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物医学工程大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心电检测实验
1.复习放大器 , 滤波器等相关知识 , 了解心电测量的原理,并学习用生理信号采集系统记录人体心电图。
2.要求掌握心电测量电路的硬件实现方法,锻炼电路板的焊接与调 试能力.3.学习正常心电图中各波的命名与波形,了解其生理意义。
实验器材
信号发生器,电源,示波器,电机夹,导线若干,电路板一块 实验原理 1.心脏的基本构造和心电图(ECG)
心脏处于人体的循环系统的中心,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肌是可兴奋组织,它的收缩和舒张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 心肌将心脏分隔成左,右心房和心室四个心腔,腔间有瓣膜控制血液在房室间的流动,通过动脉血管将氧和酶等各种营养物质供给全身组织,并将静脉回流带来的组织代谢废物运走。
心脏是自律性器官,有特殊起博心肌细胞和神经传导树支(束),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在起博心肌细胞(窦房结内)的自律作用下,通过房、室、神经束的传导使心肌收缩和舒张完成心脏的博动;另外,参于循环系统调节的有:交感神经,兴
奋时通过肾上腺素使心率加快,而副交感神经兴奋时使心率变慢,还有化学性的体液因素也可影响心脏的博动。
神经细胞元的放电过程已得到实验认证,心脏特殊起博心肌细胞博动和神经传导树支(束)的传导过程都是神经细胞元放电和传导的过程,因此,可通过在人体体表层安放灵敏度很高的电极接受这些微
弱的心脏电活动,称为 ECG(electrocardiogram)---心电图,早在1903 年就发现心电图及基本测量方法; 心电图机检查人体的 ECG,判断心脏活动正常与否仍是医院目前首选的检查手段。
标准 ECG及参数如下:
典型心电图波形
目前 ECG的测量技术已很成熟,标准 ECG都打印在栅格纸上,标明 X 方向每格 0.04 秒,Y 方向每格 0.1mv.一般来说,P 波表征心脏收缩期开始;
QRS复合波是心室收缩的结果,指示心室收缩期开始; T 波是心室舒张的结果,将延续到下一个 P波止.ECG测量基本导联三角形(肢体):
导联 1 右手接 ’-‘电极(白)图
左手接 ’+’电极(红)
导联 2 右手接 ’-‘电极(白)左脚接 ’+’电极(红)
导联 3 左手接 ’-‘电极(白)
左脚接 ’+’电极(红)
全为右脚接地,这就是所谓右脚驱动导联接法,这是肢体导联ECG测量法;另外常用的还有三电极胸导联,白的 ’-‘电极贴在右胸,黑的地电极贴在右胸白电极下 18 公分处,红的 ’+’电极贴在左下与黑电极对称处,此测量法为 2 导联 ECG;不同导联接法测量的 ECG波形不同,表征的医学意义也不同;实际上 ECG已经有用 >12 导联测量的心电图机,24 小时动态 ECG记录仪也是医院常用的仪器.2.心电信号的电特征分析 心电信号的频率范围在 0.05-100Hz 以内,而 90%的 EEG频谱能量集中在 0.25-35Hz 之间,心电信号频率较低,大量是直流成分。人体信号是一种弱电信号,信噪比低。噪声干扰主要包括 50Hz 工频干扰,电极接触的噪声,人为运动,肌电干扰,基线漂移以及呼吸时的EEG幅值变化。
1)
一级放大电路
一级放大电路采用差分放大电路,对心电信号进行初步放大,同时阻断 50Hz 工频干扰。
2)
二级放大电路
将由第一级放大器放大后的信号进一步放大,同时用低通滤波器进行滤波,减小噪声的干扰。
3)
带通滤波器
用带通滤波器对由第二级放大电路放大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2.电路板焊接
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注意焊点不要虚焊,线路不要连错。
实验步骤 1.电路设计
3.电路板调试
首先在输入端接入由信号源输出的信号,然后分别测量各个放大器的输出是否与设计意图相符,如果不符则检查电路故障。
4.心电测量
用电极夹夹住左右手腕,保持安静。将电极夹的另一端接入电路板的输入端,电路板的输出端与示波器连接,显示心电信号。
实验结果
实验总结 1.电路板焊接
电路板焊接的时候要保证焊接的质量,我们的板子因为焊接的质量不好,存在虚焊,焊锡太多等现象,导致出现了电路短路或断路的 情况,给后面的调试带来了很多麻烦。
所以在焊接的时候要注意焊点的质量。
除此之外,也要注意电路的连接。
电路连接的简洁不仅可以在检查的过程省去很多麻烦,还可以减少噪声。
2.电路板调试
电路板调试的时候要一级一级调试,保证前一级信号的输入输出正确后,再调试下一级。
在调试的过程中要注意输入信号的各个数据处于一个合适范围,并且注意给运放加电源。
实验目的 血氧饱和度信号采集
1.掌握血氧饱和度传感器的使用方法
2.掌握怎样用血氧饱和度传感器检测人体血氧饱和度
3.掌握信号采集、处理、放大、输出等过程 4.了解血氧饱和度的控制信号
5.了解血氧饱和度的波形和计算过程 实验内容 1.熟悉血氧饱和度传感器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
2.熟悉血氧饱和度物理测量原理 3.熟悉血氧饱和度的数学模型和计算原理
实验器材 1.血氧饱和度传感器
2.示波器 实验原理 1.血氧测量原理
氧是维系人类生命的基础,心脏收缩和舒张使得人体的血液脉动
地流过肺部,一定量的还原血红蛋白与肺部中摄取的氧气结合成氧和血红蛋白,另有 2%的氧溶解在血浆里。这些血液通过动脉一直输送 到毛细血管,然后再毛细血管中将氧释放,以维持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血氧饱和度是血液中被氧结合的氧合血红蛋白的容量占全部可结
合的血红蛋白容量的百分比,即血液中血氧的浓度,它是呼吸循环的
重要生理参数。而功能性氧饱和度为
HbO2浓度与 HbO2Hb浓度之比,有别于氧合血红蛋白所占的百分数。
因此,检测动脉血氧饱和度可以对肺的氧合血红蛋白携氧能力进行估计。
血氧饱和度是衡量人体血液携带氧的重要参数。
血氧饱和度的测量目前广泛应用有透射法、双波长光电检测技术,检测红光和红外光通过动脉血的光吸收引起的交变成分之比 IIR/IR 和非脉动组织光吸收的稳定分量值,通过计算可得到血氧饱和度值
SPO2,这里采用透射法双波长光电检测技术。
由于光电信号的脉动规律与心脏搏动的规律一致,所以根据检出信号的周期可同时确定脉率,因而亦称该方法为脉搏血氧饱和度测量。
这种测量方法用指套式血氧饱和度传感器测量红光和红外光波长光强度经过手指后的变化,计算其中的脉动量与直流量后,查表可以计算出血氧饱和度值。
脉搏血氧饱和度的测量是将血氧浓度的光电检测技术与容积脉
搏描记技术结合在一起来实现无创连续血氧浓度检测。
透射式脉搏血样检测多以手指、耳垂等作为检测部位。当光透过手指时,由皮肤、肌肉、骨骼、静脉血和心舒期动脉血产生的吸光度 A 是恒定的。由心脏搏动,动脉血充盈引起血管容积变化从而形成脉动量产生的吸光度 是与此相应变化的吸光度△ A。当用 660nm、940nm波长的恒定光照射手指时,运用 Lamber-Beer 定律并根据吸光度变化的比及功能氧饱和度的定义,可推导出动脉血氧饱和度:
SaO 2
A 12 21 1 2 2 2
2.光源切换 设计中采用双波投射光电检测方法来测量血氧饱和度,所以必须是无光、660nm的红光和 940nm的红外光交替产生并采集得到各不同光时段的信号,通过减去无光时光电信号可以去除环境光的影响,并得到红光与红外光去除环境光影响后通过动脉血的光吸收引起的交 变成分之比。这里各种光的交替切换通过对单片机的 PF0,PF1 端口编程得到。
3.电流电压转换
血氧传感器输出信号为微弱电流信号,输出电流在 1uA 左右,经过 I-V 转换电路后为电压信号。
其中 AD795具有很好的直流特性,它的输入偏置电流只有 1pA, 是精确的电流电压转换放大芯片,满足电流放大要求。
C1与 R3 并联,起低通滤波作用并防止振荡;后接 C6,R7 进行高通滤波,滤除直流分量;再接二阶低通滤波以滤除杂波,此时 660nm和 940nm的光信号已经转为滤波后的电压信号。
式中:
α1、β1,α2、β2 是对应 660nm,940nm波长的 HbO2、Hb 的吸 收光系数,△ A1,△ A2 是对应与 660nm,940nm波长的吸收光度变化 量。下表显示成人与孩童分别在 660nm、940nm波长时大致的吸光系 数。
波长 Hb HbO2 成人 婴幼儿 成人 婴幼儿 660nm 0.86 0.90 0.12 0.16 940nm 0.20 0.20 0.29 0.30
4.电压放大
经过电流电压转换和高通低通滤波后所得的电压信号由 AD620R
采集并进行放大。放大倍数为
G=49.4/2+1=25.7
5.调零及滤波 因光电的直流分量较大,高通滤波截止频率过低会影响正确信号的波形,这里由加法电路的原理设计了调零电路来去除部分直流分
量,并进行低通滤波和放大来改善波形。
6.电压跟随其的应用
经过有源二阶低通滤波后所得的信号可能不是很稳定,在这里我们应用了电压跟随器,它的作用是限制最大输出电压、加大电流输出和减小输出阻抗等。
7.50Hz工频滤波
本功能模块电路的输出信号同样需要经过 50Hz 工频滤波,电路的输出信号送至模数转换器,经模数转换后送至单片机微处理器进行处理,最后送至 LCD显示,因此从 LCD可见同步的检测波形。
实验步骤
1.功能板安装。先关电,把血氧功能板通过上下两个板间插件固定在主板上;
2.血氧功能板固定在主板上后,此处电源线和信号输出线都通过上下两个板间插件和主板连接在一起了,打开电源;
3.在不接传感器的情况下,把示波器的探头一端与 P6 相连,另一端接地。观察示波器现实的信号。如果信号不在“ 0V”时,通过调节旋转电位器
RP1,同时观察示波器显示的信号的变化,直至示波器的信号在“ 0V”时,停止调节电位器,之后,关电取下示波器的探头; 4.以上二步完成后把血氧传感器接到主板的输入端 J15,手指插入血氧传感器的指套中,开通电源。血氧传感器所测的波形就可以在LCD上显示了; 5.可以用示波器依次测试 P1、P2、P3、P4、P5、P6,根据所测试的情况很容易得到各功能块的作用; 6.在显示界面上选择“血氧信号采集”项,按“采样”键,进入血氧信号显示界面。
实验结果
实验目的 握力信号采集功能
1.掌握握力传感器的使用方法
2.掌握能量的转换过程
3.掌握信号的采集、处理放大、传输过程 4.了解握力信号采集的硬件电路
实验内容 1.通过握力传感器检测握力的大小,并通过能量转换、信号采集、放大、滤波、50Hz 陷波、A/D 转换、单片机处理后从 LCD输出。可以更直观的观测到我里的变换的波形; 2.本实验适用于生物医疗实验和体力实验。
实验器材 1.示波器
2.握力传感器 实验原理 1.配套传感器为握力型传感器
传感器直接把握力的大小转换为对应的电信号。
所得电信号非常微弱,需要经过放大和滤波处理。
2.二级信号的采集和放大
在一般信号放大的应用中通常只需要通过差动放大器放大电路
即可满足需求,然而基本的差动放大电路精密度较差,且差动放大电路上变更放大增益时,必须调整两个电阻,影响整个信号放大精确度
同相比例放大电路属于电压串联反馈,具有输入阻抗非常高,输出阻抗很低的特点,广泛用于放大系统的前置放大级。
同相比例器电路原件参数的选取与反比例器的基本相同。需要
注意的是,由于从相同端输入信号,运算放大器输入端不存在 “虚地”,的变化就更加复杂。
3.二级放大 由于传感器所对应的电信号非常微弱。这就需要用到后级放大,放大电路选用了通用的单运算放大器 LF356.其放大是在第一级的放 大倍数基础上进行放大的。采用同相放大,放大倍数为:
VO=R213/R212+1=20 同相比例放大电路如图。
输入信号电压 Ui 经过电阻 R 加到集成 运放的同相端,Rf 为串联反馈电阻,R=R1//Rf。同相比例器的电压 增益为 同相比例放大电路
实验步骤
握力功能测试电路布局如下:
1.功能板安装。先关电源,把呼吸功能板通过上下两个板间插件固定在主电路板上; 2.握力功能板固定在主板上后,此处电源线和信号输出线都通过上
下两个板间插件和主板连接在一起了,打开电源,功能板上工作指示灯点亮表示功能板正常工作; 再不接传感器的情况下,把示波器的探 但两个输入端之间有 “虚短”特性,因此运放的两个输入端相当于同时 作用着信号幅度相等的共模信号,这就要求输入信号的大小不能超过 运放的共模输入范围。
4.信号处理 信号由 AD620R采集进本系统含有大量的杂波并经过了放大,现 在急需把这些杂波去除掉。在这里我应用了 10Hz 的二阶低通滤波。
这样既去除了杂波也满足了我们的需求。
握力二阶低通滤波电路
头一端与 P2 相连,另一端街 GND。观察示波显示的信号。如果信号不在“0V”时,调节旋转电位器 RP1,同时观察示波器显示的信号的变化,直至示波器的信号在 “0V”时,停止调节电位器 RP1。之后,关电取下示波器的探头; 3.用连线吧 P2 和 P3 连接起来,应用第二级放大。第二级放大是在第一级放大的基础上进行放大的,从此信号从 U2 的 6 号脚输出共放大了 514 倍; 4.用导线把 P4 和 P5 连接起来,给信号进行低通滤波,本处使用的是有源二阶低通滤波,频率为 10Hz,只允许通过低于 10Hz 以下对我们有用的经过处理的信号; 5.以上四步完成后把握力传感器接到主板输入端 J15 上,开通电源。
使用握力传感器就可以在 LCD上显示波形了。可以用示波器依次测试P2、P3、P4、P5,根据所测试的情况很容易得到各功能块的作用; 6.在显示界面上选择 “握力信号采集 ”项,按 “采样”键,进入握力信号显示界面。
原理图:
握力后级放大调零电路:
示波器图:
单纯的课本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补充,达到内容的完善 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第二篇:生物医学工程本科实验报告范文doc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
同组人:
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日期:
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__ _______________
实验成绩(教师签字)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荷学院教学实验中心制
第三篇: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2010-05-26
生物医学工程利用现代工程技术揭示和研究生命科学现象,从工程学角度解决生物学与医学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问题,是21世纪最具潜在发展优势的学科之一,其研究内容涉及电子学、计算机、信息处理、光学、精密机械学、医学、生物学等众多领域。
本专业培养具备理、工、医相结合的知识创新型高级技术人才。通过基础理论、工程技术、医学等多门课程的学习及相关实验技能培养,毕业生将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验技能,可以在生物医学信息检测、图像处理、医学仪器、分析技术及电子信息方向从事研究、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
天津大学于1979年开始创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国内首批建立该专业的学校之一,1984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单位,天津市重点学科。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9名(其中8名为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天津市海河学者特聘教授1名,副教授11名,已经形成由专家牵头,国内外知名学者以及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学术梯队,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名列前茅。与美国、英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有广泛的学术合作,毕业生分布于世界各地,有些已经成为学术骨干及知名学者。
本专业以组织光学、神经工程、生物电检测、信号处理、医学成像、医学物理、生物化学分析等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开展有关探索性的科学研究工作,在一些研究领域处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历年承担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基金和攻关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近百项。目前实验室具有各种先进的医学检测和研究设备供学生实验、实习专用。本专业学生在高年级时可进入实验室,在老师指导下开辟第二课堂从事创造性科学实验和科技开发工作,并有多人次在全国和天津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比赛中获奖。
本专业的主要课程有: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传感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工程光学、信号与系统、生物医学电子学、生物医学光子学、数字信号处理、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医用光学检测技术、医学图像处理、医学仪器设计、生物医学和理化分析仪器设计、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电路基础、电子技术等,并开设课程设计多个,教学与实验、设计并重。
本专业本科毕业生工作适应性强,就业口径宽,除继续深造者外,可在有关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医疗卫生、环保、商检、技术监督等各领域就业,也可在航空航天、通信、电子和仪器仪表等行业发挥聪明才智。
天津大学招生办公室维护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300072 电话:022-27405486 E-mail:tdzb@tju.edu.cn
第四篇: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一、名词解释(4×5)
1、什么是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BME)是以工程科学技术的思维、方法、原理与技术,研究生命科学、支持生命科学、服务生命对象而形成的一门跨学科的、新兴的、综合性学科
广义性的定义:
生物医学工程学是综合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从工程学的角度,在多层次上研究生物体特别是人体的结构、功能和其他生命现象,研究用于防病、治病、人体功能辅助及卫生保健的人工材料、制品、装置和系统的工程原理的学科。
由NIH有关名词命名专家给出专业性的定义:
生物医学工程学是结合物理学、化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原理,从事生物学、医学、行为学或健康科学的研究;提出基本概念,产生从分子水平到器官水平的知识,开发创新的生物学制品、材料、加工方法、植入物、器械和信息学方法,用于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病人康复,改善健康状况等目的。
2.什么是生物技术制药?
答: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化工程、蛋白质工程、抗体工程等,借助某些微生物、植物、动物生产医药品,叫作生物技术制药。
3.什么是超声医学?
答:超声医学是研究超声(每秒超过2万赫兹的高频声波)对人体的作用与反作用规律,并加以利用以达到诊断、治疗、保健等目的的学科。是声学、医学和电子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
4、什么是生物信息学?
答: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第一个五年总结报告中,给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生物信息学定义:生物信息学是一门交叉科学,它包含了生物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分配、分析、解释等在内的所有方面,它综合运用数学、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学的各种工具,来阐明和理解大量数据所包含的生物学意义。
第五篇:生物医学工程综合
生物医学工程综合:深圳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包含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部分(75分)和C语言程序设计(75分)两部分,总分150分。3362 3039 辅导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部分 同济
考试基本要求 200092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深圳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部分是为招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士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它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对数字电子技术各项内容的掌握程度。要求考生熟悉数字电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 具有较强的数字逻辑推理、分析和设计能力。正门
院
二、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kaoyangj
逻辑代数基础 济
重点掌握逻辑代数的表达方式及其基本运算规律。33623 037
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和基本运算规律。济
逻辑函数的各种表达方式。
336260 37
利用逻辑代数和卡诺图对逻辑函数进行化简。
48号
组合逻辑电路 021-
重点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原理。
kaoyantj
组合逻辑电路分析和设计方法。共济
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冒险及其消除。共济网
数字集成电路的输入输出特性 同济
常用组合逻辑电路及MSI组合电路模块的应用
共济
掌握若干常用组合逻辑电路及MSI组合电路模块的功能及应用,包括编码器、译码器、加法器、比较器、数据选择器和数据分配器等。研
组合逻辑的定义。
专
组合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济
常用组合逻辑电路: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与分配器、全加器、加法器、数值比较器。时序逻辑电路
同步时序电路是时序电路的主要组成部分。本部分内容包括了对于时序电路的一般描述方法和状态化简方法,重点在于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和设计。要求掌握同步时序电路的基本设计过程。首先介绍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结构和特点,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和动作特点、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和分类以及不同逻辑功能触发器间的转换,然后讲述了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触发器的基本类型及其状态的描写。
触发器的转换。
触发器的简单应用。
时序逻辑的定义。
时序电路的描述与分析方法、分析步骤、分析工具(状态表、状态图、时序图)。
同步时序电路的设计。
异步时序电路的设计。
常用时序逻辑电路及MSI时序电路模块的应用
掌握常用时序电路,尤其是计数器、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型计数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同时介绍了它们的典型MSI模块及应用。
计数器。
寄存器。
移位寄存器型计数器。
数/模和模/数转换
掌握数/模和模/数的基本原理和常见典型电路,熟悉评估数/模和模/数的主要技术指标:分辨率、转换精度等。
D/A转换器。
A/D转换器。
D/A、A/D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考试基本题型
主要题型可能有:函数化简题、卡诺图化简题、组合逻辑设计题、时序逻辑分析题、时序逻辑设计题、计数器数制分析题、A/D与D/A转换计算题等。《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部分的分值为75分。
C语言程序设计部分
考试的基本要求:
了解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结构,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基本的程序设计过程和技巧。
掌握基本的分析问题和利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能力,具备初步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能力。
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一、数据定义
数据定义包括数据类型和存储类别
基本类型
基本类型指整型、实型和字符型
(1)常量
熟练掌握各种表示形式的整数、实数、字符常量和字符串常量,符号常量的定义和使用。
包括整数的十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的表示形式、长整型常量和无符号型常量的表示形式,实数的浮点表示法和科学记数法,字符的转义序列,常用符号常量的含义(如NULL、EOF等)
(2)变量
熟练掌握变量的定义和初始化
构造类型
构造类型包括数组和结构
(1)数组
熟练掌握一维和二维数组的定义和初始化,数组元素的引用。
包括一维字符数组和字符串,二维字符数组和字符串数组
(2)结构
熟练掌握结构类型的定义,结构变量的定义和初始化,结构变量成员的引用。
指针
(1)熟练掌握指针和地址的概念
(2)熟练掌握指针变量的定义和初始化
(3)熟练掌握通过指针引用指向实体
构造类型和指针类型的混合定义及应用
熟练掌握指针、数组和地址间的关系
熟练掌握指针数组
熟练掌握结构数组
熟练掌握结构指针
掌握结构中含指针或数组
掌握嵌套结构
掌握指向指针的指针
单向链表
掌握单向链表的建立和遍历
了解插入和删除单向链表中的一个节点
空类型
掌握空类型的定义和使用
变量的存储类别、作用域和生存期
(1)掌握变量的存储类别
auto 自动型、static 静态型、extern 外部参照型
(2)掌握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
注意区分:自动局部变量和静态局部变量、全局变量和静态全局变量、外部变量
二、运算及流程控制
基本运算
包括算术运算(含自增、自减操作)、关系运算、逻辑运算、位运算、条件运算、赋值运算。熟练掌握运算符的功能
熟练掌握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方向
熟练掌握隐式类型转换和强制类型转换
表达式
熟练掌握各类表达式的组成规则和计算过程
语句
(1)熟练掌握表达式语句、空语句、复合语句;
(2)熟练掌握简单控制语句(break、continue、return);
(3)熟练掌握选择控制语句(if、switch)
(4)熟练掌握重复控制语句(for、while、do—while);
三、程序结构和函数
程序结构
熟练掌握main函数与其他函数之间的关系
包括标准库函数和自定义函数
函数的定义
(1)熟练掌握函数定义的ANSI C格式
(2)熟练掌握函数的参数(形式参数和实在参数)及参数传递
包括指针作为函数的参数
(3)熟练掌握函数的返回值
包括指针作为函数的返回值
函数的调用
(1)函数调用的一般格式
熟练掌握通过函数名调用函数,了解通过函数指针调用函数
(2)掌握函数的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
(3)熟练掌握标准库函数的调用
常用数学函数:cos、sqrt、pow、exp、fabs、log、log10等
常用字符函数:isalnum、isalpha、isdigit、islower、toupper等
常用字符串函数:strcpy、strcmp、strcat、strlen等
四、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文件
熟练掌握文件的基本概念和文件的定义方式
了解文本文件与二进制文件的区别
标准文件的输入和输出
熟练掌握常用输入输出函数:scanf、printf、getchar、putchar、gets、puts等缓冲文件系统(文本文件)
(1)熟练掌握文件的打开和关闭
常用函数:fopen和fclose
(2)熟练掌握文件的基本读写操作
常用函数:fscanf、fprintf、fgetc、fputc、fgets、fputs等
(3)熟练掌握文件的状态检测(判断文件结束和文件读/写出错等)
常用函数:feof等
(4)掌握文件中数据的查找
五、编译预处理和命令行参数
熟练掌握编译预处理的基本概念
掌握宏定义
掌握文件包含
掌握命令行参数(argc、argv)的概念、说明和使用
六、常用算法
以下算法针对本大纲中列出的各种数据结构
分类(排序)算法
冒泡、选择、插入
检索(查找)算法
(1)无序数据序列的查找(见遍历算法)
(2)有序数据序列的查找:二分法
遍历算法
(1)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的遍历
(2)单向链表的遍历
(3)文件的遍历
简单的数值计算方法:如多项式函数的计算
其它基本算法:如进制转换
三、考试基本题型
选择题 20分
程序完善题 20分
编程题 3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