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同步练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同步练习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填空题。
(共4题;
共6分)1.(1分)某位学生在第一学期各单元数学测验成绩的统计,宜采用_______。
2.(3分)常用的统计图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分)气象局为了表示一天中气温变化情况,采用_______统计图最合适. 4.(1分)要统计某学校各年级的人数,可以选用_______统计图。
二、判断题。
(共4题;
共8分)5.(2分)判断对错。
6.(2分)折线统计图分为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7.(2分)学校气象小组要绘制一幅统计图,公布上周每天平均气温的高低和变化情况,应该选用折线统计图. 8.(2分)为了解一年内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适合选用条形统计图。
三、选择题。
(共4题;
共8分)9.(2分)记录发热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最适合的统计图是()。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10.(2分)要反映某地的气温变化情况,应绘制()。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11.(2分)如图所示的图象表示斑马和长颈鹿的奔跑情况,下面的说法不符合这个图象的是()A.斑马奔跑的路程与奔跑的时间成比例 B.长颈鹿25分钟跑了20千米 C.长颈鹿比斑马跑得快 D.斑马跑12千米用了10分钟 12.(2分)为了清楚地表示出六(1)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各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情况用()比较好。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四、解答题。
(共3题;
共30分)13.(10分)为迎接奥运,学校组织宣传活动,学校一~四年级各年级人数如下:
一年级:女生122人 男生138人 二年级:女生130人 男生112人 三年级:女生140人 男生175人 四年级:女生150人 男生125人(1)请将各年级总人数填入表格.(单位:人)(2)请根据上面的统计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①四年级去参加绿色奥运宣传活动,每25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②学校组织外出迎奥运活动,每辆客车坐45人,一年级要租几辆车? 14.(10分)下面是某地区4月和5月的天气情况统计图,请结合表中数据回答问题。(单位:天)某地4月和5月天气情况统计表 晴天 晴转多云 阴天 雨天 4月 12 8 6 4 5月 20 6 4 1(1)这两个月中,5月的晴天比4月的多多少天?(2)请在下图中画一个条形统计图,记录4月份的天气。
15.(10分)下面是某市某小区李阿姨家2月、4月、6月、8月四个月的水费支出情况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李阿姨家这4个月平均水费是多少元?(2)2月份比6月份的水费少几分之几?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共4题;
共6分)1-1、2-1、3-1、4-1、二、判断题。
(共4题;
共8分)5-1、6-1、7-1、8-1、三、选择题。
(共4题;
共8分)9-1、10-1、11-1、12-1、四、解答题。
(共3题;
共30分)13-1、13-2、14-1、14-2、15-1、15-2、
第二篇: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
2019-2020学年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共10题;
共32分)1.(4分)下图是欢欢和迎迎跳远成绩统计图。
(1)这是一个复式_______统计图。
(2)欢欢和迎迎第一次跳远的成绩相差_______米。
(3)欢欢和迎迎第_______次成绩相同,第_______次成绩相差最多。
(4)欢欢的成绩呈_______趋势变化。
(5)_______的成绩好些。
(6)从图上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2.(4分)下面是NBA篮球比赛火箭队与灰熊队的五场比赛结果统计表。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第四场 第五场 火箭队 89 84 93 107 130 灰熊队 92 96 102 91 81(1)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方的折线统计图。
(2)第三场比赛,两队得分相差_______;
两队得分相差最多的是第_______场。
(3)第二场比赛,火箭队得分是灰熊队得分的 _______。
(4)从这几场的比赛得分情况看,_______队得分越来越高。
3.(3分)看统计图回答问题(1)第三次军军打的字数是亮亮打的字数的 _______。
(2)第_______次的打字字数同样多,都是_______个。
(3)_______的速度上升的快。
4.(4分)下面是某家商场A、B两种品牌自行车五月份四周的销售情况统计表 一 二 三 四 A 20 30 35 40 B 25 20 10 5(1)请根据以上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2)第一周A品牌自行车的销售是B品牌的 _______。
(3)第四周A品牌自行车的销售量是B品牌的_______倍。
(4)_______品牌自行车的销售量是呈上升趋势的。
5.(3分)某商场甲、乙两种品牌彩电2015年上半年销售情况统计如下表。
月份(月)1 2 3 4 5 6 甲品牌销售量(台)70 80 61 54 42 38 乙品牌销售量(台)40 39 38 42 50 46(1)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
(2)甲品牌彩电从_______月到_______月的销量下降最多,乙品牌彩电从_______月到_______月的销售量上升最多。
(3)从2月到6月,_______品牌彩电的销售量呈下降趋势。
6.(3分)下面是2016年天云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近视情况统计表。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男生 8 10 12 21 31 38 女生 12 16 20 26 37 45(1)请根据统计表,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2)_______年级学生近视的人数最多。一至六年级女生的近视人数有_______人。六年级女生近视的人数比男生多_______人。
(3)通过本次调查,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建议? 7.(3分)2016学年上学期,张红和李明数学四个单元的测验成绩如下表。
单元 一 二 三 四 张红测验成绩 80 90 75 80 李明测验成绩 65 75 85 98(1)请根据以上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2)张红和李明第_______单元的成绩相差最多。
(3)第三单元张红的成绩是李明的 _______。_______的成绩是呈上升趋势的。
8.(2分)下表是某校一至六年级男、女生的人数情况统计表。
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男生人数(人)80 72 77 82 84 78 女生人数(人)75 82 80 74 70 80(1)请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
(2)男生人数最多的是_______年级,女生人数最多的是_______年级 9.(2分)下面是烟台、吐鲁番某年八月某天6时—20时的气温变化情况统计表:
时刻 6时 8时 10时 12时 14时 16时 18时 20时 吐鲁番气温(℃)13 20 27 36 40 35 28 20 烟台气温(℃)25 26 27 31 33 30 28 26(1)请把上表制成折线统计图。
(2)根据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这一天气温变化比较明显的城市是_______。
在6时—20时这个时间段里,两市气温相差最大的是_______时。
在_______时至_______时之间,吐鲁番的气温比烟台高。
10.(4分)下面的统计图是关于甲乙两大型超市2016年每个季度的销售情况。
(1)看图后我知道,甲超市第二季度的销售额是_______万元,乙超市第_______季度的 销售额是620万元。
(2)两个超市第_______季度销售额相差最大。
(3)乙超市第二至第四季度的销售额呈_______趋势。
(4)第二季度乙超市销售额是甲超市的 _______。
参考答案 一、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共10题;
共32分)1-1、1-2、1-3、1-4、1-5、1-6、2-1、2-2、2-3、2-4、3-1、3-2、3-3、4-1、4-2、4-3、4-4、5-1、5-2、5-3、6-1、6-2、6-3、7-1、7-2、7-3、8-1、8-2、9-1、9-2、10-1、10-2、10-3、10-4、
第三篇: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
第七单元 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
折线统计图(教科书第104~110页的内容)教材分析:
在前面有关统计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多次从不同层面经历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数据分析的过程,对统计的过程和方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初步学会了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本单元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学习一种新的数据描述方法---折线统计图,结合具体实例,有意识地给学生留下了探索和尝试的空间,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在操作、思考和交流中体会绘制折线统计图的要点与程序。教学时,应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体会折线统计图所反映数据的本质及规律。教学本单元时,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与所学知识的对比,体会统计量的含义及统计图的特征和适用范围。如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时,可先用单式折线统计图分别表示两组数据,让学生体会单式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映出一组数据的增减变化,但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时就不方便了,由此引出复式折线统计图。从而使学生深切体会到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加深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单元整体目标、知识与能力:
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2.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过程与方法:
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教学重点:
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2.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难点:
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2.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课时安排
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1课时 第2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1课时
第七单元 折线统计图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单式折线统计图(教材第104~105页例1及第108页练习二十六第1~3题)。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及科学的态度。教学重点:
会看折线统计图,能够从图中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教学难点:
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数据。
2006年:426支;2007年:394支;2008年:468支;2009年:454支;2010年:489支;2011年:499支;2012年:519支。
这是老师收集的2006~2012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支数的数据。像老师这样整理数据的方法好吗?你想怎样整理这些数据?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你能说说用统计表或条形图来呈现数据有什么好处吗?(统计表更清楚,更有条理;条形统计图更形象直观)。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还经常用这种方式来表示这些数据,课件出示课本105页例1折线统计图。(揭示课题:单式折线统计图)。
二、新课讲授
(一)、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1.读懂图意。
谈话:看来折线统计图的用途真不小!你能看懂这个折线统计图吗? 请同学们先与同桌互相说一说,折线统计图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它是怎样表示数据信息的?
学生活动,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提问:表示2007年参赛队的点在哪里?这一年有多少支参赛队?2011年呢?
2.数据分析。
谈话: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自己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出示问题:
(1)多长时间记录一次数据的?
(2)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
(3)参赛的队伍上升得最快的是哪一年到哪一年?下降得最快呢? 全班交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看的,怎么想的。3.小结。
人们在表示这些数据时可以选用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你还在哪儿见过折线图? 展示课前收集的折线图(略),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统计图所表示的内容,以及从图中能了解到的信息。
谈话:认识了这么多折线统计图,想不想绘制一个折线统计图呢?
(二)、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课本105页"做一做")你能根据统计表(陈东调查自己0-10岁的身高情况,并制成统计表)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吗?
出示统计图(没有描点),教师示范前两个点的画法。
学生尝试画图,并组织交流(让学生说一说制作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些什么)。
提问:从这幅图中知道了什么?
提问:从图上看,陈东的身高有变化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追问:为什么身高长的速度越来越慢?
三、课堂作业
完成第108页练习二十六第1~3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折线统计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单式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清楚地看出数量 增减变化的情况。
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画法: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数量,根据数量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结起来。
第二课时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材第106~107页的内容及第109~110页练习二十六的第4~9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 :
归纳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统计的理解。教具准备:投影片,小黑板、课件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投影出示课本第106页例2的两幅单式折线统计图。(见课本图形)观察两图中数据,你得到了哪些数据?
学生回答后,教师解说: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的社会。尤其是上海,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已进入了老龄化。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数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怎样才能更方便地比较上海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呢? 生答:我们可以把这两幅图画到一起就好比较了……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复式折线统计图)。
二、新课讲授
1.怎样才能更清楚地表示出两条不同的折线呢?
教师用电脑课件演示画图过程(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并用图例说明)。
2.学生在课本中画出死亡人口折线后。提问: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着重强调要用不同的线段来分别连结两组数据中的数。也就是制作复式统计图时,先要画出图例。
3.引导学生回答教材例2中的问题,从而进一步认识到两条折线变化的趋势。
三、课堂作业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六第4题。
这题是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复式折线统计图。练习时,教师让学生结合甲、乙两地月平均气温的复式统计图,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包含的信息,从而 了解甲乙两地的不同气候特点,然后由学生解决3个问题,再全班反馈。
2.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六第5题。学生看图回答问题,得出7~15岁男生、女生平均身高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但13岁之后的女生的身高增长趋于平稳,增长速度比男生慢。
3.课余时间完成第6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复式折线统计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会画复式折线统计图,而且还能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获得许多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第四篇: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A卷
2019-2020学年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进步不少吧,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一、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共10题;
共32分)1.(4分)小刚和小强赛跑情况如下图。
(1)________先到达终点。
(2)请用“快”、“慢”来描述他们的比赛情况:小刚是先________后________。
(3)开赛初________领先,开赛________分后________领先,比赛中两人相距最远约是________米。
(4)小刚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米/分。(保留整数)2.(3分)(2018·青岛)如图是航模小组制作的两架飞机在一次飞行中的时间和高度记录 .(1)甲飞机飞行了________秒,乙飞机飞行了________秒 .(2)从图上看,起飞第 10 秒,乙飞机的高度是________米;
起飞后第________秒两架飞机处于同一高度;
起飞后大约________秒两架飞机的高度相差最大 .(3)从起飞后第 15 秒至第 20 秒乙飞机的飞行状态为________. 3.(4分)(2019五下·明光期末)王林和马军参加1000米的长跑比赛,下图中的两条折线分别表示两人在途中的情况,看图回答问题。
(1)跑完1000米,马军用了________分钟,________(填姓名)比赛赢了。
(2)起跑后的第1分钟,________速度快一些.第________分钟,两人跑的路程相同,是________米。
(3)王林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米/分。
4.(3分)(2019五下·白云期末)李俊和吴波参加学校跳远训练,近五次跳远成绩如下图。
(1)两人第二次跳远成绩相差________cm,第________次相差最多。
(2)第三次吴波的跳远成绩是李俊的 ________。
(3)________的进步更大,呈现________变化趋势。
(4)学校要派一名同学参加区里的跳远比赛,________更合适。
5.(4分)下表是李明同学关于实验小学学生戴眼镜的人数统计(1)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
(2)哪个年级戴眼镜的学生最多?哪个年级戴眼镜的学生最少?(3)在这四个年级中戴眼镜的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4)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变化趋势?你有什么建议? 6.(3分)(2019四下·虹口期末)根据统计图所给的信息填空。
(1)这天教室里从________时到________时温度上升最快。
(2)这天在6时至17时之间,教室里温度高于14℃的时间是________小时。
7.(3分)(2019五下·洪泽期中)李林和张军两人进行1000米的长跑比赛.下图中的两条折线分别表示两人途中的情况.看图回答问题.(1)跑完1000米,李林用________分,张军大约用________分.(2)起跑后的第1分,________跑的速度快些.(3)起跑后的第________分,两人跑的路程同样多,大约是________米. 8.(2分)(2019五下·河西期末)下面是某超市两个连锁店近五年营业情况统计图,看图完成下面的问题。
(1)2014年甲店的营业额是________万元,乙店的营业额是________万元。
(2)两个店的营业额最接近的是________年,差距最大的是________年。
9.(2分)(2019五下·鹿邑月考)下图是甲、乙两个食品店2018年上半年销售额统计图。看图回答问题。
(1)纵轴上每个单位长度表示________销售额。
(2)甲店月销售额最高在________月,是________万元;
(3)乙店月销售额最高在________月,是________万元。
10.(4分)下图是依依水培风信子时观察记录情况。
(1)风信子第________天开始长根,再过________天才开始长芽。
(2)风信子的芽在第________天到第________天长得最快。
(3)到第18天时,风信子长出芽的长度是根的 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共10题;
共32分)1-1、1-2、1-3、1-4、2-1、2-2、2-3、3-1、3-2、3-3、4-1、4-2、4-3、4-4、5-1、5-2、5-3、5-4、6-1、6-2、7-1、7-2、7-3、8-1、8-2、9-1、9-2、9-3、10-1、10-2、10-3、
第五篇: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已有的统计经验迁移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通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比较,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数据和合理推测能力。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重点:
认识单式折现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会看、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感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谈话:同学们喜欢机器人吗?参加过机器人大赛吗?没有也没关系,以后会有机会的。在中国,自2001年起,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记得在第一届大赛时,全国的参赛人数仅为200。不过后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青少年中敢于进行科技创新的人才越来越多,参加机器人大赛的人也越来越多。在2006年时,已有约1100名选手,参赛队伍是426支;到2011年,参赛队伍达到了499支。老师还查询了其他几个年份的参赛队伍数量,大家请看。(教师边说,边通过课件出示统计表)
二、复习旧知──条形统计图
1、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从统计表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回答)教师:刚才说的信息,大家能用我们学过的统计图表示出来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根据数据的情况,第一个起始格应该表示多少?接下来一格代表多少合适呢?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条形统计图。(课件演示)
3、教师:观察完成的条形统计图,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这些问题都一目了然了。如此看来,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清楚、直观。【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知识,为学习折线统计图做好准备。
三、探索新知
1、认识折线统计图
(1)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教师:有一种比条形统计图更加强大的统计图,同学们想不想认识一下?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2006-2011年)。
教师: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这种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教师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2)初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教师:我们首先来观察一下折线统计图的横轴与纵轴,与条形统计图相比,它们相同吗?(学生回答相同)
教师:想知道其中的折线是怎样画出来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教师边介绍边描点,最后把这些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