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动漫角色造型设计中趣味性探索论文
一、动漫角色造型的重要性及特征
关于多种类型的动画片制作过程,角色造型设计都深刻地影响着动画片的情节变化、主题发展。动漫角色的主体意义不只是体现在动画片的本身,它和电影主角明星一样都有着极为广泛的社会影响,优秀动漫角色的创造对于动漫影片来说意义深刻。
(一)动漫角色的重要性
一般情况下,动漫的角色就是艺术家创作的演员,它们推动着动漫故事的发展,深刻地揭示动漫影片的主题思想。就一部动漫作品成功与否来说,动漫角色的创造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换言之,动漫角色设计与塑造直接影响动漫作品发行的社会反映。优秀的动漫角色设计,可以给整部动漫影片注入新鲜的血液,让影片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让影片情节演绎得更加淋漓尽致。而失败的动漫角色设计则带给整部影片极大的创伤。我们可以想象,一个不受人喜欢的动漫角色怎么可能将影片的故事演绎得完美。只能说,不能引起人们喜欢的动漫角色是失败的,观看影片本就是观看角色的发展演变,让人厌恶的角色让观众对整部影片都持以厌恶情绪。
(二)动漫角色造型的特征
对于现实的动漫设计环节而言,动漫造型设计就像是电影影片的制作选角,当然它和电影影片的选角还是有一定区别的,电影影片的角色选择是一个有思想意识的人,他遵循导演的剧本要求进行电影表演,可以结合角色自身的思想理解进行创造表演。而动漫影片中的角色则是完全的由角色创作者创作,创作者给予动漫角色性格特点、风格语言、思想情感,给予他们既定的社会身份以及自身动作等,角色造型师还可以依据动漫剧情的需要赋予动漫角色不一样的服装、道具等。《新汉语词典》中这样解释趣味性:趣味性是让人感到愉悦、有吸引力和感兴趣的特性。这正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基本特性。动漫影片的趣味性首先在于视觉冲击力,影片直接给予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吸引人们的眼球,它就成功了一半,而这一视觉的冲击力正是由动漫角色的趣味性带来的。由此,动漫角色的设计塑造要有趣味性,动漫影片是否能发行成功很大程度上也由动漫角色的趣味性决定。基于动漫角色的造型设计,创作者可以设计动漫角色的造型:利用角色面部表情显示角色的趣味性;利用角色手脚的局部塑造变化显示角色的趣味性;利用角色的语言对话显示角色的趣味性;利用角色的性格特点来直接显示角色的趣味性。角色的造型设计是创作者直接设计显示出来的实物、图形,没有生命特征。角色生命特征需要创作者进行其他的创作表达,给予角色造型情感色彩,人性化特征。角色的命运如何、性格如何、结局如何也全部由角色创作者一手决定。创作者在进行动漫角色造型设计时,最大程度上避免角色的程式化,动漫角色应该更多地将自身的个性特点显示给人们。如创造一个英雄角色,角色一般表现为高大、勇猛,给人强烈的安全感和宏伟气势。迪士尼动画作品中的角色程序化塑造就很明显,如人猿泰山的善良、野性美;《蝙蝠侠》中的蝙蝠侠侠义、豪迈;在反面角色的设计塑造中,通常都使用阴险、贪婪等特征,形象突出为瘦小或肥胖,让人一看到就有强烈的厌恶感。如《白雪公主》中阴险邪恶的王后;《101只斑点狗》中自私、无赖的库拉依等。日本动漫作品在角色塑造中多突出冷酷的个性特点,很多角色都用头发或服饰道具等遮挡到脸部表情,让人感觉到角色很神秘的样子。如《灌篮高手》中的流川枫、《网球王子》中的龙马等。这些角色的外貌设计塑造等不是完全的程式化模式,给人一种意料之外的趣味性感觉。
二、多维度实现动漫角色造型设计的趣味性
(一)根据受众群体设计动漫角色突出趣味性
动漫现已成为当下社会流行的一种娱乐形式,甚至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成为重要产业发展,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青少年人群的关注。动漫作品的创作工作,定位好作品观众群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面向低年龄阶段儿童的动画。较早出现的动画作品或漫画等观众对象基本都是低龄儿童。一方面,儿童需要丰富多彩的幻想世界,这一动画世界里的内容给儿童思维的满足;另一方面,儿童也需要学习现实世界的一些事物,如此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依据儿童的心理成长特点,这一动漫作品往往剧情简单、浅显,主题明确,很容易被儿童接受,作品强调教育性,旨在帮助儿童更好地学习。面向青少年观众群体的动画。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叛逆期,这一阶段,成长的青少年容易产生避世情绪,对于现实社会有较强的抵触心理,动漫作品等虚拟的世界刚好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喜欢这类动漫的观众比重较大,热情也很高。青少年喜欢和自己同龄的动漫角色,幻想发生的一些事情显示在动漫角色身上,对于角色有强烈的认同感。因此,这类动漫作品中的角色塑造更符合青少年阶段的心理特征,让青少年直接和动漫角色形成情感共鸣。面向成人观众群体的动画。单从成人的情感思维上来讲,成人的各方面认识已经很成熟,对事物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他们重视对外部世界的阐述和讲解。原因正是因为成人对现在世界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这一时期就想寄希望于其他世界的理解,内容丰富,剧情一波三折、涉及知识面很广。动漫世界很好地满足了这些条件,科幻世界、灾难世界,这些题材的动漫作品都直接地给予人警示,一些人类世界的理解更加全面,这些动漫作品刚好揭示了现实世界的一些不良问题,具有深刻的哲理,让人陷入深刻的反思之中,观众也愿意投入其中。面向成人的动漫作品更趋向于电影的表现形式,在角色设计塑造上,和儿童观众动漫作品角色的简单形成强烈的对比,角色造型突出复杂、奇特,引人深思。
(二)通过细节刻画设计动漫造型来体现趣味性
角色在塑造过程中很多内容还是由角色的性格特点展开的,所有关于动漫角色造型设计的事物、图像说明都服务于之后的角色表演工作,也正是因为如此,角色的趣味性更加明显。角色的面部局部塑造突出显现角色的趣味性。当下的动漫作品中穿插着很多近景镜头、角色特写镜头等,镜头清楚地显示了角色的面部情况,在镜头靠近的时候,角色的面部情况被清晰地放大,这个时候角色面部的画面带给观众很直接的冲击力和感染力,显示角色的表情和心理活动。因此,角色面部设计非常重要,要求细化设计,才能更好地显示出动漫角色的趣味性。角色的手脚局部塑造突出显现角色的趣味性。对于角色手的外表描绘可以显示出角色的年龄、职业等,角色手的动作也可以间接地显现出他的内心活动、情感变化等,这也是人类肢体语言的一种魅力,赋予动漫角色手的动作,带给观众情感上的思索。漫画风格的角色手的外形设计十分丰富,手指的设计也可以不拘一格,手指可以有三个、四个,并不做出明确要求,原因是漫画重点突出趣味性。漫画角色的脚部设计更加新奇,可以是葫芦形的脚掌,小脚趾也可以像肉球一样排列,宽大的脚掌长出肉球一般的小脚趾,显得趣味横生。在进行野人或者原始人等角色的创作时角色脚部造型更为有趣,可以是十分杂乱的,如有锋利的脚趾甲、断裂的脚趾、杂乱的脚毛等,可以清楚明确地显示出角色的身份及性格等。角色的表情刻画突出显现角色的趣味性。人类感情活动总是很容易流露在表情上,动漫作品角色的创造也很明确地利用到这一点,角色的表情刻画要不拘于程式化,使用脸部表情的变化直接反映角色的思想感情,角色的每一次眉宇变化都传达了一定的情感元素。进行动漫角色表情刻画工作,角色的面部表情是显示其内心活动的主要方式,面部的表情可以由嘴巴、鼻子、眉毛、眼睛等相互搭配组合而成,这些五官的组合变化,显示出此刻角色的面部表情,也反映出角色的思维情感,诸如《怪兽电力公司》中的小女孩儿面部表情刻画。
第二篇:动画短片角色造型设计论文
一、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创意
动画造型艺术的创造性:宫崎骏用自己的画笔创作出了一个庞大的动画世界,他认为动画的世界是单纯的,哪怕一片垃圾,都是美的化身。在动画的世界里,我们可以完成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只要我们能想象到的,都可以用在动画中表现出来,这就是动画造型艺术蕴含的强大的创造潜力。动画造型艺术的巨大创造性,不仅使我们创作出一个崭新的世界,更让我们有信心去研究它的其他特性。动画短片能绘制完成任何我们需要的场景,请来我们需要的任何演员,不用考虑其它假定因素,只要我们能想象的出来的,因为动画的可创造性给了我们这种特权,《借东西的小人》中的阿莉埃蒂,只有指头大小,这也是实拍电影不可能做到的。但是这些都可以在动画中实现,可见,动画短片的拍摄有着无限的自由创作空间。因此,我们进行动画造型设计时,应充分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充分发挥动画的这种特殊的创造性,创作出新颖的角色,以增加动画的表现力。
二、动画短片角色造型设计的创作过程
1、角色造型表现风格的确立
动画造型的表现风格的确立对短片的前期制作很重要,造型风格的确立应该符合整部短片的风格和剧本的设定。漫画是最早用于动画的艺术形式,因其造型简洁、夸张的特性,以及漫画特有的讽刺意味,深受人们欢迎。漫画风格的造型的最大产地是日本,日本是动漫大国,很多优秀的动画作品都是从连载漫画开始的,漫画成功了,再根据漫画进行短片创作,这样创作出来的动画短片风险小,并且由于其有大量的读者基础,所以很容易获得成功。这足以说明漫画风格有其独特的优势。写实风格的造型是比较真实的,它有一定的生活原型。只是在艺术家的手上进行了升华与再创造。整体给人的感觉是真实的。尤其是动物的表情方面,这种写实的造型在表达情感方面很有优势,因为更贴近人们的自然欣赏习惯从而被观众接受,所以能充分的挖掘角色潜在的思想和特点。半写实的动画风格,跟写实风格很接近,但是是对写实风格的升华。如《千与千寻》,就是半写实风格的典型,在一些真实故事的基础上,对角色进行夸张的动作设计,善良的小白龙,造型夸张的锅炉爷爷,有很多手和脚,充满了设计感。
2、角色造型的内部结构与表象特征
在造型设计的过程中内部结构与表象特征共同起作用才能创作出饱满的角色。表象特征就是由线的围绕组成的物体的外部形象,有些物体的表象特征很容易掌握,比如凳子、筷子、盘子等。因为它们的外形能简单的用轮廓线概括出来,而有些物体是很难表现出来的,比如人的五官,它是一些内部结构线组成的,因此,表象特征往往是一个造型稳定的根基。在动画造型的过程中,真正体现形象的主要线条并不是它的轮廓线,而是形象的内部的结构比如我们通过一个人的服饰轮廓,就能知觉到这个人的内在形体。一个造型的内部结构特征是由骨架和大的动态线决定的,它的结构骨架的组合构成,能够在视觉上产生节奏感和韵律感。
三、我的动画短片角色造型特点分析
1、拟人化的动物造型
动画短片中拟人化的动物造型设计,是在动物原有的形态的基础上进行夸张与变形,在保留原有运动形式的基础上模仿人类的生活行为。但要要确保人物夸张但不失细腻性,注重想象力的发挥和趣味性的创造,最好带有一定的幽默感,甚至滑稽感。角色在造型上应贴近生活,还原其相应的真实性。增强角色的辨识度,角色创作要依据剧本,设计符合影片节奏的动作。如果角色太抽象,观众无法理解;角色造型太写实照搬,观众易生厌。就是说,动画影片中的角色最终会回到现实生活中,2、角色造型的运动表现性
一个成功的动作师首先是一个出色的演员,绘制出具有表现性的关键动作,才能让角色真正动起来。根据角色的性格需要来表演角色的动作,也就是原画设计,因为人本身是又局限性的,在不能参考借鉴一些现实中动作时,就需要通过想象,在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创作关键动作。对于角色的内在性格的塑造,动作很重要,角色的运动只有符合角色的造型和性格,当角色的表演符合剧情的发展,同时拥有自己的情感,包括喜怒哀乐,动画中的角色才真正拥有了生命。角色的动作表现性还在镜头的运用。镜头表现与影片节奏是紧密联系的。镜头表现是动态的,每一个镜头表现的内容都有固定的展现时间。镜头节奏的舒缓和镜头所用时间长短关系密切。例如,表现激烈追逐的场面往往多用短镜头的组接来制造紧张的节奏,而抒情的段落则多用长镜头来形成舒缓温馨的节奏。影片开始追逐的激烈场面,不到一秒,并不能也不是为了让观众看清楚内容,就是为了体现紧张的节奏。就最后的亲吻镜头,不到十秒,形成一种舒缓温馨的节奏,与浪漫的背景,柔美的旋律相结合,令人心旷神怡。如果缺乏节奏的变化,或是节奏控制不当,影片就无法带给我们舒适的感受,从而降低整部作品的表现力。角色造型运动的表现性不仅仅是对动作的研究,更包括对镜头的掌握和运用,只有全面掌握动画的流程和制作技术,才能创作出让人满意的动画作品。
第三篇:《动漫角色造型设计》说课提纲
《动漫角色造型设计》说课提纲
课题:动漫角色造型设计
一
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简析
《动漫角色造型设计》是《二维角色》第三章“动漫角色造型设计里”第二节的内容,这是在学习了漫画技法的入门及人体运动的规律之后编排的。通过本节的学习,既可以对动漫角色造型设计的基础内容很好地了解与掌握,又可以为今后学习四格漫画,插画,分镜头的绘制以及动画片的制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节内容是动画制作中一个重点环节,角色设计是动画开始制作的第一步,它直接体现角色的性格特点,同时决定了整部动画片的艺术风格,因此在动画制作中占据重要地位。
动漫角色造型设计的内容分为动漫角色造型设计的概念、动漫角色造型设计的艺术风格、动漫角色造型设计的基本要素、动漫角色造型设计的基本规律及表现技法。具体到角色的基本造型与造型结构图、角色造型的基本结构及画法、动漫角色的个性特征及动态、常见的动漫角色造型结构和常见的动漫角色表情等,这些内容的讲解需配合图片或视频,可以有更直观的了解。(后页附图)
二
教学目标
通过对上面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了解与掌握动漫角色造型设计基本内容及特点 能力训练目标:进行大量有针对性的手绘练习个人创作目标:可以针对命题进行个人创作与设计
三
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角色造型的基本结构的设计和画法
难点:如何用所学知识,完成个人创作,换言之自己创作出作品
关键:多鉴赏优秀的作品,总结经验和技法,使理论能够联系实际,从而进行创作。
四
教法与学法
下面,为了讲清楚重点、难点、关键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基于本节课的特点:直观性强与动手能力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实践性强。因此,我采用如
教学方法。
★
制作多媒体课件直观教学和现场教学法
在讲角色造型的基本结构的设计和画法时,要尽可能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图片相结合,使抽象知识转化为形象的图像更直观的展现出来;尽可能多去示范一些手绘漫画造型的例子,让学生也跟着做。这样就形成边教边学,边学边做的互动学习,达到教、学、做三者合一。★
分享心得和技巧教学法
在讲动漫角色造型设计的基本规律及表现技法时,适当结合自己曾经创造出的作品,讲述自己创造时的灵感、心得体会和具体实践的技法等。让学生对于角色造型设计有更深入的理解。(后页附图)★
开放式师生互动教学法
再看一些优秀的动漫设计作品时,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点评。学生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让课堂气氛活跃轻松。★
即时学习教学法(头脑风暴)
课堂上现场命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完成命题,这样无论是在创作过程中,还是最终的作品,老师都可以进行全程的现场指导。课后可以使用互联网交流,使让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加简捷。★
体验性学习开展
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动漫比赛,让学生真题真练,活学活用,开拓发散思维。
学生学法:
学习过程中,应该多理解,而不是生搬硬套,多问为什么,就像前面所讲,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角色设计同时也是一项需要多观察,多思考的课题,要用手中的笔去表现,去夸张角色的性格特点,深入的思考是必不可少的。大量的手绘练习也是关键,多去借鉴一些优秀作品,总结这些作品的经验和技法。可以先从大量的临摹开始,而后创新。五
最后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
课程时间:控制在45分钟到一小时以内 辅助教材:PPT课件及多媒体视频播放器 ★ 导入
由视频播放《狮子王》、《埃及王子》、《大闹天宫》、《花木兰》、《功夫熊猫》令人难忘的一些经典片段,以这些成功的形象为例子引入,让同学们提高学习的兴趣,产生强烈问题意识,使他们学习过程成为一种“答疑”继而使学习更加积极主动。
★ 通过多媒体视频观看一些实例,引出动漫角色造型设计的概念、动漫角色造型设计的艺术风格、动漫角色造型设计的基本要素、动漫角色造型设计的基本规律及表现技法。
★ 教师进行板书和现场绘制示范一些动漫造型形象,得出角色的基本造型与造型结构图、角色造型的基本结构及画法、动漫角色的个性特征及动态角色的基本造型与造型结构图、角色造型的基本结构及画法、动漫角色的个性特征及动态、常见的动漫角色造型结构和常见的动漫角色表情。在示范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讲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要对一些方法规律进行总结。★ 能力训练
给出一些命题,让同学们进行课堂练习,使所学知识得以巩固。★ 变式的延伸,拓展训练
给出同一命题,进行变式创作 ★ 课堂总结强化知识
★ 布置作业
组织比赛,让学生们以“亲亲一家人”为题设计五个动漫造型,要求把主要人物的比例图、转面图、表情图、口形图和局部手部动态表现出来。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我主要阐述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今后我也将进一步讲好课,并希望各位专家领导老师对本堂说课提出宝贵意见。
第四篇:夸张手法在动漫角色造型设计中的运用论文
摘要:适当的角色造型设计不仅能为动漫作品润色,还是一部作品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本文针对动漫角色的造型设计、服装、性格、动作等环节对动漫角色造型中夸张手法的运用进行分析、鉴赏。
关键词:夸张手法;动漫角色;造型设计
一、动漫角色造型的设计手法的运用
拥有蓝色皮肤的蓝精灵,拥有黄色且大而扁的嘴巴的唐老鸭,挺着圆圆小肚子和圆圆大耳朵的米老鼠,拥有香肠鼻子和小黑眼的阿凡提,大大脑袋的大头儿子、尖细头的小头爸爸,憨厚的熊大熊二等。这些经过夸张手法运用后的角色不仅让我们对这些角色念念不忘,且在观看他们的表演时很容易随着它们的喜怒哀乐而变换着我们自己的感情;这些动漫角色正是因为其优秀的角色造型设计才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它们所处的情景中而无法自拔。对整部动画作品而言,角色造型是整部动画篇的灵魂所在,其影响着一部动画片的成败。优秀的角色造型设计可以增强动画片的生命力,使其更感人,更能引人入胜,而拙劣的角色造型则容易让人产生反感,导致影片的失败。因此对动画中角色造型设计的研究是相当有意义的一项工作,对其鉴赏能让我们在欣赏的过程中学会设计的技巧。动画作品中活灵活现的角色设计手法有很多种,在设计中可以运用写实型手法、装饰型手法、漫画型手法、夸张型手法、可爱型手法等。本文将从夸张型表现方法的运用,结合例子来分析、鉴赏动漫角色。高尔基这位著名文学家曾经说过:“夸张是创作的基本原则”。其实,夸张对我们来说一点都不陌生,古有梵高抽象的人物造型,现有BENJAMIN设计的欣长身材的角色造型等等。那么夸张的设计手法是怎样的呢?夸张的角色造型是一种创新的造型设计变化,通过虚构的形式把对象的特点和个性中积极的方面进行夸大,给人一种奇特的感情变化,给观众留下了宽阔的想象空间,同时引起观众的观看兴趣。在动漫角色造型中可从角色的造型、服装、性格、动作等方面入手进行夸张设计,突显动漫角色的形象。下面将从这几点来举例分析、鉴赏。
(一)角色造型夸张性
角色造型的夸张可以表现在角色外在形象上。如《新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中,夸大了大头儿子的头,头圆滚滚的,搭配两个大大圆溜溜的黑眼睛,小巧的鼻子和嘴巴;这样一个大头与纤细的手脚,圆圆的小肚子看起来有些不协调,也会给观众一种疑问:这么重的头会不会压坏小身体呢?然而正是这样的设计给观众一种萌萌的感觉,突显出这个角色的可爱之处。而小头爸爸的角色则是将头部设计得像一个梯形,上小下大,大大的方形眼镜更显得他的头很尖,圆圆的大肚腩突显了他的可爱慈祥的形象。在《喜羊羊》中大小羊们的造型设计就是一种特别的夸张表现手法,纤细化了的手脚搭配着滚圆的身体,让人替羊羊们担忧那两条小腿会不会站不起来迈不动步伐。正是这些“不搭调”的表现手法设计出了能够让大家在忙碌紧绷的生活中轻松一笑的材料。
(二)角色服装夸张性
服装设计也是角色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夸张得当能为作品增添风采。如《妖精的尾巴》中艾露莎大胆的布条着装,将她婀娜多姿的身材展露出来,长裙飘飘的却拥有着呆板的性格,而纳兹敞胸露怀的小马甲搭配厚实的围巾,冷热不均的搭配方式将他不羁的性格与不畏艰难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海贼王》中乌索普简易的荷叶边帽子,穿着带毛边的吊带裤,光着膀子,斜背着红色大布包,将其爱发明爱制造的性格很好的表现出来。
(三)角色的性格夸张性
要想塑造角色鲜明的性格特征,需要赋予他和别人不一样的性格,才能体现出他自身的独特性。一部成功的动漫作品,角色的性格也要有自己的独特性。《冰雪奇缘》中安娜是一个极度勇敢无惧,神经大条的性格,给人开朗温柔体贴的感觉,塑造了她容易被感动、受骗的个性,而其姐姐艾莎在恐惧中保持她的优雅、矜持、王者之相,但是最终恐惧战胜了一切,让她变得性格孤僻不与人交流,好在随着剧情的发展,唤起了她对妹妹的疼爱之情,使她的性格转变为乐观、不畏艰难险阻的性格。这些角色性格的转变使得观众在观赏时不自觉地被带入到剧情的发展中。又如动画版《憨豆先生》这部动画片里面的憨豆先生的角色塑造为有点笨拙、幼稚、思想单纯、腼腆的性格,正是因为这种夸张化的性格将幽默表现得更好。
(四)角色动作的夸张性
一部成功的动漫作品除了恰当的角色场景设计外,角色的动作也是很重要的部分。动作设计得好的话,一方面可以更好的表现角色的性格特征,另一方面能增加作品的观赏指数。经典动画《猫和老鼠》中猫汤姆经常被老鼠杰瑞抓弄,在剧中,汤姆有时会被炸得浑身焦黑,但很快抖一抖身子就会恢复回来;有时会被碾压得像一张纸张,很薄很薄,不一会儿又像被充了气一样恢复回来;有时还会被杰瑞拉成长条状,等他恢复精神状态时又是正常的效果。正是这种夸张、不现实的动作效果让观众在观赏中能够哈哈大笑,笑完还是会情不自禁地循环去看,使这部动画片的从1940年2月10日首映到现在仍然是热播动画片之一。
二、总结
使用夸张手法来设计一个动漫角色可以充分体现出角色的独特个性。夸张性既能表现在角色的造型上,让角色看起来更具特色;也能表现在服装上,特别的服饰安排不但能体现角色的身份、生活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引起观众的审美共鸣;还能体现在动漫角色的性格上,性格的大幅度转变能让观众随着其性格改变而跟着改变自己的感情,这样在不知觉中就能丰富剧情,吸引更多观众;除此之外夸张性还表现在动作上,夸张的动作表现出来的震撼效果一直被人们所津津乐道。总而言之,夸张的设计方法能让动漫角色造型设计上得到一个质的飞跃,为作品的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袁晓黎.动画造型基础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1.[2]秦明亮.动画造型与设计艺术(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5-1.[3](美)NancyBeiman著,薛蕾译.准备分镜图———动画编剧与角色设定(第2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5-1.[4](美)班克罗夫特著,王俐,何锐译.动画角色设计:造型姿势动作表演.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2-1.
第五篇:角色造型设计教学大纲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角色造型设计》教学大纲
系(中心)教研室 适用专业:大纲制(修)订负责人:教学主任审核: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角色造型设计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暂不填写)
课程名称: 角色造型设计
总学时数和学分:本课程计划36学时,2学分
实验或上机学时:20学时
先修及后续课程要求:先修基础造型课程《造型基础—素描》《色彩基础》后续课程《场景设计》、《动画实训》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讲述动画造型设计基础理论,本门课程主要是针对学生的造型训练课程同时也是对学员的艺术审美及动漫兴趣的一种培养,对于已经具有一定绘画基础的学生更是一门巩固提高的课程。课程内容包括笔线稿和色彩着色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夸张与变形,形象的联想造型,形象的符号化,幽默感,写实的感染力,以及造型中的技巧总结。
在动画片中人物造型是我们在创造过程中首先要遇到的一个环节,确立一部影片的风格最先遇到的就是人物造型问题,动画片当中的人物造型如同在故事片当中的演员,我们选择什么样的演员来演我们选择的这个故事,或者说我们选择什么样的人物造型在我们剧中表达故事情节。像这样选演员的方式,实际上是我们在动画创作当中进行人物造型设计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人物造型是一个什么样子的?是胖的还是瘦的?是年轻人还是老人,他在剧中的位置又是什么样的?是主角还是配角等等。我们创作的时候都要把它当作考虑的因素之一。
我们在造型设计当中,由于创作人员的修养和他自身素质的原因以及他对故事情节把握的情况等,他画的人物造型往往很明显的带有一些个人色彩。当和剧组其他人员特别是听取导演对影片的阐诉以后,才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在人物造型的设计当中我们通常分为两个步骤:第一,由造型设计者进行自我创作,也就是说在我们拿到造型任务的时候先自己研究剧本,把握剧中的关键人物,寻找出剧中造型的一些因素,特别是故事的发展以及人物的命运,应该说人物造型的创作者必须要熟悉剧本。也就是在熟悉剧本以后创作者要先勾画出草图,交由剧组的其它人员进行研讨,特别是交由导演进行审核,导演把自己对造型的一些看法表示完以后,由造型设计者进行二度创作或者说是二度加工,二度创作和加工的时修,主要是扬长避短,把自己对剧中人物理解不足地方加以修正。比如说在《猫和老鼠》这部动画片当中,我们看到的是老鼠的可爱,猫的愚蠢,也就是说这两个人物在造型 的设计中就已经把他们的人物性格非常鲜明地区分出。所以,动画片当中的一些人物造型设计是动画前期创作当中关键的一个环节。
二、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对动漫角色设计有个客观的认识,全面了解它与动漫行业之间的关
系。角色设计是动漫、游戏领域中处于灵魂级别的内容,作品是否受欢迎往往取决于角色是否有魅力是否吸引人。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角色设计在动漫作品中的重要性,学会分析怎样的角色能够受欢迎,能设计有个性特征的动漫角色,并进一步学习各种不同类型角色的特点和绘画方法,从而嫩狗独立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动漫形象。
本课程属动漫专业的必修课程。其目的是让学生开阔思维,熟悉不同角色的绘制方法的同时能使作品有一定创意,符合市场需求。要求学生在课程介绍后能从事有关动漫角色设定的相关工作。
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动漫角色设计》是动漫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它与本专业的许多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分镜头设计稿》、《原画设计》、是本课程的相互衔接课程,是动漫片前期制作的重要环节。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 角色设计概述
1.1 角色设计概述
1.2 角色设计的学科范畴及设计性质
1.3 动漫角色设计与卡通吉祥物设计
第二章 角色设定与设计思维
2.1 角色定位
2.2 产品体系规划与角色设计
第三章 角色设计与造型
3.1 造型与造型元素的特质
3.2 组形与造型——组形与个性的塑造
3.3 组形与造型——形与形式感的塑造
3.4 组形及形的运用原则
第四章 角色设计与角色塑造
4.1 识别的塑造
4.2 造型与表演
4.3 角色造型与形态语言
第五章 角色设计流程与表现
5.1 设计流程
5.2 角色关系与角色组合5.3 表现动漫表情的基本规律
第六章 卡通艺术的创意
6.1 创意的思维特征
6.2 卡通创意的切入
6.3 创意训练
五、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内容:
1.动漫造型风格特点
2.动漫造型的表现形式
3.动漫的形象与风格。
4.角色动作设计与绘制
5.道具的设计与绘制
能力目标:
1.认识角色造型设计在动画中的作用、风格及表现形式。
2.角色CG的绘制软件技术
3.角色设计的一般设计思路,把握文化特性。
4、道具设计的一般思路与构成关系。
实践教学目标:
完成传统美术到数字艺术的过度,加强图形软件的应用的能力。加强美术基本功,使学生美术基础进一步的提高。
六、教学建议
动漫角色是动漫片的灵魂,观众对一个动漫角色的价值判断不单纯停留在其外在的造型层面,还包括对角色性格内涵的认同。动漫形象不仅是一个纯粹的视觉符号,它具有深刻的内涵,包括人格魅力和气质因素。因此,形象设计不能只注重形象的外形与轮廓,还应该考虑形象的身份与性格。
动漫角色也是形态各异的,有迟钝的、怪癖的、聪明机灵的、天真活泼的、浪漫风趣的等等。这些动漫角色具有或者微妙或者明显的形态与情态差异。在设计动漫形象之前首先要明确设计的角色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寻找和发现形象设计的原始素材,经过反复筛选与提炼,然后开始设计形象。运用造型艺术手段描绘出形象的草图或轮廓图,进行反复的修改和加工,最后设计出动漫角色的形象。因此老师不光要给学生讲解本课程的理论知识,还要多给学生机会和时间去亲自参与设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人体解剖、运动透视等基础知识,并通过大量绘画实践加以应用。掌握动漫造型专业设计技巧,熟知专业规范要求,并通过作业训练学会应用。了解熟悉世界主要动漫造型风格与流派,学会造型色彩设定绘制的基本方法及应用
七、考试与成绩评定
1.平时考核:随堂进行
2.课程考核:命题创作作业内容的水平评分。
八、制定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影视动画造型基础》孙立军著中国宇航出版社
《造型》于胜军著中国电影出版社《动画造型基础教程 》袁晓黎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九、补充说明
开课单位及课程所属教研室(加盖单位公章):
大纲制(修)订负责人签名:
开课单位教学主任签名:
大纲制(修)订时间:年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