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林下生态鸡养殖技术分析论文[精选5篇]

林下生态鸡养殖技术分析论文[精选5篇]



第一篇:林下生态鸡养殖技术分析论文

林下养殖生态鸡,这里不仅仅包含了未经选育的当地土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绿色生态食品一直受到市场的欢迎,林下散养生态鸡也成为主流的养殖方式。目前,林下生态鸡的社会需求逐步增高,因此,养殖户必须采取更有效的养殖措施来提高林下生态鸡品质,使其更有竞争力。

1.场地及品种的选择

1.1放养场地选择和鸡舍建设

场地的选择,要远离畜禽交易地、屠宰场、化工厂、垃圾处理地,避免噪音、病菌、水源污染。考虑到鸡的杂食性、觅食能力强和同步化觅食,一般的林果地都可以用于散养鸡,由于鸡的喜暖性、登高性等原因,应选择地势较高,朝南向阳,且通风良好的林果地。场地内需要搭建简易的鸡舍,舍内地面高出舍外30cm左右,搭建面积按照8~10只鸡/m2为宜。

1.2品种的选择

品种的选择应该根据鸡在林果地的适应性和市场需求量来确定,适合林下放养生态鸡品种主要有蛋鸡、肉鸡、肉蛋兼用型鸡及当地的土鸡或土杂鸡。但大多数都选择觅食能力强、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味道鲜美、肉质细嫩的地方良种鸡。

2.生态鸡养殖管理

2.1选择优质雏鸡

如果有条件的农户,最好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若采取购买雏鸡,要选择正规有种鸡生产许可证的,且无鸡白痢、新城疫、支原体、禽结核、白血病的鸡场提供,要经过产地检疫合格的健康雏鸡。优质的雏鸡活泼好动、反应敏感、眼亮有神、挣扎有力,羽毛整洁,腹部平坦、柔软,叫声清脆洪亮。

2.2雏鸡的管理

鸡苗进场时,应选择气温适宜,最好在日平均气温12℃以上,鸡舍做好消毒,饮水卫生,饮水量做到“不间断、不限量”。育雏鸡饲料要优质,光照要合理,要做好计划免疫,在饲料和饮水中定期添加预防药物。此外,要做好防兽害,尤其是鼠类,雏鸡胆小易惊,要注意防范。

2.3青年鸡放养管理

育雏鸡达到大约6~7周龄时,就开始进入育成阶段了,这个时期对放养鸡管理的好坏,决定了放养鸡成熟后的肉质和蛋质,由于这个时期的鸡生长速度快,适应力强,在放养的过程中要控制放养范围,逐步的扩大,每天都采取人工饲喂和放养互相进行,养成回笼习惯,减少丢失。青年鸡放养时要注意天气变化,防止突然遇到气温骤降或者快速升温的天气对鸡产生应激,这种情况要提前做好准备,可以减少鸡群的室外活动时间,鸡舍内做好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不论在何时,鸡舍的环境一定要保持干燥卫生,保证合适的饲养密度。日常管理中,抓鸡时不可粗暴,要经常观察鸡群的饮食和饮水情况,以防影响鸡群的正常生长发育。

3.生态鸡的疫病防控

3.1疫苗接种

放养鸡因为所处环境的特殊性,要根据本场的疫情和生产情况来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制度,首先要确保疫苗的质量,用量要准,免疫前后都要避免鸡群收到应激,要对鸡群进行抗体监测,确定免疫的时间。对于鸡的各类常见疾病要做好早发现,早治疗。

3.2环境卫生消毒

定期消毒,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尽量选择对鸡群刺激性小的消毒剂,要保证鸡舍内的规律性消毒,鸡群活动的范围内也要保证做到定期消毒,除此之外,消毒剂也需要定期更换,防止各类细菌、病毒产生耐药性,工作人员每日进场时必须保证工作鞋服的消毒。总之,林下生态养鸡模式符合我国“退耕还林”政策。自然生态环境下养殖生态鸡不仅品质好,肉质优良,营养丰富,且在饲养过程中产生的鸡粪也可作为林果园的肥料,增加土壤肥力和保水保肥的能力,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市场前景广阔,迎合现在人们推崇的养生、绿色、无公害食品的需求。近年来,养殖林下生态鸡在全国各地推广,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农民增收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养殖户想要长远发展,还得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理念,提高养殖水平,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和措施,以达到林下生态鸡养殖的持续发展。

第二篇:浅谈生态鸡养殖技术

浅谈生态鸡养殖技术

生态鸡养殖是在雏鸡脱温后,将其放养于生态条件较好的丘陵、浅山、草坡、果园、大田等地区,以放牧为主,让其自由采食青草、菜叶、昆虫、沙粒等,辅以补饲的野外养殖方式。这种养殖方式投资少,肉质无污染,鲜美细嫩,野味浓郁,售价高,又符合绿色食品要求,是一项值得大力推广的绿色养殖技术。

一、场地处理

1、场地选择。养鸡场要选择天然林地,如有条件可选择针阔混交林。要求鸡舍周围30公里范围内没有大的污染源,地势为5度左右坡为宜,背风向阳、水源充足、交通便捷、树冠较小、林木稀疏的场地。

2、场地消毒。新建场地,育雏舍可用5~10%石灰水、1:600倍百毒杀、1:1200消毒威、2%烧碱等四种方法进行场地喷雾消毒。用老场地养殖,地面要清扫冲洗,在采用上述消毒方法的基础上,再用高锰酸钾14克/立方米,加甲醛28毫升/立方米,密闭熏蒸消毒1~2天,将饮水器、料桶等用具一齐放入消毒后,开启通风1~2天。

二、鸡舍搭建

栏舍搭建一般较为简易。在条件较差的地方,可利用毛竹、杂木等搭成屋檐高2米的简易屋架,顶部及四周(除出入的门外)可用石棉瓦或稻草遮盖,面积按10只/平方米计算即可。

育雏舍可设在栏舍内的一旁。可用尼龙薄膜搭成高1~1.2米拱型棚,面积确定按35只/平方米计算,内安装数盏保温灯即可。

三、前期饲养管理

1、鸡苗选择。养鸡成功与否,鸡苗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选择品种较纯、体质健壮的鸡苗。一般肉用鸡种、兼用型鸡种和蛋用鸡种的公雏及农村的草鸡都可作为生态肉鸡品种,兼用型鸡种最好。

2、选择好育雏时间:最好选择3~5月份育雏,这时气温逐渐上升,阳光充足,育雏成活率高。同时,春雏性成熟早,产蛋持续时间长,尤其早春孵化的雏鸡更好。

3、温度要求。温度是育雏成功与否的关键。进雏鸡前,提早半天就应调节好雏舍的温度,一般育雏舍的温度控制标准是:0~1周龄,32~33℃,以后每周降1~2℃,直到可脱温。当室内温度偏高或偏低时,要及时进行调整。

4、尽早开水:雏鸡第一次饮水叫开水。当雏鸡运到后,尽快将它送进育雏室让其自由饮水。对经长途运输或天热时的雏鸡,饮水中加0.9%葡萄糖生理盐水;近距离运输的在饮水中加0.01~0.02%高锰酸钾。雏舍应当全天候供水,确保雏鸡及时饮用。

5、适时开料。给雏鸡第一次投料称为开料。开料时间应适当推迟,最适宜时间应在鸡出壳后24~36小时。也可根据雏鸡健康状况和外界气温情况来定,一般有85%的雏鸡具有食欲时为好。开料时最好选择颗粒度小、容易消化的配合饲料。投料应尽量做到少投勤添,以刺激雏鸡食欲,同时减少饲料浪费。

6、必须选好饲料:人工饲喂生态鸡的饲料必须是有机饲料,在种植生态鸡饲料时,必须按有机食品要求操作。天然饲料主要有天然饲草、成熟的籽实和各种天然昆虫等。

7、饲养密度。一般一周龄内掌握在30只/平方米,以后每周降5只左右/平方米,直到脱温后可进行野外放养。鸡舍和运动场的大小设计标准为育雏保温舍每1000只鸡10平方米,运动场每只鸡1平方米

四、搞好免疫

1、选择优质疫苗。在选购疫苗时,务必检查疫苗的有效期、批次、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发现破瓶、潮解、失效或有杂质者杜绝使用。一般到兽医部门指定的店家购买为好。

2、疫苗应应足量使用。前期若采用饮水免疫的,用量应加倍,即养1000只鸡,使用2000羽份疫苗进行免疫;如采取点滴免疫则用1~1.5倍量。后期免疫一般用1.5~2倍量为宜。

3、合理的免疫程序。4~5日龄用H120疫苗,8~10日龄用II系或L系疫苗,13~15日用龄用法氏囊疫苗和禽流感疫苗,25~26日龄用法氏囊疫苗,28~30日龄用I系疫苗和禽流感疫苗,32~34日龄用H52疫苗。饲养期超过100天的,建议在60~65日龄注射一次I系疫苗。

4、采取正确的免疫方法。前期由于鸡个体小、活动量不大,容易被抓,应提倡逐只滴鼻、点眼或滴口免疫。后期可采取注射法,这样能确保雏鸡只只免疫到位,免疫效果确实,防止饮水免疫带来饮多饮少,甚至饮不到的弊端,造成免疫死角。

五、后期饲养管理要点

1、抓好围养训练:雏鸡在舍内饲养3周后,体重达到130克以上,改为院内散养,训练鸡群听声音采食。在院内分区种植牧草或用饲草训练雏鸡自由采食,经过3周以上训练,雏鸡增强了扑食的能力和增长了预防天敌的本领,给放养创造了条件。

2、放养。夏季30日龄,春、秋季40日龄开始放牧,鸡群规模以每群500~1000只为宜。在放养过程中,一定要搞好安全防范,预防鹰、黄鼠狼、山猫等天敌的危害。预防天敌可以采用以下3种办法:训练好家犬驱逐附近的鼠类和鼬类,利用爆竹驱逐鹰的侵害,用尼龙网把放牧场围罩好。

3、补饲。补饲饲料用玉米、养子、麦子、洋芋、红薯及少量混合饲料。早上少喂,晚上喂饱。补饲多少应该以野生饲料资源的多少而定,尽量让鸡在放养场中寻找食物,以增加鸡的活动量,采食更多的有机物和营养物,提高鸡的肉质和品位。

4、搞好环境卫生。按时清扫鸡舍和周围场地,定期用2-3%烧缄或20%石灰乳对环境和用具进行消毒。对鸡粪、污物、病死鸡进行无害化处理,用药灭鼠、灭蚊、灭蝇等。

5、适当的饲养时间。饲养期太短,肉质太嫩,风味差,影响销路及价格;饲养期太长,饲料报酬降低,风险性大大增加,且易造成劳力、场地等资源浪费,饲养成本增加,效益下降。

6、适度的饲养规模。饲养的效益与适度的饲养规模有关,一般以一个劳力每批以500~1000只为宜。条件好的也不要超出5000只。宁愿多点投放,分散养殖,避免超规模连片养殖。这样有利于饲养管理、防疫治病、降低风险、增加效益、稳步发展。

7、合理的轮牧时间。一个场地饲养时间太久,场地会受污染、病菌增多,对鸡群健康威胁大,影响成活率,而且容易将场内的草根、树根、树皮啄尽,造成土地板结和环境污染,影响果树生长。一般二年一轮可以避免上述弊端。

8、正确处理治虫与放牧的关系。一般果园养鸡虫害较少,但当需治虫时,要首先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喷洒时尽量少喷到地面,鸡即使食入虫子,毒害的可能性也小。其次选择晴天治虫,药液滴入地面少。最好将治虫与放牧时间错开,尽量使鸡少接触到药物,以防万一。

第三篇:林下山地鸡养殖技术研究论文

摘 要:摘要: 山地鸡养殖,采取林下散养,喝山泉水、吃林间杂草、吸负氧离子,野性十足,肉质香嫰、汤汁醇厚,具有高蛋白、低脂肪、滋补性强等特点。目前,山地鸡养殖渐成规模化和产业化,市场前景大好。就养殖山地鸡的综合技术要点做汇总阐述,供参考借鉴。关键

关键词:养殖技术论文

摘要:山地鸡养殖,采取林下散养,喝山泉水、吃林间杂草、吸负氧离子,野性十足,肉质香嫰、汤汁醇厚,具有高蛋白、低脂肪、滋补性强等特点。目前,山地鸡养殖渐成规模化和产业化,市场前景大好。就养殖山地鸡的综合技术要点做汇总阐述,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鸡舍;养殖;山地鸡

这些年,随养殖产业的发展,山地养殖不断发展,逐渐成为带动一方农户发家致富的绿色生态养殖链。而且,随民众绿色消费意识的转移,山地鸡养殖更越来越多的被认可和支持。搞好山地鸡养殖,不懂技术是不行的。鸡舍建场,应在居民区500m外,背风向阳,无污染源,坡度适中,水源充足。挑选的鸡种,体格健硕、长势均匀、品种优良、健康无病、活力十足,而且,应有较高的抗病能力,适应放养的养殖环境。鸡舍内配置专门的遮阴设备,饲喂以混合料或全价颗粒料为主,雏鸡饲养管理应格外用心,育成阶段可转移到林下放养。注意早晚补饲。育肥期管理,应配置专门的饲料,降低饲料中蛋白的含量,增强日粮的代谢能。同时,树立“防重于治”的理念,为高产养殖保健护航。

林下山地鸡养殖综合技术

1优选鸡场

对鸡场的选择,应科学化、合理化。选择的鸡场,最好安排在距离村庄500m之外的地方。同时,要求,背风向阳,无污染源,坡度适中,大于35°。此外,要有充足、洁净的水源,有成片树林的话更好。

2选择良种

鸡品种的选择,同样很关键。选择饲喂用鸡品种,一定要亲临观察。那些体格健硕、长势均匀、品种优良、健康无病、活力十足的雏鸡为选择饲喂的最佳品种。山地鸡养殖,最大的特点就是放养。由此,挑选的鸡品种,务必要有较高的抗病能力,而且对本地有很好的适应能力。笔者建议,用本地养殖土鸡品种,比如:黑肉鸡、赤鸪鸬鸡等,不仅长势较好,生长速度快,而且肉质鲜美,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3搭建鸡舍

鸡舍的搭建,选择的地址,要兼顾交通便利、排水良好、地势高燥、有利防病等特点。同时,养殖鸡舍应配置专门的遮阴设备。考虑到林下养鸡的特殊性,周边最好有成片的树木,如此既有利于遮蔽阴雨和酷热,同时方便鸡群树下乘凉和避雨。为了保证所搭建的鸡棚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就需要选择对鸡棚的方向,坐北朝南;另外还可以在鸡舍内铺设锯末进行保暖,厚度最好在15cm左右,所选择铺设的锯末一定要是经过发酵之后的,并且还需要饲养人员定期对锯末进行翻松,减少养殖棚里面的异味。

4饲料选择

饲料关系到营养补给,饲喂优质土鸡的时候,选择的饲料最好以混合料或全价颗粒料为主。同时,在饲料中,注意搭配一些杂粮,比如:番薯、树叶、南瓜等等,替代部分的混合饲料。早晚时间要向饲料中补充一定的精料,日粮主要以玉米面为主占50%,浓缩料和稻糠各占35%和15%;饲养用具还要记得定期清洗,保持卫生清洁。

5雏鸡管理

雏鸡阶段,多数长势快,增速快。但是,特殊的生理结构,同样影响着雏鸡的饲喂质量。比如:消化机能不完善,抗病能力较差,体温调节能力差等等,在养殖管理期间应提高认识。进入育雏期的雏鸡,饲养管理务必要用心。不仅需要做好饮水和开食方面的工作,还要为它们提供适宜的温度。雏鸡在刚进鸡舍的第一天鸡舍温度要保持在32℃,并且还要注意好对雏鸡接种疫苗。

6育成鸡管理

通常情况下,山地鸡长至30日龄左右,基本上可将其转移到林下放养。注意早晚补饲,饲料中蛋白补充量至少应占鸡群颗粒料的15%以上。而且,进入育成阶段,山地鸡的食欲较旺盛,采食量逐渐增多,此时更适合采用林地放养的方式养殖。严格控制放养密度,通常情况下,安排在每亩地放养200羽鸡。一群鸡饲养规模,至少应在1000~1500羽。同时,注意搭配公鸡和母鸡的比例,控制在1:20为最适宜。

7育肥期管理

这里的育肥期,指10周龄上市的鸡。此阶段管理的重要性,不容被忽视。想要提升养殖山地鸡的风味,此期应配置专门的饲料,尽可能多的降低饲料中蛋白的含量,增强日粮的代谢能。选择的饲料,可以用55%左右的玉米、20%左右的麦麸、20%的豆粨、另外再加5%的鱼粉,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在每天的饲料中加入适量维生素。在这个阶段要增加饲喂量,成鸡一般饲养到2.5kg左右时出栏。

8病虫害防治

山地鸡养殖过程中,每一阶段都应将病虫害防治考虑其中。在疾病防治的各环节中,必须要树立“防重于治”的理念,重点的防控工作落实到预防上。分析山地鸡养殖发病的诱因,有很多因素,比如:饲料搭配、鸡舍温度、病原微生物等等,都将诱发病虫害的发生。由此,预防工作的开展,首先应自改善饲养管理开始,注意卫生、饲料、饮水等各方面的管理,确保温度适宜、通风良好、圈舍洁净等等,为鸡群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其次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增强鸡群体质,提升抗病能力。总之,山地鸡养殖不仅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还能够改善土壤品质,对于推动本地其他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几年山地鸡在禽类市场上所占的消费比重越来越大,市场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并且山地鸡的价格也一直居高不下,山地鸡养殖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要想发展山地鸡养殖业,就一定要充分结合当前养殖行业的市场发展趋势,做到规模化养殖,另外还要本着生态养殖的理念,做好对养殖质量的标准化监控。

参考文献

[1]施自稳,许泽献.山地鸡的饲养与管理[J].当代畜牧,2016,(6):2-4.[2]张绍云,朱际勇.浅析山地养鸡的管理要点[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4):101-102.[3]邓立,贾青山.鸡的养殖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5,(10):232.

第四篇:浅谈鸡生态养殖

浅谈生态养鸡

一、生态养鸡的防疫机制建立

在做好禽流感、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马立克氏病、鸡法氏囊等几种高危害性疾病的程序免疫基础上,养殖者应当探讨如何建立生态环保型长效防疫机制。根据现在的养殖模式及国家政策法规可以看出,今后的养殖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应该向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方面推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为核心,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因此,鸡生态养殖防疫机制必须建立完善。金宝贝干撒式养鸡发酵床,经过10年的客户实践认证,从建舍到饲喂,能够形成完整的生态养殖体系。

1、科学选址及规划布局

应选择地势相对高燥、向阳、水电便利的地点建场,距离居民区、集镇、机关单位、其他养殖场应当保持1000米以上,并且规模养鸡场的位置应处于上风向,有利于避免疫病流行期风向所携带的致病原进入本鸡场;在鸡场大门入口、场内重点区域、鸡舍门口、鸡舍内部,包括管理人员的衣物、用具等皆要实行严格的制度化消毒;舍内使用金宝贝发酵床,垫料应不少于40公分,冬季可适当加至50公分,保持一周至少翻倒1-2次,将鸡粪便进行掩埋,这样既有利于发酵床的顺利进行,还能减少人工清粪和水冲粪便的成本;养殖场视养殖规模大小建设相应的鸡舍,针对不同鸡群定时补饲精料及夜间歇息,同时有利于针对不同鸡群进行冬夏日的温度变化采取不同应对措施,避免造成应激性综合症,也有利于开展疫苗接种及针对性药物预防免疫措施。鸡场必须建设必要的饲料储存室、兽医卫生室、消毒室,为兽医防疫一体化提供必要的便利。

2、环保型消毒措施

对于鸡舍内消毒,包括带鸡消毒,如果选用一些有强烈刺激性的消毒剂,往往会诱发鸡群的呼吸性疾病,所以应慎重选择科学的消毒方法。例如:初春、秋冬气温较低的时节,可用大蒜秸秆、苍术、青蒿、艾叶几种任选2-3种点燃,烟熏鸡舍20-30分钟,关闭门窗,带鸡烟熏,可以有效防止鸡感冒症、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坚持3-5次可起到良好的效果,相当于带鸡消毒;另外还有食醋熏蒸、高锰酸钾液熏蒸鸡舍,也是相当环保、高效的灭源方法,值得广大养殖户深入探讨并推广、应用。

二、如何配置生态饲料

为了达到“营养、保健、防病与增重”的协调统一,养殖户可使用金宝贝饲料发酵剂尝试自己配制环保型饲料,经过金宝贝饲料发酵剂发酵出来的饲料,能够降低粗纤维含量,改善蛋白质品质,提高饲料营养和消化利用率,改善鸡机体的免疫机制,增强抗病力,配合精饲料一起饲喂,增重效果较明显。

三、小结

鸡养殖产业,为保证其发挥最佳综合生产性能,以及创建优势品牌,打造“高品质、好口碑”的地方优势产品,突破区域限制,走向国际市场,除了养殖环境要达到一定的生态标准,在生态用药的技术上继续深入调研,争取自主研发更多的生态药剂、生态饲料,达到“防病、安全、增重、增收、环保”几大方面的协调统一,才能将鸡养殖这一普通的产业做大做强,切实的实现助农增收。

第五篇:生态鸡养殖

生态鸡养殖有“七关

生态鸡饲养是一种与现代化笼养不同的、完全回归自然、实行野外放牧的饲养方式。以选用良种鸡为基础,采取圈舍栖息与山地放养相结合,以自由采食昆虫、嫩草和各种子实为主,人工补饲配合饲料为辅,让鸡在空气新鲜、水质优良、草料充足的环境中生长发育,以生产出绿色天然优质的商品鸡及其蛋品。下面介绍各地应用生态鸡饲养过七关的成功经验,供参考。

场地选择关

生态鸡要选择在生态环境优越的天然草原、天然山地、果园田野等适合放牧的场地饲养。要求场舍周围5公里范围内没有大的污染源,有丰富的草料,有小溪、山泉水为佳,其山地坡度以不超过25°为宜,且背风向阳、绿树成荫、水源充裕、取水方便。规模饲养还要求道路交通和电源有保障,便于饲料、产品运输和加工。鸡舍和运动场的大小设计标准,一般鸡舍面积按照每只鸡0.1平方米计算,要求架养栖息,运动场按每只鸡1平方米计算,运动场周围最好用竹篱和塑料网围起来。

品种选用关

饲养生态鸡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需要选择品种,可因地制宜选择,通常以兼用型鸡种最好。

择时育雏关

饲养生态鸡必须选择合适的育雏季节,以利于生态鸡的放牧饲养。按照各地山区的气候特点,一般最好选择3~6月育雏。因为这一时段气温由低到高,光照充足,有利鸡的生长发育,可提高育雏成活率。同时,春雏性成熟早,产蛋持续时间长。雏鸡到中鸡阶段,由于气候温暖,环境适宜,舍外活动时间长,可得到充分的运动与锻炼,体质强健,抗御自然和预防天敌的能力强。

科学补料关

用于生态鸡人工补料的饲料必须是天然有机饲料。在种植生态鸡饲料时,必须按有机食品生产的要求操作;生产有机配合饲料必须按生产有机食品的标准执行,生产过程中严禁添加各种化学药品;购买商品饲料必须选用正规饲料厂家生产的不含任何化学药物、生长激素的全价饲料,以保证生态鸡的品质。在育雏和育成阶段,要按照鸡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保证雏鸡、育成鸡和成年鸡的饲料供给和补充。一般放牧前要求每天饲喂5~6次,同时保证充足清洁饮水。鸡进入放养期并具有较强的自由捕食能力后,人工补料可逐渐减少为每天2~3次,并注意早晨少喂、晚上多喂。

放养训练关

雏鸡在舍内饲养4周后,体重达到200克,即可转到有草地、有围栏的场地散养,有目的地训练鸡条件反射,经过4~6周训练,雏鸡就会形成条件反射,捕食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大大提高。从8周龄开始,训练鸡的胃肠消化能力和捕食能力,力求鸡群均匀度好、健康水平高。当鸡个体重达到500克时,已具备了放养的基本条件,可以把鸡群散放到预先圈定的放牧场地,开始自然生态饲养。

安全防范关

用尼龙网把放牧场围罩好,并有专人值班,随时发现进犯天敌,并实施驱逐,防患于未然。也可饲养并训练好家犬,以利其特殊本领 “看山护鸡”,减少损失。还可在牧场边界人为布设如草人等防护物迷惑和驱赶天敌,以防止鹰、黄鼠狼、山猫、狐狸对鸡群的袭击,以确保生态鸡放养安全。

疾病防控关

生态鸡的生长期以放养为主,大部分时间在野外活动,且生态鸡生长期相对较长,一般需要4~5个月,随时都有可能感染各种疾病。为此,必须在兽医的指导下,做好鸡新城疫、鸡支气管炎、禽流感、禽霍乱、法氏囊病、鸡痘等疫苗的防疫注射。此外,还要注意及时做好其他疾病的防控和治疗,以保障生态鸡健康成长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