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清明节感悟8则[五篇]

清明节感悟8则[五篇]



第一篇:清明节感悟8则

(篇一)

清明将至,满眼春日光鲜、桃夭缤纷,也时常想念杜牧诗中雨纷纷的断魂时节。其实,旧日清明不仅祭祀亡人而已,也是人们踏春巡幸的好时光。男女老幼倾城出游,折花戴柳,放风筝,做游戏。如此才称得上沽酒杏花村的“清明佳节”。

清明节源自古代的寒食节。传说春秋时期有位杰士名为介子推,辅佐晋国流亡公子重耳十九年,曾在重耳饥困时割股献肉。后来重耳做了晋国的国君,就是著名的晋文公。介子推不愿沉溺利禄,与老母隐居绵山(今**省介休市东南)。晋文公请介子推下山做官屡屡遭拒,不得已放火烧山迫他就范。烈焰中介子推与老母抱树而亡,树洞中留下遗书:“割股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做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痛悔不已,下令以焚山之日为“清明”,之前三日禁火为纪。断火期间,家家食用之前准备的糕饼,即为“寒食”。

焚绵山的故事不见于《左传》与《史记》,是后人对断火寒食此种习俗的附会。《周礼》已载:“司煊氏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祭拜坟灵初无定例,后世逐渐将扫墓与断火寒食结合起来,到唐宋时期形成礼制。《旧唐书》载开元二十年敕云:“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沿,寝以成俗,士庶之家,宜许上坟,编入五礼,用为常式。”

至于“清明”,乃指春生之际天地新萌的纯然,所谓“万物洁齐而清明”。寒食的习俗渐行渐远,而清明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盂兰盆会)、十月初一寒衣节成为传统祭奠的三大节日。

清明时节春意始浓,人们祭扫之余赏景娱情,衍生出独具风致的清明游乐文化。宋代张择端所绘《清明上和图》即为汴梁风物繁华的写影。明末清初张岱的《陶庵梦忆》所记扬州清明云:“长塘风草,走马放鹰;高阜垂冈,斗鸡蹴鞠;茂林清越,劈阮弹筝。浪子相扑,童稚纸鸢;老僧因果,瞽者说书。”

老北京人清明之日必然戴柳、放风筝。民间谚语:“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古人相信柳木可以避邪,即逢鬼节,自然要提防“野鬼出没,讨索代替”。新柳青青,亦是好妆点。且看“二八鬓头柳苟新,知是廓外奠茔人”。祭礼已毕,取出琉璃厂精工细制的彩纸风筝,乘风齐放,云间竞胜,将人世的繁难一捻放到九霄云外。

而今清明节的内容太过寡淡,烧纸自不提倡,花祭稍嫌清冷。倒不如学前人潇洒走一回,游赏驰戏,阴阳相悦,也不负有限的春光。

(篇二)

今天又是清明节

今天我起得很早,因为我要去家乡过清明节。在那里,已故的先人们正等着我去祭奠,活着的八十七岁的母亲在等着我去探望。我买了祭奠时要用的诸如纸旗一类的东西,买了一些母亲爱吃的点心和补品,就踏上了开往营盘的客车。在车上,我呼吸着从窗外送来的新鲜而又湿润的空气,欣赏着座座一晃而过的披着一身淡绿的山峦。在营盘下车后,我用双脚一步一步丈量着通向家乡的山路。这之间,我打开昨晚用手机录下来的山歌,在悠扬的旋律中,我走过松林覆盖下的曲曲弯弯的山路,翻越了高高的秧地冲关口。不知不觉间,生我养我的家乡翁龙冲,已经伸出双臂把我抱入了怀中。

已经十一点了,家乡的上空升起了缕缕炊烟。走到记载我童年点滴生活的木屋,门却是锁着的。看来,母亲也许到附近的菜园劳作或进山捡柴去了。而离门前不远的院角,两棵桃树竞相开满了鲜花,粉红色的花瓣引来了闹春的蜂蝶,几只麻雀站在密集的枝丫上交头接耳,它们发出的声音,更是渲染出木屋的宁静。

我的母亲,倔强而不服老,家里的两个哥哥为了照看方便而接她去同住,她硬是不肯。我多次劝说母亲去和我住一段时间,她同样不去,理由是丢不下她和父亲历尽艰辛才做成的木屋,以及围着她团团转的那十几只鸡。因此,我们弟兄只好把母亲平时要用的油盐柴米,作为硬性任务分摊了下来。两个哥哥比我还要辛苦,他们除了完成自己的任务外,还要抽时间来照看母亲的饮食起居。我由于长年工作在外,回家的时间有限,对母亲照看得较少,这让我的心里老是不安。母亲在家里总是闲不住,常常扛着一把锄头在菜园里劳作,或者背着竹篼上山捡柴。

我用钥匙小心地把门打开,将买来的东西放下,就要去地里和山上寻找母亲。这时母亲恰好背着竹篼、扛着锄头,从不远处歪歪斜斜地向木屋走来,我赶忙起身去帮她接过竹篼和锄头,拉着她的手说:“妈,我来家了。”由于母亲耳背眼花,竟认不出我是她的儿子,我鼻子一酸,含着热泪大声地说了我的小名,她听清楚后就高兴地把我拉进屋里去问长问短,亲热得像面对一个失而复得的儿子。

和母亲刚坐了十多分钟,与母亲道个暂别后,我就提着祭奠的物品往山上走去。这时我仰头看天,发现天上的云层似厚非厚,太阳费尽好大的力气也露不出脸来。而与天相接的连绵起伏的山峦,披着一身很淡很淡的绿,淡得让人心疼,地里的泡桐树开满了白花,为山野浓郁的泥土气息注入了丝丝芬芳。

先人们的坟都在家乡的山前山后,最近的百米之内就到,最远的不下两里之遥。我要祭奠的共有十二所坟,走到每一个坟前,我都要烧纸、点香、作揖、插香,再把纸旗挂在修剪好的木棒上,然后插入凸起的坟顶。美中不足的是没有买得炮仗来打个响声,以告慰地下的英灵,因为我这个月还了两万块钱的房贷,经济捉襟见肘。

祭奠翁龙冲最老的先祖余之文时,口头相传的历史又响在耳畔。他的祖籍在辽阔的蒙古大草原,据说他的祖上曾有人在元朝做过宰相级别的大官,后因红巾军起义而不得不带着弟兄弃官奔逃。为了摆脱斩尽杀绝的危险,一行人在泸阳插柳作记、吟诗作别,并相约把“铁木”姓改为“余”姓。他是逃难到四川定居的一个先祖的后代,儿子从事堪舆,从四川云游到**,长年不回家乡。他在无奈之下,就用箩篼挑着两个孙子来**寻找儿子,在翁龙冲这个山旮旯找到儿子并永远地居住了下来。透过他坟前的烟雾和坟顶飘飞的纸旗,我的思绪越飞越高,飞到了茫茫的大草原,我仿佛看到了大草原上的羊群、奔马,以及伸手可触的蓝天、白云。

祭奠另外三个先祖余正朝和余仕云、余仕贵时,我的心中充满着言说不尽的伤感,因为余之文就是用箩篼挑着余仕云和余仕贵来寻找余正朝的。但是余仕贵在当时山深林密、野兽出没的翁龙冲被豹子叼走了,连坟堆也没有留下,我只能在余仕云的坟前多烧一点纸、多点三炷香、多挂一面纸旗,让他和哥哥余仕云一同享用罢了。

祭奠父亲时,老天竟然飘下了约十秒钟的霏霏细雨。我的心情就像多云的天空,我感觉到眼睛里湿湿的,不知是泪水还是飘进去的雨,也许兼而有之吧。父亲和母亲一样,都是寡崽出身,他们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弟兄四个抚养成人,吃尽了别人难以想像的苦楚。父亲曾给我说过,上世纪六十年代饿饭时,他吃米糠引起消化不良,险些死去。我和四哥读师范时,是父亲最高兴和最骄傲的日子,他常常靠帮别人犁牛打耙换取我们的生活费。而当我和四哥先后成家,日子刚刚有所好转时,父亲因病医治无效就远离我们而去了。面对父亲凸起的坟,我默默无语,心中却写满难以言说的疼。

祭奠四哥时,我想起我读书时他对我的帮助,以及我们在摆所小学工作的点点滴滴。四哥的生命是癌症夺去的,母亲面对不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现实,抱着他留下的女儿悲痛欲绝。看着四哥坟上的青草,我在心中斥责他:你上有老下有小,怎么忍心丢下她们就自己走了?……

走到不同的坟上祭奠,我就流露出不同的情感。祭奠完十二所坟时,我感到生者与死者虽然阴阳两隔,但心却是相通的,这种相通就通过燃着的纸和香、飘飞的纸旗或者睡梦去衔接。

回到家时,已经一点过了,母亲早就做好了饭,桌上除了热汽腾腾的两碗菜外,还有两个哥哥送来的还在冒着热汽的清明粑。我将早晨买来的点心和补品递给母亲,她伸出松树皮似的手接了过去,满是皱纹的脸上洋溢着笑意,但笑意一闪而过,接着就严肃地批评我:“你买房欠了一大屁股债,怎么还要乱花钱,节约一点不行吗?”真是一百岁的母亲担忧八十岁的孩子呀,我的心中泛起圈圈情感的涟漪,泪水从眼睛里叭嗒叭嗒地流了下来。母亲的饭量还不错,她吃了整整两碗,常言说人是铁饭是钢,她的饮食代表着她的健康,因此阵阵喜悦从我的心里漫过。

吃成饭后,我不由自主地走进院子,注目生我养我的无比熟悉的绿水青山。我突然领悟到,不管是生者还是死者,都有一个共同的母亲,那就是生生不息的大自然。生者,是死者的延续;

死者,又昭示着生者的未来。人们从自然之中来,终究还是要回到自然之中去……

(篇三)

今年的清明节并没有“雨纷纷”,却是温暖的晴天,少了“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萧瑟氛围,像是为祭扫而作的好天气。落坐窗前,清风吹过处,却见片片饱受昨日风雨摧残的黄叶飘落而去,寂寞无声。此时,突然让我怀想起一位远方的故人。斯人已故,远方的萋萋芳草处但现一孤茔,人虽已去精神却长存,在他的博客网站上,依然很多读者阅读他的文章,他的日志总计达1118篇,读者点击量达22万多人次。说起这位故人,只是我在博客网站上认识的一位素未谋面的长者。2007年初开通我自己的博客,只为记录自己平时的所思所想,写了些文字,也不断有路人甲乙丙丁踩访,有的还留言点赞,其中一位就是这位长者。看他的评论很到位,文采极好,于是我也踩访他的网站。一进他的网站才知道,他原先是**某市日报副总编,已退休多年,2008年注册了自己的博客网站,结交博友众多。他知识渊博,文风清朗,擅长时评、散文、诗歌、词赋等,文章积极向上,满满正能量,让人阅后耳目一新,一扫颓唐之气,充满对生活的热爱,不像时下很多文人无病呻吟,对别人或社会无任何积极意义。于是,只要一登博客便也去浏览他的文章,对好文也积极点赞。他的文章很多都是对人生的感悟和探索,充满了对生活的激情和热爱,不免感染了读者,他的博友也都是类似他那种生活态度的文人们,阅读他们的文章,收获颇多。前两年因工作忙,我就很少上博客了,直到去年8月上博客,才知道这位长者生病住院了,但他很乐观,在住院期间也忙着发博文,他的博友们一直留言支持鼓励他勇敢地与病魔搏斗,才知道他得了癌症,于是我也留言鼓励他,一直认为像他这么坚强乐观的人,命运之神一定会眷顾他的。又空了两月未上博客,在10月22日登博客,却在他博客网站的留言栏里尽是他的博友们的悼词,心中顿然一惊,查看他最后登博客时间一直停留在**年10月17日,10月14日还作诗2首,成了他最后的遗文,时年72岁。这位令人尊重的传播文化的长者就这样匆忙地走了,悄悄地走了,宛如一阵风吹过的叶子飘落向大地,魂归净土。在这寄托哀思的日子,愿这位长者在天堂再没有病痛,可以安详地过日子,也可以写写文章,一如生前的博客网站依然满壁生辉,文章郁郁葱葱,读者门庭若市。

(篇四)

在春天,在细雨濛濛的清明节,我都要到您二老的坟前,抖落满树的雨滴,在您二老的面前,悄悄的燃着一页页的黄纸人情。我不知道我该给您二老说些什么,虽然在这许多年来,儿我如同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飞不定,但只有儿我的心,却怎么也离不开那片坟茔,永远的镌刻在您二老那里。

点燃香烟,带着儿我深深的怀念,袅袅地飘向另一个世界;

祭奠酒液,带着儿我深情的慰告,慢慢地渗进黄土里;

撒下方方正正的纸钱,带着儿我寂寞的苦泪,作为思念的邮票;

磕下头额,印上儿我真真切切怀想的邮戳;

拜托春风,捎去儿我用血和泪写成的文字。父亲,母亲,您二老可否看到?

儿我却苦苦的挣扎在这个充满为钱是亲、人情淡薄的人世上——我是您二老的儿子。您二老给了我骨体,给了我灵魂,可您二老为什么还要给我思想?儿我真不知道还要有多少的累债担负在肩头,更无法知道怎好还给您二老。儿我还没有来得急报答您二老,您二老就先后走了,去了遥远的世界。您二老留下我这个没有本事的儿子,只能在这个弥漫着人情淡薄的人世间东奔西忙,如同无头的苍蝇磕磕碰碰,又恰似山溪里的水,漂泊不定。入天井,过险滩,经受了逆水绝涧般的磨难,经受了揽工流浪中的一切讥讽和熬苦以及苛打。而今天,儿我仍然是两手空空,仍然过着风雨漂泊的流落生活。父亲、母亲,您二老为什么要留下我这个没本事又不争气的儿子,为什么要送我去上学,去认字,让那么多的条规来束缚我,来把我整偏?为什么要把一个自由飞翔的鸟儿关在笼子里,让人笑骂。

父亲母亲,有的时候,儿我望着淅淅沥沥的细雨,就想起您二老。想起您二老的时候,儿我就一天价都不想往下活。不是儿我不愿长寿,不是儿我软弱无能,不是儿我不愿拼斗格杀,力求生存。而是,父亲,母亲,我怎好面对您二老回想儿我贫愈的生活,怎好向您二老诉说儿我坎坷的命运——您二老生我的时候,就深深的谋划好了儿我的人生蓝图,您二老送我上学的时候,就相信儿我一定会成才成名,变龙变虎。您二老背着玉米,背着补丁摞补丁的铺盖卷,把我送往离村五里地的学校。您二老低声下气、鼻一把泪一把地哭着向人家乞求收下我,收下我就等于您二老的希望会变成真金。父亲啊——母亲啊——

您二老要儿我干您二老不能干的事,您二老要儿我走您二老不能够走的路,您二老要儿我做您二老无法做的事,您二老要儿我想您二老想不到的问题——

其实,父亲,母亲,您二老给儿我铺就了儿我应去走的路,您二老给儿我培育了您二老不能够干的勇气,您二老给儿我传授了您二老无法做到的本领,您二老开启了儿我无法想到的大脑。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您二老默默地用血汗、用才智、用高尚的品德和超人的顽强精神给儿子我的。而儿我虽然仍是两手空空,穷困无能,但父亲,您把我送往学校不久几年就走了,走的那么遥远,可留下儿我是星转月移的不得安生。

父亲啊,您要知道,在您走后不久的日子,您的儿子我就离开了学校。这不是儿我不愿意继续念书识字,也不是儿我愚笨的学不进去,而是,在您走后,咱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艰难,母亲的身体也因劳累而一天不如一天,儿我怎好安心念书识字呀。因此,儿我就自作主张,毫不迟疑地离开学校回到家中,帮助母亲支撑咱家的穷困日子。尽管那时候,儿子我还很瘦小,但自从儿我离开学校回到家后,在儿我拼命般的劳作下,咱家的日子虽然还是很贫困,但不至于因您的去世而使咱家塌垮掉。父亲,您要知道,我母亲就是那些年把身体给累垮的啊!虽然说,您走后家里有了儿我这个劳动力,但还是把母亲给累垮了,看着母亲的病态样子,儿我心里非常的痛和难受。

父亲,您可看到,后来的多少年里,儿我一个人支撑起咱一家人生活的艰难与苦累,儿我不仅要照顾病中的母亲还要担负起照顾还小的弟弟与妹妹的责任。弟弟和妹妹长大成家后,儿我才算稍微松了口气,可没过几年,母亲也走了,到遥远的世界里和父亲您团聚去了。而今,家里就剩下您这个没有本事的儿子承受着孤寂的惨淡生活,也承受着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凄楚。

曾记得那年春天,您二老背着儿我爬越过山圪梁梁,去看泥龙般推动者冰块的河流,您二老对我说:“儿子,这就是黄河。”

曾记得那年夏天,您二老把儿我叫到的那个山峁尖上,指着山根下的那条小河对我说:“儿子,大海要比这碧清的小河大十万万倍。”

曾记得那年秋天,您二老带儿我去地里收成熟了的庄稼,并对儿我严肃而认真地说:“儿子,一年四季,只有这么一个让人欢喜的收获季节。”

曾记得那年冬天,您二老领着儿我爬上最高的山顶,去看白雪未消的群山,您二老指着白茫茫的绵延起伏的群山沟壑,对儿我说:“这一个咬着一个尾巴的山就是一条巨龙!也是一个人的脊梁。”

父亲、母亲,现在想起来,您二老教我的,老师无法教给我,您二老知道的,要儿我一生才能够弄懂解透。天地之隔,阴阳分离,是儿我深深的体会到:父母亲是最伟大的。九天之上,九地之下,怎能分开儿我对您二老的怀念,怎能是儿我遇到艰难险阻就退却,遇到风浪激流就害怕?父亲,母亲,要晓得,您二老就好像一道铜墙铁壁,百年耸立在儿我的身后,死死的把儿我向前推——

风雨沧桑,人生无常,特别是儿我面对您二老留下的无字哲学,深感终生难全。父亲,母亲,您二老能原谅儿子我吗?每当春回大地的时候,尤其是每当细雨濛濛的清明节的时候,儿我就会推门而出,踏上那条通往您二老居住的遥遥山间小路,背负着拼搏留下的累累伤痕,擦干相思的泪水,把儿我所有的缺错之点,爱憎愁怨,都汇集在这毛毛细雨里,汇集在这洋洋千字的深刻感情中,一齐燃化在袅袅的香烟里。儿我负首高举,面对九泉之下的二老,将会深受父母之爱的感应和滋补,重新回归到人生生活的事业天地里去,奋马奔劳,埋头耕耘,或许再过十年,儿我会老态龙钟,满头白霜,但儿我的心仍然和当年一样的年轻火热,斗志昂勇,力求进取,力求创造的信心日异倍增。

而今,又逢是一个细雨濛濛的清明节时日,儿我刚从您二老的坟里祭奠回来。但思念您二老的心情更加的浓烈,为此,儿我只好利用这破旧的键盘,敲打着对您二老的深切怀念之情。也许,只有这样,才能够把我的心声,通过键盘的破音默默地传达给您二老:“安息吧,父亲!母亲!”

(篇五)

清明节的梦

有关她的记忆,越来越模糊。模糊过后,剩下的仅是一座孤零零的坟。

清明,为什么会在春天?春天的清明,多的是阴雨的天气,尤其是中国江南一带,绵绵的雨能下一天、一周,有时候甚至是一个月,我一点也不喜欢这样的季节。

这个春天,这个清明也如往常一样,刚到了利川站,外面的雨就开始缠绵起来。天黑了,外面的雨似乎没有要停下来的脚步,它反而越下越大,他大概是想在这个悲伤的季节多呆一晚吧!

无所事事,洗洗就睡了吧!躺在床上,不知道什么时候进入了梦乡。

梦里,也有个春天。梦里的春天,草长莺飞,阳光从山上飘下来,抚摸着我的脸颊,柔软,丝滑。淙淙的流水也随着这柔软,丝滑的温暖从家后面的山崖顺势而下。偷偷地脱掉鞋子,坐在沟边,把脚慢慢的伸进水里,有一种清凉的舒爽。在我身后不远的坝地上,有一个老人朝我呼喊:“快把鞋穿上,会感冒的。待会你妈会回来收拾你的!"她的声音拉的老长老长,仿佛喊出这句话就耗费了她的全部力量。顺着声音回头看去,哦,那是我年迈的奶奶,阳光把温柔慈祥倾泻在她那有皱纹的脸上,银色白发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奶奶。”我叫着朝她飞奔过去,身后溅起一片水花。她朝我微笑着摆摆手,突然一下,她消失得无影无踪。

“奶奶。”突然醒来,我的眼前是一片漆黑的世界。不知什么时候了,外面除了几声车鸣,剩下的全是雨拍打在房檐上的声音。久久的,不能入眠。

多少年没有梦到那逝去的老人了啊!儿时的呵护,儿时的照顾,儿时给我给我讲故事的片段,在丢失了的记忆里慢慢的回来。细细数来,在每年除夕夜去那里上坟已有12次了。当年还在上小学的小子现如今已成为一名大学生了。

奶奶,其实,每年除夕的夜晚,我都会在坟前默默的问您:“奶奶,您在那边还好吗?还好吗?”可是回应我的只有爆炸着的烟花和一地的胡乱鞭炮渣。

奶奶,您的几个孙儿都已长大,他们不再需要您每天晚上都来给他们盖被子了,不再需要每天晚上拉着您,围着您一圈,吵着叫您讲故事了。

奶奶,我不知道您为什会走那么早。您走的太过匆忙,什么也没给我们留下,甚至连一张遗照都没有。说走就走了,您把属于您的一切都带走了,同时,也把我们的想练也带走了。

(篇六)

昨天,晚上我打了电话给妈妈,问问家里一切是不是还好,妈妈说,一切还好,就是她自己有些不舒服,不过,已经去看过医生了,恩,我希望,妈妈及全家人都健健康康。妈妈还说,四爷四娘他们回家了,我想起,哦,是清明节,四爷回家为爷爷的坟墓上添土了。

在外面吃完饭,回到房间,我洗完澡,坐在床上,一个人看了一会书,却怎么也睡不着,有一个我曾经是那么熟悉,那么亲热的人总是浮现在我的眼前,穿着一身蓝色的,是那种布纽扣的,脚穿圆口布鞋,剃着光头,留着八字胡,一脸可亲的笑,他就是我的爷爷,他离开我们已经快有十年了,可是以前,我这个做孙子的,好像也不怎么太去想,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在这个夜里,我觉得,特别想,爷爷在世时的一幕幕……,爷爷在我儿时最早的记忆当中,是我爸爸去新疆那年,妈妈和我还有弟弟在家,那时候,我和弟弟还小,根本帮不了妈妈做什么事情,那年,我们三个人晚上从来不吃饭,天一黑,马上关上门,就睡觉了,其实,肚子也很饿,只是家里没有粮食。记得,那年麦口,爷爷帮妈妈把麦子割了,用小车推回来,放在场上,那时候没有收割机,也没有拖拉机,我爷爷就用我还能依然记得的那条黑牛,拖上滚子,就这样,吆喝着转圈子,我还不懂事,还经常去打闹爷爷,爷爷吆喝的口干舌燥的镜头我还记得很清楚,晚上,点起了马灯,那时候,没有电,在红的可怜的光影中,我看见爷爷在扬麦子。后来,许多年以后,我才知道,爷爷早已做了胃切除手术,可是,为了他的儿子一家,爷爷没有皱一下眉头,这就是爷爷留给我最早的印象。

爷爷的家和我们家很近,只有十几步远,我记得,那时,中午我和弟弟放学回来,基本上家里饭还没有好,还有我们家的饭也比较简单,基本上看不到鱼肉什么的,因为那时春节时候才能吃的,所以,我们两人总是要到爷爷奶奶家看看,主要是看他们吃什么,想吃一点,那时候爷爷奶奶是单独过的,爷爷有五个儿子,我大爷当时是村长,四爷在厂里上班,五爷在部队,三爷和我爸爸是农民,他们拿工资的总要补贴一下爷爷奶奶,所以爷爷家生活条件在当时还好。爷爷看见我们去了,总是笑眯眯的说,快,拿筷子来吃一点,我们兄弟当然就毫不客气,吃的满嘴是油,爷爷喜欢喝酒,就是不怎么喝多,每顿顶多十杯,慢慢悠悠的,持续了很多年。用现在的话说,爷喝的不是酒,是淡定。我记得,我第一年去杭州打工的时候,春节回家,我去了解百,那时,我也不知道什么好酒孬酒,就买了两瓶杜康酒,特意给了爷爷,爷爷真的很高兴,也许,他更开心的是这个孝敬他的孙子。爷爷的脾气很好,也随和,和别人基本上没有什么纠纷,因为他身体不好的原因,基本上就不做什么农活了,其实也没农活做,爷爷奶奶的土地以分给我们几家在种了,每天,就看见他,穿着一身干净的蓝布衣,光头,八子胡,在门口家后转转,看见熟人,打个招呼,也喜欢倾听别人说话,我最不会忘记的是,他的一句口头禅,那自恩劳,意思是那是自然的哦。当然,他脾气再好,我还是记得,他还是发了一次脾气,那时候我还小学,在他家吃饭时候,不知道他和奶奶因为什么事情,他忽然大发雷霆,拿起板凳,高高举起,朝着奶奶,奶奶一步一步向后退,他一步一步向前,可是后来,始终没有砸,可能只是吓唬一下奶奶的,因为他从来没有打过奶奶。现在这个画面我还是记忆犹新。爷爷很爱干净,光头发亮,八子胡子每天洗涑,衣服也洗的发白了,可是很整洁,他还喜欢烧锅,多少年,他们家的饭都是他在烧,门口的树枝总是折的很整齐,有时候,还劈了许多劈柴。记得,小时候,我经常跟爷爷睡觉,奶奶那时候,会出去做生意,到镇江卖萝卜干,和柿子,所以不经常在家。我睡在爷爷的脚头,爷爷总是讲他从前的有些事情,尽管很平常,可是我总是,听得津津有味,爷孙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奶奶回来的时候,我就不想去睡了,因为,我说奶奶是女人,现在想想,好有趣。爷爷年轻的时候,听说还是生产队仓库保管员,可是,家里有五个孩子,孩子还小,有时候锅都揭不开,没有粮食,可是他从来不带回来一粒粮食,还有,那时候,扒河,没有挖掘机,都是人,爷爷尽管身体不好,可是每次回来,他的小车总是插上第一的红旗,在今天的人看来,真是不可思议,可是,这就是我爷爷。

爷爷奶奶衰老的最快的时候,是大爷的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是多么的撕心裂肺,后来,爷爷总是坐着一把椅子在家南墙边,每天晒太阳,我那时候在卢集开门市,经常骑着摩托车,路过旁边,爷爷总是那句话,回来了啊。慢慢的,我觉得,爷爷变老了……。就在爷爷临终前的前几天,晚上,我回去看了爷爷,不过爷爷精神还好,他思想清晰,听说他孙媳妇,就是我老婆,做手术了,还让我多买些老鸡,炖了给她补补,那些话,孙子永远也忘不了。

后来,爷爷离开了我们,他走了,走的那么安详,我回家看到爷爷睡在那里,还是显得有些瘦,全家人都很伤心,痛哭不已。每一次回老家,我总是到爷爷家看看,奶奶在我们家住,这个房子已经快要倒了,显得与楼房格格不入,可是,曾经在这里度过的时光,却历历在目,如同昨天,爷爷好像还坐在墙边椅子上,还是那样笑呵呵……。

一晃,许多年过去了,不知道,爷爷你在那个世界过得还好吗?

也许,人这一辈子,有些人,有些事,你不能够忘记,或者根本无法遗忘……。

爷爷,你没有真的离去,仍然活在我的心中,如果,那个世界有电话,我想告诉你,今生来世,我永远都做您的孙子。

(篇七)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年头到年尾,各种节日摩肩接踵,花样繁多。中国实在是一个节日丰富的国度,中华民族实在是一个注重节日的民族。大凡节日,皆与纪念、追思、喜庆有关。在这些众多的民族性节日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唯有清明节;

而与思念和泪水紧密相连的,也唯有清明节,换句话说,只有清明节,是一个让人断肠的节日。唐代诗人杜牧有诗为证:“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时节的雨,其实就是纷飞的眼泪――祭祀的泪,相思的泪,怀念的泪,倾诉的泪,柔肠百结的泪,肝肠寸断的泪。清明扫墓,习俗流传已久.在这天,人们将妻携子,携带着酒食果品、香纸鞭蜡等物品到墓地。先为坟墓清理杂草和残枝败叶,再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

再将食物供祭在先祖亲人墓前,燃一挂鞭炮,焚一沓纸钱,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打道回府。感情丰富的,是必定要或号啕、或啜泣一番的,在饱含热泪的喃喃私语和且哭且歌中,追忆先人的恩德,历诉先人的艰辛,把对祖先的虔诚和思念,寄予一阵清风,一缕青烟和一掬眼泪。这就是清明祭祖,洒泪扫墓。记得三年前的清明前夕,乡下的姑妈火急火燎的来我家,言辞凿凿的告诉父母,大意是太公太婆托梦给她:因长久无人问津,他们在阴间没饭吃,没衣穿,没钱用。在阳间没享什么清福,到了阴间,还在延续着人间的磨难。都是我们这些做后人的没有尽到孝道啊!说着说着,姑妈抹开了眼泪。父母良久无语,表情复杂。于是那年清明,我们一族人浩浩荡荡,回老家祭祖。年逾八十的老伯父身体还算硬朗,领着我们爬爬跌跌地摸上了村后大山上的红旗尖,太公太婆就葬在那里。凭着模糊的记忆,伯父领着我们找到了一丘硕大的荒冢。这是一处位于半山腰间的山窝,荒冢面南朝北,朝向很好;

四周芳草萋萋,林木茂盛,因年久失修,荒冢及周边杂草丛生,难以辨认了。残破的青石墓碑已经坍塌,字迹模糊湮灭,我们辨认了半天,最后确认就是这座坟,原来太公太婆是一座合冢!一番清理修缮,太公太婆的合冢幡然露出了雄伟岸然的本来面目。摆上供品果点,燃起了香纸鞭蜡,我们一族众人围冢席地而跪。双眼红肿的老姑妈亮开喉嗓,痛快淋漓地放声哀歌起来。我很惊叹于姑妈的泪腺丰富,她是很善于哭的,尤其是这种应景丧歌。一阵嚎啕后,又喃喃窃语,请太公太婆保佑一族众生平安顺利,健康富贵。其时,山风拂过,松涛阵阵,檀香烟火气息扑入鼻息,我竟有些森森然。冥冥中觉得太公太婆的眼睛好像透过荒冢,直凛凛地望着我。他们是在企盼着什么,教诲着什么,还是在昭示着什么?我不知道。我急忙低头祝福许愿,周身一阵冷噤。这次清明祭祖,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后来,山河依旧,日月依旧,也没见得因此而产生了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久我想明白了,这就是一种精神寄托,人有时是在为一种精神活着。虔诚也好,痛哭也好,死者是不会知道的,其实受用的还是生者。在这一哭一拜的情感宣泄之间,找到了那缕精神上的慰籍和情感上的归宿,只是一种形而上的自我安慰罢了。

但我很快就理解了――祖宗是必须要敬的,清明的眼泪还是要流的,我不哭,别人照样会哭,死者长已矣,除了这些,我们还能给予先人什么呢?清明将至,又快到了回老家扫墓,祭祀太公太婆、爷爷奶奶等先人的的时候了。清明那天,无论是春光明媚,还是阴雨霏霏,我都不愿意哭的。其实眼泪应当流在心里,而不是流在脸上,生前对前辈多尽些孝道,只怕比清明的眼泪更为实惠吧!

(篇八)

清明节是一年二十四节中十分重要的节气。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此时的江南正是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清明又是一个多雨的季节细雨霏霏连日不开,红花绿柳分外妖娆。登高远眺只见半壕春水一城花,阴雨暗千家。而春天的雨不像秋天的雨那样让人伤怀,春天的雨给人的是浪漫是希望。如果说一夜梨花春带雨是形容美人落泪时的娇羞,那么映日的桃花则是少女怀春时的妩媚。一年中最妩媚最动人的光景就是清明时节了。

清明节的前一天我去贵池出差,汽车飞驰在宽阔的马路上两旁是高大的白杨树,透过排列整齐的树缝映入眼帘的是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田。远远望去象一片金色的海洋,三三两两的农舍后面有几株艳丽的桃花不时地闪现其俏丽的身姿。偶尔一阵风吹过只见花涛阵阵掀起万倾金波,花香四溢经久不散,浑厚磅礴的气势让你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油菜花的小花朵不及百合花的优雅高贵,没有水仙的亭亭玉立,比不上山茶的妩媚多姿。花朵简单平凡毫无特色,有朵朵小花合成的花簇,没有多余的修饰,永远一身金装朴实无华,热情奔放,毫无做作之姿。“风来一浪云天外,香送千年古刹旁”成千上万朵油菜花齐放,有一种舍我其谁,唯吾独尊的视觉震撼。

贵池有个杏花村,1160年前它就随着杜牧的那首《清明》诗而名扬天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二十六岁及第后,大部分时间都在江南做官。唐武宗会昌年(公元844),杜牧出任池州刺史,在任两年,他经常出游,而杏花村就在池州的西**。三月的江南,好雨知时,当春乃发。诗人和朋友郊游至此,看到满树的杏花,满眼的春色于是想在这大好的春光里与友人一起把酒言欢。恰好有牧童骑在牛被上吹着竹笛行至眼前,于是向他打听此处的酒家在哪里,牧童随手一指杏花村里便有。如今的杏花村再也见不到竹篱农舍的酒家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装饰豪华的现代化的酒楼,当年的水牛也变成了铁牛。在一栋栋现代化的建筑后,繁华满树,细柳飘摇,芳草如茵,春光旖旎。如今的杏花村被当作一处人文景点供游人参观追溯,而杏花村酒更是成了人们馈赠好有的礼品被人们所推崇。

清明节又称寒食节,这天是要禁烟火的。苏轼词云: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濠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清明茶是在清明时节采制的茶叶嫩芽,新春的第一出茶。春季气温适中,雨量充沛,因而清明茶色泽绿翠,叶质柔软;

且春茶一般无病虫危害,无须使用农药,茶叶无污染,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

香高味醇,奇特优雅,是一年之中的佳品。轻啜一口心自醒,此道莫与他人传。清明茶的珍贵就在于其清香浓郁甘甜爽口,喝上一口嘴里的余香经久不散,让人回味无穷。在我们的故乡清明节这天还有插柳条的习俗。据说,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

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清明扫墓,古老而又遥远的传统。无论是从白居易的“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还是在黄庭坚的“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亦或是于孟浩然的“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无不透露出对已古情人的浓浓思念之情。清明节前两天我去神仙山给母亲扫墓,这天天上下着蒙蒙的细雨。烟雾缭绕的神仙山显得愈加神秘和庄重,山坡上几株雨后的山桃花向前来扫墓的人展示着她艳丽娇娆的身姿。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是第七个清明节来给母亲扫墓了。站在母亲的墓前看着照片中母亲慈祥的面容,让我想起小时候每年的清明节,母亲都要带着我们给爷爷奶奶上坟扫墓时的情景。往事依稀如今我却来给母亲扫墓了,想着想着心里酸溜溜的想掉泪。记得小时候清明节这天母亲都要用野葱和面拌在一起做饼子给我们吃,那味道又香又酥至今想起还口有余香。离开神仙山时回头望了一眼烟雨笼罩下的大片墓地,忽想起陶渊明所作的《挽歌》中的四句诗来: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人生就是一个短暂的历程。

第二篇:清明节感悟(本站推荐)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日各纷然”(宋·高翥《清明》)。所有清明的诗都在表现一群群男女老少带着一脸虔诚祭祖扫墓的情景。清明也是我国农事活动的重要节日。农谚说:“清明谷雨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它还是人在一生或一年之中立志和发奋读书的大好时节。记得,十五岁那年清明节,我就曾端抄过宋代王禹翶的《清明》诗励志:“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正是年少的立志,才有我年长后的立人、立德、乃至于立业。

清明一词,除专指一个节日外,其字面含义又常使人想到世道的清明。因此,清明还是一个理想社会的追求。闲时读史,总忘不了春秋时期的介子推,他曾随晋国公子重耳(后为晋文公)流亡19年。在生活艰苦之时,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公子重耳充饥。后来,重耳即位,介子推陪老母尽孝隐住绵山,不愿受封领赏,晋文公采取错误的焚山措施,介子推仍不出山而被焚。文公大哭,在山顶的树洞里发现一封介子推的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悔,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愿政清明复清明!据说,晋文公依照介子推的遗言,勤政清明,成了春秋一代霸主。如今我们提出的“和谐社会”应该就是今人所追求的清明吧。一个民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当是现代人对清明的诠释。

凝望窗外忽而飘落的雨丝,想起故乡田野那些高高拱起的青冢,那些骤响的爆竹,清明这个特别的节日,它所揭示的生之倥偬与死之乌有,最容易使人感悟生死的不可逾越,以及生命的匆匆,世事的难料。我们需懂得“视死如生”,学会在破中立,在亡中生。以淡泊澄明的心境,过好每一天。“满街杨柳绿如烟,划出清明三月天”。春色无边之季节,我们暂且卸下心灵和工作的羁绊,沐浴四月的薰风,去看看杨柳嫩色与溪水新绿。

又是一年春草绿,千里东风任梦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杜牧描写清明的一首诗。

清明节里,人们祭祀死去的亲人,心里充满悲伤。所以谓之“欲断魂”嘛!清明节里,人们还会干什么呢?还会祷告上帝(俗称老天爷),祭祀烈士!

在扫墓之前,我们听了老爷爷对往事的回忆。他说:“日本侵略中国时,把中国践踏的不成样子,中国人奋起反抗,组成了红军队伍。我们农村人也得反抗,抗战队伍叫做土八路。这红军历尽苦头,两万五千里长征啊!他们翻雪山,过草地,吃草根,多么艰苦啊。他们因为俄,丧失了生命!你们生活在这个无战争的年代,有这么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一定要好好珍惜。将来把祖国健身的更强大!”

听完老爷爷的讲述,我们迈着沉痛的步子走向了烈士墓,一路上,我再也没有言语,心想着过去的抗战日子。那是多么的艰苦,使人声泪俱下。那时,日本人侵入中国,对我国实行三光??烧光杀光抢光,我国人民奋起反抗,组成了红军队伍,开始两万五千里长征。一路上,我国队伍翻雪山,过草地,吃尽了苦头;一路上,又有多上中国人失去生命?!毛主席指挥红军取的了胜利,苦日子才到了头!现在,我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奔上了小康社会,农民生活有了很大提高。这样,我们就放松警惕,挥霍金钱么?回答是否定的!先烈们为了这一天,甚至付出了生命,我们能把先烈们的劳动毁于一旦么?我们能辜负先烈们的希望么?能让先烈们白白牺牲么?当然不能!我们应居安思危,时刻警惕,不能再让中国被侵占,被伤害了!

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在这个美好,舒适的坏境中,我们应该去努力,去奋斗,,去报效祖国,共同建设美好的明天!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清明节是祭扫陵墓、缅怀故人的节日。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在这样一个年份里的清明时节,我们缅怀的除了故去的亲人,还有那些在抗日战争中为捍卫国家独立、民族尊严而英勇战斗、血洒疆场的民族英烈.他们拼命的战斗难道不是为了祖国的明天,祖国的未来吗?红军战士长途跋涉,都在步步泥泞的路上走着,他们没有松懈过,一生都在拯救祖国,保卫祖国。没有他们,哪来如今的美好的家园,哪业如今的富裕生活,他们是创使者,他们尊敬他们是理所当然的。多少年来,有多少人赞扬过他们,他们百折不挠,奉献生命,为了革命的斗争而光荣殉职,总之,一句话——他们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我热爱他们,我赞扬他们,我崇敬他们。他们为了革命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残暴折磨中,他们没有透露半点消息,宁愿死也要守住党的秘密,他们宁愿做光荣牺牲英雄,也不愿做苟且偷生的叛徒,这就是我们中国烈士的特点,我也因此对他们产生了无限的敬佩,无限的感慨,我也要因此而赞扬他们,他们是我们中国人民的感谢者,他们是神圣的,没有人能取代他们。在我的眼里,他们是光明的象征,他们是战胜一切的力量。只要想着这些革命先烈,我就会觉得自己是多么的美好,在这个富裕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我是多么的美满和幸福,而在那个艰苦的斗争社会中,哪有如此美好的生活。我要郑重的烈士们说:“伟大的革命先烈们,你们的斗争胜利了,我们这一代少年将再次继承你们努力开辟下来的光辉道路,我们将要去建设祖国的明天,我会认真的学习,学好本领,长大后再继续工作——建设祖国!你们安歇吧!我会努力去做的,我敬爱的烈士们。我热爱烈士,热爱祖国,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自豪。我将永远的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祖国。中国有辉煌的历史,有铁一般的热血男儿,有着那种致死不悔的精神,我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祖国的未业而奉献一切。我是革命烈士的后继者,我一生的求学难道不是为了这个目的吗?作为身为中国人的我,去继承先烈的遗志是理所当然的。我真想像烈士那样,做到永垂不朽。我这个报效祖国的决心是无法动摇的。革命先烈们,你们看到了吗?在当前这个繁荣昌盛的时候,我们青少年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你们高兴吗?在这清明之际,献上一朵纯洁的白花,代表我的深深敬意,我向你们庄重宣誓:“我们不会辜负你们的厚望,将再度继承你们的事业,我将用自己满腔的热血,来好好的热爱祖国,发扬祖国的光辉传统,创造出另一个灿烂的明天。)

第三篇:清明节感悟

关于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提起清明,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句诗。清明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已有,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扫坟节、植树节、鬼节等。它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并称为中国三大著名“鬼节”。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2006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但在起初,清明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正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机,民谚常说:“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

那这种敦促春耕的节气,是怎样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的呢?这与此前两天的寒食节有关。传说“寒食节”是为纪念介子推“割股充饥”而不图为报,最终在此被大火烧山而亡。因此在这天禁止生火做饭,就需准备一些冷食,以备禁火期间食用,相沿成习,遂成寒食风俗。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对此,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诗有生动描写:“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节期间的习俗,除了禁火冷食,还有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内容的祭扫坟墓。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诗人们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如韦应物有诗句说:“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白居易也有诗句说:“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以官方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上坟扫墓等仪式也多在清明举行。

清明节后来还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洗浴,晋代陆机有诗写到:“迟迟暮

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即是当时人们在上巳节洗浴、踏青的生动写照。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

融汇了两个古老节日精华的清明节,终于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明清大体承接前代旧制,清明节仍然坚持并发展着其在春季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大节的地位。民国时期,清明节这天,除了原有的扫墓、踏青等习俗,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这实际上不过是对民间长期延续的植树风俗的一个官方认定。

今天的清明节,依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纪念先人,慎终追远;缅怀先烈,展望未来;踏青出游,亲近自然,是我们过节的主题。对于现在的我们,寒食的习惯基本已消失,但这一段漫长的发展史不应该忘记。铭记过往,珍惜现在,追梦未来。感恩无数先烈们曾经的抛头颅洒热血,感恩国家给我们创造的和谐的社会环境,感恩父母给我们提供的幸福的学习环境,感恩学校的教育,感恩老师的付出,感恩同学的陪伴„„感恩我们现在拥有的一切,感恩所有直接或间接帮助关心我们的人,用行动回报这一切!

第四篇:清明节感悟

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唐诗,小时候就已经能背得滚瓜烂熟,但诗中那丝丝缕缕的悲伤,却领会不到。如今,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此刻,才真正领悟到这首流传千年的唐诗中的情感。

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节三天假,每天都有雨,时而小雨绵绵,时而大雨倾盆,好似天公都在为那些逝去的人伤心,哭泣。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为的不就是让我们为那些逝去的亲人、朋友、先烈悼念、扫墓吗?怎会不悲伤呢?

二十四节气中,清明排第二。但它除了是节气外,更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多彩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放风筝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我从小居住在广东,对于广东的清明习俗也略知一二。首先,在广东,清明祭祖的首选食物就是烤乳猪,每年清明,家家户户都会飘出烤乳猪的香味,可诱人了!还有各种糕点、水果,祭祖的时候放在一起,显得十分隆重,也很有尊重先人的气氛。其次,在祭祖仪式上,许多旧习俗也被保留了下来,比如说放鞭炮、烧纸钱等等,不过如今,更多的还是用鲜花拜祭,让九泉之下的逝者也闻闻久违的花香嘛!

其实,在清明节,不仅仅要拜祭我们的亲人、先祖、朋友,更应该要去拜祭那些先烈们。因为,是他们用热血与生命,换回了我们如今幸福美满的生活。站在先烈们的墓碑前,让我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值得我们去珍惜、爱护。追思先烈,我们就会理解,他们流血牺牲,是为了让我们这些后世子孙过上太平日子,有尊严地生活。所以,在清明时节,我们要缅怀先烈,追悼先烈,为他们扫扫墓,这是所有人都应该铭记的。

第五篇:翻译感悟8

1.Trade is the other key area.In contrast to aid, greater access to the developed world's markets creates incentives and fosters institutions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that are self-sustaining, collectively policed, and more consequential for human welfare.自己翻译:贸易是另一个重要的领域,与援助不同的是,对发达国家市场准入的放宽可以在发展中国家产生长久的,对人们福利产生更大的动力和发展。书上译文:贸易是另一个重要的领域。相比于援助对发达国家市场的进一步拓宽可以在发展中国家催生可持续的,集体监督的和可对人类福利产生更大影响的动力和机制。

感悟:①“key area”运用了词性转换,将“key”的名词在这里作形容词的作用。

②定语从句的运用,虽然先行词部分很长,但是有了“that”的运用使结构清晰。

③在翻译时把“动力和机制”(原本在句中)挪到了句尾,逻辑清楚。2.The onus is not on developed countries alone.Developing countries, too, have made serious commitments to their own people, and the primary responsibility for fulfilling those commitments in theirs.自己翻译:责任不只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也对自己的人民做出过严肃的承诺,而且切实实现承诺的主要责任在他们自己。

书上译文:责任不全在发达国家一方。发展中国家也对其人民做出过认真的承诺,而履行这些承诺的主要责任在其自身。

感悟:①“not...alone...”不只,不全在哪一方,逻辑清楚。

②“too”本来常见于句末,这里用在句中,形式新颖,也充分完整的表达了句子的意思。

③句末的“in theirs”省略了的内容,在翻译时补充了出来,清楚明了。

3.The new rules are designed to rein in the kinds of risky activities that contributed to the financial crisis that upended Wall Street and shook the global economy to the core.自己翻译:新规则设计的目的在于管制那些增强金融危机的风险活动,这些活动震撼了华尔街,也动摇了全球经济。

书上译文:新监管规则旨在对酿成金融危机的各种风险活动加强管理,这些风险活动引发的金融危机把华尔街搅得天翻地覆,彻底动摇了全球经济。

感悟:①根据上下文意思,补充了英语中省略的“监管规则”,使文章主语明确。

②“are designed to”译作“旨在”,意思明确,译的简单清楚。

③“risky activities”作为先行词,由“that”引出定语从句,在翻译时,运用了重复法,把“风险活动”又提了一遍,不至于导致混淆。

④一个“upended”就有了天翻地覆的感觉,用词精妙。

⑤“shook...to the core”彻底,完全动摇,程度词的运用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4.Behind the texting explosion is fundamental shift in how we view our mobile devices.That they are phones is increasingly beside the point.自己翻译:在信息爆炸的背后,是我们对移动设备观念的基础性变化,它们作为电话的功能正在逐渐减弱。

书上译文:在短信爆炸的背后,是我们对移动设备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它们作为电话的功能已经日益淡化了。

感悟:①“texting explosion”译作“短信爆炸”,与上下文相联系,保持了文章的一致性。

②“fundamental shift”译作“根本性的转变”,有文采,而且也译出了中国正式文体的习惯。

③“...beside...”从反方向写出了电话功能的弱化,很有新意。5.Text message----also known as SMS(Short Message Service)----take up less bandwidth than phone calls and cost less.A text message's content is so condensed that it routinely fails, even more than email, to convey the writer's tone and affect.自己翻译:短信——也被称作SMS(短信服务),比电话占用的带宽更少,花费的也更少,一条短信的内容是很精练的,所以经常无法传达写信人的语气和影响,这一点甚至比电子邮件更严重。

书上译文:短信——也被称作SMS(短信服务),比电话占用的带宽更少,费用也更低。一条短信的内容是高度浓缩的,因此往往不能传达发信人的语气和情绪,这一点比电子邮件更甚。

感悟:①文中多次运用破折号,起到解释说明的意义,使文章通顺合理,逻辑清楚。

②“condensed”译作“浓缩”比“精练”更准确,更符合原文要表达的意思,译者在选词时,把握的很好。

③“even more than email”虽然在句中,在翻译时把它移到了句尾,使句子更通顺合理。

6.Economics has much to do with texting's popularity.Text message cost carriers less than traditional mobile voice transmissions, and so they cost users less.自己翻译:经济对短信的流行有很大的影响,短信的花费比传统的移动语音传输要少,所以用户们的花费也少。

书上译文:短信的流行于经济形势有相当大的关系。对于通信公司来说,短信比传统的移动语音传输的成本要低,因此向用户的收费也低。

感悟:①“...has much to do with...”表现了与前者的联系,对后者的影响,表达新颖,逻辑关系明确。

②“对于通信公司来说”,原文没有提及,但在翻译时补充了出来,使省略的部分所隐含的意思不至于给读者造成误会。

注:以上选自《英语文摘》

7.It has a long list of distinguished former pupils.自己翻译:学校培养出的优异的学生可以列出一张长长的名单。书上译文:学校拥有众多名人校友。

感悟:①“a long list”意译为“众多”,非常地道,若如我所理解的直译,则显得没有文采,很直白。

②“distinguished”以...著名的,卓越的,“former pupils”是指以前的学生,文中译为“名人校友”,既简洁明了,又贴合原文。

8.Traditionally, Eton has been referred to as “the chief nurse of England's statesmen.” 自己翻译:传统意义上来讲,伊顿公学一直被称为“英国政治家的主要保姆” 书上译文:伊顿公学一向被誉为“英国政治家的保姆”

感悟:①“traditionally”被简洁地译作“一向”,很地道。

②“referred to”被译为“被誉为”,增加了文采,烘托出了伊顿公学一直以来的盛名。

③“the chief nurse”是首席保姆,表现了伊顿公学是英国政治家的摇篮,把握用词很好。

9.Later the emphasis was on classical studies, dominated by Latin and Ancient History, and, for boys with sufficient ability, classical Greek.自己翻译:后来,学校把重点放在了古典学习上,主要是拉丁文和古代历史,而且,对于有充足学习能力的男孩子,还学古典希腊文。

书上译文:在这之后,学校把侧重点放在古典学习上,其中占主要地位的是拉丁文和古代历史,学有余力的男孩儿还要钻研古典希腊文。

感悟:①“later”译为“在这之后”,与上文承接紧密,不显突兀。

②“dominate”译作“占主导地位”,理清了文章要表达的层次结构。

③“sufficient ability”译作“学有余力”,更能体现课程所针对的对象,逻辑清晰。

10.The primary responsibility for a boy's studies lies with his House Master.自己翻译:每个男孩的学习由他的班主任承担主要责任。书上译文:每位学生的学习主要由班主任负责。

感悟:①“primary”有“最初的,最基本的,主要的”含义,体现了老师的责任,也把老师责任的重要性表达出来。

②“lie...with”,与前面的responsibility呼应。

11.The external appearance and locations of many of the classrooms have remained unchanged for a long time.自己翻译:许多教室的外观和地点很久都没有改变过了。书上译文:许多教室的外观和地点依然长期保持原样。

感悟:①“for a long time”被译作“长期”比我自己用的“很久”更正式,更适合用在正式的文体中。

②“remained”在文中被译作“保持原样”,很贴切,没有使内容有遗漏之处,我在自己在翻译的时候,忽略了“remain”的意思和作用,与文章本身要表达的意思有些偏离。

12.Sidwell Friends School offering pre-kindergarten through secondary school classes.译文:西德威友谊学校提供学龄前至中学教学。

感悟:①觉得“through”一词用的很好,体现出了从学龄前一直贯通至中学的教育,表现了一种顺利直通,如果是我,可能会选择“till”或“until”来表达,就显得不地道了。

13.Sidwell has one of the region's strongest Chinese studies programs.自己翻译:西德威的中文学习项目在它所在地区是最棒的之一。书上译文:西德威的中文学习项目在其所在地区独领风骚。

感悟:①“strongest”直接意译为“独领风骚”,显得特别有文采,四字成语更把西德威中文项目的优势地位烘托出来。

②但是我在这里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没有把“one of the region”译出来,难道是为了突显它的优势地位?

14.Harrow has many traditions and rich history, which includes the use of boaters, morning suits, top hats and canes as uniform as well as a very long line of famous alumina including eight former Prime Ministers.译文:哈罗公学历史深厚,传统悠久。其校服由草帽,晨服,高顶礼帽和手杖组成,校友名录众多,其中包括八位前首相。

感悟:①“traditions and rich history”译为“历史深厚,传统悠久”。用词贴切而不夸张,显示出译者深厚的文化底蕴。

②校服的组成部分用词准确,仿佛勾勒出了整套正式而又栩栩如生的校服画面。③“a long line of”译作“众多”,简洁明了而又贴切。

15.More recently, the school has been reported to be the educational choice of business magnates as well as members of the international jet set.自己翻译:最近,学校被报道成了商业巨富以及国际富豪子女们受教育的选择。书上译文:最近,有报道称该校又成了商业巨贾和国际富豪家族成员的教育首选。

感悟:①“the school has been reported”在译文中把被动形式译为主动形式,使句子更通顺。

②用“as well as”连接起两个并列成分直接译为“和”简洁而不繁杂 16.It's human nature to crave these feelings from childhood to adult life.自己翻译:渴望得到这些感受从童年到成年的生活过程中,这是人类的本性。书上译文:从童年到成年的成长过程中,渴望得到这些感受是人类的本性。

感悟:①“from childhood to adult life”在翻译时把这个时间状语移到了句首,使句子的顺序更清楚明了。

②“crave”是渴望的意思,用在这里十分符合语境的需要,充分表达了对宁静,安全,舒适生活的向往。

③“human nature”在原句中位于句首,在译文中挪到了句尾,起到了收尾的作用,在结尾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17.Art is experienced totally differently in the water.自己翻译:在水下观察艺术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书上译文:在水下欣赏艺术可以让人得到全新的体验。

感悟:①“is expected”在文中是动词,译文中转译成名词,使文章有逻辑层次感。

②“totally differently”译为“全新的体验”很有文采,吸引读者的眼球。

18.Too much time spent watching television and playing video games can double the risk of attention problems in children and young adults.自己翻译:看电视和玩电子游戏时间过长会使儿童和年轻人患注意力问题的风险提高。书上译文:看电视和玩电子游戏的时间过长会使儿童和年轻人罹患注意力问题的风险翻一番。

感悟:①“double the risk”译作“...的风险翻一番”,很准确。

②“time”作句子的主语,很新颖。

19.The towering, gleaming white Ferris wheel revolved at a pace that even a snai could beat.自己翻译:闪耀着白光,如塔般高的大转轮在以比蜗牛还慢的速度轻轻转动着。书上译文:高耸入云,闪耀发光的白色大转轮以比蜗牛还慢的速度在转动。

感悟:①“towering”译作“高耸入云”非常精彩,可以看出译者有着深厚的文学底蕴并对文章有深刻的理解。

②“at a pace that even a snail cloud beat”特别形象夸张的比喻,把“伦敦巨眼”的转动速度形容成连蜗牛都可以超过,“beat”一字用得相当有智慧和技巧,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幽默诙谐的人,译者也抓住了这一亮点,没有让读者错过文中的精彩内容。

20.Imagination must have ruled Sir Charles Barry's mind, because the finished product was simply magnificent and original!自己翻译:当时查尔斯巴里爵士的思想肯定被想象力统治着,因为完成的作品是那么壮丽又有创意。

书上译文:它肯定是遵循和体现了爵士的才思,因为建成的作品就是那样宏伟壮丽而又富有创造性!

感悟:①我在翻译时,为了与原文的句子顺序保持一致,采取了被动句的形式,但使文章有点奇怪,不太通顺。译文在翻译时,将“mind”理解为主动形式,自然通顺。

②“ruled”用在这里有一种特殊的感觉,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式,使文章特别生动,有趣。

21.They say to forgive is pine.It may be good for your health, too,researchers report.自己翻译:大家说宽容是美德,据研究报告称有可能有益您的健康。书上译文:据说,宽容乃圣德。研究表明,宽容也有益身心健康。感悟:①“they say”不是特指,也不是某些人说,而译作“据说”,简洁。

②“pine”是“上帝所赐予的,发现”等意思,在这里译作“圣德”,特别符合语境。

③“may be good for”译作“有益”,表示了一种合理的推测。22.Every now and then, we're treated to a truly spectacular display in which thousands of visible meteors can been seen for a brief period.自己翻译:时常,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以看到数以千计的流星划过天际,就像是专门招待我们的流星表演。

书上译文:有时,数以千计的流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现,为我们呈现一场真正的视觉盛宴。

感悟:①“we're treated to a truly spectacular display”文中译作“视觉盛宴”很有意境。

②“brief”指很短的一段时间,没有遗漏文章要表达的形式。23.The sudden appearance and fast motion of a bright meteor produces an illusion of closeness that can fool well-trained professionals.自己翻译:流星的突然实现,发出明亮的光飞速滑走,有时会产生一种离得很近的假象,就连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也会被愚弄。

书上译文:有时,一颗耀眼的流星不期而至,一闪而过,给人一种距离很近的假象,即便是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也可能被蒙骗。

感悟:①“the sudden appearance”译作“不期而至”,准确的表达出了“sudden” 的意思,运用四字成语,很有文采。

②“well-trained”译作“训练有素”可以看出作者对原文由深层的理解,有科普文的感觉。

24.If present trends continue, China will be the world leader in science by the end of this decade.自己翻译:如果按现在的趋势继续发展,中国会在这个十年末成为世界的领军人。书上译文:如果当前的势头持续下去,那么中国会在这个十年末成为世界科学界的领头羊。

感悟:①“present trend”译作“当前势头”,用在文章里,既简洁又符合语境。

②“the world leader”译作“领头羊”,使用大家耳熟能详的俗语,符合中国人的说话的方式和阅读需求,很亲切。

25.If China is serious about conquering the world of science, its culture will have to change, Wang says, because the less hierarchical western tradition produces better results.自己翻译:王小勤说,如果中国真的想征服世界的科学界,文化就不得不改。因为与西方传统的差别越小,结果更好。

书上译文:王小勤说,如果中国真的想征服科学界,它的文化非改不可,因为少了些等级的西方传统带来了更好的结果。

感悟:①“serious”译作“真正的”,很恰当。

②“have to”译作“非改不可”,语气很强烈,加强力度。

③“the less hierarchical”,表层意思明显,但是要在汉语里很好的对应就有些困难,文中译的很好,符合原文意思和语境。

26.Proper nutrition is necessary for a healthy body.It is important for people to have a good eating habit, a nutritionally-dense diet, and a proper exercise programme for a healthy body and mind.自己翻译:对健康的身体来说,适当的营养是必要的。对人们来说,有一个好的饮食习惯,营养丰富的饮食,适当的锻炼对身心健康是很重要的。

书上译文:对健康的身体来说,适当的营养是必要的。对人们来说,具有良好的饮食习惯,营养丰富的膳食及有利于健康身心的适当的锻炼计划是很重要的。

感悟:① “a nutritionally-densed diet”译作“营养丰富的膳食”,非常准确完整,完全表达了原文的意思。

②“healthy body and mind”译作“身心健康”,符合原文要表达的意思,表达简单而准确。

27.Forgiveness may represent an important way to reduce our automatic, physiological arousal to interpersonal stressors, she added.自己翻译:宽容体现了减轻人际关系紧张的重要方式,也能缓解生理原因引起的紧张。书上译文:宽容是一剂良药,它能减少你对于人际压力源所产生的自发性生理激发。

感悟:①“宽容是一剂良药”译的非常有文采,运用了比喻的说法,虽然原文没有运用修辞方法,在译文中使用可以使读者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②采用了分句法,使句子意思明确,便于理解,逻辑层次把握的很好。28.Alaska is a land of contrasts, of incredible beauty and inhabited by people with a great sense of adventure.自己翻译:阿拉斯加是一个具有很大差别的地方,有令人惊奇的美丽,还住着一群具有冒险精神的人们。

书上译文:阿拉斯加是一个反差极大的地方,还是一个美丽的无与伦比的地方,这里居住着极富冒险精神的人们。

感悟:①“contrast”译作“巨大的反差”,符合原文作者的意图。

②“incredible beauty”译作“美丽无与伦比的地方”,非常有文采,词汇很美。

③“a great sense of adventure”译作“极富冒险精神”,特别有文采,符合原文,没有遗漏内容。

29.Real beauty lies not in the physical appearance, but in the heart.Real treasure lies not in what can be seen, but in what cannot be seen.Real love lies not in what is done and known, but in what is done and not known.译文:真正的美丽不是外表美,而是内在美,真正的财富不是能看到的,而是看不到的,真正的爱不是让人知道你做了多少,而是默默地奉献。

感悟:①这段话运用了排比句,使文章很有感染力。

②这是激励人生命和心灵的美丽文字,人的外表只是一部分,内在美才是发自内心的。人的气质是品质散发出来的味道,我们都要努力去成为这样内心美好的人。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