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家的家风手抄报图片
我家的家风手抄报图片
家风是祖祖辈辈一代代传下来的,它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世;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我家的家风手抄报图片,供大家阅读参考。
我家的家风手抄报图片一
我家的家风手抄报图片二
我家的家风手抄报图片三
我家的家风手抄报图片四
我家的家风手抄报图片五
我家的家风手抄报图片六
我家的家风手抄报图片七
我家的家风手抄报图片八
我家的家风文章1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中国每一个家庭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家风、家训、家规,我家自然也不会例外了。我家的家训就是:“先做人后做事!”看似很平常的一句话,却包含着深刻的含义。身为世界上最顶端的生物——人类!我们首先就应该学会做人。
做人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它可能是尊老爱幼;可能是孝心孝行;也可能是诚信等。而我们家最看重的是诚信。诚信是做人的第一原则!我深深的赞成这句话:诚实!守信!诚信二字看似很简单,却有着很重的分量。
从小,母亲就教导我做人要有诚信,那时,我并不理解,也不懂什么是诚信。而我的母亲用行动潜移默化的把这两个字植入我的脑海之中。
天空是那么蔚蓝,只有少许白云点缀,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一大早,我便起了床。稚嫩的脸上写满了兴奋,喜悦。“母亲,我们什么时候去游乐场啊!”我推了推还躺在床上的母亲。母亲用沙哑的声音说道:“怎么起来这么早呀,等我起来了,准备准备我们就出发。”“好耶!我去拿背包。”一转眼,我便飞跑了出去,只留下一阵风从母亲的脸上抚过。在我满脸愉快地准备游玩的用品时,从房间传来一个让我瞬间变脸的话语,“有很重要的客户下午要来。好,我马上来公司把账目准备好。”母亲从房间走了出来,我一脸委屈的望着母亲,等待那句让我绝望的话语——“今天不能去游乐场了!”母亲慈祥的眼睛凝视着我,四目对望,缓缓的说:“我们下午再去游乐场玩好吗?”我拼命点头,生怕连下午去的机会都没有了。
到了母亲的公司,我坐在办公椅上很不安分的转着圈,母亲则在我面前忙活着。窗外的天空中,聚集了大片云彩,原本亮堂堂的世界也暗淡了几分,我的心情也如同这亮光一点一滴的逝去着。“我要去游乐场,我不要再待在这里了!”我愤愤不平的吐着肚子里一大堆苦水。母亲也万般无奈,只得安慰我:“儿子,还记得母亲常跟你说的诚信吗?母亲答应你下午去游乐场就一定会带你去的。但母亲也要忙完自己的工作呀。”我听了母亲的话,心中平静了下来,问道:“今天,母亲明明休息,为什么还要工作呢?”“因为母亲答应别人做的事没有做完,别人现在又急需要,所以母亲要讲诚信,把工作做完……”在声声教导中,我平复了心情,渐渐坐在椅子上睡着了。诚信也跑进我的耳朵,直窜如我的脑海深处。
一缕阳光射进办公室,慢慢地,阳光爬到了我的座椅旁,攀到了我的身上。天空丝丝白云飘荡着,湛蓝的颜色惹得人迷恋不以。“儿子,快醒醒,我们去游乐场啦!”我从睡梦中清醒过来,心情也如同天空一样美好。
诚信!在我心中深深扎根。它好似一场绵绵的细雨,滋润人们心头的尘埃;它好似一束温暖的阳光,驱散人们心上的阴云;它好似一声响亮的春雷,惊跑人们心中的灰暗。
我家的家风文章2
家风影响着我们的成长 家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前途 命运。孝顺,诚实,爱读书是我家的'家风
自古以来,百善孝为先。孝顺便是我家的一大家风。记得前年的春天,母亲单位有个去桂林的旅游机会,论资排辈,单位领导把这个机会给了母亲,母亲好开心,因为这次旅游是双飞,对于还没有坐过飞机的母亲来说,无疑是个天赐的良机,正当母亲欢天喜地的准备外出事宜时,外婆突然病倒了,医生开出了一级住院手续,母亲吓傻了,母亲二话没说,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去桂林旅游的机会,留下来照顾外婆,母亲的同事知道后都说母亲真傻,不就五天吗?这哪里是傻,这是对外婆的一片孝心!那几天,看到母亲奔波于单位、医院、家之间,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后来在母亲的个性签名里看到母亲这样写到:旅游不是生活必需品,旅游的机会还会有,可母亲只有一个。看着,看着,我的眼睛湿润了……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信亦是我的一大家风。记得有一次,和母亲去菜场买菜,当我们买完菜,对方老奶奶找给我们零钱时,我仔细一数,咦,怎么多了十元钱,我以为数错了,又重新数了一遍,发现还是多了十元钱,于是我对老奶奶说:您多找了十元钱,给您。老奶奶笑盈盈地对我说:真是个诚实的好孩子。事后母亲也夸我诚实,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爱读书也是我家的一大家风。
我的爷爷喜欢看书,看报纸,我的大伯是南大的高材生也喜欢看书,远在深圳的大伯每次回来都会给我买几本书。瞧,灯光下,我在看书、写作业,爸爸为了能检查我的数理化,也在那充电,看书。母亲为了能检查我的语文和英语,也在那充电,看英语单词。家里的书橱也摆满了中外名著,我有时间就会翻翻看看,读书,使我的知识得到了丰富,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思想。
孝顺,诚实,爱读书,是我家的三大家风。我在这三大家风的熏陶之下,拙壮成长,时刻不敢忘记!
第二篇:家风手抄报图片及内容
家风又称门风,指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风尚、生活作风,也即一个家庭当中风气。下面就是小编整理家风手抄报图片及内容,一起来看一下吧。
家风家训手抄报内容:
有校规,家有家风”是人们常挂在嘴边一句话,但一问道“家风是什么?你家有什么家风?”这些问题,很多人就会傻眼了。不用担心,今天我就想跟大家一起谈谈家风。
家风就是家规,是一家子风气,这家风一旦败坏,这家人思想品德也会跟着坏,这一家就再也难以培养优秀后代了。这个坏名声会一下子在街坊邻居间传开,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没有人愿意和这家人交往,这时候再想改,就来不及了。可以说家风是非常重要,虽然它只是一个无形概念,却能让这家子孙后代延续得更长,让他们走得更远!
家风也可以代表一个国家风气,国家就是人民家,这家风就更为重要了。它要靠人民地努力,遵纪守法,互帮互助,一个国家繁荣昌盛,不仅仅是物资上丰富。在我看来,更重要是它风气,一个国家、一个朝代风气决定了它衰与胜,只有社会风气好国家,才能国富民强,才真正算得上是一个强国。
我家家风是“孝”,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父母一直告诫我:百善孝为先!家风是一条应该牢记座右铭。有了它,我们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让自己走得更远!铭记家风,为自己人生奠定坚实基础,踏出坚定步伐,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家风家训手抄报欣赏:
家风手抄报图片一
家风手抄报图片二
家风手抄报图片三
第三篇:我家家风手抄报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每个家里都有独特家规,正是因为家规才使我们变成各色各样人,家规就似是一个模具而我们似是一堆烂泥,而模具就化腐朽为神奇刻画了我们。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家家风手抄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家风手抄报
家风手抄报
家风手抄报
家风手抄报
家风手抄报
家风手抄报
家风手抄报
家风家训小故事
【篇一】:家风家训小故事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中国人心中。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希望对后代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民族之风!
每一个家庭都有淳朴家风,每一个家长都会以自己体悟出来处世之道教育自己孩子。家是孩子成长第一空间,孩子身上处处会烙有家风印记,可以说,家风就是文化和道德言传身教,是智慧和处事方略潜移默化。
记得小时候,每到节日,特别是春节,年三十,一家人一起看春节晚会,吃年夜饭,我父亲就开始给我们讲他小时候事:他爸爸(她爷爷)是一个大家庭20多人,吃饭时候,我爷爷先给我太爷盛饭,太爷动筷了,他们才敢吃饭,我太爷就把好吃给我爸吃一口,这就体现了我们“尊老爱幼、孝敬长辈”家风。每到节日,农闲时节,村里有些人就聚一起赌博,父亲就告诫我禁止参与赌博,赌博能造成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不准吸烟:烟有百害,无一利,酒少喝怡情,喝多伤身,我就养成了不吸烟不赌博,少饮酒习惯。母亲每天都讲:养成讲究卫生好习惯;吃饭时不能说不吃或不想吃什么什么菜,不剩饭,不浪费;尊老爱幼,不能顶撞父母,从小养成懂礼貌好孩子; 不说谎话、不爱占小便宜,做一个诚实孩子? ?父母身传言教教导我们,“和为贵、孝为先、勤为宝、俭为德”“知
【篇二】:家风家训小故事—百善孝为先
踏实做事、诚信待人
家风是一种潜无形力量,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心灵,塑造孩子人格,是一种无言教育、无字典籍、无声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教育,它对孩子影响是全方位,孩子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等,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烙印。可以说,有什么样家风,就有什么样孩子。我就是传统、朴实家风熏陶下长大…… 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这是父母对我讲得最多一句话。我成长记忆中,父母一辈子没和人发生过争执,他们一直把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看得很重。我母亲是一位老实本分、任劳任怨农民。村里,她是出了名老实人,哺育子女,她把最好东西给我们;赡养老人,虽然奶奶看不起她,但让奶奶颐养天年还是她;出工干活,她从不挑三拣四,她认为啥活都要有人干,做好就行;她很乐于助人,有好东西除了留一部分给我和哥哥,大部分都会分给邻里乡亲——我们家现是老年活动室。我眼里,父亲是全能,所有农活都会做,农闲之际他会外出打工赚钱,70年代较贫困时期父亲勤奋保障了我们一家老小基本生活。父母亲影响下,我们耳濡目染使我们及下代孩子们都传承着父辈优良传统——做事踏实、与人友善、家庭和睦。
百善孝为先——这是我生活中亲身体验。父母年代,兄弟姐妹多、人际关系复杂、私欲都较重。作为老二母亲,没有学习机会,带大8个弟妹、做繁重劳力是她青春全部,一身嫁衣
【篇三】:家风家训小故事
好家规造就好家风,好家风造就好家庭
家规是指一个家庭所规定行为规范,是教育规范后代准则,也叫家法。好家规会造就好家风,家风即门风,不同家庭有不同家风,顾名思义,家风是一个家庭风气,风格与风尚,也就是家规、家训形成习惯。善、孝、仁、礼等品德,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重德修身等品质,都可以引领家庭成员积极向上、健康成长。
每一个家庭都有淳朴家风,每一个家长都会以自己体悟出来处世之道教育自己孩子。家是孩子成长第一空间,孩子身上处处会烙有家风印记,可以说,家风就是文化和道德言传身教,是智慧和处事方略潜移默化。
记得小时候,每到节日,特别是春节,年三十,一家人一起看春节晚会,吃年夜饭,我父亲就开始给我们讲他小时候事:他爸爸(我爷爷)是一个大家庭20多人,吃饭时候,我爷爷先给我太爷盛饭,太爷动筷了,他们才敢吃饭,我太爷就把好吃给我爸吃一口,这就体现了我们“尊老爱幼、孝敬长辈”家风。每到节日,农闲时节,村里有些人就聚一起赌博,父亲就告诫我禁止参与赌博,赌博能造成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不准吸烟:烟有百害,无一利,酒少喝怡情,喝多伤身,我就养成了不吸烟不赌博,少饮酒习惯。母亲每天都讲:养成讲究卫生好习惯;吃饭时不能说不吃或不想吃什么什么菜,不剩饭,不浪费;尊老爱幼,不能顶撞父母,从小养成懂礼貌好孩子; 不
【篇四】:家风家训小故事—传承家训,沟通兵法
沟通,是人与人交往桥梁,它常常决定着一个人与周围人关系,影响着自己生活质量。如今21世纪,独生子女大家庭里,隔代育儿是主要传承家教,沟通就显得更加格外重要。良好沟通,不仅可以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还可以让一个家庭更和谐、更幸福美满。
养育孩子这件事情上,年轻父母往往趋于理性,注重于孩子人格培养和智力开发;而老人则着重于感性,他们疼爱孙辈,往往愿意尽量去满足孩子愿望,并没有考虑到这些方法对孩子是有利还是有弊。因此,隔代育儿矛盾自然是层出不穷。
养育上和老人产生分歧时,不要问题表面争论不休。如果有科学依据,不妨将反驳理由建立此基础上。这样既体现了对老人尊重,又容易让老人接受建议。毕竟,所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是愿意孩子越来越好。我始终坚信,只要我们理由确实有理有据,老人一定愿意改变自己做法。
凡人闲语
千呼万唤官清家正,亿民翘首国强民富。
【篇五】:家风家训微故事
我们家虽然不是什么名门望族,只是一个平平常常人家,但是我父母打小时候起就告诫我一些做人道理,让我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直到现我还用这些家训监督自己。如:“诚实守信,清白做人”、“玩地时候开开心心地玩,学习时认认真真地学习”、“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小孩子都有一个天性—爱吃糖,我也一样。
5岁那年,我自从吃了一颗糖后,就迷上了那闻起来香吃起来甜味道。有一次,趁爸爸妈妈不注意,我?刷?得一下把桌子上糖攥手中,接着假装上厕所把糖毫不客气地吃了。随后,我蹑手蹑脚地把糖纸扔到了床铺底下,做完这些我开心地笑了,心想:爸爸妈妈肯定不会发现床下那些糖纸,而我就可以大饱口福啦!正当我得意忘形时,妈妈来了,她眉头紧皱一脸愤怒气息:“儿子,你是不是偷吃糖了!”“没有。”我一脸无辜样子。“那床底下糖纸是怎么回事?”妈妈凶得似只豹子。证据面前,我只好低下了头。爸爸闻讯赶来,他拿起我手用尺子用力敲我手训斥道:“爸爸不是跟你说了吗,我们不怕做错事,要诚实,一个人要是没有一颗诚实心,谁还会和他交朋友?谁还会信任他?儿子,爸爸希望你能明白?诚实?这两个字真正含义做一个诚实守信人。”爸爸这几句意味深长话使我深受启发,从此我再也没有偷偷做事了。“诚实守信,清白做人”我要牢牢记住这句话,把它作为我们家风家训,从小做一个诚实守信人。我还要把这几句话告诉其他小朋友,让大家共同做新时期优秀少年。
【篇六】:家训、家规小故事
我们作为家庭中家长,是怎样教育孩子自觉践行家规家训,培养自己良好习惯呢?以前,我孩子吃东西总是喜欢挑精拣肥,见到合口味,肚子吃得胖胖,似个大罗汉,平时怕吃粗纤维食物,尤其是青菜、罗卜。穿戴呢,拣新、好。我们对孩子几乎没有办法。现好了,我们找他一起学习家规第一条,让他读几遍。他感到很惭愧,觉得自己挑剔吃穿是不对,得赶紧改。要改就得看行动。你看:他现吃饭时,见到青菜罗卜,都是用筷子大块大块往嘴里夹,吃得津津有味。天长日久,他体质增强了,人也长壮了。穿衣服也不讲究了,只要干净整洁就行了。我们做家长看眼里,欢喜心里,经常人前人后夸奖:“还是新家规好啊!我家小孩现比以前懂事多了。有了规矩,真就能成方圆啊!"
是,家庭教育缺失要讲究方法啊!事实已经证明,而且将要继续证明:好家规家训会给家庭成员言行、品质、意志养成带来好影响,会给家庭各成员之间和谐相处、互相体贴增添许多有利因素,会使家庭成员各自岗位上倍加敬业,多作贡献。
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让我们携起手来,不断更新家庭教育理念,教育子女时不妨尝试践行各自新家规家训,培养自己和孩子良好习惯,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健康地、幸福地成长。
【篇七】:家训家风故事
今天很荣幸能和大家分享我家训小故事。很多名人都有家训,我们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说有什么家训,那一定是妈妈经常挂嘴边那句话:百善孝为先。
从小爸爸妈妈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爱幼,他们自己也身体力行,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道。我们家是个大家庭,爷爷奶奶和大伯伯一家与我们合住,十多年来一直其乐融融,村里传为佳话。
小时候听爸爸讲妈妈吃桂圆故事,那是妈妈第一次见奶奶按习俗给妈妈做了一大碗桂圆肉,放了很多糖,妈妈咬着牙吃下,从此奶奶以为妈妈很爱吃,以后经常做给妈妈吃,一吃就是一两年,直吃得妈妈哭笑不得。
每次家里有重大事项需要讨论,开始大家叽叽喳喳发表意见,实不能统一,最后大多是听爷爷奶奶,用妈妈话说,这就叫百善孝为先。
“百善孝为先”,“孝敬无底线”,我要牢牢记住,这几句话,把它作为我家家训,从小做个孝敬父母,懂得感恩人。
第四篇:传承家风的手抄报图片
好的家风便是好的家庭教育,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期望和关爱。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传承家风的手抄报图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传承家风的手抄报图片
传承家风的作文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传统文化的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涌现其中。这其中有个重要的因素便是家风。好的家风便是好的家庭教育,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期望和关爱。
孝顺
古人有云:“百善孝为先。”我家的家风最为显著的就是“孝”。今年暑假时候,突然一个坏消息就来了:外婆中风了,身体右部完全瘫痪,生活无法自理。
那天夜晚,父亲打电话通知了亲戚,过了一会儿,小姨和小姨父便匆匆赶来了。外婆这时已清醒了许多,口里嚷着:“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小姨和母亲坐在床边,安慰外婆,父亲和小姨父则坐在厨房,讨论着一些事。气氛压抑着。隐约觉得过了好长时间,大姨风尘仆仆地从三门赶来了,姐妹三人就在房间里陪着外婆。我的心里一直被恐惧笼罩着,在众人的催促下上了楼,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五个大人一夜未眠,楼下的灯一夜通明。
隔天,远路的亲戚也都赶来看外婆。此后,在众人无微不至地照顾下,外婆的病情逐渐好转了。
善良
妈妈一直教导我们做人要善良,不要做贪小便宜之人。有一个星期五,妈妈正站在家门口等着我放学。这时一个人经过这条小巷,一边走一边掉钱,可是他却浑然未觉。妈妈看到了,一边捡钱一边喊:“哎!你地钱掉了!”可那人已走得远了,没听到。妈妈就赶紧将钱捡好,一路追了上去,追到一个转弯处,终于追上了。那个冒失地人向妈妈连声道谢。放学后,妈妈对我讲起了这件事,我也从中懂得了道理,受益匪浅。
家风是一曲歌谣,美妙的音符在家中流淌;家风是一场细雨,智慧的雨珠洒落在我的心上;家风是一束阳光,将我成长的道路愈照愈亮!
第五篇: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
好的家风才能教育出好的人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欢迎参考阅读!
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1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2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3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4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5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6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7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8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9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10
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3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4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5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6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7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8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9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10
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5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6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7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8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9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10
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7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8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9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10
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9我家的好家风手抄报10
风家训家教小故事
1、司马光教子有方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司马光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司马光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
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2、吉鸿昌不忘父训
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察绥抗日同盟军领导人之一。早年在冯玉祥部当兵,以英勇善战升为营长、师长,后任国党军长和宁夏省政府主席。
1920年,25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父亲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鸿昌含泪答应。
吉鸿昌父亲病逝后,吉鸿昌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吉鸿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谦正,处处为民众。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吉鸿昌反对蒋的投降政策,奋起抗日。遭国党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39岁。
3、总统教子自立
曾任过美国总统的里根,不仅有名望而且富有。但里根严格要求自己子女自立,绝不让他们依赖父母。儿子失业后,一边寻找工作,一边靠领取救济金度日。
鲁迅和许广平仅有一子,即周海婴。儿子出生时,许广平出现难产迹象,当医生向鲁迅征求意见是留大人还是留孩子时,他果断回答:“留大人。”结果母子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