本以为自己在两个多世纪的艰难历程中已经心硬如铁,但没有发现心灵最深处隐藏着的那些东西,在做出最后决断前他曾犹豫过,曾经努力抑制住心灵的颤抖,正是心中这最后的柔软杀了他,也杀了自然选择号上的所有人,在长达一个月的黑暗对峙中,他只比对方慢了几秒钟。”在人性与生存考验面前,“一部分人死,或者所有人死,或者我们自愿牺牲,可是为什么是我们?”在一番心里挣扎与煎熬之后,在对方不知道是魔鬼还是天使时,我们在生存面前,首先就变成了魔鬼。这其中没有谁的对错,大家都是为了生存,留下种子。客观来说,生存优先于人性,但一个失去人性的生命还能称呼为人吗?人性就是章北海心灵最深处隐藏着的东西。
《三体》还让我想到了沧海桑田。在《三体3》里程心和关一帆经历了一段“时间真空”16天,然而当他们出来以后,外面世界的时间已经过去了1890万年以后。这过去的1890万年,足以诞生一个新的文明,然后再慢慢的抹去它的痕迹。如果真有时间真空,我们有人会愿意在那过日子吗?永远不会老去,没有死亡的威胁,具有永恒的生命。细细想来,我想我最终的选择也和程心关一帆一样,回到时间的轮回中,回到生命的周而复始,花起花落中,即使生命短暂,也是完整的一生。当我们的人生毫无意义的时候,或者说再崇高再有意义也会被无限的时间抹平,时间是最狠的。我想无限的生命,给予我们的并不是无限的快乐,反而是永恒的折磨。人生虽苦短,却有人情冷暖沁心头,悲欢离合伴一生。
《三体》系列,对人类历史、物理学、天文学、社会学、哲学、宗教等方面都有所涉及,从科幻的角度对人性进行了深入探讨,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品味的地方。“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部《三体》也有多种解读。
第二篇:《三体》读后感_科幻世界下对时空浩瀚人类命运的思考
《三体》读后感_科幻世界下对时空浩瀚人类命运的思考
宇宙,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为宙,宇对应我们日常所说的空间,宙则代表我们认知的时间。人类对宇宙时空的探索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撇开人类维度无法触及的时间领域不谈,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最大的问题是距离。相对于动辄以光年为计量单位的广袤宇宙,地球显得太过微不足道。
也因为宇宙的浩瀚,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太少,所有很多科幻小说家愿意把目光投向宏观宇宙的探索,但是有一个问题是,太多科幻作品更多愿意去描写幻想色彩中偏人文气息的方向,很少有作品愿意触及到关于在宇宙中空间距离这样一个比较枯燥的方向,如美国作家雷.布拉德伯里的《火星编年史》一书,本身是科幻小说,但幻想色彩更偏向于描写在登陆,占领,建设火星过程中出现的思想与思想的矛盾冲突,并没有描写地球与火星间的漫长距离是如何被克服的。
笔者本身不是一个很深刻的人,很少愿意去看一些读上去没有色彩的的平淡文学作品,但刘慈欣的作品给了笔者完全不一样的感受,刘慈欣的科幻体系给笔者打开了完全不一样的世界,在刘的科幻宇宙,光年的距离不是以漫长的寿命去填满,而是以世代的思想延续去填补,从一个地点到达另一个地点间天文单位的距离,刘慈欣选择的是用血脉的延续以世代的传承去到达,这便是突破了常识去臆想,时空何其浩瀚,从流浪地球2600年的时光才能抵达目的地而刘慈欣以数以百代的构想去到达无疑更加有实现的可能。
纵观刘慈欣的作品,体现人文思考的前提下又从不缺乏对科学元素的引申,在三体宇宙中,刘慈欣提出了社会宇宙学两大公理,其一为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二为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两大公理给读者传递的信息是,当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科技使人类终有一天触及到外星文明,我们面临的,一定是最残酷的文明战争,而不存在温和的文化互融。
地球为什么会有支持三体文明入侵的登陆派,是因为很多人在地球社会的生存中感受到了太多的怨怼,三体组织的首领叶文洁,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之后,恰巧在红岸里接受到了来自遥远时空外的三体文明的信息,下定决心引入三体文明,改造地球文明,同样的,流浪地球宇宙中,当人类无休止地对地球索取,面临的最终是地球生态的崩盘,流浪地球电影里,很多人只把电影里关于地球跃迁的描写作为最大的看点,但文明应该思考的是电影开篇的那一段话,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科幻从不做无意义的幻想,总伴随着对人类社会的,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以实际现实为依托,跳脱思维去幻想;对人类社会体制现状表达思考,对人类命运抱忧患意识。这就是三体,这就是刘慈欣。
第三篇:浩瀚宇宙教案(最终版)
第2课 浩瀚宇宙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 能用查阅资料的方法来认识浩瀚的宇宙。2. 培养、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进步而深化和拓展。科学知识
1.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
2.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教学准备
有关银河系、河外星系、探测宇宙的工具等各种影像资料。一.教学导入
“浩瀚宇宙”,你知道‘宇宙’的意思吗?在汉语中,“宇”代表上下四方,即所有的空间,“宙”代表古往今来,即所有的时间,宇:无限空间,宙:无限时间。所以“宇宙”这个词有“所有的时间和空间”的意思。把“宇宙”的概念与时间和空间联系在一起,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二.阅读讲解银河系 学生读图文 图片介绍银河系的外形(外观、俯视、平视)分析:银河系的形状;太阳系与银河系的关系;用视频介绍银河系相关信息。我们还要让学生知道构成银河系的每一颗恒星就是一个“太阳”,而且其中有很多比我们所说的太阳还要大。用比喻让学生理解银河系的大小。认识天文学中使用的距离单位:光年 组织学生计算: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大约为30万千米每秒,照这样计算,1光年大约为 30万×60秒×60分×24小时×365天=94608亿千米
三.阅读讲解 河外星系
1.指导学生认识大麦哲伦星云与仙女大星系,明白它们是和银河系一样大小的恒星系,是距离银河系最近的两个河外星系,大麦哲伦星云只在南半球才能看得到。
2.阅读了解银河系外还有无数的河外星系,每一个河外星系都是由上千亿颗恒星构成的。
3.认识总星系:是现在人类已观测到的宇宙部分。即总星系是银河系和河星系的总称;总星系只是宇宙的一部分,让学生理解课前提到的问题:为什么用浩瀚来形容宇宙? 四.绘制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
1.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天体系统有哪些,它们的关系怎样? 2.画出表示已知天体层次关系的示意图
3.学生展示、解说自己画的示意图,并听取同学的意见,展开评价。五.阅读 漫漫探索路
1.学生阅读图文,了解相关探究过程 2.告知学生目前能观测到的最远天体,离我们约150亿光年。人类对宇宙的构造和发展的认识,正在日益加深。人类探索宇宙的研究近年来有突飞猛进的发展,请大家关注人类探索宇宙的最新活动动态。
教学反思:
第四篇:《2 浩瀚宇宙》教案2
《2 浩瀚宇宙》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了解宇宙的构成。
2、学生了解银河系以及河外星系在宇宙中的地位,认识宇宙的无限性。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查询活动,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表达、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对自然现象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激发勇于探索宇宙的兴趣,尊重科学原理。
3、不断提高对科学的兴趣,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正确的宇宙观。
二、教学重点
宇宙中各部分的组成、大小和形状。
三、教学难点
人类的探索宇宙的过程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有关银河系和宇宙的图片,资料和视频。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太阳系在哪个大家庭啊?
2、银河系又在哪个家庭?
3、在银河系的外面又有哪些家庭? 新课讲解:
1、认识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的组成和大小
老师出示银河系的图片,学生利用手中的资料,根据有关银河系、河外星系的资料回答
问题: ① 组成 ② 大小
2、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人类对此开创了哪些重要工具。小结: 通过这次的课程,让同学了解了宇宙的组成以及其各组成部分的详细内容,同时提高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以及对知识的探索能力。
第五篇:浩瀚的宇宙教案
《浩瀚的宇宙》教学设计
石桌子小学 蔡永红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语言找述银河系和宇宙的各种特征。
2、能正确说出地球、太阳、银河系和宇宙之间的关系。
3、能提出几条保护美丽星空的建议。教学重点:
通过资料、数据分析认识宇宙的浩瀚。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宇宙并能科学地给宇宙飞船命名。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银河系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讲述: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对夜空里闪烁的星星心弛神往。从伽利略第一次用望远镜观测银河系开始,人们对宇宙探索的脚步就从未停止过!今天,让我们也来探索浩瀚的宇宙吧!
二、新知探究: 活动
1、银河系和宇宙
1、教师出示课件并讲述:在晴朗的夜晚,远离都市的灯光,仰望星空,你是否看到过一条长长的、白色的光带横跨天空?这就是银河系,关于银河系,老师知道一个美丽的传说,那就是牛郎织女的故事!那么,关于银河系,同学们课前收集了资料,你都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2、组织学生班内交流汇报
3、教师讲解:其实,无论你居住在地球上的哪个地方,都能看到银河系。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观看关于银河系和宇宙的一段视频吧!请注意:在视频中,你看到的银河系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收看视频,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4、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5、教师出示课件总结:从地球上看,银河系是穿过夜空的一条满是星星的带子!从侧面看,银河系就像一只织布的梭子!从宇宙中看,银河系就像一个不断旋转的大铁饼!
6、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课件出示注意事项):阅读P65科学在线,边读边思考:
你都获得了哪些信息?
用自己的方式来描述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宇宙之间的关系? 学生阅读科学在线,并在组内讨论。
7、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8、教师出示课件并讲授: 银河系的外形像一个中间厚、边缘薄的扁平盘状体。叫做银盘,银盘是银河是的主体,其直径约8万光年,中央厚约1万光年,边缘厚约3000-6000光年。银河系的总质量相当于1400亿个太阳的质量。银盘中心隆起的近似于球形的部分称银核,此区域恒星高度密集,大约有400亿颗星集中在此。四周缠绕着四只旋臂,太阳系位于银河系的一只旋臂上,距离银河系的中心大约26000光年。
活动2:给宇宙飞船命名
1、教师播放课件:我国四代航空人的图片资料。
2、教师发出号召,同时出示课件:宇航局将发射一艘宇宙飞船,正在征集宇宙飞船的名字,同学们,请给这艘飞船命名吧(1)以英雄人物的名字为它命名,以表彰他(她)的英雄事迹;或以一个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以表彰他(她)在科学探索或研究中的突出贡献。命名为“×××号”。(2)解释宇宙飞船以他(她)的名字来命名的原因。
学生组内讨论,命名。
3、组织学生汇报交流,看哪个小组命的名好,并且理由最充分。拓展活动:观察银河系
1、教师讲解:让我们在家长的带领下,到野外去观察银河系吧,看一看美丽的星空,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我们在太空里遨游该是多么惬意!可是,我们的星空却正在消失!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的星空正在消失呢?(出示课件)那么,你有什么措施来保护我们美丽的星空呢?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措施。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3、小结:那么让我们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为保护我们美丽的星空做出自己的努力吧!
板书设计:
13、浩瀚的宇宙
1、从地球上看:银河系是一条满是星星的带子!从侧面看:银河系就像一只织布的梭子!从宇宙中看:银河系就像一个不断旋转的大铁饼!
2、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