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重庆邮电大学实验报告(内页),,副本,,副本[合集五篇]

重庆邮电大学实验报告(内页),,副本,,副本[合集五篇]



第一篇:重庆邮电大学实验报告(内页),,副本,,副本

课程名称

操作系统

课程编号

A2130330

实验地点

综合实验楼 A511/A A 512

实验时间

2019--06--10

校外指导教师

校内指导教师

常光辉

实验名称

实验 一

进程控制描述与控制

评阅人签字

成绩

一、实验目的

通过在 Windows 任务管理器中对程序进程进行响应的管理操作,熟悉操作系统进程管理 的概念,学习观察操作系统运行的动态性能。

二、工具/ / 准备工作

1.回顾教材相关内容; 2.在 Vmware WorkStation Pro 中安装 Windows Server 2016。

三、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16(虚拟机)

编程语言:C++ 集成开发环境:Visual Studio 2019 四、实验步骤 与实验过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六、实验 心得体会

第二篇:重庆邮电大学实验报告(内页),,副本

课程名称

操作系统

课程编号

A2130330

实验地点

综合实验楼 A511/A A 512

实验时间

2019--06--10

校外指导教师

校内指导教师

常光辉

实验名称

实验 X X

实验名称

评阅人签字

成绩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使用仪器、材料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过程原始记录((数据、图表、计算等))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

七、实验心得体会

第三篇:重庆邮电大学实验报告(内页)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实验地点

实验时间

校外指导教师

校内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

评阅人签字

成绩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使用仪器、材料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过程原始记录((数据、图表、计算等))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

七、实验心得体会

第四篇: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实验一 网络命令与使用

实验要求:

1、在窗口中显示网络适配器的物理地址、主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以及默认网关

2、向一台电脑无限制的发送数据包,此数据包大小为60000byte

3、查看本地计算机或另一台计算机的ARP高速缓存中的当前内容

4、从一台ftp服务器上下载一份文件 实验过程:

1、在窗口中显示网络适配器的物理地址、主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以及默认网关 在命令行输入:ipconfig 命令

2、向一台电脑无限制的发送数据包,此数据包大小为60000byte 在命令行格式:ping [-t] [-a] [-n count] [-l length] [-f] [-i ttl] [-v tos] [-r count] [-s count] [[-j computer-list] | [-k computer-list]] [-w timeout] destination-lis

其中-t表示ping指定计算机直到中断,-l定义发送数据包的长度。

3、查看本地计算机或另一台计算机的ARP高速缓存中的当前内容 命令行格式:ARP-a [inet_addr] [-N if_addr]

4、从一台ftp服务器上下载一份文件

命令行格式:ftp [-v] [-n] [-i] [-d] [-g] [-s:filename] [-a] [-w:windowsize] [computer]

实验心得:通过对网络的基本的命令练习,让我对计算机网络的一些信息和原理有了一些粗略的体会,这些基本命令是以后学习经常会用到的,所以很重要。

实验二 网络服务器建立与使用

实验内容

(1)IIS Web服务器的配置 进入Web站点创建向导

设定Web站点说明

设置Web站点IP地址 设置网页所在目录 设置Web站点起始页

创建测试网页

启动Web服务器,测试。(2)Serv-U FTP服务器的配置 安装Serv-U FTP服务器; 创建用户,绑定发布目录; 设定目录权限; 测试。配置好web服务器后,登陆IP后

可以进入配置HTML网页中

FTP配置结果:

实验心得:本次实验让我学会了IIS的配置,和FTP的配置。

实验三 网络协议分析

一,使用Ethereal分析软件捕获一段Ping命令的数据流,并分析其工作过程: 如图所示:

第一行suorce为172.16.38.9为我的主机名,Destination 为172.16.38.10 为我发送的目的地主机名。后面的request表明我请求发送

第二行suorce为172.16.38.10为目的地的主机名,Destination 为172.16.38.9 为我的主机名。后面的replay表明目的地主机名向我发送信息表明收到了我发的数据包。

下图是我同桌的同学向我发送数据包所记录的信息,其具体分析同上:

下面是命令行的截图:

二,登录ftp://172.16.38.100,并下载一个小文件,使用Ethereal分析软件分析其工作过程。如图所示:在本机和主机之间,有多行信息交换的记录,前两行记录的为:我“open”主机的行为。三四行的意义为:我想主机发送get的信息,我请求下载文件aaa.txt。五六行的意义为:我确认文件在本机的文件名,并且主机向我发送文件。七八九十行为:主机向我发送发送的文件的一些信息,并且我收到了。

下图是cmd命令行:

三,设置显示过滤器,以显示所选部分的捕获数据。

心得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如何用Ethereal记录发送和接收数据的信息 实验四 网络设备使用与VLAN配置

实验1 交换机基本操作

实验拓扑图如图:

1.基本配置 交换机配置:

PC机设置 PC1:

PC2:

PC3:

PC4:

验证测试:

在各PC机上测试与交换机管理IP地址的连通性:

2.继续配置

将交换机的当前配置信息保存到PC1的TFTP服务器,并命名为config.txt:

在PC1上查看已保存的交换机配置文件:

实验2 VLAN基本配置:交换机端口隔离(Port Vlan)

网络拓扑图:

1.交换机配置:

2.PC机设置:

PC1:

PC2:

PC3:

PC4:

验证测试:当完成上面这些配置时,VLAN2内的PC1、PC3可相互ping通,VLAN3内的PC2、PC4也可相互ping通,但两个VLAN间的用户无法相互ping通。

实验3 跨交换机实现VLAN(Tag Vlan)1,网络拓扑图:

1.交换机s1配置:

2.交换机s2配置:

3.PC机设置:

PC1:

PC2:

PC3:

PC4:

验证测试:当完成上面这些配置时,VLAN1内的PC1、PC3可相互ping通,VLAN2内的PC2、PC4也可相互ping通,但两个VLAN间的用户无法相互ping通(注:该测试在模拟器上常出错)。

实验4 通过路由器实现VLAN间通信(交换机Switch2950)

网络拓扑图如图所示:

1.交换机s1配置:

2.交换机s2配置:

3.PC机设置:

PC1:

PC2

PC3:

PC4:

注意:当完成上面这些配置时,VLAN1内的PC1、PC3可相互ping通,VLAN2内的PC2、PC4也可相互ping通,但两个VLAN间的用户无法相互ping通。

4.路由器配置:

实验结果:当完成路由器的配置后,PC1、PC2、PC3、PC4可相互ping通,其中PC1、PC3在VLAN1内,IP网段为192.168.1.0,PC2、PC4在VLAN2内,IP网段为192.168.2.0。

实验五 静态路由与缺省路由使用

首先按照实验指导书给出的图,在Boson Network Designer里面设计好网络拓扑图:

然后进入Boson NetSim中进行模拟 路由器A的配置如下:

路由器B的配置如下

然后配置PC 1 和 PC 2的ip、子网掩码、默认网关:

查看路由器配置状态:

这里有点好奇的是为什么Protocol是down? 由于实验课时间有限,没有细想。

结果在ping的时候出问题了!于是尝试性的给路由器B也设置了DEC,再ping就通了。虽然课本还没上到路由器那块知识,但是,在后面作业没有双向设置DEC也能行,猜测应该是DEC只有一端控制即可,目测是软件出问题了吧(片面的理解)…

第五篇: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网络第四次实验报告(本站推荐)

计算机网络第四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交换机的管理特性,能够将交换机配置文件备份到TFTP服务器。2.理解Port Vlan的配置。

3.理解VLAN如何跨交换机实现。

4.通过路由器实现各个VLAN间的互联互通。

二、实验前的准备: 1.了解各实验的步骤和所要用到的命令。2.熟悉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3.掌握PC机设置。

4.弄清实验所要使用的软件,同时掌握其安装和使用的方法。

三、实验内容:

1.在各PC机上测试与交换机管理IP地址的连通性。将交换机的当前配置信息保存到PC1的TFTP服务器,并命名为config.txt。在PC1上查看已保存的交换机配置文件。

2.通过划分Port Vlan实现本交换端口互通和隔离。当完成所有配置时,VLAN2内的PC1、PC3可相互ping通,VLAN3内的PC2、PC4也可相互ping通,但两个VLAN间的用户无法相互ping通。

3.在同一VLAN里的计算机系统能跨交换机进行相互通信,而在不同VLAN里的计算机系统不能进行相互通信。当完成所有配置时,VLAN1内的PC1、PC3可相互ping通,VLAN2内的PC2、PC4也可相互ping通,但两个VLAN间的用户无法相互ping通。

4.当完成路由器的配置后,PC1、PC2、PC3、PC4可相互ping通,其中PC1、PC3在VLAN1内,IP网段为192.168.1.0,PC2、PC4在VLAN2内,IP网段为192.168.2.0。

四、实验过程:

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实验步骤在相关软件上进行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和PC机的设置。

1.接着在各PC机上测试与交换机管理IP地址的连通性。其结果截图如下所示:

将交换机的当前配置信息保存到PC1的TFTP服务器,并命名为config.txt。

在PC1上查看已保存的交换机配置文件。其结果截图如下所示:

2.VLAN2内的PC1、PC3可相互ping通,VLAN3内的PC2、PC4也可相互ping通,但两个VLAN间的用户无法相互ping通。其结果截图如下所示:

3.VLAN1内的PC1、PC3可相互ping通,VLAN2内的PC2、PC4也可相互ping通,但两个VLAN间的用户无法相互ping通。其结果截图如下所示:

五、心得体会:

通过这周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我了解到了交换机的作用,这个软件模拟了真实的实况,很多PC机通过交换机连接起来,实现了网络。在开始的时候没有能理解实验的目的,后面才慢慢知道了一些东西,了解到了实验过程中的简洁步骤。实验中也学到了如何配置网络,以及配置服务器之间的简单通信。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