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动画角色《海贼王》造型设计研究论文
摘要:角色造型设计是动画片的外在视觉形式,是动画片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影响着一部动画片的成败。本文以动画片《海贼王》为例,分析了其整体设计风格,根据片中的角色造型对其设计原则、设计手法及角色的个性化特征进行了探讨,并对片中角色造型设计如何实现剧情内涵与表现形式的统一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形式与内涵
一、引言
(一)动画片《海贼王》创作背景概述
《海贼王》是由日本的尾田荣一郎先生创作的,漫画版于1997年开始在第34期《周刊少年Jump》上连载。动画片《海贼王》的剧情背景——曾经拥有世界上一切的“海贼王”哥尔D罗杰,在临死前留下了一句话:“想要我的财宝吗?想要的话可以给你,去找吧!我把一切都放在那里了!”于是全世界的人们开始起航,趋之若鹜的奔向大海,世界迎来了“大海贼时代”。《海贼王》主要是讲一群人的航海冒险故事,这群人被称为“草帽海贼团”,橡皮人路飞是他们的船长,也就是本部动画片的第一男主角。
(二)动画片《海贼王》角色造型设计的研究意义
《海贼王》作为一部冒险类的写实动画片,融合了大量的动画语言,包含了人物设定、场景设定、地理设定等。对《海贼王》角色造型设计的研究一方面可以加深对于角色造型艺术意义的整体理解;另一方面对于商业动画动画角色后续产品的开发和制作也能获得很好的认知。
二、动画片《海贼王》的整体设计风格
(一)民族特色与文化内涵
日本动画往往将一定的哲学内涵体现在动画片的故事中,并且注重情感的刻画,使不同的观众在娱乐的过程中产生一种的反思。主人公路飞无意中吃了“橡皮果实”,虽然从此他再也不能游泳,但路飞并没有放弃他的海盗之路,最具感染力的就是他那笑对死亡和永不言败的精神!在他身上体现着日本人那种顽强拼搏、不服输的国民性格。
(二)艺术表现与审美特征
日本动画片不仅是大众的娱乐消费品,更是具有欣赏价值的艺术品。《海贼王》中的角色造型无论是在静态、动态的表现上,或是其艺术风格的表现上,都是根据其文字剧本来进行设定的,所追求的是动画形式与海贼故事内涵的完美统一。
三、《海贼王》角色造型设计的原则及定位
(一)角色性格的独立性
每一个动画角色有着各不相同的外在造型,不管它的外形如何变化,都是人的某些情感和精神的折射。《海贼王》中主角路飞的性格像孩子一样开朗乐观,他喜欢吃肉,梦想者成为海贼王。这种独特的性格在其角色造型上有着充分地体现,每当吃饭时他总把嘴里塞得特别满,战斗时也不忘与敌人嬉笑聊天,他好像永远长不大,但又永远都不会丢掉自己的梦想。
(二)角色形态的趣味性
任何艺术形式都离不开趣味性,趣味是一个比较完美的结合点,能够吸引并得到大多数观众的认可,并且趣味能够使角色形象保持一种平和,也就易于被专业的观众所接受。草帽海贼团中乔巴的造型形态就十分有趣,因为误吃了人人果实而变成了人兽型,他天真爱撒娇,对于夸张的谎言也会立即就相信;在受到称赞时,一点都无法隐藏自己的情绪,嘴上说着脏话,手里却呈现出奉茶的动作。
(三)角色语言的时代性
角色造型与时代特定的文化元素相结合,就会产生时代气息,就能得到大众的价值认同并引领一种时代潮流。《海贼王》的故事设定在虚拟的世界中,路飞冒险的时间约在1500年至1600年。真正世界历史上的大航海时代以公元1486年到达好望角和1492年发现美洲为开端,人类首次环球航行成功是在公元1522年,所以《海贼王》中的一些角色名字来自于真实的历史人物,这一点也得到了作者尾田荣一郎的证实,如黑胡子、白胡子、四队队长萨奇全部来自于黑胡子蒂奇。
(四)角色造型的可行性
角色设计的可行性,是指使某个角色成立并在整个动画风格里和谐统一的设计因素。动画师要预期到角色造型在二维和三维画面里呈现的效果,还要考虑到该角色的造型是否适合衍生产品开发。《海贼王》由于其角色众多,并且造型合理、色彩单纯、各具特点,深受观众的喜爱,所以其动画衍生产品种类相当丰富,包括玩具、挂饰、文具、人物模型等。
四、《海贼王》中角色造型的设计手法
(一)夸张对比手法
运用夸张的手法,可以使角色表现出一些极端化的表情,增强角色的感染力。角色的形象性格透过夸张的外形能让观众过目难忘,对比的手法也更能强调形式的趣味。草帽海贼团中的厨师山治,为了避免玷污厨师神圣的双手,他选择用脚进行战斗,他在战斗的时候双腿被最大的夸张化了,而且他的皮鞋也是不怕斩击和耐热的武器。
(二)拟人手法
拟人化造型设计通常的手法是赋予动物、植物一些人类的行为、性格、表情等。其特征就是:具有动物或植物的明显的外形特征,具有人化的行为、表情等,符合人类的正常的习惯。《海贼王》第六集中的小狗趣趣,为保护主人生前留下的宠物食品店,英勇的与狮子利基战斗。小狗趣趣在战斗时的愤怒,在失去小店时的悲痛,它的表情、行为和人类一样,宣泄着自己的情感,恪守着自己的信念和忠诚。
五、《海贼王》角色造型的个性化特征
(一)形象设计
角色形象设计最重要的两方面就是比例的构建和夸张元素的使用。比例构建,首先是角色与场景道具的比例关系,因为观众比较能接受的是现实生活中正常的人机比例关系,如果路飞或者其他人物使用着比正常比例或大或小的用品,就容易使观众对他们的年龄和身高产生怀疑,造成视觉上的不协调。
(二)服饰语言
现实中的服饰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符号,其本质是来源于生活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审美情趣的载体。服饰的装饰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角色的形象,因此在角色造型设计中,除了角色本身的生理特征,最重要的就是角色的服饰与配件。
(三)动作设定
动作设计是指对角色的运动过程中特定的一种状态进行设计,它包括角色的性格定位、动作特征定位等。在动画片里,角色的个性化的动作设计是塑造角色性格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角色在走路时的姿态、打斗时的套路、定格时的亮相都能反映角色性格。好的动作设计会是动画片的画面更加丰富,带给观众独特的心理体验。
六、总结
《海贼王》中的每个动画角色都以其独特的性格魅力吸引了各个年龄阶段的观众,让观众成为了他们忠诚的追随者。草帽海贼团的成员以其鲜明的角色造型形象和故事情节设计,既达到了角色造型设计形式与角色性格的高度统一,又体现了日本民族的审美特征和民族特色。这种审美特征与民族特色相互融合,统一为剧情服务的动画设计理念也是我们本土动画应该借鉴和学习的。离开动画片的整体设计风格谈角色造型是不成立的,一切表现形式都是为内涵服务,而动画片的内涵则需要通过外在的表现形式如动画角色等造型展示于人前,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作者:马世梁 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晓军.动画角色造型设计[M].安徽美术出版社,2007.[2]房晓溪.动画角色设计[M].印刷工业出版社,2008.[3]孙立军,张宇.世界动画艺术史[M].海洋出版社,2007.[4]张瑞瑞,涂凌琳.动画角色形象设计[M].湖北美术出版社,2006.[5]张静.动漫造型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二篇: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理念研究论文
1动画角色造型的艺术特点
(1)写实类。由于科技的发展,数字技术与动画的结合越来越完善,三维写实风格进一步发展了动画语言,在形象、情感描绘的基础上,丰富了空间和质感的写实性,拓展了动画的表现力,极大地提高了动画的欣赏价值。《怪物公司》、《玩具总动员》都是典型的写实动画。
(2)卡通类。卡通类动画是从动画早期就开始的风格,几十年来一直在动画领域占据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很大。卡通类角色的设计强调心灵上的认同感,无论其原形是什么,经过创作后需要符合人们心理认同上的要求,在天马行空的想象创作中抓住主线是设计成功的基础。卡通风格强调造型的平面化,运用简洁的造型语言表现丰富的效果,造型上有明显的符号化特征,形象概括夸张,色彩单纯艳丽,动态表情的处理具有多样性和夸张性,可赋予角色新的生命力。与写实类动画风格相比较,卡通类动画更能体现动画的精髓,创作技法的多样性带来丰富的变化,多样的造型效果可以满足多方面情感表达的需求,也真正展示了人类无尽的想象力。学习卡通风格的创作方法与要求,是学习动画技术的必要部分。
(3)表现类。任何风格的动画都有自身的表现性,从表现情感与主题的角度进行分析便可得知,运用一定造型表现主题时,其能体现出一定的装饰性、抽象性的特征,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这样的作品可以归类到表现类动画,如《三十六个字》、《蜡笔小新》、《三个和尚》,表现类作品有很大的创作空间,造型效果更有视觉冲击力,如表现性的漫画造型,不同创作手法的俄罗斯短片等。
2动画造型的设计理念
(1)夸张与变形。首先应该对于自然形象进行一些夸张和变形的表达,通过这样的设计,能够使其与期望塑造的角色更加匹配。例如动画明星米老鼠,其动画形象特征比较明显,因为在设计的时候,设计者将其设计为可以直立行走,这样就打破了传统的人们的观念,同时对于其穿着和表情进行合理设计,导致其在众多动画形象中具有更加鲜活的魅力,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其次,也要注意让一些动画形象更加富有想象力,能够观众眼前能够一亮,吸引更多的观众。因为在动画角色的造型中,更多的动画角色是一些没有生命力或者说是现实以外的物理表现出来的,动画角色更加富有想象力,会更加受到观众的喜爱。例如在《forthebirds》中,动画角色的造型都是一些鸟类,只是创作者通过更加富有想象力的设计,使鸟类的神态和表情发挥到了极致。最后,动画角色造型的设计也应该注重整体的动感,单一的动作或者单调的表情都会让观众感觉到视觉欣赏上的疲劳,让动画影视的效果受到影响。这就要求在设计的时候,设计者应该注重采用多种视角去表现动感,以此来迎合观众的要求。当然,夸张和变形的手法并不是说可以随便使用,应该在保持动画整体的协调性的同时,能够具有更大的审美价值,使夸张和变形都能够达到最大的合理性原则。
(2)顺应时代文化发展潮流。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作品才能够受到更多的观众的欢迎,这就要求在设计动画的时候应该结合这个时代的文化特点,使其能够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同时使其能够生活化,拉近与生活的距离感。因为一旦设计的作品与社会生活产生距离,就会使观众很难接受这样的作品,这样作品能够收获的效果也就会非常小。通常来说,动画角色造型人员会在创作中增加更多的观众熟知的因素,这样的方式往往会成为设计者的设计标准。通过对于一些与社会生活相关的角色的特点进行分析,设计者会创作出与时代特征更加吻合的动画造型。从这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想要设计与社会生活更加贴近的作品,首先要求创作者的生活经历要非常丰富,能够对于自己生活周围的事物有一个细心的观察,能够在生活提炼出更加符合设计动画内容的素材。同时也要求设计者应该更新观念,紧随社会发展潮流,能够认清当前社会文化发展形势,能够在文化发展的潮流中认清动画发展的形式,从而保证设计出的更加符合社会文化发展潮流和趋势的动画作品,使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更加有特色,能够受到更多观众的喜爱。
(3)继承和发展民族的特色。动画产业发展的快与慢,主要看动画的设计能否继承和发展民族的元素,能否更加符合本民族的价值观念和观看习惯。例如,在中国目前动画市场上,《大闹天宫》中的角色形象比较深入人心,让许多国人产生了共鸣,能够明显看出这是产自中国的动画。之所以有这样的效果主要就是因为这部动画中采用了许多中国的民族元素,让许多观众能够找到欣赏的共通点。例如,其中使用的中国京剧脸谱形象,这个是非常能够代表中华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所以这部动画受欢迎的程度也就非常的高。一部好的动画作品,不仅仅是已经设计出来或者画在纸上的动画,更多的是角色能够与这种设计融合在一起,产生有效的共鸣,能够提升整部动画的协调性。例如,《猪八戒吃西瓜》这部动画,其中的角色造型借用的也是中国的传统艺术———剪纸艺术,使动画的表现力极具增强。主要原因就是动画在设计理念上很好地借用了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能够在继承中发展这些民族的特色,能够在角色造型中加入更多的民族特色因素,从而也就使动画能够得到更多观众的喜爱。
3结语
动画角色造型是设计者主观情感和审美观的一种表达方式,其中运用的各种表现手法都是设计者内心的想法。这就要求好的动画角色造型需要设计者掌握灵活的创作思维,同时采用丰富的表现手法,在借鉴传统民族艺术形式的基础上,符合当前时代文化发展的潮流,在设计中能够做到自由赋形,使动画能够有一个更加合适的造型特点。
作者:崔丽丽 单位: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动画角色的性格设计和造型设计论文
【摘要】动画是一种视觉活动的影像,更是一种充满想象力的艺术形式。动画当中的角色更是重中之重,如角色的形象造型是否吸引人;角色的性格是否讨人生动、有趣。本文的研究方向,是将动画角色的造型和性格联系起来,探讨如何设计出优秀的动画角色。
【关键词】角色;性格;设计
一、动画角色的性格设计
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决定了角色性格的基础。动画影片中,必须要有优秀的角色造型设计才可以很好地展现动画角色的性格特点,动画的角色造型设计是整个动画创作的重中之重,这些角色就是演员,他们有着自己的情感、性格,甚至世界观,我们依托于其完善的性格特征,才能创作出更符合角色的造型。
二、内在的性格设计
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是根据剧本所表述的角色样貌、性情特点进行素材整理,汇总,进而创作角色造型。动画的角色造型不单单是视觉符号的设计,它具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包含了角色的个性魅力和整体气质。所以我们设计角色造型不仅要注重角色的外在形象,还要注意到角色身份和性格。比如在皮克斯的动画影片《超人总动员》中,女主角弹力超人外形夸张,但又很美丽。女超人的肩膀比臀部要窄,还有着一双漂亮的长腿,夸张、性感,这样的造型设计很好地表现了女超人的个性特点。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标准化会更好表现角色的性格特点。动画角色造型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漫画风格类型;另一种是写实类风格类型。在漫画风格类型中,动画设计师更多的是根据自己的积累和认识,运用设计手法和技法创作出动画角色造型,往往有着趣味性、夸大性、变形性、虚构性等特点。写实类风格类型的动画造型设计,简单讲就是角色的外形、色彩、着装、个性等,都更加真实化。绝大多数动画片里的动画角色都属于漫画风格类型,比如《葫芦兄弟》《大闹天宫》等,其角色造型都具有很强的漫画风格。而《牧童》《小蝌蚪找妈妈》等就属于写实风格,不过运用了水墨技法来表现。为了表现好动画角色的性格特质,角色本身的衣着也一定要和它所处于的时代、环境统一。角色的衣着设计还有一定的准则性,一般而言,不易复杂,在与其时代背景统一的同时,可以适当加入现代元素。
三、外在颜色应用
动画角色造型的颜色应用也可以很好地反映角色的性格。经过角色造型设计、色彩设计,上过色后,角色就大不一样了。通常情况下,动画角色所用的色彩数量不多,方便控制。一般来说,色彩的比例最大,可以说此色彩为角色基调色彩。动画角色设计师也要站在观众的角度上去思考,尽量和观众达成一致,对于角色的性格和颜色应用有共同的认知。另外,我们还要根据不同角色不同的性格,用不一样的颜色及配搭,揭示人物个性。色彩应用上,不同色彩带给观众的感受也不同,比如,红色带有血腥、暴力的意味,但在中华文化中还具有喜庆、欢乐的意味,不同色彩,不同运用,综合运用更是有着众多变化。所以,我们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调整,才会得到最符合角色性格的色彩元素,从而传达给观众。
四、角色动作设计
动画角色的动作也是要经过设计,这样才能通过肢体很好地表述角色性格。所以说角色的动作设计也是完善角色性格的关键。角色的动作设计就是角色如何运动,角色的运动模式及轨迹。角色动作设计有表情设计、普通肢体动作设计、特殊运动设计,向观众展示角色性格及需求。动画角色的动作设计,来源于生活,但不能完全仿照真实,有着很强的设计性,融入趣味、夸张、变形、突发性等特点,经过动画师的不断演练和革新,变化创作出适合于角色的动作设计。当然,动作设计还和动画的整体风格有关,如果是漫画风格,我们就要遵循漫画风格来设计角色动作,一般会有较多的夸张、变形、直观化;如果是写实风格,就要遵循真实的运动状态,进行设计、调整、变化。这就是动画角色动作设计的绝妙之处,不断变化着,但又要有章可循。动作设计的夸张程度不一样,就分成了现实性和表现性两种不一样的方动作形式。现实性类型通常是模拟真实情形,以真实的自然变化为基础,模拟或者是完全再现真实的运动规律。表现性类型,顾名思义,与现实性相反,更多的是借助故事发展,传达情怀,当然也要让观众能明白并且认同。动画片里面的动画角色,形形色色,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性——模拟自人,无论是动作还是情感。所以我们还是要遵从人的运动规律及各种运动变化。通过模拟真人的肢体动作、表情动作,把动画角色的运动变化、情感变化表现出来。动画角色的动作设计,不仅要做到不同角色不同变化,还要注意整部影片的统一性、和谐性。
第四篇:动画短片角色造型设计论文
一、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创意
动画造型艺术的创造性:宫崎骏用自己的画笔创作出了一个庞大的动画世界,他认为动画的世界是单纯的,哪怕一片垃圾,都是美的化身。在动画的世界里,我们可以完成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只要我们能想象到的,都可以用在动画中表现出来,这就是动画造型艺术蕴含的强大的创造潜力。动画造型艺术的巨大创造性,不仅使我们创作出一个崭新的世界,更让我们有信心去研究它的其他特性。动画短片能绘制完成任何我们需要的场景,请来我们需要的任何演员,不用考虑其它假定因素,只要我们能想象的出来的,因为动画的可创造性给了我们这种特权,《借东西的小人》中的阿莉埃蒂,只有指头大小,这也是实拍电影不可能做到的。但是这些都可以在动画中实现,可见,动画短片的拍摄有着无限的自由创作空间。因此,我们进行动画造型设计时,应充分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充分发挥动画的这种特殊的创造性,创作出新颖的角色,以增加动画的表现力。
二、动画短片角色造型设计的创作过程
1、角色造型表现风格的确立
动画造型的表现风格的确立对短片的前期制作很重要,造型风格的确立应该符合整部短片的风格和剧本的设定。漫画是最早用于动画的艺术形式,因其造型简洁、夸张的特性,以及漫画特有的讽刺意味,深受人们欢迎。漫画风格的造型的最大产地是日本,日本是动漫大国,很多优秀的动画作品都是从连载漫画开始的,漫画成功了,再根据漫画进行短片创作,这样创作出来的动画短片风险小,并且由于其有大量的读者基础,所以很容易获得成功。这足以说明漫画风格有其独特的优势。写实风格的造型是比较真实的,它有一定的生活原型。只是在艺术家的手上进行了升华与再创造。整体给人的感觉是真实的。尤其是动物的表情方面,这种写实的造型在表达情感方面很有优势,因为更贴近人们的自然欣赏习惯从而被观众接受,所以能充分的挖掘角色潜在的思想和特点。半写实的动画风格,跟写实风格很接近,但是是对写实风格的升华。如《千与千寻》,就是半写实风格的典型,在一些真实故事的基础上,对角色进行夸张的动作设计,善良的小白龙,造型夸张的锅炉爷爷,有很多手和脚,充满了设计感。
2、角色造型的内部结构与表象特征
在造型设计的过程中内部结构与表象特征共同起作用才能创作出饱满的角色。表象特征就是由线的围绕组成的物体的外部形象,有些物体的表象特征很容易掌握,比如凳子、筷子、盘子等。因为它们的外形能简单的用轮廓线概括出来,而有些物体是很难表现出来的,比如人的五官,它是一些内部结构线组成的,因此,表象特征往往是一个造型稳定的根基。在动画造型的过程中,真正体现形象的主要线条并不是它的轮廓线,而是形象的内部的结构比如我们通过一个人的服饰轮廓,就能知觉到这个人的内在形体。一个造型的内部结构特征是由骨架和大的动态线决定的,它的结构骨架的组合构成,能够在视觉上产生节奏感和韵律感。
三、我的动画短片角色造型特点分析
1、拟人化的动物造型
动画短片中拟人化的动物造型设计,是在动物原有的形态的基础上进行夸张与变形,在保留原有运动形式的基础上模仿人类的生活行为。但要要确保人物夸张但不失细腻性,注重想象力的发挥和趣味性的创造,最好带有一定的幽默感,甚至滑稽感。角色在造型上应贴近生活,还原其相应的真实性。增强角色的辨识度,角色创作要依据剧本,设计符合影片节奏的动作。如果角色太抽象,观众无法理解;角色造型太写实照搬,观众易生厌。就是说,动画影片中的角色最终会回到现实生活中,2、角色造型的运动表现性
一个成功的动作师首先是一个出色的演员,绘制出具有表现性的关键动作,才能让角色真正动起来。根据角色的性格需要来表演角色的动作,也就是原画设计,因为人本身是又局限性的,在不能参考借鉴一些现实中动作时,就需要通过想象,在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创作关键动作。对于角色的内在性格的塑造,动作很重要,角色的运动只有符合角色的造型和性格,当角色的表演符合剧情的发展,同时拥有自己的情感,包括喜怒哀乐,动画中的角色才真正拥有了生命。角色的动作表现性还在镜头的运用。镜头表现与影片节奏是紧密联系的。镜头表现是动态的,每一个镜头表现的内容都有固定的展现时间。镜头节奏的舒缓和镜头所用时间长短关系密切。例如,表现激烈追逐的场面往往多用短镜头的组接来制造紧张的节奏,而抒情的段落则多用长镜头来形成舒缓温馨的节奏。影片开始追逐的激烈场面,不到一秒,并不能也不是为了让观众看清楚内容,就是为了体现紧张的节奏。就最后的亲吻镜头,不到十秒,形成一种舒缓温馨的节奏,与浪漫的背景,柔美的旋律相结合,令人心旷神怡。如果缺乏节奏的变化,或是节奏控制不当,影片就无法带给我们舒适的感受,从而降低整部作品的表现力。角色造型运动的表现性不仅仅是对动作的研究,更包括对镜头的掌握和运用,只有全面掌握动画的流程和制作技术,才能创作出让人满意的动画作品。
第五篇:浅析动画角色的造型风格与设计法则论文
摘要一部动画作品的灵魂就是动画角色形象,优秀的动画角色凭借奇特、夸张的造型设计、幽默、机智的性格特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丰富的人文内涵而赢得了各个年龄阶层人们的喜爱,从而构成巨大的商业价值。
关键词动画角色造型风格
中图分类号:J954文献标识码:A
1角色设计概念
以绘画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形象的主体造型和空间造型的就是角色设计。角色的创建可以充分运用夸张的形式、变形的方法来表达角色的性格特征,又可以借助幻想、想象和象征来表达创作者的理想和愿望。
2角色设计的风格
2.1写实类
对于角色设计来说,写实是角色尽量真实还原人们认知中的角色形象。从角色的身材比例到色彩结构都尽量靠近人们脑海中的形象,符合实际生活中的客观存在,使人们更易接受角色的设定,容易与角色产生共鸣。如日本二维动画《灌篮高手》无论在表情、造型还是动作上都是写实类动画片的典范。
2.2写意类
写意类的角色设计注重以神似为主而不追求形似。这类角色中即有比较抽象的造型,也有比较具象的造型。写意类角色造型一般出现在一些探索片、艺术片当中,造型处理在似与不似之间,往往通过形象变形、移动、转换等方式带给观众无尽的联想与审美上的享受。在中国,写意类角色多出现在水墨画中,如清代大师朱耷的作品《古木双禽》和当代国画大师张大千的《长江万里图》运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完整的画面,意境深远。
2.3符号抽象类
抽象符号类型的动画角色在动画片中应用的比较多。这类造型是对角色的自然形态进行较大程度地艺术化处理,即能明显区别于自然形态,又能在上面看到自然形态的影子。国产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中的角色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作者对的动物形象进行拟人化,将其身体比例进行夸张,可爱又不失动物原本的特点,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
3不同类型的角色设计风格
3.1日式角色设计风格
日本的动画可以说动画产业的风向标,他们对动画角色造型的处理可以说是十分优秀的,很多角色造型都十分简练,造型充满自然气息,让人感觉贴近生活,在普通的造型上有独特风格,很多角色造型更是富有想象力。日式的很多动画画面都赋予有梦幻色彩,叙述的方式也是比较慢节奏的,角色的造型很多也充满想象力,例如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动画影片《猫的报恩》中角色造型。主角女孩本来是普通的人类造型,但在她进入猫的世界以后就长出了猫耳朵、猫爪和猫尾巴,造型顿时就变得独特可爱了。
3.2美式角色设计风格
美国的动画一直都有很多深入人心的角色造型,例如米老鼠和唐老鸭,美国动画观众当时的欢乐大多都是因为它们的出现。在动画产业的不断发展中,美国的动画角色形象也慢慢的有了特别的亮点。美国的许多动画主角都具有个人英雄主义,比如超人、蝙蝠侠,他们惩恶扬善,帮助他人脱离困境,以描绘出因而情节曲折离奇、感情深入、主角性格鲜明等优秀风格。
3.3中式角色设计风格
中式角色设计风格受中国古老文明的影响,主要依照自然之法进行创造,而非理性模式的设计。所以,中式角色设计风格多以写意为主,写实为辅。例如,中国早期动画《三个和尚》、《牧童》等,多以线条写意为主,具有水墨山水造型,水墨字画的味道。其中《三个和尚》还采用了一些西方现代动画的表现手法来制作,制作精良具有中国特色。
4角色设计的基本设计法则
4.1夸张的角色造型
夸张手法是角色设计中特有的设计表现手法,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来采用适当的夸大和弱化的手法,可以加强设计的画面感和幽默感,还可以带给角色不一样的感觉。例如蒂姆伯顿的动画电影《僵尸新娘》,在片中主角的造型设计就颇具亮点,设计就采用了适当的夸张的手法,倒三角式的脸型,夸大了眼睛,比起真人看起来纤细的要断掉感觉的四肢,虽然这样的表现与现实的人体比例大相径庭,但是这样的手法让我们更能够明白人物的内心,也更具有独特性。
4.2抓住角色的性格特征
一个好的角色造型,要在观众看到造型的时候就能够联想到角色的性格,角色的性格关系着它的神态和动作等重要方面,性格暴躁乖张的,在设计上就可以使用上挑的眉毛,三角眼,瞳孔较小的方式来形容,性格温柔的就可以使用温柔的平眉造型,眼神的设计也可以使用较为温柔的颜色来表达。做到准确的表达角色的性格特征,在表达角色时才能都给予角色特点,确立人物形象。
4.3突出角色的时代及地域特征
设计角色造型不可能没有故事背景,明确角色故事背景的世界以及地域是十分关键的,设计角色造型不但是五官以及身材,好的服饰设计也是角色必备的,不能说明代的角色却穿着清代的衣服,也不能明明背景是地域寒冷的地方,而在设计角色的时候却穿着夏天的衣服。比如在故事时代背景与地域的传统服饰中获取灵感,这样在设计上就能够与背景故事更加吻合而且设计更具有民族特色。
5结语
在各种类型的动画片创作环节中,角色造型设计是整个影片的前提和基础,它们主导着整个动画片的情节、风格、趋势等。动画片中角色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动画影片本身,类似于电影明星的广泛社会影响,优秀的动画角色造型同样有着独立于影片之外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李飞飞,胡祥龙.《龙猫》动画影片的角色定位和塑造[J].美与时代,2014.[2]王予抒.從《超能陆战队》大白看电影动画角色设计[J].大众文艺,2015.[3]陈文耀,郭荣.中美动画电影艺术风格的比较研究[J].戏剧之家,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